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杖下的宣言——《临床医学导论》学习心得

蛇杖下的宣言——《临床医学导论》学习心得
蛇杖下的宣言——《临床医学导论》学习心得

蛇杖下的宣言

——《临床医学导论》学习心得

引言

虽然选择了行医,却仿若驻足于黑暗之中,分不清方向,弄不清要到哪里去。世界也像蒙上了一层迷纱,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也许这一切仍将继续,但……当伯父在病魔折磨中离开,祖母在岁月流沙中消失,生命的脆弱让我在未来的分岔路口上还是紧紧握住了医学之旅的车票。

医学篇:“希波克拉底”效应

在糊里糊涂地走进广州医学院的那一刻,开学典礼上的老师便给我们贴上了“医学生”的标签。那时候,我猛然醒悟,我的生命将承载着神圣使命——救死扶伤,我的称谓将光芒绽放——白衣天使。但也在那一刻,我发现医学突然离自己好远好远。到底什么是医学,又怎样去这门学问?

幸好在懵了许久后,当钟南山院士以其人格魅力诠释着“医生”的概念时,我见到了“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他引领我走进了医学的历史长廊,揭开医学的面纱。他说:“医生的艺术包括3件大事:疾病、病人和医生。医生是艺术的仆人。治疗艺术的最高职责就是治好病人。医疗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医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原始社会,猿人真正脱离了动物界,自疗和互救成为古代医学形成的基础;公元前500年,四大文明古国引领着奴隶社会的东方医学;后来,西方医学在古希腊发源,我们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谱写了医学新章,并将其《誓词》留传至今,叮嘱我们要遵循医师规范:客观、体谅、谦逊、端庄、关心、仁慈、整治、果断、聪敏、有判断力、知识渊博、厌恶一切邪恶,决不迷信和骄傲。是的,直到后来医学随社会文明发展至今的繁荣昌盛,但希波克拉底誓言仍具魔法,深深印记于医者的心中,“……我恪守此誓言,愿愿终生以我术广施惠泽,永享生活技艺的欢乐与世人的尊敬。……”在人类历经各种疾病挑战中,医者都仍以此增添着“白衣天使”的光芒。纵是千年以后,就在过去艰难的非典时期,我们的钟院士更是以其奉献敬业的精神履行“希波克拉底”誓言,树立了新时期的医者风范。医学是什么?是救人,也是奉献,是敬业,也是希波克拉底式的艺术。

医生与病人篇:沟通从心开始

从未感到沟通会变得如此重要!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当网络将我们网在各自的空间,当混钢筋土将邻居分隔得那么遥远,本以为就这么冰着吧,世界!但赖永洪老师带来了《沟通的艺术》;包老师以游戏显现沟通的障碍……我明白到沟通在医患关系中显得那样的重要。众所周知,当患者不再信任医者,当医者不再受敬于患者,医患关系便日剧恶劣。而这除了医疗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和医疗费用的争端之外,大概就数这“沟通隔阂”了。因了沟通鸿沟,患者并无所医,医者技无所施。于是,作为一名医学生,提前掌握沟通技巧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尚未以医生的身份接触过病人,但患者对医者的无理谩骂和暴力行为却是耳有所闻。面临如此难题,路又该如何走下去?接连几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极力推荐刘庸的著作《把话说到心窝里》。我想但就这书名就已将路牌指示明确了。生活中,特别是医患沟通,其实把话说到心窝里才是明智的。用心去聆听,用心去说,这一切都明摆着:沟通从心开始。打心里说,才能将信息编码为信息,才能将要告诉病人的传递;从心里聆听,才能将信息解码为信息体,才能了解病患;从心理沟通,医患便能真诚相待,齐手共抗病魔。

临床篇:病魔的四面埋伏

进入大学的近一两个月里,一直都特郁闷:明明选择了医学,却整天得高数,基化的,在这些连学习的理由都模糊得很的题海里漂浮。有时,我真怀疑自己是否报错了专业或者跑错了课室。但,当我翻到《临床导论》的第91页时,心情有着异样的兴奋,兴奋得有点莫名其妙。

因为书上终于有讲到病例了。但这明明就是社会的负面,人类共同的敌人啊!所以,在乐了好一会儿后,我的心情马上平伏甚至有点忧心。尤其是读到“我国亚健康人群约占全国人口的70%”时,我呆住了:原来,健康的人就会那么的少?顿时,我感到了医生的责任重大。继续翻阅,几乎每一页都让我胆战心惊。特别是在了解了致病因子后,我发现,原来生活中,病魔竟如此猖獗!不是吗?今天鸡有H5N1病毒,鱼含孔雀绿;明天牛有疯牛症,虾带肝吸虫,甚至水质都无法保证了,空气更是病菌肆溢。人类的世界真可谓四面楚歌。但又能如何?医生不是上帝啊!面对病魔,医生能做的只有以知识引导众人营造生存空间,只能用医术缓解病痛,只有与病患并肩作战,和病魔对抗到底。

见习篇:白大褂的意义

第一次穿上白大褂进入医院大门,第一次以见习医生的身份到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见习。不同的身份,感觉有着不一样的兴奋。

参观见习中,穿上白大褂在医院走廊穿梭,我试着以一名医生的身份浏览着坐在候诊椅上的病患。突然觉得这身白大褂变得很神圣。但是当他们的痛苦呻吟、他们的血迹斑斑以及他们的苍白面孔在四周晃荡……还有他们看见“白衣使者”出现而闪过的那一瞬充满希望的目光,而自己竟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机械地随老师离去,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参观见习中,我们见过一部部先进的仪器,核磁共振,CT、X光片机、心电图器……一系列无不凸现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也惊讶于医院那高度细密的分工。诊疗的专业竟如此的强。在医院,还有一句经典:“时间就是生命!”医院里,忙碌奔波的医生,只有一闪而过的面孔,留下白衣的飘荡……一个下午了,都随老师走走停停的,当腿已酸,眼已疲,而老师仍翻着病例讲解要点,我几乎怀疑我和老师的身体机能是否有什么不一样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那件白大褂特别的别扭,但也马上明白了那句“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的深刻内涵。参观见习中,在急救室里,有位老人被插了好多管,很像被束缚的刑犯,主宰其命运的是上帝。他几乎已不能动弹,身边唯一的照料者应该是他的老伴,也是颤悠悠地给他一口一口地喂着药。情景很感人!但是,一位白衣天使匆忙跑来,带来的只是冷冷的面孔和极不协调的催费单时,这是多么的大煞风景!我又在看了看老人周围的仪器,心想:或许仪器多了,人也就变得有点机械般冷漠了吧!突然,我好想脱下这件白大褂……

医生(Doctor)是什么呀?是Devotion , Obligation , Carafulness , Truth , Optimsm , Reliance.但这些在实际中却变得那样的苍白。白大褂又是什么?是一种神圣,是病人的一个希望,是启动关怀的见证,是坚毅魄体的标签……但人世间又有几人真正配得起这件白大褂?

结语:蛇杖下的宣言

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学习,一生的忙碌和一生的奉献。在此,我愿作出一名医学生的宣言:我谨以我的能力和判断所及,遵守这一誓言。凡教给我医术的人,我应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他。我愿在我的能力和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贵是贱,我都将之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唯一的目的。

或许只能崇拜钟院士,敬重“医学之父”;或许仍无法用心融化沟通铁墙;或许仍惧怕潜伏四周的病魔军团;或许还配不起白大褂的圣洁……但蛇杖下,请见证,我将认真履行我的诺言:当一名好医生,为他人谋幸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