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地区自然概况

内蒙古通辽市地区自然概况

科尔沁区概况

▲地理位置

科尔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43°22′~43°58′,东经121°42′~123°02′之间,地处内蒙古自

治区东部,坐落在西辽河、教来河冲击平原中部,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摇

篮--沈阳共处环渤海经济圈。是通辽市政府驻地。面积3212平方千米,

人口82万。松辽平原西部边缘的科尔沁草原,毗邻吉林、辽宁、黑龙江

三省。南同科尔沁左翼后旗接镶,西与开鲁县为邻,北及东和科尔沁左翼

中旗毗连。科尔沁区与沈阳、长春在空间上形成了规则的等边三角形,是

内蒙古东四盟市的中心,具有接受辐射和对外辐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地形地貌

科尔沁区平均海拔180米,最高224.2米。地形特点是西宽东窄,中

间凹陷,自西向东逐渐倾斜,中部从东到西为狭长低平的草甸平原,约占

总面积的五分之三。西部、北部和东部边缘地带为断续起伏的沙丘。▲气

候特点

科尔沁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季集中,秋季短,温凉少雨,冬季漫长而寒冷。科尔沁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

气温适中。

主要气象要素表项目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降水

量平均气压无霜期平均相对湿度数值6.1℃39.5℃-

34.7℃385.1mm983.4mb150天69%项目平均风速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

向冬季主导风向3.6m/WNWSSWWNW数值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79cm最大积雪

厚度年平均日照数14cm3113小时▲交通运输科尔沁区是东北的主要交通枢纽。全国14个大型枢纽站之一的通辽火车站,位于科尔沁区。每天从六个方向进出列车30余列,可直达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长春、大连、呼和浩特、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平坦、宽阔的303、304、111三条国道在此交汇,穿境而过,已形成连接京津、华北及北部边疆地区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距沈阳仅285公里,距长春302公里,距大连630公里,距天津700公里。通辽民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机,直飞北京、呼和浩特等城市,与最近的出海口锦州港仅400公里左右的距离,在周边800公里范围内有14个中心城市。▲水文科尔沁区境内有两条河流(西辽河和清河),三座水库,总蓄水量达2.88亿立方米。用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其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型淡水,区内第四系地下水储存资源丰富、水质好,浅层水为54亿m3,中层水为132亿m3。

2

▲电力资源

装机容量达80万千瓦的通辽发电厂就坐落在科尔沁区,年发电量50多亿千瓦时,近期发电容量有望达到200万千瓦。这里用电将长期供大于求,可享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优惠电价。▲通讯

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22年版)的规定,科尔沁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修正:

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2、附区位图

3

霍林郭勒市概况

▲地理位置

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地处东经118o17′46〃---119o46′12〃,北纬45o16′---45o46′,南与扎鲁特旗为邻,西北和锡林郭勒盟的东乌

珠穆沁旗接壤,东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交界。距通辽市科尔沁区330

公里,沈阳600公里,鲅鱼圈港口740公里,大连港860公里,北距中蒙

边界120公里。总面积585平方公里,现辖1个苏木、1个镇、3个街道

办事处、12个嘎查村。全市有汉、蒙、回、满等17个民族,总人口6.9

万人。▲地形地貌

霍林郭勒市位于内蒙古兴安河西地槽褶皱带的次级构造单元,乌兰浩

特褶皱层的南侧断陷盆地之中,盆地呈宽缓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大兴安岭

南段西翼脊部,是巴音胡硕一二连盆地群东部的一个代表性含煤盆地,地

层以晚侏罗世含煤地层为主。霍林郭勒市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势四周高中

间低,地形分为丘陵山地,堆积台地和冲积平原。山地多为中低山,为西

北---东南走向,海拨在1100~1300米之间。位于市境西北127公里处的

梅林敖包是霍林郭勒市地形最高点,海拨1317米。海拨1000米以上的山

脉有梅林敖包、沟塔、浑迪音乌拉、贵勒斯台等。堆积台地分布在丘陵山

地基部,起伏幅度不大,较平缓。冲积平原分布在霍林河及其各支流宽阔

流域,河床平浅多弯曲,有较明显的阶梯,海拨779~870米。▲矿产资

煤炭是霍林郭勒市最主要的矿产资源,霍林河煤田总面积540平方公里,是储量多、埋藏浅、煤层厚、采剥比小、构造简单的优质褐煤。适合

露天开采的储量为约130亿吨。煤质属低磷低硫的优质褐煤,沙尔

4

呼热露天区平均发热量为3262千卡/千克,西南区平均发热量为3836千

卡/千克,北部区平均发热量为4200千卡/千克,平均挥发份是47%,是

理想的电厂燃料和化工原料。霍林郭勒市还富有建筑石材、建筑用砂、大理石、珍珠岩、花岗岩石材、黑曜岩、粘土、陶瓷粘土、膨润土等多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建筑石材、建筑用砂、粘土已大量开发利用;大理石、珍珠岩、花岗岩、黑曜岩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非金属矿产尚未开发。▲气候特点霍林郭勒市气候受地形和纬度位置的影响,属典型的寒冷、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长夏季短,冬寒夏凉,春秋两季干燥,四季交替明显,昼夜温差大。该地区50年一遇雪压和风压分别为0.30KN/m2、0.55KN/m2。主要气象要素表项目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气压最大冻土厚度平均相对湿度0℃37.1℃-39.4℃379.9mm911.1mb3m66%

数值项目平均风速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冬季主导风向平均浆土日数为最大积雪深度无霜期数值4.5m/WNWSSWWNW236天54cm95天▲水文:霍

林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属松花江流域嫩江水系,发源于市区西南30公

里的罕山北麓。自南向北流向。全长590公里,在霍林郭勒市境内流径31.5公里,市区域有查格达河、芒给尔河、和热木特、巴润布尔嘎斯台河、浑迪音河5条内陆河汇入。霍林河各支流具有流程短、流量小的特点。5

霍林河最大流量重现频率为:10年一遇为82.5平方米/秒;20年一

遇为132立方米/秒;50年一遇为214立方米/秒;100年一遇为300立方

米/秒。1~3月,霍林河在全年最低水位,连底冻。

地下水日涌量:480-1920立方米▲交通运输

铁路:通霍铁路全长401公里,运输能力1500万吨/年,通车里程416.7公里。

公路:通霍公路全长336公里,霍乌公路全长280公里,霍天公路全

长240公里,锡霍公路全长500公里。市内道路全部是黑色路面。国道

304和省道101线在本市交汇。境内通车里程65.1公里,货运量265万吨,货运周转量18600万吨/公里。▲电力资源

在建电源项目装机容量205万千瓦,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5万千瓦。

现有从东北电网引入220千伏线路一条。一次变为2某63000KVA,滨河

二次变为2某3150KVA,珠区变电为2某5000KVA。▲通讯

6

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22年版)的规定,霍林郭勒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7

开鲁县概况

▲地理位置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科尔沁区西部,介于东

120°25′—121°52′、北纬43°9′—44°10′之间,东与科尔沁区毗邻,西与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接壤,南与奈曼旗、科左后旗相连,北

与扎鲁特旗、科左中旗交界。距离通辽市科尔沁区仅80公里,距东北最

大的中心城市沈阳250公里,距吉林省会长春市290公里,距大连、营口、锦州、天津等港口城市300-700公里。开鲁县辖16个镇、3个乡、1个苏木。▲地质地貌(一)岩石

开鲁盆地第三系砂砾石与泥岩超覆于中生界沉积范围,第四系松散沉

积物厚度达208米,又超覆于第三系沉积范围,直接与周围山区积岩相接。盆地西侧基底主要为花岗,东侧基地为玄武岩石,下部基底砂砾层浅薄,

甚至绝灭。(二)构造

开鲁盆地处于松辽平原的西南角,为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西缘和第三

隆起带北段的交接覆合部位。开鲁盆地为二级(或次级)构造,尚可细分

成西缘斜坡带、陆家堡凹陷区架马吐隆起区、哲中凹陷区及哲东南隆起区

等三级构造单元。(三)地貌

开鲁县地处西辽河冲积平原西部,地貌成因属堆积类型,西辽河水系

泛滥沉积,使沿河两岸出现了宽阔的河漫滩。风力搬运和堆积作用,

8

使中地形和微地形出现了沙地迭加于平地的垂直结构。形成了平原与

沼坨相间排列的现代地貌轮廓。泛滥平原湖积水成地貌特征十分鲜明。全

县地势呈西高东低,南北向中间稍微倾斜。海拔高度,自台河口至兴安乡

一线为330—250—210米,高差120米,平均高度242米,自然比降约1

米/公里。▲矿藏资源

(一)天然碱

天然碱俗称碱土。碱地经风化脱水,地表即有白粉状天然碱长出,扫

去一层,隔几日复出一层,春秋干燥季节为扫土碱的好季节。碱土可和泥

抹房;碱土经熬制,可成为结晶体的碱,碱可食用,亦可做为洗涤剂去污,可为化工原料。全县碱地面积约8000亩,全县各乡镇都有零星分布,以

清河牧场、良种场、坤都岭乡、麦新镇、东来镇分布较多。年开采量

17.5万公斤左右。(二)石油

开鲁盆地储有大量石油,据勘探石油储量在8—12亿吨,储油量凹陷

总面积为6650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主要气象要素表项目平

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气压无霜期

数值5.9℃41.7℃-30.4℃338.3mm982.3mb148天9

项目平均风速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冬季主导风向冻土深度基本雪压值数值4.1m/WNWSSWWNW130-180cm20kg/m2平均相对湿度61%地耐力12-18吨▲水文(一)地下水地下水为古湖盆地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厚90—200米。单井出水量(降深5米)可达60—328吨/小时。地

下水静储量126.13亿立方米。(二)地表水开鲁县属西辽河流域,西辽

河水系。西辽河、新开河、西拉木伦河、教来河、乌力吉木仁河等五条河流流经境内,总长度为320公里。县境内自然泡子水面积10.6万亩。其

中水面在100亩以上的有26处。大部分自然泡子为可利用水面,已利用

水面13处,面积达3.78万亩。▲交通运输(一)公路开鲁境内有两条国道经过,一条是303线,在境内总长64.6公里;另一条是111线,在境

内总长15.2公里。县内有一级公路一幅;县级公路234.4公里,其中油

路173公里;乡级公路934公里,其中油路77公里;村级公路1621公里,其中油路7公里。(二)铁路开鲁境内有两条铁路经过,一条是京通线(北京—通辽),东来段全长15.2公里,另一条是集通线(集宁—通辽),开鲁段全长68.33公里。▲邮电通讯10

两条60伏输电线路保证生产生活用电。

▲地震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22年版)规定,

开鲁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中国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1

科尔沁左翼后旗概况

▲地理位置

科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东南部,东经

121°30′—123°42′,北纬42°40′—43°42′之间。东北部与吉林

省双辽市接壤;东部和南部与辽宁省彰武、康平、昌图县相邻;西部和北

部与库伦旗、奈曼旗、开鲁县、科尔沁区和科左中旗相连。旗所在地甘旗

卡镇位于首都北京东北方向790公里、辽宁锦州西北方向335公里、辽宁大连西北方向550公里、辽宁沈阳西北方向190公里、吉林长春西南方向302公里。▲地形地貌

地处科尔沁沙地与松辽平原交接地带,除东邻东、西辽河交汇处有占总面积不到3%的冲积平原处,其余全部为沙坨草甸交错、沙丘连绵,以沙地沙丘为主要特征。境内海拔最高为308.4米,最低为88.5米,呈现由西南向东北的岗状沙丘,再向东南冲积平原倾斜的地形。全旗除大、小土尔基山和阿古拉山外,无其它山峰。属于西辽河沉降带,由西辽河流域冲积沙土和长期复杂地质运动,经地表径流与地下水潜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两大沟垒,横断面是人字形,面积789公顷。▲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矽砂、采石、草碳和天然碱等。煤分布在金宝屯、查日苏、散都一带,已探明储量为1.13亿吨,发热量为6600—7500卡/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现已定名金械煤田。矽砂资源丰富,现有大小砂矿10处,年开采玻璃砂及各种型砂近60万吨,采石场4处,年均开采量为250万立方米。草碳埋藏量也很大,主要分布在金宝屯、布敦、朝鲁吐、公河来、散都等地.储量在5360万立方米以上。

12

▲气候特点地处中温带亚湿润边缘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春季易干旱、多大风天气;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少雨,易秋旱;冬季寒冷少雪。由于受季风强弱影响,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季风分布不均。主要气象要素表项目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极端年最小降水量极端年最大降水量数值

5.8℃3

6.2℃-33.9℃451.1mm982.3mb61%262.3mm59

7.4mm项目平均风速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冬季主导风向日照时间基本风压值年有效积温土

壤结冻期数值3.7m/WNWSSWWNW2800小时55kg/m2900-3010℃150天2▲水

文大小河流有11条。较大的东辽河、西辽河、洪河、青沟、五家子河和

朝鲁吐的内陆河等。甘铁、新民、甘吉、伊辽、巴辽五大排干,贯穿全境,串通多条河流和湖泊。河网密度0.29公里/平方公里,径流总量87000

万立方米(包括境外流入74000万立方米)。大小湖泊325个,水面92523亩,其中常年有水143个,水面50295亩。河流累计总长度1188.5公里,流域5443.5平方公里。其特点是分布多,水面小,水浅。还有130多万

亩沼泽地季节淹水(其中部分沼泽地现已开发水稻20余万亩)。甸子地

土壤绝大部分地下水埋藏深度在50—250厘米之间,加权平均深度为

182.9厘米。▲电力资源

13

全旗供电条件较好,通辽电厂与东北电网联网供电。通—甘220千伏

输变电、城南变电所建成投入使用,农村牧区电网改造已完成。供电变电

所24处,总容量99300KVA。60KV输电线路13条,总长304km,10KV输电

线路总延长2736km。全旗日用电量36.7万KWH,全旗年用电量13400万KWH,变电容量余量35%左右。全旗用电覆盖100%地区。可满足生产生活

需要。▲交通运输

公路:国道“304”线丹(东)——霍(林河)、“203”线沈(阳)——明(水),省道“303”线甘(旗卡)——库(伦)、“305”线甘

(旗卡)——金(宝屯)贯穿境内。县道3条,全长611.3公里。年客运

量33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9亿人/公里。货运量764万吨,货运

周转量3.89亿吨/公里。大(虎山)——郑(家屯)

铁路:平(四平)——齐(齐哈尔)铁路通过境内,年客运量为

35.8万人(次)、货运量46.96万吨。▲邮电通讯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22年版)规定,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4

科尔沁左翼中旗概况

▲地理位置

科左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隶属于通辽市,地处大兴安岭东南

边缘,西辽河北岸,松辽平原西端,是松辽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在东经120°08′-123°32′,北纬43°32′-44°32′之间。东西长

191公里,南北宽116公里,平均海拔高114米。土地总面积9811平方

公里。本旗南与科尔沁区和科尔沁左翼后旗相邻;西南与开鲁县接壤;西

北与扎鲁特旗相连;北与科尔沁右翼中旗和吉林省通榆县交界;东、东南

与吉林省长岭县、双辽县毗邻。旗政府所在地保康镇在科尔沁区东北部的102公里处。保康镇是科左中旗委、旗政府所在地,距哈尔滨400公里,

沈阳290公里、长春180公里、大连594公里、锦州490公里、北京、天

津880公里。▲地形地貌

地处松辽平原西端,旗境域属平原地貌,兼有风蚀、水浸蚀和火山锥

等微地貌分布,由垄状沙丘、平坦沙地、丘间洼地和带状河谷构成。平均

海拔高度在120~215米之间。在冲积、风积因素下,具有波状起伏、草甸、沙坨、湖沼漫布的特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额伦索克苏

木界内,有一座小山峰,名玻璃山,属新生代第三纪后期喷发的玄武岩火

山锥。海拔高259.3米,山底面积约1.6平方公里。▲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现已探明宝龙山至架玛吐一带有1.5亿吨左右的

长垌煤资源。石油、天然气开采前景可观,境内矽砂资源品质好,总储量

为10亿吨左右。

15

矿储量大、品位高。

该旗煤炭资源丰富,煤种较多。现有八处矿床,已探明的总储量达4

亿吨以上,其中可利用储量1.2亿吨,主要分布在黄花山、联合屯、塔拉

营子等地。现有3处地方国营煤矿,年开采量7.5万吨。

建筑材料有高岭土、黑耀岩、珍珠岩、砾石、中砂矿、粘土矿等。重

稀土矿床品位高,储量多,利用价值大,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进行开发前期

工作。▲水产资源

扎鲁特旗大部分河流为辽河流域新开河水系,鱼类群体保持着原水系

土生鱼类。第一类是江河平原复合体鱼类,有鲢、草、红鳍、条、马口角、团头鲂等。第二类为第三纪早期复合体鱼类,有鲤、鲫、鲶、赤眼鳟、麦

穗鱼、泥鳅等,是土生土长的古老鱼类,占总产量的70%以上。第三类是

印度复合体鱼类,有青鳟、乌鳢等,不属生产品种。▲交通运输铁路:通霍铁路在境内71公里,从扎鲁特站到霍林河站246公里,

到通辽站150公里。铁路年运输能力达1500万吨。

31

公路:国道304线通过全境,省际通道一级公路通过境内102公里。

形成“三纵五横”的公路主骨架,公路总里程达到2103公里。各乡镇

(苏木)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形成了网状分布。▲通讯鲁北镇10KV电网,电力供应有保证。▲地震

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22年版)的规定,扎鲁特旗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32

开发区概况

▲地理位置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1年5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

立的自治区级开发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

济区,开发区行使市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实行封闭管理。开发区下辖

辽河镇和河西镇,人口8万余人。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6.1平方公里。

与通辽市科尔沁区隔河(西辽河)相望,基础设施完善。▲地形地貌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西辽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呈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度4.3度,地面略有起伏。位于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中南

段和松辽沉降带构造复合部位;处于华北板块的北部边缘,地层构造简单,在第四纪地层之上,为第三纪层降区和第四纪沉积区,是由卵石、细砂、

中砂和粘土等冲积物沉积形成的,最大层厚度170米,最小层厚度为150

米的粉细砂。地基承载力180KN/m2以上,地层沉积韵律明显,层位较稳定,承载力180KN/m2的卵石层平均埋深1.5米,不须加工程措施即可满

足城市建设要求。

该区区域地貌形态简单,地处西辽河冲击平原,地面平坦、开阔,地

形完整,切割微弱,地面高程一般为178米左右,相对高差1米左右,组

成岩性为粉土、粉砂、细砂、中砂及粉质黏土透镜体。▲气象气候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33

34

▲电力资源

通辽开发区电力资源丰富,电网设施齐全。拥有6.3万KVA变电所两座,全年供电量11亿千瓦时,10KV线路供给用户。

▲地震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22年版),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中国地震动参

数区划图》(GB18306-2001)

35

奈曼旗概况

▲地理位置:奈曼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西南部,科尔沁沙地

南缘。1636年置旗,南与辽宁省阜新市和北票市毗邻,东与库伦旗连边,西与赤峰市敖汉旗和翁牛特旗接壤,北与开鲁县隔河相望。全境东西宽

68公里,南北长140公里,总土地面积8137.6平方公里(约1220万亩)。▲地形地貌

奈曼旗自然地貌一般称之为南山、中沙、北河川,两山,六沙、二平原。南部为辽西山地北缘,海拔400-600米浅山丘陵;中部以风蚀堆积沙

地为主;中北部平原属西辽河、教来河冲击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开阔。

平均海拔450米,最高海拔790米。南部浅山丘陵以构造水蚀为主,地形

破碎,沟谷纵横,千米以上的长沟有667条。▲矿产资源

奈曼旗矿产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广阔,全旗矿产资源主要有:麦饭石、

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玛瑙石;花岗岩、玄武岩、油母页岩、石英岩、板岩、高岭土、澎润土、草炭土、优质粘土;建筑砂、硅砂;金、银、铅、锌、铁;其它矿产还有萤石、煤、石墨、石膏、铜、镍、钼、砷、水晶、

云母、锆萤石、方解石、白垩土、磷等。

【麦饭石】主要产于青龙山镇平顶山和步步登高村北与平顶山的连接

地段,距大沁他拉镇50公里,远景储量1700--2000万吨,含锂、锶、锌、碘、溴等18种人体所必要的微量元素。因该麦饭石质地优良,好于全国其

他同类矿石而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灵玉牌中华麦饭石。同时在矿

21

山脚下,还有全国唯一一处麦饭石矿泉、水质清纯甘甜,质朴纯正。麦

饭石主要用于医药保健、饮料保健、水质净化、水面养鱼、畜禽饲料添加

剂和植物微肥。

【大理石】产于奈曼旗新镇石碑村大黑山,储量405万立方米。大理

岩产于下古生界志留系上统下石碑组石灰岩中,受区域变质与构造热液蚀

变作用而成。为灰白、灰绿、浅红、紫红等色,呈致密块状与构造角砾状。可做石料、石粉加工饰面板材。

【石灰石】矿山位于新镇石碑村。东西长4.25公里,南北宽0.5-2

公里,平均宽1.17公里,面积为4.92km2。主要岩性为绢云母、绿石片岩、泥质板岩、厚层状结晶灰岩,薄层状结晶灰岩,泥质灰岩及角砾状灰

岩等。石灰岩储量11亿吨,配料板岩储量4647万吨。石灰石还可以生产

白灰、轻重质碳酸钙和电石等产品。

【钾长石】主要产于青龙山镇陶瓷厂附近,是生产瓷釉的原料,地勘工作没做,储量不详。

【玛瑙石】主要分布在青龙山镇的莫家湾子和沙日浩来苏木的饮马池沟,下三家子的忙牛河两岸一带,主要生产工艺品和装饰品。

【花岗岩】主要产地在新镇的石匠沟、张麻沟和簸箕沟,青龙山镇的古庙子、步步登高村北、草帽山一带。仅新镇的石匠沟、张麻沟一带,储量面积15平方公里,1994年经114地勘院在0.8平方公里面积上作初步勘察测算,储量为484万立方米,荒料出材率32%率超过国家规定最低18%的指标,由通辽市检测站测试,质量上乘,花色品种多样,是生产装饰板材的石材家俱的优质原料,小块花岗岩还可作建筑基石和铺路、建桥等。

22

【玄武岩】主要产地在土城子镇的桃山,储量在160万立方米以上,虽然由于风化不能生产板材,但可生产岩棉保温材料和微肥及铸造选矿溜槽等。

【油母页岩】产于土城子镇,有两大矿区。奈曼杖子露天井田出露地层面积为12.18平方公里,井田面积5.08平方公里。总厚度516.4米。该井田油页岩各层总厚度69.18米,其中可采油页岩厚62.23米,含油系数为37.44%,含油可采系数33.68米,含油率(Tc%),最高10.290%,一般为5%。经自治区地质局审核总储量为2.78万吨。

【硅砂】主要分布在奈曼中部沙沼区,沿京通铁路沿线,奈曼境内120公里两侧,宽5公里范围推算,硅砂储量约中度在75%以上,硅砂储量300亿吨。硅砂分为玻璃砂、铸造砂、油母压裂砂、建筑砂,其中销往大庆、

抚余油田。铸造砂主要销往东北地区的机械铸造厂,目前已开发出覆膜砂,

年产4000吨左右。

【油母页岩】青龙山镇化吉营子油页岩露天井田油页岩共5层,其中1、2、3为可采油页岩层,矿层厚12.18米,长750米,含油率最高

6.72%,平均含油率5.37%。该井田油页岩厚度大,层数多,储量大埋藏浅,适合于露天开采。自治区地质局审核储量为1090.2万吨。

【石英岩】主要产于青龙山镇的鹦歌山和土城子乡的东三家子村南山

和二道杖子。鹦歌山石英岩已作详查工作。储量2.25万吨,含硅95-98%,

品位偏低,可用于硅铁生产,还可生产硅石粉用于高档玻璃及玻璃器皿添充料,也可生产硅或建筑白石料。

【板岩】主要产于新镇的岱王山、白大山。详查地质储量为4647万吨。主要做水泥配料、生产轻型陶粒墙体材料。

23

【高岭土】主要分布在土城子镇陶瓷厂周围,地勘估算储量189万吨,

精矿粉2.4万吨。除生产粗细陶瓷产品和一般耐火材料外,还可以生产高

岭土膏、粉、用于造纸和橡胶生产添充剂。

【澎润土】主要分布在青龙山镇坤都沟的干河川里和村屯周围,主要

生产低磷或元磷洗涤剂,解决磷对环境的污染,也可做石油化工催化剂,还

可生产白炭黑、活性白土,用于橡胶、塑料补强剂,油脂工业和食用油工业

的脱色吸附剂。

【金矿】主要分布在土城子镇的霸王扣、王河沟、青龙山镇的向阳所。由于没有做过地质工作,储量、品位不详。1995年9月,赤峰地勘三院来

踏查,认为土城子镇到青龙山镇南北20公里范围内,金的成矿条件较好。

【草炭土】主要分布在土城子镇的东章古台牤牛河沿岸,白音昌乡的

薛家店等牤牛河流域。已发现6条矿体,长55-210米,厚0.47-1.6米,盖

层厚度为1.1米-2.4米,有机质17.5%,氮54%,磷0.018%。主要用于生产

腐值酸、复合肥。

【优质粘土】在该旗储量较大的有三处,一是土城子镇的小城子红粘土;二是土城子镇的桃山北坡的青粘土;三是义隆永镇的大营子村的黄粘土,其中小城子红粘土和桃山青粘土,两处粘土经北京建材研究所化验测试煅炼,结论是400级、500级、600级轻型陶粒优质原料。小城子和桃山粘土

远景储量都在百万吨以上。优质粘土除做水泥配料和生产砖瓦外,还可生

产油田打井用的陶粒和土建墙体材料陶粒,也是日用陶制品和墙地砖的必

要原料。

24

【河砂】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的河谷里,其中以观音河流域的河砂质

量为最佳,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构筑物的优质原料,总储量没做过地质工作。【铅、锌、银矿】主要位于土城子镇的长岭山,地质金属储量5.4万吨,目

前还发现白音昌乡的凤凰岭、黑大山一带及土城子乡的北冷汤屯西北沟均

有铅锌成矿带。

【铁矿】位于青龙山镇、土城子镇、新镇,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近东西向分布于奈曼旗南部山区。经吉林省地质局实验勘测证明,矿石有

用矿物磁铁嵌布粒度较粗,属易加工,可选性良好,选矿指标较高的磁铁

矿石。有害杂质含量均低于铁矿石冶炼允许要求。审查批准铁矿石储量:

表内C级储量90435吨,D级储量165061吨,已采矿石5927砘。【铜矿】位于新镇五家子,由含铜石英方解石组成。地表出露含铜石英方解石脉共

五条,长度70-180米,脉宽0.35-2.32米。铜平均含量0.37-0.89%,计

算D级铜金属储量563.69吨。铜矿石量63336吨,铜平均品位0.89%。金

厂沟铜矿位于五家子铜矿东南约5公里处,矿区面积1.3平方公里,已知

厚度大于0.05米的含铜矿石脉共70余条,其中较好的20余条。规模较

大的1号矿脉,控制总长度400米左右,平均厚度1米,最大厚度11.70米,平均品位0.67%左右,最高品位3.62%。【磷矿】位于青龙山镇张家沟,分东、西两段。西段矿体长368米,平均品位1.41%,东段矿体长94米,平均厚40余米,延伸可200余米,地表平均品位1.36%。经审查批

准远景储量235吨。青龙山镇孙家围子一带磷矿P2O5含量普遍大于1.0%,最高1.97%,平均1.52%。通过试验,此样品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就可以

使矿品位P2O5从1.94%提高到

25

31.21%,回收率为91.22%,满足地方工业制磷肥的需要。储量

13.424万吨。

【莹石】主要分布在青龙山镇哈什吐,矿脉十几条,长度10米到

170米,厚度0.3~1.3。估算地质储量矿石32036吨,CaF2:4.33~

8.66%,一般为36.00~80.40%。

【原油】初步探明原油储量1亿吨以上。▲气候特点奈曼旗气候属于

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主要气象要素表项目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无霜期平均相对湿度数值

6.2℃41℃-29.7℃394.7mm2925.4小时150天53%项目平均风速3.7m/数

值全年主导风向WNW夏季主导风向SSW冬季主导风向WNW平均冻结深度

1.3m最大风速年辐射总量13米/秒51.39~52.84亿焦尔/cm2▲交通

运输111国道、京通铁路横贯全境,四平-通辽-赤峰高速公路从境内经过,设置三个出口,巴新(阜新新丘-西乌旗巴彦乌拉镇)地方铁路纵穿全境。

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镇180公里之内有通辽、赤峰两座机场。▲水文河

网密布,北有老哈河、西辽河,中有教来河、孟可河,南有忙牛河、杜贵

河及柳河支流,以教来河水系为主,河流径流量特点是:年际变化大,

26

季节变化大,多数河流在旱季断流。大小河流年径流量6.7亿立方米。有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21座,小塘坝31座。可养鱼水面13

万亩。地下水储量丰富,可开采量3.6亿立方米。▲电力资源奈曼旗由东北电网阜新、通辽双向供电,全旗通电率达到96.4%。

220kv一次变电工程全面运营,最大供电能力达9万kva,电力供应充足。▲通讯

全旗通讯总里程达到506公里,装机总容量达到17894门,国内国际

直拨,移动通讯实现全球漫游。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四大通讯运营商

共存境内,信息沟通方便快捷。

▲地震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22年版)规定,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中国地震动参

数区划图》(GB18306-2001)

27

扎鲁特旗概况

▲地理位置

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西北部,东经119°14′-

125°57′,北纬43°50′-45°50′。东和东北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

旗接壤;南和东南与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交界;西和西南与赤峰市阿

鲁科尔沁旗毗邻;北和西北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交界;西乌珠穆沁

旗以及霍林郭勒市相连。全境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10公里。总面积17471平方公里,占通辽市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855公里,距通辽市科尔沁区163公里。▲地质地貌

扎鲁特旗地处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由于处在大兴安岭隆起带和松辽

沉降带上,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构造带,体系有多种类型,不同性质的

断裂较为发育,火山活动剧烈。北部为中山山地,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南

部为沙丘沙地平原。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最高点在西北部罕山林场

吞特尔峰,海拔1444.2米,最低点为东南部的巴彦芒哈苏木的塔拉花牧铺,海拔179.2米。▲气候特点

扎鲁特旗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北部温凉,南部中部温热,雨热同期;秋季短暂而霜早;冬季漫长寒冷。

28

主要气象要素表项目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无霜期数值6.6℃38℃-33℃380mm69%124天项目平均风速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冬季主导风向最大积雪厚度最长连续积雪日数数值

3.8m/WNWSSWWNW11cm32天▲水文地表水:扎旗地表水分布比较均匀,河流、湖泊、水库、涌泉遍布全旗各地。一、河流全旗境内较大的河共9条,支流有49条,分别属于新开河水系和洮儿河水系。北部的霍林河、乌布

尔昆都楞河、阿日昆都楞河属洮儿河水系。中部的乌额格其河、白音巨流河、登岭河(鲁北河)和南部的乌力吉木仁河、达勒林河、巴彦塔拉河属西辽河流域新开河水系。乌力吉木仁发源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其余河流均发源于该旗境内。二、湖泊扎鲁特旗境内小型湖泊很多,当地人称泡子。全旗有自然泡子90个,总面积38373亩,其中百亩以上的56个,面积

通辽市概况

▲ 地理位置: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北纬 42°15′-45°41′、东经119°15′-123°43′之间,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东靠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辽宁省、西北和北边分别与锡盟、兴安盟为邻,属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 ▲ 地形地貌: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西端,属于蒙古高原递降到低山丘陵和倾斜冲击平原地带。北部山区属大兴安岭余脉,面积1934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5%,海拔高度1000-1400米。中部属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冲击平原,面积1250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0%,平原区 由西向东逐渐倾斜,海拔由320米降到90米。南部和西部属于辽西山区 的边缘地带,由浅山、丘陵、沟壑、沙沼构成,面积27684平方公里,占 46.5%,海拔400-600米。全市境内较大的山有罕山、阿其玛山,老道山 和青龙山。 ▲ 气候特征:通辽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90至150 天。年降雨量350-450毫米。风能丰富、风能有效时数(3-20米/秒)为5000至6000小时。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为100至150瓦/平方米。 ▲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9.10万人。年出生人口3.39万人,出生率为10.96‰,年死亡人口1.75万人,死亡率为5.67‰,人口自然 增长率为5.29‰,比上年低0.6个千分点,城镇人口102.81万人,占 33.3%,乡村人口206.29万人,占66.7%。按户籍人口分组,农业人口199.71 万人,非农业人口112.80万人;蒙古族人口143.90万人,占46.0%;男性人口159.24万人,女性人口153.2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1。(蒙 古族人口数量不仅是全自治区,而且也是全国最多的一个城市之首。) 自然资源 通辽市森林面积125万公倾,林木总蓄积量1745万立方米。林木树种有46科、80属、220种。 通辽市野生动物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白鹳、鸨、梅花鹿、紫貂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蓑羽鹤、鸳鸯、天鹅、猞猁、马 鹿、黄羊等近30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清沟还有环颈雉、斑翘山鹑、 野兔、狐狸、斑鸠。一般经济动物,遍布全市各地。鸟类有18目,49科,212种。野生植物麻黄、甘草、山杏、沙棘等资源品种独特,质地优良。 通辽市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藏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 全市煤炭保有量121亿吨;石油远景储量为8亿吨左右;铁、锌、钨、铜等金属矿藏10多处,矿点30多个,为世人瞩目的"801"矿富含铌、钽、 铍、锆等稀有金属和重稀土,总储量680万吨;天然硅砂的储量居全国之首,被称为"冶炼之宝"的石墨储量也很可观,功能神奇的中华麦饭石蜚声 海内外。 通辽市土质肥沃、水草丰美。既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被誉为"黄牛之乡"。现有耕地面积91.4万公倾、 盛产玉米、小麦、水稻、大豆及小杂粮等、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5亿公斤 以上。境内草原面积327.4万亩,牲畜存栏头数达到712.5万头只,特别

通辽

[提要]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原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1999年撤盟设市。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原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1999年撤盟设市。辖五旗一市一县一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6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47万人,分别占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3和1/4,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通辽市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蒙古族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史称科尔沁蒙古部落,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的部落,是最为勇猛善战的部落。这里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是中国草原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安代舞”、“乌力格尔艺术”、“蒙古族四胡”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辽市农牧业资源丰富。通辽土质肥沃、水草丰美,有耕地1500万亩,草牧场4300万亩,农牧业具备了年产100亿斤粮食和4000万只羊单位牲畜的综合生产能力,素有“内蒙古粮仓”、“中国黄牛之乡”、“中国马王之乡”的美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西门塔尔牛、科尔沁牛、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科尔沁马等畜种享誉国内外,科尔沁牛业、蒙古王酒业和宇标鹅业获中国驰名商标,培育出了“通辽肥牛”、“清谷新禾”有机产品等知名品牌。 通辽市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总潜在价值1.3万亿元。煤炭探明储量130多亿吨,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和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油远景储量8亿吨左右,铁、锌、钨、铜等金属矿藏10多出。天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之首。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4A级景区,富有民族风情的珠日河旅游区以及山地、草原、历史古迹等,2007年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通辽市区位交通条件优越。通辽地处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距长春280公里,距沈阳260公里,距离大连、营口、锦州等重要港口较近,是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辽站是全国铁路重点枢纽站和14个编组站之一,有6条铁路交汇,4条国道贯穿境内,通辽至赤峰连接北京的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连接沈阳、长春的高速公路将于“十二五”期间贯通。通辽民航机场可起降737等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北京、呼和浩特、大连、上海、重庆等航线。 百科名片

通辽市基本情况介绍

通辽市基本情况介绍 一、具备特殊的区位条件。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原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1999年撤盟设市。辖五旗一市一县一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9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47万人,分别占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3和1/4,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通辽市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蒙古族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史称科尔沁蒙古部落,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的部落,是最为勇猛善战的部落。这里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是中国草原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安代舞”、“乌力格尔艺术”、“蒙古族四胡”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 通辽市农牧业资源丰富。通辽土质肥沃、水草丰美,有耕地2200万亩,草牧场4300万亩,农牧业具备了年产150亿斤粮食和4000万只羊单位牲畜的综合生产能力,素有“内蒙古粮仓”、“中国黄牛之乡”、“中国马王之乡”的美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西门塔尔牛、科尔沁牛、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科尔沁马等畜种享誉国内外,科尔沁牛业、蒙古王酒业和宇标鹅业获中国驰名商标,培

育出了“通辽肥牛”、“清谷新禾”有机产品等知名品牌。 通辽市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总潜在价值1.3万亿元。煤炭探明储量130多亿吨,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和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油远景储量8亿吨左右,铁、锌、钨、铜等金属矿藏10多出。天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之首。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4A级景区,富有民族风情的珠日河旅游区以及山地、草原、历史古迹等,2007年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四、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通辽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区域之一,已初步形成煤电铝及铝后加工、煤化工、玉米化工、食品加工、建材和非资源产业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近10年来,全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2位数的速度。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6.8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3.06亿元,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1866.36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5.44亿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3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32元,分别增长9.5%和11.3%。论经济总量,通辽市在内蒙古自治区12盟市排行第4位,在东北42个地级以上市(含地级市)排第8位,在中国西部地级以上(含地级)50个城市排第12位。在此基础上,201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8%。

通辽市地理位置资源优势

1、地理位置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 2、地理优势 东靠吉林省四平市,西接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南依辽宁省沈阳市、阜新市、铁岭市,北边与兴安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为邻,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城市。 3、民族优势 通辽市具有极强的民族优势,是蒙古族人口最多的城市。2010年,通辽总人口320万,其中蒙古族152万,占中国蒙古族人口的1/4,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4、历史优势 通辽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大约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先民已进入了奴隶社会。据考古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迹和生活器具证实,通辽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胡族和山戎族。秦王朝统一中国后,通辽的南部地区属辽东郡与辽西郡管辖,成了秦的一部分,其他多数在东胡管辖区。 5、交通优势 (1)航空:至2012年,通辽机场已开通航线12条,其中包括新开航线8条;通航城市16个,航线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杭州、西安、昆明、呼和浩特、长春、哈尔滨、济南、

郑州、海口、鄂尔多斯、海拉尔等区内外城市;与此同时,通过首府中转平台,可中转至深圳、南京、长沙、武汉等个50多个城市,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2)铁路:通辽铁路发达,各个县级地区全部通铁路。六条铁路(平齐、京通、通让、大郑、通霍、集通)贯穿全境。它扼守东北、华北铁路交通的咽喉,有大郑、京通、通让、通霍、集通五条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是连接东北与华北、西北、西南的铁路交通枢纽。 (3)公路:已建成双辽至通辽段、金宝屯至查日苏段高速公路、赤通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和自治区“三横九纵十二出口”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宝屯至查日苏高速公路全线长44.551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长春至深圳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接吉林省高速公路网,南接辽宁省高速公路网,是我市连接吉林、辽宁两省的重要通道。四条国道纵横贯通,并和多条省道组成三纵四横的公路交通网络。 6、旅游资源 通辽市旅游资源丰富,地大物广,人文自然景观星罗棋布,民族风情浓郁。通辽市是“中国蒙餐之都”、“中国蒙古族民歌之乡”、“中国乌力格尔之乡”等。随着我市“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风景大道”项目的倾力打造,全面整合了通辽地区多样的旅游资源。风景大道内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沙漠公园1处、国家AAAA 级风景区4处、自然景区27处、历史文化景区13处、民俗风情区17处、城市景观8处、农家休闲乐园13处。整合后的一体化风景旅

通辽市基本情况简介

通辽市基本情况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通辽市。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东连吉林省,南邻辽宁省。全市辖5旗1县1市1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土地面积6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19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52万人,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3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6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002元。 通辽市地形地貌复杂。处于蒙古高原递降辽河平原的斜坡,地形趋势是南北高翘,中间低平,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高寒山区和浅山区,属大兴安岭余脉;西部与南部为沙沼黄土丘陵和浅山区,是辽西山地的边缘地带;东部与中部为西辽河、新开河和教来河冲积平原,其边缘分布着固定、半固定沙沼。全市境内较大的山有罕山、阿其玛山、老道山和青龙山。 通辽是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涌现出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名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等历史名人。科尔沁文化享誉全国,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 通辽在区位上属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市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距北京725公里、距沈阳250公里、距长春290公里。通辽市交通便捷,4条国道、三条高速公路、一条省际大通道贯通全境。京通、集通、通让、通霍、大郑、平齐6条铁路线汇集于此,是全国38个铁路枢纽大站和14个编组大站之一。民航机场可起降大中型客机,能够直飞北京、呼市、上海、鄂尔多斯、西安、沈阳、大连等城市。 通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内蒙古粮仓”、“中国黄牛之乡”和“中国红干椒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在1650万亩耕地中有效灌溉

介绍通辽特色

介绍通辽特色 通辽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城市,特色丰富。以下是关于通辽特色的介绍。 一、自然风光特色 通辽市的自然风光非常秀美,有万里草原、浩瀚戈壁、湖泊山峦、树荫林坞和胡杨沙漠等多种不同景观。尤其是北部的兴安盟,海拉尔草原、松花江天鹅湖等景点是旅游者乐此不疲的去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游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草原之美、看到一些罕见的野生动物。 二、特色农牧业 通辽是北方的农牧业区之一。市内盛产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而兴安盟更是有著名的草原饲养业。草原上的茂盛草木和丰富内脏,培育出优质的肉类和奶制品。每到秋季,在草原上村民们还会进行盛大的大型牧人节周末活动,展示内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特色文化建筑 通辽市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如通辽市博物馆、宝龙塔、宁夏大佛寺等等都是独具特色的建筑。其中宝龙塔是建于元朝时期的古塔,是内蒙古地区保存完好的众多古塔之一;宁夏大佛寺是保存着满文化大量珍贵文物的木结构藏经楼,其灵魂人物是曾任过大清戊戌政变的大臣陈宝琛。 四、特色美食 通辽特色美食种类多样,其中著名的有涮羊肉、烤羊肉串、乳酪、奶茶、烤全羊等。其中的涮羊肉是很多人都会点菜的美食,故选五花肉片、牛肉片、羊肉片等,配以时令蔬菜、鸡蛋、豆腐等,涮熟后,放进十分香甜的秘制酱子里调制即可。烤全羊则是当地人用盐、大料等佐料,煨烤上整只羊,再从羊肉上切下一片片鲜嫩的肉来食用。 五、特色民族传统活动 通辽地区有丰富多样的晋商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给这里的民族传统活动带来了独特的风格。在这里,民族传统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例如马头琴、呼麦、内蒙古舞蹈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当地人喜爱的。除此之外,草原上还有马球、哈达送礼、吹箫唢呐等各类民族传统活动,为游客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体验。 总之,通辽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其自然风光、特色农牧业、特色文化建筑、特色美食和特色民族传统活动,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值得游客们前来一探究竟。

通辽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通辽地区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其中草牧场面积4300万亩,耕地面积1500万亩,森林面积1879万亩。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松辽平原西端,东经119°13′—123°43′,北纬42°14′—45°38′,东北、华北交汇的三省区交界地区,东南分别与吉林省和辽宁省相邻,属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周边800公里范围内有15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金三角”,是内蒙古东部和东北三省商品物资的重要集散地。通辽开发区距北京725公里、沈阳250公里,长春270公里、大连594公里、锦州330公里。 地形地貌 开发区位于西辽河下游的冲击平原,地势大体呈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度4.3度,地面略有起伏,二道河从中间穿越。开发区位于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中南段和松辽沉降带与纬向阴山—天山构造复合部位;处于华北版块的北部边缘,地层构造简单,在第四纪地层之上,为第三纪层降区和第四纪层沉积区,是由卵石、细纱、中沙和粘土等冲击物沉积形成的最大沉厚度170米,最小沉积厚度150米的粉细纱。地基承载力180KN/㎡以上,地层沉积韵律明显,层位较稳定,承载力在180KN/㎡的卵石层平均埋深1.5米,一般不须加工程措施即可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地震烈度7度,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区和重点防御区。 气候气象 通辽市地势平坦,地层构造简单平稳,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酷热而短暂。多年平均气温约6.6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380—450毫米,无霜期140天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967小时左右,日照率61﹪,年平均相对湿度夏季69﹪、冬季53﹪。主导风向夏季S-17,冬季NM -20。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31.6℃,最热月平均气温23-24℃,最冷月平均气温-14.5℃。动土深度130-180厘米。

通辽的广袤草原

通辽的广袤草原 通辽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内蒙古典型的草原地区。这 里拥有广袤的草原,迷人的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草原文化。通辽的广 袤草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领略其美丽壮观之处。本文将为您介绍通 辽草原的魅力所在。 一、自然景观 通辽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大片的原始草原。这里的草原辽阔 开阔,草地覆盖面积广,被誉为“中国北方草原的明珠”。每年夏季, 草原上的牧民会将家畜放养于草原上,与自然和谐共存,构成了独特 的生态景观。漫步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让人身心舒畅,感受大自然的震撼力。 除了绿油油的草原,通辽还拥有许多自然景观。例如,岔道口国家 森林公园位于通辽市境内,这里的风景秀丽,有着浓厚的森林草原特色。公园内有着高耸入云的群山、清澈见底的湖泊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此外,通辽市还拥有许多湖泊和河流,如额尔古纳河、林西湖等, 这些水域与广袤的草原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湖泊清澈见底,河流蜿蜒曲折,游客们可以在湖畔垂钓,或者乘船欣赏沿途的美景,畅享舒适的度假时光。 二、草原文化

通辽地区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丰富的草原文化。作为 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通辽保留了许多独特的传统文化。 首先是蒙古族民族文化。蒙古族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马术表演 等元素都能在通辽找到。游客们可以参观民族文化村,欣赏传统的表演,了解蒙古族的传统生活方式。 其次是草原民俗文化。草原上的牧民生活淳朴而充实,他们保持着 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活动。例如,蒙古包、马头琴、摔跤等都 是草原上常见的元素。游客们可以参与其中,体验草原的民俗风情。 三、草原旅游 通辽的广袤草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无论是观赏自 然景观、体验草原文化,还是进行户外活动,都能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在草原上,游客们可以进行骑马、乘车观光、拍摄风景等各种活动,感受草原的魅力。同时,通辽还设有许多露营基地和度假村,为游客 们提供了优质的住宿和休闲设施。 此外,通辽的草原还是徒步旅行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身处广袤的 草原,一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一边捕捉美丽的瞬间,可谓无比畅快。 结语 通辽的广袤草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草原文化吸引了众多 的游客。这里有着无边的绿色草地、清澈见底的湖泊和蜿蜒的河流, 以及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来到通辽,您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震撼,了

内蒙通湖草原简介

内蒙通湖草原简介 内蒙通湖草原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境内的一片广袤的草原。通湖草原的美景以其绵延的草原、湖泊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通湖草原地势平坦开阔,草原面积广阔,是典型的大草原景观。草原上郁郁葱葱的牧草覆盖了整个草原,绿意盎然,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漫步在草原上,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尘嚣,静静地欣赏着草原的美景,心情不禁变得舒畅起来。 通湖草原拥有众多湖泊,其中最有名的是通湖。通湖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湖水清澈见底,湖岸辽阔平坦。湖水映着天空的蓝色,与草原的绿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湖边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湖水倒影着周围的山峦和云彩,宛如一幅天然的画作。站在湖边,远眺湖的美景,仿佛能看到湖水中的鱼儿悠闲地游弋,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魅力。 通湖草原的生态资源丰富多样,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在通湖草原上,可以看到各种野生动物的踪迹,如狼、狐狸、野兔等。同时,草原上还有丰富的鸟类资源,各种珍稀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如果有幸遇到迁徙中的候鸟,那将是一场壮观的自然景观。通湖草原不仅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可以捕捉到独

特而珍贵的瞬间。 通湖草原还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草原上有众多的度假村和牧民家庭旅馆,提供给游客舒适的住宿条件。在这里,你可以体验牧民的生活方式,品尝正宗的蒙古族美食,还可以参加丰富多样的草原活动,如草原足球、马术表演等。在夜晚,草原上的星空格外明亮,仰望星空,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宇宙中。 内蒙通湖草原以其广袤的草原、湖泊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的美景以其宁静、祥和和壮丽而著称,是人们远离尘嚣、放松心情的理想之地。无论是赏景、摄影还是度假休闲,通湖草原都能满足你的需求,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宁静。相信来到通湖草原,你一定会爱上这片美丽的草原,留下难忘的回忆。

通辽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通辽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马宇魁旅游052 20052431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东靠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辽宁省,西北和北边分别与锡盟、兴安盟为邻,属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全市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辖5旗1市1县1区;共有194个苏木乡镇、118个国营农牧林场水库;境内居住着蒙、汉、满、回、朝鲜、达翰尔等32个民族。 通辽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是中华民族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至今,仍保留着燕国长城、金代界壕、辽代古墓壁画、元代佛塔和清代王府等历史文化古迹。这里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和清代名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里,革命烈士麦新、吕明仁、徐永清等也都牺牲在这 里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版画艺术之乡”、“中国民歌曲艺之乡”、“中国马王之乡”和“中国红干椒之乡”。 目前尚存的名胜古迹有奈曼旗和库伦旗的燕国北长城,扎鲁特旗金代界壕,开鲁县元代佛塔,奈曼旗清代王爷府,库伦旗清代的兴源寺、福源寺。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青沟国家自然保护区;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和世界最长的人工沙坝莫力庙水库;具有草原民族特色的珠日河旅游区。 (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位于内蒙通辽市科左后旗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镇25公里,总面积8183公顷。保护区境内分布着成“丫”形交汇的两条沟谷,在两条沟壑内分布着天然珍贵阔叶林、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核桃楸、水曲柳等树种。沟壑外坨甸地带是人工针叶和天然阔叶混交林。由于具有保存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多种动物和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目前发现的野生动物有野猪、狍子、狼、梅花鹿、狐狸等。据考察,大青沟境内仅食虫益鸟就有9目17科38种,如啄木鸣、杜鹃、云雀、山雀、伯劳等。大青沟是科尔沁沙地中仅存的一块原始森林植物群落,它包括三大植物群落:大果榆植物群落、蒙古栎植物群落、水曲柳植物群落,依次分布在大青沟的沟上、沟坡和沟底。它的存在对研究我国北方古地理、古植被、古气候以及科尔沁沙地森林演绎规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始森林内,奇花异树,溪流潺潺,纯乎自然。“夫妻树”、“五兄弟”等自然景观更是天作之美。 大青沟沟美,陡峭俊秀;水美,沟谷之内泉水潺潺,山水之间灵光闪动;雾美,清晨团团云雾时远时近,或浓或淡,山水在云雾间增添了朦胧之美;花美,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粉白的杏花,名贵的大花芍兰,素有北国梅花之称的南蛇藤等应有尽有;树美,树木种类繁多,有的苍翠挺拔,有的形态怪异,英姿绰约,尤以枫林秋色而闻名。金秋时节,站在沟头,放眼远眺两岸沟坡层林尽染,色彩纷呈,似两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真可谓不是香山,胜似香山。 素有“沙漠绿洲”、“沙海明珠”和“天然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等诸多美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以奇特的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湖泊和周边地区广袤的沙漠,以及当地蒙古族独特的接待礼仪和饮食习惯构成的自然生态和民俗旅游产品,不仅在内蒙古享有盛誉,而且在大半个东北也名声鹊起。

通辽市地理提纲

通辽市地理提纲 1. 通辽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位置以毗邻的地区:内蒙古东部,毗邻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兴安盟及吉林省、辽宁省。 2. 通辽市紧邻哈尔滨—长春工业区,南靠全国最大的辽中南重工业区。京通线把通辽市与京津唐工业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3. 科尔沁区—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保康镇;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开鲁县—开鲁镇;库伦旗—库伦镇;奈曼旗—大沁他拉镇;扎鲁特旗—鲁北镇;霍林郭勒市—霍林郭勒。 4.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上。通辽市西北部是大兴安岭山脉的南端,通辽市最高山峰—罕山,海拔1426米。 5. 通辽市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流向:西北—东南。 6. 通辽市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中温带,半干旱和半湿润区域。 7. 通辽市冬季多偏北风,春季风沙最大,多西南风,吹尘扬沙。多风的主要原因是冬春两季全市处于强大的蒙古高压前缘,是高低气压的过渡带,风力强劲。 8. 通辽市光照充足,日照时数多,太阳总辐射量大,有利于农作物和植物的光合作用;热量资源充足,积温量大,无霜期较长,且雨热同季,喜温作物和喜热作物的早熟品种均可种植;降水量少,水分不足,多风沙,是农牧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9. 由于通辽市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比较贫乏。 10. 通辽市培育的肉乳兼用牛—科尔沁黄牛遍布全市各地。玉米是通辽市种植面积最广的优势作物。小麦分布于灌溉条件较好的西辽河平原。水稻是新开发的作物,分布于低洼易涝的盐碱化土地,产量仅次于玉米,居第二位。库伦旗是优质荞麦的产区。通辽市我国蓖麻的主要产区。 11. 通辽市围绕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工业、医药化工和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主要公司:霍林河煤业集团、通辽市发电总厂、通辽金锣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通玻集团有限公司。 12. 扎鲁特旗的稀土矿储量丰富。霍林河煤矿是我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科尔沁沙地硅砂储量大、分布广。 13.通辽市境内铁路总长732千米。通辽站是东北第二大进关车辆的枢纽站,已跻身于全国40个枢纽站的行列。通辽机场是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市空中交通枢纽和中低空指挥中心。 14. 辽代古墓群—位于库伦旗境内;金代界壕—位于扎鲁特旗境内;元代佛塔—位于开鲁镇东南角;奈曼旗王府—位于大沁他拉镇;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位于科左后旗西南部茫茫的沙海之中;珠日河牧场—位于科左中旗。 15. 通辽市草场沙化、盐碱化、退化现象相当严重。应采取休牧、轮牧、退耕还草等措施,恢复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 16. 通辽市8个旗县市区被列入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 17. 通辽市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25%。 18. 通辽市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被誉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粮仓”。 19. 通辽市水草丰美,是中国美利奴科尔沁细毛羊和科尔沁黄牛的产地。 20. 通辽市交通极为便利,境内有6条铁路联系四面八方。 21. 通辽市以丰富的煤炭和电力成为东北经济区的能源基地。 22. 通辽市矿产丰富,尤以硅砂、煤炭、石墨、稀土、石灰岩著名。天然硅砂储量居全国首位;霍林河煤矿、扎鲁特旗稀土矿、奈曼旗的麦饭石矿据全国前列。

通辽地理

一、通辽市概况: 1.、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靠__________省、西临__________市、南依_______省,西北和北边分别与_______、_______盟接壤,属_______和_______地区的交汇处。 2.、通辽市的前身为_______盟,始建于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_______年10月,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政府,辖_______旗_______市_______县_______区,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市政府所在地_______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3、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西侧,属蒙古高原递降到低山丘陵和倾斜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部山区属_______余脉,中部为_______河、_______河、_______河冲积平原,南部和西部属辽西山区的边缘地带。通辽市最高峰—_______峰。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4、气候为_______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年降水量350mm—450mm,属_______地区。 5、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扎鲁特旗--_______代界壕、开鲁县--_______代佛塔、奈曼旗-_______府、库伦旗--_______代古墓群。科尔沁左冀后旗--_______国家自然保护区;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_______和世界最长的人工沙坝;具有草原民族特色的科左中旗--_______旅游区。 6、通辽市交通通讯条件十分便利。铁路四通八达,现有_______条铁路跨越境内,经过通辽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条铁路向6个方向辐射,是全国铁路网络中40个枢纽大站之一,也是全国14个大型货物编且站之一。 7、公路纵横如织,以_______条国道为主贯穿全境,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线国道在科尔沁区交汇。民航通辽机场可起降中型客机,已开通通辽——_______——_______航线。 8、境内居住着蒙、汉、满、回、朝鲜、达翰尔等32个民族,其中_______族人口132.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3.2%,占全区蒙古族人口的_______,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4,是全国、全区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9、通辽市土质肥沃,水草丰美。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_______”的美称,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被誉为“_______”、“中国马王之乡”。 10、被誉为“_______”的通辽发电总厂。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_______煤矿。通辽_______、_______集团、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些企业,已经具备相当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成为区域重点骨干企业。 11、通辽市野生动物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_______、_______。国家二级保护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猞猁、马鹿、黄羊等近30种 12、 二、通辽市地理: 1、通辽市历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 2、通辽市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

内蒙古通辽市

内蒙古通辽市 内蒙古通辽市: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 印象点击话通辽 地理指南: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辽河水系上游,东接吉林,南依辽宁。市区距沈阳260公里、长春280公里,是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6条铁路交汇,4条国道及通赤、长深、大广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建制沿革: 通辽市原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1969-1979年曾划归吉林省,1979年7月复归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撤盟设市,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 通辽市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是著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之一,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和《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的故乡。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 人口土地: 全市总人口318万,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人口大市,蒙古族人口分别占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3和1/4,具有典型的民族地区特点和独特的发展优势。土地辽阔,资源富集,全市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其 中耕地面积1650万亩,常年粮食产量100亿斤以上,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总产量的1/4,牲畜头数维持在1500万头(只)左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经济发展: 2010年,通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0亿元,5年以来,年均增长18%。财政总收入131.5亿元,年均增长38%,五年累计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2350亿元,年均增长24%。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899元和6295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 资源依附: 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煤炭探明储量130多亿吨,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和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油远景储量8亿吨左右。天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之首。2007年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文化旅游: 通辽市辽阔无垠的科尔沁草原、浩瀚雄浑的大漠与万亩无人区葱葱郁郁的灌木林隔路而居,群群牛羊贴图入画,如珍珠般洒落于翡翠原野。偶见疏林,怪柳、赤榆点缀于平川,沿河游牧民族的蒙古包毗邻而置,旅途松歇,即可以与牧民闲聊民情风俗,又可以品尝手把肉、烤全羊,体验游牧生活的自由、感受蒙古民族的粗犷热情。 市内国家4A级景区大青沟原始森林里,700多种植被世人罕见,各种奇花异草密植其间,引人游而忘返。孝庄故居、库伦旗清代三大寺、奈曼王府、开鲁元代佛塔、古榆园等众多文化旅游景点以及草原婚礼节、 珠日河赛马节已经形成通辽市旅游文化的窗口名片,吸引着海内外的宾朋来通辽投资兴业、旅游观光。 立足东北看通辽 一、抢抓机遇融入东北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发开放力度,进一步融入东北及环渤海经济区,主动承接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融入东北三省是中央在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盟市发展的战略要求,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从科学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来看,作为蒙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通辽都必须加快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步伐,充分发挥通辽市在东北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合作条件,在融入对接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通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通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目录 引言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二、上轮规划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一、土地利用战略 二、土地利用战略导向 三、规划的目标 四、规划的具体目标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第五章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一、基本农田布局 二、城镇发展区布局 三、基础设施布局 四、工业园区布局 五、农村居民点布局 六、大型工矿用地布局 七、园地用地布局 八、林业用地布局 九、牧业用地布局 十、旅游用地布局 十一、生态保护和区域空间开发管治布局第六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一、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与管制措施 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空间管制 三、旗(县、市、区)土地利用调控任务第七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一、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二、城市用地扩展边界的划定 三、中心城区用途管制 第八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一、严格保护耕地 二、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三、统筹安排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第九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 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 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 第十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二、优化配置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三、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 四、保障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用地 五、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六、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第十一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一、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基础 二、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三、大力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保障规划实施的法律措施 二、保障规划实施的经济措施 三、保障规划实施的行政措施

通辽市概况

通辽市概况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之间,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东靠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辽宁省、西北和北边分别与锡盟、兴安盟为邻,属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 通辽市的前身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1999年10月,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政府,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市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通辽市境内居住着蒙、汉、满、回、朝鲜、达翰尔等32个民族。总人口309.3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39.3万人,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通辽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90至150天。年降雨量350-450毫米。风能丰富、风能有效时数(3-20米/秒)为5000至6000小时。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为100至150瓦/平方米。 通辽市有大小河流47条、主要有西辽河、新开河、西拉木伦河、教来河、老哈河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0座、塘坝80座。总库容达99178万立方米,可养鱼水面38万亩,现有鱼类39种。 通辽市森林面积125万公倾,林木总蓄积量1745万立方米。林木树种有46科、80属、220种。 通辽市野生动物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白鹳、鸨、梅花鹿、紫貂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蓑羽鹤、鸳鸯、天鹅、猞猁、马鹿、黄羊等近30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清沟还有环颈雉、斑翘山鹑、野兔、狐狸、斑鸠。一般经济动物,遍布全市各地。鸟类有18目,49科,212种。野生植物麻黄、甘草、山杏、沙棘等资源品种独特,质地优良。 通辽市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藏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全市煤炭总储量132亿吨;石油远景储量为8亿吨左右;铁、锌、钨、铜等金属矿藏10多处,矿点30多个,为世人瞩目的"801"矿富含铌、钽、铍、锆等稀有金属和重稀土,总储量680万吨;天然硅砂的储量居全国之首,被称为"冶炼之宝"的石墨储量也很可观,功能神奇的中华麦饭石蜚声海内外。 通辽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不仅是蒙古族的文化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清初的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清代名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皆生于此,革命烈士麦新、吕明仁、徐永清等也都牺牲在这里。目前尚存的名胜古迹有奈曼旗和库伦旗的燕国北长城,扎鲁特旗金代界壕,开鲁县元代佛塔,奈曼旗清代王爷府,库伦旗清代的兴源寺、福源寺。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青沟国家自然保护区;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和世界最长的人工沙坝莫力庙水库;具有草原民族特色的珠日河旅游区。通辽市交通发达、通讯便利。通辽火车站现有六条铁路呈放射状在此交汇,已成为全国40个铁路重点枢纽之一。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有4条国道在境内纵横交错,乡乡通公路的目标已经实现。民航通辽站可起降大型客机,通辽-北京-呼和浩特航班当日往

生态工程建设对森林资源发展的影响

生态工程建设对森林资源发展的影响 生态工程建设对森林资源发展的影响本文关键词:森林资源, 工程建设,生态,影响,发展 生态工程建设对森林资源发展的影响本文简介:摘要:生态工 程建设对通辽市森林资源发展变化影响很大,通过2017年二类调查数据与上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发展变化分析,研究森林资 源数量、质量及结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近十年通辽市生态工程建 设成效。关键词:生态工程;成效;分析;二类调查1自然地理概 况通辽市位于北纬42°15~45°59,东经11 生态工程建设对森林资源发展的影响本文内容: 摘要:生态工程建设对通辽市森林资源发展变化影响很大,通 过2017年二类调查数据与上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发展变化分析,研究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结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近十年 通辽市生态工程建设成效。 关键词:生态工程;成效;分析;二类调查 1自然地理概况 通辽市位于北纬42°15"~45°59",东经119°14"~123°43"之间,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通 辽市南、北部地势高,而中部地势低平,整体呈马鞍形。北部为大 兴安岭南麓余脉的石质山地丘陵,海拔400~1444m,约占全市总面 积的23%;中部为西辽河流域沙质冲积平原,海拔120~320m,约占 全市总面积的70%;南部为辽西山地边缘的浅山、黄土丘陵区,海 拔550~730m,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在西辽河流域冲积平原与山地、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带分布有沙丘与沙地,海拔大多在200~400m之间。通辽市地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境内受蒙古高原气流影响,属温 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凉 爽短促,冬季漫长少雪寒冷。气候特点为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 长及物质转化和积累,干旱、洪涝和大风天气是影响农、牧、林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