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重要零部件材料与工艺总结样本

摩托车发动机重要零部件材料与工艺总结样本
摩托车发动机重要零部件材料与工艺总结样本

摩托车发动机重要零部件材料与工艺总结

1. 活塞: 常见材料为铸铁和铝合金, 铝合金又可分为铝铜合金(

Y合金) 和铝硅合金( Lo-Ex合金) ; 毛坯加工方法可分为铸造和锻造两种,而铸造铝合金活塞由于其成本低而被一般内燃机广泛使用, 但在二冲程柴油机中仍采用铸铁活塞; 大量生产时采用金属模铸造, 单件生产时则用砂型铸造, 最新可采用挤压铸造。对于摩托车, 常见材料为ZL108、 ZL109、 ZL

9、 ZL117等, 通用的毛坯加工方法是金属型铸造, 且金属模应采用下抽芯

模具, 而液态模锻工艺是其发展方向, 热处理一般采用固溶强化( 相当于钢的淬火) 及完全人工时效( T6) , 也有采用淬火及稳定化回火( T7) 的。

2. 活塞销: 一般采用20、 15CrA或20Mn2等优质渗碳钢, 在强化

内燃机中能够高级合金钢; 其外表面应采用渗碳淬火或表面感应淬火, 为提高疲劳强度可采用冷挤压成形法、双面渗碳、氰化或氮化。对于摩托车, 材料一般为低碳合金钢( 15Cr、 20Cr、 20Mn、 20CrMo、 20CrMnMo) ,采用热轧圆钢、冷轧或冷拉无缝钢管的毛坯经冷挤压和温挤压成型, 双面渗碳是强化活塞销的有效方法。

3. 活塞环: 常见材料为铸铁和钢, 铸铁又可分为球墨铸铁和可锻

铸铁, 钢中如65Mn弹簧钢可用于制造气环; 表面处理方法有镀铬、镀锡、喷钼及磷化; 加工方法有单体浇铸、靠模加工及热固定法。对于摩托车, 可采用合金铸铁( 铬钼、钨合金铸铁) 、球墨铸铁及钢( 弹簧钢、不锈钢) , 其余同上。

4. 连杆: 一般采用中碳钢或合金钢制造, 汽车、拖拉机及其它小

型内燃机常见45、 40Cr、 40MnB等中碳钢锻造, 其它强化内燃机则用42Cr Mo、 18Cr2Ni4WA等合金钢, 某些小功率内燃机还有用球墨铸铁制造的; 对于锻钢连杆可采用表面喷丸处理来提高疲劳强度, 固定连杆大头盖的螺栓可

用40Cr、 35CrNiMo、 18Cr2Ni4WA等合金钢。对于摩托车, 可采用45、 40 Cr、 40MnB、 20Cr、 42CrMo、 20CrMo等材料经模锻、辊锻或精锻等方法成型, 采用辊锻的时候也可用45钢、冷硬铸铁及球墨铸铁制造。

5. 曲轴: 可分为锻造曲轴和铸造曲轴两大类, 锻造曲轴常见材料

为普通碳素钢( 35、 40、 45、 50) 和合金钢( 35Mn2、 40Cr、 45Mn2、35CrMoA、 42CrMoA、 50CrMoA、 40CrNi及18Cr2Ni4WA) , 铸造曲轴常见材料为球墨铸铁QT60-2、可锻铸铁KTZ70-2、合金铸铁及铸钢ZG35等; 锻、铸造的曲轴一般都要经过热处理, 轴颈部分要经过加硬处理( 渗碳、渗氮、淬火) 和研磨等。曲轴轴承材料可分为铅基、锡基、铜基、铝基轴承合金。对于摩托车, 一般为组合式曲轴( 多缸的为整体式) , 大多采用锻造方法, 常见材料为45、 50、 35Mn2、 45Mn2、 35CrMoA、 40CrNi、 40Cr、18Cr2Ni4WA, 常见表面强化工艺有圆角高频感应淬火、圆角滚压及氮化。

6. 配气机构: 当前大多数内燃机气门锥角均为45度; 进气门常

见材料为40Cr, 排气门则采用高碳马氏体钢( 工作温度不超过650度, 如4 Cr9Si2、 4Cr10Si2Mo等) 和奥氏体合金钢( 工作温度可达870度, 如4Cr1 4Ni14W2Mo) ; 有时为提高气门耐磨、耐热、耐腐蚀性能, 在气门座合面、气门杆端部还需镀覆钴基或镍基合金, 或在气门杆上进行镀铬等化学处理;

气门弹簧一般采用65Mn、 50CrVA等材料, 喷丸处理可提高其疲劳强度;

大多数的气门座圈的材料是合金铸铁; 气门导管一般采用减磨性能好的灰铸铁材料, 采用铁基粉末冶金制造; 凸轮轴一般采用20、 20Mn2( 低碳钢要进行渗碳淬火) 或45、 45Mn2( 中碳钢要进行高频淬火) 材料, 近年来也有使用可淬硬合金铸铁, 冷激铸铁、球墨铸铁或可锻铸铁来制造; 气门挺柱的作用是实现凸轮的运动规律并承受凸轮的侧向力, 多采用冷激铸铁或镍铬合金铸铁制造( 凸轮也一样, 二者有匹配关系) ; 气门推杆的材料可采用钢或铝的, 其作用是将挺柱的运动经过摇臂传给气门; 气门摇臂一般采用45钢模

材料工艺课程论文

浮玻璃工艺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浮法玻璃生产系统是在锡液上漂浮连续成型的较大型玻璃生产系统。一个浮法玻璃厂的主要系统主要分为原料配料系统、熔窑系统、锡槽系统、退火窑系统等。 【关键词】浮法玻璃;配料;融化;锡槽;退火。

引言 我们知道,浮法玻璃工艺是利用熔融玻璃液连续流到并漂浮在比重大的金属锡液面上,玻璃液在高温一下借助于金属锡液和玻璃液的表面张力、玻璃液与金属锡液的界面张力以及玻璃重力的共同作用,使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无波筋以及相互平行的玻璃带,玻璃带在锡槽内逐渐冷却降温硬化后脱离锡液面,经玻璃退火册断册边切裁,就能得到用浮法工艺生产出的平板玻璃产品。一般的生产流程分四个系统。分别为配料系统、融化系统、成型切割、退火系统。 一、配料系统 1.1玻璃成分 玻璃的成分包括SiO2 、Al2O3 、CaO、MgO、Na2O和K2O。由于一些原料有其特殊之处,所以在各个工序中都要对其加以克服才能顺利而又合理的制作出合乎要求的玻璃。由于SiO2的熔点过高,大约在1710℃,所以就要加入适量的CaO和K2O来降低熔点,而这两种原料都相对比较贵,容易提高制作成本,就适量加一些Al2O3,还有其他的一些原料加入,都有其中的用意,每一种原料的加入都是有原因的。 1.2玻璃原料 主要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辅助原料:着色剂金属氧化物。助熔剂:萤石CaF2 。澄清剂:碳。 1.3配料方案 按照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工艺要求,配料现场需要石英砂、长石、石灰石、白云石、纯碱、芒硝、碳粉、铁粉、碎玻璃等九种主要原材料的供应仓。原料从砂矿运来工厂首先分产地分批次在均化库里均化。均化后按照计算配比称量,由混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1)

《化工工艺学》 一、填空题 1. 空间速度的大小影响甲醇合成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 2. 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合成气。 3. 芳烃系列化工产品的生产就是以苯、甲苯和 二甲苯为主要原料生产它们的衍生物。 4. 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 5. 脱除酸性气体的方法有碱洗法和乙醇胺水溶液吸附法。 6. 天然气转化催化剂,其原始活性组分是,需经还原生成才具有活性。 7. 按照对目的产品的不同要求,工业催化重整装置分为生产芳烃为主的化工型,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主的燃料型和包括副产氢气的利用与化工燃料两种产品兼顾的综合型三种。 8. 高含量的烷烃,低含量的烯烃和芳烃是理想的裂解原料。 9. 氨合成工艺包括原料气制备、原料气净化、原料气压缩和合成。

10.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只是物理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得到的轻质燃料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 11. 变换工段原则流程构成应包括:加入蒸汽和热量回收系统。 12. 传统蒸汽转化法制得的粗原料气应满足:残余甲烷含量小于0.5% 、(H2)2在 2.8~3.1 。 13. 以空气为气化剂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称为空气煤气。 14. 低温甲醇洗涤法脱碳过程中,甲醇富液的再生有闪蒸再生、_ 汽提再生 _、_热再生_三种。 15.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和低烃分压。 16. 有机化工原料来源主要有天然气、石油、煤、农副产品。 18. 乙烯直接氧化过程的主副反应都是强烈的放热反应,且副反应(深度氧化) 防热量是主反应的十几倍。 19. 第二换热网络是指以_ _为介质将变换、精炼和氨合成三个工序联系起来,以更合理充分利用变换和氨合成反应热,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0. 天然气转化制气,一段转化炉中猪尾管的作用是

下料成型通用工艺规范汇总

T—0908--01 剪板下料通用工艺规范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剪板机下料通用工艺规范 1、总则 本标准根据结构件厂现有的剪床,规定了剪板机下料应遵守的工艺规范,适用于在剪板机上下料的金属材料。剪切的材料厚度基本尺寸为0.5~13mm(不同设备剪切的板厚不同),料宽最大为2500mm。 2 引用标准 GB/T 16743-1997 冲裁间隙 JB/T 9168.1-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下料 3 下料前的准备 3.1 熟悉图纸和有关工艺要求,充分了解所加工的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要求,及材质、规格、数量等。 3.2 核对材质、规格与派工单要求是否相符。材料代用时是否有代用手续。 3.3 查看材料外观质量(疤痕、夹层、变形、锈蚀等)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3.4 为了降低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要合理套裁下料。 3.5 厚板件有材质纤维方向要求的应严格按工序卡片要求执行。 3.6 下料前要按尺寸要求调准定尺挡板,并保证工作可靠,下料时材料一定靠实挡板。 3.7 熟悉所用的设备、工具的使用性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则。 3.8 操作人员应按有关文件的规定,认真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对工件和工具应备有相应的工位器具,整齐地放置在指定地点,防止碰损、锈蚀。 3.9 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准备好作业必备的工具、量具、样板,并仔细检查、调试所用的设备、仪表、量检具、样板,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剪板机各油孔加油。 3.10 下料好的物料应标识图号与派工单一同移工。 4 剪板下料 4.1 剪床刀片必须锋利及紧固牢靠,并按板料厚度调整刀片间隙。 4.2 钢板剪切时,剪刃间隙符合JB/T 9168.1标准要求,见表1。 表1:钢板剪切时剪刃间隙(单位:mm) 4.3 先用钢笔尺量出刀口与挡料板两断之间的距离,反复测量数次,然后先试剪一块小料核对尺寸正确与否,如尺寸公差在规定范围内,即可进行入料剪切,如不符合公差要求,应重新调整定位距离,直到符合规定要求为止。然后进行纵挡板调正,使纵与横板或刀口成90°并紧牢。 4.4 剪切最后剩下的料头必须保证剪床的压料板能压牢。 4.5 下料时应先将不规则的端头切掉,切最后剩下的料头必须保证剪床的压料板能压牢。 4.6 切口端面不得有撕裂、裂纹、棱边,去除毛刺。 4.7 剪床上的剪切

陶瓷工艺材料课小结

陶瓷工艺材料课小结 指导老师:石小涛 姓名:陈雪 班级:09陶设(2)班 学号:2009100111221 摘要: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就懂得利用石器作为工具,这是陶瓷制品的最初级产品。中古偶的陶瓷制品及其制造技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大约一万年前,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商朝,就有了原始陶瓷的出现。到了汉代,开辟了陶瓷的时代,进过唐宋元明的不断发展,到了清代,陶瓷制造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陶瓷制品精美华贵,不仅是实用的器皿,也是高超的艺术品。近几年来,随着陶瓷技术的发展,陶瓷制品的应用领域也广泛拓展,逐渐由传统的陶瓷形成了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陶瓷和特种陶瓷等系列。 关键词:陶瓷材料,结晶釉,裂纹釉,陶瓷首饰 正文 在四周的时间里,我们先对陶瓷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了解到陶瓷材料的原料、配料是些什么,之后按比例配制配料,再将配料装入球磨机进行混磨,经过八小时的研磨最终磨成釉料,在泥坯上施,到最后的装窑烧成。 一.陶瓷材料的原料 原料是生产陶瓷的基础,从陶瓷工业的发展历史看,人类最初使用的主要是天然的矿物原料或者岩石原料。这些天然原料主要是硅酸盐矿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址或者成矿条件复杂多变,天然原料很少以单一的纯净的矿物出现,使得天然原料的化学组成,工艺性能产生波动,因此天然原料已经不能满足陶瓷工业的要求。陶瓷工业中,随着对陶瓷材料的要求日益提高,一般需要采用均以又高纯的人工合成原料。 黏土类原料 粘土是一种颜色多样,细分散的多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体,其矿粒径一般小于2μm,其晶体结构式由硅氧四面体[SiO4]组成(Si2O5)n层和铝氧八面体组成的AlO(OH)2层相互连接起来的层状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粘土的性质。除了可塑性外,这种粘土还具有较高的耐火度,良好的吸水性,膨胀度和吸附性。它包括高岭土、瓷石、叙永土、膨润土、叶蜡石以及一些含杂质较多的粘土页岩、沉积粘土等。高岭土等前 5种粘土质原料质地较纯,其中纯度较高的灼烧后呈白色,是瓷器和精陶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原料。后两种粘土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用于制造缸、盆等粗陶器。较纯的粘土原料中,各含有一种主要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矿物,称之为粘土矿物。例如高岭土以高岭石为主要粘土矿物,瓷石、叙永土、膨润土、叶蜡石分别以伊利石、多水高岭石、微晶高岭石、叶蜡石为主要粘土矿物。尽管这些粘土各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各自的矿物类型,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如粉碎后与水掺和能产生可塑性,成型的生坯在干燥后有足够的强度即结合性,烧成后能转变成坚实的岩石般物质。这些重要性质成为陶瓷器成型和烧成的工艺基础,也是远古时代发明陶器和现代陶瓷器制造所依赖的基本特性。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函授 13化学工程(专升本)专业《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4课时/次共10次 40课时 教师: 教研室:

§1 第一章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 教学目的:掌握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气过程的基本原理;原料和工艺路线;主要设备和工艺条件的选择;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教学重点: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气过程。教学难点: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新课内容: 第一节固体燃料气化法 一、概述 固体燃料(煤、焦炭或水煤浆)气化:用氧或含氧气化剂对其进行热加工,使碳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气化所得的可燃气体称为煤气,进行气化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 二、基本概念 1、煤的固定碳;固体燃料煤除去灰分、挥发分、硫分和水分以外,其余的可燃物质称为固定碳。 2、煤的发热值:指1公斤煤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3、标煤:低位发热值为7000kcal/kg的燃料4.空气煤气:以空气作为气化而生成的煤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50%以上)及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氢气。 5.混合煤气(发生炉煤气):以空气和适量的蒸汽的混合物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其发热量比空气煤气为高。在工业上这种煤气一般作燃料用。 6.水煤气:以蒸汽作为气化剂而生成的煤气,其中氢及—氧化碳的含量高在85%以上,而氮含量较低。 7.半水煤气:以蒸汽加适量的空气或富氧空气同时作为气化剂所创得的煤气或适当加有发生炉煤气的水煤气,其含氮量为21—22%。 三、气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 (1)保持高温和南气化剂流速 (2)使燃料层各处间一截而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分布均匀。这两个条件的获得,除了与炉子结构(如加料、排渣等装置)的完善程度有关外,采用的燃料性质也具有重大影响。 1水分:<5% 2挥发份:<6% 煤中所含挥发分量和煤的碳化程度有关,含量少的可至I一2%,多的可达40%以上。它的含量依下列次序递减: 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焦炭 3灰份:15-20% 灰分中主要组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镁等无机物质。这些物质的含量对灰熔点有决定性影响。 4硫分:<1.5g/m3 煤中的硫分在气化过程中,转化为含硫的气体,不仅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而且会使催化剂中毒。在合成氨生产系统中,根据流程的特点,对含硫量有一定的要求,并应在气体净化过程中将其脱除。 5灰熔点:>1250℃ 6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材料成型工艺总结

红字不要求,蓝字是补充!不排除错别字啊! 2.1 液态金属充型过程的水力学特性及流动情况 浇注系统: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各组成部份的作用)P11 浇口杯:①承载来自浇包的金属液,防止金属液飞溅和溢出,便于浇注; ②减轻液流对型腔的冲击; ③分离熔渣和气泡; ④增加充型压力头。 影响浇口杯内水平蜗旋的主要原因:①浇口杯内液面的深度;②浇注高度;③浇注方向; ④浇口杯的结构。 液面浅和浇注高度大时,偏离直浇道中心的水平流速较高,因而易出现水平旋涡(避免)。垂直旋涡能促使熔渣和气泡浮至液面,对挡渣和分离冲入的气泡有利。 直浇道:将来自浇口杯的液流引入横浇道、内浇道或直接进入型腔。 横浇道:连接直浇道和内浇道的中间通道,功用:①稳流②流量分配③挡渣 内浇道:浇注系统中把液体金属引入型腔。功用:①控制充型速度和方向②分配液态金属③调节铸件各部位的温度分布和凝固次序④对铸件有一定的补缩作用。 2.2 浇注系统的设计P19 按截面积分:收缩式浇注式(定义,特征),扩张式浇注系统(定义,特征), 收缩式浇注系统 定义: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的横截面积依次缩小的浇注系统。 特征:液态金属在这种浇注系统中流动时,由于浇道截面积越来越小,流动速度越来越大,从内浇道进入型腔的液流,流动速度很大,对型壁产生冲击,易引起喷溅和剧烈氧化。但此种浇注系统在充型的最初阶段直至整个充型过程,都保持充满状态,金属液中的熔渣易于上浮到横浇道上部,避免进入型腔。此外,这种浇注系统所占体积较小,减少了合金的消耗。这种浇注系统主要用于不易氧化的铸铁件。 扩张式浇注系统 定义: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截面积依次扩大的浇注系统。 特征:金属液在横浇道和内浇道中流速较慢,在进入型腔时流速平稳。不足之处是横浇道在充型初期不易充满,在开始段浮渣作用较差。易氧化的铝合金和镁合金要求液流平稳,大、中型铸件一般都采用扩张式浇注系统。 液态金属导入位置:顶注式(定义,特征),底注式(定义,特征), 顶注式 定义:以浇注位置为基准,金属液从铸件型腔顶部引入的浇注系统。 优点:①液态金属从铸型型腔顶部引入,在浇注和凝固过程中,铸件上部的温度高于下部,有利于铸件自下而上顺序凝固,能够有效地发挥顶部冒口的补缩作用。 ②液流流量大,充型时间短,充型能力强。 ③造型工艺简单,模具制造方便,浇注系统和冒口消耗金属少,浇注系统切割清理容易。 缺点:液体金属进入型腔后,从高处落下,对铸型冲击大,容易导致液态金属的飞溅、氧化和卷入气体,形成氧化夹渣和气孔缺陷。 底注式 定义:内浇道设在铸件底部的浇注系统。 优点:①合金液从下部充填型腔,流动平稳。 ②无论浇口比多大,横浇道基本处于充满状态,有利于挡渣。型腔内的气体能

材料成形工艺期末复习总结

7.简述铸造成型的实质及优缺点。 答:铸造成型的实质是:利用金属的流动性,逐步冷却凝固成型的工艺过程。优点:1.工艺灵活生大,2.成本较低,3.可以铸出外形复杂的毛坯 缺点:1.组织性能差,2机械性能较低,3.难以精确控制,铸件质量不够稳定4.劳动条件太差,劳动强度太大。 8.合金流动性取决于哪些因素?合金流动性不好对铸件品质有何影响? 答:合金流动性取决于 1.合金的化学成分 2.浇注温度 3.浇注压力 4.铸型的导热能力5.铸型的阻力 合金流动性不好: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也是引起铸件气孔、夹渣和缩孔缺陷的间接原因。 9.何谓合金的收缩,影响合金收缩的因素有哪些? 答:合金的收缩: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体积或缩减的现象 影响因素:1.化学成分 2 浇注温度 3.铸件的结构与铸型条件 11.怎样区别铸件裂纹的性质?用什么措施防止裂纹? 答:裂纹可以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 热裂纹的特征是:裂纹短、缝隙宽,形状曲折,裂纹内呈氧化色。 防止方法:选择凝固温度范围小,热裂纹倾向小的合金和改善铸件结构,提高型砂的退让。 冷裂纹的特征是:裂纹细小,呈现连续直线状,裂缝内有金属光泽或轻微氧化色。 防止方法:减少铸件内应力和降低合金脆性,设置防裂肋 13.灰铸铁最适合铸造什么样的铸件?举出十种你所知道的铸铁名称及它们为什么不用别的材料的原因。 答:发动机缸体,缸盖,刹车盘,机床支架,阀门,法兰,飞轮,机床,机座,主轴箱 原因是灰铸铁的性能:[组织]:可看成是碳钢的基体加片状石墨。按基体组织的不同灰铸铁分为三类:铁素体基体灰铸铁;铁素体一珠光体基体灰铸铁;珠光体基体灰铸铁。 [力学性能]:灰铸铁的力学性能与基体的组织和石墨的形态有关。灰铸铁中的片状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严重,在石墨尖角处易造成应力集中,使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塑性和韧性远低于钢,但抗压强度与钢相当,也是常用铸铁件中力学性能最差的铸铁。同时,基体组织对灰铸铁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铁素体基体灰铸铁的石墨片粗大,强度和硬度最低,故应用较少;珠光体基体灰铸铁的石墨片细小,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主要用来制造较重要铸件;铁素体一珠光体基体灰铸铁的石墨片较珠光体灰铸铁稍粗大,性能不如珠光体灰铸铁。故工业上较多使用的是珠光体基体的灰铸铁。 [其他性能]:良好的铸造性能、良好的减振性、良好的耐磨性能、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低的缺口敏感性 14.可锻铸铁是如何获得的?为什么它只适宜制作薄壁小铸件? 答:制造可锻铸铁必须采用碳、硅含量很低的铁液,以获得完全的白口组织。 可锻铸铁件的壁厚不得太厚,否则铸件冷却速度缓慢,不能得到完全的白口组织。 17. 压力铸造工艺有何缺点?它熔模铸造工艺的适用范围有何显著不同? 答:压力铸造的优点: 1.生产率高 2.铸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并可直接铸出极薄件或带有小孔、 螺纹的铸件 3.铸件冷却快,又是在压力下结晶,故晶粒细小,表层紧实,铸件的强 度、硬度高 4.便于采用嵌铸法 压力铸造的缺点: 1.压铸机费用高,压铸型成本极高,工艺准备时间长,不适宜单件、不批生产。 2.由于压铸型寿命原因,目前压铸尚不适于铸钢、铸造铁等高熔点合金的铸造。

建筑材料学习心得体会

建筑材料学习心得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为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管理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 要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在听多媒体课程之前,应先认真阅读该课程的教科书,把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标记;带着疑问去听课。听完多媒体教学课程后,应在当天进行学习和总结。 注重“三基”,多练、多思考。学好建筑材料的标准是:准确领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熟练正确运用其分析和解决相应知识范围及涉及到的实际问题。首先,应对已学的一些基础课程进行复习、归纳和总结;其次,每一次学习新内容之前,借助本课程推荐的教材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以提高学习效率;最后,不断巩固学过的知识,要充分利用本课程提供的各种相关资料,如课后作业、思考问题、常见问题等帮助学习,还要根据各章划分的了解、掌握、重点掌握等不同层次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要对一个事物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必须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复杂过程,从而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把所学的知识逐步转化为正确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结合自己学习的进度,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基础上,多做题、多训练、多思考,通过做题去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去巩固所学知识。 充分利用网络学院构建的学习平台。对于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要及时的通过交流园地和邮件,向辅导老师提出,辅导老师会在第一时间,给你作出详细的回答。要多上交流园地,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和体会,老师也会每天在交流园地上,根据学习进度进行辅导。

化学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1、化学工业:运用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及设备,通过各种化工单元操作,高效、节能、经济、环保和安全地将原料生产成化工产品的特定生产部门。 2、化学工艺即化工生产技术,是指将各种原料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种转变的全部化学的和物理的措施。 3、化学工艺学是根据化学、物理和其他科学的成就,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条件、流程和设备,以创立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安全的化工生产工艺的学科。 4、21世纪,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 答:(1)产品结构精细化和功能化;(2)生产装置微型化和柔性化;(3)生产过程绿色化和高科技化;(4)市场经营国际化、信息化。 5、绿色化工就是用先进的化工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各种物质的一种技术手段。 6、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指可以用来加工生产化工基本原料或产品的在自然界天然存在的资源。 7、化工产品一般是指由原料经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等加工方法生产出来的新物料(品)。 8.煤化工: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的工业。 9.煤的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将煤加热,使其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和焦炉气的过程。 10.一次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11.蒸馏是一种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一种没有化学反应的传质、传热物理过程,主要设备是蒸馏塔。 12.常用的二次加工方法主要有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和烃类热裂解四种。 13.催化重整:是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加热汽油馏分(石脑油),使其中的烃类分子

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属性 1.课程的性质 《化工工艺学》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从化工生产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介绍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原理、流程组织、关键设备、操作条件以及介绍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技术、三废治理、节能降耗等问题。 2.课程定位 本课程在第6学期开设,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其前导课程是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等,与其平行学习的专业课为分离过程、化学反应工程等。 3.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的掌握石油化工生产方面的知识以及各个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石油化工生产、科研和设计工作中达到强化生产过程。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而有效的联系石油化工生产实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化工工程的基本原理。 2.掌握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掌握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 4.了解化工生产中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的概貌及发展方向,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能掌握基本的方法,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素养目标 1.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且熟悉某些石油化工生产流程、某些化工车间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养成认真细致、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 1、课程结构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铸造 1.铸造:将液态金属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充填到型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2.充型:溶化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 3.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形成轮廓清晰、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的优质铸件的能力。 4.充型能力的影响因素: 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合金流动性) 浇注条件:浇注温度、充型压力 铸型条件:铸型蓄热能力、铸型温度、铸型中的气体、铸件结构 流动性是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是液态金属固有的属性。 5.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种类:与合金的熔点、导热率、合金液的粘度等物理性能有关。 (2)化学成份: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最好; (3)杂质与含气量:杂质增加粘度,流动性下降;含气量少,流动性好。 6.金属的凝固方式: ①逐层凝固方式 ②体积凝固方式或称“糊状凝固方式”。 ③中间凝固方式 7.收缩:液态合金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为合金的收缩。 收缩能使铸件产生缩孔、缩松、裂纹、变形和内应力等缺陷。 8.合金的收缩可分为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通常以体积收缩率表示。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固态收缩,通常用线收缩率来表示。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9.影响收缩的因素 (1)化学成分:碳素钢随含碳量增加,凝固收缩增加,而固态收缩略减。 (2)浇注温度:浇注温度愈高,过热度愈大,合金的液态收缩增加。 (3)铸件结构:铸型中的铸件冷却时,因形状和尺寸不同,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结果对铸件收缩产生阻碍。 (4)铸型和型芯对铸件的收缩也产生机械阻力 10.缩孔及缩松:铸件凝固结束后常常在某些部位出现孔洞,按照孔洞的大小和分布可分为缩孔和缩松。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缩孔的形成:主要出现在金属在恒温或很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壁呈逐层凝固方式的条件下。 缩松的形成:主要出现在呈糊状凝固方式的合金中或断面较大的铸件壁中,是被树枝状晶体分隔开的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越大,浇注温度越高,铸件的壁越厚,缩孔的容积就越大。 缩松大多分布在铸件中心轴线处、热节处、冒口根部、内浇口附近或缩孔下方。

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复习资料教学总结

建筑装饰材料复习资料 填空 1:人造石材根据成分和形成工艺不同可以分为(水泥型人造石材),(聚酯型人造石材),(复合型人造石材),(烧结型人造石材)。 2:木龙骨常用规格有:30mm*40mm,40mm*60mm 3:木地板装饰主要机具准备:冲击钻,手电钻,电圆锯,手锯 4:集料是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建筑工程集料有砂,卵石,碎石,煤渣 5:有机绝热材料的优缺点:(优)质量轻,保温性能好,(缺)耐热性差,易变质,不耐燃6:装饰工程中,材料的化学性能主要是指其在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化学性质,有抗氧化性、抗腐浊性、抗老化性、抗碳化性 7:天然大理石因含杂质不同而拥有丰富的颜色和花纹。根据颜色和花纹的不同,天然大理石可分为云灰,单色,和彩花三类。 8:室内装饰中一些重量较大的棚架,支架,框架要用型钢材料作为股骨架。常用的有(槽钢),(H型钢),(角钢)和(圆管钢)。 9:根据成形的温度和压力不同,纤维板可分为(硬质纤维板),(中高度纤维板),(软质纤维板)三种。 10:体积按定义可分为哪3种:绝对体积,表现体积,堆积体积 11:材料的光泽与(材料的组成),(材料的结构),(材料的密度),(材料的强度),(材料的空隙率)及(材料的表面状态)有关 12:彩色涂层钢板是以(镀锌钢板)或(冷轧钢板)为基材,经表面处理后涂以各种保护、装饰涂层而制成的一种复合金属板材。 简答: 1:石材地面构造有哪些 ①20—30mm厚大理石或花岗石板面层 ②素水泥浆结合层 ③1:3水泥砂浆找平层(干硬层) ④素水泥浆结合层(混凝土垫层时) ⑤50—100mm厚灰土或混凝土垫层 ⑥素土夯实 2:建筑砂浆的定义 ①建筑砂浆是由胶凝材料,细集材和水(有时也掺入掺加料)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物。3:实木门可以分为哪些种 实木门是指制作木门的材料是取自森林的天然原木或者实木集成材(也称实木指接材或实木齿接材),经过烘干、下料、刨光、开榫、打眼、高速铣形、组装、打磨、上油漆等工序科学加工而成。 实木门根据所用实木的材料可以分为:原木和集成两种。 原木材料:衫木,松木,核桃木,楸木,桃花芯,沙比利,红翅木,花梨木,红木等。 实木集成材(实木齿接材,实木指接材):松木,楸木,橡木(橡胶木)等 4:材料在装饰工程按使用部位可以分哪几种 (1)外墙装饰材料主要用于装饰外墙 (2)内墙装饰材料主要用于装饰内墙 (3)地面装饰材料主要用于装饰地面,也可以用于装饰内墙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 1. 二氧化硫接触氧化制三氧化硫。 (1)化学反应:SO2 + 1/2O2 SO3 (2)催化剂:活性组分:V2O5。载体:硅胶、硅藻土及其混合物。助催化剂:K2O、K2SO4、TiO2、MoO3等。(3)反应压力:常压。(4)反应温度:400~600℃ 2. 氧气氧化法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1)化学反应:C2H4 + 1/2O2 C2H4O (2)催化剂:活性组分:Ag。载体:碳化硅,α—Al2O3和含有少量SiO2的 α—Al2O3,助催化剂:碳酸钾、碳酸钡和稀土元素化合物。 (3)反应压力:1.0~3.0 MPa。(4)反应温度:204~270℃ 3. 氢氮气合成氨 (1)化学反应:N2 + 3H2 2NH3 (2)催化剂:α—Fe-Al2O3-MgO-K2O-CaO-SiO2 (1)反应压力:15MPa。(4)反应温度:390~520℃。 4.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1)化学反应:CH2=CHCH3 + NH3 + 3/2O2 CH2=CHCN + 3H2O (2)催化剂:①钼酸铋系:P-Mo-Bi-Fe-Co-Ni-K-O/Si2O;②锑系:Sb-Fe-O。 (3)反应压力:常压。(4)反应温度:最佳温度:440℃。 5.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1)化学反应:C2H5 CH=CH2 + H2 (2)催化剂:Fe2O3-Cr2O3-K2O (3)反应压力:常压。 (4)反应温度:600~630℃ 6..写出合成气制甲醇的主反应及主要副反应方程式。 答:主反应:CO +2H2CH3OH 当有二氧化碳存在时,二氧化碳按下列反应生成甲醇: CO2 + H2 CO + H2O CO + 2H2CH3OH 两步反应的总反应式为:CO2 + 3H2CH3OH+ H2O 副反应:(1)平行副反应 CO + 3H2CH4 + H2O 2CO + 2H2CO2 + CH4 4CO + 8H2C4H9OH+3 H2O 2CO + 4H2CH3OCH3+ H2O 当有金属铁、钴、镍等存在时,还可以发生生碳反应。 (2)连串副反应 2CH3OH CH3OCH3 + H2O CH3OH + nCO +2nH2CnH2n+1CH2OH + nH2O CH3OH + nCO +2(n-1)H2CnH2n+1COOH + (n-1)H2O 1. 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炭的反应。 2. 什么叫烃类的热裂解? 答: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总结

1,P1,冲压是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或拉力,使板材塑性成形,有时对板材施加剪切力而使板材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一种零件加工方法。冲压工艺可以分成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判断:表1和表2) 2,P18,硬化定义: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N称为材料的硬化指数,是表明材料冷变形硬化性能的重要参数。硬化指数n大时,表现在冷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变形抗力随变形的增加而迅速增大,材料的塑性变形稳定性较好,不易出现局部的集中变形和破坏,有利于提高伸长类变形的成形极限。P30,成形破裂:胀形(a破裂)和扩孔翻边破裂(B破裂)。3,P32(了解)硬化指数n值:材料在塑性变形时的硬化强度。N大,说明该材料的拉伸失稳点到来较晚。塑性应变比r值:r值反映了板材在板平面方向和板厚方向由于各向异性而引起应变能力不一致的情况,它反映了板材在板平面内承受拉力或压力时抵抗变薄或变厚的能力。 4,P45,冲裁过程的三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 5,P48,断面的4个特征区: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简答)影响断面质量的因素:1,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材料塑性好,材料被剪切的深度较大,所得断面光亮带所占的比例就大,圆角也大;反之则反。2,模具间隙的影

响。间隙过小时,最初形成的滞留裂纹,在凸模继续下压时,产生二次剪切,会在光亮带中部形成高而薄的毛刺;间隙过大时,使光亮带所占比列减小,材料发生较大的塌角,第二次拉裂使得断面的垂直度差,毛刺大而厚,难以去除,使冲裁件断面质量下降。3,模具刃口状态的影响。刃口越锋利,拉力越集中,毛刺越小;刃口磨损后,压缩力增大,毛刺增大。4,断面质量还与模具结构、冲裁件轮廓形状、刃口的摩擦条件等有关。 6,P50,降低冲裁力的方法:阶梯凸模冲裁(缺点:长凸模插入凹模较深,容易磨损,修磨刃口夜间麻烦),斜刃口冲裁,加热冲裁。 7,P52,F卸:从凸模上将零件或废料卸下来所需要得力。 F推:顺着冲裁方向将零件或废料从凹模腔推出的力。 F顶:逆着冲裁方向将零件或废料从凹模腔顶出的力。 设h为凹模孔口直臂的高度,t为材料厚度,则工件数:n=h|t。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总压力:F总=F冲+F推 弹性和下出料方式的总冲压力:F总=F冲+F卸+F推 弹性和上出料方式的总冲压力:F总=F冲+F卸+F顶(选择)8,P53,冲裁间隙:冲裁模的凸模和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分双边(C)和单边(Z)两种。 间隙的影响:(1)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间隙较大时,材料所受的拉伸作用增大,冲裁完毕后材料弹性恢复,冲裁件尺寸向实体

《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教案

《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的: “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是普通高校建筑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根据当前教学与实践的需求,为了使学生对装修材料选择、构造设计与施工工艺等认识实践和有效的运用,且为建筑和艺术院校的室内设计、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应是未来设计师不可缺少的单元教程。 课程第一篇:内容是使学生能充分了解掌握装修材料与构造设计的基本审美理论知识与设计思考思路,明确学习内容、方法与目的。第二篇:是认识各类装修材料性能、设计参数及规范要求。第三篇:是分析了解室内装修各部位的构造、做法及产品选型。第四篇:是认知最基本的装修施工工艺,分门别类地介绍各类部位机具用法,并积极的促进学生与工程实践相紧密结合。附录:选编了室内装修材料样板与构造工程设计应用范例实录以及部分学生作业。教材图文并蓄,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配合专业课程,为专业设计和施工方面,提供合理的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设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现代装修材料与构造运用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的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建筑科技与艺术形式迅猛发展的今天,缤纷丰富的现代建筑艺术空间不断涌现。通过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的学习,诣在提高学生对材料与构造的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够全面概括地了解装修材料、构造与施工工艺,熟悉熟知国家规程规范和基本要求。在把握好理论与实践基础内容的同时,强调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本的原则。倡导加强绿色环保意识,启迪本专业的学生努力研究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充分运用造型、色彩、材质、肌理效果等美学原理,运用装修材料与构造设计组合创意空间,并赋予环境美的性格特征 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设计专业的内容,它涉及包括材料的基本理论,构造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应用能力问题。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一般设计方法,并具备装修构造设计的综合实践能力。 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是与所学的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材料与构造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更是室内环境艺术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扩大和训练学生的识别能力、鉴赏能力和综合知识方面的一些问题。在掌握材料与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须在室内设计实践中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 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左右。 二、教学要求: 1.学习内容 1)建筑设计综合知识 2)建筑材料知识 3)建筑构造知识 4)建筑与装修制图 5)电气、暖通给排水设备知识 6)施工工艺与管理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题名称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概述 (6) 2.1乙醇的性质及质量标准 (6) 2.1.1物理性质 (6) 2.1.2化学性质 (6) 2.1.3生化性 (6) 2.1.4质量标准 (6) 2.2乙醇生产的意义及发展史 (7) 2.2.1乙醇生产的意义 (7) 2.2.2乙醇生产的发展 (7) 2.3乙醇的应用领域 (8) 2.4主要生产工艺 (8) 2.5 乙醇发酵常用的微生物 (10) 3 乙醇发酵工艺 3.1 乙醇发酵分类 (10) 3.2 操作要点 (12) 3.3 结果 (12) 4 参考文献 5 感谢

1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精细化工是化学或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之后,把基础知识用于具体化工生产的一个专业体现。而精细化工课程设计是继前面专业课之后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化工类人才培养中进行的一次实践,它犹如学生搞毕业设计那样的一次“预演习”,无疑对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设计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一些毕业前只搞毕业论文不搞毕业设计的学生,是使他们得到工程师训练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以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抗静电剂、热稳定剂、纳米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等精细化工研究领域为基本方向,相应的组别选择相应的方向中具体的精细化学品作为设计目标,进行合成设计。 设计题目举例:

1.3 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对所选择的设计目标做出文献综述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要求为: 1、查阅至少四篇相关文献,写出文献综述,并设计相应的设计方案; 2、设计方案要求画出具体的设计工艺及参数,要求工艺及方案合理可行; 3、课程设计期间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1.4 设计数据基础 可查相关教材或工具手册 1.5 工作计划 1、领取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3天); 2、确定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工艺设计(5天); 3、校核验算,获取最终的设计结果(2天);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绘制工艺流程图(3天)。 1.6设计成果要求 1、通过查阅资料、设计计算等最终提供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电子稿及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总结(doc 25页)

浙江省2010年4月自考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 课程代码:02220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按塑料中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热性能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注射模塑工艺过程的确定是注射工艺规程制定的中心环节,它包括成型前的______________、注射______________、制品的后处理。 3.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按其动力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动和液压三大类。 4.排气是制品______________的需要,而引气则是制品______________的需要。 5.塑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性能、电性能等。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加强筋的筋与筋之间的间隔距离应小于塑件壁厚。( ) 2.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垂直、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 ) 3.溢式压缩模适用于压制扁平及对强度和尺寸无严格要求的塑件。( ) 4.用固定式压缩模压制塑件时,其推出一般由压机顶出机构来完成,压机顶出机构通过尾轴或中间接头和拉杆等零件与模具推出机构相连。( ) 5.填充剂是塑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 6.冷却水道与型腔表壁的距离越近冷却效率越高。( ) 7.为了减少分流道对熔体流动的阻力,分流道表面必须修的光滑。( ) 8.浇口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防止熔体倒流,便于凝料和塑件分离。( ) 9.大多数情况下利用分型面或模具零件配合间隙自然排气。当需开设排气槽时,通常开设在分型面的凹槽一侧。( ) 10.推件板推出时,由于推件板与型芯接触的部位,需要有一定的硬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为防止整体淬火引起的变形,常用局部镶嵌的组合结构。(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热固性塑料 2.流动性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 《化工工艺学》是化工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化工工艺学》课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化工工艺为主线,突出“宽、精、新、用”思想,即强调口径宽阔、简明精练、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型实用化,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教学容更加合理化,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生产第一线生产技术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煤化工、石油加工、生物化工等各方面理论和知识有机统一,形成完整的大化工系统知识体系,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完整性、充实性,奠定现代化工工艺技术基础,满足企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个人简介 景崮,男,1949年7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师大学化学系,82年起在师学院化学系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从事化学教育和教学研究,主讲课程有:《化工基础》、《化工原理》、《绿色化学与化学工业》、《化工工艺学》。研究方向: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近年来撰写论文20余篇,并从事了化工生产的科技实践。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Chemica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学时数:32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学习的专业课。本课程从化工生产的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阐明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典型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极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过程的方法、原理、流程及工艺条件;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开拓思路、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重点放在分析和讨论生产工艺中反应、分离部分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确定工艺条件的依据、反应设备的结构特点、流程的组织等。同时,对工艺路线、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能量回收利用、副产物的回收利用以及废物处理作一定的

材料与工艺课程小结样本实用版2篇

材料与工艺课程小结样本实用版2篇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course summary sample practical Edi 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材料与工艺课程小结样本实用版2篇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材料与工艺课程小结例文2021版 2、篇章2:综合材料与构成课程小结样本通用版 篇章1:材料与工艺课程小结例文2021版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这门课通过几周的学习,让我对这门课有了理解与认识。通过这门课的名称——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我就怀着好奇和期待学习这门课。好奇是因为这门课能揭晓我们生活中的产品是由什么而来的,是怎么样做出来的,难道你不好奇嘛!哈哈。期待是因为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这门课让我们懂得生活中的产品,以及它的原始材料,所以我怀着一颗期待的心学习这门课。

在几周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更深的懂得了各种工业产品 常用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对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影响与作用。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工程塑料、工业陶瓷、玻璃、木材、涂料等材质的种类、性能、选用及其加工技术和表面装饰工艺。 在上课期间,老师不仅用语言来表述,还播放各种产品 的制造与加工过程的视频,由于我们的条件有限,不能去制作加工工厂现场中观察,只能通过视频来感受各种产品的制造过程与加工过程,这也别有一种风味吧。通过视频,能使我更加明确各种产品的制作与加工过程。就跟亲临现场差不多。 还有一次需要我们家具城考察,不过那天下雨了,有好 多人没去,去了就要好好看一下,不能白去了,看着各种的产品都是由不同的材质做出,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看着琳琅满目的产品,简直不敢相信它的原始材质,通过加工工艺把各种材质的不一样的一面通过产品展示出来。我们也不得不感叹现在技术的先进。 这门课我们就做了两次作业,别看作业少,不过作业的 涵盖范围很大,还有我们的付出也很辛苦,每次作业都需要有充足准备才行。最后一次作业是以小组来设计一个金属产品,这样可以使我们互相沟通,来发散思维,还有团队的合作,虽然作业次数很少但我们都付出了努力和辛苦,在辛苦中我们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