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粉虱寄生蜂的应用

烟粉虱寄生蜂的应用
烟粉虱寄生蜂的应用

烟粉虱寄生蜂的应用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 Gennadius) 属同翅目粉虱科, 属于世界性害虫,其寄主范围广泛。烟粉虱可直接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虫和成虫还可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虫口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虫还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引发病毒病[1]。烟粉虱被列为当今对农业造成较大灾害的 100种入侵害虫之一,它造成的全球每年经济损失超过 3亿美元[2]。因此,烟粉虱的防治成为研究的热点。烟粉虱的防治方法主要有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以及生物防治[3]。化学防治目前仍是烟粉虱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烟粉虱体被蜡粉 ,且对大多数农药以及优乐得等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面对烟粉虱为害日趋严重而化学防治难以奏效的现状 ,世界许多国家、地区都给予极大关注,从不同方面对其防治方法和控制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中生物防治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 ( 主要有虫生真菌 ) 进行防治[4]。本文着重概括了烟粉虱生物防治中的天敌昆虫寄生蜂防治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2.烟粉虱寄生蜂种类

Gerling等列出了桨角蚜小蜂属 11 种、恩蚜小蜂属 34 种、和埃宓细蜂属 2 种[5],浙江大学孟祥锋等总结了烟粉虱的寄生蜂种类 ,共计 56 种, 包括桨角蚜小蜂属15 种、恩蚜小蜂属 35 种、棒小蜂属 2 种、埃宓细蜂属 3 种、阔柄跳小蜂属1种等[6]。根据研究统计,中国烟粉虱寄生蜂资源十分丰富,其种类目前约有 27 种,占世界总数的 54%。其中,中国烟粉虱寄生蜂有桨角蚜小蜂属 6种,恩蚜小蜂属 21 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和香港等地,其中台湾种类分布最多,有 17 种恩蚜小蜂和 3 种桨角蚜小蜂,占总数的 74.0%;其次是福建,有 12 种恩蚜小蜂和 3 种桨角蚜小蜂,占总数的55.6%[7].下面就主要对恩呀小蜂属、浆角蚜小蜂两个属进行描述。

2.1恩呀小蜂属

目前,在已报道的恩蚜小蜂属47 种烟粉虱寄生蜂中,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已能进行商业化生产[8].并且前者已大量应用于生产实践[9].

恩蚜小蜂为单寄生性内寄生蜂 ,是异律发育的寄生蜂(异律发育即雌雄蜂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规律)。生殖方式是两性产雌, 雌蜂为初寄生蜂 ,雄蜂为自复寄生。

自复寄生是重寄生的一种类型, 指寄生昆虫在寄主体内又被同种昆虫寄生的现象[10,11,12].雌蜂产未受精的卵于已经被同种寄生蜂寄生的的烟粉虱若虫体内 ,未受精卵孵化出来的雄蜂幼虫需依附在烟粉虱若虫体内同种雌蜂幼虫的体表,通过吸收雌幼蜂的营养来完成自身发育 ,因此, 这种寄生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外寄生[13].但是,若未受精的卵直接产在未被寄生过的烟粉虱若虫体内, 该卵不能完成发育[14,15,16].恩蚜小蜂雄蜂可自复寄生于同种恩蚜小蜂雌蜂幼虫体内[17].

恩蚜小蜂一般通过烟粉虱分泌的蜜露来寻找静止的粉虱若虫,烟粉虱的各个虫态均可被寄生[18].恩呀小蜂属En. luteola as En. Deserti[19],En. Lutea[20],En. Pergandiella[21],En. bimaculata [22],En. Formosa[23],En. Formosa[24],倾向于选择三龄、四龄若虫期和蛹前期的粉虱寄生。如果粉虱各个虫态都存在时,一般是选择适龄虫期进行寄生。被寄生的粉虱若虫仍可发育, 到四龄中期才停止。

恩蚜小蜂雌虫和雄虫均可在粉虱或介壳虫上完成发育, ,但雄虫还可以寄生于鳞翅目及其他昆虫的卵内[25],恩蚜小蜂为卵谐产类寄生蜂(雌蜂体内的卵仅一部分在它们羽化时就已成熟 ,一部分在羽化后才陆续发育成熟,雌蜂在成虫期需要蛋白类补充营养, 因此它们有取食寄主的行为[26,27]

2.2 桨角蚜小蜂属

桨角蚜小蜂属已知 65种 ,全部为粉虱类的寄生蜂 ,其中大部分是粉虱属Bemisia的寄生蜂[28].主要分类学者有Abd-Rabou、Evans、 Hayat 、Hernandez-Suarez、Rose 和 Zolnerowich 。桨角蚜小蜂属均为单寄生, 多数为雌孤雌生殖, 少数也可雄孤雌生殖;成蜂在烟粉虱 1 龄若虫腹部下产卵, 待幼虫孵化后钻入寄生以寄主体液为营养[29],大部分关于浆角蚜小蜂属的研究显示其更加偏好二龄和三龄若虫[30,31,32],De Barro 等报道在澳洲Er . warrae 仅寄生温室白粉虱[33],但 Kumar 等报道采自泰国的Er. warrae 可寄生烟粉虱[34]。在桨角蚜小蜂属中, 研究较多的种类主要有 Er. eremicus、海氏桨角蚜小蜂Er . hayati、蒙氏桨角蚜小蜂Er . mundus。其中商业化生产的有蒙氏桨角蚜小蜂的 2 个种群以及Er . Queenslandensis[35].

3.寄生蜂--寄主相互作用

全世界害虫防治的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充分表明,引进天敌可以丰富本地天敌资源、改善本地昆虫群落结构。在 1992~1998 年期间,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USDA APHIS-PPQ)先后进行了 80 余次的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和病原真菌的引进,通过

形态学特征和随机引物 PCR(RAPD-PCR)等方法鉴定,最终饲养了桨角蚜小蜂属和恩蚜小蜂属寄生蜂的 56 个种群[36],引进的天敌经过评估和筛选后,防治烟粉虱的理想天敌被认为是海氏桨角蚜小蜂。

关于海氏桨角蚜小蜂在田间植物上对烟粉虱寄生率的调查表明,6 月寄生率为1.5%,到同年 10 月其寄生率就高达 87%[37,38].浅黄恩蚜小蜂虽在前期实验室寄生率等生物学参数评估中的评价不高,但田间释放后成功建立了种群并能发挥了一定的控害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与其它种寄生蜂种共存的条件下,其控害作用才得以提升与扩大[39,40,41]。此外,Goolsby 等(2005)用CLIMEX 软件对 2 种本地寄生蜂和引进美国的 19 种烟粉虱寄生蜂对烟粉虱的防治潜能做了评估并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凡能在美国引入地定居的寄生蜂,其引入地与原产地间的气象条件相似。他们通过对比美国引进寄生蜂成功防治烟粉虱的地区与澳大利亚烟粉虱为害严重的地区间气候相似度,对可用于防治澳大利亚烟粉虱的寄生蜂种类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可将海氏桨角蚜小蜂作为首选引进种。根据这一研究结果,2005 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将海氏桨角蚜小蜂引入,该蜂迅速在此地建立了种群,并对烟粉虱种群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42]。

寄生蜂是农林生态系统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昆虫,是最重要的生物类群之一;也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类群[43].因为寄生蜂的行为和生殖量具有直接联系,所以自然选择总是使其向着有利于它们生殖量最大化的行为方向进化[44].雌蜂一生的成功生殖受到产卵时期成熟卵的数量以及寄生蜂成虫期遇到的合适寄主十分重要[45]。卵限制(寄生蜂有机会产卵但无卵可产的情形)促进雌蜂加强对寄主质量的选择,从而可能降低整体的产卵率[46]。于此相反,时间限制(雌蜂在产完所有成熟卵之前死亡)能诱导雌蜂采取增加寄主相遇率的策略,从而导致利用低质量的寄主产卵[47].

目前,我国对寄生蜂的寄主辨别行为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所做的研究及可参考文献较少,仅对少数种类的寄生烽寄主辨别行为进行了观察及比较。研究寄生蜂对寄主的辨别能力、寄生效率等对种群动态的作用,建立害虫与不同寄生蜂相互作用的种群动态模型,有利于预测应该在何种寄主种群结构下何种寄生蜂,可加强对寄生蜂的种群动态的控制和防治成效的提高。

4.寄生蜂--寄生蜂相互作用

寄生蜂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竞争指两个及更多个体为了抢夺同一生态空间或同一资源而展开的活动[48],竞争可分为冲突和利用两种形式,冲突竞争是直接或间接

阻止竞争对手靠近资源或空间的任何行动;利用竞争是多个竞争者占据同一个资源后对该资源的同时竞争利用,如多寄生以及重寄生寄生蜂的幼虫对寄主食物的同时利用[49]。

多寄生是指在同一寄主内同时存在两种以上初级寄生者的现象,但是通常只有一个寄生蜂能够正常发育,这就不可避免的在寄生蜂之间产生竞争[50,51,52]。在寄生蜂竞争作用中,很多寄生蜂可以辨别出寄主体内其他蜂卵的存在[53],因而降低了后代的死亡风险,这在单寄生蜂中十分重要。寄生蜂辨别寄主(是否已被同种或者异种寄生蜂寄生)有多种机制,有通过产卵器穿刺寄主来辨别的;有味觉感受器感受先前寄生个体在寄主体上留下的利己素来辨别的;也有通过触角敲打寄主来辨别[54]。

自复寄生是重寄生的一种类型,是指寄生昆虫在寄主体内又被同种寄生昆虫寄生的现象。一些寄生蜂以自复寄生的方式繁殖雄蜂。兼性复寄生蜂可以复寄生同种或异种寄主,这类寄生蜂对寄主的选择性还未阐明。上述取食已寄生寄主、多寄生和复寄生的作用均被认为是寄生蜂的致死干涉竞争机制,致死干涉竞争机制对生物防治系统中寄生蜂的共存以及害虫控制有深远的影响。尽管在这几种相互作用中的营养关系不尽相同[55]。对个体而言,结果均是一种天敌杀死另一种天敌生物。

寄生蜂在竞争条件下,往往会遇到被本种或异种的寄生蜂寄生的寄主,这种情况下的寄主处理策略十分复杂。寄生蜂对已寄生寄主的处理策略决定了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寄生蜂在整个成虫期生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找到寄主产卵寄生来繁殖后代,同时还需补充其生命维持所需或产卵繁殖后代所需的营养[56]。可以被寄生蜂利用的营养来源有 2 类,一类是来自植物的甘露、花粉、花蜜、发酵果和昆虫蜜露的非寄主食物;另一类食物来自寄主,卵渐熟型寄生蜂,雌蜂需要通过取食寄主来满足雌蜂卵发育成熟及产卵所需的营养,因此寄主取食是卵渐熟型寄生蜂的营养补充的重要形式[57,58]。

竞争可能会增加寄主取食的趋势[59,60,61],因为在已被寄生的寄主上产卵的适应性比在未被寄生的寄主上产卵的低[62].因此,寄生蜂为了避免本种后代之间的竞争,单寄生蜂的种内寄主识别比较常见,而种间寄主识别则往往较为少见[63,64,65].

5.烟粉虱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5.1传统的生物防治

传统害虫生物防治实质上是重建或建立一个自然天敌种群,捕食者或寄生者

被收集、饲养后被释放,利用天敌将害虫密度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然而,传统生物防治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应该释放几种寄生蜂,二是多种寄生蜂之间的竞争是否

影响天敌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实际上大多数生物防治在生产实践应用中,往往同时释放不止一种天敌来防治一种害虫[66],在这种情况下,多种蜂共存和竞争排斥均可能发生,最终的天敌生态系统可以由多种天敌组成;并且寄生蜂种间是普遍存在对寄主资源的种间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破坏天敌群落原本的结构和稳定性,有时甚至会降低天敌对害虫的防治作用[67].例如:李元喜等(2008)在研究以烟粉虱为寄主时两种寄生蜂——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和浅黄恩蚜小蜂 En.sophia间的竞争关系中,发现一头丽蚜小蜂与一头浅黄恩蚜小蜂组合后的总产卵量为14.0 粒,略高于两头丽蚜小蜂组合的总产卵量(10.2 粒) ,显著高于两头浅黄恩蚜小蜂组合的产卵量(9.5 粒) ;两种蜂组合的处理中被寄生寄主体内的着卵量为1.73 粒,显著高于单独一种蜂组合中被寄生寄主的着卵量,两者分别为1.29 和1.39 粒。Hunter and Collier (2001) 研究了烟粉虱寄生蜂En.sophia和En.eremicus致死竞争的两种机制:(l)重寄生或超寄生 (2)取食寄主或杀死已被寄生的寄主内幼蜂。寄生蜂穿刺并取食寄主的血淋巴,常导致寄主死亡从而引起寄主体内初寄生蜂卵不能孵化或幼虫的死亡[68].两种寄生蜂En.sophia和En.eremicus都能抑制对方子代的发育。En.sophia对En.eremicus的作用表现在取食和多寄生上,减少约92%的En.eremicus子代数量。En.eremicus对En.sophia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多寄生于被En.sophia寄生的寄主上,导致减少50%的En.sophia子代数量。En.sophia和En.eremicus只要是后产卵于同一寄主上,在重寄生中都能获胜.在很多生物防治案例中通常不止利用一种天敌来防治害虫,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共存或者竞争排除,因此,最终的天敌复合体可以是由几种或者很多种组合而成[69].

5.2生物防治新技术

天敌的种间竞争是否会破坏生物控制效果,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种间竞争能够提升生物防治的成效,引进的寄生蜂种类越多,越有利于对害虫的控制;另一些人认为,种间竞争会削弱甚至破坏生物防治的成功,多种天敌不一定比一种有效。然而,寄生蜂间的竞争是非常复杂的,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只有结合实际生态系统中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生物控制,才能在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自身机能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发挥保护及释放天敌的作用。因此,现在有将寄生蜂和农药、捕食天敌以及病原真菌联合应用的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寄生蜂对烟粉虱的防治作用。

5.2.1寄生蜂与农药的联合应用

虽然多数研究表明,农药对寄生蜂会有负面影响,但是同时发现不同的农药对寄生蜂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例如,哒螨灵和吡蚜酮对丽蚜小蜂毒力均较低[70],对丽蚜小蜂成蜂安全性较高还有螺虫乙酯、蚊蝇醚、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噻虫啉(赵金瑞,2014)这些对寄生蜂毒力较低、风险性低的农药,在协调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在烟粉虱综合防治上,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和寄生蜂进行联合防治,已达到高效低毒低污染的效果.

5.2.2寄生蜂与捕食天敌的联合应用

烟粉虱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捕食蝽、草蛉和捕食螨等,许多研究结果显示, 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联合释放来防治烟粉虱的效果十分明显。大眼长蝽Geocoris punc -tipes, Hippodamia convergens都表现出了对被Er . eremicus寄生了的烟粉虱的喜爱, 但是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个特点在害虫防治上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例如, M.caliginosus 种群的建立通常需要一个多月, 所以向温室中大量释放M. caliginosus时要同时释放丽蚜小蜂来迅速控制烟粉虱[71,72],一个月之后, 不论烟粉虱若虫是否被丽蚜小蜂寄生, M. caliginosus 都会取食。因此, 认为捕食和寄生的完整行为是维持烟粉虱低种群的关键[73] 。

5.2.3 寄生蜂与病原真菌的联合应用

烟粉虱病原真菌多为丝孢菌纲种类,主要有拟青霉属( Paecilomyces ),轮枝孢属( Verticillium ),白僵菌属( Beauveria )和座壳孢属( Aschersonia )的一些种。目前研究认为真菌不会侵染天敌昆虫。在温室中, 丽蚜小蜂和座壳孢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烟粉虱种群[74],丽蚜小蜂和蜡蚧轮枝菌配合使用也可以有效控制烟粉虱种群[75],可见, 丽蚜小蜂和座壳孢这两种天敌之间具有互补作用[76,77].丽蚜小蜂可以识别被座壳孢寄生的烟粉虱, 而避免产卵;反之, 座壳孢也不侵染被丽蚜小蜂寄生四天后的烟粉虱, 使得丽蚜小蜂能正常羽化。丽蚜小蜂和座壳孢以及蜡蚧轮枝菌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烟粉虱种群[78].在温室中的黄瓜上使用座壳孢和小黑瓢虫, 可以有效控制烟粉虱种群[79].两种天敌之间没有对立影响, 使用一次即可持续控制 2 个月。值得注意的是, 在高湿条件下恩蚜小蜂属和桨角蚜小蜂属的寄生蜂对玫烟色拟青霉敏感, 应该避免同时使用。因此认为昆虫病原真菌与天敌的相互关系取决于环境因子[80].

6. 展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对自身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关注增强, 另外,随着烟粉虱抗药性的不断增长,而又因为寄生蜂是目前所记载的天敌中防治烟粉虱最为有效的一类天敌[ 81],所以寄生蜂必将在防治烟粉虱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 我们应该对烟粉虱寄生蜂的研究和利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使寄生蜂在我国烟粉虱的控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建国等, 烟粉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蔬菜.2002 9:24-25

[2].王联德,黄建, 烟粉虱的为害及其生物防治策略.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6 35(4):365-371

[3].李生吉, 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山东农业科学.2009, 6: 77 ~ 78

[4]王茂明烟粉虱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对策 2006, 15( 3) :221-225

[5]Gerling D, Alomarò , Arn ò J. Crop Protection[ J] , 2001, 20( 9) : 779-799.

[6]孟祥锋, 何俊华, 刘树生, 等. 中国生物防治[ J] , 2006, 22 ( 3) : 174-179.

[7]王竹红, 潘东明与黄建, 中国烟粉虱寄生蜂资源及其区系分布. 热带作物学报

[8]Gerling D, Alomarò , Arn ò J. Crop Protection[ J] , 2001, 20( 9) : 779-799.

[9]Hoddle M S, Van Driesche R G , Sanderson J P .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J] , 1998, 43: 645-669

[10]Williams T. Biological Control[ J] , 1995, 5: 209-217 .

[11]钱明惠, 任顺祥, 邱宝利. 昆虫知识[ J] , 2007, 44 ( 3) : 397-401.

[12]周长青, 李元喜, 刘同先, 等. 中国生物防治[ J] , 2010, 26( 2) : 113-118

[13]王继红, 张帆, 李元喜烟粉虱寄生蜂种类及繁殖方式多样性.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1 27(1):115-123

[14]Gerling D. Canadian Entomologist[ J] , 1966, 98: 707-724.

[15]Gerling D, Spivak D, Vinson S B. Annal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J] , 1987, 80: 224- 229 .

[16] Hunter M S .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J] , 1999, 12: 735-741

[17]孟祥锋, 何俊华, 刘树生, 等. 中国生物防治[ J] , 2006, 22 ( 3) : 174-179.

[18]王慧,孔维娜,马瑞燕烟粉虱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 25(4):420-424

[19]Gerling D, Spivak D, Vinson SB. 1987. Life history and host discrimination of Encarsia deserti (Hy-menoptera: Aphelinidae), a parasitoid of Bemisia tabaci (Homoptera: Aleyrodidae). Ann. Entomol. Soc.Am. 80:224–29

[20]Gerling D, Foltyn S. 1987. Development and host preference of Encarsia lutea (Masi) and interspecific host discrimination with Eretocerus mundus (Mercet) (Hymenoptera,Aphelinidae) parasitoids of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Homoptera, Aleyrodidae). J. Appl. Entomol. 103:425–33

[21]Liu T-X, Stansly PA. 1996. Oviposition, development, and survivorship of Encarsia pergandiella (Hy-menoptera: Aphelinidae) in four instars of Bemisia argentifolii (Homoptera: Aleyrodidae). Ann. Entomol.Soc. Am. 89:96–102

[22]Qiu BL, de Barro PJ, He YR, Ren SX. 2007. Suitability of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instars for the parasitization by Encarsia bimaculata and Eretmocerus sp. nr. furuhashii (Hymenoptera:Aphelinidae) on glabrous and hirsute host plants. Biocontrol Sci. Tech. 17:823–39

[23]u JS, Gelman DB, Blackburn MB. 2002.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Encarsia formosa (Hymenoptera:Aphelinidae) in the greenhouse whitefly,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Homoptera: Aleyrodidae): effect of host age. Arch. Insect Biochem. Physiol. 49:125–36

[24]YangNW,JiLL,L?veiGL,WanFH.2012.Shifting preference between oviposition versushost-feeding under changing host densities in two aphelinid parasitoids. PLOS ONE 7(7):e41189

[25]Hunter M S , Rose M , Polaszek A . Ann Entomol Soc Am [ J] , 1996, 89: 667-675.

[26] Gerling D, ed. Whiteflies: Their Bionomics, Pest Status and Management [ M] . Andover, Hants, UK: Intercept Ltd. , 1990.147-185.

[27] Gerling D, Alomarò, Arnó J. Crop Protection [ J] , 2001, 20: 779- 799

[28]Zolnerowich G, Rose M . Proceedings of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J] , 1998, 100( 2) : 310-323.

[29]GerlingD.StudieswithwhiteflyParasitesofsouthemCaliforniaEncarsia Pergandiella Howard (HymenoPtera:APhelinidae).Can.Entomol,1966,98:707一724

[30]Castillo JA, Stansly PA. 2011. Biology of Eretmocerus sudanensis n. sp. Zolnerowich and Rose, parasitoid of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Biocontrol 56:843–50

[31] Gelman DB, Gerling D, Blackburn MB, Hu JS. 2005. Host-parasite interactions between whiteflies and their parasitoids. Arch. Insect Biochem. Physiol. 60:209–22

[32] Jones WA, Greenberg S. 1998. Suitability of Bemisia argentifolii (Homoptera: Aleyrodidae) instars for the parasitoid Eretmocerus mundus (Hymenoptera: Aphelinidae). Environ. Entomol. 27:1569–73 [33] De Barro P J, Driver F, Naumann I D, et al . Australi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J] , 2000, 39: 259-269 [ 34] Kumar P , WhittenM , Thoeming G, et al .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J] , 2008, 132( 8) :

[35 ]Gerling D, Alomarò , Arn ò J. Crop Protection[ J] , 2001, 20( 9) : 779-799] 。

[36]Goolsby JA, Ciomperlik MA, Kirk AA. 2000. Predictive and empirical evaluation forparasitoids of Bemisia tabaci (Biotype “B”),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systems. In: 4th International Hymenopterists Conference. CSIRO,Collingwood, Victoria, Australia. 347-358.

[37]Zolnerowich G, Rose M. 1998. Eretmocerus Haldehan (Hymenoptera: Aphelinidae)imported and relea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control of Bemisia (tabaci complex) (Homoptera: Aleyrodidae). Proceding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00: 310-323.

[38]Zolnerowich G, Rose M. 2004. Eretmocerus rui n. sp. (Hymenoptera: Chalcidoidea:Aphelinidae), an exotic natural enemy of Bemisia (tabaci group) (Homoptera:Aleyrodidae) released in Florida. Florida Entomologist, 87: 283-287.

[39] Hoelmer KA. 1996. Whitefly parasitoids: can they control field populations of Bemisia. In: Gerling D, Mayer RT. Bemisia 1995: Taxonomy, Biology, Damage,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tercept Ltd., Andover, Hants, UK. 451-476.

[40]Zolnerowich G, Rose M. 1998. Eretmocerus Haldehan (Hymenoptera: Aphelinidae)imported and relea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control of Bemisia (tabaci complex) (Homoptera: Aleyrodidae). Proceding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00: 310-323.

[41]Zolnerowich G, Rose M. 2004. Eretmocerus rui n. sp. (Hymenoptera: Chalcidoidea: Aphelinidae), an exotic natural enemy of Bemisia (tabaci group) (Homoptera:Aleyrodidae) released in Florida. Florida Entomologist, 87: 283-287.

[42]De Barro P J, Coombs M T. Post-release evaluation of Eretmocerus hayati Zolnerowich and rose in Australia [J].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 2009,99: 193-206

[43]Quicke DLJ. 1997. Introduction to the parasitic Hymenoptera. In parasitic Wasps.Chapman & Hall press, 1- 18.

[44]Godfray HCJ. 1994. Parasitoids: Behavioral and Evolutionary Ec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45]Ellers J, van Alphen JJM. 1997. Life history evolution in Asobara tabida: Plastieity in allocation of fat reserves to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10: 771- 785.

[46]Mangel M. 1987. Oviposition site seleetion and clutch size in insect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

[47]Stephens DW, Krebs JR. 1986. Foraging the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eceton,N.J.

[48]Wilson E O. 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 Belknap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sets,1975.

[49]Miller R S. Patt ern and process in compet it ion. Adv. Ecol. Res.,1967, 4: 1- 74.

[50]Van Lenteren JC. 1981. Host discrimination by parasitoids. In: Semiochemicals, their role in pest control. D.A. Nordlund et al. (eds.). Wiley, New York: pp. 153-179.

[51]Hofsvang T. 1990. Discrimination between unparasitized and parasitized hosts in hymenopterous parasitoids. Acta Entomologica Bohemoslovaca, 87: 161- 175

[52]田慎鹏,张继红,阎云花,王琛柱.寄生因子在寄生蜂种间竞争中的作用.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囯际研讨会,2005,77-78

[53]李文香等.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寄主粘虫血淋巴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昆虫学报,2011,54( 1 ): 34-40

[54]刘树生.寄生性昆虫避免过寄生的现象及其研究.昆虫知识,1986,(5 ): 210,228-230.

[55]Rosenheim JA, Kaya HK, Ehler LE, Marois JJ, Jaffe BA. 1995. Intraguild predation among biological-control agents: theory and evidence. Biological Control,5:303- 335.

[56]enhumberg B, Siekmann G, Keller MA. 2006. Optimal time allocation in parasitic wasps searching for hosts and food. OIKOS, 113: 121-131.

[57]Heimoei GE, Collier TR. 1996. The evolution of host-feeding behavior in insect parasitoids. Biological Reviews, 71: 373-400.

[58] Giron D, Rivero A, Mandon N, Darrouzet E, Casas J. 2002. The physiology of host-feeding in parasitic wasps: implications for survival. Functional Ecology, 16:750-757.

[59]Yano E. 1987. Population responses of Encarsia formosa to the greenhouse whitefly and their role i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whitefly- E. formosa system. Bull.IOBC/WPRS 1987/x/2: 193-197.

[60] Collier T. R., Hunter M. S., Lethal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in the whitefly parasitoids Eretmocerus eremicus and Encarsia Sophia. Oecologia 129:147–154 (2001).

[61] Collier TR, Kelly S, Hunter MS. 2002. Egg size, intrinsic competition, and lethal interferene in the parasitoids Encarsia pergandiella and Encarsia formosa. Biological Control, 23: 254- 261.

[62]Collier TR, Hunter MS. 2001. Lethal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in the whitefly parasitoids Eretmocerus eremicus and Encarsia sophia. Oecologia, 129: 147-154.

[63]Van Lenteren JC. 1981. Host discrimination by parasitoids. In: Semiochemicals, theirrole in pest

control. D.A. Nordlund et al. (eds.). Wiley, New York: pp. 153-179.

[64]Van Baaren J, Boivin G, Nenon JP. 1994. Intra-and interspecific host discrimination in two closely related egg parasitoids. Oecologia, 100: 325- 330.

[65]Royer L, Fournet S, Brunel E, Boivin G. 1999. Intra-and interspecific hostdiscrimination by host-seeking larvae of coleopteran parasitoids. Oecologia, 118:59- 68.

[66]Myers J H, Higgens C, Kovacs E.1999. How many insect species are necessary for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s.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8:541-547.

[67]Mackauer M , E hler L E, Rol and J . Crit ical Issues in Biological Control. Int ercept L td .Andover , UK. 1990. 41-62

[68]Jervis M A,Kidd N A C. Host Feeding strategies in hymenopteran Parasitoids. Biological Reviews,1986,61:395-434.

[69]Collier T R ,Hunter M S. Lethal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in the whitefiy parasitoids Eretmocerus eremicus and Encarsia sophia. Oecologia,2001,129:147-154.

[70]徐华强,刘艳艳祝国栋薛明 16 种不同类型农药对两种寄生蜂的毒性比较和安全性评价环境昆虫学报 2014,36 (6): 959 -964

[71]Lenfant C, Ridray G , Schoen L. Protection integr e de la tomate de serre en r gion m diterran enne [ J] . PHM Rev. Hortic, 1998, (388):34 - 38.

[ 72] Muhlberger E &Maignet P. Aleurodes sur tomate:T rialeurodes vapo rariorum et Bemisia argentifolii [ J] . PHM Rev. Hortic , 1999,(407): 21 - 25.

[73]Castańè C, Alomar O , Goula M , et al. Natural populations of Macrolophus caliginosus and Dicyphus tamaninii in the control of the g reen -house whitefly in tomato crops [ J] . Bull. IOBC/WP RS, 2000, (23): 221 - 224.,]

[74]Ramakers P M J &Samson R A.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 1984, 97: 1- 8.

[75]Hall R A. rclerkinl, Alin B, In Proco Vith Int. Collog , Invertbr [ J] . Pathol. Microb. Contr, 1994. 277 -282

[76]F ransen J J &van Lenteren J C. Entomologia Experimnetalis et Applicata , 1993, 69: 293 - 249.

[77]F ransen J J &van Lenteren J C. Entomologia Experimnetalis et Applicata, 1994, 71: 235- 243

[78]Hall R A [ M]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5. 116 - 118

[79]Steinberg S & Prag H. Bemisia Newsletter (special issue) [ J] . 1994, (8):33.

[80]Lacey L A , Mesqila A L. Mercadier, et al. Environ Entomol [ J] . 1997, (26): 1425 - 1460

[81] Gerling D. Biological Control [ J] , 1996, 6: 11-22 .

烟粉虱的生物防治

烟粉虱的生物防治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害虫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新生物型(B型)的出现和广泛传布,以及抗药性的迅速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棉花、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的主要害虫,平均每年在世界各地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亿美元,在美国10年内所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近年来,我国粉虱种群发生动态出现了明显变化,B型烟粉虱有逐年加重危害与蔓延的趋势。在烟粉虱的治理中,生物防治是十分重要的控制手段,且烟粉虱的天敌资源丰富,各国学者对其天敌的研究和应用做了较多工作并已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 1 捕食性天敌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已报道的烟粉虱捕食性天敌约有114种(隶属9目31科),其中瓢虫94种、捕食蝽25种、草岭14种、捕食螨17种。虽然天敌种类较多,但实际应用的只有少数几种,且大部分属多食性捕食者。Dean等指出多食性捕食者具有行为可塑性,可通过取食多种猎物提高其捕食作用,使种群得以繁衍。 1.1瓢虫类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原产于美国,为粉虱的专食性捕食者,在加州和弗罗里达等地已成功地应用于控制棉花和圣诞红上的烟粉虱,并已被引入欧洲和我国福建。在室内,小黑瓢虫以取食粉虱卵的生殖力最强,而在田间取食粉虱若虫时生殖力较大。当粉虱密度较低时还可取食红蜘蛛等其它猎物,但不能维持种群繁衍。小黑瓢虫能够捕食已被寄生的粉虱若虫,但随着蚜小蜂的发育能被逐渐辨别而嗜食未被寄生的若虫。小黑瓢虫已由多家公司生产销售,其温室作物

推荐释放量为1头成虫/1.39-9.29m2。有报道说,小毛瓢虫(Nephaspis oculatus)捕食烟粉虱的潜能虽低,但其搜索力明显强于小黑瓢虫,因此当粉虱密度较低时,该种瓢虫的种群密度较高。 1.2 捕食蝽类盲蝽Macrolophus caliginosus为多食性捕食者,取食烟粉虱的卵、若虫和成虫,且更嗜食粉虱卵;当粉虱密度较低时,还可取食某些花卉植物以维持其种群的延续。在欧洲,盲蝽已被广泛用于防治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由于该盲蝽历时1个多月方能建立种群,与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同时释放是保持温室粉虱种群密度较低的关键措施。目前已在地中海地区一些国家得到应用。Rabou报道在茄子地以2头/株的释放量连续释放3次盲蝽,1个月后粉虱种群便可得到有效控制;以0.5-1头/m2的释放量每2周1次,结合每周释放1次丽蚜小蜂,亦能有效地控制温室番茄粉虱的危害。此外,斯氏盲走螨(Typhlodromus swirskii)和Euseius scutalis取食烟粉虱后,其内禀增长力比烟粉虱增大,且能在温室单一种植的作物上抑制烟粉虱种群的增长,有进一步利用的价值。 2 寄生性天敌的研究与应用烟粉虱的寄生性天敌资源丰富,包括恩蚜小蜂属(Encarsia)、桨角蚜小蜂属(Encarsia)、Amitus属和阔柄跳小蜂属(metaphycus)的许多种类。我国初步调查记录有19种(主要隶属恩蚜小蜂属和桨角蚜小蜂属)。 2.1恩蚜小蜂属该属种类多为单寄生。少数为重寄生或多寄生。成虫均将卵产在寄主体内。由于丽蚜小蜂能成功地防治温室白粉虱,因此,国内外学者已做了不少研究与报道。有关成蜂和幼虫的生物学特性、该蜂与粉虱相互作用的种群动态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一、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1、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是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芽孢等)及染色特性进行观察,直观地了解细菌在形态结构上特性,根据不同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达到区别、鉴定微生物的目的。 2、细菌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细胞群体叫菌落(colony)。不同微生物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菌落特征有很大差异,而同一种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特征却有一定稳定性。,以此可以对不同微生物加以区别鉴定。因此,微生物培养特性的观察也是微生物检验鉴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细菌的培养特征包括以下内容: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大小、形态、颜色(色素是水溶性还是脂溶性)、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征及迁移性等。在液体培养中的表面生长情况(菌膜、环)混浊度及沉淀等。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观察运动、扩散情况。 2)霉菌酵母菌的培养特征:大多数酵母菌没有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和细菌的很相似,只是比细菌菌落大且厚。液体培养也和细菌相似,有均匀生长、沉淀或在液面形成菌膜。霉菌有分支的丝状体,菌丝粗长,在条件适宜的培养基里,菌丝无限伸长沿培养基表面蔓延。霉菌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都常带有不同颜色,因而菌落边缘和中心,正面和背面颜色常常不同,如青霉菌:孢子青绿色,气生菌丝无色,基内菌丝褐色。霉菌在固体培养表面形成絮状、绒毛状和蜘蛛网状菌落。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步骤: (1)涂片:涂片方法与简单染色涂片相同。 (2)晾干:与简单染色法相同。 (3)固定,与简单染色法相同 (4)结晶紫色染色:将玻片置于废液缸玻片搁架上,加适量(以盖满细菌涂面)的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分钟。 (5)水洗:倾去染色液,用水小心地冲洗。 (6)媒染:滴加卢哥氏碘液,媒染1min。 (7)水洗:用水洗去碘液。 (8)脱色:将玻片倾斜,连续滴加95%乙醇脱色20—25s至流出液无色,立即水洗。 (9)复染:滴加蕃红复染5min。 (10)水洗:用水洗去涂片上的蕃红染色液。 (11)晾干:将染好的涂片放空气中晾干或者用吸水纸吸干。 (12)镜检:镜检时先用低倍,再用高倍,最后用油镜观察,并判断菌体的革兰氏染色反应性。 (13)实验完毕后的处理: ①将浸过油的镜头按下述方法擦拭干净,a.先用擦镜纸将油镜头上的油擦 去。b.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擦2—3次。c.再用干净的擦镜纸将 镜头擦2—3次。注意擦镜头时向一个方向擦拭。 ②看后的染色玻片用废纸将香柏油擦干

烟粉虱的危害生物型及有关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北京农业科学 烟粉虱专辑 14烟粉虱的危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 北京 100089?-2úóúèè′?oí??èè′?μ?????3??a?àê3D?o|3??¨?üμè?-??×÷??ó???êò°×·?ê-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相比涉及74科420余种植物具有更大的经济危害性 烟粉虱在我国部分地区正在取代温室白粉虱成为温室及其它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本文对国外烟粉虱的部分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889年Gennadius 记述了希腊的一种烟草害虫这是烟粉虱的首次报道在美国的甘薯上发现了第一个新北区白粉虱标本称之为甘薯粉虱[2]·?ààμ???ò2±?μ??ì?y2?????19个种名作为B. tabaci 的同物异名[3]?ì·?ê-?ú???×?D?1óD?T·?ê-oí?êêí·?ê-μè??????3? ???÷?2??êêó|?üá|ò??°′?2¥?2??2???μ??üá|é?óD?ù2?í?óúê?ò?D??§??òà?Y?ì·?ê-μ??aD?2?òì???ì·?ê-??·??aè??ééú??Dí ??óDè???B 生物型重新命名为银叶粉虱 文中描述了烟粉虱在温室花卉上前所未有的的危害据统计从1985~1998年间 A B 型比A 型产更多的卵因而分泌更大量的蜜露 而A 型不会它具有导致西葫芦叶片银叶化的特征从世界许多地方收集的烟粉虱标本证明了这样的假设B 生物型的存在可以用异构酶标记法和多态DNA 扩增法来证实 Bellows (1994)提出以烟粉虱B 生物型为基础建立粉虱新种Bemisia argentifolii B 型蛹的几个形态特征成为鉴别银叶粉虱的依据 B 生物型argentifolii 前蜡缨细窄与之相反这些描述和用于区分A 和B 生物型异构酶标记以及在某些条件下生物型不能交配的证据已经被用做新的分类单元

烟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烟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摘要近年来,烟粉虱在和县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蔬菜、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成为蔬菜、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分析烟粉虱发生与为害特点,针对烟粉虱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烟粉虱;为害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近几年,我地蔬菜产区秋番茄、秋延辣椒烟粉虱局部暴发,少数重发田块出现了毁棚绝收;棉花产区烟粉虱全面暴发,为害面积大、减产严重。烟粉虱在我地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蔬菜、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已成为蔬菜、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1发生与为害特点 近年来,冬季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迅速增多,持续暖冬气候,为烟粉虱种群数量的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上我地大面积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后,大幅度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使原来棉田内的偶发性害虫得不到兼治,烟粉虱等种群越来越大,导致了烟粉虱的为害趋于加重。 烟粉虱虫体微小,体覆白色蜡粉,繁殖力强,1年发生10多代,田间世代重叠。在25℃条件下从卵到成虫需要18~30d,成虫寿命10~22d。 蔬菜上,烟粉虱成虫、若虫群集叶背为害,直接刺吸植株汁液,使叶片褪绿发黄、萎蔫,植株矮小或枯死;成虫、若虫所分泌的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直接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棉花上,烟粉虱成虫、若虫聚集在棉叶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棉株的营养物质。虫口密度大时,棉叶正面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引起蕾铃和叶片大量脱落,使棉花减产;成虫、若虫还大量分泌蜜露,蜜露多时可使棉叶棉铃污染变黑,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干物质积累减少,棉铃吐絮时受到污染,会使棉纤维品质下降。烟粉虱还可传播多种病毒,使茄果类、瓜类、豆类等众多作物感染病毒病,造成严重损失。 2发生规律

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摘要烟粉虱是徐州市棉花、蔬菜等多种旱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总结其危害特点,并对其重发原因加以分析,以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烟粉虱;发生;防治 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是我市棉花、蔬菜等多种旱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自2001年在新沂市部分乡镇首次发现以来,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受其为害,棉花、蔬菜等作物大量落叶、落果,煤污病暴发,作物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据调查,烟粉虱在我市适宜寄主近70种,包括棉花、大豆、蔬菜等作物及一品红、紫荆等花卉林木,这些寄主作物往往插花种植,播期又相互交错,许多成为桥梁寄主,为烟粉虱种群暴发提供了稳定的食料条件。 1危害特点 烟粉虱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传播和蔓延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为害程度高、防治难度较大的危险性害虫,在适宜的寄主植物上具有趋嫩性,成虫喜聚集在植物顶部嫩叶背面活动,在植物的中下部叶片主要是卵及若虫。烟粉虱对植物的为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使受害叶片褪绿萎蔫直至死亡;二是成虫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传播病毒病;三是由于其分泌蜜露引起被害植物煤污病的发生,虫口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影响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据调查,烟粉虱对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危害症状,如番茄被害,表现为果实不均匀成熟;甘蓝、花椰菜被害表现为叶片萎缩、黄化、枯萎;西葫芦、南瓜被害表现为银叶;花卉一品红被害造成茎苍白,叶黄化;棉花被害,叶正面出现褐色斑,虫口密度高时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质量。近几年我市因烟粉虱危害造成棉花脱落成光杆、茄果类蔬菜减产超过5成以上的例子屡见不鲜。由于该虫迁移扩散能力较强,在发生量大的地区,秋季将大量向城区扩散,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甚至影响居民出行。 2重发原因

微生物检验常规鉴定技术

第一章微生物检验常规鉴定技术 课堂教学计划(1学时) 第一章微生物检验基本知识 包括显微镜、染色技术、培养基制备技术、接种、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等。 接种、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

一、接种 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1、接种工具和方法 接种和分离工具 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 6.接种圈 7.接种锄 8.小解剖刀 常用的接种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划线接种这是最常用的接种方法。即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作来回直线形的移动,就可达到接种的作用。常用的接种工具有接种环,接种针等。在斜面接种和平板划线中就常用此法。 2)三点接种在研究霉菌形态时常用此法。此法即把少量的微生物接种在平板表面上,成等边三角形的三点,让它各自独立形成菌落后,来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除三点外,也有一点或多点进行接种的。 3)穿刺接种在保藏厌氧菌种或研究微生物的动力时常采用此法。做穿刺接种时,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针。用的培养基一般是半固体培养基。它的做法是:用接种针蘸取少量的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线穿刺,如某细菌具有鞭毛而能运动,则在穿刺线周围能够生长。 4)浇混接种该法是将待接的微生物先放入培养皿中,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5°C 左右的固体培养基,迅速轻轻摇匀,这样菌液就达到稀释的目的。待平板凝固之后,置合适温度下培养,就可长出单个的微生物菌落。 5)涂布接种与浇混接种略有不同,就是先倒好平板,让其凝固,然后再将菌液倒入平板上面,迅速用涂布棒在表面作来回左右的涂布,让菌液均匀分布,就可长出单个的微生物的菌落。 6)液体接种从固体培养基中将菌洗下,倒入液体培养基中,或者从液体培养物中,用移液管将菌液接至液体培养基中,或从液体培养物中将菌液移至

烟粉虱测报技术规范20150428

NY/T ××××—2012 烟粉虱测报技术规范(试行稿) 1 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棉田烟粉虱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越冬虫源基数调查、成虫迁入监测、系统调查、大田普查、预测方法,以及数据汇总、汇报方法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1.2 本规范适用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非自然露地越冬区棉田烟粉虱的测报调查和预报。 2 术语与定义 2.1 烟粉虱若虫分类:1龄和2龄若虫统称低龄若虫,3龄、4龄若虫和伪蛹统称为高龄若虫。 2.2 发生危害期的划分:全年的发生危害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蕾期烟粉虱和花铃期烟粉虱,简称蕾虱和花铃虱。 2.3 百株三叶成虫量(头/百株三叶):指选取一定株数棉花,在每株指定部位选3张叶片,用翻转叶片法调查叶片上成虫的数量,折算成百株三叶成虫量。 2.4 距蔬菜保护地距离:指棉田边缘与蔬菜保护地边缘最近点的直线距离。 3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分蕾期和花铃期,以百株三叶烟粉虱成虫虫量为指标定发生程度。发生程度分为5级,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具体分级指标如下: 表1 烟粉虱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4 越冬虫量调查 4.1 调查时间 在蔬菜保护地揭膜前一周左右调查。正常年份各棉花揭膜时间,长江流域棉区在4 1

月上中旬;黄河流域棉区5月中旬,西北内陆棉区在6月上旬。 4.2 调查地点 棉田周边的保护地蔬菜上,重点调查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茄科和菊科等蔬菜。按距离棉田小于500m、500~1000m和大于1000m分别调查各类蔬菜保护地,每类保护地调查2个。 4.3 调查方法 保护地内蔬菜上随机取5点,每点随机选4株蔬菜,每株分别取上部、中部、下部叶片各1张,调查成虫和高龄若虫的数量。对叶片着生密集较难区分上、中、下部叶片的蔬菜,可取上、中部嫩叶2张和下部老叶1张,调查烟粉虱虫量。 成虫调查采用翻转叶片法,将叶片轻轻翻转,动作要既轻又快,集中精力迅速目测背面叶片上的大概成虫量,然后仔细查看叶片中的成虫数量,再加上估计已飞走的虫量,计为整个叶片上的成虫数量。高龄若虫的调查方法,取白纸一张,用刀刻出一个1cm×1cm的正方形小孔。将白纸上的正方形小孔随机放在叶片背面上,计数正方形小孔中高龄若虫的数量;还要估算叶片面积,算出单片叶片若虫量。结果记入烟粉虱越冬虫量调查记载表(见附录A表A.1)。 5 棉田系统调查 5.1 成虫迁入棉田时间调查 5.1.1 调查时间 棉花移栽或定苗后开始,至烟粉虱迁入棉田达始盛期结束,一般为15天左右。 5.1.2 调查地点 分别选择距保护地蔬菜田小于500m、500-1000m和大于1000m的棉田各1块,作为系统调查田。 5.1.3 调查方法 保护地,在系统调查田内,面向蔬菜保护地一侧、距田埂1m左右处悬挂黄板,每块田挂2块黄板,黄板尺寸为20cm×30cm。黄板悬挂高度为黄板下缘高出棉花冠层10cm。随着棉花的生长,黄板悬挂高度相应提高,以保持黄板与棉花冠层的相对高度。黄板5天更换1次,雨后及时更换。每5天调查1次,观察黄板上诱集的成虫数量。当成虫迁入数量显著增加,结合历年观测情况,确定成虫迁入棉田的始盛期。调查结果记入烟粉虱黄板诱集记载表(见附录A表A.2)。 5.2 棉田系统调查 5.2.1 调查时间 自黄板监测烟粉虱成虫迁入棉田始盛期开始,至9月底结束,每5天调查1次。晴天2

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常用技术

实验二十三病毒核酸检测常用技术 (Techniques of Detecting Nucleic Acid of Viruses in Common Use )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在微生物学实验室诊断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由于部分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已成功地被克隆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因此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特点,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样品中有无相应病原微生物的核酸,从而可以特异、灵敏地判定标本中是否含有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在微生物学的研究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最常使用的微生物核酸检测技术有PCR、RT-PCR、核酸杂交等技术,现对病毒核酸(DNA、RNA)的分离、PCR、RT-PCR、核酸杂交等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应用及影响因素等进行概述。 实验 1 PCR 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和熟悉病毒核酸(DNA)的分离与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影响因素和应用。 【基本原理】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ILT)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的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 常表现呼吸困难、产蛋鸡产蛋下降和死亡, 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但在临诊上极易与其它一些呼吸道疾病相混淆, 如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感染等。常规检测IL TV 的方法有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这些方法虽经典,但费时且敏感性差, 不能检测亚临床感染, 而传染性喉气管炎潜伏感染是疾病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目前比较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在病毒核酸检测方面。本实验以PCR方法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为例,对PCR方法进行介绍。 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典型的PCR由(1)高温变性模板;(2)引物与模板退火;(3)引物沿模板延伸三步反应组成一个循环,通过多次循环反应,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其主要步骤是:将待扩增的模板DNA置高温下(通常为93~94℃)使其变性解成单链;人工合成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在其合适的复性温度下分别与目的基因两侧的两条单链互补结合,两个引物在模板上结合的位置决定了扩增片段的长短;耐热的DNA聚合酶(Taq酶)在72℃将单核苷酸从引物的3’端开始掺入,以目的基因为模板从5’→3’方向延伸,合成DNA的新互补链。如此反复进行,每一次循环所产生的DNA 均能成为下一次循环的模板,每一次循环都使两条人工合成的引物间的DNA特异区拷贝数扩增一倍,PCR产物得以2n的批数形式迅速扩增,经过25~30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使基因扩增109倍以上,实际上一般可达106~107倍(图23-1)。

烟粉虱寄生蜂的应用

烟粉虱寄生蜂的应用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 Gennadius) 属同翅目粉虱科, 属于世界性害虫,其寄主范围广泛。烟粉虱可直接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虫和成虫还可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虫口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虫还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引发病毒病[1]。烟粉虱被列为当今对农业造成较大灾害的 100种入侵害虫之一,它造成的全球每年经济损失超过 3亿美元[2]。因此,烟粉虱的防治成为研究的热点。烟粉虱的防治方法主要有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以及生物防治[3]。化学防治目前仍是烟粉虱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烟粉虱体被蜡粉 ,且对大多数农药以及优乐得等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面对烟粉虱为害日趋严重而化学防治难以奏效的现状 ,世界许多国家、地区都给予极大关注,从不同方面对其防治方法和控制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中生物防治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 ( 主要有虫生真菌 ) 进行防治[4]。本文着重概括了烟粉虱生物防治中的天敌昆虫寄生蜂防治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2.烟粉虱寄生蜂种类 Gerling等列出了桨角蚜小蜂属 11 种、恩蚜小蜂属 34 种、和埃宓细蜂属 2 种[5],浙江大学孟祥锋等总结了烟粉虱的寄生蜂种类 ,共计 56 种, 包括桨角蚜小蜂属15 种、恩蚜小蜂属 35 种、棒小蜂属 2 种、埃宓细蜂属 3 种、阔柄跳小蜂属1种等[6]。根据研究统计,中国烟粉虱寄生蜂资源十分丰富,其种类目前约有 27 种,占世界总数的 54%。其中,中国烟粉虱寄生蜂有桨角蚜小蜂属 6种,恩蚜小蜂属 21 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和香港等地,其中台湾种类分布最多,有 17 种恩蚜小蜂和 3 种桨角蚜小蜂,占总数的 74.0%;其次是福建,有 12 种恩蚜小蜂和 3 种桨角蚜小蜂,占总数的55.6%[7].下面就主要对恩呀小蜂属、浆角蚜小蜂两个属进行描述。 2.1恩呀小蜂属 目前,在已报道的恩蚜小蜂属47 种烟粉虱寄生蜂中,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已能进行商业化生产[8].并且前者已大量应用于生产实践[9]. 恩蚜小蜂为单寄生性内寄生蜂 ,是异律发育的寄生蜂(异律发育即雌雄蜂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规律)。生殖方式是两性产雌, 雌蜂为初寄生蜂 ,雄蜂为自复寄生。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常 规鉴定技术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壹、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1、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是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芽孢等)及染色特性进行观察,直观地了解细菌在形态结构上特性,根据不同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达到区别、鉴定微生物的目的。 2、细菌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细胞群体叫菌落(colony)。不同微生物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菌落特征有很大差异,而同壹种的细菌在壹定条件下,培养特征却有壹定稳定性。,以此能够对不同微生物加以区别鉴定。因此,微生物培养特性的观察也是微生物检验鉴别中的壹项重要内容。 1)细菌的培养特征包括以下内容: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大小、形态、颜色(色素是水溶性仍是脂溶性)、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征及迁移性等。在液体培养中的表面生长情况(菌膜、环)混浊度及沉淀等。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观察运动、扩散情况。 2)霉菌酵母菌的培养特征:大多数酵母菌没有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和细菌的很相似,只是比细菌菌落大且厚。液体培养也和细菌相似,有均匀生长、沉淀或在液面形成菌膜。霉菌有分支的丝状体,菌丝粗长,在条件适宜的培养基里,菌丝无限伸长沿培养基表面蔓延。霉菌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都常带有不同颜色,因而菌落边缘和中心,正面和背面颜色常常不同,如

青霉菌:孢子青绿色,气生菌丝无色,基内菌丝褐色。霉菌在固体培养表面形成絮状、绒毛状和蜘蛛网状菌落。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俩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俩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步骤: (1)涂片:涂片方法和简单染色涂片相同。 (2)晾干:和简单染色法相同。 (3)固定,和简单染色法相同 (4)结晶紫色染色:将玻片置于废液缸玻片搁架上,加适量(以盖满细菌涂面)的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分钟。 (5)水洗:倾去染色液,用水小心地冲洗。 (6)媒染:滴加卢哥氏碘液,媒染1min。 (7)水洗:用水洗去碘液。

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区别

调查 研究 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区别Ξ 胡敦孝, 吴杏霞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北京 100094) 摘要: 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形态做了区别,介绍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生物生态学上的差异,同时给出了B型烟粉虱特征性银叶反应的鉴定方法。 关键词: 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 银叶反应 中图分类号: S43313 S43614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529-1542(2001)05-0015-04 长期以来在中国北方温室中发生的粉虱均为温室白粉虱(T 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在露地未见粉虱大发生的报道。但从1995年以后,烟粉虱(Bem isia tabaci G ennadius)在北方部分温室中逐渐蔓延开来,2000年8~11月北京市东南郊的温室蔬菜和露地蔬菜烟粉虱大暴发。烟粉虱又称棉粉虱,甘薯粉虱, 是热带或亚热带大田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最近十几年来,出现新的B型烟粉虱(又称银叶粉虱Bem isia argentif olii Bellows&Perring),它比其他型烟粉虱有更强的适应能力,造成作物严重减产和品质损害,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1~3]。如何防治这两种粉虱,明确它们在温室、大棚蔬菜、花卉上的生 物学特性和相互关系,以及B型烟粉虱在田间棉花、蔬菜、花卉等作物上的发生情况,首先需准确认识这两种粉虱。现把这两种粉虱的主要区别介绍如下。 1 粉虱鉴别的主要特征 粉虱的分类鉴定是根据粉虱4龄若虫后期的拟蛹特征来进行,其中拟蛹腹部端节背面的皿状孔的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分类特征主要包括:皿状孔的形状,隆起或凹陷;盖片的形状;舌状突是否突出盖片外,突出部分的形状,末端是否具有刚毛,是否伸出皿状孔外等等。皿状孔的功能是排泄蜜露。肛门即开口于盖瓣下面与舌状突的基部,盖片和舌状突起控制蜜露最终排出的作用。用于分类的其他拟蛹特征还很多,见图1所标注内容[4]。 2 两种粉虱拟蛹的区别 显微镜下观察,烟粉虱的皿状孔为长三角形,舌状突长,匙状,顶端有一对毛,尾沟基部有瘤状突起5~7个(封面图右上)。而温室白粉虱皿状孔长心脏形,舌状突短,上有小瘤状突起多个,轮廊呈三叶草状,顶端有1对刚毛,亚缘体周边单列分布,有60 图1 粉虱拟蛹模式图(仿Matin修改) 多个小乳突,背盘区还对称有4~5个较大的圆锥形大乳突(封面图右下)。在田间,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烟粉虱拟蛹的外观为椭圆形、边缘自然倾斜,通常无背刺毛,颜色为淡绿色至黄色,有1对红眼睛(封面图中上)。在多毛的叶片上,拟蛹边缘被叶毛挤压成不规则形,拟蛹背面可具刺毛;温室白粉虱拟蛹的外观为立体(边缘垂直)椭圆形,似蛋糕状,颜色为白色至淡绿色,半透明,拟蛹边缘有腊丝,背上通常有发达直立长刺毛5~8对,是由原乳突内蜡腺分泌的(封面图中下),光滑的叶片上也有不具长刺毛的拟蛹。两者成虫羽化均经拟蛹背面的倒“T”形裂缝中脱出。拟蛹壳上有圆形孔的均为该拟蛹寄生蜂的羽化孔。温室白粉虱被寄生的拟蛹为黑紫色,烟粉虱被寄生拟蛹为深褐色。烟粉虱B型与其他型烟粉虱的拟蛹在形态上很难区分,依据个体第4前亚缘毛(ASMS4)存在于种群中比例的大小,前胸气门外的腊缘饰的宽度曾用来区别烟粉虱B型和A Ξ收稿日期: 2001-05-29

烟粉虱成虫在日光温室内的分布和日活动规律

第26卷第5期 2006年5月生 态 学 报ACT A EC O LOGIC A SI NIC A V ol.26,N o.5May ,2006 烟粉虱成虫在日光温室内的分布和日活动规律 侯茂林,文吉辉,卢 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04DI B4J156);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5211211;修订日期:2006204225 作者简介:侯茂林(1968~),男,湖南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昆虫生态、生物防治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E 2mail :maolinhou @https://www.360docs.net/doc/8f3945358.html,.致谢:感谢长江大学实习本科生乔飞、胥小平、杨光全参与试验调查;河北省固安县蔬菜管理局于觉民、杜永清在温室使用和工作上提供诸多方便 Found ation item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Program on Research for Public G ood ,M OST of China (N o.2004DI B4J156)and SRF for ROCS ,M OE.of China R eceived d ate :2005211211;Accepted d ate :2006204225 Biography :H OU M ao 2Lin ,Ph.D.,Ass ociate profess or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 w ork in the fields of insect ecology ,biological control and IPM.E 2mail :maolinhou @https://www.360docs.net/doc/8f3945358.html, 摘要:采用中色粘虫板(黄板)和植株调查方法在河北省固安县日光温室内研究了烟粉虱成虫在黄瓜结瓜盛期(4月下旬~5月 上旬)的分布和日活动规律。结果表明,温室北边平均诱集量((66818±66319)头Π(板?d ))是南边((35715±34914)头Π(板?d ))的 1187倍;除8∶00~10∶00以外,其他时段内北边诱集量均显著高于南边;同时,北边植株上烟粉虱成虫数量也显著高于南边。温室东边逐日和各时段诱集量均高于西边,但差异不显著。在垂直方向,烟粉虱成虫在黄瓜所有叶片上均有分布。烟粉虱成虫从6∶00~18∶00各时段均很活跃,但不同时段活动水平存在差异。8∶00~10∶00平均诱集比例最高(2517%±917%),12∶00~14∶00 最低(1312%±512%);8∶00~10∶00的诱集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段。另外,黄板南面诱集量((35215±18611)头Π(板?d ))显著高于 北面诱集量((16017±9014)头Π(板?d ))。对日光温室黄瓜上烟粉虱的监测、成虫诱杀和综合治理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烟粉虱;日光温室;黄瓜;黄板;活动;分布 文章编号:100020933(2006)0521431207 中图分类号:Q96811 文献标识码:A Distribution and daily activities of Bemisia tabaci (G ennadius)adults within solar greenhouse H OU Mao 2Lin ,WE N Ji 2Hui ,LU Wei (Institute o 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tale K ey Laboratory o f Biology o 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Beijing 100094,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26(5):1431~1437. Abstract :Distribution and daily activities of Bemisia tabaci adults in solar greenhouse (east 2west oriented )were investigated with yellow sticky traps (Y STs ,25×30cm in size )and by plant inspection in G u ’an C ounty ,Hebei Province from late April to early M ay when cucumber was vig orous fruiting.Results show that the Y STs installed in the north side of the greenhouse caught 11872 fold m ore whitefly adults than those in the south side (66818adults Π(trap ?d )vs 35715adults Π(trap ?d )).Catches within each of the five tw o 2hour intervals from 6∶00to 18∶00by Y STs in the north side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in the south side with an exception of the tw o 2hour interval from 8∶00to 10∶00.Number of B .tabaci adults on plants in the north sid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 side.In the east 2west direction ,catches (daily average and averages within each tw o 2hour interval )in the east sid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west side.B .tabaci adults were m ore active at certain periods of time than at others during the day as indicated by the percentages of adults caught on the Y STs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adults was caught between 8∶00to 10∶00(2517%)and the lowest ,between 12∶00to 14∶00(1312%).When the Y STs were arranged at east 2west direction ,the surface facing south caught significantly m ore B .tabaci adults than the surface facing north.The current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m onitoring ,adult trapping and IPM of B .tabaci on solar greenhouse cucumber.

微生物分类鉴定

第三节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 一、微生物鉴定的依据 获得纯化的微生物分离菌株后,首先判定是原核微生物还是真核微生物,这实际上在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选择性培养基已经决定了分离菌株的大类的归属,从平板菌落的特征和液体培养的性状都可加以判定。然后,如是原核微生物,便可根据表14-3 所示的经典分类鉴定指标进行鉴定,如条件允许,可做碳源利用的BIOLOG-GN 分析和16S rDNA 序列分析。多项结果结合起来确定分离菌株的属和种。 表14-3 微生物经典分类鉴定方法的指标依据 二、微生物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根据目前微生物分类学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可把它们分成四个不同的水平:①细胞形态和行为水平,②细胞组分水平,③蛋白质水平,④基因组水平; 在微生物分类学发展的早期,主要的分类鉴定指标是以在细胞形态和习性为主,可称为经典的分类鉴定法。其他三种实验技术主要是60 年代以后采用的,称为化学分类和遗传学分类法,这些方法再加上数值分类鉴定法,可称为现代的分类鉴定方法。 (一)、经典分类鉴定法 经典分类法是一百多年来进行微生物分类的传统方法。其特点是人为地选择几种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分类,并在分类中将表型特征分为主、次。一般在科以上分类单位以形态特征、科以下分类单位以形态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加以区分。最后,采用双歧法整理实验结果,排列一个个的分类单元,形成双歧检索表(图14-4 )。 A. 能在60 o C 以上生长 B. 细胞大,宽度1.3~1.8mm ……………………………………… 1. 热微菌属 ( Thermomicrobium )

BB. 细胞小,宽度0.4~0.8mm C. 能以葡萄糖为碳源生长 D. 能在pH4.5 生长…………………………………………… 2. 热酸菌属 ( Acidothermus ) DD. 不能在pH4.5 生长………………………………………………… 3. 栖热菌属 ( Thermus ) CC. 不能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 4. 栖热嗜油菌属( 栖热嗜狮菌属Thermoleophilum ) AA. 不能在60 o C 以上生长 图14-4 双歧法检索表例样 应用BIOLOG-GN 仪检测分离菌株对众多碳源的利用情况判断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近年来也时有应用。在BIOLOG-GN 仪上有96 个小孔,其中95 孔内分装有95 种不同碳源的缓冲液,1 孔为无碳源的缓冲液对照,各孔接入适宜菌浓度和液量的分离菌株培养物,定温培养,每日定时读取BIOLOG-GN 仪计算机上各碳源利用情况,一般为时1 周,BIOLOG-GN 仪可显示出该鉴定菌株的最可能归属。 (二)、数值分类法 又称阿德逊氏分类法() 。它的特点是根据较多的特征进行分类,一般为50 ~60 个,多者可达100 个以上,在分类上,每一个特性的地位都是均等重要。通常是以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对环境的反应和忍受性以及生态特性为依据。最后,将所测菌株两两进行比较,并借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出菌株间的总相似值,列出相似值矩阵( 图14-5) 。为便于观察,应将矩阵重新安排,使相似度高的菌株列在一起,然后将矩阵图转换成树状谱(dendrogram)( 图14-6) ,再结合主观上的判断( 如划分类似程度大于85 %者为同种,大于65 %者为同属等) ,排列出—个个分类群。 图14-5 显示6 个细菌菌株的遗传相似矩阵图

分子生物学实验常规技术操作

分子生物学实验常规技术操作 目录 1. 质粒提取 1.1 小提质粒 1.2 小量快提质粒鉴定: 1.3 大提质粒: 2. 酶切 2.1 制备型酶切 2.2 小量酶切鉴定 2.3 DNA片段5'突出端的补平 3. 琼脂糖凝胶电泳 4. 回收 4.1 从低熔点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 4.2 小量胶回收DNA片段试剂盒操作(见操作手册) 4.3 无水乙醇沉淀回收 5. 连接 5.1 一般连接 5.2 平端动态连接 6. 转化 6.1 质粒快速转化 6.2 连接物转化 7. 制普通固体培养板 8. 涂板 9. 挑菌 10. 血清中病毒核酸的提取(蛋白酶K法) 哺乳动物细胞单克隆株分离 常用溶液、培养基配制

1. 质粒提取: 1.1 小提质粒: 本实验室在常规条件下采用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 (1)从平板上挑取单菌落或摇甘油菌(5~50uL),接种于3mL LB液体培养基中(加有相 应的抗生素),37℃振荡培养至OD2.0以上,但也无需过浓。 *通常DH5а菌株摇12~14hr;JM101 7~8hr;ER2566 10~12hr * (2)取1.5mL菌液于1.5mLEppendorf管(可取未灭菌的新管)中,12000rpm离心15~30sec, 弃上清。通常可取1.5mL菌液再离心一次,弃去上清后在纸上扣干。 *不要忘记将用完的试管及管盖放入指定处以备回收处理 * (3)加入150uL溶液I,振荡使菌体沉淀充分 ..悬浮。 *务必悬浮完全 * (4)加入150uL溶液II,立即轻轻翻转几下,使菌体裂解。 *可观察到原浑浊的菌悬液变清变粘 * (5)加入180uL溶液Ⅲ,立即上下颠倒充分混匀7~10次,不宜太剧烈。 *可观察到白色团片状沉淀出现。* (6)置冰浴10分钟,也可置于-20℃中5min。 (7)12000rpm离心8~10分钟。 (8)在离心过程中可取未灭菌的新1.5mLEppendorf管,加入等体积(350~400uL即可)酚- 氯仿-异戊醇(25:24:1)备用;取灭菌过的新1.5mLEppendorf管,加入2倍体积(780uL 即可)的无水乙醇置于-20℃备用。 *加酚-氯仿-异戊醇时要小心,应吸位于下层的酚相,而不要带入上层 的Tris-cl保护液 * (9)离心完将上清迅速倒入已加好的酚-氯仿-异戊醇中, 充分混匀。 *小心不要将白色沉淀物倒入酚-氯仿-异戊醇中 * (10)12000rpm离心4~5分钟。 (11)吸水相,加入已加好的无水乙醇中,颠倒混匀几次。 *小心不要吸入酚相,没把握时宁愿放弃一些水相 * (12)-20℃放置5~15分钟。 (13)12000rpm离心10分钟。 (14)迅速弃上清,沉淀用适量70%乙醇洗一次,于纸上扣干。 *小心不要将沉淀洗掉 * (15)置于恒温器上干燥(55℃)至无色透明或无乙醇气味,一般大约5~10min。 (16)加入30~40uL 1×TE缓冲液溶解沉淀,-20℃储存备用。 *做完实验请及时收拾实验台* 1.2 小量快提质粒鉴定:(目前较少采用) (1)取培养的菌液1mL,12000rpm 离心30s,收集菌体,在纸上扣干残留培养液。 (2)用50uL 无菌水充分悬浮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