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书目《公共管理学》笔记

湘潭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书目《公共管理学》笔记
湘潭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书目《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可以一般地定义为对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或定义为对公共组织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

它是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进一步扩展而成的,其主要部分仍然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研究。第一节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

从词典的解释以及词源看,行政是为……服务,而管理则是控制或获得结果。

行政本质上包含着遵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二、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而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公共管理的服务导向来自这样一种需要,即行政官僚要帮助由选举产生的政治家反映公众对政府服务所提出的愿望与要求;私人管理以利润为导向,是因为私人部门或组织最终要依靠获利而生存。这是人们经常强调的两种管理的区别。

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因为政府部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财政拨款,政府官员不必为利润担忧,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削减开支和有效运作的诱因;商业组织以有效的运作为动机,因为,它们必须在市场中靠竞争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政府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商业组织提供的是私人物品。因为公共物品的特征,使得政府活动难以具有高效率。

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在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清楚的,而在政府中,诸如运作的规模和复杂性,对官僚机构加以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的寻求等一类的因素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这种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第四,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而且公共管理的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

三、公共物品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第二节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一、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

二、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

三、公共管理范式“新”在何处

公共管理的特征

(1)拒斥公共行政学和执行研究

(2)一种乐观的规范研究领域

(3)以顶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为焦点

(4)通过案例研究来发展知识

(5)为管理研究取得与决策研究相同的立足点而奋斗

第三节什么是公共管理学

一、对作为一个学科的公共管理的三种不同理解

一是将公共管理学等同于公共行政学。

二是把公共管理学当作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三是将公共管理学看做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政策分析的新途径、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三、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公共管理学的特质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第一,就研究对象和范围来说,公共管理学并不像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主要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对象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的方面。

第二,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传统行政学主要建立在政治学的基础上,尤其是将官僚体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其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者来自广泛不同的学科,他们充分吸收了当代各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更多地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日益与工商管理学相融合。因此,它的基础更扎实,并具有更广泛的学科知识框架。

第三,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

第四,公共管理也涉及大量的公共行政学没有涉及的其他主题。

第五,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因此,案例分析成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核心研究方法,这就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过多地局限于规范研究。

第六,公共管理学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是从这种实践中产生的新理论范式,反过来成为知道这种实践的模式。因此,与传统行政学相比,它更具现实性。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1. 研究途径

2. 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验分析;案例分析。

第四节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的起源与演变

二、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

首先,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

(1)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奉行三个基本原则:1.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 契约原则;3. 自我负责原则。

(2)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客观上促使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凯恩斯主张放弃自由放任注意,实行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特别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以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由此兴起。他们主张限制甚至取消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租用。

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声势浩大,基本上围绕三条主线进行:一是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做到管少管好;二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弥补政府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三是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机制,提高公共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即政府干预模式)也是不同的。

(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靠市场调节,政府的干预或调控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有较浓厚的自由经济色彩。

(2)欧洲或莱茵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较大,国有经济的成分也比较大,有明显的混合经济色彩。德、法和北欧国家都属于这种模式。

(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这些地区所采取的是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即采取“亲”市场战略——政府的干预遵循“充分的市场,必要的政府”原则。

三、21世纪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

1. 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的主要弊端是:(1)政企不分,政资部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力过于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建立成熟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直努力的方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内涵必须容纳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实际上是要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之间取得一种合适的平衡。政府要扮演好自己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和财产分配的调节者以及市场秩序的维护者的重要角色,并不断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

转轨时期政府的公共管理实践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首先,由于转轨国家的市场体制并不是自发形成与演化的,而是靠政府自身的力量建立起来的,因而政府管理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来自建立与完善市场体制方面。

其次,政府必须进行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推进行政—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建立起一个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灵活、高效、精简、协调的新政府管理体制;必须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由微观、直接的干预过度到宏观、间接的调控。在转轨时期尤其需要确定好政府干预的范围。

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廉洁奉公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在转轨时期,我国各级政府的一个艰巨任务正是要推进机构改革,加快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

2. “入世”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

(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阻碍了市场化的进程。市场经济要求有限的、服务型的政府,WTO规则也排斥政府权力进入市场,以确保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

(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一些地方政府淡薄的法律规则意识和地方利益至上行为将阻碍WTO规则的有效执行。

(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加入WTO既给我国政府管理的体制、过程和方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我国政府管理体制、过程和方式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来挑战,形成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WTO的法律框架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公共行政体制以及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

第一节公共组织概述

一、公共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在组织的若干特征中,组织目标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征。

广义的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

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就是国家机关组织。

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1. 组织人员

任何组织都是以人为核心的,组织首先不是物质关系的体现,而是人际关系的体现。

2. 组织目标

组织都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它决定着组织行为的方式和组织发展的方向。公共组织的目标是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协调公共利益关系。

3. 职能范围

围绕组织目标,组织必须对其职能范围进行界定,明确组织的工作任务与活动范围。

4. 机构设置

5. 职位设置

6. 权力与职权

权力指影响他人的能力,职权是指被组织正式承认的权利。

7. 权责划分

权责划分指公共组织中各个部门、层次、成员之间若干丛书、并列等相互关系的确认。权责划分是保证组织角色明晰化的基本手段

8.规章制度

9. 团体意识

团体意识是形成组织目标的共同心理基础。

10. 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主要指组织结构的分化和整合及最终目标的修正。

11. 支持硬件

12. 技术和信息

公共组织构成因素中的技术不仅指组织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技术,也包括组织策划原则、方式在内的“政治技术”。

三、公共组织的类型

1. 财务—会计标准分类

2. 公共权力标准分类

(1)强制型公共组织

(2)半强制型公共组织

(3)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3. 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

(1)古典模型

特点:1)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

2)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

3)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最终目标的活动。

4)任何上级仅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的直接下属,即存在“控制范围”;

5)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

6)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

(2)官僚模型

官僚模型组织的基础是理性—合法权威。

组织不是靠服从个体而是靠非人格化的规则来管理的,理性意味着效率。

特点:1)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2)有明确的职权等机制;3)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4)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5)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6)雇

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

(3)第三部门行政模型

特点:1)公共事务往往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2)在很多方面政府成为“代理人”政府,许多政府工作通过合同委托给第三部门完成;3)政府不可能轻而易举地监督组织之外的代理商;4)行政组织不是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它们往往与其他公共组织形成一个网络,通过组织互动来实现目标。

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结构

一、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

公共组织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高层侧重于决策,基层侧重于执行,中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

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大。

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的组织结构,被称为尖形结构,尖形结构中的管理层次分明,上级对下级控制严格、影响力强。优点是权力集中,分工明确,便于统一行动。缺点是信息传递途径长,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使高层决策被走样执行。此外,上级对下级的严格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下级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工作缺乏灵活性,容易走向僵化。

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被称为扁形结构。扁形结构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迅速,不易失真,决策执行时间短,下级执行人员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决策、执行面广,也较灵活。缺点是上级对下级的控制不强,结构组织相对比较松散,集体行动难度较大。

二、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

1. 直线结构

直线结构的特点的单一垂直领导,其结构简单,领导隶属关系明确,结构中的每一层级的个人或组织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不与相邻个人或组织及其领导发生任何命令和服从关系。

直线结构具有信息传递途径单一、传递速度快的优点。缺点是基层自主性小,

且由于各职位工作程序固定,容易导致僵化。

直线结构主要为规模不大,工作较为简单的公共组织所采用。

2.职能结构

职能结构是相关部门在水平方向依职能不同进行分工,再分别对下级部门实施领导的结构。在职能结构中,每个上级部门并没有单一服从自己的下级部门,同样,每个下级部门也不只服从一个上级部门。

职能结构依靠水平分工领导,优点是拓展了各层管理事务的范围,适宜于相对较复杂的管理工作。缺点下级部门由于多头领导,容易出现政出多门的情况,而领导部门如果相互缺乏协调,反倒会造成执行混乱的局面。

3.直线—职能结构

直线—职能结构是在综合直线结构和职能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各级部门间既有垂直领导关系,又有水平领导关系。

直线—职能机构行使加强了对水平层次领导部门的协调领导,优点是有助于克服政出多门的问题,每个下级部门在只有一个明确上级领导的基础上,接受其他相关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有助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缺点是垂直领导有可能排斥水平领导,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

4. 矩阵结构

矩阵结构是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来履行工作任务的结构。

矩阵结构及保持了组织成员构成的稳定性,又有助于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综合优势,组织效率相对较高。与前述三种结构形式相比,矩阵组织更加灵活,适应能力也更强,因此也称为适应性组织。

三、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

1. 纵向结构

纵向结构也称为层次结构,它反映行政组织内若干层次中特别是上下层次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

宏观上的纵向结构是指各级行政组织间的层级关系,我国的行政组织可分为中央行政组织和地方行政组织两大层次。

微观上的纵向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

2.横向结构

横向结构又称分部结构,它反映的是同级行政组织之间和各行政组织构成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来往关系。横向结构中的各部门都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和相应的权责划分,各部门之间是一种平行关系。

我国行政管理部门按职能大体可分为业务部门和辅助部门。

但是行政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仅仅按职能方式划分和设置部门是不够的,还应结合其他方式来进行分部。主要有:按地区划分、按服务对象划分、按行业与产品类型划分。

四、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分为首长制和委员制;根据行政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可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根据行政权力的使用特点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根据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各部门所受的指挥与控制可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

1. 首长制与委员制

首长制又称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归一个行政首长执掌的组织体制。首长制的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敏有力,易于保守秘密,可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损耗,能迅速完成任务。缺点是:由于行政决策大全由首长一人独揽,容易导致滥

用权力,独断专行,压制民主,营私舞弊而无人牵制监督。而且首长个人在精力、体力、知识、智慧、才能方面的局限,也不利于对行政事务的周密考察与恰当处理。

委员制又称合议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的委员通过委员会议集体执掌的组织体制。委员制的优点是:能够集思广益,容纳多方面的意见,处事考察周全,委员互相牵制,有利于权力监督。缺点是: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争功诿过的弊端,委员间相互协调不易,力量难以集中,决策迟缓,并且容易泄露决策机密。

首长制适于执行与指导事务,委员制适于政策寻求与决定的事物。

2. 层级制与职能制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行政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上下层业务性质相同,但有隶属关系,业务范围由上至下逐层缩小的组织体制。

层级制的优点是组织系统业务相通,便于沟通领导;权力集中,从上到下辐射开来,有助于统一指挥。缺点是:上级任务繁杂,往往顾此失彼;缺乏专业分工,工作弹性小;各层级行政首长权力集中,要求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容易造成独断专行。

职能制又称分职制,指行政组织横向依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职能而平行划分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小基本相同的组织体制。

职能制的优点是分工明确,有助于工作专业化,提高行政效率,行政首长也有精力进行组织的宏观管理。缺点是分工单位无力进行全局协调,责任不明,过细的分工还促使部门主管过多,政出多门,使下级部门无所适从。

我国的行政组织实行层级制和职能制相结合的双重体制。

3. 集权制与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仅有有限的裁量权,须依靠上级机关的指令办事的组织体制。

集权制的优点是:政令统一,可在行政组织系统内实行的一致标准,便于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统筹兼顾。缺点是:层级节制过严,下级的行为带有被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不能因地制宜,即使处理行政事务,机关及个人也容易导致独裁和长官意志。

分权制是指下级组织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的裁量权,上级组织不予干涉的组织体制。

分权制的优点是:各级行政组织可以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处理事务,行政措施紧贴实际,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各层级有自己的权力和责任,容易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防止上级组织和个人的独断专行。缺点是:权力过于分散,上级组织的目标、意图难以实现,上级反受下级牵制拍;下级组织机关彼此分离,中央无力调控,容易形成地方势力,相互冲突,发生纠纷,造成行政组织的分裂。

4. 完整制与分离制

完整制又称集约制或一元统属指,是指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个机关受一个机关或一位行政首长制会、监督的组织体制。

完整制的优点是:权责集中分明,组织结构简单统一,机构之间分工合作好,有利于领导机构的全局统筹和行政命令的贯彻执行,并能人尽其用,发挥专业优势。缺点是:行政首长权力过分集中,属下单位缺乏自主性,容易造成因循守旧的工作作风。

分离制又称独立制或多元统属制,是指同一层级的各机关,受两个以上的机关或行政首长的智慧、监督的组织体制。分离制的优点是:行政机关独立性大,措施灵活,通过发挥专业部门优势,对某些局部事务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缺点是:机构间协调合作有一定难度,个别部门的独自行动可能造成整个行政组织的工作混乱,降低行政效率。

第三节公共组织的过程和行为

一、组织权力及其运作

1. 权力的来源

权力是一个组织中的个人或部门影响他人以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组织中的权力具有结构性特征,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部门与个人之间,反映着纵向或横向的组织关系,它从属于职位而不是个人。

权力的来源可分为纵向权力来源与横向权力来源。

对于组织高层管理者而言,权力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1)正式的职位;(2)所控制的资源;(3)对决策前提和信息的控制;(4)居于组织中心位置。

中层领导的权力来源主要取决于组织设计时对他们的定位。影响中层领导权力的主要因素是具体任务和组织网络的相互作用。

低层成员所处职位基本属于初低级职位,但常常表现出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有能力向上施加影响。底层成员的权力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与个人资源有关,一类与职位资源有关。

2. 权力的运行

组织中的权力的运行不是单纯自上而下的,个人的权力可以流向任何方向,因此,可以将权力划分为自上而下的权力、自下而上的权力和横向权力。

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的目的是控制下属。自下而上的权力运行的目的是控制上级。

横向权力运行的目的是控制处在左右的同级成员或部门。

3. 组织授权

组织授权包括外部授权和内部授权,外部授权指组织间的授权。内部授权指上级把权力委派给下属,让下属更加自主地完成任务。

授权有利于提高组织效能,增强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适应性,增进组织活力。

二、组织冲突与协调

1. 组织冲突

最常见的组织冲突主要有三种形式:(1)目标与顾客的冲突。(2)功能与领域的冲突。(3)目标间的冲突

2. 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可分为水平协调与垂直协调两类。

(1)水平协调。水平协调是指组织间水平方向上的合作。主要的方式一是利益相关的组织通过协商达成协议,以明确相互间的边界;二是在共同参与的领域,成立诸如机构间委员会这样的组织进行协调;三是根据组织领导准则,指定某个机构来协调特定范围内所有组织的活动;四是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使利益相关者在都有机会对其中任何组织的提议进行审议。(2)垂直协调。它依靠组织的等级权威来完成协调,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冲突进行的协调。

3. 组织合作模型

组织合作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实行小团体控制;发展具有高参与性质的组织文化;竞争以时间为基础,是效率的竞争;成立自我管理团队等。

组织合作模型可以有效克服冲突导致的精力分散和资源浪费,增强组织成员的团结,避免因激烈冲突引起的对照组问题判断力的减退,消除不主动承担责任反而积极寻找替罪羊的失败者效应,增进组织间协调,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

三、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

1. X理论与Y理论

2. 公共行政人员行为

3. 公共选择理论与组织行为

第四节公共组织环境

公共组织环境是公共组织组织身外所有能够直接或间接对组织存在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的总和。

一、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

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包括三个方面:微观环境、中介环境和宏观环境。

按照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环境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二、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

1. 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直接对公共组织产生影响,对公共组织行为加以规范和引导。政治环境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政治体制、政治权力、国家结构、政府机构、政治制度、公共政策等方面。

政治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政治体制确定了公共组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政治权力划分赋予了公共组织或多或少的影响力和约束性;第三,国家结构形式决定了各类公共组织的活动范围;第四,政府机构的设立意味着行政组织拥有超越其他公共组织的权力;第五,政党制度使部分公共组织能够以强有力的集体行动参与公共决策;第六,公共政策是组织政治活动的结构,也是公共组织施加影响的工具。2.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公共组织动机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经济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利益、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等方面。

经济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经济体制决定公共组织的行为方式。第二,经济利益决定公共组织目标。第三,经济实力为公共组织提供了权力来源。第四,产业结构影响着公共组织的发展。

3.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认知、价值、意识形态、行为规范、道德传统等。

文化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认知水平决定了公共组织对公共问题的确定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第二,价值左右着公共组织对待社会事务的态度;第三,意识形态使公共组织的政治、经济利益目标更加鲜明;第四,行为规范决定了公共组织如何与其他组织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第五,道德传统使公共组织能够不依靠国家强制力而自愿扮演特定社会角色,发挥角色功能。

4.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经验技术、实体技术和知识技术。

信息技术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组织结构模式出现“去中心化”的趋向。第二,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公共组织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第三,信息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组织运作的物质依靠条件。第四,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内在动力使组织内部分化出了专门进行技术创新的新部门。

三、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公共组织是一个不断与其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这是因为:

一、开放使公共组织能够建立起完善的新陈代谢机制。二、开放的公共组织具有再生功能,能够实现组织的再生产。

1. 公共组织生命周期

公共组织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完成其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主要有四个:

(1)产生(创业)阶段。(2)集体化阶段(3)规范化阶段(4)精细阶段

2. 组织变革过程

公共组织至少应实现如下几个目标:一是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二是提高公共组织的工作绩效。三是使公共组织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或更好地完成公共事务管理的任务。

组织变革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对危机的感知(2)变革方向的确定(3)变革,即变革方案的实施(4)监督调整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简单地说,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政府再造要分别从目标、激励、责任、权力、文化等五个方面入手。

3. 组织变革趋势

什么样的组织是组织变革所追求的目标?

一是着眼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特征及内部个体作用的变化。

典型的理论如“学习型组织”论。它强调的是组织管理者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促使每个组织成员都能主动参与到组织问题的识别与解决过程中来。

二是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变化。

如“无缝隙组织”论以及“网络组织”论、“虚拟组织”论等。

无缝隙组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工作中不存在条块分割,没有推诿扯皮,组织任务主要由具有多种技能的团队完成。第二,组织成员的角色明确性与清晰度低,没有严格的内部分工。第三,提供非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高度的顾客导向性。第四,有较高的时间敏感度,注重结果和反馈,对工作的评价建立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

三是着眼于组织功能的变化。

“政府再造”论包括十条标准:1. 起催化作用的政府。2. 社区拥有的政府3. 竞争型的政府。4. 有使命感的政府。 5. 结果导向型政府。6. 顾客驱使的政府。7. 企业化政府

8. 预知型政府。9. 分权的政府。10. 市场导向型政府。

第三章政府改革与治理

第一节治理理论

一、治理理论的实践基础

二、治理理论的研究途径

1 政府管理的途径

这一途径将致力等同于政府管理,侧重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理解市场化条件下的公共管理改革,主要包括“最小国家的治理”、“新公共管理”和“善治”等用法。

胡德将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即时的职业化管理。(2)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绩效评估。(3)强调产出控制。(4)实行部门分权。(5)引入市场竞争机制。(6)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

世界银行提出“善治”的口号,合法、效率、负责、透明、开放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根本要求。

2. 公共社会的途径

3. 合作网络的途径

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治理与统治追求的目标相通,都需要借助公共权力维持社会秩序和处理公共事务,以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二者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上又具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管理的主体不同,管理的客体不同,管理的机制不同,管理的手段不同和管理的重点不同。

在治理的诸多用法中,“只有网络治理才有新的特征”。这些新特征突出地表现在:

(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4)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

三、网络治理的实践类型

1.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是对国际合作网络的管理。它具有以下特点:(1)治理的主体是世界范围的公共行动者。(2)治理的客体是指正在影响或有可能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包括公益问题和公害问题,可分为: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军事问题;社会生活问题;国际经济问题。(3)治理的机制是一系列用以解决跨国性问题和管理全球公共事务的制度安排,包括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的共同原则、规范、协议、程序、组织和机构。

2. 民族国家的治理

这里特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过程的管理。

政府部门与各种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非政府行动者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政府的任务在于借助合作网络来“保证服务提供得以实现”。这些合作网络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1)政府间合作网络

(2)政府项目执行网络

合同外包是构建项目执行网络的主要方式。

(3)公私合伙网络

常见的方式有:财政补助;特许经营权;公私合营企业。

3. 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是对社区合作网络的管理。

社区部门是相对自治的,是一种源自社区群体内在合作需要而产生的以自助为基本特征的组织。它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表现在:一方面,各种社区组织更关心其服务对象,更强调自下而上的参与,更了解社区自身面临的问题,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也比政府部门和市场机制更有弹性、更有效率、更有创意和更具关怀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社区资源,社区组织能够推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发展计划,参与解决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并使公共服务直接处于社区民众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社区部门经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促成公民与政府进行合作。一是志愿服务。二是利用各种非营利组织或私营机构来整合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三是消费者控制。

四、网络治理的多重困境

1. 可治理问题

并非任何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合作网络来解决,在市场和政府起不了作用的地方,合作网络也不一定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就算是可用合作网络解决的问题,在具体实施时却又可能面临多种两难选择:一是合作与竞争的矛盾。二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三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一般来讲,合作网络在解决城市复兴、社会排斥、犯罪与社区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棘手问题上较有优势,这些问题具有以下特征:比较复杂,比较区域化、多样化的公共需求。最后,在网络管理的过程中,要使治理机制在合作与竞争、开放与封闭、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和适当的张力,可以用权变的策略来解决管理中各种不断浮现的问题和矛盾。

2.合法性问题

一方面,许多公众认为由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联合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是不合法的,提供公共物品是且只能是政府的职责。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公共物品由社区部门自行组织或有第三部门来提供,不再由政府部门来供给,公众减少了对政府的“忠诚投入”。

要想将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合作网络的合理性有机地结合在一块,就必须改造公民文化,引导公众立足相互依赖的社会环境去认识和评判政治系统与合作网络之间的关系。

合作网络的权威从根本上来源于政治权威的认同,是政治系统以法律或默认的方式将公共权力赋予了其他行动主体,而且,合作网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参与。

3. 有效性问题

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产生有效性问题的直接原因。

为了提高合作网络的有效性。我们必须:(1)明确网络的能力限度。(2)开发新的管理工具。(3)培养网络的管理者。这种管理者应该具备四种能力:一是应对不确定环境的能力;二是处理社会关系、营造合作氛围的能力;三是制定和调整网络管理条例的能力;四是培养网络共同价值与信念的能力。(4)相互尊重与理解。

4. 责任性问题

由于合作网络建立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共享权力、分担责任的机制上,所以带来了公私界限的模糊、责任认定的困难,这为公共行动者互相推委、转嫁责任提供了可能。

建构和完善责任机制,以增强网络的责任性和回应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

第一,加强行政伦理建设,重塑职业主义精神。第二,完善公共责任制度,确保公民权利的实现。第三,在合作网络中,政府也有着特殊的责任定位。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增强责任机制首先意味着加强国家的制度化建设,增强政府的动员能力、稳定能力和制衡能力。只有这样,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才有能力承担起公共责任,回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第二节当代西方政府改革

一、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

1. 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概况及特点

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开始了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

美国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摇篮,“20世纪的美国文化是以信奉管理为特征的”。

1993年,克林顿上台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重塑政府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并坚持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和一削到底原则;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精简政府机构、裁剪政府雇员、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以及推行绩效管理。

这场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献戈尔而所领导的国家绩效评价委员会的报告,简称《戈尔报告》。该报告指出了政府改革的四项主要原则:(1)消除繁文缛节,由注重过程的系统转变为注重结果的系统;(2)把顾客放在首位;(3)授权雇员以取得成果;(4)一削到底,并创造出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

新西兰的公共管理部门管理改革有三个基本趋向:一是政府已使许多由公共组织履行的功能商业化;二是只要可能就将商业活动与非商业活动分开,并将交易活动转移到公共公司;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上的变化。

2. 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首先,经济和政治因素在将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上起了决定的作用。

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推动力。

再次,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催化剂。

最后,传统的官僚体制(科层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是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另一个动因。

二、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1. 政府职能的优化

2.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

(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2)以私补公,打破政府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3)公共服务社会化。

3. 分权

4. 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5. 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1)放松管制、增强灵活性。(2)公共管理者的非职业化。(3)绩效评估以及灵活的付酬制度。

6. 机构的重组

三、治理的新模式

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至少有过四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这四种模式及其特征分别是:

1. 效率驱动模式

2. 小型化与分权模式

3. 追求卓越模式

4. 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本书作者将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归纳为如下八个方面:(1)让管理者进行管理(强调职业化管理);(2)衡量业绩(明确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3)产出控制(项目预算与战略管理);(4)顾客至上(提供回应性服务);(5)分散化(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6)引入竞争机制;(7)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8)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这八个要点既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四、对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评价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曾在公共管理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西方世界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它的基本原则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并在实践中逐渐失效或过时。

首先,作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基石的官僚体制(科层制)已被证明是一种过时、僵化和无效率的政府体制模式。

其次,政府机构作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的垄断地位已经动摇。

再次,政治与行政的分开在实践中是难以做到和不显示的。

最后,传统的人事行政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旧模式相比,新公共管理模式更具现代性和生命力。

然而,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公共管理取向及实现模式并不是完善的,它有着其内在的缺陷或局限性。人们也提出了种种批评。

首先,人们批评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意识形态倾向。

其次,人民批评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市场化和管理主义的总方向。

再次,人们还对“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各种具体措施提出批评。

第三节转轨时期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一、历次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二、历次机构改革的成就、经验和教训

我国政府改革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政府改革的被动适应性远远大于主动的前瞻性。

(2)政府改革视角的褊狭。(3)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

(4)政府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统。(5)效率主义改革典范的局限。

三、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趋势

1.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2.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5个重点:(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派;(2)完善宏观调控体系;(3)健全金融监管体制;(4)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5)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心不再是机构撤并,而是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以及政府职能转变。3. 试点城市深化公共行政体制改革的方案

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从行政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入手,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政府职能定位,实行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完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改进公共服务和加强依法行政。

行政三分制的主要内容:将行政管理职能分为决策、执行、监督三部分,在相对分离的基础上,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第四章政府间关系

第一节政府间关系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政府间关系

1. 政府间关系的词源

2. 国内学者对政府间关系的理解

3. 政府间关系的定义

政府间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国内外政府间关系研究的进展

1. 国外政府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2. 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三、政府间关系研究的网络途径

政府间关系的研究途径主要有三种:传统的中央控制模式,地方自治模式和网络模式,

网络模式作为政府间关系的新型模式,其特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 行动者的多样性与等级制色彩的弱化

2. 相互依赖与分权

3. 策略活动与合作

第二节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一、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演进

早期的西方政府间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从整体上看,西方政府的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走向集权,又由集权走向分权两个起伏的阶段。

二、西方政府间关系的若干模式

1. 拉焦尔模式

拉焦尔根据分权的程度将政府间关系的类型分为三种:一是政治性分权,二是行政性分权,三是行政权转让。

2. 赖特模式

赖特将美国各个时代的三级关系定为分离模式、下位包含模式、相互依存模式三种。

3. 罗斯构想

着重于中央与地方的依存,认为不是一个中央与一个地方的关系,而是复数中央与多数地方之间的关系,而且地方上也有自律性。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相互依存,地方单方面依存于中央,中央单方面依存于地方,相互独立。

4. 松村岐夫模式

将不同时期日本的政府间关系模式概括为垂直式行政控制模式和相互依存模式。

5. 罗茨模式

将政府间的管理结构分为官僚体制、市场方法和网络管理。

三、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模式的出现

1. 政府间关系等级制色彩的弱化

西方国家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的弱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都市区管辖单位的“碎片化”,二是城市地位的上升改变了城市与州和联邦的关系。

由于地方的碎片化,使地方政府在某些服务领域进行竞争,才确保了服务水平在各个地区的改善,并且为具有不同偏好的公民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地方政府的碎片化也使不同的服务由不同的政治管辖单位来提供,它们相互合作进行互补,最大化地提高了服务供给的效率。联邦与市的合作和直接联系已成为美国联邦制的一大基本特点。

2.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倾向

美国自实行联邦制以来,政府间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二元联邦主义、合作联邦主义、新联邦主义与财政联邦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还权于州与地方”的改革的核心内容为:分享财政,分担供给公共服务的任务,分享政策制定的权力。具体措施包括:以“整笔补助”代替“分类补助”,放松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规制等。

英国的权力下放强调的是权力的分享而不是分割,强调地方的主要角色是治理而不是执行或管理中央制定的政策,强调的是建立中央与地方的“伙伴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

3. 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现象日渐普遍

地方政府之间已不仅仅是竞争者,它们在许多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成为西方各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

地方政府之间合作的最初动因是经济以及社会纽带日益将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它们在许多方面成为利益共同体或者常常面临共同的问题,必须彼此依赖对方的资源和协作才能实现各自的目标。

地方政府之间建立地方政府协会或有关部门的协会,也是形成合作关系的一种途径。

第三节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一、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等级控制模式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政府间关系在总体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高度一体化的等级控制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间关系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在政府间的结构关系上,主要体现为层级隶属关系。

第二,在政府间的权力分配上,实行中央高度集权。

第三,在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上,阻隔多而联系少。

(1)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与需求。(2)缺乏合作的物质基础。

二、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新发展:网络模式的端倪

1. 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等级制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准层级的压缩

(2)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等级制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国为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采取了两项重大的改革措施:一是对若干中心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副省级市;二是实行市管县体制。

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的设置使政府间关系更具有灵活性,尤其使城市政府获得了更大的自主

权,促进了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市管县体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助于城乡经济的互补与联合,有助于农村的城市化;在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上,加强了省、市、县之间的关系,使市、县两级政府的职能都能有所扩展。

2. 地方分权改革

(1)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调整中的权力下放

伴随着中央对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中央管理经济的范围和比重明显缩小。其结果是:一方面使地方政府不仅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宰,而且成为地方利益代表的主体;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与企业尚未完全分开,造成了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

(2)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调整中的地方扩权

在干部人事方面,中央下放和扩大地方的干部管理权限。

在行政领导体制方面,由集体负责制改为首长负责制。

3. 横向关系的扩展

(1)地方政府横向联系的类型

一是省区间的经济协作区。二是省区毗邻地区经济协作区。

三是省区内经济协作区。四是城市经济技术协作网络。

(2)地方政府横向联系的经典案例

(3)地方政府间横向联系对政府间关系的影响。

首先,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密切了地方之间的经济关系,从而增加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其次,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的发展改变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格局。

三、我国政府间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1. 我国政府间关系进一步调整的必然性

(1)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政府的生存环境,要求政府压缩层级,分散决策权力。

(2)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地方适度分权。

(3)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政府事务的日渐交织也推动着政府间关系做出适应性调整,推动政府间横向合作的发展。

2. 我国政府间关系进一步调整的措施

(1)简化政府组织间的层级结构

(2)地方的合理分权

(3)加强横向合作

3. 走向一种网络模式的中国政府间关系

网络模式的政府间关系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政府间的分权与相互合作为特征,它正在成为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未来走势。

首先,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间的组织结构将不再以科层体系为基础,而是建立在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网络组织之上。

其次,政府间的关系将从单向依赖走向互相依赖。

最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关系会更加密切,合作的方式和领域都将向纵深发展。

第五章政府作用

第一节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一、国外学者关于政府作用问题的讨论

二、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

政府的作用或行为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角色:

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2. 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3. 外在效应的消除者

4.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

5. 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三、国家神话和市场乌托邦

在关于国家(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片面夸大国家或政府的作用,这是一种关于国家作用的神话;

这种观点基于这样一个假定,即国家或政府及其官员是大公无私、无所不能的。

另一种是片面夸大市场的作用,这是一种关于市场作用的乌托邦观点。

这种观点基于完善、充分竞争市场的假设之上。

实际上这两种假定都是不能成立的。政府及其官员并不是代表公共利益的,它们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同样也会失败,而且政府失败比市场失败更具毁灭性,政府的不恰当干预不仅不能弥补市场缺陷或消除政府失灵,相反加剧了政府失灵。

造成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所有的政府行为都不能免受自利动机的影响;在不受市场制约时由自利动机驱使的行为必然导致寻租及腐败;不当的干预会瓦解市场;干预妨碍经济自由。市场的缺陷及失灵主要变现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和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难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它不能适应公共物品的有效生产以及外在效应的消除,不能解决收入及财富的公平分配问题;市场机制无法防止垄断,它本身容易受到破坏。

政府的干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其基本经验是:(1)政府不要急于干预经济,而要尽量让市场自行运作,直到确实需要政府介入为止;(2)政府应根据市场自行调整和平衡;(3)政府不应靠主观臆测而应根据经济规律采取简易透明和公正的干预措施。

第二节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作用

一、“强政府”或“弱政府”

强政府的观点:主张转轨时期政府更多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包括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弱政府的观点:主张转轨时期尽量减少政府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强政府”虽然能够干预很多事情,但也可能造成国家权力过分膨胀,从而侵害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所必须的个人经济自由权利,损害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

因此,在转轨过程中,国家或政府能力的削弱是必然的,它有利于市场经济基础结构的建立和市场关系的发育;增强国家或政府能力的正确途径是培育和提高社会能力。总之,在转轨时期政府应尽量少干预,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把自己限制在补充的地位上。

二、转轨时期我国政府角色定位的前提条件

要正确确定好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角色或作用,必须首先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情况,弄清楚政府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我国的经济体制在十四大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体现在:第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国有企业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第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市场机制的作用明显加强。

第三,新的财税体制运转正常,即建立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财税体制。

第四,金融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第五,国家计划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在我国,实现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最重要的条件是价格放开,形成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政企分开,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废除指令性计划体制,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我国政府在转轨时期的任务及作用:

(1)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

(2)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一个观念冲突和转变的过程。

(3)市场化改革过程是利益重新调整的过程。

(4)成功的经济改革需要一个稳定、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5)经济改革需要成本,包括经济代价和政治代价,所有这些代价必须由政府来支付。

这一时期的政府作用不是去弥补市场失灵,而是政府替代。

政府替代是指政府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法律手段,替代一部分尚不发育、残缺或运行“失效”的市场机制。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主要靠国家或政府的外力推动而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来。这就决定了两种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国家或政府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必须是一个“强政府”,而不是一个“弱政府”;国家只有充分发挥它的经济职能,才能保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时,既不能把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理想化,不恰当地夸大市场调节的作用,否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同时,在市场机制能较好起作用的地方,让市场调节起主要作用,政府应尽量不干预或少干预,逐步减少乃至最终克服用计划手段管理市场经济的不恰当做法。

三、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八大角色

1. 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创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

2. 深化企业制度改革,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3. 培育和完善各类市场,形成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

4. 依靠宏观调控手段,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5. 参与某些经济领域的资源分配,充当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6. 制定并实施分配与再分配政策,形成收入与财产公平分配机制

7.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8. 转变职能和精简机构,实现政府自身的革命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 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 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 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 负个人责任。 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 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 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 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等特 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 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 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 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以政策研究为方向,重视定量分析方法,尤其是 经济学分析手段。把政策执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政府项目上。 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 研究中,并仍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 行政国家:指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 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 决效力相当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 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 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 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 品。或者说公共管理学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的学问。
1 / 11

管理学考研复习核心笔记

管理学考研复习核心笔记 重点内容: 第一章管理的含义、管理的系统观念 第二章第六节一、管理程序学派;二、行为科学学派 第四节组织目标 第四章第六节一、滚动计划法;二、网络分析技术(优缺点) 第七节目标管理(含义、方法、优缺点) 第五章第二节组织设计的任务 第七章全部 第八章第二节人性假设理论 第三节在中国领导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九章第三节沟通P257 图9—3重点看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简单了解即可 第一章基本概念 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种目标之间的矛盾。 管理的含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管理学具有科学的特点即客观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发展性。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管理学和艺术一样,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 3、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 管理学在已知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投入的资源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其产出可能完全不同。)举例说明即可。 4、管理学的系统概念(烂熟于心,非常重要)▲ ①系统的概念是: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 ②系统观念有以下几方面:(9个) a. 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性; b. 重视系统的行为过程; c. 根据研究目的来考查系统; d. 系统的功能或行为可通过输入与输出关系表现出来; e. 系统趋向目标的行为是通过信息反馈,在一定的有规律的过程中进行的; f. 系统具有多级递阶结构; g. 等价原则; h. 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i. 系统通过要素的变化而得到发展,最后达到进一步整合,即系统达到更高层次的整体优化; 5、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6、管理的二重性即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 理的社会属性; 7、企业具有的5个基本属性:商品性、独立性、集团性、盈利性、社会性 8、企业的分类: a.根据企业所属的经济部门可划分为: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安装企业、运

公共管理学笔记陈振民版

公共管理学笔记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1.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已经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生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3.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四、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 4. 治理与善治 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 善治是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的口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 二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该领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 无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而出现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形

2016年湘潭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一)报考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次考试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本科(或专科毕业两年),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平时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和综合素质好。 4.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5.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二)报考事项: 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的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 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因此整个阶段应该以教材为主,以精读的方式对教材重点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对课后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加强相关科目关联性进行统筹考核安排。较为系统的了解都要以记忆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全面的把握,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贯穿起来。 2、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你要了解往年的真题都会出什么题型,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在熟悉这些之后呢,一定要必须的题目都整理出来行理解背诵。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通常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出现,根据相关专业考核对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科学的运用答题技巧针对有限的知识来最好地回答。专业课的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往往在侧重点上、宣传上策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育明教育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八年专注于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4名学员成功考上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包括初试第二名侯liyuan(1对1学员,374分,二本)。 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 人指导一对一指导!

2015年北邮行管考研参考书(官方版) 615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为主);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 《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郑航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为主); 北邮参考书复习特点解析: 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框架非常明晰第一遍背诵的时候列出整体框架笔记 《社会学》关注重点概念的定义重点理论的内容 张成福的《公共管理》条目较多我认为公共政策是重点一定要熟练背诵可能有些问题会混淆注重重点概念的区分 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在近两年的比重越来越大可能因为翻译的问题或者外国人思路的不同

以下由育明教育考研考博辅导中心提供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了解) (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 (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重点) 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一)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1.背景: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 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 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 1)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 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 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 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 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公共管理学笔记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 1.1公共管理的意义 公共管理代表着知识界和实务界对实现一种良好政府治理的努力、希望和探索,即期望建立一个有能力的、负责任的、有效率的、更能体现和实现民主社会基本价值的、不同于传统官僚导向的政府组织、政策及运作模式的新政府治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的性质: 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1.2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之发展 公共管理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30年代末期,行政学

者古利克为推动当时的行政改革,主张将管理主义与公共性目标相结合。在英国,1968年的《富尔顿报告》中,同样表达了强化政府表达能力的观点。 严格来说,公共管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正式产生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导致公共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科发展方面的因素,也有现实背景。 1.公共管理发展的时代背景 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发表后,公共管理学便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依照行政学家亨利的观点,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典范变迁。 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行政学者有古德诺1900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学着怀特于1926年亦主张政治不要干预行政,行政管理系科学的问题,应为出价值中立,而以追求经济和效率为目标。公共行政在这一阶段,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在这个阶段,许多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了《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这些原则可以被发现,行政人员一旦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以不考虑环境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 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行政原则”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公共行政开始向政治学回归。这时期的公共行政具有亲爱昂列的规范取向。然而这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助益不多。正如亨利所言,形成了有“公共而无行政”,对公共管理者知能的研究与培养,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建树。 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从1960年至70年代起,一部分行政

周三多管理学考研笔记精华整理含课后题答案13.doc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书后题) 根据亨利·名茨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常扮演十种角色,总体可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1)管理者扮演代表人角色。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参加一些重压的社会活动时,所在单位的领导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 2)管理者扮演领导人角色。由于管理者直接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责,他们必须在单位内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3)管理者扮演联络者角色。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沟通。 (2)信息角色 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期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管理的职责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单位信息传递的渠道。 1)管理者扮演监督者角色。监督的目的是获取信息。管理者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识别潜在的机会和威胁。 2)管理者扮演传播者。管理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管理者有时也因特殊的目的而隐藏特定的信息。 3)管理者扮演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必须把信息传递给外界。 (3)决策角色 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 1)管理者扮演企业家角色。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 2)管理者扮演冲突管理者。一个组织运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冲突或问题。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3)管理者扮演资源分配者。管理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组织资源包括财力资源或设备、时间、信息和其他类型的重要资源。 4)管理者扮演谈判者角色。管理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谈判上,谈判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组织,其管理者为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都必然要进行谈判工作。 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书后题) 根据罗伯特·卡茨提的研究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技术、惯例和工具的能力。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

公共管理学 笔记

第一章绪论 【关键术语】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行政学 非政府组织 公共物品 研究范式 市场失灵 凯恩斯主义 政府失灵 1.1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1.1.1 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1.1.2 公共管理的主体 西方国家公共组织构成vs.中国公共组织的构成 公共组织的特性:公共性、非营利性、合法性、组织性、服务性 1.1.3 公共管理的对象 1.公共物品及其分类2.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必然性3.公共组织成为公共管理对象的必然 1.1.4 公共管理的特点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比较的不同特点 管理目标不同;管理手段不同;管理结果的衡量标准不同 2.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比较的不同特点 管理理念不同;管理主体不同;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同;管理方法不同;管理目的不同 1.2 公共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2.1 公共行政学的诞生 1.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背景 2.公共行政学的传统范式 1.2.2 传统公共行政学遇到的批评与转变 1.传统范式受到批评的社会原因

2.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 1.2.3 公共管理学的新框架 1.公共管理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2.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框架 1.3 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传播与发展 1.3.1 新中国领导人的行政管理思想 1.毛泽东的行政管理思想 2.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 3.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行政管理思想 1.3.2 从行政管理学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1.行政管理学的恢复与发展 2.公共管理学研究范围 3.公共管理研究队伍的扩大 1.3.3 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 1.中国的国情特点 2.当前的学科建设的特点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1.4.1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1.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2.是促进社会协调进步发展的需要 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4.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管理素质和能力 1.4.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实践抽象法 4.实体分析法 第一章练习与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含义? 2.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 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4.如何认识公共管理运动的现实意义? 5.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6.为什么说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对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或对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主要部分和核心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研究。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公共:表示国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有较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表示一个众人的事务领域。 行政:处理事务、指导或监督执行、运用或引导。本质上包含为……服务的含义;管理: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控制事务的过程,照料或看管。意味着控制或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公共行政学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指示办事及内部取向,更多关注的是结果(以最低成本取得目标)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A、联系:(1)所有组织管理都包含合作团体的活动; (2)所有大型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B、差别: (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没有更多有效运作的诱因。(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划分比较清楚;公共部门对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寻求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与私部门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复杂的政府活动,公共管理也在政治环境中运作。 3、“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概念 (1)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018考研:《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第一章)

2018考研: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 记(第一章)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人的一切活动都经过了大脑的思考,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 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 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和人类历史 同样悠久的原因。 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一一法约尔1916 2:管理是指通过其他人来完成的工作。一一福莱特1942 3:管理是一种实践的综合艺术。一一德鲁克 4:管理就是决策。一一赫伯特。西蒙1978 5: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6:管理就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6: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一一斯蒂芬罗宾斯 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 03'04'06'10M【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a: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b:管理应当是有效地 c: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d: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5000手抄

浅读《改革政府》 吴昀 (管理学院公管专业,学号:L16301144) 有幸拜读美国行政学者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的著作《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两位学者深入考察美国政府改革实践,写出了《改革政府》一书,提出这样的主张:“不争论政府的大小而力求政府的效率,不强求政府做什么而着眼于政府怎么做,不纠缠征税多少花钱多少而讲究适当征税花钱得体,不辩论政府办事的动机而着重政府办事的后果。”他们描绘出一幅“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的蓝图。 百度搜索上对两位学者的介绍是:戴维·奥斯本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重要咨询机构“进步政策研究所”的成员,写过著名的《民主的实验室》一书,长期致力于有效政府的建设与宣传。特德·盖布勒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维塞利亚市和俄亥俄州万达利亚市的城市经理,亲自主持、参与过这两个城市政府的改革,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思想既是他参与改革实践的现身说法,也是他对政府改革的一种理性探索与总结。 特德·盖布勒曾经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维塞利亚市和俄亥俄州万达利亚市的城市经理并且亲自主持、参与过这两个城市政府的改革,这些经验与戴维·奥斯本的理论知识相结合终于产生了一个新的理论突破点——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模式的政府改革,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顾客驱动型政府组织模式,强调运用企业化的管理主义模式改革政府运作方式,最终建成“企业化政府”。克林顿上台后的美国“重塑政府”运动更进一步反映出该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更好的指导实践,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最好的例证。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思想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兴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背景。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将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包含的内容概括为10个方面: 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即政府不是提供公共服务(划桨),而应是向各类非政府组织提供催化剂,引导社会前进,政府要积极扶持能发挥掌舵作用的新组织,向它们提供政策,援助资金,进行业绩评估。 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即政府把公共管理控制权从官僚机构转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 蔡立辉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蔡立辉主编 第1章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的知识与分析框架。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1.1 公共管理的含义 1.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 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导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就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流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试图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简言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学问。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主体不同、目标不同、后者欲取代前者。 【公共管理学学科基础】 一、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二、工商管理学理论。 三、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 【传统行政模式(官僚制)】:指的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20、30年代初形成的公共行政学所倡导的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模式,其思想基础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以及私人部门的管理理论。 【传统行政模式的特征和弊端】(6大特征,5大弊端) 特征: 1,分工以形成专门的公职管理; 2,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 3,管辖权有明确的规定且严格执行既定规则; 4,现代公职管理建立在书面文件——档案的基础上; 5,根据能力、专长及表现出来的业绩决定升迁; 6,公职管理遵循一般条例,它们是稳定、全面、可以学习的。 弊端: 1,官僚制的人事制度僵化、形式主义,导致该体系效率低下; 2,官僚制的消极控制形式着力于避免犯错而不是提高效率; 3,官僚制僵化的组织形式、不透明的行事方式违背民主精神; 4,官僚制有一种不受责任机制约束的趋势,并企图对市场和个人实施全面的控制; 5,官僚制强调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不同】(6大不同点) 管理的主体、对象、目标、方式、环境、权力不同。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 笔记

一概念 l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p3)★★ 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l描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政策和法律,其关注的焦点是过程和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 公共管理(puhlic management)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它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指示办事,更多地关注结果。在很大群度上这是企业精神在公共领域的体现。 可见,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l主体不同:2.关注点不同。 2.公共物品(P6)★ 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那些具有消赞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外部性特征的物品。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硬公共物品和软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3行政国家(P24)★ 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体系中出现的,行政权力扩张的现象,并成为一种普遍的国家现象。主要体现在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 二简答 1 区别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P4)★★★ 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指公兆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他与私人管理 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使命不同。前者追求公基服务和公共利益,后者追求私人营利。第二,相比之下,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公共管理资金来源为财政划拨而且运作 过程缺乏竞争。

第三,相比之下,公共管理尤其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公共部门不象私人部门的权力 责任划分那么清楚。 第四,就人事管理而言,公共管理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复杂更严格。公共部门的公务员 绩效评估标准更复杂,雇佣和解雇也更困难。 第五,相比之下,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 政治活动。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 P25-28)★★ 市场经济下的公托管理与其他体制下(如计划经济)相比有一系列特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方式不同。(纵向 分析)表现在:1自由放任时期……2垄断时期_3滞胀时期…… 第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各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管理模 式也不同。(横向分析)表现在:1英美模式…2欧洲菜茵模式_3东Ⅱ政府主导模式…… (注释:以上省略部分要求孝生用自己语言阐述,以下同) 三论述 1论述21世纪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P29-34)★★政府公共管理指行政机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 革的推进和体制的转轨;正在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严峻挑战,具体而言:

【状元分享】2016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王凤彬《管理学》重点笔记。pdf

管理学王凤彬 第5章领导(每年必考,需要全部掌握)第1节领导的本质和内容 领导者指组织中确定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首领。 非正式领导指未在正式组织中拥有管理职位的领导者。 领导的本质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被领导者能义无反顾的准随他前进,自觉自愿而又充满信心的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组织,促进组织目标的更有效实现。 侧重于人的因素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领导职能与其他管理职能的显著区别之一。 领导工作指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独特的职能,它通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使被领导者能义无反顾的准随他前进,自觉自愿而又充满信心的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组织,促进组织目标的更有效实现。 领导工作的内容:1权力或影响力的形成和运用2激励3沟通4营造组织气氛,建设组织文化。 第2节领导的权力基础 权力指一个人主动影响他人行为的潜在能力,它是领导者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基础。权力有职位权力与个人权力之分。 权力分为5种:1法定权力,指组织内各领导职位所固有的合法的、正式的权力。2奖赏权力,指提供奖金、提薪、升职、赞扬、理想的工作安排和其他任何令人愉悦的东西的权力。3强制权力,指给予扣发工资、降职、批评乃至开除等惩罚性措施的权力。4专家权力,指由个人的特殊技能或某些专业知识而产生的权力。5感召和参考权力,这是与个人的品质、魅力、经历、背景等相关的权力。职位权力指主要依靠法定权力、奖赏权力和强制权力而形成的影响力,个人权力指与个人因素相关的专家权力、感召和参考权力的统称。 第3节领导效能的决定因素及有关的领导理论 领导效能的决定因素:1领导者2领导风格3领导工作的情境。 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者的人格特质是决定领导效能的关键因素。那些成功的领导者也一定有某些共同点。根据领导效果的好坏,找出好的领导者与差的领导者在个人品质或特性方面有哪些差异,由此就可确定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特性。缺点:1领导者的特质有些是冲突的2领导者是先天的这有片面性3忽视了被领导者及其他情境因素对领导效能的影响。

2014—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考研精编笔记.doc

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公共管理学 (第二版) 陈振明主编 参考书: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复习方法和复习规划】 对于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可以采取以下建议: (一)记忆方法

1.快速、反复、多次 根据育明教育咨询师多年辅导经验总结,绝大多数学员在考研复习的时候经常犯的几个错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看书速度比较慢,期望看一遍书就能够把考点记住。不单是复习专业课,很多考生在看英语单词的时候也经常犯这样子的错误。 第二,背诵的时候缺乏复习和巩固。只知道一本书一本书的背诵,结果往往背完之后很快就忘记了。 综上两个问题,育明教育咨询师希望大家一定要养成“快速、反复、多次”记忆的好习惯。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不是考研专业课和考研政治的每个知识点都考,毋庸置疑,考试是有侧重点的。凡是企图一个字不差的记住和背诵下来的想法都是错误的。考研复习必须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 在考研过程中,20%的知识点会带来80%的分数,希望大家在考研复习的时候必须有所取舍。 3.框架入手,由粗到细 对于一本书,大家首选要明确它的知识框架,然后再慢慢细化。这样比较有利于大家快速的建立起知识架构。 (二)复习规划 第一阶段(-8月末):确定参考书,明确考点。 每年9月份之前,考生务必确定好报考院校专业,考研参考书和必须的一些资料。最近北大、人大等名校慢慢的不再公布参考书,这就更需要考生一定要收集到最权威、最详细的考研信息。在确定了参考书之后,大家在暑假期间要明确每本书的考试重点,为接下来的背诵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9-11月末):背诵记忆 根据育明教育咨询师分析,当前中国考研还处于低层次,尤其是专业课的考察,主要还是考察考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大部分的考题还是需要背诵和记忆,灵活运用的考题并不多。 第三阶段(12月-考研):掌握答题技巧,模拟考试 这个环节很少有考生做到,但是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最后一个阶段务必多做几套模拟题,而且务必要全真的模拟考试。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可以仿照高考去制定复习规划。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笔记

第一讲公共管理科学与科学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在字面上的涵义:管辖和处理 张立荣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学中管理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决策、组织和控制,促进其相互协调,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二)什么是公共管理 西方学者在“管理”之前加上“公共”的意义在于: 第一,强调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第二,强调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强调公共管理主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第四,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参与性 第五,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 二、公共管理学的定义及其要点 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目的是提供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知识与方法——知识学陈振明 (2)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策略——技能说张成福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 ——实践说张康之 上述定义包括7个要点: 第一,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政府部门。 第二,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第三,公共管理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第四,公共管理的方向和手段,具有多样性。 第五,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在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高效化。 第六,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第七,公共管理已经的实质,在于揭示公共管理活动的客观运行规律。 三、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 公共管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西方国家 公共管理学产生的学科背景:它是在突破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局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代表性理论: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及韦伯的科层制 第二阶段:成熟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 代表性理论: 第三阶段:科学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简单的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