川农1212动物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川农1212动物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川农1212动物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坏疽:

2、肉芽组织:

3、梗死:

4、吞噬作用:

}

5、槟榔肝:

6、发绀:

7、肿瘤:

8、休克:

9、炎症介质:

10、红色梗死:

11、蜂窝织炎:

12、水肿: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错选不得分)

1.家畜、家禽等动物疾病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 )

A.机械性因素B.物理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D.生物性因素2.胞浆内脂肪滴增多的病变是( )

[

A.颗粒变性B.水泡变性C.脂肪变性D.脂肪浸润

3.发生于深在的开放性创伤(如阉割等)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易出现()

A.干性坏疽B.湿性坏疽C.气性坏疽D.干酪样坏死4.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增高,并伴有尿酸盐(钠)结晶沉着在体内一些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是( )

A.钙化B.结石形成C.黄疸D.痛风

5.在皮肤、黏膜、浆膜,以及肝、肾等器官表面出现针尖大至高梁米粒大散在或弥漫性分布的病变是( )

A.血肿B.瘀点 C.瘀斑D.出血性浸润

6.关于萎缩,正确的选项是( )

A.凡是比正常小的器官都是萎缩

B.营养缺乏或血液供应断绝均可引起

~

C.间质不减少,有时反而增生

D.实质细胞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

7.鸡发生马立克氏病后期出现的肢体肌肉的萎缩属于( )

A.压迫性萎缩B.神经性萎缩C.废用性萎缩D.缺血性萎缩

8、脂肪变性的细胞最常见于()

A.心B.肝C.脑D.脾

9、“西米脾”是指脾组织发生下列哪种病变的眼观表现()

A.水肿B.细胞肿胀C.淀粉样变性D.脂肪变性

10、光镜下判定细胞是否坏死主要观察( B )

A、线粒体肿胀

B、细胞核固缩

C、细胞浆浓缩

D、间质胶原纤维肿胀

11、干酪样坏死的本质是()

A、液化性坏死

B、彻底的凝固性坏死

C、脂肪坏死

D、干性坏疽

12、能引起特异性增生性炎的病原菌的是( )

A.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链球菌D.结核杆菌E.炭疽杆菌

13、病畜的循环血液内出现病原菌的现象是( )

A.败血症B.菌血症C.病毒血症D.毒血症

14、猪瘟、猪副伤寒和鸡瘟等时的肠黏膜表面出现的不容易剥离的假膜是( )

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性炎C.化脓性炎D.出血性炎15.下列哪项不符合二期愈合的特点( )

A.组织缺损大B.创缘不齐 C.愈合时间长 D.留下微痕¥

16.急性炎症的早期的化脓性炎灶中,主要的炎性细胞是( ) A.嗜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17.吞噬能力最强的炎性细胞是( )

A.嗜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18.“肺肉变“是指肺脏发生()

A.化脓性炎B.肺泡上皮化生C.机化D.纤维素性炎

19.在病毒感染的炎症病变中,最常见的炎性细胞是()

A.淋巴细胞B.浆细胞C.中性白细胞D.巨噬细胞

20.结核结节中的上皮样细胞是由下列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中性白细胞B.巨噬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

21.禽霍乱时,肝脏表面出现的灰黄色针尖大病灶的病理本质为()

A、脂肪变性

B、坏死灶

C、肉芽肿结节

D、小的化脓灶

22.鸡小肠粘膜面上出现岛屿状隆起、梭形、枣核状溃疡是发生()A.霍乱B.禽流感C.新城疫D.鸡白痢

23.光镜下,肉芽组织内可见()

A.大量毛细血管B.成纤维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24.下列病变中易出现心内膜炎的疾病有()

A.慢性猪丹毒B.猪瘟C.猪链球菌病D.猪慢性副伤寒

25.下列疾病中有肠道明显的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病变的有()

A.猪瘟B.猪副伤寒C.鸡白痢D.鸡新城疫%

26.下列疾病中有明显的纤维素性肝周炎的有()

A.鸭传染性浆膜炎B.鸭大肠杆菌病C.禽霍乱D.猪副伤寒

27.下列疾病中表现出明显的变质性肝炎的有()

A.猪副伤寒B.仔猪黄痢C.鸭病毒性肝炎D.鸡组织滴虫病

28、非化脓性脑炎不含有下列哪种变化()

A.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形成的“血管管套”现象B.噬神经细胞现象和卫星现象C.脑膜增厚,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D.胶质细胞弥散性增生或形成胶质细胞结节

29、肝细胞脂肪变性发生的原因有()

A.脂蛋白合成减少

B.中性脂肪合成过多

C.脂肪酸氧化障碍

D.脂肪异常

沉积

30、慢性肺淤血的病变有()

-

A.肺毛细血管扩张淤血B.肺泡腔内出现大量水肿液C.肺泡隔上出现尘细胞D.肺泡内有心衰细胞

31、坏死对机体的影响大小与下列哪些项有关()

A.坏死细胞的生理重要性B.坏死细胞的数量C.发生坏死器官的储备代偿能力D.坏死细胞的再生能力

32、化脓性炎的镜下变化主要为()

A.有大量红细胞渗出B.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C.由巨噬细胞增生形成结节状病灶D.有组织坏死、液化

33、禽硒或/和维生素E缺乏的主要病型有()

A.胰腺萎缩与纤维化B.渗出性素质C.桑葚心D.脑软化

34、蓄积于细胞质中的脂肪滴可被下列哪种染色方法染成橘红色()

A.锇酸染色B.H.E染色C.苏丹Ⅲ染色D.刚果红染色

"

35、光镜下判定细胞是否坏死主要观察()。

A.细胞形态B.细胞核形态C.核仁形态D.染色质形态

36、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是()。

A.血管反应B.组织变质C.红细胞漏出D.细胞增生

37、化脓性炎症中的脓细胞指的是变性坏死的()。

A.淋巴细胞B.浆细胞C.中性白细胞D.巨噬细胞

38、“心衰细胞”见于()

A.左心衰时肺泡腔内B.右心衰时肺泡腔内C.肺水肿时肺泡腔内D.肝淤血时肝血窦内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渗出,渗出在炎症过程中有何意义

2、简述最急性和急性禽霍乱的剖解病变特征(8 分)

3、试述“槟榔肝”发生的原因及其基本的病理变化(6分)

4、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炎症的本质和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炎症是致炎因素引起的组织损伤和机体发动的抗损伤之间复杂斗争的局部

表现,其包括变质、血管反应和增生三个基本的病理过程,炎症本质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防御反应。

其损伤的一面主要表现为致炎因素引起的物资代谢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引起的细胞变性和坏死;淤血和淤滞使炎症灶局部营养物资和氧的供应减少,更加重了组织损伤的程度;炎区感觉神经末梢敏感性升高,加之某些炎症介质和病理性产物的致痛作用而引起局部的疼痛;发炎组织正常结构和代谢过程的破坏,可引起相应的机能障碍。

#

机体的抗损伤主要表现在,充血和血浆的渗出,有利于给炎区带来抗体和补体成分,也有利于稀释毒素;白细胞渗出和吞噬活动加强,有助于清除病原微生物和组织坏死崩解产物;炎区内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能防止病原扩散,使炎症局限化。另外出现的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性反应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限制炎区损伤性变化的发展,促进炎区受损组织的修复。

但损伤与抗损伤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评价炎症的生物学意义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炎症的渗出液具有稀释、中和毒性产物,阻止病原菌扩散和促进吞噬的作用,发挥抗损伤的作用,但发生在肺时则影响气体交换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又如白细胞渗出也是具有抗损伤的作用,但当渗出的白细胞崩解时,其溶酶体释放多种酶可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要根据炎症的发生规律和机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既不能盲目抑制炎症,又要对炎症的发展作适当的控制,充分发挥和调动机体的抗病作用,促进炎症的愈复。

5、从病理学角度如何鉴别诊断鸡马立克和鸡淋巴白血病

答:鸡鸡马立克和鸡白血病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肿瘤性疾病,其病变很相似,但从以下几方面可进行区别诊断:

6、急性猪瘟与急性猪丹毒的剖解病理变化区别

答: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两者在急性时,体表都可见红斑,猪瘟为出血性红斑,指压不褪色,猪丹毒为充

血性红斑,指压褪色。

②淋巴结:猪瘟是被膜下及小粱的出血,故切面呈大理石样,猪丹毒多是点状出血。

③肾:猪瘟是在贫血的基础上发生斑点状出血呈火鸡蛋外观,猪丹毒的肾淤血有散

发点状出血,无大理石样病变。

④脾:猪瘟的脾一般不肿大,边缘有暗红色梗死灶;猪丹毒的脾肿大,樱桃红色,

不见梗死灶,白髓周围有红晕。

胃肠道:猪瘟的病变主要在大肠,有时可见纽扣状溃疡,猪丹毒的病变在胃和十二指肠,主要呈现急性卡他性炎症。

7、简述临床上诊断鸡新城疫的病理剖解特征

答:鸡瘟是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鸡与火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败血症、出血性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脾、胸腺、腔上囊、肠壁等淋巴组织坏死和非化脓性脑膜脑炎为特征。

特征病变为败血症与消化道的病变,粘浆膜出血,消化道病变最为突出。口腔和咽喉部分泌粘液,有小的灶型的出血点,嗦囊壁水肿,囊内充满酸臭的液体和气体。腺胃乳头出血、溃疡,挤压乳头有豆腐渣样的坏死物。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肠道充血、出血和纤维素样坏死,一种是弥漫性的小的糠麸状的坏死,另一种是大的坏死灶,它是在淋滤泡肿胀的基础上发生坏死出血和纤维素的渗出,呈岛屿状的隆起,梭形、枣核状溃疡。盲肠的大溃疡见于盲肠扁挑体,两侧对称。

8、猪瘟和猪副伤寒肠道的解剖病变有何区别

答:(1)猪副伤寒:肠道特征性变化是的固膜性肠炎呈局灶性或弥漫性。1)局灶性是淋巴小结髓样肿胀发展而来。中心发生坏死,并逐渐向周围和深部扩大。坏死灶边缘呈蹄状隆起,表面坏死后形成结痂,坏死痂脱落后在粘膜上形成圆形或椭圆的溃疡灶,其底部平整,低于粘膜表面,四周呈堤状隆起,似“火山口”样。2)弥漫性型是在肠粘膜内形成灰黄色糠麸样物质。这是由渗出的纤维素和坏死物混杂

而成。肠壁增厚,质硬而缺乏弹性,似皮革样。

(2)猪瘟:肠道的特征性变化是出现“纽扣状”溃疡,固膜型肠炎。这种溃疡从黄豆大小到鸽蛋大,褐色或乌绿色,圆形或椭圆形,突出于粘膜表面。其表面呈同心圆排列的结构。肠壁小淋巴结肿胀、增生,中心坏死,突出于粘膜,坏死灶的周围发生炎性反应。渗出的纤维素与坏死组织融合,构成坏死痂。周围又出现炎症反应,如此,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时缓时急,炎症向四周扩散从而使炎性渗出物与坏死组织形成同心圆状的痂。以后硬痂脱落形成溃疡面,溃疡面机化形成瘢痕。

]

{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

《动物病理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坏疽:组织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继发感染而引起的变化。

2、肉芽组织:即幼嫩的结缔组织。富含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并有炎症细胞浸润。

3、梗死:动脉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坏死。

4、吞噬作用: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吞噬病原体或(和)组织碎片等病理产物的过程。

5、槟榔肝: 慢性肝淤血伴有脂肪变性时,常见肝脏表面和切面上构成红、黄色相间的网络状花纹,因形似槟榔切面而得名。

6、发绀:缺氧时,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当其达到一定量(通常5g/100mL以上)时,动物可视黏膜或皮肤呈现蓝紫色的现象。

7、肿瘤:在致瘤因素的作用下, 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控制,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故称肿瘤。

&

8、休克:机体在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各重要器官和细胞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9、炎症介质: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由局部组织细胞释放或由体液中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

10、红色梗死:又称出血性梗死。眼观呈暗红色的梗死灶。常发生于组织结构疏松、富有血管吻合支并同时发生淤血的肺脏和肠管等部位。

11、蜂窝织炎: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12、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错选不得分)

1.C

2.C

3.C

4.D

5.C

6.C

7.B

8、B

9、“C

10、B

11、B

12、D

13、B

14、B 15.D 16.A 17.D 18.C 19.A

#

20.B 21.B 22.C 23.ABCD 24.AC 25.ABD 26.AB 27.ACD

28、C

29、ABCD —

30、ABD

31、ABCD

32、BD

33、ABD

34、C

35、B

36、A

37、C

38、A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渗出,渗出在炎症过程中有何意义

答:渗出是指炎症病灶内血管中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内的过程。

①液体的渗出:炎症过程中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可通过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壁渗出到血管外。大量的渗出液不仅可以稀积毒素带走炎症灶内的代谢产物,而且由于其含有抗体、补体等物质,有消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渗出液中的纤维蛋原聚合成纤维素后则形成互相交织的网架,有利于阻止细菌的扩散和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使病灶局限化,因此渗出液具有重要的抗损害作用。但是渗出液过多时,可压迫接近器官,影响其功能活动。

②细胞渗出:在炎症反应中,不仅有液体渗出,而且还有各种血液细胞的渗出。各种白细胞由血管渗出到组织间隙内的现象称为炎性细胞浸润。炎症反应所表现出的防御功能,主要依赖于渗出的白C,它们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能清除致炎因子和机体的变质性产物,而有利于机体的修复。

2、简述最急性和急性禽霍乱的剖解病变特征(8 分)

答:⑴最急性:很短时间内突然死亡,病变不明显,特征是冠髯发绀、心外膜有小点状出血、肝有细小的坏死灶。

⑵急性型:临床上有剧烈的腹泻,冠鬓发绀、肿胀、发热疼痛,呼吸急促,口鼻有粘液流出,发病禽的营养良好。

①胸膜、腹膜以及心肌膜的出血,尤其是心外膜的冠状沟和纵沟附近的出血很显著,呈喷洒状出血。胸骨内侧的浆膜出血也很明显。

]

②肝的变化具有诊断意义,肝上有散布的大量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表面、切面都可见到)。

③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胸膜炎,浆液性或纤维素性肺炎。

④小肠与腺胃呈急性卡他性炎的变化。十二指肠通常为出血性炎,散布有出血点,暗红色。

3、试述“槟榔肝”发生的原因及其基本的病理变化(6分)

答:(1)原因:右心衰竭时,肝静脉回流受阻引起慢性肝淤血而表现出的肝的特征性变化;

(2)基本病理变化:①眼观病变:肝脏体积肿大,重量增加,被膜紧张,边缘钝园,表面呈暗紫色,切面具有红黄相间的条纹,状似中药槟榔切面的色彩;②镜检病变:见肝小叶中央静脉及附近肝窦扩张,充满红细胞。肝小叶中心部肝细胞因受压迫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周边肝细胞因缺氧而发生脂肪变性。由于小叶中心部分呈暗红色,脂变的肝细胞部分呈灰黄色。因此,在肉眼上,肝脏的切面具有红黄相间的条纹,状似中药槟榔切面的色彩,所以称为“槟榔肝”。

4、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炎症的本质和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炎症是致炎因素引起的组织损伤和机体发动的抗损伤之间复杂斗争的局部表现,其包括变质、血管反应和增生三个基本的病理过程,炎症本质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防御反应。

其损伤的一面主要表现为致炎因素引起的物资代谢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引起的细胞变性和坏死;淤血和淤滞使炎症灶局部营养物资和氧的供应减少,更加重了组织损伤的程度;炎区感觉神经末梢敏感性升高,加之某些炎症介质和病理性产物的致痛作用而引起局部的疼痛;发炎组织正常结构和代谢过程的破坏,可引起相应的机能障碍。

机体的抗损伤主要表现在,充血和血浆的渗出,有利于给炎区带来抗体和补体成分,也有利于稀释毒素;白细胞渗出和吞噬活动加强,有助于清除病原微生物和组织坏死崩解产物;炎区内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能防止病原扩散,使炎症局限化。另外出现的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性反应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限制炎区损伤性变化的发展,促进炎区受损组织的修复。

#

但损伤与抗损伤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评价炎症的生物学意义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炎症的渗出液具有稀释、中和毒性产物,阻止病原菌扩散和促进吞噬的作用,发挥抗损伤的作用,但发生在肺时则影响气体交换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又如白细胞渗出也是具有抗损伤的作用,但当渗出的白细胞崩解时,其溶酶体释放多种酶可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要根据炎症的发生规律和机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既不能盲目抑制炎症,又要对炎症的发展作适当的控制,充分发挥和调动机体的抗病作用,促进炎症的愈复。

5、从病理学角度如何鉴别诊断鸡马立克和鸡淋巴白血病

答:鸡鸡马立克和鸡白血病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肿瘤性疾病,其病变很相似,但从以下几方面可进行区别诊断:

6、急性猪瘟与急性猪丹毒的剖解病理变化区别

答: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⑤两者在急性时,体表都可见红斑,猪瘟为出血性红斑,指压不褪色,猪丹毒为充

血性红斑,指压褪色。

⑥淋巴结:猪瘟是被膜下及小粱的出血,故切面呈大理石样,猪丹毒多是点状出血。

⑦肾:猪瘟是在贫血的基础上发生斑点状出血呈火鸡蛋外观,猪丹毒的肾淤血有散

发点状出血,无大理石样病变。

⑧脾:猪瘟的脾一般不肿大,边缘有暗红色梗死灶;猪丹毒的脾肿大,樱桃红色,

不见梗死灶,白髓周围有红晕。

胃肠道:猪瘟的病变主要在大肠,有时可见纽扣状溃疡,猪丹毒的病变在胃和十二指肠,主要呈现急性卡他性炎症。

7、简述临床上诊断鸡新城疫的病理剖解特征

答:鸡瘟是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鸡与火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败血症、出血性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脾、胸腺、腔上囊、肠壁等淋巴组织坏死和非化脓性脑膜脑炎为特征。

特征病变为败血症与消化道的病变,粘浆膜出血,消化道病变最为突出。口腔和咽喉部分泌粘液,有小的灶型的出血点,嗦囊壁水肿,囊内充满酸臭的液体和气体。腺胃乳头出血、溃疡,挤压乳头有豆腐渣样的坏死物。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肠道充血、出血和纤维素样坏死,一种是弥漫性的小的糠麸状的坏死,另一种是大的坏死灶,它是在淋滤泡肿胀的基础上发生坏死出血和纤维素的渗出,呈岛屿状的隆起,梭形、枣核状溃疡。盲肠的大溃疡见于盲肠扁挑体,两侧对称。

8、猪瘟和猪副伤寒肠道的解剖病变有何区别

答:(1)猪副伤寒:肠道特征性变化是的固膜性肠炎呈局灶性或弥漫性。1)局灶性是淋巴小结髓样肿胀发展而来。中心发生坏死,并逐渐向周围和深部扩大。坏死灶边缘呈蹄状隆起,表面坏死后形成结痂,坏死痂脱落后在粘膜上形成圆形或椭圆的溃疡灶,其底部平整,低于粘膜表面,四周呈堤状隆起,似“火山口”样。2)弥漫性型是在肠粘膜内形成灰黄色糠麸样物质。这是由渗出的纤维素和坏死物混杂而成。肠壁增厚,质硬而缺乏弹性,似皮革样。

(2)猪瘟:肠道的特征性变化是出现“纽扣状”溃疡,固膜型肠炎。这种溃疡从黄豆大小到鸽蛋大,褐色或乌绿色,圆形或椭圆形,突出于粘膜表面。其表面呈同心圆排列的结构。肠壁小淋巴结肿胀、增生,中心坏死,突出于粘膜,坏死灶的周围发生炎性反应。渗出的纤维素与坏死组织融合,构成坏死痂。周围又出现炎症反应,如此,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时缓时急,炎症向四周扩散从而使炎性渗出物与坏死组织形成同心圆状的痂。以后硬痂脱落形成溃疡面,溃疡面机化形成瘢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