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微课教学设计

表5微课教学设计

如果让饱和的溶液中再加入水,会出现什么情况?

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里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溶解。

通过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到不同的情况下,溶液的饱和情况是不一样的,即可得出饱和溶液的定义中应限定的条件。你能给(不)饱和溶液下个定义吗?

由此,得出(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你有没有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

《溶液》 1.在一定温度下,除少数物质如等能与水以任何比例无限制混合外.大多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的,溶解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继续溶解了.这些溶质的溶液都有两种状态. (1)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该溶液为溶液,把该溶液升高温度到100℃,则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含量的多少,人们还常常把溶液分 为溶液和溶液. 4.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下,有没 有继续溶解的存在,如有,且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5.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该溶质,振荡后加入的溶质质量并不减少,则原溶液是溶液;再将该混合物加热,未溶的溶质全部溶解,这说 明 . 6.试管甲盛的是0℃时制备的饱和石灰水溶液,试管乙盛的是100℃时制备的饱和石灰水溶液,使两试管都达到20℃,过滤、除去析出固体,试管甲盛的石灰水为溶液,试管乙盛的石灰水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7.在一定温度下,向KNO 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KNO 3 固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填“不变”、“增加”或“减少”) 8.在一定温度下,向KNO 3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 9.在一定温度下,将KNO 3 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少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10.在一定温度下,向KNO 3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KNO 3 固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 11.在一定温度下,向KNO 3 不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 12.在t℃时,将KNO 3 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少量水后,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二、简答题 1.将接近饱和的KNO 3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试举出三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① ; ② ; ③ . 2.要使接近饱和的KNO 3 溶液,在不增加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溶液》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学院:化工学院 姓名:秦雪儿 学号:141710 学科:化学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级:初三 章节: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2、理解溶液的概念。 3、能够根据溶液的特征判别溶液和浊液。 (二)过程和方法 1、进一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2、在探究实验中学习为提高效率合理分工。 3、练习在实验目的的指导下分析实验现象。(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在小组讨论与探究实验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在学习 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对象分析 初中三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分析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但是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会有困难。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本单元基本概念比较集中,这些概念是初中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念,所以,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一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是学习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这一课题包括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在前面的八个单元中学习过的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学生接触到的很多试剂就是溶液,在后面酸、碱、盐的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反应又将涉及到溶液,因此在此之前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和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间的关系 2、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溶液的形成过程 3、关键:溶液的特征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

(完整版)初三化学溶液专题训练一

初三化学溶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硝酸铵B.蔗糖C.氯化钠D.浓硫酸 2.已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4.0% B.28.6%C.31.6%D.40.0% 3.【05佛山】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 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4.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牛奶C、矿泉水D、果酱 5.30℃时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6g/100g水。在此温度下,实验小组为制备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称取 5.6g生石灰,放入10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冷却至30℃,过滤得到的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 A、等于5.6g B、大于5.6g C、等于1.6g D、小于5.6g 6.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30℃的不饱和溶液 B、30℃的饱和溶液 C、90℃的不饱和溶液 D、90℃的饱和溶液 7.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0.1g 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8.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A.明矾B.食盐C.硫酸铜D.熟石灰 9.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B. 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也是资源,应分类回收处理C.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生锈D.失火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 11.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 B. 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3.【05青岛】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A.溶解法 B.过滤法 C.结晶法 D.蒸馏法 14.某种饮料由纯净水、蔗糖、苹果汁、维生素C、维生素A、乳酸钙等配制而成。此饮料不含有的营养素是A.糖 类B.维生素C.水D.油脂 15.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16.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 热使其充分反应。图1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 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17.图3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 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t4℃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18.下列关于水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B.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水得到晶体 C.水只要是无色透明的就能饮用D.工业上用水致冷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19.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20.右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 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 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 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21.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净化后的空气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 加工门窗的铝合金 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2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吸附沉淀C.过滤D.静置沉淀 23.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此温度下,2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教案 2017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测试题

《溶液》测试题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a-40 Cu-64,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100mL20%的NaCl溶液倒出10 mL后余下的溶液与最初的溶液相比() A.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 B.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变小了 C.溶质的质量变少了 D.B和C都正确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中可能含有多物质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7.实验室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 g,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 g B.10 g C.50 g D.100 g 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②③④⑤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10.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11.把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 12.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 A.26.5% B.30% C.25% D. 1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不可能是()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14.将m 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 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5.可以作为溶质的()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16.在一定温度下,为使溶质是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办法是()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加入溶质 D 增加溶剂 17.现有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 B 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 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D 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 18.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A 温度高低 B 溶质、溶剂的量 C 溶剂种类 D 溶质种类 19.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m质:m剂=1:10 B.m质:m液=1:10 C.m质:m液=1:11 D.m剂:m液=10:11 20.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 B.硫酸铜 C.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 D.食用加碘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2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液名称澄清的石灰水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38°“四特”白酒稀硫酸碘酒 溶质的化学式

九年级化学《溶液》学案

《溶液专题复习》学案 环节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学习目标】:(中考考试内容及要求) 溶液:★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含义 2.知道物质的溶解伴随有热量的变化 3.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4. 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5.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饱和溶液:★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含义 ★4. 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5.了解结晶现象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环节二 合作探究 环节三 展示交流 点拨释【活动一】小组讨论,解决下面有关溶液复习中概念性的问题。 ●认识溶解现象溶液的组成与特征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请用笔勾出来) 1.食盐 2.植物油 3.白糖 4.白酒 5.石蜡 6.白醋 7.纯碱 8.味精 9.面粉将下列每一组物质中一定是溶液的物质挑选出来(请用笔勾出来) 第一组 A.生理盐水 B.消毒酒精 C.液氮 D.碘 第二组 A.河水 B.蒸馏水 C.软水 D.硬水 第三组 A.豆浆 B.牛奶 C.矿泉水 D.果酱 第四组 A.铁水 B.浓硫酸 C.牛奶 D.汽水 请写出下列溶液的颜色 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 硫酸亚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碘酒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编号溶液溶质化学式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 ③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 ④38°“稻花香”白酒 ⑤硫酸溶液 ⑥稀盐酸 ⑦生石灰放入足量的水中 ●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 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渍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的油墨 D.洗澡使用淋浴露 ●了解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含义 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集

课题: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常见的金 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了解合金与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和方法---1.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 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其性质,物质性质体现其用途”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课型:新课 教法:练习;讲解;实验;归纳。 教具:电脑;铁、铝、铜片、保险丝、生铁、钢。 教学过程: [引入] 1.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 2.提问:你对金属的了解还有哪些?为什么金属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物理通性 (1)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2)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汞常温下呈液态) (3)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5)大多数金属熔点较高。 [讲解]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也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 影响等到多种因素。 [讨论](1)为什么镰刀、菜刀、锤子等到用铁制面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是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用来铸造金属硬币的材料应具有什么性质? [提问] 为什么目前金属只有90余种,由它们制得的合金却有几千种? [板书]二、合金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实验]实验8—1,比较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光泽、颜色、硬度,填写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学 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试题以及答案

1.将3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水分后仍然恢复至30℃,则杯底有______________,溶液为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除与溶质和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0℃时,Cl2的溶解度为2.5,其意义是:在20℃时,压强为____________时,在____________水中,最多可溶解Cl2____________。 3.在溶解性、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三个概念中,与温度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质____________的定量表示。要增大Na2SO4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4.将饱和的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的石灰水的三种方法是: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或“=”符号填空。 (1)V1 mL水和V2 mL酒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V1+V2) mL (2)t℃时,NaCl的溶解度为5 g,则t℃时,10 g NaCl饱和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5% (3)同一温度下,分别将100 g KCl饱和溶液和200 g KCl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分别为m g和n g,则m______________n (4)将5 g CuSO4完全溶于95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5% 6.60℃时将36 g硝酸钾溶于204 g水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_____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_______g。 7.存放汽水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盛放汽水的玻璃瓶盖必须密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电动车一般要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1 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 g/cm3)_____________________L,配制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 9.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酒精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硝酸钾 10.下列组成为无色溶液的是() A.白酒 B.牛奶 C.碘酒 D.蒸馏水 1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里,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 A.面粉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蔗糖 12.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欲将80 g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0%,需要加水() A.800 g B.80 g C.8 g D.0.8 g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6.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A.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质量不变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17.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 B.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8.将t℃时的某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到t℃时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溶液质量减少 B.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C.溶质在t℃时的溶解度不变 D.溶液仍为t℃时的饱和溶液 19.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A.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B.在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C.相应温度下,100 g溶剂里能够溶解溶质的质量 D.相应温度下,100 g溶剂里最多能够溶解溶质的质量 20.黄金首饰的纯度用“K”来表示,若24K是纯金,某顾客从商店买了一个质量为10.0 g 的18K金项链,这条项链的含金的质量约为() A.1.8 g B.2.5 g C.10.0 g D.7.5 g

初三化学有关溶液的计算知识点专题讲解及练习

课题有关溶液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有关溶液的计算教学内容 有关溶液计算的复习 ■基本公式 (1)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2)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100s (3)% 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 概念: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注意点:(1)一定温度下(2)饱和状态■质量分数 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注意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4)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 (1)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上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参与计算 (3)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了 (4)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因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就 转化为溶液中的溶剂了 ■溶解度S 与质量分数C%之间的换算 (1)c%=100s s ×100% (2)S =c -100c ×100g 换算前提:温度不变、饱和状态 ■溶解度曲线 (1)曲线上方区域点表示在该温度下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并有溶质析出, 即没有全部溶解,如图中点 a (2)曲线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没有溶质析出也不能继续溶解,如图中点 b (3)曲线下方区域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是不饱和状态, 即溶质全部溶解且还能继续溶解,如图中点 c 【练习题】 1.求某温度下,溶解度为20g/100g 水的物质a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百分含量(物质a 与水不反应) 2.已知某温度下,物质a 的溶解度为50g/100g 水,则在该温度下,含a 物质30%的200g 溶液中,需要加多少克物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 说明: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7题,共60分)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l: 35.5 Zn : 65 第Ⅰ卷(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A、酒精、二氧化碳 B、稀硫酸、液氧 C、汽水、干冰 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 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 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 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 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9、用50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A.145g B.195g C.196g D.245g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完整版)初三化学溶液专题复习

溶液的相关专题 热点考点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练习: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食盐 B、面粉 C、植物油 D、石灰石 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B、果酱 C、矿泉水 D、蔗糖水 2、溶液的宏观特征: (1)均一性(2)稳定性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上部)处和B(底部)处密度的大小( ) A:ρA > ρB B:ρA < ρB C:ρA= ρB D:不能确定 3、溶液的组成:溶剂与溶质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m(液)= m(溶剂)+m(溶质) 练习:1、将10g蔗糖溶于100g水中,完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2、将50g食盐溶于100g水中,经过搅拌、静止、过滤,称量出滤渣的质量为30g,那么形成的溶液的质量 是。 探究思考:哪些物质可以做溶剂,哪些物质可以做溶质? 溶剂: 溶质: 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练习:1、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

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之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结论: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量 二、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宏观特征:不均一、不稳定 3、乳化: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 1、洗衣粉洗衣服 2、洗发水洗头发 3、洗餐具时滴加洗洁精效果更好 思考: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原理是否相同? 讨论: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把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讨论:请说出3种可行的方法,把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四.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 知识点一溶液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 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拓展延伸】1.判断某物质是否是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 (1)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 2.有些物质(如蔗糖等)在溶液中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还有些物质(如氯化钠 等)在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易错警示】 1.溶液一般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 液为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2.溶液是混合物,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 不是溶液。 知识点二溶液的组成 溶液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剂的定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溶质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注意区分溶剂和溶质: ①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②液体和液体混合——一般把量多的看作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拓展延伸】1.在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但溶剂只能是一种。溶质和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对于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应以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和反 应物的量来确定。如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应该为反应生成的ZnSO4 【易错警示】 1.溶液的质量等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之和, 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2.在计算溶液质量时,溶质质量是指已被溶解的那部分的物质的质量,而未溶解的部分不 能计算在内。 【实验9-2】实验现象: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于汽油形成紫色溶液; 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实验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 里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知识点三乳浊液和乳化现象

中考化学溶液专题复习

S = —————————————×100 g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 ) 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g ) 中考化学 溶液 专题复习 一、中考复习要求 1、能正确描述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和溶质、溶剂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关系。 2、正确领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记住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关系。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正确描述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并会简单的应用。 4、会用pH 表示溶液酸碱度,牢记酚酞和石蕊在不同pH 溶液中显示的颜色。知道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 二、基础知识回顾 1、溶液 (1)概念: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 、 的混合物叫溶液。 (2)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其中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 ,被溶解的物质叫 。溶质和溶剂是相对的,通常情况下不指明溶剂时,水就是溶剂。 (3)特征: , 。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 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一般规律: 3、溶解性和溶解度 (1)溶解性: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溶解性的大小取决于物质本身,还受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性质等)的影响。 (2)溶解度(常用S 表示):在一定 下,某固体物质在 g溶剂中达到 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一般以“克”为单位),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3)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尺度。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 ①同一条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同种物质在 的溶解度。 ②两条曲线交点的含义 。 ④溶解度曲线能反映出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本质意义): a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 ; b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例如 ; c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 。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降温或 或加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套教案(精品表格式_统一格式)

课题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主备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能用置换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情感目标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中考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共同教案个人教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 片。 【问题情景】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 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 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 偷偷在起作用。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 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 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 【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 火焰上燃烧。 【补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 火,色不夺精光”,由此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 与氧气发生反应,金最不活泼。 【板书】活动性:Mg、Al>Fe>Cu>Au 【解说】这就解答了一开始就我们提出的问题。 铁的活动性比较强,因此铁制品被腐蚀地比较 严重。铜活动性较弱,被腐蚀的程度比较轻。 而金的活动性弱,基本上不被腐蚀。 【思考】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 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在清洗铝制 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 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 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 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 气的反应。 学生讨论并回答:铝制品耐 腐蚀是由于铝可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 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