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各项公差的数值表

齿轮各项公差的数值表
齿轮各项公差的数值表

中心距极限偏差(±fa)值m m

齿厚极限偏差

注:对外啮合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上偏差Ewms=ESScosa-0.72Frsina 公法线平均长度下偏差Ewmi=ESicosa+0.72Frsina 公法线平均长度公差Ewm=TS cosa-1.44Frsina

接触斑点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值m m

径向综合公差值(Fi″) m m

齿形公差(Ff)值m m

齿距极限偏差(±fPt)值m m

基节极限偏差(±fPb) 值m m

螺栓强度等级对照表

钢结构连接用螺栓性能等级分3.6、4.6、4.8、5.6、6.8、8.8、9.8、10.9、12.9等10余个等级,其中8.8级及以上螺栓材质为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并经热处理(淬火、回火),通称为高强度螺栓,其余通称为普通螺栓。螺栓性能等级标号有两部分数字组成,分别表示螺栓材料的公称抗拉强度值和屈强比值。例如,性能等级4.6级的螺栓,其含义是: 1、螺栓材质公称抗拉强度达400MPa级; 2、螺栓材质的屈强比值为0.6; 3、螺栓材质的公称屈服强度达400×0.6=240MPa级性能等级10.9级高强度螺栓,其材料经过热处理后,能达到: 1、螺栓材质公称抗拉强度达1000MPa级; 2、螺栓材质的屈强比值为0.9; 3、螺栓材质的公称屈服强度达1000×0.9=900MPa级 螺栓性能等级的含义是国际通用的标准,相同性能等级的螺栓,不管其材料和产地的区别,其性能是相同的,设计上只选用性能等级即可。强度等级所谓8.8级和10.9级是指螺栓的抗剪切应力等级为8.8GPa和10.9Gpa 8.8公称抗拉强度800N/MM2 公称屈服强度640N/MM2 一般的螺栓是用"X.Y"表示强度的, X*100=此螺栓的抗拉强度, X*100*(Y/10)=此螺栓的屈服强度 (因为按标识规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Y/10)

=============== 如4.8级 则此螺栓的 抗拉强度为:400MPa 屈服强度为:400*8/10=320MPa ================= 另:不锈钢螺栓通常标为A4-70,A2-70的样子,意义另有解释度量 当今世界上长度计量单位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公制,计量单位为米(m)、厘米(cm)、毫米(mm)等,在欧州、我国及日本等东南亚地区使用较多,另一种为英制,计量单位主要为英寸(inch),相当于我国旧制的市寸,在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使用较多。 1、公制计量:(10进制) 1m =100 cm=1000 mm 2、英制计量:(8进制) 1英寸=8英分 1英寸=25.4 mm 3/8¢¢×25.4 =9.52 3、1/4¢¢以下的产品用番号来表示其称呼径,如: 4#, 5#, 6#, 7#, 8#, 10#, 12# 螺纹 一、螺纹是一种在固体外表面或内表面的截面上,有均匀螺旋线凸起的形状。根据其结构特点和用途可分为三大类: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1) 精度等级 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 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参见齿轮传动精度等级选择 (2) 齿轮检验与公差根据齿轮副的使用要求和生产规模,在各公差组中选定检验组来检定和验收齿轮精度。(3) 齿轮副 的检验与公差齿轮副的要求包括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接触班点位置和大小以及侧隙要求,如上述四方面要求均能满足,则此齿轮副即认为合格。(4) 齿轮侧隙齿轮副的侧隙要求,应根据工作条件用最大极限侧隙j nmax(或j tmax)与最小极限侧隙j nmin(或j tmin)来规定。中心距极限偏差(±f a)按“中心距极限偏差”表的规定。 齿厚极限偏差的上偏差E ss及下偏差E si从齿厚极限偏差表来选用。例如上偏差选用F(=-4f Pt),下偏差选用L(=-16f Pt),则齿厚极限偏差用代号FL表示。参看图“齿轮、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若所选用的齿厚极限偏差超出齿厚极限偏差表所列14种代号时,允许自行规定。 (5) 齿轮各项公差的数值表 齿距累积公差F P及K个齿距累公差F PK齿向公差Fβ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 w 轴线平行度公差中心距极限偏差(±f a)齿厚极限偏差接触斑点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 r径向综合公差F i″齿形公差F f齿距极限偏差(±f Pt) 基节极限偏差(±f Pb)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 i″齿坯尺寸和形状公差 齿坯基准面径向和端面跳动齿轮的表面粗糙度R a圆柱直齿轮分度圆上弦齿厚及弦齿高 (6) 图样标注 在齿轮零件图上应标注齿轮的精度等级和齿厚极限偏差的字母代号。标注示例 a) 齿轮三个公差组精度 同为7级,其齿厚上偏差为F, 下偏差为L: b) 第Ⅰ公差组精度为7级,第Ⅱ、Ⅲ公 差组精度为6级,齿厚上偏差为G,齿厚下 偏差为M: c) 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4级, 其齿厚上偏差为-330μm,下偏差为 -405μm: 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按机器类型选择按速度、加工、工作条件选择

公差等级表

公差与配合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自由公差的概念及公差等级表 何谓自由尺寸公差?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 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轴用h(-);长度用(±)? 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轴或长度,均采用 ? IT(即Js或js)。 根据国际标准ISO 2768,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 ·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分解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的说明 名词解释: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公差组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误差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ⅠFi′、FP、FPk Fi″、Fr、Fw 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Ⅱfi′、fi″、ff ±fPt、±fPb、ff β在齿轮一周内,多次周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ⅢFβ、Fb、±FPx 齿向线的误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 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测量齿轮3~5 一般用途减速器6~8 透平机用减速器3~6 载重汽车6~9 金属切削机床3~8 拖拉机及轧钢机的小齿轮6~10 航空发动机4~7 起重机械7~10 轻便汽车5~8 矿山用卷扬机8~10 内燃机车和电气机车5~8 农业机械8~11 关于齿轮精度等级计算的问题 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模数m=4mm,小齿轮z1=30,齿宽b1=40mm,大齿轮2的齿数z2=96,齿宽b2=40mm,齿形角α=20o。两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箱体材料为HT200,其线胀系数分别为α齿=11.5310-6K-1, α箱=10.5310-6K-1,齿轮工作温度为t齿=60oC,箱体工作温度t箱=30oC,采用喷油润滑,传递最大功率7.5KW,转速n=1280r/min,小批生产,试确定其精度等级、检验项目及齿坯公差,并绘制齿轮工作图。 回答你的问题: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螺纹公差等级对照表

螺纹精度等级6h的公差范围为-0.150-0.0mm。 螺纹精度是衡量螺纹质量的综合指标,由螺纹公差带和螺纹长度组成。6h等级对应的螺纹中径为5.35。 公差等级是指决定尺寸精度的等级。按照国家标准,一共有20个级别。从IT01、it0、it1、it2到it18,数字越大,公差等级(加工精度)越低,尺寸允许范围(公差值)越大,加工难度越小。 扩展数据: 公差等级的相关规定: 1在满足零件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精度要求应与生产可能性相一致,即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和现有设备。 2在选择公差等级时,不仅要满足设计要求,还要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选择最佳加工精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和经济问题。它不仅要考虑加工成本,还要考虑加工精度提高后的装配成本,以及精度对性能和经济指标(可靠性、寿命、油耗等)的影响。

3、在机械制造中,公差水平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机器的精度和零件的互换性,并保证制造机器的经济性。也就是说,只要精度较低,机器的功能和精度是可以保证的,不需要对零件的精度要求过高,这样会增加制造成本。 内螺纹公差等级外螺纹公差等级外螺纹公差6H 7H 6H 6G小径公差小径公差小径公差小径公差M10*1 10 9.35 8.917 0,+0.150 0,+0.236 0,+0.190 0 0,+0.300-0.026,-0.138-0.026,0.206 M12 M12*1 12 11 11 11.35 10 10.917 0 0,+0.160 0,+0.2360 0 0 0,+0.200 0 0 0 0 0 0 0 0 0 0 0.300-0.026,-0.144-0.026,0.206 M14 1 4 14 13 13.35 122.917 0 0,+0.160 0.16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0.917 0,+0.160 0.0,+0.236 0,+0.200 0,+0.180 0,+0.2650 11 11.188 0.026,-0.144-0.026,0.206的0.206 M12*1.25 12 11 11.188 10.647 0 0,+0.180 0,+0.2650 0 0,+0.2240 0 0,+0.335-0.028,-0.160-0.028,-0.160的0.028,-0.240的0年240 M14的1.25 14 14 13 13 13.18812.647 0的“12.647 0,+0.180 0 0,+0.2650的0,+0.2650的0,+0.2240的0,+0.2240的0,+0.2240的0.330.028,.240 M12*1.5 12 11.026 10.376 0,+0.190 0,+0.300 0,+0.236 0,+0.375-0.032,-0.172-0.032,-0.268 M14*1.5 14 13.026 12.376 0,+0.1900,+0.300 0,+0.0 0,

国标自由公差表

自由公差 何谓自由尺寸公差?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12级。取自其中 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 双向(±)二种。 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 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 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 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 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 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 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 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 轴用h(-);长度用(±)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 轴或长度,均采用IT(即Js或js)。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尺寸分段 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mm)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精密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中等m ±0.1 ±0.1 ±0.2 ±0.3 ±0.5 ±0.8 ±1.2 粗糙e ±0.2 ±0.3 ±0.5 ±0.8 ±1.2 ±2 ±3 最粗v -- ±0.5 ±1 ±1.5 ±2.5 ±4 ±6 2.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2000)mm 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 精密 f ±0.2 ±0.5 ±1 ±2

螺纹公差等级对照表

螺纹精度等级6h的公差范围是-0.150-0.0mm。 螺纹精度是衡量螺纹质量的综合指标,它由螺纹公差带和螺钉长度组成。对应于6h级的螺纹的螺距直径为5.35。 公差等级是指确定尺寸精度的等级。根据国家标准,有20个等级。从IT01,it0,it1,it2到it18,数字越大,公差等级(加工精度)越低,尺寸的允许变化范围(公差值)越大,加工难度就越小。 扩展数据: 公差等级的有关规定: 1.在满足零件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精度要求应与生产可能性相一致,即应采用合理的加工技术,组装工艺和现有设备。 2.选择公差等级时,不仅应满足设计要求,而且还应考虑技术的可能性和经济性。选择最佳的加工精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和经济问题。它不仅应考虑加工成本,而且还应考虑

由于加工精度的提高而导致的组装成本,以及精度对性能和经济指标(可靠性,寿命,燃料消耗等)的影响。 3.在机械制造中,规定公差等级是为了确保机器的精度和零件的互换性,并确保制造机器的经济性。也就是说,只要精度低就能保证机器的功能和精度,就不必过分要求零部件的精度,这会增加制造成本。 内螺纹公差等级外螺纹公差6H 7H 6G 小径公差中径公差小径公差M10*1 10 9.35 8.917 0,+0.150 0,+0.236 0,+0.190 0,+0.300 -0.026,-0.138 -0.026,0.206 M12*1 12 11.35 10.917 0,+0.160 0,+0.236 0,+0.200 0,+0.300 -0.026,-0.144 -0.026,0.206 M14*1 14 13.35 122.917 0,+0.160 0,+0.236 0,+0.200 0,+0.300 -0.026,-0.144 -0.026,0.206 M12*1.25 12 11.188 10.647 0,+0.180 0,+0.265 0,+0.224 0,+0.335 -0.028,-0.160 -0.028,-0.240 M14*1.25 14 13.188 12.647 0,+0.180 0,+0.265 0,+0.224 0,+0.335 -0.028,-0.160 -0.028,-0.240 M12*1.5 12 11.026 10.376 0,+0.190 0,+0.300 0,+0.236 0,+0.375 -0.032,-0.172 -0.032,-0.268 M14*1.5 14 13.026 12.376 0,+0.190 0,+0.300 0,+0.236 0,+0.375 -0.032,-0.172 -0.032,-0.268 M16*1.5 16 15.026 14.376

螺纹公差等级对照表

螺纹: 螺纹指的是在圆柱或圆锥母体表面上制出的螺旋线形的、具有特定截面的连续凸起部分。螺纹按其母体形状分为圆柱螺纹和圆锥螺纹;按其在母体所处位置分为外螺纹、内螺纹,按其截面形状分为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及其他特殊形状螺纹。 螺纹公差等级表: 公差等级是指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国标规定分为20个等级,从IT01、IT0、IT1、IT2~IT18,数字越大,公差等级越低,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越大,加工难度越小。 选择公差等级的实质就是正确解决机器零件使用要求与制造工艺及成本之间的矛盾。 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公差等级。精度要求应与生产的可能性协调一致,即要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和现有设备。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则要采取提高设备精度和改进工艺的方法来保证产品的精度。对配合尺寸选取适当的公差等级是极为重要的。 (1)选择公差等级首先应保证使用要求。 (2)选择公差等级时,既要满足设计要求,也要考虑工艺的可能性及经济性。选择最佳加工精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它不仅要考虑加工成本,而且要考虑由于加工精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装配成本,以及精度对产品使用性能和经济指标的影响。 (3)在机械制造中,公差等级的规定是本着既能保证机器的精

度和零部件的互换性,又能保证制造机器的经济性。就是说只要低的精度能够保证机器的功能和精度,就不要过高地要求零部件的精度.那样会增加制造成本。具体应该根据该机器的种类和某种零件的用场来确定其公差等级,公差包括尺寸公差和配合公差.使用时可参考机械设计手册中列举的各种零件的推荐公差等级,灵活应用。

公差第10章 圆柱齿轮的公差与配合

第10章圆柱齿轮传动精度与检测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的特性;齿轮主要加工误差的分组方法和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差项目以及测量方法。 2.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选择及确定方法。 3.熟悉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标准和齿轮主要加工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4.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特有的公差项目和齿轮副的公差项目。 10.1 概述 齿轮传动在机器和仪器仪表中应用极为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形式,通常用来传递运动或动力。齿轮传动的质量与齿轮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保证齿轮传动质量,就要规定相应的公差,并进行合理的检测。由于渐开线圆柱齿轮应用最广,本章主要介绍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及检测方法。2001年国家发布了GB/T 10095.1—2001及GB/T 10095.2—2001以代替GB/T 10095—1988。本章仅介绍齿轮的加工误差和齿轮副安装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由于齿轮传动的类型很多,应用又极为广泛,因此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使用要求可分为传动精度和齿侧间隙两个方面,一般有如下几方面要求。 1.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就是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实际速比相对于理论速比的变动量 应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保证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运动准确协调。 2.传递运动的平稳性 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就是要求齿轮在一个齿距范围内的转角误差的最大值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齿轮副瞬时传动比变化小,以保证传动的平稳性。 3.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就是要求齿轮啮合时,齿面接触良好,使齿面上的载荷分布均匀, 避免载荷集中于局部齿面,使齿面磨损加剧,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 4.齿轮副侧隙的合理性 侧隙即齿侧间隙,齿轮副侧隙的合理性就是要求啮合轮齿的非工作齿面间应留有一定的侧隙,以提供正常润滑的贮油间隙,以及补偿传动时的热变形和弹性变形,防止咬死。但是,侧隙也不宜过大,对于经常需要正反转的传动齿轮副,侧隙过大会引起换向冲击,产生空程。所以,应合理确定侧隙的数值。 虽然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根据齿轮传动的用途和具体的工作条件的不同又有所侧重。例如,用于测量仪器的读数齿轮和精密机床的分度齿轮,其特点是传动功率小、模数小和转速低,主要要求是齿轮传动的准确性,对接触精度的要求就低一些。这类齿轮一般要求在齿轮一转中的转角误差不超过1′~2′,甚至是几秒。如齿轮需正反转,还应尽量减小传动侧隙。对于高速动力齿轮,如汽轮机上的高速齿轮,由于圆周速度高,三个方面的精度要求都是很严格的,而且要有足够大的齿侧间隙,以便润滑油畅通,避免因温度升高而咬死。汽车、机床的变速齿轮,对工作平稳性有极严格的要求。对于低速动力齿轮,如轧钢机、矿山机械和起重机用的齿轮,其特点是载荷大、传动功率大、转速低,主要要求啮合齿面接触良好、载荷分布均匀,而对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和传动平稳性的要求,则相对可以低一些。 10.2 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及检测 在齿轮标准中齿轮误差、偏差统称为齿轮偏差,将偏差与公差共用一个符号表示,例如Fa既表示齿廓总偏差,又表示齿廓总公差。单项要素测量所用的偏差符号用小写字母(如,)加上相应的下标组成;而表示若于单项要素偏差组成的“累积”或“总’’偏差所用的符号,采用大写字母(如F)加上相应的下标表示。

齿轮各项公差表

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 i″值m m 分度圆直径mm 法向模数mm 精度等级 大于到 5 6 7 8 9 10 —125 1~3.5 >3.5~6.3 >6.3~10 10 13 14 14 18 20 20 25 28 28 36 40 36 45 50 45 56 63 125 400 1~3.5 >3.5~6.3 >6.3~10 >10~16 11 14 16 18 16 20 22 25 22 28 32 36 32 40 45 50 40 50 56 63 50 63 71 80 400 800 1~3.5 >3.5~6.3 >6.3~10 >10~16 13 14 16 20 18 20 22 28 25 28 32 40 36 40 45 56 45 50 56 71 56 63 71 90 800 1600 1~3.5 >3.5~6.3 >6.3~10 >10~16 14 16 18 2 20 22 25 28 28 32 36 40 40 45 50 56 50 56 63 71 63 71 80 90 齿坯尺寸和形状公差 齿轮精 度等级 ① 5 6 7 8 9 10 孔尺寸 公差 形状 公差 1T5 1T6 1T7 1T8 轴尺寸 公差 形状 公差 1T5 1T6 1T7 顶圆直 径② 1T7 1T8 1T9 注:①当三个公差组的精度等级不同时,按最高的精度等级确定公差值。 ②若顶圆不作测量齿厚的基准,尺寸公差按1T11给定,但不大于0.1m n 。 标准公差数值μm 基本尺寸 mm 公差等级 1T 01 1T 1T 1 1T 2 1T 3 1T 4 1T 5 1T 6 1T 7 1T 8 1T 9 1T 10 1T 11 1T 12 1T 13 1T 14 1T 15 1T 16 1T 17 1 1 ≤30.3 0.5 0.8 1. 2 2 3 4 6 10 14 25 40 60 10 14 25 40 60 10 00 1 3~6 0.4 0.6 1 1. 5 2. 5 4 5 8 12 18 30 48 75 12 18 30 48 75 12 00 1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的说明 名词解释: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公差组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误差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ⅠFi′、FP、FPk Fi″、Fr、Fw 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Ⅱfi′、fi″、ff ±fPt、±fPb、ffβ在齿轮一周内,多次周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ⅢFβ、Fb、±FPx 齿向线的误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根据使用的要求

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 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测量齿轮3~5 一般用途减速器6~8 透平机用减速器3~6 载重汽车6~9 金属切削机床3~8 拖拉机及轧钢机的小齿轮6~10 航空发动机4~7 起重机械7~10 轻便汽车5~8 矿山用卷扬机8~10 内燃机车和电气机车5~8 农业机械8~11 关于齿轮精度等级计算的问题 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模数m=4mm,小齿轮z1=30,齿宽b1=40mm,大齿轮2的齿数z2=96,齿宽b2=40mm,齿形角α=20o。两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箱体材料为HT200,其线胀系数分别为α齿=11.5×10-6K-1, α箱=10.5×10-6K-1,齿轮工作温度为t齿=60oC,箱体工作温度t箱=30oC,采用喷油润滑,传递最大功

常用公差表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3.圆跳动公差各种模柄的圆跳动公差可按下表选取。与模板固定的导套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可根据模具精度要求选取4级或5级,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跳动公差值已直接标注在导套零件图上。 4.同轴度公差阶梯式的圆截面凸模、凹模、凸凹模的工作直径与安装直径(采用过渡配合压入固定板内),阶梯式导柱的工作直径与安装(采用过盈配合压入模板内),均应有同轴度要求,其同轴度公差可按下表选取。

注: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直径。 5.圆柱度公差导柱与导套配合的圆柱面,其圆柱度公差一般可按6级精度选取。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柱度公差值已直接标注在导柱、导套零件图上。 三、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表面质量的高低用表面粗糙度衡量,通常以R a(μm)表示。R a数值愈小,表示其表面质量愈高。模具零件的工作性能如耐磨性、抗蚀性及强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表面质量的影响。模具零件的表面质量越高,其寿命也越长。但从另一方面看,对模具零件表面质量要求过高,则增加了模具制造成本。因此,应合理选用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模具零件常用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列于下表,可供模具设计时参考。

螺纹公差等级对照表

各种公差带的丝锥所能加工的内螺纹公差带对照表: 用于丝锥切出的螺纹精度不仅取决于丝锥本身的精度,而且还取决于其它许多因素,这些因素与刀具(切削锥径向跳动,中径尺寸,前角,磨纯度等)以及使用情况(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切削液,机床精度,夹紧方式,丝锥辅具的结构,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有关,因此并不完全根据被加工内螺纹的公差等级来确定丝锥螺纹的精度等级。 成量工具 用于丝锥切出的螺纹精度不仅取决于丝锥本身的精度,而且还取决于其它许多因素,这些因素与刀具(切削锥径向跳动,中径尺寸,前角,磨纯度等)以及使用情况(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切削液,机床精度,夹紧方式,丝锥辅具的结构,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有关,因此并不完全根据被加工内螺纹的公差等级来确定丝锥螺纹的精度等级。由于影响螺纹精度的因素很多,表中所列仅供选择丝锥时做参考。应按加工条件根据生产经验或通过试验,在标准所列范围内选用最适当的公差带的丝锥。 美制螺纹: 美制螺纹,又名统一螺纹。1864年,美国人威利.赛特斯(Willian Sellers)参照英国惠氏螺纹标准体系制定了美国国家螺纹(N)。这两种螺纹在直径与螺距系列和公差方面很相近。 起源: 美国国家螺纹的牙型(牙型角为60,削平高度为H/8)不同于

惠氏螺纹牙型(牙型角为55,削平高度为H/6)。在美国工业影响的地区和行业,美国国家螺纹得到广泛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盟军所使用的螺纹标准不统一,后勤补给困难给盟军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二战刚结束,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盟国马上着手制定盟国间统一的螺纹标准,于1948年颁布了统一螺纹标准。 由于当时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在盟军内占主导地位,因此统一螺纹主要是依据美国国家螺纹标准而制定的,统一螺纹代号“UN”的前一个字母“U”来源于盟国间的“统一”;后一个字母“N”来源于美国国家螺纹的代号“N”。从此,统一螺纹开始挤占英国惠氏螺纹原有的使用市场。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公差组 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误差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 ⅠF i′、F P、F Pk F i″、F r、F w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Ⅱf i′、f i″、f f ±f Pt、±f Pb、f fβ 在齿轮一周内,多次周 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 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 ⅢFβ、F b、±F Px齿向线的误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1) 精度等级 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 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参见 (2) 齿轮检验与公差根据齿轮副的使用要求和生产规模,在各公差组中选定检验组来检定和验收齿轮精度。(3) 齿轮副 的检验与公差齿轮副的要求包括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接触班点位置和大小以及侧隙要求,如上述四方面要求均能满足,则此齿轮副即认为合格。(4) 齿轮侧隙齿轮副的侧隙要求,应根据工作条件用最大极限侧隙j nmax(或j tmax)与最小极限侧隙j nmin(或j tmin)来规定。中心距极限偏差(±f a)按“”表的规定。 齿厚极限偏差的上偏差E ss及下偏差E si从来选用。例如上偏差选用F(=-4f Pt), 下偏差选用L(=-16f Pt),则齿厚极限偏差用代号FL表示。参看图“齿轮、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若所选用的齿厚极限偏差超出所列14种代号时,允许自行规定。 (5) 齿轮各项公差的数值表 (6) 图样标注 在齿轮零件图上应标注齿轮的精度等级和齿厚极限偏差的字母代号。标注示例 a) 齿轮三个公差组精度 同为7级,其齿厚上偏差为F, 下偏差为L: b) 第Ⅰ公差组精度为7级,第Ⅱ、Ⅲ公 差组精度为6级,齿厚上偏差为G,齿厚下 偏差为M: c) 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4级, 其齿厚上偏差为-330m,下偏差为 -405m: 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丝锥公差等级的选用方法

丝锥公差选用 丝锥公差等级的选用,取决于螺纹孔的公差等级。欧美系丝锥的螺纹公差,可参见标准DIN13。 常用的丝锥和内螺纹公差: 丝锥公差与内螺纹公差对照表:

以上对照表说明,ISO2/6H/2B等级的丝锥,可以应用于4G/ 5G/6H公差的内螺纹的制造。 欧美系丝锥的常规公差为ISO2/6H。生产厂家有时会制造出6HX和6GX的丝锥,这些超出标准值的公差带位置,主要用于加工高强度或高腐蚀性材料如铸铁等的丝锥;由于这类工件材料一般不会造成尺寸超差问题,所以可以使用偏上一点的公差,这样可以延长刀具的寿命。 挤压丝锥通常做成6GHX或6GX的公差。 日系丝锥的主要制造商有YAMAWA公司和OSG公司。 P级丝锥公差是日本YAMAWA公司依TAS(日本工具工业会规格)的规定而制定,类似美国的GH级精度。 丝攻的螺距为0.7mm(公制粗牙M4)或以上时(或英制下,T.P.I.≤36),丝攻的有效径基准尺寸以0为基准点,每一级的精度公差为20μm,亦即P1级的有效径精度公差为(0、20μm),以此类推,P2级为(20、40μm),P3

级为(40、60μm),P4级为(60、80μm)。 丝攻的螺距为0.6mm(公制粗牙M3)或以下时(或英制下,T.P.I.≤40),丝攻的有效径基准尺寸以10μm为基准点,每一级的精度公差为15μm,即P1级为(10、25μm),以此类推,P2级为(25、40μm),P3级为(40、5 5μm),P4级为(55、+70μm)。 G级精度是日本YAMAWA公司针对挤压丝锥制定的规定。 G级精度下,丝攻的有效径基准尺寸以0为基准点,每一级的精度公差为12.7μm(0.0005″),即G1级为(0、13μm),G4级为(38,51μm),以此类推。 依据不同尺寸规格的内螺纹的Class2级精度,可选用的挤压丝锥的G级精度如下表:

国标自由公差表

国标自由公差 何谓自由尺寸公差?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 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 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 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 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 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 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 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 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 轴用h(-);长度用(±)? 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 轴或长度,均采用? IT(即Js或js)。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尺寸分段 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mm)

2.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2000)mm 3.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 4.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4.1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4.2垂直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4.3对称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公差组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误差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ⅠF i′、F P、F Pk F i″、F r、F w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Ⅱf i′、f i″、f f ±f Pt、±f Pb、f fβ在齿轮一周内,多次周 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 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 ⅢFβ、F b、±F Px齿向线的误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1) 精度等级 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 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 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参见齿轮传动精度等级选择 (2) 齿轮检验与公差根据齿轮副的使用要求和生产规模,在各公差组中选定检验组来检定和验收齿轮精度。(3) 齿轮副 的检验与公差齿轮副的要求包括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 ic′,齿轮副的接触班点位置和大小以及侧隙要求,如上述四方面要求均能满足,则此齿轮副即认为合格。(4) 齿轮侧隙齿轮副的侧隙要求,应根据工作条件用最大极限侧隙j nmax(或j tmax)与最小极限侧隙j nmin(或j tmin)来规定。中心距极限偏差(±f a)按“中心距极限偏差”表的规定。 齿厚极限偏差的上偏差E ss及下偏差E si从齿厚极限偏差表来选用。例如上偏差选用F(=-4f Pt),下偏差选用L(=-16f Pt),则齿厚极限偏差用代号FL表示。参看图“齿轮、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若所选用的齿厚极限偏差超出齿厚极限偏差表所列14种代号时,允许自行规定。 (5) 齿轮各项公差的数值表 齿距累积公差F P及K个齿距累公差F PK齿向公差Fβ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 w 轴线平行度公差中心距极限偏差(±f a)齿厚极限偏差接触斑点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 r径向综合公差F i″齿形公差F f齿距极限偏差(±f Pt) 基节极限偏差(±f Pb)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 i″齿坯尺寸和形状公差 齿坯基准面径向和端面跳动齿轮的表面粗糙度R a圆柱直齿轮分度圆上弦齿厚及弦齿高 (6) 图样标注 在齿轮零件图上应标注齿轮的精度等级和齿厚极限偏差的字母代号。标注示例 a) 齿轮三个公差组精度 同为7级,其齿厚上偏差为F,下偏差为L: ? b) 第Ⅰ公差组精度为7级,第Ⅱ、Ⅲ公 差组精度为6级,齿厚上偏差为G,齿厚下 偏差为M: c) 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4级, 其齿厚上偏差为-330?m,下偏差为 -405?m: ? 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按机器类型选择按速度、加工、工作条件选择 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机器类型精度等级 测量齿轮3~5一般用途减速器6~8航空发动机4~7起重机械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