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到华中

华东到华中
华东到华中

从华东到华中——陈毅在解放战争后期时期的巨大作用

断头今日又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是一位为了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奋斗不息的伟大人物。他留学法国,后毅然投身革命,功劳卓著,受封元帅,外交不卑不亢,他精通诗文,号为一代儒将。他就是陈毅元帅。

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晋冀鲁豫解放军不但担负了华东和中原两野战军,有时还需要供应西北野战军的供应,任务重且需要协调,阻力大,于是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局,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境外,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直到川陕边区均属于中原解放区,邓小平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及中原解放军司令员,邓小平为政委,陈毅为军区和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军区司令员和政委。这样陈毅便在华东与中原皆身兼要职,这在当时影响巨大,也惹来不少人非议,如:陈饶之争和陈粟是否有矛盾,事实证明非议总是错的。

对陈毅身兼数职,从华东奔向华中新岗位的原因有以下分析:

政治上:解放区逐渐联于一起,原有的辖区观念已经过时,必须将二或多块解放区连为一起,置于统一的政治机构一下,所以必须需要有才能,有大局观的人负责这统筹任务,而陈毅则是不二人选。

经济上:上文提及,中原地区本就富庶,承担着两大野战军的物资供应,解放区连成一起后,各地土改程度和政策不一致,方便粮食供应和物资需求,把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全部调动起来为战争服务,陈毅常年担任华东军区最高长官,经济政策的执行没有比他更熟悉的,再由于薄一波的力荐。

军事上;军事行动是最高层次,军事命令的执行直接影响解放战争的战局,为了统筹两大野战军,使两大野战军的配合层次提高一个级别。陈毅作为井冈山时即被委以重任的重要军事指挥官,颇具威望,而且深明大义,善于沟通,与陈邓也是关系甚好。

其他:在华东与饶漱石的不合被不正当的原因上升的一定高度,中央若调动饶漱石(作为政委,其余各大野战军不缺),或许不仅不会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可能还会令彼此不愉快,相互掣肘,而陈毅则不然,中原也不会有刺头,还有,随着苏中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胜利,粟裕的指挥能力得到华野的一致认可,一些命令的执行已经不需要陈毅去要求和命令(资历原因),顺带一提,陈毅的威望在华东是没得说的,许和尚,杨勇,聂凤智他们都深服。

在陈毅调任以后,济南战役的胜利以及中原野战军的各个胜利,彼此配合策应,无不离不开陈毅的功劳,这就体现出毛主席为领导的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尤其可以讲讲淮海战役时。

淮海战役的战略由粟裕提出,战略主力和核心也是华野(黄柏韬和杜聿明集团都是华野歼灭),原定为仅歼灭济南战役时受阻援集结在徐州的十几万人马,主要是黄柏韬,但是由于战机的转变,后来粟裕申请中原野战军加入。淮海就变成大淮海,小战役就变成了战略决战,但是中野在大别山以后,战力明显差一截,而淮海还是由中原局指挥,堪比国民党精锐战力的华野(陈语),如此四十万大军,怎么会被轻易受中原局指挥,这时候如果不出来一个绝对重量级的人物怎么会协调关系呢,而这个重任除了陈毅还有谁能担任此重任,而正是因为陈的协调。淮海战役才能得到接近完美的战果。江北再无战事。国民党反动派统治22年之久的专制统治已岌岌可危,蒋介石被迫引退。

七届二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为城市,对新形势做了充分估计,陈毅别派去搞城市,担任上海市市长,这是结果。

作用:正是由于陈毅的协调,中原的战事才能得到圆满解决你,为推翻蒋介石反动政府的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

意义: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重新分析党的任务和定位,为国家建立和执政做出贡献。军事上歼灭了敌军主力,从此解放军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解放了大量土地,经济上,早一步解放了江北地区,为经济的恢复和土地改革进行创造了极为有力的时机。

结束语:无论从当时形势和以后的突发变化来看,陈毅从华东到华中,实在是毛主席领导的党中央的一步精妙的好棋,深谋远略,令人佩服。陈毅不守狭隘的军区之见,在不熟悉的地方,表现突出,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给他的任务,如此作用,令后人为之高风亮节,为之贡献所折服!

湖北(华中)地区常用植物

华中地区常用园林植物 第一大类 : 常绿乔木 一、观叶常绿乔木 植物名称习性及园林应用原则 小叶榕阳性, 怕霜冻,行道庭荫树 香樟阳性, 行道树,庭园边缀 广玉兰阳性, 庭园点缀,行道树 红豆杉阳性, 名贵珍稀树,庭园点缀 楠木阳性,庭园点缀,庭道树 桢楠阳性,庭园点缀,庭道树 天竺桂半阴,行道树,盆栽 雪松阳性,行道树,草坪点缀 白皮松耐阴, 不耐寒,假山点缀 罗汉松阴性, 庭园点缀,盆景 石楠中性,庭园点缀,丛植 女贞树阳性,干道树 杜英阳性,庭园点缀,行道树 红叶石楠中性,庭园色彩点缀,丛植 五针松耐阴,盆景,山石点缀 枇杷中性,观果,庭园点缀 龙柏阳性, 列植,庭园点缀,行道树 苏铁中性,著名盆景,草坪点缀 竹柏半阴, 庭园点缀,盆景 南洋杉阳性, 不耐寒,庭园点缀 橡皮树阳性,不耐寒,盆栽 橄榄树阳性,行道树,丛植,草坪点缀 槟榔阳性行道树,丛植,草坪点缀 海枣阳性,行道树,丛植,草坪点缀 蒲葵阳性行道树,丛植,草坪点缀 棕榈阳性,行道树,丛植,草坪点缀 巴西木耐阴, 不耐寒,室内观赏盆景 夏威夷耐阴, 不耐寒,室内观赏盆景 大王椰耐阴, 不耐寒,室内观赏盆景 发财树耐阴, 不耐寒,室内观赏盆景 国王椰子耐阴, 不耐寒,室内观赏盆景 散尾葵耐阴, 不耐寒,室内观赏盆景 绿巨人耐阴, 不耐寒,室内观赏盆景 二、观花常绿乔木 植物名称习性及园林应用原则 金桂阳性,传统名贵庭荫树 八月桂花阳性,传统名贵庭荫树

日香桂阳性,传统名贵庭荫树 四季桂花阳性,四季花,庭荫树 红花木莲阳性,庭道树 乐昌含笑阳性,庭道树 峨眉含笑阳性,庭道树 深山含笑阳性,庭道树 第二大类:落叶乔木 一、观叶落叶乔木 植物名称习性及园林应用原则 黄角树阳性,怕霜冻,行道庭荫标志树 银杏阳性, 行道庭荫标志树 马褂木阳性, 彩叶庭荫行道树 三叶树中性,庭荫树,行道树 皂角树阳性, 庭荫标志树 重阳木阳性,堤岸庭荫树 白腊树中性,庭荫行道树,堤岸树 法国梧桐阳性,公路行道庭荫树 灯台树半阴, 庭荫行道树 红枫中性,庭园著名彩色树 红栌中性,庭园著名彩色树 红叶李中性,庭园色彩点缀,行道树 青枫中性,庭园著名彩色树 三角枫中性,行道护岸树,绿篱 五角枫中性,行道护岸树,绿篱 元宝枫中性,行道庭荫点缀树 鸡爪槭中性,庭园色彩点缀,盆栽 黄栌中性,庭园色彩点缀,片植 柳树阳性,行道护岸树,水景点缀 垂柳阳性,行道护岸树,水景点缀 金丝垂柳阳性,行道护岸树,水景点缀 龙爪槐阳性, 庭园点缀,庭道树 二、观花落叶乔木 植物名称习性及园林应用原则 白玉兰中性,行道庭荫点缀树 木棉阳性,行道庭荫树 紫玉兰中性,庭园点缀,丛植 花石榴阳性,耐寒,庭院点缀,盆栽 红玉兰中性,行道庭荫点缀树 美人梅阳性,庭园点缀,庭道树 碧桃阳性,庭园片植、列植 木兰中性,行道庭荫点缀树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东北

辽宁省 ●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 ●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 ●辽宁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知名左翼作家,1925年参军。 ●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 ●近海生物有3大类520多种。 ●境内河流3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7条。 ●民俗风情主要由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构成。 ●1608年4月,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 ●1625年3月,后金迁都沈阳,后定名为盛京。 ●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辽宁的菱镁矿质地优良,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 ●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铁路运营里程超过了3900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 ●辽宁地貌:六山一水三分田 ●水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 ●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到东西西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 ●辽宁在秦时,置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 ●据我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

吉林省 ●地形: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 西北低的特征;中部以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部平原两大地 貌区。 ●气候: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 热同季。 ●交通:铁路网大体可分为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两个走向;铁路以长春为中 心。 ●历史:从先秦开始,吉林就被历代中央政权划入行政区域管辖之下。 ●清康熙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省名源于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松花江沿岸”简称吉林。 ●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松为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树种。 ●雾凇是天造地设、奇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北国风光之最,中国四大奇观之一。 ●吉菜受鲁菜影响较大。 ●吉林秧歌是一种舞蹈、唱歌、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吉林秧歌中最普及、最灵活:地秧歌。 ●成为中国传统女装的是满族的旗袍。 ●资源:钼、镍(nie)为我国第二大矿床。 ●吉林三节《碧血龙江传》为代表的叙事文学表现了吉林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世居民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满族特色菜:三套碗、满族火锅、白肉血肠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主要民俗活动有赛马、刁羊、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和歌舞表演。

导游资格证考试《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华北地区各省基本概况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北京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有着3000余年的建都史和850余年的建 城史。() 2、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规模做大的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二。() 3、京剧的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已有300年的历史。() 4、北京故宫住过13个皇帝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 5、北京是“博物馆之都”,故宫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 6、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内地之首。() 7、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8、天津民间艺术家张兆祥是泥人张第一代。() 9、天津有渤海和大庆两大油田,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油气田。() 10、查为仁与厉鹗合笺的《绝妙好词笺》被收入《四库全书》。() 11、天津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满族。() 12、天津天后宫是中国最北妈祖庙、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 13、蓟州区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剖面自然保护区。() 14、河北民间歌舞包括民歌、吹歌、歌舞等形式与内容。() 15、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 16、关汉卿被尊崇为中国戏曲的开山鼻祖。() 17、山西晋菜基本风味以甜酸为主,咸香为辅。() 18、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的第三大高原。() 19、白食在蒙古语里叫“乌兰伊德”,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20、蒙古族的白色哈达是献给珍贵客人的,蓝色哈达是献给一般客人的。()

【参考答案】1B、2A、3B、4B、5B、6A、7A、8B、9B、10A、11B、 12A、13A、14A、15A、16A、17B、18B、19B、20B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指() A.成都 B.重庆 C.北京 D.天津 2、()是50万年前材料最丰富、最系统的古人类遗址 A.西安半坡遗址 B.韶关马坝人遗址 C.余姚河姆渡遗址 D.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3、()是中国电影最大票仓城市,影院数、银幕数全国最多 A.北京 B.天津 C.香港 D.上海 4、下列属于藏传佛教的是() A.白云观 B.法源寺 C.八大处 D.雍和宫 5、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 A.钱市胡同 B.砖塔胡同 C.九湾胡同 D.灵境胡同 6、()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 A.大连 B.烟台 C.天津 D.青岛 7、被誉为“中国相声泰斗”的是() A.冯骥才 B.张明山 C.孙菊仙 D.马三立 8、()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天津快板 B.北方相声 C.京韵大鼓 D.吴桥杂技 9、()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A.辽宁省 B.山东省 C.河北省 D.江苏省 10、()是“杂技摇篮”的发祥地,享有“杂技之乡”的盛誉 A.河北邯郸 B.河北廊坊 C.河北吴桥 D.河北邢台 11、天下第一药市是河北的() A.凤凰山庙会 B.蜗皇宫奶奶庙会 C.安国药王庙会 D.蔚县庙会 12、地势为“两山夹一川”是() A.四川 B.山东 C.山西 D.湖北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一章-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二节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一、辽宁省 二、吉林省 三、黑龙江省 一、辽宁省 1.地理与气候 辽宁省简称为“辽”,省会城市为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辽宁省的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自北向南、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 2.区划与人口 辽宁省有14个地级市,分别是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盘锦、铁岭、朝阳、葫芦岛等市,下设16 个县级市、17个县,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9个市辖区。 辽宁省总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4245万。 3.交通与资源 辽宁铁路营运密度居全国第一。水运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通航。 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辽宁有多个机场,主要机场有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大连金州国际机场、锦州国际机场等。 3.交通与资源 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近海渔业生产潜力可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菱镁矿质地优良,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 境内大小河流300多条,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朝两国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辽宁省的主要水系。 二、吉林省 1.地理与气候 吉林省简称“吉”,省名源于“吉林乌拉”,意为“松花江沿岸”。省会长春市。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

2018年导游考试《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第四章-华中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基本概况)

2018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模拟题库2018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模拟题库 第四章华中地区各省基本概况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湖南有“古道圣土”、“屈贾之乡“、“潇湘洙泗”的美誉。() 2、湘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 3、小说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文运动”。() 4、全真教以丘处机所创龙门派在河南传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5、安阳是河南省的南大门,素有豫北咽喉、四省要道之称。() 6、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空港。() 7、湖北最具影响力的是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 8、泰山被誉为道教“第一山”。() 9、发掘于枣阳市的距今约6000年的雕龙碑址将中国文明上溯了1000年。() 10、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编钟出土于随州擂鼓墩。() 11、湖北菜简称鄂菜按文字记载的时间算至今也有1000年的历史。() 12、湖北崇阳人给客人泡的茶是花椒盐巴家焙茶。() 13、“三湘四水”是湖北的称谓。() 14、湖南是驰名中外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产之乡”。() 15、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16、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17、隋朝以南阳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18、西汉洛阳贾谊的《大人赋》开启了汉代骚体抒情赋的先河。() 19、东汉南阳张衡的《归田赋》是汉大赋中的极品。() 20、河南被称为“戏曲之乡”。() 21、少林武功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体系最庞大的武术门派。() 22、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个: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和少林寺。() 23、先后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被称为九朝古都。() 24、河南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一。() 25、河南四大怀药指铁棍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

4、导游资格证考试《地方导游基础》基本概况(华中)

2020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考点精讲班 授课:橙子

第四节 华中地区各省基本概况 华中地区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地理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 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 23.2米。 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气候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区划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7个地级市,济源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人口河南省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人口 10932万。

交通河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京广、京九、太焦、焦柳、陇海、侯月、新月、新菏、宁西铁路及京广、郑西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经过河南,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航空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有三个民用机场。 资源农林牧资源方面,河南省2014年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 生物资源:高等植物有197科、3830余种。小麦、 玉米、棉花、烟叶和油料等产量较高。 河南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 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黏土、蓝石棉、珍珠岩、 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基本概况复习题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基本概况 第一节辽宁省基本概况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 B”) 1. 辽宁是东北地区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之一。() 2. 辽宁简称“辽” ,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 3. 辽宁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 4.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 5. 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大连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大类520 多种。 A. 2 B.3 C.4 D.5 2. 辽宁境内有大小河流300 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 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条。 A.17 B.18 C.19 D.20 3. 辽宁的民俗风情主要由()、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 A.汉族 B.朝鲜族C哈尼族D.达翰尔族 4 .1608年4月,()与明边将立碑划界,从此自称为国,边界在今辽宁吉林的交界附近。 A.努尔哈赤 B.女真族C契丹族D.忽必烈 5.1625 年3 月,后金迁都沈阳,后定名为()。 A.大都 B.盛京 C.南京D燕京 6. 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 万年左右。 A.鸽子洞遗址 B.查海遗址 C.宝山遗址 D.泥河湾遗址 7. 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 A.东北作家群 B.新月社C辽宁作家群D.黑土地作家群 8. 江宁的()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 A. 金刚石 B.菱镁矿.硼D.铁 9. 江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 A河西走廊B.海上走廊C辽西走廊D.东北走廊 10. 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超过了3900 千米,密度居全国第()。 B. 二C三D.四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 2 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 1 下列选项属于描述辽宁省地形概貌的是()。 A.六山 B.一水 C.三分田 D.七山E二分田 2. 水运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5

华东经济区分析

华东经济区的概况及基本特征 华东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五省一市,是我国经济技术和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经济区。人多地少,经济繁荣,农、轻、重全面发展,水、陆、空交通方便,是本区的基本特点。据1985年统计,全区人口227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8%;土地面积6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而积的6.6%;人口密度为357.21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其他区域。华东经济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全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其粮食、蚕茧、茶叶、黄麻等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85年,全区工业产值2691.44亿元,农业产值1116.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745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和工农业产值的30.7%、24.4%和30.8%,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各大区之首。 一、区情特点 华东经济区,具有许多发展经济的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首先,它东临太平洋,地理位置优越,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湾,历史上就与海内外有着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内陆江河纵横,长江水运把华东、华中、华南联为一体,使华东的港口拥有广阔的腹地。其次,它位于暧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浅水资源丰富,适宜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同时,这里地上地下资源丰富,是我国现代工业和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主要的涉外港口城市。此外还有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五个对外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两个经

济开放地区。华东经济区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必将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沿海发展战略的主要阵地。1985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轻、重分别占32.46%、36.46%、30.9%;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9.85%、47.14%、23.01%。其轻工、纺织、机械、冶金、电子、造船、化工、石化、医药、食品等部门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华东经济区是我国工业最为发达的一个大区,同时农业在本区指国民经济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农业生产具有垦殖数大、集约化程度高和种类多样等特征,不仅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而且有种类繁多的经济作物生产,这些作物具有较高的商品性和经济价值,如桑蚕、茶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一半左右。本区的渔业也极为发达,海洋和淡水产品产量均为全国第一。 2、工业体系完整。华东经济区是我国近代工业兴起最早的地区之一,原有基础较好。建国后近40年来,经过恢复、改造和扩建、新建,不仅上海、江苏等原来工业发展较有基础的省市得到充分利用和合理发展,而且原有基础较差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省,亦获得较大发展。不仅工业产值居各大区之首,工业劳动产生率平均每个职工所提供的工业净产值也高于其它地区,为7418元。工业门类齐全,机械制造、纺织、轻工、化工和电子等工业的生产,在全国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985年,收音机、缝纫机、电视机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自行车、布、手表、硫酸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同时产品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概况文本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概况 第一节辽宁省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面积14.57万平方千米,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 [区划与人口] 辽宁省下设14个省辖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下设16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7个市辖区。 辽宁省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4245万。 [交通与资源] 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超过了3900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水运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通航。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已经通车的高速有京沈高速、沈海高速、辽中环线高速、沈丹高速、沈吉高速、沈彰高速、沈四高速、阜营高速、丹大高速、丹海高速、丹通高速、桓远高速等。辽宁主要的机场包括: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锦州小岭子机场、朝阳机场、鞍山腾鳌机场、长海机场、营口兰旗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锦州湾国际机场等。 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芳香油类89种;油脂类149种,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近海水

2018年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华东地区为主要市场

2018年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华东地区为主要市场 工业锅炉行业发展上下游依赖明显 工业锅炉行业与上下游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下游在建材、冶金、发电领域的应用情况,直接影响了工业锅炉行业的业绩。而上游钢铁、五金配件的价格,又会左右着工业锅炉行业的成本。因此,工业锅炉行业的发展受到上游原材料成本和下游行业发展的同时影响,对上下游发展依赖度较高。 图表1:工业锅炉产业链介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工业锅炉行业向好发展,获利性较好 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促进下,2016年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发展状态良好。行业产量、销量规模均有所上升,利润也以较高比例提升。2016年国内工业锅炉行业累计产量达到458103.7蒸发量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949.7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4.97%。行业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比增长21.12%,达到114.0亿元,行业利润水平提升。 图表2: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状态描述总结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工业锅炉以轻纺行业需求占比最高 根据区域发展的不同特征,就“东北”地区而言,工业锅炉除用于工业生产主要用来冬季采暖,而南方则主要应用于工业的生产动力的供应。 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在我国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用热的部门,主要是轻纺和化学工业,工业锅炉需求占比合计为37%。而建材、建筑行业的行业需求占比为22%。未来轻纺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建筑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军工部门等仍将是工业锅炉的主要市场,各自所占份额见下图:图表3:我国工业锅炉主要需求市场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CMMA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收入平稳增长,增速上升 从行业销售收入来看,2011-2016年,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的销售收入总体不断增加,增速以2015年为转折点,近年增速回升。2011年我国工业锅炉行业销售收入为1389.82亿元;到2016年行业销售收入为1949.70亿元;2011-2016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0%。2014年以来,随着国家调结构、去产能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引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促进,工业转型力求实现供需平衡,14年以来工业锅炉行业销售收入趋势下降,经过了2年多的深度调整,行业需求小幅上

1.5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基本概况(华南地区)

第一章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基本概况 第五节华南地区 一、单选题(本大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与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野生动物中,()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 A. 长臂猿 B. 猕猴 C. 白头叶猴 D. 金丝猴 2.【海南省.交通与资源】海南岛有湿地5类18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 湖泊湿地型 B. 河流湿地型 C. 红树林湿地型 D. 沼泽湿地型 3.【广东省.地理与气候】广东地势(),最高峰为石坑崆。 A. 北高南低 B. 西高东低 C. 东高西低 D. 南高北低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与资源】广西()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 A. 长鼻猴 B. 白头叶猴 C. 绒猴 D. 吼猴 5.【广东省.交通与资源】广东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养殖海水珍珠产量位于中国首位。 A. 雷州半岛 B. 遮浪半岛 C. 南澳岛 D. 上川岛 二、多选题(本大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与资源】广西有11个民用机场,其中()为国际机场。 A. 北海机场 B. 梧州机场 C. 柳州白莲机场 D.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 E. 南宁吴圩机场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与资源】下列有关广西交通与资源,说法正确的有()。 A. 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和合浦盆地三个含油沉积盆地蕴藏丰富的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 B. 广西金花茶、水杉、桫椤、擎天树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C. 广西红水河被誉为中国水电的"富矿""能源的宝库" D. 广西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

E. 广西白头叶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 3.【广东省.区划与人口】广东下列城市中,属于副省级城市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广州 E. 佛山 4.【海南省.区划与人口】下列海南城市中,属于地级市的有()。 A. 文昌市 B. 五指山市 C. 儋州市 D. 三亚市 E. 三沙市 5.【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与资源】广西()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A. 金花茶 B. 银杉 C. 桫椤 D. 擎天树 E. 水杉 三、判断题(本大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海南省.地理与气候】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与资源】广西白头叶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 3.【海南省.交通与资源】海南岛有湿地5类18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红树林湿地型。() 4.【广东省.地理与气候】广东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呈多中心分布。() 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与气候】广西东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一章-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内容 第一章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基本概况 第二章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旅游资源 第三章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民族民俗 第四章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风物特产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考察考生对中国各省(区、市)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概况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考试目的 第一章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基本概况 第一节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二节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三节华东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四节华中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五节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六节西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七节西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八节港澳台地区基本概况 考试大纲要求: 熟悉:中国各省(区、市)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地理、气候、区划、人口、交通等概况。 第一节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一、北京市 二、天津市 三、河北省 四、山西省 五、内蒙古自治区 一、北京市 1.地理与气候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湖人850余年的建都史。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称,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蓟”,如燕京,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等。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3.5米。西部是太行山脉的 西山,北部为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称“北京弯”。

北京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降水量为华北地区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2.区划与人口 北京市有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延庆区、密云区等16个市辖区。 北京市总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 北京户籍人口1300万,常住人口2170.7万。 3.交通与资源 北京市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国际铁路运输方面,有去往俄罗斯各城市、蒙古乌兰巴托、朝鲜平壤、越南河内的列车。国家级高速公路8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场,旅客吞吐量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位居全球第二。 北京市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的矿种67种。动物区系有自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 北京天然河道有拒马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等五大水系,多发源于西北部的山地,向东南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有85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十三陵水库等。 二、天津市 1.地理与气候 天津简称津,别名津沽、津门等。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的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河海要冲”之称。历来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天津市是四大直辖市之一,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 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凉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2.区划与人口 天津现辖16 个区,包括河西区、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南开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 天津市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 全市户籍人口996万,常住人口1556.87万。 3.交通与资源 地理位置优越,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是北方对内外开放两个扇面的轴心,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滨海机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货运中心。天津公路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的现代化运输网。

最新地理干货讲解中国七大地理区域

最新地理干货讲解中国七大地理区域讲解中国七大地理区域! 中国通常划分为七大地理分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1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自北向南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湾省,总面积83.43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面积的8.7%

华东地区地形以丘陵、盆地、平原为主;气候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省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华东地区水资源丰富,中国五大淡水湖其中有四个位于华东地区,分别是江西省的鄱阳湖、江苏省的太湖和洪泽湖,以及安徽省的巢湖。华东水系有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四大水系,京杭大运河贯通四大水系,台湾省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等河流。 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值。 2华南地区 华南指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及临近海岛,如中沙群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台)、白龙尾岛(桂)等。 气候炎热多雨,植物生长茂盛,动物种类冠于全国。地表侵蚀切割强烈,丘陵广布。区内拥有广阔的热带海洋。珊瑚岛景观独具一格。

广义自然地理上的华南地区包括福建及台湾省。 国家一般将福建、广东、海南三省视为重点侨乡。 3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即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和呼和浩特市等三盟(市)。政治上一般上把整个内蒙古都列入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包括四个自然地理单元:东部的辽东山东低山丘陵,中部的黄淮海平原和辽河下游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和北部的冀北山地。 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少于400mm,为半干旱区域。 华北地区是我国高教最为发达的地区,百年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藏于此地,是中国教育的摇篮。 4华中地区 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按照自北向南排序),华中国土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9%。

2018年《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复习题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基本概况

2018年《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基本概况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辽宁省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A.( ) B.( ) 2.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A.( ) B.( ) 3.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 A.( ) B.(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A.黑龙江省 B.浙江省 C.江苏省 D.辽宁省 2.()铁路密度居全国第一。 A.辽宁 B.北京 C.天津 D.上海 3.()是迄今为止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 A.金牛山人化石遗址 B.辽宁红山文化古遗址 C.庙后山古遗址 D.千山遗址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被誉为大兴安岭佳肴中的三大珍品。 A.驼掌 B.鹿尾 C.牛黄 D.熊掌 E.犴鼻 2.辽宁极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有()等。 A.贝伦舞 B.二人转 C.辽剧 D.海城高跷秧歌 E.傩舞 3.下列关于辽宁概况,说法正确的有()。 A.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B.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 C.辽宁铁路密度居全国第一 D.辽宁盘锦红海滩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红海滩奇观 E.海城仙人洞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水溶洞,素有“九曲银河”之称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A 2. A 3. B 辽宁省 二、单项选择题 1. D 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2. A 辽宁铁路密度居全国第一 3. A 金牛山人化石遗址 三、多项选择题 1.BDE 犴鼻、熊掌、鹿尾 2.BCD 有二人转、辽剧、海城高跷秧歌等 3.ABCD E改为本溪水洞更多内容请关注: 1 微信上捜索公众号“导游名师堂+”,进入“在线题库”, 2 微信上捜索小程序“导游考试宝典” 3. 微信上捜索公众号“导游名师堂”,进入“在线课程” 《导游考试宝典》作者简介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华中、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一章-华中、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第四节华中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一、河南省 二、湖北省 三、湖南省 一、河南省 1.地理与气候 河南省简称“豫”,省会郑州市。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理位置优越。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2.区划与人口 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地级市,济源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下设21个县级市,85个县,52个市辖区,2441个乡镇。 河南省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人口10932万。 3.交通与资源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农林牧资源方面,河南省2014年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生物资源丰富,高等植物197科3830余种,动物418种。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42种。优势矿产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黏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 二、湖北省 1.地理与气候 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武汉市。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 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湖北的梅雨期。 2.区划与人口

华东地区物流的现状与分析

华东地区物流的现状与分析 分析一:华东地区物流宏观环境分析 一、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具备发展现代物流的宏观经济环境 华东地区经济逐年稳定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为华东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2000年华东地区GDP为亿元,占全国的%,华东区人口数是全国的%,但人均GDP为全国的倍。 图1-1 2000年华东地区国民产生总值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图1-2华东各省市GDP占全国比重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图1-3:华东地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 年鉴(2001) 二、华东地区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带来巨大的物流量,物流需求活跃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物流需求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而华东地区三省一市第二、三产业比重很大,上海甚至达到了98%。在第二、三产业中,除安徽省外,其它各省工业均在40%以上,商业则在10%以上,构成了华东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这表明华东地区工业发达,产品丰富,商品流通活跃,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物流量。从华东地区货运量状况来看,2000年,华东三省一市货运量占据了全国31个省市总量的20%,物流量位居全国前列,物流需求活跃,发展现代物流前景广阔。 图1-4 华东地区三省一市三产构成 图1-5 华东地区产业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三、高附加价值产业占据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可为物流行业提供较高的利润保证 在各类制造业中,产品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如电子通信产品、汽车、电气机械、化工产品、医药制品等,产品的特性决定其对现代物流服务的要求相对较高,可创造较多的物流市场需求。而通过以下华东地区制造业产值构成数据可以看到,在统计年鉴全部34个工业行业总产值中,华东地区五大类高附加值的产品:电子通信、汽车、电气机械、化工、医药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最多的是上海,高达41%,而最少的安徽也占到了26%。这表明,高附加值的产业占据了制造业的主导地位。由此,华东地区潜在着大量较高层次的物流需求,可开发的物流市场很大。这种产业结构为物流业尤其是第三文物流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图1-6三省一市制造业产值构成图 数据来源:华东各省统计年鉴(2001) 四、政府积极制定物流发展政策及物流园区规划,有利于推动物流发展 华东各省市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物流业,是全国最早关注物流,制定物流发展政策的地区之一。各省市先后出台或着手制定各自的物流发展规划,从改进、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入手,规划物流园区,构建物流网络体系。政府的重视与推动必将能解决制约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为华东地区物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培育和推进各自的物流产业形成和发展。 表1-1:华东各省市政府有关物流政策 覆盖全省、 1995年,江苏省就开始跟踪调查现代流通发展状况 1998年,江苏省政府64号文件《省政

华东到华中

从华东到华中——陈毅在解放战争后期时期的巨大作用 断头今日又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是一位为了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奋斗不息的伟大人物。他留学法国,后毅然投身革命,功劳卓著,受封元帅,外交不卑不亢,他精通诗文,号为一代儒将。他就是陈毅元帅。 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晋冀鲁豫解放军不但担负了华东和中原两野战军,有时还需要供应西北野战军的供应,任务重且需要协调,阻力大,于是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局,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境外,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直到川陕边区均属于中原解放区,邓小平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及中原解放军司令员,邓小平为政委,陈毅为军区和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军区司令员和政委。这样陈毅便在华东与中原皆身兼要职,这在当时影响巨大,也惹来不少人非议,如:陈饶之争和陈粟是否有矛盾,事实证明非议总是错的。 对陈毅身兼数职,从华东奔向华中新岗位的原因有以下分析: 政治上:解放区逐渐联于一起,原有的辖区观念已经过时,必须将二或多块解放区连为一起,置于统一的政治机构一下,所以必须需要有才能,有大局观的人负责这统筹任务,而陈毅则是不二人选。 经济上:上文提及,中原地区本就富庶,承担着两大野战军的物资供应,解放区连成一起后,各地土改程度和政策不一致,方便粮食供应和物资需求,把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全部调动起来为战争服务,陈毅常年担任华东军区最高长官,经济政策的执行没有比他更熟悉的,再由于薄一波的力荐。 军事上;军事行动是最高层次,军事命令的执行直接影响解放战争的战局,为了统筹两大野战军,使两大野战军的配合层次提高一个级别。陈毅作为井冈山时即被委以重任的重要军事指挥官,颇具威望,而且深明大义,善于沟通,与陈邓也是关系甚好。 其他:在华东与饶漱石的不合被不正当的原因上升的一定高度,中央若调动饶漱石(作为政委,其余各大野战军不缺),或许不仅不会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可能还会令彼此不愉快,相互掣肘,而陈毅则不然,中原也不会有刺头,还有,随着苏中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胜利,粟裕的指挥能力得到华野的一致认可,一些命令的执行已经不需要陈毅去要求和命令(资历原因),顺带一提,陈毅的威望在华东是没得说的,许和尚,杨勇,聂凤智他们都深服。 在陈毅调任以后,济南战役的胜利以及中原野战军的各个胜利,彼此配合策应,无不离不开陈毅的功劳,这就体现出毛主席为领导的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尤其可以讲讲淮海战役时。 淮海战役的战略由粟裕提出,战略主力和核心也是华野(黄柏韬和杜聿明集团都是华野歼灭),原定为仅歼灭济南战役时受阻援集结在徐州的十几万人马,主要是黄柏韬,但是由于战机的转变,后来粟裕申请中原野战军加入。淮海就变成大淮海,小战役就变成了战略决战,但是中野在大别山以后,战力明显差一截,而淮海还是由中原局指挥,堪比国民党精锐战力的华野(陈语),如此四十万大军,怎么会被轻易受中原局指挥,这时候如果不出来一个绝对重量级的人物怎么会协调关系呢,而这个重任除了陈毅还有谁能担任此重任,而正是因为陈的协调。淮海战役才能得到接近完美的战果。江北再无战事。国民党反动派统治22年之久的专制统治已岌岌可危,蒋介石被迫引退。 七届二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为城市,对新形势做了充分估计,陈毅别派去搞城市,担任上海市市长,这是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