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变化

语文学科2020版与2017版课程标准对比

1.虽然全文有提及“教育公平”,但没有在前言中强调。这说明以前命题时要特别注意的教育公平(即选材要考虑偏远地区学生能否读懂材料,要考虑材料的时代性——当代学生可能读不懂材料),现在不一定会作为硬性标准——换言之,能跨越时空读懂材料,本身就可以作为语文能力高下评定的标准。

2.删除了“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了“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标准。素质教育关注的重心是个人“素质”的提高,而新标准是站在国家层面对人才提出要求,强调的是个人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换言之,以前强调个人素质,现在强调国家需求。特别是学生作文的表述上,要特别关注这种转换。

3.“三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对17版“立德树人”重要要求在内容上的具体明确——解决了“德”的具体标准。要注意这里的三坚持与第2点是紧密相关的。

4.“德智体美劳”代替“德智体美”,“劳动”重归(上世纪)教育核心,是对当前重学习、轻劳动的教育思想的纠偏,结合“体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辛勤劳动、不断创造的高尚品质”的具体表述,特别是“劳动模范”一词的加入,更是强调了劳动核心。所以歌颂劳动的文章极可能会出现在语文考试的选材中。

5.注意现代文阅读的选材范围,时间上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的整个过程——应该说从五四至今都可以;人物上由过去歌颂“英雄”扩展到歌颂“英雄模范”——英雄强调的是在极端条件下的献身精神,模范强调的是在普通岗位上的自我奉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