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的高度

液体压强的高度
液体压强的高度

说说“深度h”

液体压强公式中的“h”是指液体的深度,即液体中某一点到液体自由面的距离。不能把“h”叫做高度,因为高度是指液体中某一点到液体底部的距离。深度h的大小与容器的粗细、形状以及是否倾斜均无关。如图1,A、B、C三点液体的深度分别为

图1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中的“同一深度”应理解为同种液体的“同一水平面”。如图2,A、B、C三点在同一水平面,它们到液体自由面的距离相等,因而液体在这三点产生的压强相等。在图3中,A、B、C在同一水平面,

也在同一水平面,如果大气压为则

图2

图3

连通器中如果盛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液体中同一水平面的压强相等。如图4,有

图4

如果连通器中盛的是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则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一般不相平。此时,不同液体同一水平面的液体压强并不相等,只有同一液体的同一水平面的液体压强相等。如图5,

图5

计算A、B两点液体产生的压强时,深度的确定只能以各自所在的液体的液面为准。

计算液体在两点的压强时,深度的确定可取任意的液面为准。若以右边液面为准,则

若以左边液面为准,因在这深度内两种液体的密度不相同,此时应分段求和,即

练习

1.如图6,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图6

2.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7,M、N两点到量筒底的距离相等,设M、N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比较它们的大小。

答:1.

比较液体的压强大小的方法

梁佃斌

液体的压强是学习的重点,比较液体的压强的大小是各省、市中考物理的热点,考题常以填空、选择等形式出现。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现以有关液体压强的中考题为例,介绍比较液体的压强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一. 密度比较法

例1. 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铁块和铝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则。(填“>”、“=”、“<”)。

解:设正方体的体积为V,边长为h,则

同理可得

因为空格处填“>”。

点评:是液体的压强公式,对于固体来说,不能直接应用此公式,但对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规则形状的物体来说,经过推导以后可以使用。

例2. 如图1所示,甲、乙为粗细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倾斜放置,乙管竖直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两管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分别为

,则的关系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1

解: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管液面相平,甲试管倾斜放置,液柱较长,乙试管竖直放置,液柱较短。甲试管液体体积大于乙试管液体体积。因为,得出,又已知

,根据可知,。空格处应填“小于”。

点评:本题为隐含条件,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挖掘隐含条件,而不能凭想象去解题。

二. 深度比较法

例3. 如图2所示,内装等质量液体的三个容器A、B、C,已知底面积,A和B中盛水,C中盛煤油,B和C中液面相平,则这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

大小比较为()。

A.

B.

C.

D.

图2

解:因为A、B容器内水的质量相等,则体积也相等,已知,则容器底处水的深度,又可知,。因为所

以。则有正确答案应选(C)。

点评:找出题目中隐含条件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 假设比较法

例4. 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若分别在容器内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哪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

图3

解:假设把图3中甲、乙容器的水和酒精分别倒入图4所示的柱形容器A、B(底面积与甲、乙相等)里,因柱形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重,于是有

,又因为得容器A、B底部所受的压强相等,即

图4

比较容器甲和A,有,可得。

比较容器乙和B,有。

由此可推出,即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

点评:此题要按常规方法比较,很复杂。重要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容器内液体体积不变。结合图形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四. 推理比较法

例5. 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装水,乙装煤油,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同一高度A、B两点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填“>”、“<”或“=”)(A、B两点不在容器底)。

图5

解:设同一高度上A、B两点到容器底的深度为H,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乙容器底受到煤油的压强

点评:如果直接利用公式进行判断,则会遇到而无法判断经过简单的数学推理,即可化难为易。五. 等效比较法

例6. 如图6所示,甲、乙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容器内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其密度分别为,比较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应是()。

A. B.

C. D. 无法确定

图6

解:因为

因为

图中容器与量杯相似,其液体深度

所以

即,本题答案应选(B)。

点评:乙容器中的液体是甲容器中液体体积的n倍,由于容器越往上截面越大,同样多的体积相应高度相对降低,因此乙容器中液体的高度并不是甲容器中液体高度的n倍,而是比n倍要小。

六. 转化比较法

例7. 如图7所示,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和(填“>”、“<”或“=”)

图7

解:把不规则容器所缺的部分分别补上水和煤油,由于,并没有改变液体的深度,所以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即水和煤油都增加了相同的体积

,如图8所示,这样水的总质量煤油的总质量

因为所以即图8中水的总质量大于煤油的总质量。

图8

根据

所以

点评:把不规则形状的体积经过等效转化,变成规则的形状,但要注意不能随意转化,要根据液体压强的规律进行等效转化。

人教版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讲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液体的压强》教案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物质的存在的状态不同,压强表现的特点也不同。教材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有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液柱”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通过例题理解液体压强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压强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认真做好“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因此,我认为《液体的压强》这节内容划分为两课时教学为宜。第一节课时,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认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第二节课时,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和三峡船闸的原理。加深理解和熟练应用液体压强公式并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节课时的重点是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是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二、学生现状:(略) 三、教学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认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3)、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 (2)、体验探究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例题及练习题

液体压强例题 例1 如图8-2-5,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A 、B 、C 三点压强PA 、PB 、PC 的大小关系是 pC >pB >pA 。 例2 如图8-2-6所示,两瓶完全相同的啤酒,分别正立和倒立在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为F1 = F2,p1 < p2。啤酒对底和盖的压强p1′ < p2′。 例3 如图8-2-7内盛等质量液体的三个容器A 、B 、C ,已知底面积SA <SB <SC ,A 和B 中盛水,C 中盛煤油,B 和C 中液面相平,则这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pA 、pB 、pC 的大小关系是( ) A .pA=pB=pC B .pA=pB >pC C .pA >pB >pC D .pA >pB=pC 例4 如图8-2-8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在两杯中,距底同一高度分别有A 点、B 点,则A 、B 两点的压强关系是( )。 A .pA=p B B .pA >pB C .pA <pB D .无法确定 例5.有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试管A 和B ,A 管内装水,B 管内装酒精,两管内液体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8-2-12所示,若A 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p1,B 管底部所受酒精的压强为p2,则(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无法判断 例6.如图8-2-13所示,柱形杯内有一块冰,冰对杯底的压强为p 冰,冰溶化成水后对杯底的压强为p 水,两压强比较(不计蒸发),则( ) A .p 水>p 冰 B .p 水<p 冰 C .p 水=p 冰 D .无法比较 例7.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 、b 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8-2-14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使瓶内、外液面相平,拨出a 、b 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A .a 、b 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 .a 、b 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 .酒精从a 流出,水从b 流入 D .水从a 流入,酒精从b 流出 例8 如图,放在水平桌面的某容器内装有500mL 的水,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水面高h1为8cm ,容器高h2为10cm ,容器底面积为50cm2。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g 取10N/kg ) 解:由p=ρ水gh 可知,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p 水= ρ水gh 1=1.0×103kg/m 3×10N/kg × 0.08m=8×102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 水=p 水S=8×102Pa ×50×10-4m 2=4N.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 容=F/S=G 水/S=103Pa 例8如图所示的容器,高h=20cm ,底面积S=1.0-2m2, 容积V=4.0×10-3m3,当此容器盛满水时,问:(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少?(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多少?(3)水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p=ρgh=1.0×103kg/m 3×9.8N/kg ×0.2m=196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1960Pa ×1.0×10-2m2=19.6N (3)水的重力G=mg=ρgV=1.0×103kg/m 3×9.8N/kg ×4×10-3m 3=39.2N 例9:内外压强相等题型:(利用P 内=P 外展开来解题) 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下端用塑料片挡住,插入水深20cm 的地方,如图8-2-17所示,现向玻璃管内注入某种液体,当注入的高度为25cm 时,塑料片刚好脱落,求所注入的液体的密度? 例10.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求A 点处水的压强是多大? 例11:一艘轮船,船底离水面5米,由于风浪大,不小心碰了一个面积为0.05m 2 的洞,现在要想用一块铁板把这洞堵上,问需要多大的压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006年6月修订“司南”版)8年级第151页至第152页。本节内容是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等知识之后的延伸,是区别于静止状态下的压强知识,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的压强知识有较大帮助。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奥秘有强烈探知的愿望。但不善于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归纳,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加引导。 学生在学习了固、液、气静止时产生压强的知识后,习惯于套公式进行计算,对“静止状态下产生压强”有思维定势。对“流体流动时的压强与静止液体的压强不同”难于理解。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对探究小实验和“飞机是如何升上天空的”等感兴趣的问题展开。 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小组协作为形式,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情景,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制定科学探究的方案,以有趣的小实验激发物理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首先,从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的共性引入课题,通过情景设置和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猜测,进而过渡到本节的重点,即探究验证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几个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 其次,通过升力的产生和生活中的流体现象的分析,突破本节难点,即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来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感悟到物理现象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的奇妙现象。 最后,在教学的结尾,试图在作业布置方面作一些尝试。通过“教学链接”布置学生课后思考,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使作业更多地向课外延伸,走向社会,走向开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知道流体具有流动性特点;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初步了解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尝试应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观点来解释实际问题。 通过探究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立足于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与总结,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使用 本节课既是压强知识的延伸扩展,又是学习大气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基础与铺垫,对前后知识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我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本节知识,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验证液体压强的存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了解简单应用。 第二课时,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对容器特点,并会进行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自主设计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强调:物理教学应在学生通过实难主动探究问题的情境中进行的,故这堂课我设计了情景教学法,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两幅画面课件展示,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探究(一)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侧压强 设计思路:根据现象→自主设计→巩固结论 引导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器具设计实验,提示学生先利用桌面上的器具,自主设计实验,再通过课件动画再巩固结论。这种自主探究方式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简单、有趣,且就在我们身边,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是新课标要求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 探究(二)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这个问题的探究,能让学生体验整个探究过程,是本堂课的重点,其中设计实验及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既是本堂课重点,又是难点,具体的教学过程为: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八年级物理周清卷(7)姓名: 1.“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1所示。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0×103千克,密度为1.5×103千克/米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米2,(g取10N/kg.)求其 ①体积V。②重力大小G。③对地面的压强p 2、一头大象的质量为6.3×103㎏的大象,每支脚掌的着地面积为600 c㎡,(g取10N/kg.)问: (1)大象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 (2)当大象四只脚着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3)当大象抬起一支脚,三只脚着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3、小华在滑冰场上快速滑行,在10s内滑行80m ,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40kg,已知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5cm2。(g取10N/kg.)问: (1)小华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小华滑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 面的压强怎样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4、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0.4m,横截面积为0.15m2,质量为150kg,g取10N/kg.求:(1)石柱的重力;(2)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5、一个密度为0.5×103kg/m3、边长为0.2m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1)该物体的质量是多少kg,(2)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多少N,(3)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取g=10N/kg) 6、质量为1.6 t的大象,平均每一只脚的触地面积约为400㎝2。一个女士的质最为52㎏,每只高跟鞋的触地面积约为13cm2。g取10N/㎏,当大象和该女士都静静地站立在同样松软的泥地上时,问: (1)大象与人的重力分别是多少? (2)试通过计算比较,大象与人谁会在泥地上陷得更深? 7、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的位置的竖直线能通过飞燕。有一“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 8.0×103kg/m3的合金材料制造,总 体积为1dm3,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1)该工艺品的 质量为多少?(2)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8、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将华夏文明传扬于世,闽江口屹立起国内最大最高的一尊石雕像,石雕像和基座的总质量为7×105kg,基座底部呈正方形,面积约为50m2,则石雕像和基座总重力是多少?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N/kg)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材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四节 执教班级:八(1)班 教学时间:2012年5月3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授课教师:肥西县焦婆学校孙家银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研究了液体和气体压强之后,进一步探究二者压强的共性、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能进一步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认识物理知识,发现物理规律,将物理知识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真正体会到物理不但有趣而且有用。 学情分析:该教学班是平行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对知识的系统化处理能力差;学习习惯差了点,课堂上不习惯动笔,上课走神,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但他们对新事物同样十分感兴趣,同样想学好知识,这是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着眼点,教师在课堂上应牢牢抓住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主导作用,引导他们学习,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流体,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认识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体会由于压强差而产生的升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够解释生活中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教学难点: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具准备: 两张16开白纸、水槽、两个较粗的吸管、瓶盖、乒乓球、漏斗、大号注射器一支、小纸船及多媒体。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阅读与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实验激趣、设疑)——从生活走向物理 师: 1.用伸平的手掌把乒乓球放在翻转的漏斗中,然后移开托球的手,看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 2.将漏斗大口朝上,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用力向漏斗的小口端持续地吹气,乒乓球会怎样?为什么? 3.将漏斗大口翻转朝下,同时用手指轻轻地将球托在漏斗内。用力向漏斗的小口端持续地吹气,吹气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怎样?为什么? 4.当学生对实验现象不解并产生疑问时,老师因势利导向学生交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什么是流体?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流体概念(教师点拨并板书) 2.阅读材料(多媒体),并思考问题——两船为什么相撞? 3.实验探究: 对着两张自然下垂平行拿着的纸向中间吹气,看见了什么现象? (老师引导学生认真做试验,仔细观察现象,思考原因) 教学场景预设: 生:原来一页纸的两侧受到的大气压力相等,纸受合力为零,纸就处于自然下垂状态,当快速吹气时因为纸两侧受力不再相等纸就向中间靠拢了。 师:你能告诉我是哪一边的力变化了? 生:应该是吹气部分的力变小了,也有可能是外侧的力增大了 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生:应该是外侧的力增大了吧,因为这样才可能把纸往里挤呀 师:是吗?纸外侧的空气温度变了吗?海拔高度变了吗?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经历用分析推导方式得出液体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实验器材 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刻度尺。 三、实验原理 由于液体有重力,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四、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 向玻璃容器中装入普通水(不要太满),将红色水注入压强计的U形管中,到管的一半高度(注入红水时要连续进行,以免在液体中间夹着气柱)。 2.组装仪器 先将微小压强计背面的螺丝上好,并装在方形底座上,然后安装好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检查乳胶薄膜后再将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和微小压强计的橡皮管用玻璃管连接好。 3.使压强计的金属盒膜面向上放入水中,观察U形管两遍液面时否出现高度差,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4.旋动金属盒支架上的旋钮,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观察压强计,看水的内部各个方向上是否都有压强? 5.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9cm),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或朝任何侧面,分别记下U形管两边液面的位置,并求出液面的高度差,记录数据,填入表格。

6.改变金属盒的深度,上移至6cm,再移至3cm处,分别求出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并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7.比较深度相同,但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压强,把记录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五、实验结论 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深度增大,压强也增大。 3.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六、注意事项 1.压强计放入液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各连接处是否漏气。用手轻按金属盒上的乳胶薄膜,若微小压强计显示出高度差且维持一些时间不变,说明该套装置密封不漏气,否则要检查原因,重新连接或者更换元件。 2.在测试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时,要改变金属盒上橡皮膜的方向,这时应注意保持金属和中心位置的深度不变。 3.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并以液面凹处为准。

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复习压强和液体压强提高训练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尖子生专训题(固体液体压强) 一、选择题 1、下列数剧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A.中学生脚的长度为50cm B.中学生的体重为50N C.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D.人在正常呼吸时肺内的气压约为108pa 2、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A.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 如甲、乙质星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3、图2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圆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实心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 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pa:pb=1:8 B.pa:pb =1:4 C.pa:pb=l:2 D.pa:pb =1:l 4、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 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3 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和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 A . B . C . D . 5、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 ; B. ; C. ; D. . 6、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A、B装满(ρA<ρB)。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两烧杯对水平桌面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不能确定 7、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压力 ,则它们的密度和的大小关系是() A 、 B 、 C 、D、无法确定 8、如图5所示,容器重为G1,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G2的液体, 若用N1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N2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N1和 N2应满足( ) (A) N1=G1+G2,N2=G2。(B)N1>G1+G2,N2>G2。 (C)N1G2。 二、填空题 9、如图6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 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__,A对桌面的 压强将__ (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 10、据报道2010 年4 月20 日发生在墨西哥 湾的原油泄漏事件,是由于“深水地平线”钻探平台发生爆炸使油井破损所致。初步估测原油泄漏口位于海面以下1500 m 深处,海水对泄漏口的压强约为 Pa,地下原油在泄漏口向外的压强应(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海水向 里的压强(ρ海水=1. 03×103 kg/m3)。 11、如图7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面上,h甲>h乙,它们 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度为 h(0<h<h乙)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若这时它们对 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p乙(选填“>”、“=” 或“<”)。 12、如图8所示,在W形玻璃管中,从两边装入不同的液体,ABC是水, EFG是油,CDE是密闭的空气,已知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案例(2016春)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案例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是在已经对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有了了解,但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伯努利原理有关的现象还不清楚,但又感兴趣想知道为什么的背景下来学习的。教材正是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学到方法、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本节从一个小节目的表演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物理规律,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②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认识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②通过探究,获得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初步规律。 ③通过体验,理解由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④通过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感受物理学的魅力,获得对物理现象的 亲近感,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身边现象关注的习惯和对科学的热爱。 ②透过飞机对本节知识的运用,让学生看到科学原理的的价值,培养科学的价值 观。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到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飞机升力成因及其他相关物理现象。 教学用具: 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大软管、泡沫、飞机升力演示器,水泵、玻璃管、红墨水,软管、乒乓球、饮料吸管、水、纸杯、白纸、漏斗、小木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节目表演:“小小泡沫爬上来”(师生合作) 提问:小泡沫能被吸入管子,说明管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那么,管内压强为什么变小了呢? 学生分析:因为管内空气有流动,可能引起压强变化。 气体和液体这类可以流动的物质统称为流体(板书),常见的水和空气都是流体。那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实验探究专题真题训练液体压强 人教版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专题真题训练--液体压强实验探究专题 (教材中实验考察) 14、(05泰州)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边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 他发现图(d)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 15、(06北京)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 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与hˊ乙,比较 则的一定是盐水。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16、(06河北)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14.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硬币跳高”、“吹纸”等实验,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能说出生活中的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2、通过对机翼的观察分析,理解流体表面由于压强差而产生压力差, 从而知道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3、通过飞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认识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会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课前预习】 一、预习要求 预习九年级物理课本91页至93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 1.流体包括和. 2.做14.4—1实验,你发现的现象是 ,猜想硬币飞起的原因可能与有关。 3.做14. 4—2探究,你发现的现象是 ,猜想原因是 。 4.查资料,观察机翼的截面形状,画下来,思考升力产生的原因: 二、预习自测 5.在科学晚会上,小亮用一根胶管表演了一个有趣的节目。如图所示,他一只 手握住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 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 生这一现象的物理原理是。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A.风声是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空气不流动,压强大 D.风使屋顶产生的升力大于屋顶重力 7.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并用手指拖住.然后从漏斗口向下方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 A.掉下来 B.被吹出 C.不会掉下来 D.无法判断 三、预习反思 【课内探究】 一、预习总结,精讲点拨 (一)展示问题,预习总结。 组内交流预习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并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自主合作,精讲点拔。 1.知识探究点一:流体的压强与流速

八年级物理全册8.2.1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沪科版

8.2.1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对容器特点,并会进行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自主设计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强调:物理教学应在学生通过实难主动探究问题的情境中进行的,故这堂课我设计了情景教学法,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两幅画面课件展示,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探究(一)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侧压强 设计思路:根据现象→自主设计→巩固结论 引导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器具设计实验,提示学生先利用桌面上的器具,自主设计实验,再通过课件动画再巩固结论。这种自主探究方式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简单、有趣,且就在我们身边,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是新课标要求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 探究(二)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这个问题的探究,能让学生体验整个探究过程,是本堂课的重点,其中设计实验及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既是本堂课重点,又是难点,具体的教学过程为: 1、提出问题: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猜想与假设: 出示液体压强计,解释其结构及原理,并简单演示 展示学生可能的猜想: 猜想1: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尝试有关; 猜想2: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猜想3: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重力有关; 猜想4: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3、根据猜想,设计实验:

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 ◆选择题 1.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 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 都受到水的压强()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容器,里面装有水,其中h1=1m,h2=0.2m,h3=0.2m.则容 器内部A、B处液体的压强P A:P B为() A.1:1 B.1:4 C.4:1 D.8:1 5.在一个空纸盒的侧面扎3个大小一样的孔,一个孔在接近盒底部的位 置,一个孔居中,另一个孔在接近盒的上部的位置.用一条透明胶把3个孔封住.向盒中加满水,把盒子放在水池旁边,孔面对池子,并把胶带撕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其中h1=1m,h2=60cm,容器底面积S=20cm2,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水对容器顶的压强各是(g=10N/kg)() A.12 N,4×103 P a B.20 N,4×103 P a C.20 N,1×104 P a D.12 N,6×104 P a 7.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 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把水管当气压计用 C.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 D.为了测量两个点的水平距离 8.关于液体压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 B.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而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 C.因为p=,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 D.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9.下列装置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 地漏 B. 自制气压计 C. 自动给水装置 D. 拦河大坝 ◆填空题 10.堤坝的形状为上窄下宽,是因为 ______ .2017年1月,美国奥罗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知识点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要点 一、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4、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的液片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 (3)船闸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三、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重点、难点剖析 (一)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 方面来比较。 (二)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 P=F/S 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 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单位的对应。 (三)知道液体压强的特征: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 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通过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gh。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讲解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1.简单实验: (1)塑料吸盘:把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一部分,塑料吸盘内外压强不等,塑料吸盘就能吸在光滑墙壁上。如果塑料吸盘戳个小孔,空气通过小孔,进入塑料吸盘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吸盘便不能贴在光滑墙面上。 (2)悬空塑料管里的水:塑料管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管口倒置,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如果把塑料管的上方和大气相通,上、下压强相等,水就不能留在管中。 (3)用吸管吸饮料:如果把杯口密封,空气不能进入杯内,便无法不断的吸到饮料。大气压的作用使饮料进入口中。 2.大气压的存在: 以上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在大气内部的各个位置也存在着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要点诠释:空气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要点二、大气压的测量(高清课堂《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1.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在长约1m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 。 (2)实验是将大气压强转化为液体压强来进行测量的。如图所示,在管内外水银面交界处设想有一假想的液片,由于水银柱静止,液体受到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也就是大气压支持了管内大约760mm 高的水银柱,大气压强跟760m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通常把这样大小 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用0P 表示。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450 1.36109.8/0.76 1.0110P P gh N kg m a ρ==???≈?。

液体压强实验探究题

1、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怍。 (1)为了顺利地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画出的各种器材外,还需要用到。 (2)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代号为______ ____的两个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___ _______。 (4)比较代号为_____ _____的三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 (1)根据图___ 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b)、(c)可验证:__ ___,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图(b)、(d)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 (4)若在图中的容器内轻轻放人-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 3、某小组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2)甲、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进行对比. (5)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在盐水中的深度,使橡皮膜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4、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7(a)、(b)和(c)所示。他继续实验,在玻璃管中分别注入酒精、盐水,使之与烧杯中水面相平,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7(d)、(e)所示。(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 (1)观察比较图7(a)、(b)与(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2)观察比较图7(d )与(e )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 5、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进行验证。 ①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面积有关; 猜想B: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有关; 猜想C: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有关。 ②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控制变量法。 下面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是想验证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的关系; 实验二是想验证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的关系; 实验三是想验证相同时,液体的压强都相同。 ③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你认为液体的压强与猜想A有关吗? 答:(填“有关”或“无关”) 6、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液体压强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选择题 八年级物理周测试卷 3.31— 4.6 姓名 班级 1、把盛有不满液体的试管由竖直逐步倾斜的过程中,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2、如图所示,A ,B ,C 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 P A ,P B ,P C ,则:( ) A. P A = P B = P C B. P A < P B < P C C. P A >P B > P C D. 无法确定 3.如图 10-9 盛水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它的底部 A ,B ,C 三点的压强分别为 pA ,pB ,p C .那么( ) A .pA >p B >pC B .pA=pB=pC C .pA <pB <pC D .pA <pB >pC 4、如右图所示,粗细均匀并相同的两只试管,装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大小关系应该是:( ) A.p 甲=p 乙 B.p 甲>p 乙 C.p 甲<p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下图所示,三个形状体积都不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盐水、水和酒精.三个容器内液体的高度相等, 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分别为 p A 、p B 、p C , 则 ( ) A.p A >p B >p C B.p A =p B =p C C.p A <p B <p C D.无法判定 6. 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之比为 1∶2,内装水,深度相同,那么水对容器底面的 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 ) A .1∶1 1∶4 B .1∶4 1∶4 C .1∶1 1∶1 D .1∶1 1∶2 7、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水、煤油、盐水.若三容器对桌面压强相等,则容器内液面最高的是:( ) A.水 B.煤油 C.盐水 D. 一 样 高 8.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讲解 经典压强易错题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区别 例1. 如图1所示,A 、B 容器中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则水和煤油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PB ;如图2所示,C 、D 两个铜块的高、 底面积相同,则铜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C_____PD 。 解析:A 、B 都是液体,用P=ρgh 比较,因h 相同,ρ水>ρ煤油 ,故P A >P B 。 C 、 D 都是固体,用P=F/S=G/S ,易得Pc>P D 。 二、在计算压力、压强顺序上不同:计算固体产生的压力、压强,一般是先求压力再 求压强;计算液体产生的压力、压强,一般是先求压强再求压 力。 例2. 如图3所示,一个质量为2kg ,底面积为50cm 2的容器中盛有6N 的水,水深10cm ,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 解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液体压强,先求压强:p 1=ρgh=980Pa ,再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 1=p 1S=4.9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固体压强,先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2=G+G 水=25.6N ,再求压强: P 2=F 2/S=5.12×103Pa 。 三、固体压强只能在某一方向上产生;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其产生的压强各个方向都有。 例3. 如图4所示,一个重20N 的正方体边长为20cm ,靠在竖直的墙壁上,则它对水平地面和墙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多少?解析: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P=F/s=G/s=500Pa 。因它对墙壁的压力为0,所以对墙壁的压强也为0。 四、在平衡状态下,加在固体上的压力,只能沿力的方向大小 不变地传递(如手压图钉);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如油压千斤顶)。 五、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对支撑面的压力等于物重;容器底部受液体施加的压力等于同底等高这部分液体的重力。 例4. 如图5所示,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装有相同深度的同种液体,求: (1)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压强的关系; (2)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