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

第27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7月 Vol. 27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5

────────── 收稿日期:2004-12-27 作者简介:戴劲(1980-),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0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

戴 劲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针对国内学者普遍将“实践”视作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蕴涵这一研究现状,笔者经过考察认为,对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逻辑结构以及认识目的三个方面存有局限。通过综观原著得出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前者处在人类学层次,后者处在社会学层次。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实践;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B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4-0040-05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大多囿于旧有的框架,认为马克思在人的本质的本体论上持实践论观点,笔者通过评述国内学术成果发现,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仍视人为物种;第二,在逻辑结构上还停留于经验推演;第三,在认识目的上只力求注解经典。本文直接从马克思的相关文献入手,对其中论述加以整理和评析,最后得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只是对“人是什么”的探求,前者处于人类学层面,“实践”只是一个规定视角;后者处于社会学层面,旨在揭示相关问题。现将拙文予以各位专家商榷。

一、国内学术研究述评

借鉴杨建华先生的《人的本质问题研究综述》,纵观我国多年来对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不论是所谓的“本质”一元论说、二元论说,还是多元论说,归纳起来各说本质无非包括以下四大方面:第一,(自觉)意识——需求方面。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主观能动性,被视为自然本质、可能本质;二是需要,被称作内在本质。第二,实践、劳动方面。此方面被视作类(一般)本质、潜性本质、功能本质。第三,文化——历史方面。其中,文化(人类的非理性“工具”系统)被称为结构本质;而历史本质则“主要指从物质世界发展历史过程中去确认人的类特征。”[1]第四,社会(关系)、交往(形式)方面。这一方面被视为现实(具体)本质、个人本质、社会本质。其中,第一方面本质主要由二元或多元论说作为补充要素提及,这里不做详释。

大概由于直接引自马克思原文的原因,学者们对人的本质的论述以第二、四方面为主,又以第二方面为核心。高湘

泽教授的论说在这方面较为典型,现对此加以理析。其文最值关注之处在于提出:马克思在不同著作中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说法,实际上表明了其从不同学科层次出发对此问题的理解和论述。以《手稿》为代表的提法是在哲学——人类学的层次上,从“人类这种特殊的动物类与其他的动物类的根本区别”这个角度思考而得出的“人的类本质”;《提纲》一类的说法则是在哲学——社会学的层次上,从“使得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属于不同集团,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彼此相互区别的根本性的东西”这个角度思考而得出的“人的现实本质”。继而指出二者“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构成部分,”[2]其统一之处在于人的“现实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这种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的”表现。在这里,作者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两种观点予以分层讨论,然后又归于统一的方法基本应予肯定;但不能就此把二者归为“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况此二者并非这种简单关系(将在下文论证)。作者在评论第二层次那句经典表述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18)时认为,“与其像以往不少论者那样把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理解为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直接定义,不如把它理解为马克思为如何研究人的现实问题指出的一种科学的方法或途径更妥贴些”。[2]这里,尽管存在理论缺口,但作者至少领会到了马克思那句“名言”的不囿旧俗之处在于其研究人的现实性规定问题时的“新”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三方面的文化本质在马毅教授的文章中有典型论述。其文认为:人的实践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化即文化的存在具体体现和确证了人的本质存在及过程。首先,它“揭示了实践对象化的结果是实践突破了人的自然存在,使人获得了

戴 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

文化的存在”,即人突破了自然(生理)属性而获得了社会(历史)属性。“实践的对象化……改变了对象的自在性,对象成为人的世界、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即人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一个为人属人的对象世界即文化世界。”其次,它“指明了实践的方式与文化的方式是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9]提出“文化”同“实践”一样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第三,它“认为实践与文化作为人的全面本质表征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指出了“文化”、“实践”、“社会”三者的内在统一。“人作为文化的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是同一的,即人的文化本质是对人的社会本质的全面而深刻的确证……也就是说文化的介入,才使人真正定位为社会存在,才使人的本质上升为社会的本质……由此可见文化是人的社会文化,社会是人的文化社会……人的实践方式怎样就产生了怎样的文化结构和层次。”[4]笔者认为,不论文化,还是历史,都是第二、四方面本质的演化形式;而历史与文化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又是其前提基础,本身已包含有人对象化的结果(即“非我”、“外我”),不宜成为人的本质规定。

综上所述,学者们普遍认为马克思在人的本质的本体论即对“人的本质是什么”的理论研究方面持实践论点,笔者却以为此论断欠妥(将在下文详论)。究其原因,对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工作存在以下不足: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者“尽管将人与动物看作不同存在,但是用以认识人的方式还基本上是认识物的方式,即仍旧以物种的规定方式去理解物与人的区别本性,用物的方式去理解人,没有转变到以真正人的观念,即以类的观点、方式去理解人的本性。”[1]如此理解的“人类”只能是一种“社会历史动物”(社会化了的新物种)。从逻辑结构上看,大多学者通过批驳思辩哲学“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5](P31)“由人的有生命的肉体组织的存在,必然产生出人与外部自然界的关系,而人所从事的最基本的实际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则是这种关系的最基本的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因而也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形式。”[6]这仍滞留在经验层面。从认识目的上看,研究人员旨在阐释经典,因而“无法重新确认人的主体地位,唤醒人的主体意识,”[1]使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批判自身的层面上获以新生。

二、对马克思经典论述的思考

马克思本人在其著作中有关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论述主要有三处:其一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命题;其二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一个种的全部(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特性(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其三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

马克思在第一处是这样论述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7](P9)“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7](P15)由此观之,第一,以上论述是为批判宗教,针对“神是人的最高本质”而言;第二,它同样受到柏拉图“理念论”传统的影响,将“人”这一概念称为其所指向的实体即人的本质;第三,它并非属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实践观。

本文着重考察第二、三处论述。对于二者的关系,学者们一直存有分歧,而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在于:马克思本人未曾对这些观点轻重取舍或对其中联系给予系统说明。本人以为,二者应是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种观点思想核心相同,内在地包容于共同的思想体系即马克思的哲学——人学理论。另一方面,它们是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不同著作中提到的,又都不是专门论及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自然表达各异。而且,二者的研究方式不同:第二处论述借鉴人类学研究方式;第三处论述运用社会学研究方式。

先看第二处论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人的类特性”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国内学者一般称之为“实践”。

“实践”可分两层。马克思及后人著述中论及的大都属其经验意义层面即“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3](P16)学者们将其诠释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并多视之为“人的类本质”。本人以为,这层“实践”不应看作“人的类本质”,因为凭此观点无法从根本上区别人和非人。实践的过程即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交互作用的过程。首先,客体主体化不能使人同非人得以区分。因为物在与外界发生关涉时同样受到外界对它的影响(至于从受作用程度所做的区分则流于生物学的研究),同样是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其次,依据主体客体化区分,追溯至主体向客体渗透和转化的本质力量,只会最终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这便回复到唯心论那里。以上评断可在马克思的专著中得以印证:“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最后,二者结合的区分亦行不通。这样会追到一种人内在存有的与非人不同的“功能”——一定还是意识。“他的欲望的对象……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8](P105)可见,人的“本质力量”是“欲望”或“需要”(内含于实践方式中),不论“对象”还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的方式,都无法成为人类本质的终极

第27卷第4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标志。本人以为,在此层面应该这样理解“实践”:整个人类实践的发展过程便是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实践是人的本质的明证,人的本质是实践赋予的。如马克思所说,“人作为现实的类存在物即作为人的存在物的实现,只有通过下述途径才有可能:人确实显示出自己的全部类力量——这又只有通过人的全部活动、只有作为历史的结果才有可能”,[8](P101)亦即“人以何种方式展开自己的活动,人也就以何种方式塑造自己与表现自己。”[9]怎样的实践就表现了怎样的人。这样,二者即表现为同一。

我们还可以从马克思终其一生哲学研究的思想起源、轨迹及结果深入分析。由于青年时期深受文艺复兴以来理性主义、乐观主义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人有“自我意识”(主观能动性),并有能力使用这种力量最终征服世界、拯救自身。而他同以往近代哲学家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之前的所有哲人(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甚至在“博士俱乐部”时的马克思)在历史观上都深信人类是靠意识通达世界、创造历史的。按中国传统哲学命题“人定胜天”来讲,就是“人”靠“心”来胜“天”(知行合一论者亦承认)——这便造成“人”与“天”之间关系的对立。它类似于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条悖论——“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影响人”。马克思结束了这场争论,运用的正是“实践”这一工具。在他看来,人单靠意识无法完全占有世界,更要付诸实践;人类历史不是意识的产物,而是实践的结果。实践是世界不断主体化、人不断客体化即客体对主体的制约和主体对客体的超越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人”既改变着“天”,“天”又影响了“人”。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本身便包含着外部世界对人类的规约;反之亦然。综上观之,“实践”不过是马克思为人类实现本质力量、获取自身解放找到的“工具”。如果把这种存在状态、行为方式作为人类的本质看待,那么,至少还应挖掘其中使人成其为人的内在根据,即“人”得以胜“天”的理由。

经验意义层面的“实践”已经“消解了因果还原和追溯”,因而,将其提升至形上意义层面便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学要想向前跨越一步所必须突破的一个本体论的关隘”。“只有对人的起源和人的现实的解释而没有对人的终结的解释,并不是对人的完整的解释”,[10]而马克思正是站在对人的生成、现存与归宿做以系统解释的高度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由此,“从发展的无限性来说,人最终会成为与世界融为一体的存在。”[11]“人的最终归宿是要使生命去融化宇宙,也要把生命融化于宇宙。”[12]在人与社会同化的过程中个体与类同化是人类历史的终极取向,“人”不外是这种分化与同化的过程性存在,而唯一见证存在过程的就是“实践”。如此,作为历史范畴的“实践”即可解释为形上含义——超越现实自我的过程。最后,这一过程“使个体真正超越自身消融于群体中”,[13]从而它揭示了人这一特殊存在物在与社会对立统一过程中所彰显出的“个性”,划分了“人”的自我生灭,人的现实与理想、存在与超在。“实践”若按此理解,则可看作人的本质。这样一来,人的本质呈现出两大层次:费尔巴哈从人与非人的差别即横向——空间层次得出的结论可称作“人的类本质”;而马克思从人的生存与泯灭的差异即纵向——时间层次做出的论断应视为“人的存在本质”。但本人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应首先指“人的类本质”。

总之,马克思在其文中的“实践”只是对人的本质规定思考的一个角度,并非“人的类本质”。他“关于人是直接的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的论点,基本上是以费尔巴哈反对宗教唯心主义和哲学唯心主义而阐发的原则为依据的:把人看成自然界的特殊的、有意识的存在物”。[8](P210)

再看第三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人的本质不能“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18)据此,学者们认定,马克思将“人的现实本质”归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本人却以为:这里,“个人”和“社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抽象概念,“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8](P84)另外,以上是讲“(人类)社会”即“现存感性世界”的本质,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这又与第二处论述勾联起来。此处,“(人类)社会”可注解为“世界历史”(人的类交往及其全部关系)。“社会关系”则可径直理解为“交往”——“对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一般性规定”。[1]“社会”对“人”而言是对象。马克思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8](P106)或者说,“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抽象的东西”。[8](P107)不过,一旦该物成为思辩的对象,它就必然只是“抽象的东西”。马克思又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只要有对象存在于我之外,只要我不是独自存在着,那么我就是和在我之外存在的对象不同的他物、另一个现实。”[8](P106)这是在人“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8](P58)得出的结论,其思路是用“他物”的存在确证“我”的存在,这种“本质由外在对象的性质规定;任何存在物、任何本质必定具有对象的性质”[8](P210)的论点基本上是承袭费尔巴哈的。诚然,“人就是人的世界,”[7](P1)“人是什么样的,这同表现他们的存在和生活的活动是一致的,也同他们存在和生活于其间的人的世界……是一致的。”[6]但不能借此将人归结为“活动”或者“世界”。所以,社会关系即“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5](P50)只是现实人的外部限定。

以上分析了“社会”,下面再探究“个人”。此处所谓“人的本质”中的“人”是作为特殊的(现实)个人出现的。只有从该视角考察才会显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集团(阶级、

戴 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

阶层)的不同“人性”;这不是把人作为“类”来研究,而是在探寻每个人的自我规定即人们之间相互区分的依据。倘若将“人”抽象至整个人类的“大全”,这些差异便尽在其中。

在其文中,“人”并没有作为凌驾于宇宙万物之上的主体出现。这里,马克思遵循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有一定的经验主义倾向;从研究方法上讲,基本属于社会学层面。这就决定其研究对象是“社会历史的人”、“实践的人”。如此,人便与社会(关系)获得了同一。但研究人作为类存在物必然是对单个人质的理论性概括,否则不是哲学意义上人的普遍本质。从马克思主义本身来看,“研究抽象的共同的人性是不可避免的,而反对研究抽象人性的观点不过是片面地运用唯物史观的反辩证法观点。”[14]《资本论》第一卷写道:“评价人的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15](P669)本人以为,事物的“纯粹”本质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只能在“理念世界”中去寻找,这就需要将事物绝对独立出来。而马克思立足经验事实,解释的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现实存在状态,并非对人类(非人对立面)本质的思辩概括。

总之,马克思在其文中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在研究人的本质的相关性问题时提出的人的现实性规定,并非“人的现实本质”。“当时,他并不是着意于给‘人的现实本质’下定义,而是着意于批判和纠正费尔巴哈在理解‘人的本质’和宗教的关系时片面的思维方式及由之得出的错误结论。”[2]这里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批判哲学、解放哲学所昭示的功利价值。

三、结论

通观全文,针对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方面出现的偏差,对马克思的三处论述进行如下总结。首先,第一处论述将“人”作为人的本质的本体,这虽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实践观的渊源但本身并不归属其中。其次,在第二处论述中通过对“实践”进行双层解析得出:“实践”在经验意义层面指人的本质的展开方式,不可作为“人的类本质”;在形上意义层面指人的自我超越过程,可以看作“人的存在本质”。再次,在第三处论述中从三重视角解读“社会关系”可知:从“社会”方面着眼,它指现实人的外部限定即社会的本质;从“个人”方面入手,它指每个人的自我规定即个人的特殊本质;从研究方法而言,它指具体的历史的人的现实存在状态。最后,马克思未曾单独将“实践”、“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本质的本体,只是用“实践”及其结果来标识人,二者均属对“人是什么”的追问,而非对人内在的释因性探求。如果把二者看作人的本质的全部意蕴,那么,只会曲解其人的本质整体思想。笔者认为,未从本体论向度谈论人的本质正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超越于传统意义上的本质观之处。

参考文献:

[1] 杨建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动态,1998,(8).

[2] 高湘泽.从哲学——人学到科学共产主义——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及其对于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意

义[J].西江大学学报,2000,(12).

[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毅.马克思关于人的双重本质存在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1,(5).

[5]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夏甄陶.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一种关于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J].哲学研究,1995,(10).

[7]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 林剑.人学研究若干问题综论[J].新华文摘,1997,(5).

[10] 徐才.人的本体澄明——兼论人的现实处境和历史归宿[J].理论探讨,1999,(3).

[11] 高清海.人学研究与哲学[J].新华文摘,1996,(5).

[12] 高清海.人的类生命、类本质与“类哲学”[J].长白论丛,1997,(2).

[13] 韩民青.人类:超越的存在[J].哲学战线,1993,(2).

[14] 刘鹰.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本体论的逻辑行程[J].求索,1999,(2).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下转第83页)

高俊霞,李和凤,魏丽敏: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浅析

应有完善的相应法律法规提供保障,真正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及相关程序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平、公正。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关于就业的明确的法律,但每年都有相关的政策方面的规定,各省市往往据此出台适合本区域的系列规定以及文件等,以此来指导本省市的学生就业工作。这种情况往往能够适应我国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就业局面而灵活掌握,但也会出现行业垄断、地域限制等等不利于就业的种种情况。其次,由于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涉及到劳动、人事、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受制约因素很多,所以政府的配套改革措施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成败。因此政府还要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建立统一的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并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凡是聘用劳动者的社会单位均应办理正常的用工手续并向社会劳动保障管理部门按规定缴纳保险费,使高校毕业生有一个公平就业的社会环境。再次是要规范就业市场体系,理顺学校就业市场和社会人才市场的关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序流动,接受规范的管理与服务,使就业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保义.回顾与展望:建国5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1).

[2] 鲍震.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1,(3).

[3] 李和风,高俊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唐山学院学报,2004,(4).

Analysis on Marketing of Graduates’ Obtaining Employ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AO Jun-xia1, LI He-feng2, WEI Li-min3

(1.Editorial Depart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2.Center of Guidance for Obtaining Employment, Tai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Shanxi Taiyuan 030024, China;

3.Teachers School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Lubei District,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of socialism, the guidance for obtaining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made from the point of enrollment and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market system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should be perfect further more.

Key words: graduat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btaining employment; marketing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上接第43页)

Discussion on the View of Practice of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in Marx

DAI Ji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Hebei University, Hebei Baoding 071002, China)

Abstract: Related to the researches in domestic scholars which regard “practice” a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which belongs to the noumenon of Marx, the author has concluded after inspection that the above researches into that question have limits in three aspects: the approaches of research, the structure of logic and the purpose of cognition.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comprehensive view about original work and made a conclusion that argument between About Feuerbach’s Outline and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is not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t all. The former stays in the anthropology and the latter, in the sociology.

Key words: Marx;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practice; social relationship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其明确的指出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涵盖面非常广泛。比如,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等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主要有实事求是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以及走广大人民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最近,我们就马克思主义展开了一些实践调查和实践,如下: (一)调查——网络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技术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

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我们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72份,有效问卷557份。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网络中应该完全遵守显示道德的占有41.8%,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的占95.2%。道德观念隐藏在染指结构的黑箱里面,难以直接评价、判断。具体在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上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有: 一,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中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的认识。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路作为一种无国际、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收到网上想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母语”文化遭受强烈的冲击。互联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占90%以上的信息时英文文化在网络上取得霸权的地位,从而导致西方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长期沉溺于互联网的青年学生由此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甚至产生排斥。 二,青年大学生网络不文明的行为普遍。调查显示:86.3%的同学看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同学见过网络不文明的现象比如谩骂和恐吓。35%的大学生曾经在QQ或论坛上对别人的进行恶意的攻击和散步虚假的信息。 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知识群体,是中国新世纪的希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概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1.概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①基本内容 马克思将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形成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在内涵、形式、特征等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其次,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它规定了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变化,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危及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更要通过实践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生活,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②理论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是从实践论出发,马克思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应从真正现实的人从感性的活动本身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中人虽然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但人无法超出自己的历史发展提出的问题,更谈不上解决了超出自己历史阶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 2.试举两例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样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这要求我们既要在对立中达到同一,又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例子: ①1955年4月17日,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抵达万隆,出席从4月18日至24日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4月19日,周恩来先后在全体会议上作了发言和补充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他说,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过去殖民统治在亚非国家间所造成的不和和隔阂,不应该继续存在。我们应该互相尊重,消除互相间可能存在的疑虑和恐惧。他还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哲学专业本科学年论文 姓 名: 陕修元 学 号: 0901002 年 级: 09级 院 系: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专 业: 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变革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实践,应将实践的观点贯穿到认识社会历史的全过程中。实践思维方式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对以往哲学历史观超越的实质。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源于实践观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根本标志就是以实践观为其首要和基本观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种唯物主义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它把主体——人的能动性提到首要地位,并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其显著特征是把实践作为唯物主义哲学思考的一个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形态的改变,而且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其中,从而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又具有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实践中,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其次,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成果趋于淡化和消失;二是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出现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不断分化世界,不断使世界二重化,又不断统一世界的活动。 第一,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马克思把整个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深究种感性活动不断改变着外部自然界,同时也不断改变人自身的自然。原始人以最初的感性活动,使用最粗陋的石器工具割断了人与自然母体之间的天然“脐带”。古人在较进步的感性活动基础上,发明了文字符号的形式,将人类生存的经验方式变成为理性的精神产品保留下来。依靠它,人类逐渐由定在走向他在,由自在走向自为,由自发走向自觉。在现代人的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创造了高度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能思考地球以外的生存价值,把人的生命意义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所有这一切无可辩驳地证明“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第二,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任何实践的过程都是人借助一定的手段,不仅改变客观对象的形式,让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在对象中实现了预定目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论 马 克 思 主 义 实 践 观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专业: 学号: 姓名: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是新全球化时代的“后发现代化”,尚未走完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路程,因而它的发展必然关涉到西方国家原初的经典现代性模式的参照系问题。从现代化的发展史来看,现代性生成的基础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现实诉求。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社会的物质生产系统的扩张和升级,早发国家现代性生成的动力是创新性地采取了市场和资本这一扩张发展型经济体制。市场和资本体系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但这种经典现代性模式具有“物”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深刻的悖论性质,造成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无家可归的命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它既带来了人类生产力与人类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又带来了经济危机与生态灾难;既带来了理性秩序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带来了非理性的拜金主义和唯GDP发展观的混乱与疯癫;既带来了人类个性的自由与张扬,又带来了社会理性机器对人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规定 (一)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 每一个商品(产品或生产工具)都等于一定劳动时间的对象化。30/89 货币是对象化的交换价值30/95 货币是作为一般对象的劳动时间,或者说,是一般劳动时间的对象化,是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时间。30/118 对象化——化身 交换价值关系——商品作为彼此相同和彼此可以相等的劳动时间的化身的关系——包含着矛盾,这种矛盾在与劳动时间不同的货币上取得了自己的物的表现。30/118 对象即是自己的他物: 在货币中,交换价值作为某种他物同商品对立。30/139 货币是一种在特殊材料、特有的商品上独立化的存在。30/139 交换价值表现在对象上:交换价值表现在同交换价值相对立的货币的规定性上。表现在货币规定性的交换价值就是价格。在价格上,交换价值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30/139、140 货币与个人的对象化 在货币(交换价值)上,个人的对象化不是个人在其自然规定性上的对象化,而是个人在一种社会规定(关系)上对象化,同时这种规定对个人来说又是外在的。30/178——30/179 动物活动无对象 对象性:主体的本质力量表现为物的形式,或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为对象,从而使物具有主体的属性 对象化:对象是主体力量的物的化身,或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为对象 因此,对象不是任意的他物,而是与主体对立的他物,是主体自己的他物 因为是自己的他物,所以,主体可以从对象反观自身 1.客体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 2.实践活动指向一定客体即指向一定对象 3.实践活动过程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 4.实践活动的结果具有对象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专业:马化姓名:陆剑峰学号:120510020004 摘要:人们在研究和探讨实践的观点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实践本身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去分析和探讨,但是这样难免有所偏颇,不能全面理解实践观点的真正内涵,同时与马克思对于实践观点的本意可能有很大的出入。故本文力图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和理解出发,重新解读实践观点的历史意蕴,同时也揭示出其方法论意义和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实践、方法论意义、当代价值 一、实践的定义 谈论实践的观点,首先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实践,实践具有哪些基本的属性,实践具有哪些重大的作用,以及实践与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全面搞清楚实践本身的深刻含义以及它与认识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运用实践的观点去指导我们的现实生产生活。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实践的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中介三个部分。实践的主体即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中介就是改造客体所利用的工具。 实践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物质性:就是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客体、手段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

践的结果引起的客观世界的变化,也是人们可以意识到的客观实在: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也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自觉能动性:即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社会历史性:即实践一开始就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都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实践包括三中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还有精神生产实践。人类总是通过实践在创造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环境、自身。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对实践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反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或者要想达到对客观世界改造获得成功,总是要经历实践,然后获得认识,通过获得得感性认识去指导实践,然后再获得对于事物更为理性的认识,接着再去实践,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以至于不断完善认识,获得真理,并且指导人们不断的取得实践的胜利。二、实践的观点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在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样,就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把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最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既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段话包含着深刻和含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①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②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而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了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列宁的理解,社会关系分为两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把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建立在物质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的,所以,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每个人一生下来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想发展 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在创建其科学理论中所一直关注的问题。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了系统和深刻的阐述。 人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演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史,也就是人的本质的发展史。人的本质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人的特殊本质。只有把人的本质问题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探讨才会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才能从特殊的现实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课程考核论文院(系、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年级: 2011 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姓名: 宋艳冰学号: 2011120046 密 封线 任课教师: 一、命题部分 二、评分标准 三、教师评语 请根据您确定的评分标准详细评分,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注1:本页由学生填写卷头和“任课教师”部分,其余由教师填写。其中蓝色字体部分请教师在命题时删 除。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注3:试题、评分标准、评语尽量控制在本页。 :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注4 第 1 页共 8 页 密封线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宋艳冰 提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是对一切传统哲学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马克思第一次将实践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建 立了崭新的哲学体系,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我国改 革开放这个大实践,我们更加深切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了科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实践马克思主义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是主体通过中介(手段、方法和思想等)探索和改造客体并以实现主体目的的对象性物质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本质活动。其根本含义是指“人的活动、实践的观念活动、实践思维方式、实践逻辑”[1],其特征是“人类现实的感性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是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构成了人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人类社会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初步诞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神圣家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终形成。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改造关系,或者是人类思维认识活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坝实价值 [论文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由于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表述,学术界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理解也有不同。对此,我们应该深入马克思的原着,结合他当时的写作背景从整体上找出不同历史阶段关于人的本质观的内部联系,从而更完整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从哲学开始产生,人的问题就成为哲学家思考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哥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有一条万世不渝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将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文艺复兴时期更是歌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但几千年过去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进展缓慢,只有马克思真正实现了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完整理解。 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历程 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人的解放,因此人的本质理论始终是他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不是即成的,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而逐步深入的。马克思在他的第一部哲学着作《博士论文》巾就表现了他对人的问题的关心,他接受了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观点,并看到“自我意识”和周同世界的联系,但是此时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思维领域。在《莱菌报》时期,受到费尔巴哈“类本质的影响,他主张“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肓》中开始转向现实的人,马克思提出了新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是人的真正本质的批判,接受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异化的观点,并且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关于认识主体能动性的合理思想,认为人在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中创造着自己的生活,改变着整个自然界。“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他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浅谈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浅谈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核心部分,既是对人类历史之迷的最好解答,也为科学地认识人自身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不是作抽象的、固定的、片面的理解,而是作具体的、开放的、全面的理解,即从实践原则出发把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人的本质的能动展开和实现过程。这一思想成果凸现了唯物史观的内在精神,对于我们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和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但他所说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马克思指出,人之所以能成其为人,人的本质存在的根据是生产劳动。把社会实践作为整个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完成哲学上伟大变革的根本标志。马克思在考察人的本质时,也十分强调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活动的决定性意义。“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和黑格尔不同,费尔巴哈认为爱、理性等是人的本质。对此,马克思也并不赞同,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的另一个命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把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不是把人看作感性的存在,而是看作感性活动的存在。正是基于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本质的扬弃,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关于人本质的理解。马克思深入研究了人的社会关系,用人的社会存在来代替人类的存在,用人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本质。这就是说, 对人的本质的确定不能以某种抽象的原则,而应根据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去进行。所以是社会关系构成了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规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本质。马克思认为,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孤立、分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4、知难行易。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5、知行分离。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6、知行合一。王守仁持这种观点,他是认为“知”与“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归宿和结果,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论说。其他的“知行观”还有很多,难以细致归类总结。理学家之所以重视知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知行观”一出现,就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根本讨论范畴,因此知行关系的讨论自来就带着伦理道德的内涵。二程把知行关系归结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朱熹继承二程知行观的道德说,肯定了知与行即道德理想与道德践履相结合的重要性。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做了进一步发挥,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他将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合二为一,认为知行分离不利于道德的最终完成,使他的“致良知”有了可行性的保证。总之,传统知行关系的探讨总是以道德为其根本内容的,自来就带着以道德为底色的浓厚伦理色彩。 二、实践的智慧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以知行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认识论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最终落在“行”上,尽管这里的“行”只是内涵狭隘的道德伦理范畴,但却处处体现了重“行”的实用精神。中国文化充满了这种精神。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他更注重学而知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实质上是行或做的意思,即他更强调的是行而知之。朱熹一方面认为“论先后,知为先”,但又认为“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必须在行上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发展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摘要]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工人异化劳动的现实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实践活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基于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发展,才使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转变。 人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马克思关注的核心问题。可以说,正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把握,才使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转变。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完善过程,其思想发展轨迹较为明显地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 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早期深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热衷于从投篮出发去理解事物、解释事物的本质。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把理性看成是世界的本质,而把世界看成是理性的表现。从《莱茵报》时期直到《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基本上还是坚持这种观点。在马克思看来,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合乎理性,而非理性的东西只是形式上的存在,没有现实性,因而也就没有存在的根据。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理性,而人的理性是先验预设的。 然而,资本主义现实的窘境使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在《手稿》中,马克思开始抛弃黑格尔的先验本质,从人类的根本存在形式——劳动(实践)出发,去提示人的本质。尽管马克思在写作《手稿》时,使用费尔巴哈的“类”、“类本质”、“类生活”等概念,但马克思《手稿》中使用的类本质概念和费尔巴哈使用的类本质概念在内涵上具有很大的区别。费尔巴哈认为真正人的生活以友谊和爱为前提,这是人的类,人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实践的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中介三个部分。实践的主体即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中介就是改造客体所利用的工具。实践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人类总是通过实践在创造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环境、自身。 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成为一种新的实践基本形式。科学实验包括自然科学实验活动和人文社会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所不具备甚至是不能代替的特点,科学实验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为目的,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是为改造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因而也是一种准备性活动。因此,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成为其他实践形式的指导者,甚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领跑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 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我们可以看到, 实践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 也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动力, 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实践的历史和实践造成的结果, 即现存世界,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 也是人的认识论, 马克思实践 哲学就是感性的认识论。认识论不是什么主体对不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客体的镜式反映和摄影 , 认识活动不是脱离生活得客体在人脑中的投影, 它直接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实践, 也正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深入的认识, 用我们的所想所思去付诸于实践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实践观, 列宁和毛泽东则立足于现实的人类实践, 进一步阐明了实践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和基础地位, 为科学实践观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