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实验报告示范(终审稿)

下学期实验报告示范(终审稿)
下学期实验报告示范(终审稿)

下学期实验报告示范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实验报告示例

实验报告示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实验报告示例 实验题目:1.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家兔硫酸镁法) 2.钙镁拮抗作用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观察钙镁的拮抗作用。【实验材料】 动物:家兔 药品:20%硫酸镁溶液、5%氯化钙溶液、液体石蜡 器材:注射器、家兔开口器、导尿管 【方法与步骤】 1.取体家兔2只,称重后,编号,观察其正常情况(呼吸、肌张力、活 动、粪便)。 2.给药:甲兔灌胃给予20%硫酸镁溶液5ml/kg;乙兔分两侧肌肉注射 20%硫酸镁溶液5ml/kg,观察两兔给药后有何反应(呼吸、肌张力、活动、粪便有何变化)。

3.待家兔出现明显呼吸减慢、肌张力下降、不能站立时(出现明显硫酸镁 中毒时),立即耳缘静脉注射5%氯化钙溶液约8~10ml,至家兔能站立为止。 【结果】 表1 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对家兔的作用 观察指标 甲兔()乙兔 给药前给药后给药前给药后 呼吸肌张力活动粪便正常 正常 正常 干硬 正常 正常 正常 干硬 正常 正常 正常 干硬 减慢变浅 降低 减少,趴下 干硬表2 钙、镁的拮抗作用 观察指标正常时给硫酸镁后给氯化钙后 呼吸肌张力正常 正常 减慢变浅 降低 渐恢复正常 增强可站立

活动正常减少,趴下略增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硫酸镁灌胃给药的家兔在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此结果提示硫酸镁在消化道中是难以吸收的。硫酸镁作为盐类泻药,在理论上,口服后因其在肠内难吸收,故其可提高肠腔的晶体渗透压,阻止肠对水的吸收,从而增加肠内容量,加之肠内容的增加又可刺激肠蠕动,故可产生泻下作用1。但本次实验中灌胃给药的家兔并未出现泻下,其可能的原因是:①家兔对泻药敏感性不高;②观察时间较短(仅不足1小时),而硫酸镁的泻下作用一般出现在用药后3~4小时。 肌肉注射硫酸镁的家兔,在给药后约10分钟出现了表1所示的现象。此现象表明:①硫酸镁注射给药易被吸收,其吸收后的镁离子可使血镁浓度升高。由于钙、镁性质相似,故镁离子可竞争性占据钙离子的结合部位,从而削弱钙离子的作用,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出现中枢抑制现象2,故引起家兔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现象。因运动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加之钙不能参与兴奋收缩的偶联,故导致肌肉松驰,肌张力下降,以致不能站立。呼吸肌张力的下降使呼吸减弱(幅度降低),中枢的抑制使呼吸频率下降。

SPSS因子分析实验报告.doc

实验十一(因子分析)报告 一、数据来源 各地区年平均收入.sav 二、基本结果 (1)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考察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是否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借助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反映像相关矩阵、巴特利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原有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correlation matrix 表1显示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比较高,各变量呈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 and Bartlett's Test 由表2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观测值为182.913,p值接近0,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 0.882,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提取因子 进行尝试性分析: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大于1的特征值。具体结果见表3:可知,initial一列是因子分析 初始解下的共同度,表明如果对原有7个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所有特征值,那么原有变量的所有方差都可以被解释,变量的共同度均为1。事实上,因子个数小于原有变量的个数才是因子分析的目的,所以不可以提取全部特征值。第二列表明港澳台经济单位、集体经济单位以及外商投资经济单位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大于83%)可被因子解释。但联营经济、其他经济丢失较为严重。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不理想。 表3因子分析中的变量共同度(一) 重新制定提取特征值的标准,指定提取2个因子,分析表4:可以看出,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比较理想。 表4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二)

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实验报告范本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模拟实验 实验报告 学院:北仑电大系:专业:工商管理年级: 姓名:学号:成绩: 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工商管理模拟实验的练习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社会实践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模拟迪宝乐有限公司这一加工装配型企业的运作,使学生在参与营销、技术、采购、设备、生产、品质、仓库、财务、人事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熟悉各职能部门是怎样独立运作,部门之间是怎样相互协调关系。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一般流程,并能整合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实用工具与方法,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实用管理人才。 实验要求:通过基础数据的实习要掌握基础数据的来源以及相关获取的手段、方法;理解基础数据的作用、意义、重要性;了解基础数据与业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基础数据的表现形式以及录入方式。通过业务数据的实习要掌握营销、生产、采购、品质、仓库、技术、设备、财务、人力资源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认识、掌握各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策略;理解各部门的作用、意义、重要性及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制约关系;了解ISO9000的内容、认证程序及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实验操作计划和时间安排 9月7日-12月8日期间,在宁波电大北仑分校统一安排,我们在面授辅导课时间集中在学校工商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模拟练习。上机时间累计32学时。同时,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宁波电大网上课堂和中央电大电大在线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进行相应的练习。 实验内容: 工商管理模拟实验软件共有10个模块,我们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对这些模块都进行了练习,具体内容如下: 以迪宝乐电子有限公司为例,了解其企业背景,然后对该企业的有关基础数据进行设置:基础数据与业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基础数据的表现形式以及录入方式;掌握基础数据的来源以及相关获取的手段、方法;根据系统配备的案例,建立一

实验报告要求及评分标准

XXX项目投资可行性实验报告 一、项目总论(10分) 二、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10分) 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分) 四、财务与敏感性分析(50分) 五、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0分) 格式和排版(10分) 注意:有些内容需自己假设拟定如项目名称、项目发起人等 有些内容要求在参考课本实验材料的基础上找相关的背景资料扩展补充如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等。 实验报告内容参考 一、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一)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 (二)研究工作依据 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三)研究工作概况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四)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即对相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2、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等指标计算结果。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4、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二、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在spss中的实现过程。 2.体会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 因子分析得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变量间的相关性则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来表示。其模型为: x1=u1+a11f1+a12f2+a13f3…..a1m f m+e1 x2=u2+a21f1+a22f2+a23f3…..a2m f m+e2 x3=u3+a31f1+a32f2+a33f3…..a3m f m+e3 x p=u p+a p1f1+a p2f2+a p3f3…..a pm f m+e p 矩阵表示:x=u+A f+e 假设:E(f)=0; E(e)=0; V(f)=I; V(e)=D=diag(,…..); Cov(f,e)=E(fe T)=0. 其中:(x 1,x 2 ,x 3 (x) m )T为P维可观测随机变量; u=(u 1,u 2 ,u 3 ….u m )T为可观测变量的均值; 为协方差矩阵; f=(f 1,f 2 ,f 3 ….f m )T为公因子向量; e=(e 1,e 2 ,e 3 …..e m )T为特殊因子向量; A=(a ij )p*m为因子载荷矩阵。 三:因子分析步骤 (1)对数据样本进行标准化处理。 (2)计算样本的相关矩阵R。 (3)求相关矩阵R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4)根据系统要求的累积贡献率确定主因子的个数。 (5)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 (6)确定因子模型。 (7)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系统进行分析。

教科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 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电脑 放大镜2只【3X、5X 各一】 /每组 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3、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实验现象: 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特点 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猜测: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有较大差异。 实验步骤: 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 实验现象: 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实验结果: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时间: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 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 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企业行为模拟实验报告(参考版)

《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与ERP应用》 实验报告 实验班: A2 班第 11 组 学号: 姓名:陈梓涛 专业:市场营销 任课教师:张明 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

《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与ERP应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交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保存。

Nicolas模拟公司市场部门个人实验报告 沙盘模拟对抗演练,我们体会了一次企业整体运营的虚拟环境,通过跨专业组建并模拟经营企业,进一步学习与理解本专业知识也增加了企业内部运作人员合作管理等综合能力的锻炼。在企业行为模拟的沙盘推演中,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完整的企业综合管理体验和团队的友情,在遇到一系列不同的新的问题中,不同专业的同学的不同思维方式碰撞以及融合,最终一起得出将企业引向成功盈利方向。 而企业行为模拟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学生了解ERP软件系统的应用,熟悉ERP软件在实际企业中的具体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重塑和整合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接受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沟通技巧。 一、本人岗位职责 在这次沙盘推演中,我担任市场总监,主要负责公司的市场预测分析、运营战略规划与定位、广告投入安排、市场订单选择4个主要方面。而在企业行为模拟实验中,我兼任了市场及销售总监的职位,主要负责企业的市场销售方面的业务,具体包括参加订货会的选单、广告投入选择及ERP系统的销售系统录制。 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 1.自我岗位职责履行情况 沙盘推演中我通过分析未来七年各市场的商情分析,做出了P3一个产品为主要明星产品,企业未来运营发展为之集中资源和努力的规划,由于合理地选择了未来明星产品,我们公司迅速由亏转盈,最后逐渐摆脱债务危机,提升了资金链的抗风险能力,企业产能充裕,成为市场中前三的寡头企业。但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个人性格比较急躁,与团队相关部门沟通不足,企业运营扩张过猛,致使企业曾一度陷入财务泥潭的重大失误。 在企业行为模拟实验中我继续担任市场销售负责人,考虑到我们的企业运营活动时间只有两年,CEO在征求了团队内部所有成员意见后,做出企业平稳运营,多拿大单少拿单的决策,简化企业运作的相关事务及流程,根据CEO的决策,我没有投入开发ISO等认证,认为普通订单已满足企业生存,为企业总计拿回9张订单,企业各项运营平稳,资金也无出现紧张。 2.团队相关岗位及其职责履行情况 我们最高一级设CEO,负责企业战略方向决策以及团队协作整合,她的工作使我们各部门工作开展有了方向,积极收集听取我们对公司运行的看法和建议,按时督促了我们的工作进程,鼓舞士气,最后将全部的企业成果进行整合; 除CEO外我们分别还有财务总监、会计主管、采购主管、库存主管和生产主管等不同岗位,我们的两位财务人员负责企业大量繁琐的票据和数据工作,工作一直任劳任怨,并以相当的耐心和细心把关好企业的每一个流程的资金流向,她们的工作量是全体同事中最为繁重

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实验报告--SPSS

对2009年我国88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因子分析 分析结果: 表1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637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398.287 df 45 Sig. .000 由表1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398.287,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小于显著性水平 (取0.05),所以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637,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可知原有变量不算特别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公因子方差 初始提取市盈率 1.000 .706 净资产收益率 1.000 .609 总资产报酬率 1.000 .822 毛利率 1.000 .280 资产现金率 1.000 .731 应收应付比 1.000 .561 营业利润占比 1.000 .782 流通市值 1.000 .957 总市值 1.000 .928 成交量(手) 1.000 .858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表2为公因子方差,即因子分析的初始解,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据。第一列是因子分析初始解下的变量共同度,它表明,对原有10个变量如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所有特征根(10个),那么原有变量的所有方差都可被解释,变量的共同度均为1(原有变量标准化后的方差为1)。事实上,因子个数小于原有变量的个数才是因子分析的目标,所以不可提取全部特征根;第二列是在按指定提取条件(这里为特征根大于1)提取特征根时的共同度。可以看到,总资产报酬率、成交量、流

电大工商企业管理本科模拟实验实验报告

工商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实验报告 题目工商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心得体会 姓名 学号 专业 层次 指导教师 教学点 成都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上机进行了工商企业管理模拟实验,使用我熟悉并撑握了企业整套管理流程,对现行工作流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企业管理流程的概念上 在此之前,对此概念很陌生,一点理念都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只一味按部就搬地照事做,在理论上根本没系统化。如:我公司为服务业的,操作流程就没有生产部和采购部并且在后端流程上一点就没按准则操作。现在通过理论强化学习后一切显得顺当自如。因此,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收获很大,进步很多,不仅在理论更加系统化,还使我在实际工作中明白了许多流和规范,并加深了我对此课程的热爱程度.我想我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好好的应用理论,提高技能和工作效率. 二、对企业管理流程的认识上 通过上机实验,不仅仅是对那套模拟系统加深印象,在实际工作中对整个企业流程都有进步的规范认识。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还有就是联系全面的灵活性,总得来说就是在独立与创新这二个环节。 以往的实验大都是在老师和书本里的框架中,我们只需在实验时按部就班的照着这个框架来做,而实验报告也是基本照着书本范例写的。这点丝毫不符合实验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而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或应用于实际生活生产中。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大都很抽象,不像以往的知识那样易于接受。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其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通过实验,使我们懂得企业管理流程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使我们以往的一些疑问也豁然开朗。把其中个别实验放到教学期间,使同学们对这门技术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有大概了解,能增长大家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大家对上课内容的理解,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把实验放在教学中,也使大家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实验的内容及步骤;通过学习和做实验,使我对测试技术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其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书记曾说过一句: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谈谈我在这次实验中看到的、读到的、做到的、学到的…… 这次实验与往常的实验有所不同。以往做实验时首先要相当仔细的了解所要做什么,该做些什么,在头脑中模拟做了一遍实验.而这次我们需要理论直接带到实际工作中,去体会了解整个企业管理流程。我把这次实验分为三阶段,即第一阶段为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为实验;第三阶段为实验后做报告及总结。在这三阶段中头尾占用大部分时间。在第一阶段刚开始时看到题目和粗略的看了一遍实验原理下来感觉相当模糊,毫无头绪,经过对实验的仔细阅读和查了测试网的大量资料,及重新学习课本知识,方才比较了解这个实验,再经过和同学讨论,参考已经做完实验的同学的经验,最后确定了自己的实验计划。在第三阶段做报告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流程很容易写乱,不经意间就会错部门,开成流程混乱。再联合实际工作也很难与流程扣节。因此可以将我们的操作兴趣转化为探索的兴趣,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知。因此我认为实验的核心在于设计选择实验方案,并在实验中检验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这个实验的确锻炼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亲自动手的能力,但再次谢谢老师的辛勤工作!通过实践操作,即做测试实验,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 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 1.格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用户名sexxxx学号姓名学院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 ④源代码:(.C的文件) 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

2.对C文件的要求: 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 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请注意:过时不候哟! 四、实验报告内容 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

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 篇一: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并能分析其结果。 二.实验原理 相关性分析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更精确地说,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如何变化,此时就需要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做深入的定量考察。P值是针对原假设H0:假设两变量无线性相关而言的。一般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5,你只需要拿p值和0.05进行比较:如果p值小于0.05,就拒绝原假设H0,说明两变量有线性相关的关系,他们无线性相关的可能性小于0.05;如果大于0.05,则一般认为无线性相关关系,至于相关的程度则要看相关系数R值,r越大,说明越相关。越小,则相关程度越低。而偏相关分析是指当两个变量同时与第三个变量相关时,将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剔除,只分析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过程,其检验过程与相关分析相似。 三、实验内容 掌握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求与人均食品支出密切相关的因素。 (1)检验人均食品支出与粮价和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

a.打开spss软件,输入“回归人均食品支出”数据。 b.在spssd的菜单栏中选择点击,弹出一个对话窗口。 C.在对话窗口中点击ok,系统输出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1,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人均食品支出与粮食平均单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30,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也显著相关。 (2)研究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偏相关关系。 读入数据后: A.点击系统弹出一个对话窗口。 B.点击OK,系统输出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偏相关系数为0.8665,显著性概率p=0.0000.01,说明在剔除了粮食单价的影响后,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依然有显著性关系,并且0.86650.921,说明它们之间的显著性关系稍有减弱。通过相关关系与偏相关关系的比较可以得知:在粮价的影响下,人均收入对人均食品支出的影响更大。 三、实验总结 1、熟悉了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 2、通过spss软件输出的数据结果并能够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且解决实际问题。 3、充分理解了相关性分析的应用原理。

实验报告规范及示例

实验报告撰写规范 一、封面(第一页) 封面应包括实验报告题目、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等内容。 二、正文 1.正文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 2.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各章节题目用四号黑体,章节小标题用小四号黑体,注释使用五号宋体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5倍。 3.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mm;下边距(地脚)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页眉、页脚处不添加任何内容。 三、正文中的其他格式要求: 1.正文中标题格式和排版的要求: 1)论文标题一般按“一、(一)、1、(1)”的形式编排; 2)标题一般要简明扼要,体现阐述内容的重点,无标点符号; 3)全文各部分的题目的“编号”要尽量一致。 2.表格的要求 1)论文的表格应统一编序,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与上下正文之间各空一行,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2)表序和表题(小四号加粗宋体)置于表格上方正中。单位在表右上方。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他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 3.图的要求 1)插图要精选。图序应连续编序,不得重复或跳跃,与上下正文之间各空一行,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

2)图序和图题(小四号加粗宋体)置于图下方正中。

示例: XXXX(题目) 宋体小初加粗居中 学院: XXXXXXX 专业: XXXXXXXX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宋体三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所需要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2.了解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3.学会在PC上建立、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4.学会用Debug常用命令的使用,并检查运行程序的方法,学会查看实验结果。 二、实验准备 1.熟悉编辑程序EDIT、记事本的使用方法 2.熟悉MASM汇编程序的使用方法 3.熟悉LINK连接程序的使用方法 4.熟悉Debug调试程序的使用方法 5.分析实验内容中所示源程序的功能 三、实验内容 1.熟悉并进入实验环境 2.输入、汇编、连接并调试运行下述程序 DATA SEGMENT X DB 0E5H Y DB 34H W DW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XOR AH, AH MOV AL, X ADD AL, Y ADC AH, 0

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教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分析技术系列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刘晨飞学号:27 指导教师:高天鹏 一、实验室名称:电子政务可视化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因子分析 三、实验原理 使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 相关分析的原理: 步骤一: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因子分析的第一步是主成分分析,将总量较多的因素通过线性组合的方式组合成几个因素,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独立。 步骤二: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 Analyse->Dimention Ruduction-> Fctor ->Extraction->勾选Correlation matrix可以输出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计算了变量之间两两的pearson相关系数。 步骤三:适用性检验 使用Bartlett球形检验或者KMO球形检验来检验样本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评价标准: KMO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是否过小,一般情况下,当KMO大于0.9时效果最佳,小于0.5时不适宜做因子分析。 Bartlett球形检验用于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是单位阵,如果结论是不拒绝该假设,则表示各个变量都是各自独立的。 步骤四:根据因子贡献率选取因子,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构建因子载荷矩阵A。 处于简化和抽取核心的思想,一般会按照某种标准选取前几个对观测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构建因子载荷矩阵,一般的标准是选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并要求累积贡献率达到90%以上。 步骤五:对A进行因子旋转

因子旋转的目的是使因子载荷矩阵的结构发生变化,使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因子上有较大载荷。是将因子矩阵在一个空间里投影,使单个向量的投影在仅在一个变量的方向有较大的值,这样做可以简化分析。 步骤六:计算因子得分: 计算因子得分是计算在不同样本水平下观测指标的水平的方式。计算因子得分需要用到因子得分计算函数,这个计算的结果是无量纲的,仅表示各因子在这个水平下观测指标的值,这也是因子分析的目标,将不可观测的目标观测量用一个函数与可以观测的变量联系起来。 四、实验目的 理解因子分析的含义,以及数学原理,掌握使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的方法,并能对spss因子分析产生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次实验包含两个例子: 实验步骤: (0) 问题描述 实验一题目要求: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情况进行因子分析。 实验二题目要求:主要城市日照数sav为例,其中的变量包括城市的名称“city”、各个月份的日照数 (1)实验二步骤:执行analyze->dimention reduction->factor->rotation如下勾选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2月 19日 实验名称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分析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标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实 验 过 程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放大镜 .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 .柱形 .球形透明器皿 .铁丝 .水 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 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正用及用途 .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大镜观察的不同 . 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 . 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 .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2月 26日 实验名称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1/21

实验分析实验目标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实 验 过 程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放大镜 .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 .柱形 .球形透明器皿 .铁丝 .水 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 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正用及用途 .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大镜观察的不同 . 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 . 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 .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3月5日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分析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 实验目标观察细胞的结构 .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兴趣 实验器材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磺酒、吸水纸、滴管、培养皿 注意事项不要伤手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生物环境测试实验是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学会解决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得到充实与提高。 一、教学目的 实验课程是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工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验教学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通过有关基础理论学习、实验设计、实验仪器及器械的使用、实验操作、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实验报告书写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团结合作,达到如下目的。 (1)培养学生理论来自实践的科学观点。 (2)培养学生善思考、敏观察、会动手、准确表达及巧妙创新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实验研究方法,掌握基本测试技能和技术。 (3)培养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思维、团结合作及实事求是的作风。 (4)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分析处理的技术,包括如何收集实验数据,如何正确地分析和归纳实验数据,使之不但能运用一些实验成果来验证某些概念理论,而且还可通过一系列设计型的综合应用实验来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加深对建筑环境及设备工程专业所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提高其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实践,要求掌握下面的基本内容: (1)科学实验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2)了解和熟悉实验常用的仪器和装置; (3)能熟练使用实验常用的仪器、工具及量具; (4)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测试技术、数据采集、误差分析与处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5)了解及熟悉实验研究、实验设计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为了保证实验的质量,顺利完成实验并作出合格的实验报告,故对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提出如下说明和要求。 (一)实验预习 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阅读教材中有关实验的内容及其他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进行实验预习,未预习者不得参加实验。预习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所作实验的目的、方法、要求、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充分理解所作实验的意义,写出简明的预习提纲。 (2)根据所作实验的具体任务,研究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的具体做法,分析应该测取哪些数据,并估计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确定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准备好实验记录表格及计算用具; (3)到实验室现场结合实验指导书仔细了解摸索实验流程、主要设备的构造、仪表的安装部位、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根据实验任务和现场勘察,拟定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的重要环节,是获得满足要求的实验结果的基本保障。在实验教学中,应反复讲解和训练,使学生确实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方法。 (三)实验操作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 清点器材(15分) (1)有清点实验器材的动作。(5分)(2)能准确说出器材名称。(10分) 2. 进行实验(50分) (1)正确使用仪器,合乎规范,注意安全。(10分) (2)按正确的实验步骤,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操作。(30分)(3)实验过程中,集中精力,仔细观察,及时做好记录。(10分) 3. 填写实验报告(20分)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10分) (2)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10分) 4. 整理仪器、收拾桌面(15分)(1)仪器归位、摆放整齐。(10分)(2)桌面整洁。(5分) (一)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发生时的现象 实验器材:鼓和鼓槌、绿豆、钢锯条。实验步骤: 1.把绿豆放在鼓皮上,用鼓槌敲击鼓,观察绿豆。 2.把锯条放在课桌上,一半落空,一只手按住桌上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锯条。 实验现象:1. 绿豆跳动 2. 锯条颤抖 实验结论:物体发声时振动。 (二)实验名称: 水能传声

实验器材:水槽、砂纸。 实验步骤: 1. 水槽中加满水。 2. 一个同学在水中磨砂纸,另一个同学将耳朵贴在水槽边听。 实验现象:听到了磨砂纸声音。实验结论:水能传声音。 (三)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实验目的: 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完全相同的中间带孔的硬纸片三张、纸屏一个。 实验步骤: 1. 将三张中间带孔的硬纸片、纸屏排在一条直线上(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 2. 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孔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有光;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没有光。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实验名称:光的反射实验 实验目的:光是否可以被反射。 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中间带缝的硬纸片1张、平面镜一个、纸和尺子。 实验步骤:将中间带缝的硬纸片、平面镜放在纸上,排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硬纸片缝隙一端向平面镜上照射,改变平面镜摆放的角度观察现象,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SPSS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十一(因子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 各地区年平■均收入.sav dq 1 招1K2 K J x5 AD JC7 北亨10307 00必9 3D 99170012364 JJ13053 00g5 0C ■J 天津盹即UQ5093 0D 56&7 00 11 股CO 117^7 009950.00 51C9 00 , 3河牝6066 003043 0D 5073 00 602903 B323 00 ET8&CC 7125 00 4 山西5791 003177 □□33^3 00 涵工0Q &3B7.TO & 290 00 50-1-1 00 5内蒙古5462 00 3551 005290 00 4407 01551200 彻IX街co iZ宁6226 003503.00 3799 00 6618.0U 9150.X 7J17,0U atyy.uu 6 7吉林601700 3813 Q074mnn7471 Ti7402 00泌g nr Bfil1 R1 5323 002747 3D 1472 00 3366 30 551300 5033 0C32EC00 9 上鲁11733 00 7329.00 874^.00 12^60016BS7.ua 14175.DO 12720.00 n io g7745 0051B3 0D7390 00nuan9151 DO7352 00洛J 00 H8847 007D260D 7346.00 935&001(3417.00 3600.00 eUBOQ 126035 0C 3692 CJD 曲*00 GM&aa 5042 DO5611 00 5eo6co 13福津7K1 QC5眺叩1112^00 3556.00 8336 OQ 6732.C0 7507 00 U■■工西5303 003E36 50 6O5E00 7337 m K45D07535.00 44E5 00 15山莱6617004106 0D &420.00 6257 TO 5702 DO 562&.Q0ZJ51 00 渴南56 的003797 00 €91200&jn9oo 6307 00 4996 00 17 曲比5741.D03731.0D5193 00 S31900 0Q37.OO G7G9.C0 49&3.00 1S5683 003736 0D 621B005027 Tl 7529 005224 DO 3713 00 捋广布10031006BH 00 110X0012475.03 12410.00 11UD CO 7713 CO 30 FS5654 004437 00 5296 00 653BOJ 6765 00 £677 OC 6189 00 215465 004网QD 7Q1Q0Q 1105200 9077 00 @373 00 6462 0Q P 22582BD04D16.Q0 3BS2 00G1SB.009114.00 蹄i加7C125 0D II5996 003982 00 4S42 00 G33300 6707 00 &%aa)4509 00 23 刨 二、基本结果 (1)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考察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是否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 借助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反映像相关矩阵、巴特利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原有变量相关系数矩阵correlation matrix 表1显示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比较高,各变量呈

《企业行为模拟》个人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企业行为模拟 班级代码组别 A3班第19组 专业 任课教师刘良惠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与ERP应用》实验报告 ——副标题(自拟) 一、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10分)(标题小四宋体加粗,200-500字) 概述《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与ERP应用》课程主要内容,简述主要实验项目与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 二、本公司所在模拟市场概况(20分)(标题小四宋体加粗,1000字以内) 简述A3模拟市场进行了几类模拟实验?实物沙盘模拟经营、电子沙盘创业经营、ERP应用信息化管理等? (一)沙盘模拟A3市场总体情况概述(10分) 在ERP沙盘模拟经营阶段,概述你公司所在模拟市场的基本情况、竞争格局、经营状况与经营结果,结合表1资料简要评述各模拟公司的经营特点与经营绩效;总结与评述本公司在该模拟市场中的地位与业绩,总结与评述在经营起点与竞争环境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各公司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特点与不同经营结果。 表1 A3沙盘模拟市场各公司所有者权益一览表(单位:百万元)

根据表1资料简要评述本模拟市场各创业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化规律与变化特点,并简要分析变动的原因。 (二)ERP应用A3市场总体情况概述(10分) 在ERP应用实验阶段,概述你公司所在模拟市场的基本情况、竞争格局、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和企业信息化概况,结合表2料简要评述各模拟公司的经营特点与经营绩效;总结与评述本公司在该模拟市场中的地位与业绩,总结与评述在经营起点与竞争环境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各公司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特点、不同信息化水平与不同经营结果。 (金额单位:万元) 备注:广告效果=某年营业收入/同期广告支出额 根据表2资料简要评述本模拟市场各模拟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变化规律与变化特点,并简要分析变动的原因。 三、本公司经营情况概述(20分)(标题小四宋体加粗,1000-1500字) 结合数据资料全面总结本公司第1-7年(实际经营年数,多余栏删掉后平均分布各列)经营情况与变化情况,全面总结与综合评价本公司在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全面预算编制与实施、筹资与投资策略、生产策略、营销策略、内部沟通与协作、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做法与效果。 建议结合相关指标与具体数据进行全面总结与综合评价。 (一)本公司沙盘模拟实验经营情况概述(10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