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

完整word版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
完整word版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

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噪声固废环评监测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编著的《2010-2011年度大宗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发展报告》,全面反映了近年我国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

高炉渣综合利用情况

从国内外高炉渣的处理方法看,分为水淬渣和干渣,其中水渣作为一种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和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建材行业,因此水渣处理工艺也因此被国内钢铁企业普遍采用。根据水渣的脱水方式,水渣处理工艺又分为转鼓脱水法(图拉法)、渣池过滤法(底滤法)、脱水槽式(拉萨法)、提升脱水式(明特克法)。干渣的产生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碎后用于路基垫层、筑路骨料、建筑用砂石料等,产品附加值低。目前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很少采用干渣处理方法,仅在水渣系统有故障或有特殊情况时采用,但在西部地区部分钢厂中, 干渣仍占有一定的比例。

水淬渣具有良好的潜在水硬性,可作为优质的水泥原料,或可直接替代部分水泥用于混凝土生产。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水渣微粉,可使其强度、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侵蚀、黏聚性和抗离析等性能有所

提高。近几年随着高炉渣综合利用的深度开发和技术的成熟,大部分钢铁企业建立了高炉水渣制水渣微粉生产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国内共有210余条矿渣细磨生产线,矿渣粉产能约1.4亿吨/年,消耗了国内65%以上高炉水渣,生产的矿渣粉产品现应用于世博会场馆、国家体育馆、京沪高铁、宁杭城际铁路、广深港沿江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中。但仍有一部分钢铁企业将水淬渣直接卖给水泥厂作混合材,水泥厂一般将水淬渣与熟料、石膏等共同粉磨,由于水淬渣易磨性较熟料差,难以磨细至理想的细度,致使水淬渣的活性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水淬渣在水泥中的掺量,不利于水淬渣的大量利用。

此外,高炉渣还可以生产一些用量相对不大,但极具经济价值的特殊用途产品,如生产矿渣棉、微晶玻璃、耐火材料等。

钢渣综合利用情况

钢铁企业一般都采用破碎一筛分一磁选一磁选后废钢回收”处理钢渣。钢铁企业磁选后的钢铁尾渣除少量用于返回烧结和炼钢外, 其余主要用于直接生产道路工程、钢渣砖制备、钢渣水泥、水泥和混凝土掺合料等,或外销于建材企业用于以上材料的生产。

1?返回烧结和炼钢,作为熔剂

目前钢铁企业利用钢渣中的残钢、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锰等有益成分,作为烧结矿的增强剂和代替熔剂,降低熔剂和固体燃料消耗,同时提高烧结矿的产量和强度,或作为转炉炼钢熔剂,可提高炉龄,促进化渣,缩短冶炼时间,降低造渣剂消耗。但钢渣中较高的硫或磷含量会产生富集作用,影响了大宗冶炼回用,消耗钢渣尾渣总量最高占总产生量的10%。

2.作为建筑原料或制备建材制品

钢渣尾渣可作为筑路渣、钢渣砂替代砂或石子用于道路基层、垫层、面层材料,降低成本。另外,钢渣经稳定化处理后可与粉煤灰或

炉渣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成型、养护,生产出不同规格的钢渣砖、免烧砖、砌块、路缘石等各种建材制品。如宝钢、宣钢、武钢、西宁特钢、陕西龙钢等钢铁企业均已建立混凝土砌块和透水砖、花砖、彩色地砖生产线,其中宝钢生产的碾压型整铺透水透气混凝土和机压型混凝土透水砖制品已应用于世博园区中心广场、世博公园等重大地面工程的铺设。

随着钢渣处理及应用技术的发展,武钢、马钢、日照钢铁、天津钢管、萍钢、陕西龙钢、唐山新宝泰、太钢、唐钢等钢铁企业已相继

建成或在建共40余条钢渣粉生产线,年处理钢渣尾渣约1800万吨, 通过将钢渣磨细可以激发钢渣的活性,代替水泥用于混凝土建筑工程,可降低混凝土水化热而产生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以及耐磨性、抗冻性、耐腐蚀性能。钢渣粉成本比水泥低30%,降低工程

造价,为钢渣制备优质沥青混凝土耐磨集料开辟了道路,日益成为钢

渣利用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进一步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钢铁行业联合建筑行业,相继成功开发了低热钢渣水泥、钢渣道路水泥、钢渣砌筑水泥等水泥品种。

含铁尘泥利用情况

含铁尘泥含铁较高,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目前,大部分钢铁企

业将粒度较大的含铁尘泥作为原料的一部分直接配入烧结混合料,过细的含铁除尘灰经造球后再作为烧结配料。此外,首钢、沙钢、本钢、宁波钢铁等企业建成污泥除尘灰制球生产线,将回收的各种含铁尘泥经沉淀烘干制球后作为转炉冶炼辅料,在转炉冶炼初期替代石灰石、烧结矿,起到一定的造渣剂、助熔剂的作用。太钢则以固体废弃物为

新矿山”资源,建立国内首套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装置,通过富氧竖炉对

红泥、冶金除尘灰、废钢、钢渣等固体废弃物进行冶炼,生产出铁水直接供给炼铁炼钢工序,排出的水渣进入太钢高炉矿渣超细粉装置加工成水泥原料,生成的煤气进入公司煤气管网统一调配使用,实现了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全部循环利用。

对于含铁品位较高的氧化铁皮(粉),除应用烧结、炼钢外,钢铁企业充分挖掘资源特性,生产铁氧体预烧料、氧化铁红、磁性材料、还原铁粉和粉末冶金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铁素的价值提升。宝钢利用氧化铁皮还原的氧化铁红,再添加一定量镀锌废渣和锰元素, 开发出二十多种锰锌铁氧体低损耗软磁材料品种,随着宝钢氧化铁鳞的产生量逐年增多,又相继成功开发了永磁材料,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种类,极大地推动了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马钢采用杂质低的优质铁鳞作为原料,建成了万吨级的还原铁粉生产线,不仅为粉末冶金行业提供了优质原料,同时提高了氧化铁皮的利用附加值,莱钢依托氧化铁皮等钢铁副产品,自主研发并掌握了轿车用高性能水雾化钢铁粉末规模化生产技术,形成年产8000吨和一条年产4万吨水雾化钢铁粉末生产线,用于轿车用正时带轮、发动机进排气阀座、油泵转子等粉末冶金结构零件,改变了国内水雾化钢铁粉末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冶炼渣综合利用技术进展

针对钢铁渣尚未解决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正在研究一批新的利用技术,经过初步的工业试验或产业化示范,其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

可行性得到了初步证实,包括产业化推广类技术和重大关键研发类技术两大类.

1.产业化推广类技术

(1)钢渣处理技术

矿渣已成为我国水泥混凝土行业宝贵资源,应用比较广泛,但钢渣在水泥工业中的研究与应用较为缓慢。一方面落后的钢渣处理工艺造成渣铁包裹严重,FeO及金属Fe含量高,制备水泥生料时会使粉磨电耗升高,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落后的钢渣处理工艺使钢渣中的f-CaO、f-MnO消解不完全,会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因此,钢渣处理工艺是钢渣实现资源化的前提与条件,钢渣处理工艺的好坏钢渣高价值资源化利用关系影响较大。

钢渣余热自解热闷技术是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研发成功的钢渣热闷处理技术,2009年被国家环保部列入《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并在鞍钢鲅鱼圈钢铁分公司、本溪钢铁公司、唐山国丰钢铁公司、首钢京唐钢铁公司、新余钢铁公司、九江钢铁公司、

韶关钢铁公司、天铁资源公司、日照钢铁公司等近20个企业推广应用。

滚筒渣处理技术是将高温熔态冶金渣在一个转动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处理,在工艺介质和冷却水的共同作用下,高温渣被急速冷却和

碎化,并被排出。所形成的滚筒渣粒度小而均匀,小于70毫米的粒渣所占比例大于80%。成品渣中性能较稳定,渣钢分离效果好,可以直接进行磁选。目前该工艺已在宝钢、马钢、宣钢、方大特钢等企业得到推广和应用外,已经输出到印度JSW和韩国浦项制铁集团等国际大型钢铁企业。

⑵钢渣棒磨技术与宽带新型磁选提纯技术装备

热闷处理后的钢渣通过宽带磁选机,同收钢渣中的废钢;再采用

棒磨机剥离提纯,然后经双辊磁选机磁选,回收铁品位达90%以上, 可直接代替部分废钢作为废钢冷料。通过优化工艺,钢渣中的金属铁回收率达98%。

⑶矿渣、钢渣复合微粉生产技术

符合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的钢渣粉产品已推广应用。由于矿渣粉

的碱度低,大掺量时会出现钢筋锈蚀和碳化起砂等现象,因此需掺入碱性钢渣粉以改善矿渣粉的缺点,又可发挥钢渣粉后期强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因此,钢铁渣复合粉是混凝土最佳掺合料。

将粒化高炉矿渣和钢渣分别磨细至400平方米/千克比表面积以上,并根据渣粉性质,按科学比例配制成钢铁渣复合粉作混凝土掺合料,可等量取代10%?40%,的水泥。钢铁渣复合粉配制混凝土可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改善其工作性和提高其耐久性。

⑷钢铁渣生产水泥技术

钢铁渣粉可与硅酸盐水泥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成钢渣硅酸盐水

泥、低热钢渣水泥、钢渣道路水泥等水泥品种。目前我国已有钢渣硅酸盐水泥”、低热钢渣矿渣水泥”、钢渣道路水泥”、钢渣砌筑水泥”的标准和产品,并在工程中应用,但规模不大,应大力推广。

2.重大关键工程技术

⑴钢渣余热利用及回收技术

我国钢铁工业产生冶金渣温度高达1400?1500C,余热品质较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但是据统计我国钢铁工业熔渣的余热回收率不足2%。随着能源、环保瓶颈问题的日益加剧,近年来,国内的有关单位及科研院校都在积极地进行着高温冶金渣显热利用方面的研

究,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几年内重要的节能环保技术之一。其中, 首钢、宝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和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分别开展了此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有些技术已完成了中试,并即将进行工业化建设。

利用钢渣余热回收与封闭式连续处理及稳定化技术,首钢现已在北京地区建设一条1万吨级的钢渣余热回收处理试验线,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同时实现钢渣余热回收、渣钢分离、钢渣稳定化处理以及钢渣尾渣混凝土制品制备,有效解决现有处理技术中作业周期长、处理效果差等系列问题,实现钢渣处理的自动化、机械化、装备化、密闭化、连续化,为后续该技术的产业化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熔融高炉渣直接生产矿棉也是钢铁渣余热利用技术。目前我国每年需求岩矿棉一百万吨左右,今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整个建筑外墙保温市场前景广阔,并且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和建筑防火问题越来越重视,具备防火吸音功能的低成本无机矿物纤维棉越来越受到重视。

⑵钢渣尾渣制备农业用肥料技术

钢渣中含有大量的硅、钙、铁、锰、磷等对农作物有益的元素,

并且钢渣内大部分有害元素含量符合农业有关标准要求,对于改良土壤,满足农作物营养需求等方面十分有益。德国、日本等国在钢渣改良土壤方面研究与应用较多,利用渣中CaO缓慢中和改良酸性土壤。

国内钢铁企业及科研院所一直以来积极研究开发钢渣在农业领域利用技术,提高钢渣产品的附加值。太钢在不锈钢渣毒害性、钢渣有害元素分离净化、肥料各种微量元素的稳定性、钢渣肥在农业种植实验效果等研究的基础上,于2011年开建不锈钢尾渣湿选处理、不锈钢尾渣干燥及肥料生产线,年产土壤调理剂、草坪肥、复合肥等钢渣肥料50万吨,应用于农业和高尔夫球场草坪,国内首次实现了钢渣生产肥料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对于钢铁工业实现钢渣高附加值利用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3.重大关键设备

近几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钢铁渣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⑴INBA法高炉设备

高炉渣水力冲渣设备是在国外INBA法的基础上,我国自行创新研发的工艺设备,是无污染、冲渣质量好、蒸汽回收的生产技术装备,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⑵钢渣热闷设备

我国自行研发的钢渣余热自解热闷处理设备,主要用于消解钢渣

中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使其稳定化。该设备适应液态钢渣直接热闷处理短流程工艺,自动化控制水平高,安全可靠,无废水排放,实现了节能降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⑶立磨粉磨粒化高炉矿渣粉磨设备

在引进、消化、创新的基础上,我国自行设计制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磨设备一一立式辊磨,并在国内推广应用,其吨产品电耗、设备生产能力和运转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⑷卧式辊磨粉磨钢渣粉设备

在引进国外卧式辊磨设备基础上,消化、创新、设计制造了钢渣节能粉磨设备一一钢渣粉卧式辊磨,加大了国内制造部件数量,降低了设备价格,满足了国内钢渣粉生产需要。

⑸钢渣棒磨机提纯设备和专用磁选设备

在引进国外钢渣棒磨机和宽带磁选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造了国产钢渣提纯棒磨机和宽带磁选机,并应用于国内钢渣加工生产线上。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范工业固体废物购 买、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防止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 本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 公司内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管理。 第三条运城发电公司对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 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 体废弃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 环经济发展。 第四条对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 负责的原则。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对其 产生的固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第二章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制度 第五条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部门建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监测制度,制定统一的监测规范。定期上报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状况等信息。

第六条建设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项目以及建设贮存、 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并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第七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需要配套建 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八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责任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九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责任部门应当建立、健全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 措施。 第十条国家实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按照环 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定期向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工业固体废物 的种类、产生量等相关资料。当污染物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应及时申报。 第十一条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 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第十二条禁止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 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 堆放废物的地点倾倒、堆放固体废物。 第十三条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 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四条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称和类别代码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称和类别代码 编号废物类别废物来源常见危害组分和废物名称 (举例) 48 含氮有机废物在有机和专用化学产品制 造业、印染业、化肥制造业 中产生的含氮有机废物 胺类、氨类、胍类、硝基化 合物、含氮杂环化合物等 49 含硫有机废物在基本有机合成中产生的 含硫有机废物 硫醇、硫醚、硫酚、二硫化 合物、磺化物等 51 含钙废物包括电石渣、废石、造纸白泥、氧化钙等废物, 52 硼泥 53 赤泥 54 盐泥从冶炼中产生的废物 55 金属氧化物废物铁、镁、铝等金属氧化物废物(包括铁泥) 56 无机废水污泥指含无机污染物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但不包括本表中已提到的污泥 57 有机废水污泥指含有机污染物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化活性污泥) 58 动物残渣指动物(如:鱼、肉等)加工后的剩余残物 59 粮食及食品及加工废物指粮食和食品加工中产生的废物(如造酒业中的酒、

豆渣,食品罐头制造业的皮、叶、茎等残物等) 60 皮革废物应为包括皮革鞣制、皮革加工及其制品的废物 61 废塑料从塑料生产、加工和使用中产生的废物 62 废橡胶 63 中药残渣从中药生产中产生的残渣类废物 71 粉煤灰 72 锅炉渣或煤渣 73 高炉渣包括炼铁和化铁冲天炉产生的废渣 74 钢渣 75 煤矸石 76 尾矿具体注明何种尾矿 77 废陶瓷 78 废玻璃 79 废纸类 80 废木材 81 冶炼废物指金属冶炼(干法和湿法)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包括本表中已提到的钢渣、高炉渣和含有色金属化合物的废物 82 有色金属废物仅指各种有色金属、如铜、铝、锌、锡等金属在机械加工时产生的屑、灰和边角等废料 83 矿物型废物包括铸造型砂、金刚砂等矿物型废物

2018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报告 篇一: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报告提纲 201X年各地区(企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报告 (提纲) 一、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本地区(企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整体情况和各类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总结性论述,分析201X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工业固废年度产生及累积堆存情况。 (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主要利用途径及取得的成绩。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状况 本地区企业开发、应用的值得推广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技术、工艺及装备,重点包括重大关键研发类技术、示范类技术和产业化推广类技术。 三、国家综合利用相关法规和优惠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一)国家相关法规、条例、政策措施等落实和执行情况。(二)本地区(企业)综合利用相关文件的制定、执行情况,推动综合利用工作的具体做法等。 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产业园区和企业情况本地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园区、企业开展综合利用的基本情况和典型模式。 五、本地区(企业)综合利用产业标准制修订情况 六、本地区(企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问题七、本地区(企业)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前景八、意见和建议 201X年各地区(企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经济指标表 填表说明:

1.综合利用总产值是指通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而获得的产值。 2.综合利用总利润是指通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而获得的利润。 3.综合利用企业是指以综合利用为主营业务或综合利用产值占企业总产值50%及以上的企业。 4.新增投资是指201X年在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等方面新增加的资金投入。 5.从业人数包含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内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人数和从事资源综合利用配套的咨询、服务等产业的总人数。 6.地区内没有相应工业固体废物的请填“无”。 7.对表格中没有,但在地区内影响较大的工业固体废物,请在其他废渣栏填写,可适当增加表格,并在备注中注明。 8.黑色尾矿包括铁、锰、铬等黑色金属尾矿;有色尾矿包括铝、铜、铅、锌、镍、金及其他有色金属尾矿。 篇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 核心提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申请报告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商业计划书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办法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54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办法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办法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总则 1.1为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规定了工业固体废物考核标准等内容。 1.3本办法适应于公司所有固体废物的排放管理。 2名词术语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固体废物能污染地下水、地面水和空气并影响人体健康影响环境卫生影响景关且占用土地。

3管理职责 本标准归口管理单位是安全办。在厂长的领导下履行业务职责。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工业固体废物考核标准 4.1.1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在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同时必须采取防扬散、 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4.1.2对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和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同时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4.1.3禁止擅自拆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广东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的实施细则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关于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的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广东省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依据《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8 年26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适用于本细则。 第三条本细则所指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是指对开展工业固体废 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所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种类、数量进行核定,对综合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要求进行符合性判定的活动。 第四条评价工作按照自愿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评价活动。 第五条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对广东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各县级以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依据本细则管理本辖区内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绿色化、规模化发展。 第六条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企业,可依据评价结果,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生态环境部关于环境保护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有关规定,申请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以及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第二章评价机构管理 第七条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依据统一的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第八条评价机构是指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第三方机构。列入推荐名单的评价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广东省境内注册登记或在广东省内有分支机构并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办公场所; (二)在资源综合利用评估、评价、技术服务等相关领域具有一年以上业务经验,熟悉相关产业政策、标准和规范,近两年承担节能、综合利用等行业第三方服务业务不少于10项。具备国家、省级第三方机构认证资质优先推荐; (三)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专职人员不少于8人,从事专业包括资源、环境、财会等,其中具有上述专业的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5人,评价机构与所有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专职人员均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评价机构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机构管理制度、评价工作规程、评价人员管理制度、专家审议制度等; (五)与委托评价的单位在产品技术开发、生产、销售、检测等方面不存在利益关系;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符合条件的评价机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提交申请材料,经地级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汇总初审后,将符合条件的机构材料推荐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央驻粤单位及省属单位可直接向省工业和

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环评报告范文

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本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09年05月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为促进广州市在全面谋划各行业发展的同时,注重规划好环保部门严格管理的污染环节,将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又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张广宁市长在市环保局《关于尽快编制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及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问题的请示》和市发改委《关于编制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及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工作计划的请示》上作出批示。其中,将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2个行业专项规划及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列入编制内容。同时,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粤环[2005]43 号)也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置列入“统一规划、统一定点”方案。 据此,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广州市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专项规划》,以加快推进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如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批。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报告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文)指出,“必须依照国家规定对各类开发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各级环保部门负责召集有关部门专家和代表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意见,作为审批规划的重要依据”。2006年,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2006年)》(环办〔2006〕109号文)再次强调要求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必须认真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一步明

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报告

-1 -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报告 (20 年第 季度) 被评价企业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章)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所属市、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机构名称:_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评价机构联系电话: 报告日期:20 年 月 附件1 (公章)

注意事项 评价机构应在评价报告完成后的15 日内,将评价报告报送被评价企业所在地市级(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纸质材料一份,随附电子光盘)。 - 2 -

附件1-1 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企业基本情况表 -3 -

-4 -

附件1-2 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报告大纲 一、评价概述。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范围、评价期、对评价报告真实性的承诺。 二、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简介、性质、所在地、主要经营范围、从业人数及构成、规模等。 三、企业生产及经营。主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生产能力、原料来源、实际产量、产值、利润额、纳税额等。附近两年生产经营报表等。 四、企业工艺技术。主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采用的核心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及水平。附主要生产设备清单、生产工艺流程图等。 五、企业体系建设。计量统计体系建设情况,产品质量控制情况,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等。 六、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工业固体废物原料掺量情况,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采购(或接收)、消耗、库存及产品生产、出库、外销情况,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量的物料平衡计算等。附物料平衡表等。 七、结论。企业评价的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八、相关证明材料 1.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适用时); 3. 企业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适用时); - 5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年修改版)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前言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4. 贮存、处臵场的类型 5. 场址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 6. 贮存、处臵场设计的环境保护要求 7. 贮存、处臵场的运行管理环境保护要求 8. 关闭与封场的环境保护要求 9. 污染物控制与监测 10.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的二次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的选址、设计、运行管理、关闭与封场、以及污染控制与监测等内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原冶金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的选址、设计、运行管理、关闭与封场、以及污染控制与监测等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已经建成投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的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2-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6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5086.2-199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5555.12-199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GB15562.2-1995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11-26 批准2002-07-01实施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系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GB5085鉴别标准和GB5086及GB/T 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3.2 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至9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3 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至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4 贮存场 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臵于符合本标准规定的非永久性的集中堆放场所。 3.5 处臵场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各类工业固体废物的储存、处理和处置的管理,防止造成二次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催化剂、焦油、塔低物、废干粉、废胶块等化学废渣和废滤布、不合格品及不能送往生活垃圾场进行处理的其他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危险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第四条各单位应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积极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能回收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必须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要转移给具有合法资质的用户进行处置。 第二章责任与监督 第五条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必须保证本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符合公司《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负责。 第六条安全环保部具体负责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必须落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七条工业固体废物要按其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内容进行统计,并建立台帐,定期上报安全环保部备案。 第八条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所属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或处置设

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严禁擅自停用或拆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确有必要停用或拆除的,必须上报安全环保部批准,并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第九条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章工业固体废物 第十条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必须在安全环保部的统一组织下,定期向公司安全环保部申报登记。 第十一条各单位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应首先采取措施在厂内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或无害化,然后考虑贮存、处理、处置等措施。 第十二条工业固体废物在厂内临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并根据需要在工业固体废物临时储存点设置识别标志。 第十三条各单位在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时,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对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四条需要向厂区内工业固体废物临时储存场所排放固体废物时必须向安全环保部申报。工业固体废物执行分类搜集、存放,严禁乱排乱放,禁止向生活垃圾场或其它非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所倾倒工业固体废物。 第十五条需要将工业固体废物送至厂区外处置的单位,必须报厂安全环保部审批备案后,方可进行出厂转移处置。 第十六条工业固体废物必须经过包装、固化或采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后,方可分类转移到处置地。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详解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2-28批准2002-07-01实施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二次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选址、设计、运行管理、关闭与封场、以及污染控制与监测等内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原冶金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选址、设计、运行管理、关闭与封场、以及污染控制与监测等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已经建成投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 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2-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6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5086.2-199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5555.12-199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系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GB5085鉴别标准和GB5086及GB/T 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3.2 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

工信部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1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旨在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是指对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所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种类、数量进行核定,对综合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要求进行符合性判定的活动。 第五条评价工作按照自愿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评价活动。

第六条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管理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绿色化、规模化发展。 第七条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企业,可依据评价结果,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生态环境部关于环境保护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有关规定,申请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以及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第二章管理机制 第八条国家建立统一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制度,实行统一的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第九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定发布目录。通过目录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提升综合利用产品质量,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目录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综合利用产品、综合利用技术条件和要求等内容。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水平、综合利用产品市场应用情况、产品目录的实施情况等适时调整目录。 第十条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依据目录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企业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企业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企业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加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公司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行为;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制订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钱大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不适应公司危险废物管理。 3定义 3.1固体废物 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3.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是指除危险废物以外的,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3.3生活垃圾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3.4不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弃物 指在工程施工、生活中产生的不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建筑垃圾、食堂产生的食物垃圾及生活垃圾等。 3.5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弃物 指在生产、办公活动中产生的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设备维修产生的金属零件、废纸箱、废木箱、玻璃瓶罐、废塑料、废纸等。 3.6贮存 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 3.7处置 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

动。 4 责任权限 4.1总务部职责 (一)对公司区域内生活垃圾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二)总务部保安室负责固体废物运输车辆的监督检查与管理工作。 (三)总务部安全室负责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4.2其他相关部门职责 (一)协同做好固体废物的监管及污染防治工作。 (二)各部室、分厂负责本单位生产、办公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等工作。 5 相关内容 5.1 固体废物的识别与分类 公司各相关部室、分厂应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名录》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识别一般工业废弃物。并按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分类。 5.2 标识与贮存 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在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场所贴相应的标志。 贮存场所也应符合防泄漏、防雨水、防火等相关要求。 5.3 转运与处置 一般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应及时送交村委废品回收处理。不可回收的废弃物与生活垃圾等,由环卫部门或受委托单位统一运送至镇政府制定站点。总务部负责监督检查。 禁止向固体废物贮存场所以外的区域抛撒、倾倒、堆放、填埋或排放固体废物。 禁止将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混合收集、贮存。 5.4 固体废物的登记、台账管理

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综合利用

冶金过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班级:冶金11-A2 学号:120113202047 姓名:匡德强

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综合利用 匡德强 辽宁科技大学,冶金工程,E-mail:917409473@https://www.360docs.net/doc/8f303024.html, 摘要:随着我国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日益得到重视。本文从绿色生态建设、提高回收利用率、综合利用研究等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高炉渣、钢渣、尾矿,污泥等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冶金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方面的进展,并结合各大钢厂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方面的经验,系统地总结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利用方法。文章最后还对冶金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引言 据统计,目前我国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约 4.3亿吨,综合利用率为18.03%。其中工业尾矿产生量为2.84亿吨,利用率1.5%;高炉渣产生量7557万吨,利用率65%;钢渣产生量3819万吨,利用率10%;化铁炉渣60万吨,利用率65%;尘泥1765万吨,利用率98.5%;自备电厂粉煤灰和炉渣494万吨,利用率59%;铁合金渣 90万吨,利用率90%;工业垃圾436万吨,利用率45%。针对我国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现状,资源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是相关企业和机构必须重视和加大力度进行研究突破的课题。本文就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刻探索。 1 高炉渣的资源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我国的大部分高炉渣接近于中性渣(R=0.99~1.08),高碱性高炉渣数量较少,由于矿石的品味和炼生铁的种类不同,高炉渣的化学成分波动范围很大。 1.1利用高炉水渣生产水泥 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到2000年高炉渣的利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其中90%冲成水渣,大部分用作水泥的混合原料,我国部分钢铁企业的高炉水渣成分如上表 1 所示。 由表1可知,高炉水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 和SiO2,约占其渣总量的70% ~80% 。由于水冷(急冷)条件抑制了钙铝黄长石(AS),镁黄长石(M) ,钙长石(C) 和硅酸二钙(S) 等矿相的形成,进而形成具有潜在水硬胶凝性能的玻璃体矿相结构,这些矿相在水泥熟料、石灰和石膏等激发剂的作用下,可以显示出水硬胶凝性能并产生强度,因此,水渣是生产水泥的良好原料。目前,使用高炉水渣研制开发出的矿渣水泥主要有下面几种:( 1 ) 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是用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颗粒状高炉水渣加3%~

尾矿固废综合利用建设项目计划书

尾矿固废综合利用建设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针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尾矿、甘洛铅锌矿尾矿和彭县铜矿尾矿3类有代表性的尾矿,开展了酸性尾矿、 碱性尾矿和高泥类型尾矿的矿石性质研究,利用尾矿制作标准建筑用砖、 彩色人行道砖和尾矿空心砌块,达到了消除尾矿占用土地和影响环境目的,实现了尾矿的资源化。 该尾矿固废综合利用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3179.9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2816.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8.57%;流动资金363.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43%。 达产年营业收入3473.00万元,总成本费用2701.38万元,税金及附 加59.73万元,利润总额771.62万元,利税总额937.78万元,税后净利 润578.7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59.0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4.27%,投资利税率29.49%,投资回报率18.20%,全部投资回收期6.99年,提供 就业职位70个。 万物互联互通是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领域较明显的特征。工业固废综合 利用,不是一种经济模式,而是一个很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社会问题。它 涵盖:科学的发展观,技术创新,环保问题,再就业问题,产业升级转型,罕见的大跨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冲突,产业经济进化中的混乱格局,

互联网时代的冲击等多个层面。任何用单一的思维看待这个问题,都不会得到合理的解决。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 第三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产业研究 第五章项目投资建设方案 第六章项目选址分析 第七章土建方案 第八章工艺原则 第九章项目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分析第十章项目职业安全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 第十二章节能概况 第十三章进度方案 第十四章投资可行性分析 第十五章经济效益 第十六章综合评估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各类工业固体废物的储存、处理和处置的管理,防止造成二次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催化剂、焦油、塔低物、废干粉、废胶块等化学废渣和废滤布、不合格品及不能送往生活垃圾场进行处理的其他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危险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第四条各单位应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积极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能回收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必须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要转移给具有合法资质的用户进行处置。 第二章责任与监督 第五条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必须保证本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符合公司《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负责。 第六条安全环保部具体负责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必须落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七条工业固体废物要按其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内容进行统计,并建立台帐,定期上报安全环保部备案。 第八条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所属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或处置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严禁擅自停用或拆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设施,确有必要停用或拆除的,必须上报安全环保部批准,并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第九条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章工业固体废物 第十条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必须在安全环保部的统一组织下,定期向公司安全环保部申报登记。 第十一条各单位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应首先采取措施在厂内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或无害化,然后考虑贮存、处理、处置等措施。 第十二条工业固体废物在厂内临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并根据需要在工业固体废物临时储存点设置识别标志。 第十三条各单位在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时,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对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四条需要向厂区内工业固体废物临时储存场所排放固体废物时必须向安全环保部申报。工业固体废物执行分类搜集、存放,严禁乱排乱放,禁止向生活垃圾场或其它非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所倾倒工业固体废物。 第十五条需要将工业固体废物送至厂区外处置的单位,必须报厂安全环保部审批备案后,方可进行出厂转移处置。 第十六条工业固体废物必须经过包装、固化或采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后,方可分类转移到处置地。 第四章危险废物

江西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申报材料

江西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申报材料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江西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有限责任公司(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我国尾矿累积堆存量超146亿吨,尾矿综合利用率仅为18.9%。尾矿之所以成为“鸡肋”,源于观念的落后——没有从资源和环境两方面认识尾 矿资源。专家建言,应从技术、经济、政策、数据与信息“四管齐下”, 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目前我国开始强调经济增长质量,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 时期,固废产生量未来几年依然将维持在最低10%以上的增长速度。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17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将会突破50亿吨。 该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4214.1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19.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03%;流动资 金1094.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97%。 达产年营业收入7509.00万元,总成本费用5662.27万元,税金 及附加73.17万元,利润总额1846.73万元,利税总额2174.62万元,税后净利润1385.0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789.57万元;达产年投资 利润率43.82%,投资利税率51.60%,投资回报率32.87%,全部投资回收期4.54年,提供就业职位136个。 坚持“三同时”原则,项目承办单位承办的项目,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建设项目有关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管理规定修订稿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浙江隆源工贸有限公司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1、目的 为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一般工业废物类别 主要是指本公司在生产中产生的包装材料的废纸箱、废木箱、废塑料、废纸、废铁沫、废水处理污泥等。属于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弃物。 3、生活垃圾? 办公楼和宿舍楼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食堂产生的食物垃圾及生活垃圾等。 4、职责 公司基建办负责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置。公司仓库负责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存放和外售回收利用。按所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去向及处置方式做好记录,及时有效无害的清除和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存放、处置? 5.1各车间、库房应按照废弃物分类,设置临时放置点,并分别设置明显标识。 5.2废弃物产生后,应按不同类别和相应要求及时放置到临时存放场所。临时的存 放场所,应具备防雨、泄漏、防飞扬等设施或措施。 5.3一般固体废弃物存放? 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放在临时存放场所。 5.4一般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优先考虑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回收的 废弃物由各单位安排人员整理,再转卖给物资回收部门。 5.5委托处理?

仓库应与被委托单位签订委托回收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在运输、利用及处置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5.6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记录?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情况应记录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台账》中。 6、生活垃圾? 各生活垃圾产生点设置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由物业公司统一运送到垃圾场处理。 7.一般固废管理体系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的现状与对策(精)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金逸民【作者简介】金逸民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资源短缺的矛盾,如何有效地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水平,防止环境污染,改进生态环境,保护我国有限的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促进社会和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现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非常大的事业。据专家测算,按目前的技术水平,每利用1t废钢铁可炼好钢850kg,节约铁矿石3t 和标准煤1t,减少“三废”污染76~97%,降低生产成本200元/t;每利用1t废杂铜可提炼电解铜850kg,节约铜矿石150t和电260度,降低生产成本60 %;每利用1t 废铝,可炼再生铝900kg,节约铝土矿4t,纯碱800kg、电极600kg和电1.5万度,减少空气污染95%和水污染97%,降低生产成本35%;每利用1t废纸可生产好纸800kg,相当于节约烧碱300~450kg、木材4m[3],电512度和水250t,减少“三废”污染约75%,降低生产成本300元/t。本世纪50年代以来,迫于资源短缺和环境治理的压力,世界上工业化国家为了摆脱困境,都把资源开发重点转移到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上来。70年代后,能源与资源危机的出现,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工业化发达国家已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视为“开发第二矿藏”或称之为“第二次物料革命”,且陆续制订相关法规,运用法律的强制手段,规范人们对资源的开发、节省、回收与利用。美国国会于1976年通过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并对具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进行了立法;1989年美国法律还规定,对每一种主要纸产品都要求最小的废纸配比量,如果厂家不执行,则增收10%的附加税,法律还规定政府机关每年必须购置400万t含废纸的办公用纸。日本在1900年即制定了《污物处理法》,其中除居民垃圾和商店、机关、学校的生活垃圾由政府环卫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分类回收外,还对19种工业废弃物作了法律规定;不久前,日本又开始实施了一项促进再生资源利用的法律,即循环利用法,首次明确了企业对废弃物的责任,该法要求企业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积极解决废弃物的处理与循环利用;1990年日本宣布每年的10月20日为“全国再生节”。法国于1976年颁布法令将企业进行分类,这些企业必须按照规定担负起保护环境和废弃物加工、处置的任务。欧洲共同体将再生资源利用列入FAST规划中,并把废弃物资源化作为当代的重要课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所回收的再生原料使用量已接近或超过原生产资源的采掘生产量。美国回收利用一般固体废弃物 5000万t,市政固体废弃物4200多万t,其中铝质饮料罐的回收率超过90%,密执安州的铝制品回收率超过了96%;日本废塑料回收率已达50%,再生铝回收比例已为原生铝的3.2倍,工业固体废弃物由1973年的16 %上升到了1979年的55%,1980年比1973年增长了3.4倍。1990 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有色金属的年产量中,再生铜占52.26 %、再生铝占26.96%、再生铅占50.02%、再生锌占29.52%。巴西、意大利等国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此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不仅节省大量投资,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而且能显著地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中国的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