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第一部分:

1.填空:

《观沧海》的作者是。字,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中的想象之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是代著名家。全曲中,暗含题目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次北固山下》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客路青山外(客路:)

乡书何处达(乡书:)海日生残夜(残夜:)

10.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1.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1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16.这首曲的曲牌名是,曲名是。

17.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词,写了三种景物,即。18.前三句用了个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19.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三、积累运用

(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 _、_____

(4)《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研读与赏析《观沧海》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1.略2.D3.B

9.次:停泊;客路:旅途;乡书:家书;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11.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等

12.答案: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13. 答案: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14.答案: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春末夏初季节的一种寂寞萧条气氛。体会到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16.天净沙;秋思17.名;老树、老树上的枯藤、老树上的昏鸦18.三;名词;苍凉、幽静19.断肠人在天涯;古道西风瘦马。

三、积累运用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研读与赏析

1、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

2、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古代诗歌四首答案

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平仄相对。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类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对偶俗称对子,诗句中也称为对仗 互文:定义为文章中某上句省略下句出现的字词,下句省略上句出现的字词,但上句与下句合并后成为一个意思:例: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翻译为:开我东阁西阁门,坐我东阁西阁床。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对偶)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拟人)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对偶)

《观沧海》 一、常识填空 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总写全景的两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秋风、洪波”写的是动景,“山岛、树木、百草”写的是静景。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竦.峙(shǒng) 萧瑟.(sè) B.天涯.(yá) 枯藤. (téng) C.沧.海(cāng) 碣. 石(jié) D.澹.澹(dàn) 咏.志(yǒng)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 ”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王湾,唐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课内品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2015秋新版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1-4剖析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真。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 ①《诗经》以抒怀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断,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真。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同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真的抒怀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三、以爱情题材的作品为例,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优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而且描写爱情的比南朝民歌直白。《木兰诗》就是北朝民歌。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固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的。这位后代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 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 (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 (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展联想之翅入境登朗读之梯悟情 ——《古代诗歌四首》说课 一、解说教材 《古代诗歌四首》分别是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四首古代诗歌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或观沧海,或泛江河,或别友人,或诉秋思,所描写的景色和所抒发的情感各异,但都很精彩。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古诗词是最凝练、精粹的,其感情的丰富与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都是别的文学种类不能比拟的,不能欣赏诗的话便不能真正的理解文学。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首次接触古诗词,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篇目,其教学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激发审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 二、解说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 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掌握赏析古诗的方法。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激发兴趣。 三、解说重难点 一是提升学生朗读优美诗文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训练了朗读能力,升人初中有必要提升训练目标,也就是将诗歌的朗读变为美读。这项能力可分解为:识字正音,不读错;大声朗读,避免轻声细气;流畅朗读,不中断也不拖泥带水;优美朗读,表现课文中的景美、情美、言美,体会汉语的声韵节奏。另外,还应当注意朗读的仪态,要自然大方,不可屈身躬背。 二是强化学生揣摩、品味文学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一直训练这项能力,初中则应当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的瑰宝。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带答案)

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参考答案: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肃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 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了一幅辽阔、壮观的图景,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涌动。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 写“杨花”“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喜欢悲哀凄惨地啼叫。这样写景,不着悲痛之语,却尽显悲痛之意,渲染出一种寂寞萧条的气氛,为下文表现作者对故友遭贬谪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做了铺垫。 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参考答案: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堤岸相平。大江之上一叶孤舟,海风吹来,船帆满起,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小舟奋力地向前驶去…… 上下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成对偶句式,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景

船上,所以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这样的诗句。 四、《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 【示例】夕阳西下,诗人骑着瘦削的老马走在曲折的山路上,西风嗖嗖地迎面吹来。走过小桥,几户人家,一棵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停留着三两只乌鸦,一幅凄凉的画面便映入眼帘。在夕阳映照下的“枯藤、老树、昏鸦、人家、瘦马”让人觉得格外的忧伤,由此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在外流浪已有多年,尝尽了一个“断肠人”在外羁旅生活的凄苦,又想到未曾回过久违的故乡看一看,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由此使我想到了自己有家的幸福。 五、古诗词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朗读下列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课外再搜集一些。 1.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参考答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六、背诵和默写这四首诗歌。 点拨: 反复诵读这四首诗歌,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在背诵的基础上尝试默写,注意生难字词的掌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 一、《观沧海》 1、作者曹操(155 ——220) ,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 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技巧]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技巧]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 认真学习教材第二章《从汉乐府到唐代的新乐府》,回答下列问题: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书?艺文志》对西汉乐府诗的评价。原文 为:“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意谓乐府诗的创作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悲哀或快乐~是源自于具体的事件而发出的感慨。作为一种现实主义诗学精神~它与《诗经》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相通~并对后世中国古代诗歌形成关注现实的文学传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乐府诗的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如: 1、揭示社会不公~这是汉乐府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妇病行》、《东门行》等。 2、表现战争的罪恶。例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等。 3、展示个人的情感世界。例如《上邪》、《有所思》写爱情~《蒿里》、《薤露》写死亡的恐惧~《郊祀歌》写长生~等等。 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1,善于选取生活中富有诗意的一个片断或几个片断~精心剪裁~巧妙布局~通过压缩叙事空间~把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如《东门行》选取主人公拔剑出门的镜头~《上山采蘼芜》选取故妇路遇故夫的片断。,2,

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艳歌行》的细节描写~《妇病行》的对话描写~《陌上桑》的烘托描写~《孔雀东南飞》将人物臵于矛盾漩涡中的描写等等。 2、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感情流露自然平实~不事雕琢。,2,语言浅近。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孔雀东南飞》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思想内容层面: 1、人物形象体现了民间价值观。刘兰芝是多才多艺的理想化女性。 2、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婚姻观。 其次~艺术表现上具有民间文学的处理方式: 1、以民间传说为祖本。如《古艳歌》可看做《孔雀东南飞》的祖本之一。 2、铺排渲染的手法~极具浪漫色彩。如写刘兰芝的美丽~衣着的华丽得体~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等等。 3、诗歌的结尾~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在题材内容上~南朝民歌几乎全是情歌~反映面相对狭窄。它多以女性的口吻~热烈讴歌人类美好的爱情~描写爱情生活的种种场面。比如“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写对爱情的渴望~“我与欢相怜~约誓底言者,常叹负情人~欢今果成 诈”,《懊侬歌》,写对负心男子的怨恨与谴责等~此外还有写相思的痛苦~欢会的愉快~离别的忧伤~以及至死不渝的爱情。而北朝民歌反映社会生活较为广泛~涉及战争、羁旅、豪侠、风物~以及爱情等~如《企喻歌》、《陇头歌辞》、《琅琊王歌辞》、《敕勒歌》、《捉搦歌》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知识点+课后习题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课文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②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③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④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⑤我国古典文学当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先秦散文、明清小说毋庸置疑成为我国五千年文化炫彩夺目的代表。 ⑥律诗的四联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翻译与理解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①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②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③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2)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形成性考核作业(2)解析 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 《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 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 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 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与答案资料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与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 一、《观沧海》 1、曹操是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曹操与其子曹丕、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 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是《》的第一章,选自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3、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东临碣石()⑵山岛竦峙() 4、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⑴水何澹澹⑵秋风萧瑟 5、《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开头以“”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其中前六句写,后四句写。“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6、有人说诗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7、《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镜像的诗句中,写动景诗句 是,写静景的诗句 是。 8、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绵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写实景,再写虚景,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D、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在描绘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9、在《三国演义》中和在民间故事中,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奸雄。显然那是一种误解,是文学形象。请你结合《观沧海》一诗和自己对曹操的了解,说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10、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⑵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11、试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做简要赏析。 二、《次北固山下》 1、王湾是时代的诗人,本诗是律诗中的,从内容上看它属于诗。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知识 点整理新人教版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寄重点 四、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五、后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zhìié石 澹澹 萧瑟 枯téng 天á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寄愁心/与明月 B江春/入旧年 杨花落尽/子规啼 D断肠/人在天涯 3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我寄愁心与明月 A和B一起给 星汉灿烂 A银河 B星星 星和月

次北固山下 A一次 B停泊 游 4填空 《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 认真学习教材第二章《从汉乐府到唐代的新乐府》,回答下列问题: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书·艺文志》对西汉乐府诗的评价。原文为:“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意谓乐府诗的创作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悲哀或快乐,是源自于具体的事件而发出的感慨。作为一种现实主义诗学精神,它与《诗经》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相通,并对后世中国古代诗歌形成关注现实的文学传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乐府诗的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如: 1、揭示社会不公,这是汉乐府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妇病行》、《东门行》等。 2、表现战争的罪恶。例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等。 3、展示个人的情感世界。例如《上邪》、《有所思》写爱情,《蒿里》、《薤露》写死亡的恐惧,《郊祀歌》写长生,等等。

— 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1)善于选取生活中富有诗意的一个片断或几个片断,精心剪裁,巧妙布局,通过压缩叙事空间,把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如《东门行》选取主人公拔剑出门的镜头,《上山采蘼芜》选取故妇路遇故夫的片断。(2)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艳歌行》的细节描写,《妇病行》的对话描写,《陌上桑》的烘托描写,《孔雀东南飞》将人物置于矛盾漩涡中的描写等等。 2、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感情流露自然平实,不事雕琢。(2)语言浅近。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孔雀东南飞》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思想内容层面: 1、人物形象体现了民间价值观。刘兰芝是多才多艺的理想化女性。 2、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婚姻观。 其次,艺术表现上具有民间文学的处理方式: 、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七上教材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七上教材古代诗 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乐府诗《观沧海》。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诗的世界。这节课我们要来学第一首诗《观沧海》。 二、 题目解说 沧海,大海。文题交代事“观沧海”。此诗描写的是曹操站在碣石山上所观看到的沧海的壮丽景色。 《观沧海》是曹操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四、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歌。 五、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碣石(jié) 澹澹(dàn) 竦峙(sǒng zhì) 萧瑟(sè) 2、读准节奏,二二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个别读,听录音,齐读。 4、读懂诗意。 向东行到达碣石山,远眺那苍茫的大海。海水水波荡漾,山岛耸立。树木郁郁葱葱,各种草木长势旺盛。秋风飒飒,巨大的波浪不断涌起。日月昼夜运转,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璀璨的银河,好像也出自大海的胸间。 真是幸运极了,让我用诗歌来表达我的雄心壮志。六、品味诗歌

新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第一部分: 1.填空: 《观沧海》的作者是。字,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中的想象之句是:《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是代著名家。全曲中,暗含题目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次北固山下》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客路青山外(客路:) 乡书何处达(乡书:)海日生残夜(残夜:) 10.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1.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1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16.这首曲的曲牌名是,曲名是。 17.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词,写了三种景物,即。 18.前三句用了个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 19.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三、积累运用 (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研读与赏析《观沧海》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2)参考答案

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 《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 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 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 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 (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 1、押韵规则: 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除首句押韵外,韵字在对句句尾,且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4)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① 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③犹在,头上貂蝉④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①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②更管:哪管。③青毡:指家传旧物,典出《晋书·王献之传》。④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做了铺垫。B.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C.“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D.“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解析:C项,“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不当。“诗书事业,青毡犹在”,说读书是辛家传统;“头上貂蝉会见”则以富贵功名劝佑之,盖“貂蝉”为彼时高官显宦之冠服。家风好诗书,诗书能令冠貂蝉,这虽是写给佑之的,也是诗人的自励。 答案:C ★(2)(比较形象与手法)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第一问)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第二问)①辛词由眼前实景转入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由实入虚。②李诗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虚中有实。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 谢逸 豆蔻①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②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③平如剪。 【注】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的句子:“娉娉袅袅十三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识记作者、作品; 2. 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3. 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诗,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登山望海,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我们学习这些诗歌时候要注意多朗读,朗读时要读准字音和节奏,现在先学习第一首《观沧海》 二、检查预习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诗。(四言绝句) 三、作者简介(将课本下面注释有的划起来) 四、写作背景(ppt展现) 这首诗作于汉献帝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六、疏通文意,解释关键字词 1.沧:苍苍茫茫,这里指广阔辽远,看不见边际的大海; 2.临:到达; 3.碣石山:地名,在今天的河北昌黎; 4.何:程度副词,多么; 5.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6.竦峙:高耸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7.秋风萧瑟: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萧瑟: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让生回答,全班齐读) 译文: 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这广阔无垠的大海。 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在海涛中闪烁发亮。 真是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吧。 (全班齐读译文) 七、诗歌品析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第一句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句主要写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附答案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 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 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澹澹) (xiāo)(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澹澹:水波摇荡。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准确朗读并默写。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课所选的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五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观沧海》,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情,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1.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习题 新人教版

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观沧海》 一、常识填空 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 2、《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他的诗以见称。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下面的诗句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这首诗开头一句写景除了点明时令外还有什么作用? 2;首句有哪些意象? 3最后两句运用了_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__。 4;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王昌龄被贬之地偏远? 5;赏析;(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天净沙秋思》 一、常识填空 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天净沙”是,“秋思”是。 2、《天净沙秋思》作者,是代著名作家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四、探究提高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课后完成)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