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学习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学习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学习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

(一)由被动到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学习,有些学习差的小学生是靠家长逼着去上学,相当被动。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尤其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学习内容生动有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由模仿到内化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群集性和模仿性,他们天天生活在伙伴中、集体中,亲眼所见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耳濡目染,小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好学生的信念、标准,成为支配学习的动力和准则。

(三)由不稳定到稳定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结构是不成熟的、稚嫩的,对待学习也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是以兴趣和快乐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对学习的目的也越来越明确,榜样的模仿也由身边的人和事,逐渐发展到对先烈和贤哲们的模仿,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作为的人”。有了理想,有了方向,有了成功的向往和体验,学习态度也就日趋稳定。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知识交流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 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 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 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 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 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 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兰大《社会心理学》17春平时作业3

2017秋春兰大《社会心理学》17春平时作业3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我们认为日本人勤俭、聪明、注重礼仪,当我们见到一位日本人时,就会无意识地将这些特征赋予他,这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 A. A.首因效应 B. B.相似假定作用 C. C.类化原则 D. D.光环效应 正确答案: 2. 社会学习论关于侵犯行为的解释是 A.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 B. 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C.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D. 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 正确答案: 3.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根据社会心理学对人际沟通的阐述,这句俗语说明 A. A.职业的不同可能会引起沟通的鸿沟 B. B.处于不同层次的组织成员,对沟通的积极性不同,也会造成沟通障碍 C. C.文化背景的不同会给沟通带来障碍 D. D.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会造成沟通障碍 正确答案: 4. 社会学习理论大师()认为,当人们得到他人的第一次奖励之后就会对自己的利他行为进行强化,他们开始自我欣赏自己的这种行为。因此,强化也包含做成一件好事之后的满足感。 A. A.斯金纳 B. B.班杜拉 C. C.洛伦兹 D. D.威尔逊 正确答案: 5. “9.11”之后,大多数美国人对阿拉伯裔的偏见加深,在一家公司中一位阿拉伯裔职员觉得越来越难与白人老板进行沟通。这可能是由于()造成的。 A. A.地位障碍 B. B.结构组织障碍 C. C.文化背景障碍 D. D.社会心理障碍

正确答案: 6. 下列哪一项不是婚姻的动机 A. 经济 B. 符合道德规范 C. 繁衍 D. 爱情 正确答案: 7. 态度的形成是下列哪三个阶段 A. 认同—内化—服从 B. 认同—服从—内化 C. 内化—服从—认同 D. 服从—认同—内化 正确答案: 8. 霍尔提出的人际距离中的个人距离 A. 12——25尺 B. 4——12尺 C. 1.5——4尺 D. 0——18寸 正确答案: 9. 以下属于观察法的缺点的是 A. A.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B. B.所得结果外在效度较低 C. C.与现实条件相去甚远 D. D.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研究者对被试者的影响 正确答案: 10. 主从—竞争型人际关系是指 A. 双方相处中,有时是主从型、有时是竞争型的人际关系 B. 一种互补与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双方在其中能合谐共处 C. 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 D. 双方有共同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彼此能配合和容忍对方 正确答案: 11. 根据班杜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下列不属于自我效能感形成和改变的途径有 A. A.个人的直接经验 B. B.替代性经验 C. C.社会环境的影响 D. D.自我表现 正确答案: 12. 下列哪个观点不是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A. 力必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 B. 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 C. 个体的初级心理系统顺从冲动、追求快乐 D. 人格结构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 正确答案: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的性格形成与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家庭、社会、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因素。一个人从小开始,经受什么样的风雨洗礼,经受什么的磨难历练,经受什么样的环境熏陶,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和品格。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在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生理因素与性格。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是生就的,甚至是不可改变的。其实,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关系更大。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人一面有着先天的品质,另一面也有着为生活情况所养成的品质。”“这就是说,如果说到那些先天的品质时,这就是指神经系统类型而言,如果说到性格的话,那就是指那些先天的倾向、意向与那些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所养成的东西之间的混合物了。”有一位思想家说过:“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与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方面的产物。”这种见解与巴甫洛夫关于性格是先天的神经类型与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之间的‘合金’的思想相一致。 二、环境因素与性格。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样处于逆境,为什么消极者消沉、悲观、退缩,而积极者坚强、奋发、进取,就在于两者内在心理活动的不同。由此看来,外部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认识,而这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构成了某个人的性格特征。 三、自然因素与性格。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北方人往往粗犷、豪迈、外向,南方人往往细腻、含蓄、内向,高山地带的人意志坚毅,海岸地带的人心开阔,平原地带的人多克制。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人们在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中也会感觉得到这种影响。但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不论是高原、平原、海岸、北方、南方都有意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内部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要素组成。三要素的协调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稳定。一般来说,态度的三要素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协调一致。当三者发生矛盾及需要转变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因为在态度的转变中,认识的转变较容易,而思想情感的转变比较困难、缓慢。 积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消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态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个体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造福于社会。表现为:其一,积极态度具有认识和情感的价值。外界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都要通过态度的过滤。因此,积极的态度常使个体在接触信息时,倾向选择正面信息,促使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而对于负面信息也是有所认识,常给予排斥。常此以往,必然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其二,积极态度具有保护和激励的价值。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同时常使个体追求符合需要和价值观的事物,促使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其三,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优良的个性促进个体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他们充满自信,具有乐观主义业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现实压力为挑战,惯于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等。这都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因此,德育工作无疑要受到教育和被教育者,甚至是周边人的态度的影响,必须研究人的态度问题。 一、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态度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所处的全部社会环境对态度的形成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态度的形成也是一个内化过程,是外界的影响,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不断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的过程。态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主要特点如下:(1)社会性与稳定

态度影响结果

态度影响结果 ——秉持正确的教育态度我们在第一章中向大家展示了当代社会中几种较为常见的“问题孩子”的表现。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家庭在教育方面是失败的。现在的不少家长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走入误区,大都是因为缺乏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教子方法。有的家长掌握不好“爱严结合”的原则,结果陷入了“溺爱”或“暴力型”的误区;有不少家长面对“问题孩子”束手无策,甚至将一切罪过归咎于学校、社会乃至无辜的孩子身上,却很少从自身寻找原因。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良好的、和谐的心理环境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良的教育将把孩子引向错误的方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有专家认为,幼儿教育重点不在智力潜能的开发,而在于创造一个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相互尊重、关心的家庭氛围。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可塑性极强的少年儿童来说,父母的教育态度无疑是与孩子长久伴随的环境,这种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会产生一种不可低估的整体效应。家长只有为幼儿创造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可信的家庭环境,才能激发幼儿兴趣,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因此家长除了要善于根据教育内容、任务的不同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从这个角度出发,“问题孩子”乃是“问题家庭”的产物,治标先治本,要改变孩子必须先改变父母。本章将阐述如何采用正确的教育态度实现家庭教育目标。

第一节重视早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肩负教育子女的重要责任。客观地说,目前我国的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希望自己的子女早成大器,成龙成凤。但这种重视大都是针对学校教育,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还不够。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会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寻找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他们或者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没有把家庭作为教育的场所,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教师。很少有家长将孩子的学业失败和不良习惯形成的渊源归结为自己。 实际上,处于起点位置的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家庭里,子女与父母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亲子关系。父母的观念,态度与行为无时不在默默地影响孩子的成长,不论从感情上还是利益上都是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所无法替代的。现代儿童教育专家研究已经取得这样的共识,即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都是婴幼儿时期起步的。家长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展。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从这个角度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从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来看,家庭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什么是态度==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3.意向因素。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然而,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却过分强调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认为通过态度可以推测人的全部行为,也可以通过行为推断人的全部态度,机械地把二者一对一的联系起来,而忽视各种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与他们的态度不相一致的。例如,一个不喜欢抽烟的人,他没有抽烟的习惯,父母、妻子也不赞成他抽烟,但在大家都抽烟的情境下,他也会抽上一支,这里我们就不能认为他对抽烟持支持态度,这种偶尔发生的事只能看作是逢场作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推论是武断的,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

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一、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一)传递者 1.信息的传递者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2.说服的意图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3.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 (二)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它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却只能是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三)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闲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四)情境 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以下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1.预先警告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2.分心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二、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这个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即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向平衡转化。海德指出,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二)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如果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清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町能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2.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 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 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 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最全,最经典版本)

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的简介[1] 由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对象是干变万化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所以市场营销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对策。消费者某一具体的购买决策模式是否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行之有效?其实,购买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购买决策的有效行为会随着消费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消费者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营销人员、产品的交互作用去完成某一特定目标的消费行为的。这一行为可用公式表示: B=f(P,E) 其中,B——消费者行为,P——个人因素,E——环境因素(个人以外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消费者行为是因变量,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自变量,即B 是P、E 的函数。这说明,消费者行为既受到个人需要、认知、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年龄、生活方式、自我形象、个性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参照群体、社会阶层和文化因素等影响。 文化因素[2]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 文化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核心文化; 第二,具有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的亚文化。 [编辑]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念相差很大。市场的流行趋势都会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企业在制定促销策略时应该将产品与目标市场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价值观念联系起来。例如,美国人希望得到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追求超前享受,人们在购买住房、汽车等时,既可分期付款,又可向银行贷款支付。而在我国,人们则习惯攒钱买东西,人们购买商品往往局限于货币支付能力的范围内。 [编辑]

健康教育学考试重点

健康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 的完美状态。 2、影响健康的因素: ①行为和生活方式 ②环境因素 ③生物学因素 ④卫生服务因素 3、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社会活动,全面提高公民 的健康素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 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 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健康素质:指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 息和服务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 5、健康促进: (1)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渥太华宪章》(2)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 -■一Lawrence W Gree n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支持 6、健康促进的5点策略(行动领域) ①制定有利健康的公共政策

②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③加强社区行动 ④发展个人技能 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7、健康促进的内涵(选择) ①健康促进的工作主体不仅是卫生部门,而是政府各部门的核心义务和职责。 ②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而非仅限于疾病预防。 ③健康促进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决定因素,包括社会行为、生态环境、生 物因素和卫生服务等。 ④健康促进是运用多学科、多部门、多手段来增进群众的健康,这些方法包括传 播、教育、立法、财政、组织改变、社区开发,以及当地群众自发地维护自己健康的活动。 ⑤健康促进强调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的全过程。 ⑥健康促进是建立在大众健康生态学基础上,强调健康-环境-发展三者的整合。 8、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①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 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卫生领域所有工作的基石 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9、健康促进应力求通过3个主要策略促进健康的发展 ①社会动员 ②倡导与游说 ③协调 10、纵观世界各国,健康教育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1)生物医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 (2)行为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3)新公共卫生或后医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新公共卫生一一健康促进

态度及其形成

第六章态度及其形成 1 态度研究的重要性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和兹纳涅斯基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著名心理学史学家墨菲所言:“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2 态度及其形成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第二节态度形成的理论 第三节态度的改变 第四节态度的测量 3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 三、态度的功能 四、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 五、态度与行为 4 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对象性 2、态度的评价性 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4、内在性 5 态度故事---秀才赶考 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6 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 (一)态度的要素结构 (二)态度的立体结构 (三)态度的种类 7 态度的要素结构 ---态度“三元论” 就态度的构成要素而言,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持“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要素构成。 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8 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 认知成分 事实 信念 观点 知觉 理解 情感成分 评价 情感 情绪 行为倾向 第1页共1 页

智慧树知到《社区护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社区护理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社区特点的包括: A:功能要素 B:人口要素 C:同质性 D:地域性 E:结构要素 答案: 功能要素,人口要素,同质性,地域性 2、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 A:地域性 B:人口要素 C:同质性 D:生活服务设施 E:管理机构和制度 答案: 地域性 3、“社区”的概念最早提出者是: A: 露丝.依思曼 B: F.滕尼斯 C:罗宾森 D:费孝通 E:威廉·勒斯朋

答案:  F.滕尼斯 4、社区功能包括: A:教育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社会参与功能 E:相互支援功能 答案: 社会化功能 ,社会控制功能 ,社会参与功能 ,相互支援功能 5、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正确的是: A:我国大中型城市3万~10万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B:我国大中型城市3万~10万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C:我国大中型城市10万~30万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D:我国大中型城市10万~30万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E:我国县级以上城市3万~10万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答案: 我国大中型城市10万~30万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社区护理起源于康复医学。 A:对 B:错 答案: 错

7、由基层卫生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最基本,必需的卫生保健服务是初级卫生保健。A:对 B:错 答案: 对 8、在我国“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陈寅恪提出的。 A:对 B:错 答案: 错 9、“六位一体”是指融医疗、预防、护理、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A:对 B:错 答案: 错 10、预防接种是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与技能 B:引导人们树立健康观念 C:改善和促进个人、家庭、社区的健康 D: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人的态度是经后天学习形成的,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旅客对乘务工作是否满意,也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需求与欲望 人人都有需求和欲望这一最为原始和基本的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凡能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事物,或者能帮助人去获得需求、欲望满足的事物,都会引起人对之产生喜欢、肯定的态度;反之,则是对之持厌恶、否定的态度。这种现象说明,态度形成的首先条件是事物能够或有利于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例如,一些高铁列车的班组成员,由于他们能够满足旅客安全、舒适、周到的心理需要,因而旅客对其持满意的态度。相反,在服务过程中,如有失误,旅客就会对其持不满意的态度,甚至是否定的态度。另外,由于人的需求有不同层面,欲望有不同水平,因此与之相应形成的态度状况也就不同。一般性需求与欲望形成的是一般态度;与社会性高层次需求、欲望相关联的态度,由于它们和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观等紧密相连,所以是一些具有核心意义的态度。 2.知识、信息与经验 在态度心理成分中,认知因素是构建态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态度是在人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中形成的。正因如此,外界若能全面真实地提供个体能理解并掌握态度对象的知识、信息,无疑将为态度形成奠定认识基础。因此,态度形成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知识、信息、经验的提供与理解、掌握。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即一个人知识面大小、知识多寡深浅都会影响其态度形成的正确性与形成的速度。因此,即使是已经在岗位工作的乘务员也要多读书,关注行业的动态,丰富自己

的内涵,这样才能培养自己正确的工作态度。 3.团体影响 团体影响是态度形成的一项重要促进因素。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许多态度由其所属团体而来。属于同一团体,如同一个家庭、学校、国家的成员,对事对人对问题常具有类似的态度。例如,喜欢什么样的食品、爱穿什么样的服装、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同一群体成员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模仿、相互暗示。 4.个性 个性的各个方面都对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 (1)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倾向制约态度形成方向。 (2)性格特点影响态度形成的难易和稳定性。例如,独立性强或自尊心强的人,由于他们凡事不盲从、不轻信,也不轻易崇拜权威,其态度形成往往较难、较慢,但形成后较稳定。而依赖性强或自卑感强的人,由于他们容易受暗示,轻信他人劝说,也容易崇拜权威,其态度形成往往较容易,但又往往波动、不稳定。(3)气质类型也影响态度形成。例如,多血质的人,脑子灵,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广而不稳,因此他们态度形成较快、较容易,但往往容易形成“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式的人物。而黏液质的人,脑子欠灵活,对新事物、新观念反应较迟缓,凡事求稳,所以他们态度形成较难较慢,但稳定。(4)智力水平高低影响态度形成,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的差别,即智力高的人理解和分析判断力强,能按照个人想法去分析判断态度形成的理由依据,显示出主动性强的特点。而智力不高的人,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较差,易受暗示,因此态度形成显示出被动的特点。 5.社会文化特点

广告对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影响

影视文学概论作业: 广告对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影响 学号:2005139112 姓名:毛娟 内容摘要: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消费者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企业越来越注重通过影响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来实现其营销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家和商家若要使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必须要去影响或者改变消费者的态度,而广告是目前用得最多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关键词:广告态度形成与改变 一.广告及其特性 “广告就是普遍告知.通常是商品在营销过程中,藉著传播媒体向社会大众传播讯息,以期招徕主顾,达成商业上销售的目标.广告是扮演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角色,对产品的促销,市场的开拓,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意义。”① 由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手段的一些特性: 1.广告具有资讯的功能,它传达产品功能,产品特色,售价,贩卖场所等资讯给消费者,也告知消费者厂家的新产品。 2.广告具有说服的功能,广告试著说服消费者购买广告商的厂牌。即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优点深信不疑,说服消费者尝试使用该产品,或减少购买产品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接受其广告信息,进而产生心理变化,最终影响并引起消费行为。 3.广告具有提醒的功能,广告常提醒客户本身所需要的产品,如此消费者才会购买有广告的产品而不去购买其竞争对手的没有做广告的产品。如:脑白金的广告效应。 4.“广告是一种付费的非人际传播形式。广告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企业希望传递的产品信息最大程度的被其目标受众所接受。于是在广告中通过对信息进行编码,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媒介发布出去,有效地接触目标受众。”② 二.广告消费者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态度。“态度是个人对某一事物做出赞成或否定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态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认知成分指个人对事物的感知、思维、理解、看法等认知,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对事物的评价、爱好和情绪反应,行为倾向是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准备状态,认知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核心,行为倾向是态度的外在表现”③。 由于态度是一种心理反映倾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把别人的看法、观点、判断等吸收过来,同时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把任何一个的社会影响转化为态度。当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公共媒介对其商品或劳务进行宣传,向消费者有计划地传递信息时,广告对消费者的态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广告通过简单的重复的方式加深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和杂志上,“特步,飞一般的感觉”“用飘柔,就是这样自信”这样的广告每次都会重复两三次,将简单的信息以重复滚动的形式对消费者进行传播,在消费者的脑海里面以广告词的样式形成一个初步的形象化的认知,进而形成消费者的态度。

__行为与健康(含答案)

第三章行为与健康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有人爱吸烟,又害怕得肺癌”属于的动机冲突是( D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双重趋避式冲突 D.趋避式冲突 2.健康相关行为是( B ) A.与疾病有关的行为B.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C.促进健康的行为D.危害健康的行为3.人觉察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去医院看病( D ) A.日常健康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 4.身残志坚,积极康复属于 ( A ) A.病人角色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 5. 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爱生闷气的行为表现是(C) A.A型行为模式B.B型行为模式C.C型行为模式D.D型行为模式 6.发生地震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带属于( A ) A.预警行为B.日常健康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保健行为 7.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是(A) A.A型行为模式B.B型行为模式C.C型行为模式D.D型行为模式 8. 儿童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B ) A.预警行为B.保健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遵医行为E.求医行为 9. 乘车系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A ) A.预警行为B.保健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遵医行为E.求医行为 10.小学生每年体检属于( B ) A.日常健康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 11. 某人多次体检血压正常,却总是怀疑自己有高血压,这是一种(B) A.致病行为模式B.不良疾病行为C.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D.预警行为 12.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等属于健康行为中的( C ) A.保健行为 B.预警行为 C.日常健康行为 D.避开环境危害 E.遵医行为 13. 人类行为构成的五个要素中,人的行为的指向目标是(B) A.行为主体 B.行为客体 C.行为手段 D.行为结果 E.行为环境 14. 美国心理学家Woodworth提出的体现行为基本含义的S模式是(B) A.R—S—O B.S—O—R C.O—S—R D.R—O—S E. S-R-O 15.讳疾忌医属于( D ) A.不良生活方式 B.A型行为模式 C.致病行为模式 D.不良疾病行为 16. 知信行模式中强调的关键步骤是( C ) A.知识的传播B.知识的吸收C.信念的形成D.行为的养成E.技能的掌握17. 有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拥有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的知识就会有相应的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

习题—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其中,联想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强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 A. 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 B. 巴甫洛夫(I.P.Pavlov)的古典条件作用理论 C.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D. 斯金纳(B.F.Skinner)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 2.由于事物本身的接近或相似,个体常常会将对一类对象所形成的态度扩展或延伸到其他相似或类似的对象上,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3.人们通过电影和电视,就可以习得对某些事物、对象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4.根据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 A. 改变认知 B. 消除认知 C. 增加认知 D. 改变行为 5.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这种倾向被称之为() A. 认知完形倾向 B. 认知失调倾向 C. 认知强化倾向 D. 认知统合倾向 6.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 A. 自我知觉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控制源理论 D. 社会知觉理论 7.根据谢里夫和霍夫兰德(C.I.Hovland)的社会判断理论,当一种新的观点处于哪个区域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变化() A. 接受区域 B. 态度不明朗的区域 C. 拒绝的区域 D. 潜意识区域 8.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先后顺序依次为() A. 认同、服从、内化 B. 服从、内化、认同 C. 认同、内化、服从 D. 服从、认同、内化 9.根据科尔曼(H. Kelman)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作() A. 认同 B. 内化 C. 服从 D. 从众 10.社会判断理论强调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这种理论的实验基础来源于() A. 谢里夫等人的物体知觉判断实验 B. 朗格(H.Spencer)反应时间的实验 C. 罗森塔尔(R.Rosenthal)效应实验 D. 奥尔波特(F.H.Allport)的社会促进实验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什么是态度一、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 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 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 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态度的形成过程、2.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

论述态度的形成过程)

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字】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内容提要:在人类社会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一直是人们探讨社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中心课,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小到人们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无刻不受到态度的影响。例如卫生工作中也是如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病人对医疗工作的态度,也是影响到他们的就医行为和对卫生工作的支持。诸如对吸烟的态度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态度问题。 关键词: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使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如果一个人特别注意到自己将要作业的反应,也就是在心理上对要作的反应有所准备的时候,他的反应就比那些只集中注意于将要来临刺激的人所做出的反应要快。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判断和思考等活动效率都要受到他的心理准备状态的支配。阿尔波曾提出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对所有客观对象和与之有关的情境的反应,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对任何特定的客观对象都具有认识的成份,表达感情成份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1、态度是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性,它和意见有一定区别。 2、态度来自于价值,也就是说,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人们所拥有的价值观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重大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 1认知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它通常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态度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例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就是带有好坏评价性的叙述。 2情感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表现出对态度对象的喜欢和厌恶的程度。比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一认知问题,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不喜欢抽烟的人”“我对吸烟感到厌恶” 3意向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反应倾向,即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态度具有的这种意向要素表现的是我做不做这作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