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河南省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河南省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河南省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序言

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数据洞察报告对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做出全面梳理,从总户数,总人口数,常住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城镇化率,年平均常住人口数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的理解,洞悉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周口市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周口市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周口市总户数占全省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周口市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周口市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周口市总户数同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周口市总人口数指标分析 (7)

一、周口市总人口数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总人口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周口市总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周口市总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周口市总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总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省总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周口市总人口数同全省总人口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周口市常住人口数指标分析 (11)

一、周口市常住人口数现状统计 (11)

二、全省常住人口数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周口市常住人口数占全省常住人口数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周口市常住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2)

五、周口市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2)

六、全省常住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3)

七、全省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3)

八、周口市常住人口数同全省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

第五节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指标分析 (15)

一、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现状统计 (15)

二、全省年平均人口数现状统计 (15)

三、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占全省年平均人口数比重统计 (15)

四、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6)

五、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6)

六、全省年平均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7)

七、全省年平均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7)

八、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同全省年平均人口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

第六节周口市城镇化率指标分析 (19)

一、周口市城镇化率现状统计 (19)

二、全省城镇化率现状统计 (19)

三、周口市城镇化率占全省城镇化率比重统计 (19)

四、周口市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20)

五、周口市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20)

六、全省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21)

七、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21)

八、周口市城镇化率同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

第七节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指标分析 (23)

一、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现状统计 (23)

二、全省年平均常住人口数现状统计分析 (23)

三、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占全省年平均常住人口数比重统计分析 (23)

四、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24)

五、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 (24)

六、全省年平均常住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25)

七、全省年平均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 (25)

八、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同全省年平均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6)

图表目录

表1:周口市户数、人口数、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 (1)

表2:周口市总户数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总户数现状统计表 (3)

表4:周口市总户数占全省总户数比重统计表 (3)

表5:周口市总户数(2016-2018)统计表 (4)

表6:周口市总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总户数(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周口市总户数同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周口市总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总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2:周口市总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数比重统计表 (7)

表13:周口市总人口数(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周口市总人口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省总人口数(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省总人口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周口市总人口数同全省总人口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周口市常住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省常住人口数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周口市常住人口数占全省常住人口数比重统计表 (11)

表21:周口市常住人口数(2016-2018)统计表 (12)

表22:周口市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省常住人口数(2016-2018)统计表 (13)

表24:全省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周口市常住人口数同全省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表26: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15)

表27:全省年平均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15)

表28: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占全省年平均人口数比重统计表 (15)

表29: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2016-2018)统计表 (16)

表30: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

表31:全省年平均人口数(2016-2018)统计表 (17)

表32:全省年平均人口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

表33:周口市年平均人口数同全省年平均人口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

表34:周口市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 (19)

表35:全省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 (19)

表36:周口市城镇化率占全省城镇化率比重统计表 (19)

表37:周口市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表 (20)

表38:周口市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

表39:全省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表 (21)

表40: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

表41:周口市城镇化率同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

表42: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23)

表43:全省年平均常住人口数现状统计表 (23)

表44: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占全省年平均常住人口数比重统计表 (23)

表45: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2016-2018)统计表 (24)

表46: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

表47:全省年平均常住人口数(2016-2018)统计表 (25)

表48:全省年平均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

表49:周口市年平均常住人口数同全省年平均常住人口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

最新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考察报告

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考察报告 农村建设的根本——教育一.实践参加者:默澜,xxx。二.实践主题: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三.时间:20*年02月18日。四.地点:*省*市*村。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活动内容:(一)基于社会发展需要,以走访\询问的方式对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情况进行调查。(二)主要方面涉及:各年龄层的教育情况,农村孩子受教育条件,以及人们(尤其是贫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看法。二.调查资料:(一)人员成分:1.现村民中有许多是外来的打工者,2.因村庄有一定年代,所以老龄者较多,多数年轻人因各自条件一部分仍与老人一起住在村里,其他已不在村中常住。(二)1.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增长最快,但人数依然很少;2.中等教育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也有所增加;初中及以上人口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小学教育程度人口明显下降,现主要人群为老年者。(三)虽然农村受教育情况有所改善,但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依然是以接受低文化教育的为主。(四)1.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2.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3.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4.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五)女性适龄者的受教育情况和男性基本一致,可见农村受教育的性别差异减少了。(六)为鼓励村民接受教育,村内对升入高中和大学的村民给与了奖励。三.调查结果:农村劳动力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绝大多数不具有职业技术资格。四.理性思考:(一)“生产发

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而在人口本身的指标中,如:受教育程度、就业率等。那么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发展有怎样的依存关系呢?不难理解,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前三项指标呈高度相关。但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上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地区城市化水平,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变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而就业人数、外出人口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制约农村的发展。(二).尽管*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工程,但由于人口流动以及劳动力转移,农村中年轻、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人都外出务工经商,而年龄大、低文化、无特长的人,只能留在农村种地或经营林牧副业,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五.问题与建议:(一)问题:低素质的劳动者无法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尽管市场对劳动力需求较大,但需要的则是有技能的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无法满足需求,也使得农村劳动力无法向非农产业转移。(二)建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在推动技术创新并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体力

分宜县矿建社区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2019)

分宜县矿建社区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2019) 为加快推进矿建社区棚户区改造工作步伐,维护广大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江西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214号)、《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意见》(余府发(2011)33号)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我办事处制定了《分宜县矿建社区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请县政府研究批准印发。 妥否,请批示。 分宜县钤东街道办事处 2019年3月13日 分宜县钤东街道办事处 关于《分宜县矿建社区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与 补偿方案》的起草说明 一、文件起草的背景与依据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棚户区改造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步伐,切实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根据《中共分宜县委办公室分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分宜县2019—2020年棚户区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批进行、规范运作、扎实推进,确保快速高效推进矿建社区棚户区改造工作。 二、文件的主要内容 围绕我县2018-2020年棚户区改造计划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让利于民、因房而改的原则,采取分批进行、梯次推进的办法,做到依法征收、文明征收,规范有序推进矿建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详见《矿建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 三、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 2019年1月21日~3月13日,征求了县自然资源局、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等12个单位的意见。 回复无意见的有11个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财政局、县城管局、县审计局、县司法局、县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城投公司、县群工部、县工信局。 回复有意见的有1个单位:县住建局。回复意见已采纳。

对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我认为研究农村经济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一项课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小康致富更是中国经济腾飞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因为面对8亿农民的庞大数字,我想到不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巨大困难而是应该盯住这个庞大的市场,正逢利用这一机遇发挥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扩内需”它的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对农村经济的现状作了一次调查。通过对山西省天镇市,河北省沙河市、衡水市、任丘市,辽宁省葫芦市市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政府对农村发展所实施的政策,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现状,研究提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具体情况调查 我们根据自填式问卷特点合理制作调查问卷(见调查报告下方附件) 个人一般情况,如:职业、、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人口数; 家庭财政收支方面,如:家庭的年收入、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每年的支出比重、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 家庭设施方面,如:日常的交通工具; 家庭消费方面,如:消费地点﹑消费环境等; 国家政策方面,如:村村通工程﹑新型医疗合作政策﹑减免农业税﹑小额信用贷款等 本村企业方面,如:企业的行业性质﹑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等。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所调查的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2:11。 调查人群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被调查人群中3/4的人具有初中以下文凭,其中40岁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高于40岁以上的人群。 从婚姻状况来看,90%都已婚。 从职业状况来看, 80%的调查者的职业都是务农。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浅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摘要: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一直是跌宕起伏,自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开始蜕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行了30余年,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仅达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这还是按照统计局52%的标准进行比较的。从此可以比较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发展的道路上,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 关键字:发展过程;问题;方向 正文: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二.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根据城镇人口的变化特点,可将中国城镇化阶段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恢复和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长到1954年的99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7%,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的3倍多。这一时期可再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49~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该时期城市经济迅速恢复,安排了大量失业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较多,1951~1953年间年均人口净迁入率为33.1‰,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②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为满足工业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五”期间从乡村进入城镇的人口达1500万之多,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至1957年,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万,年均增长7.0%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2超高速城镇化阶段(1958~1960年) 这一时期强调赶英超美,提出了以钢为纲。全民大办工业的总路线,致使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过程和超高速城镇化过程,3年间新设城市33座,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停滞时期(1961~1976年) 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61~1965年的经济调整时期;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大跃进,至1961年时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滑坡,中央政府不得不大力调整工业结构,通过提高设市设镇标准而大量精简城市人口。其结果,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下降到1965年的171座,同时期内的城镇化率也由24.7%下降到18.0%,出现了城镇化的大回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强烈的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大回落,其显著特征是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的城市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在工业建设方面,过份强调国防意识,导致“三线”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阻滞了基建投资对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造成城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完全由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 4城镇化增长阶段(1977~1983年)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允许下放干部返城等,从而使城镇机械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5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又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84年,全国设市城市数为300个;到1994年底,设市城市数即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水平也由1984年的23.01%上升至1993年的28.14%。 三.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某农村人口结构调查

成绩 评分教师 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主题)地方改革新变化 社会实践报告 院系经济管理系 专业班级旅游管理本科一班 学号、姓名 20111401002申瑞静 20111401007杨飞飞 20111401008陈筱慧 20111401012李畅 20111401013崔瑶 实践教学方式(集中或分散)_分散__________ 指导教师赵志强老师 2013年 2 月 26 日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报告之地方改革新变化 后赵固村养老状况调查 一、后赵固村基本情况简介 后赵固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最南边,隶属安寨镇,也是本人的家乡!可能与其地理位置有关,它长期处于天高皇帝远的状态下。村干部们异常腐败,天天想着怎么能从村民手中多挤点钱而不是怎样充分发展村文化、特产和村民思想。因此本村各方面都发展落后,具体表现为○1大学生寥寥无几,高中生有限的很,初中毕业的也不多。此为教育方面。○2农业仍是每一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平均每家在外打工挣钱率约为15%,但农忙时这些人多半会回家,先顾农业。这是经济方面。○3面对村干部的欺压,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逆来顺受。这就归结为思想方面吧! ○4重男轻女几乎是每家的共性,女儿总是隐忍甚至牺牲的一方。 此就是知识方面吧!…… 本村是方圆一带的人口大村,原本叫赵固村,后来为了便于管理,以一条贯穿东西的路将其一分为二,北边成后,南边是前。 不过一种特产使前后赵固在文化方面有了界限。后赵固村有我至今所知道的异于各地的糖类产品—麦芽糖,我们称之为大糖。它以麦芽糖为原料,纯人工制造。所谓麦芽糖即取用芽长约0.5厘米的小麦种子。一咬便碎,入口即化。最优质的大糖是从0.5米处落下后碎成粒末状,故将其做成板状或螺旋状并在外裹一层芝麻以

棚户区改造项目情况

年棚户区改造项目情况 一、郑州市中牟县绿博一号棚户区改造项目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锦荣路东,富贵路南,文通路西,祭城路北。 该项目属于合村并城项目,计划拟征收住宅户户,计划建设安置房栋、套,共平方米。年度计划投资万元。 (二)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于年月份开工,目前已全部封顶,正在行二次结构施工。 (三)手续办理情况 项目已完成立项(牟发改资【】号)、环评(郑环审【】号)等手续,其余工程建设手续正在办理中。 二、郑州市中牟县绿博三号棚户区改造项目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文汇路东,九州路南,紫寰路南,琼花路北。该项目属于合村并城项目,拟征收住宅户户,计划建设安置房套,平方米。年度计划投资万元。 (二)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整体在进行主体施工。 (三)手续办理情况 项目已完成立项(牟发改资【】号)、环评(郑环审【】号)、控规、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招投标等手续,其余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三、郑州市中牟县广惠街后潘庄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中牟县商都大道以北、西环路以东、滨河路以南,属于城中村改造项目,是广惠街后潘庄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工程。拟征收住宅户户,计划建设安置房套,平方米。年度计划投资万元。 (二)项目进展情况 由于项目地块内建筑未拆迁完毕,至今尚未动工。 (三)手续办理情况 项目已完成立项、环评、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等手续,其他工程建设手续正在办理中。 四、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区社区合村并城项目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中牟县归月路南,纬四路北,韩砦路西,雁鸣大道东(东安置区);归月路北,月明路南,伴月路东,雁鸣大道西(西安置区),属于合村并城项目。项目拟征收住宅户户,计划建设安置房套,平方米。年度计划投资万元。其中列入河南省棚户区改造项目台账套。 (二)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已开工套,其中套已基本建成、套正在主体施工、套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 (三)手续办理情况 项目已完成可研、立项、环评等手续,其余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年棚户区改造项目情况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一)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①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②,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1984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981至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但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1984)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资料基础。李德滨(1987)的《黑龙江移民概要》总结和分析了解放后至80年代初自发或组织迁入黑龙江的移民,也具有重要价值。1988到1995年为人口迁移研究大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涌现,初步确定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框架地位。这一阶段的大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中国人口》丛书,户籍迁移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迁移调查”,若干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以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庄亚儿1995)。综合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如李梦白等(1991)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杨云彦(1994)主要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对人口迁移状况作了较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的学科体系。1996年以来是人口迁移研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 2006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并委托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具体承担《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任务。此次调查是在2000年首次进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本次追踪调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6月1日零时。抽样调查结果中个人问卷的有效样本为19947人,社区调查问卷为2874份。本次调查按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加权后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信性和代表性。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近年来我国城乡老年人基本状况的变化和老年人养老保障与服务需求的增长情况,也深入掌握了城乡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和国家研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次追踪调查的主要数据结果 以下公布的为本次调查经加权处理后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1日零时)。 1、老年人口基本背景情况 (1)老年人总数及城乡分布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万人(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到2006年底增长为14901万人)。其中城市老年人3856万人,占26.3%,农村老年人10801万人,占73.7%;按户籍分类,非农业老年人口4019人,占27.5%,农业老年人口10619人,占72.5%。 (2)老年人性别和年龄结构 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8.9%,女性占51.1%,女性老年人略多于男性老年人。 按照年龄结构分组,全国60-64岁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例为30.3%,65-69岁占25.5%,70-74岁占20.6%,75-79岁占13.1%,80岁及以上占10.5%。 (3)老年人口的教育程度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城市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16.4%,私塾占2.4%,小学占34.1%,初中占23.9%,高中(中专)占15.9%,大专以上占7.3%;农村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51.4%,私塾占4.1%,小学占34.7%,初中占8.3%,高中(中专)占1.3%,大专以上占0.2%。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 2、老年人家庭结构及居住意愿 (1)老年人家庭户结构 城市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比例占49.7%,其中独居户占8.3%,夫妻户占41.4%,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50.3%;农村老年人独立居住的占38.3%,其中独居户占9.3%,夫妻户占

关于进一步深化棚户区改造的几点建议

关于进一步深化棚户区改造的几点建议 棚户区改造是党中央和省市委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7月11日,李克强总理来我市宏文路片区视察,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做出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棚改工作做实做细,尽快满足居民出棚进楼的期盼。”这为加快我市棚户区改造提供了重大机遇。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的民心工程,落实责任,精心实施,一大批居民喜迁新居,城市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金台区作为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区域,自2005年以来,先后完成了代家湾、东仁堡、光明村等1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住房3.08万套,惠及群众12325户、3.8万人。2017年纳入省棚改计划14127户,占全市计划的60%。 虽然我市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土地权属性质复杂。涉及棚户区改造的老旧企业多,房屋和土地权属、性质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加之企事业单位主管上级多、级别高,问题协调难度大,在很多方面迟滞了棚改工作的进程。二是区位优势不断弱化。经过多年的开发,地理位置优越、经济价值高的区域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房地产行业已整体进入“啃硬骨头”阶段。棚户区改造成本不断提高,群众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开发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参与棚户区改造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市场化运作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资金使用问题突出。首先是时间紧迫,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是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支撑,目前离享受利用国家棚改政策只剩2年时间,2017年项目若在2019年没有开工建设,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未使用资金就要被收回,不再保留额度。其次是资金使用率低,为保证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资金偿还安全,政府要求参与企业必须提供抵押,目前参与棚改的均为本地开发商,

寒假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范本

寒假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 的调查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 on and less ons lear ned, find out the exist ing p 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 termeasures. 姓名: 单位: 时间:

编号:FS-DY-20225 寒假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 i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记录基本情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 I I i以及形成今后的应对措施。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建设的根本教育 .实践参加者:默澜,xxx。 .实践主题: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 .时间:20xx年02月18日。 四.地点:xx省xx市王家村。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活动内容: (一)基于社会发展需要,以走访询问的方式对农村人口 的受教育情况进行调查。 (二)主要方面涉及:各年龄层的教育情况,农村孩子受教 育条件,以及人们(尤其是贫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调查资料: (一)人员成分:1.现村民中有许多是外来的打工者2.因村庄有一定年代,所以老龄者较多,多数年轻人因各

自条件一部分仍与老人一起住在村里,其他已不在村中常住。 (二)1.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增长最" 但人数依然很少; 2.中等教育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也有所增加;初中及以 上人口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小学教育程度人口明显下降,现主要人群为老年者。 (三)虽然农村受教育情况有所改善,但农村就业人口的 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依然是以接受低文化教育的为主。 (四)1.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 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 2.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 3.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 4.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女性适龄者的受教育情况和男性基本一致,可见农村受教育的性别差异减少了。 (六)为鼓励村民接受教育,村内对升入高中和大学的村民 给与了奖励。 .调查结果:农村劳动力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绝大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

2006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并委托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具体承担《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任务。此次调查是在2000年首次进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本次追踪调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6月1日零时。抽样调查结果中个人问卷的有效样本为19947人,社区调查问卷为2874份。本次调查按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加权后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信性和代表性。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近年来我国城乡老年人基本状况的变化和老年人养老保障与服务需求的增长情况,也深入掌握了城乡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和国家研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次追踪调查的主要数据结果 以下公布的为本次调查经加权处理后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1日零时)。 1、老年人口基本背景情况 (1)老年人总数及城乡分布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万人(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到2006年底增长为14901万人)。其中城市老年人3856万人,占26.3%,农村老年人10801万人,占73.7%;按户籍分类,非农业老年人口4019人,占27.5%,农业老年人口10619人,占72.5%。 (2)老年人性别和年龄结构 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8.9%,女性占51.1%,女性老年人略多于男性老年人。 按照年龄结构分组,全国60-64岁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例为30.3%, 65-69岁占25.5%,70-74岁占20.6%,75-79岁占13.1%,80岁及以上占10.5%。 (3)老年人口的教育程度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城市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16.4%,私塾占2.4%,小学占34.1%,初中占23.9%,高中(中专)占15.9%,大专以上占7.3%;农村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51.4%,私塾占4.1%,小学占34.7%,初中占8.3%,高中(中专)占1.3%,大专以上占0.2%。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 2、老年人家庭结构及居住意愿 (1)老年人家庭户结构 城市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比例占49.7%,其中独居户占8.3%,夫妻户占41.4%,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50.3%;农村老年人独立居住的占38.3%,其中独居户占9.3%,夫妻户占29.0%,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61.7%;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增加较快,农村中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老年人比例明显高于城市。 (2)老年人居住意愿 城市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为37.2%,无所谓21.0%,不愿意的为40.8%;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为54.5%,无所谓24.0%,不愿意的为20.5%;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与子女生活在一起。 (3)愿意入住养老机构比例

2019年棚改办棚户区改造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棚改办棚户区改造上半年工作总结 棚户区改造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现将我区份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展情况 我区确定的XX个片区XXXXX户棚户区改造安置任务,估算总投资XX亿元,占全市总任务的XX%。截至目前,已累计改造XX个片区XXXX户,X个片区(铁东社区)移交XX县改造安置,建成安置房XXXX套XX.X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征收XXXX 户,完成投资XX.X亿元。 X-X月份,我办一是认真做好了棚改项目复工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了XX个续建项目及时复工;原物资局家属院和福利院东西片区X个新建项目及时开工建设;粮库家属院因施工单位主体报验手续不完善耽搁,近期可复工;静宁苑片区因规划调整预计X月底开工建设,棚改项目X-X月份共计完成投资X.XX亿元。二是积极督促协调,确保了XXXX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及时入住。三是积极配合做好自治区审计厅及区审计局对棚改项目的专项审计工作。四是积极做好招商项目对接服务工作,协助物资局家属院、福利院东西片区客商完善项目规划、土地、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确保了两个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协助胜利片区客商注册公司、办理土地招拍挂前期手续。五是认真做好继红村、一棵树两个项目甲方工作,完成了门窗、太阳能分项工程的审核及招投标工作,督促静安公司加快两个项目水、暖、电、气、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的设计及招投标工作。六是完成原煤机一二厂XXX户居民二期购房款的收缴工作。七是完成XXX户零散片区的调查摸底工作,积极协助市住建局做好回购房相关事宜。八是积极与国开行对接,做好世纪大道、一棵树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款项的支付工作。九是积极配合发改、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做好XXXX年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统计、考核及XXXX 年重点项目的申报、统计工作。十是完成市区各级项目检查、督查、调研XX次。十一是认真做好棚户区居民的信访答复,共完成XX起XXX人次的来信来访。二、存在问题 (一)项目进度不均衡。一是裕吉巷、原煤机一二厂二期、星海苑等项目计划年内建成交付使用,但大多处于调整规划、基础施工阶段,年内难以建成交付使用。

2019年中国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分析,城镇化率和老龄化程度实现“双增长”「图」

2019年中国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分析,城镇化率和老龄化程度实现“双增长”「图」 一、2019年我国人口概况 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2011-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 2013-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人口结构分析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 2013-2019年中国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1-2019年中国总人口性别比走势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城乡人口数量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化经历加速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持续增长,推动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居住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将大幅下降。中国城市化率从1990年的26.44%持续上升到2019年的60.60%,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但远超同期印度水平。未来几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城镇化的速度将继续平稳下降,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 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 2013-2019年中国城镇和乡村常住人口数量

20xx年关于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395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20xx年关于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 告通用范本

20xx年关于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 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燕郊地区农民收入持续不断增加,年胜一年,对数据深入分析发现,村民们推陈出新,一改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模式,发展多项经营的商品农业,另外农民思想也发生转变,不再固守土地,离乡务工也推动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自从镇政府提出“农民增加收入一个主要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来,乡党委、政府带领燕郊村民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调整,突出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农业、大棚农业。在种植小麦,

(spss)中国人口城镇化与恩格尔系数关系分析

中国人口城镇化与恩格尔系数关系分析 一、研究目的 1.通过对1990—2009年全国城镇人口、人均收入和恩格尔系数的 对比,揭示城镇化对人均收入的积极影响。 2.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相关分析和回归 分析的方法步骤和理念。 二、研究数据 来源: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年鉴2010》。 方法:制作柱状图然后用相关和回归法进行分析得到结论。 图一:数据汇总

利用柱状图分析人均收入与城镇人变化,得到结论人均收入与城镇人口增加成正比。 41608 图二:人均收入与城镇人变化

图三:城镇人均收入随年份变化图 图四:恩格尔系数随年份变化图(恩格尔系数: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Correlations ** 由图可知,城镇人口比重与恩格尔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53,相对系数的检验双侧的P值小于0.01,说明两者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负相关关系。

Variables Entered/Removed(b) a All requested variables entered. b Dependent Variable: 恩格尔数 Model Summary ANOVA(b) b Dependent Variable: 恩格尔数 Coefficients(a) 回归方程:恩格尔系数=52.331+(-0.001)*人均收入

三、结论 人口城镇化比例越来越高。城镇人均收入越来越高。恩格尔系数越来越高。人口城镇化比例与恩格尔系数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即城镇化水平越高人民越觉得幸福。 截止到2009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仅为46.59%,与埃及、苏丹处同一水平,尚不及古巴的76%。建议国家加快城市化进程。 但是,像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对常住人口的限制越来越严格,这直接影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虽然这些城市都有各自的问题,但也体现了国家对于二三线城市的不重视。希望中央能加大对二三线城市的扶持,尽快度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

寒假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最新)

关于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 农村建设的根本——教育 一.实践参加者:默澜,xxx。 二.实践主题: 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 三.时间:2012年02月18日。 四.地点:江苏省常州市王家村。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内容: (一)基于社会发展需要, 以走访\询问的方式对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情况进行调查。 (二)主要方面涉及:各年龄层的教育情况,农村孩子受教育条件,以及人们(尤其是贫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二.调查资料: (一)人员成分:1.现村民中有许多是外来的打工者, 2.因村庄有一定年代,所以老龄者较多,多数年轻人因各自条件一部分仍与老人一起住在村里,其他已不在村中常住。 (二) 1. 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增长最快,但人数依然很少; 2.中等教育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也有所增加;初中及以上人口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小学教育程度人口明显下降,现主要人群为老年者。 (三) 虽然农村受教育情况有所改善,但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依然是以接受低文化教育的为主。 (四)1.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 2.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 3.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

4.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 女性适龄者的受教育情况和男性基本一致,可见农村受教育的性别差异减少了。 (六)为鼓励村民接受教育,村内对升入高中和大学的村民给与了奖励。 三.调查结果: 农村劳动力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绝大多数不具有职业技术资格。 四.理性思考: (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而在人口本身的指标中,如:受教育程度、就业率等。那么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发展有怎样的依存关系呢? 不难理解,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前三项指标呈高度相关。但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上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地区城市化水平,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变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而就业人数、外出人口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制约农村的发展。 (二). 尽管江苏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工程,但由于人口流动以及劳动力转移,农村中年轻、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人都外出务工经商,而年龄大、低文化、无特长的人,只能留在农村种地或经营林牧副业,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 五.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低素质的劳动者无法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尽管市场对劳动力需求较大,但需要的则是有技能的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无法满足需求,也使得农村劳动力无法向非农产业转移。

2020年关于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调研报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棚户区改 造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安排,10月份,组织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的同志和部分常委会委员,对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住建局、街道,实地查看了部分棚户区改造项目,听取了关于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与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棚户区改造(以下简称棚改)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近年来,党委、政府积极策应上级党委、政府号召,把棚改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完善城市功能的现实要求,举全体之力开展棚改工作,刷新了棚改速度,形成了棚改模式,创造了棚改品牌,吸引了全国各地前来观摩学习。过去三年共完成棚户区改造总面积近达X万平方米,分别为X万平方米、X万平方米、X万平方米。今年,扎实推进了X 个棚改征迁项目,已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X万余平方米。主要做法可用“四个力”来概括。 1.组织领导有力。明确每个项目由1-2名县级领导挂点指挥,并成立了政策宣传组、控违拆违组、拆迁协商组等7个专业工作组。各个重点棚改项目的指挥部前移至征收一线,要求所有指挥部必须设在棚户区改造范围内,指挥长全部驻点办公。采取兵团作战的方式合力攻坚,由组织部从各单位、各镇街和村居抽调富有征迁经验、群众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组建征迁小组,搭配最优攻坚力量,以最快的速

度扫除棚改工作的“阻梗”。同时,征迁工作人员围绕项目需要适时调整。 2.工作机制得力。实行挂图作战,将棚改整体任务上墙,逐月制定计划,党委、政府实行红牌否决、黄牌警示等动态管理。各项目部有总体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每天对项目进度、每户的签约,进行每日调度、每日汇报。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密集召开棚改项目调度会,精准调度落实棚改进展情况。明确各镇街“一把手”为直接落实者,要求其带头研究棚改征收方案,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汇报衔接项目进展,做到底数清、目标明。各征收工作组进村入户,宣讲政策、听取意见、解疑答惑,掌握全面、直接的一手资料,做到签订征迁协议无反复。同时,把棚改列入督查督办事项,建立重点项目督查群,对落实情况全程督查,每天晒情况、每天比进度、每天看落实。 3.让利于民聚力。做实做细方案。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按照货币补偿与产权调换两种方式执行。选择货币补偿的,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选择产权调换的,采取预先补偿后购买的办法,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对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参照国有土地执行,并制定了《关于棚户区(城中村)综合改造项目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指导意见》。做精做优保障。坚持把征收改造所得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充分尊重百姓意愿,分村就点、就近安置。

农村人口调查情况

农村人口情况调查报告 ————覃琨 今年暑假,我回老家了一趟,游玩的同时也就近对附近七户人家的人口情况进行了调查,我觉得目前农村存在以下问题且比较严重:1.人口老龄化 2.劳动力

1.人口老龄化 现如今,农村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宁愿选择到城市发展,这部分人群主要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在我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家乡农村的年轻男性基本上都是外出打工,或者是两口子一起外出打工,留下一对老人或者老人和他们的子女过活,在七户人口中,只有一个24岁的男人在家乡跑车,而且由于只有他一个人跑这条线路,所以尽管他每天只跑两趟,但是他依然可以过的尚可,但是,绝大多数的情况是一对老人孤苦伶仃,依靠自己尚有的力气种些生活必需品,如:玉米,魔芋,土豆,葱等等,大片的耕地被闲置,老人在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般家里有个21寸或者29寸的电视,但是在农村基本上天黑就洗澡上床睡觉了,与城市存在天壤之别。 2、劳动力不足 农村人口的外向迁移,必然导致自身劳动力的缺乏,在我回老家的路上,很长时间下只有鸟鸣声和狗叫声,而大量的耕地由于缺乏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由此我也想到了最近的农产品涨价,很多农民不是不愿意种地,而是种地甚至连本钱都赚不回来,与其辛苦一年才能换回一点薄弱的收入,他们更愿意在工地上打短工,这样不仅来钱快,而且来钱多,但是也存在着受骗上当的风险,在我调查的过程中,就听一位老人讲起他外出打工的儿子忙碌了三个月但是一分钱没有拿到的故事。最近的猪肉价格上涨,在这里也有明显的体现,我舅妈原来只养两头猪,现在价格上涨,她养起了四头猪,而把相应的种田计划缩小了,可见,只要国家的市场调节作用发挥的好,那么猪肉价格是完全可以抑制的。也可以看出,只要政府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投入,适当打压房地产的规模,那么,目前的情况也许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3.医疗卫生跟不上 在农村里没有什么医院,最常见的是乡镇卫生院,但是由于农村人口都不是很密集,所以人们不愿意跑远路去卫生院,基本上有小病小灾的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扛过去,只有到万不得已时才会想到医院,而到了医院由于基本医疗常识的缺乏,上当受骗者也不在少数。还有人得病之后心里恐慌,缺少正确应对的态度,我一位邻居晚上睡了一觉之后,第二天发现自己的嘴巴,鼻子都歪了,甚至连眼睛都难以闭合,去医院检查诊断是面瘫,而从此之后他就不愿出门,情愿躲在家里哪都不去,怕别人笑话,缺乏正确的就诊态度也是患病者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此外,乡镇卫生院里人员稀缺,只有1~2个人,基本具备打针的能力,一般只有一个床位,所以在农村就医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4.教育现状的落后 在我的家乡只有一个小学,要上初中需要到镇上去寄宿,在农村里一般都是一对老人带着一对孩子,所以得不到父爱母爱,通常上完初中以后,学习不好的都出去打工,学习好的则要挺着来自家庭的压力继续学习,可以说,他们的压力比那些在城市上学的孩子要大的多,此外,学校里的老师也是很缺乏的,外面的老师不愿意来,基本上是支教的才会来这里,而且时间也不是很长,在这里不仅师资缺乏,而且各种资源都很贫乏,像粉笔、纸张、桌凳,这些在我们看起来都觉得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这里却需要别人的捐助才行,总之,山区孩子的教育很成问题,没有国家的补助,这样的小学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连目前的现状都难以维持。 通过上述的调查,我觉得目前的农村情况比较麻烦,归根到底,我觉得是目前城市比农村发展的要快,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房地产行业的大量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