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二、重难点透析:

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

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有线

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

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的中国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又一次错失机遇。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正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终于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5、试举出新中国在新技术革命中取得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1964年原子弹、导弹;1970年人造卫星;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1986年实施“863计划”以来硕果累累;银河巨型计算机系列;2000年以来:大亚湾、秦山核电站;嫦娥探月工程;神舟系列飞船上天等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6、举例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怎样兴利除弊?

它既对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它又产生消极影响: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将科技造福于人类等。

三、精题演练

1、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工业革命的完成

C 文艺复兴运动

D 资产阶级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3、下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中,最先出现的是( )

A 原子弹 B. 核电站 C. 电子计算机 D.人造卫星

4、现在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主要得益于科技不断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奠定了基础

B 19世纪传入中国的汽船是以电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C 爱迪生的发明为汽车的问世作出了贡献

D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飞机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支持

5、有人认为“它”的出现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它”是指()

A 微软的诞生

B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C 多利羊的诞生

D 基因工程

6、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火车、轮船、汽车、飞机、航天飞机

B.轮船、火车、汽车、飞机、航天飞机

C.火车、轮船、汽车、航天飞机、飞机

D.火车、飞机、轮船、汽车、航天飞机

7、在“工业革命成就图片展览”活动中,小明同学为图片制作了一些标签,错误的标签是()

A. 斯蒂芬森与“旅行者”号火车机车

B.莱特兄弟与“飞行者1号”飞机

C. 亨利﹒福特和世纪上第一两汽车

D.爱迪生与电影放映机

8、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点灯同时熄灭一分钟以示哀悼。想想,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B.爱迪生C.卡尔·本茨D.西门子

9、今天作为高档消费的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19世纪80年代现代汽车工业率先起步于( )

A 日本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10、下列应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水力-电力-蒸气

B.水力- 蒸气-电力

C.电力-水力--蒸气

D.蒸气-水力-电力

11、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了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原子弹爆炸 B。蒸汽机 C。蒸汽火车 D。螺旋桨飞机

12、相当于前两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大的特点是()

A.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C.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加剧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大大缩短

13、世博会是综合反映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它以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世界第一届工业世博会,-------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的诞生

(1)英国之所以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是因为英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面,请列举这三方面的史实说明之(3分)

答: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或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拥有辽阔的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科技上: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科技处于领先地位。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国家争相举办世博会。1893年美国纽约取得了世博会的主办权。(2)如果为第二次科技革命专设一个展厅,下列哪些最新科技展品可以展出?(3分)A本茨汽车B爱迪生电灯泡C瓦特蒸汽机D电报

材料三:1937年巴黎世博会,主办方意识到,他们所要展示的世界正经历着曲折;经济大萧条,失业状况加剧、通货膨胀、战争阴影笼罩------这一系列问题促使主办国对本届世博会寄托了更多的期

望。------巴黎世博会在“和平与进步”的呼声中落下帷幕。,它的巨大成功传达着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期盼。

(3)材料中的“经济大萧条”指什么?(1分)“战争阴影笼罩”的史实有哪些?(举两例既可)答:“经济大萧条”指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战争阴影笼罩”的史实有:德国法西斯上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等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世博会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2分)

答: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交流;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突出了时代的主题;引领世界潮流。

14、九年级2班组织一次活动,主题是《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请你参加。(9分)

★步骤一:走进三次科技革命

(1)请你列举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强了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1分)

★步骤二:回顾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关系

(4)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而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英国用他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请问,《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1分)

(5)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0世纪初,《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请问该条约中什么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1分)

(6)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作出了无数探索,请写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次探索。(2分)

(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我国为了跟踪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发展高新技术,制定了“八六三计划”。实施这个计划后,我国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举出一例。(1分)

★步骤三:反思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8)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

答案:(1)蒸汽机车、蒸汽轮船 (1分)(答出一点即给分)

(2)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1分)

(3)经济全球化(1分)

(4)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或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1分)

(5)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分)

(6)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期)(2分)(答出一点给1分。)

(7)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嫦娥一号等……(1分)(答863计划前的不给分)

(8)封闭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富国强民之路;要抓住历史机遇。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易错微析 当代的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例题1下表有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安定的国际环境 D.各国原有经济基础好 答案:B 解析: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共同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当代的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答案B。 例题2“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祸害。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A.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 B.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 C.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 D.中国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气污染加剧 答案:D 解析:大量使用煤炭的情况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候开始出现,这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选D。

1.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2.下列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B.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D.导致了工业化生产的出现 3.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A.英法成为工业强国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4.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调整发展时期,其共同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D.形成经济共同体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概括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概括: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 、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 、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力的速度。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经济发展方面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 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本正经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社会生活方面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社会进步方面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 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 12-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 十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11道,考查频率79%。【真题例证】 1.(2019全国I卷,35)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项;抒发了浪漫情怀是浪漫主义,排除A项;遵循了写实原则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项;突出了理性思维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C项。 2.(2019全国III卷,33)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排除A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期特征是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自我感受,故事背景模糊不清等,排除B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更强调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排除D 项。 3.(2018·全国Ⅰ卷·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三次工业革命对比

1、背景条件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 (1)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2)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3)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4)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5)国外市场扩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2)全球扩张,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使国内市场扩大; (3)近代自然科学突破性的发展,并迅速转为生产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和条件: (1)科学理论的突破; (2)“二战”期间和战后对科技的迫切需要。 2、、特点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发生于英国,后发展到法、美、德、意等国; (3)发明者多数为劳动者,发明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的总结;(4)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机 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3)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 (4)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5)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电力、钢铁、化学、电讯、汽车、石油等工业。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第三次科技革命涌现出大量的科技成果,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超过前二次科技革命; (2)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额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3)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点: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3、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的比较: 相同点: (1)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①第一次: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第二次: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③第三次: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 ①第一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的出现;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②第二次: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 ③第三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人们的衣食住 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①第一次: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②第二次: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 的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变。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差距进一步 拉大; ③第三次: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不同点: (1)从社会环境看:前两次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第三次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 (2)从发明者看:第一次主要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后两次多是科学家,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取得的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迈进工业文明,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机器大生产的使用和推广,摧毁了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把所有的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 (2)引起了经济布局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由于蒸汽动力代替水力,使工厂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来一起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改变了原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绝对优势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还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是在大工业的推动下,把人们集中在一些城市和城镇中,从事社会化大生产,使他们的社会交往、政治文化关系变得极其密切的过程。 (3)大工厂制度的确立,创立了进行大工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能,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分化重组,社会日益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内容。 (4)上层建筑的变化,使社会第一次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或革命等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适合于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国制度等相继确立统治地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 (5)思想、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了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 (6)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增强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力量。改变了殖民方式,强占市场和掠夺原料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目标,大量向殖民地移民成为主要方式之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随着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又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7)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大为提高,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严重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对生产力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营模式。①垄断组织既是生产发展到一定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又是某一行业独占生产和市场的经济联合体;②垄断组织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型工业部门由于其复杂多样的制造程序和巨额资金的需求,都要求改变独家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联合生产,所以出现了新的经营联合体,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生产—销售体系,即垄断组织;③垄断组织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社会制度的影响:经济决定政治,随着经济上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为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公民意识增强。(4)对殖民侵略方式的侵略:国际垄断集团要求瓜分世界,输出资本。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动摇,美德超过英法,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发生了变化,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从棉花时代跨入钢铁时代;从平面运输时代跨入立体运输时代,运输的发展使贸易迅速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贸易格局的变化,英国的贸易中心的地位被打破,出现了多个贸易中心。 (6)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人类终于跨入现代文明的大门。由于化学农药和农业机械的普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②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 4.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 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 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

三次科技革命与第四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与第四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结束了吗?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一般没思考过,也没研究过。但现在我们似乎有研究的必要了。因为,科技的发展,正处于饱和时期,新的科技革命正在酝酿。我们的研究,有利于为科技研究与发展、为我们的强盛,指引方向。 我们回顾一下前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是随西方殖民扩张,海外殖民市场迅速膨胀,生产要求迅速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从当时市场广阔的棉纺织业开始的;以工人与技师的工具改革为载体,以蒸汽机发明与创制为标志,以动力为主要目的;它的完成,在生产领域,主要解决了当时的动力问题,实现了生产的机器化;也使工业生产摆脱了传统自然条件的限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与新发明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的结果。它主要以电发现与电力广泛应、内燃机的发明与创制、通讯工具的创制为主要内容;仍以动力的更新为主要特征,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动力;同时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与市场的距离,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使世界市场统一完成。这次革命,也推动了科学研究由宏观走向微观,并深入了量子科学层次,为科学研究开拓了视野,并指明了方向。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基础上,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产生的。它以信息技术、原子能应用、航天技术、分子合成技术与生物工程为主要内容,它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同时,动力的更新

仍然是核心内容。这次革命,以微观世界的研究为核心和主要手段,进一步解决了人类的动力问题,并努力解决自动化的问题。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同时,使世界向地球村发展,世界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地域间的语间交流、信息交流、人与人之间交通,自由程度大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基本实现,智能化生产、生活也正在兴起。 纵观前三次革命,我们不难发现,革命的核心内容离不开三个内容:一是生产的动力问题,二是生产的机器化与自动化问题,三是交流手段问题。,一切的科技研究,最都在为它们服务。其中研究的前导,都以动力的研究为核心和源泉。 当前,这三个领域研究,正处于饱和阶段。说它饱和,并不是说它不发展,而是说它的研究水平与层次暂没有新的突破,而仅在于量的发展与普及的程度。从动力来说,核能的研究与应用,基本稳定,现在研究的任务主要是其实用性能与普及推广(国家部门间与世界的国家间);从生产的自动化来看,主要是机器化的普及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普及,所谓的智能化也只是自动化的复杂化;从交流通讯来看,现在的现实交通速度,也只能在声速左右(实验与军事的可以三倍音速左右),无线通讯与信息也只能停留在电波水平与网络化水平,研究的主要任务也只能是性能与普及程度方面。因此,现在科技研究,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总结与推广阶段和新的科技革命的酝酿阶段。 那么,新的科技革命是什么?第四次科技革命核心又是什么?从什么部门开始?给人类的生活面貌又会带来什么变化?我们的未来生活是什

2017年三次科技革命(含答案)

3.(2013·广东)20.1765年哈格里夫斯制造出“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

. 的蒸汽机投入使用。这些成果出现在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4.(2015·广东)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英国工业革命 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5.(2016·广东)18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加速”的动力是() A.畜力、水力 B.改良蒸汽机 C.石油 D.电力 6.(2010·广东东莞)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7.(2010·广东东莞)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新时代。此时我们不能忘记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史蒂芬逊8.(2010·广东湛江)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集团正式收购了沃尔沃,那么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 A.瓦特 B.史蒂芬孙 C.富尔顿D.卡尔·本茨 9.(2006·揭阳)20世纪初,东京街头普遍出现电灯,你认为应该感谢()A.爱因斯坦B.爱迪生 C.牛顿 D.达尔文 10.(2008·揭阳)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有人这样描述:“它的出现,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这里的“它”是指() A.航天技术的诞生B.电子计算机的应用C.空间技术的进步D.“多利”羊的诞生11.(2010·揭阳)于1945年在美国制成,成为人类智力解放里程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是() A.手机 B.克隆羊C.电子计算机 D.核电站 二、问答题: 12.(2005·揭阳)阅读下列材料: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选自《共产党宣言》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不到一百年”内生产力迅速发展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1分) 答:工业革命; (2)这一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1分) 答:英国; (3)这一事件中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有哪些?(2分) 答:火车(蒸汽机车),汽船。 13.(2007·揭阳)简答题(共8分) 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历史先后发生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回答: (1)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列两个)?(2分)它们的动力是什么?(1分)说说这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1分)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有汽船、火车等;它们的动力是蒸汽(或蒸汽机);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是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在日常生活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哪些我们至今还在继续享用(列两个)?(2分) 答:我们至今还在继续享用的有:汽车、飞机、电灯、电话、摄影机、发电机、电动机、蓄电池、油印机等。 (3)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个国家?其核心是什么?(2分) 答: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其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14.(2009·揭阳)材料分析题(1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的机器引起了第一次工业生产的革命。 材料二: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

三次科技革命对工业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积累了经验。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⑤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发展特征: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②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③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科学技术成就应用于工业,在三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新能源发展利用,b新机器新产品创制,c远距离通信⑤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交通运输新纪元到来。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前提条件:①二战结束,世界局势的相对安定。②电子科学理论出现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③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学技术迫切需要的结果。发展特征: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没,使科研探索领域不断开阔。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④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 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

三次工业革命知识梳理

两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及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1690 —法国—活塞 1705 —英国—纽可门—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1733 —英国—凯伊—飞梭 1765 —英国—哈格里夫斯—手摇纺纱车(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 —英国—阿克莱特—水力纺纱车 1769 —英国—瓦特—单动式蒸汽机 1771 —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 1779 —英国—克隆普顿—骡机 1782 —英国—瓦特—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1785 —英国—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 1794 —英国—莫兹利—移动刀架 1797 —车床—刀具制作实现机械化 1798 —美国—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19世纪初(1800---)—刨床、磨床、汽锤—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了,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1803 —美国–-富尔顿—汽船;1807 —“克莱蒙特”号在美国试行(蒸气轮船) 1814 —英国—史蒂芬孙—蒸气机车,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1825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1831 —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837 —美国—莫尔斯—有线电报(电信) 1838 —俄国—雅可比—电动机 19世纪中期(1850—):日本“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中国的“门户开放”—世界市场形成1851 —横跨英吉利海峡电缆——第一条海底通信电缆 总结: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新思想萌发 魏源、林则徐等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中国近代化起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及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泛。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着重叙述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第二,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课的知识贴近现代生活,而且清晰明了,主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多设计一些学生讨论的话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标精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教材分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课本编排在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之中。从其内容的性质来说是属于科技内容的范畴。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二战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的变化无不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学情分析】 学生学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对科技革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与认识,这是学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但是学生缺少对三次科技革命内在联系和整体的把握。对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存在一种片面化的认识。这些问题必须在这节课中提出和重新认识。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和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蒸汽机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产业革命):电气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 这三次工业革命都叫做:技术革命 1.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积累了经验。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⑤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发展特征: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②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③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科学技术成就应用于工业,在三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新能源发展利用,b新机器新产品创制,c远距离通信⑤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交通运输新纪元到来。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前提条件:①二战结束,世界局势的相对安定。②电子科学理论出现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③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学技术迫切需要的结果。发展特征: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没,使科研探索领域不断开阔。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④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

三次科技革命的三个时代及标志

考点:三次科技革命的三个时代及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信息时代 例题1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后又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核心是()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答案:D 解析:“信息时代”的核心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答案D。 例题2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 答案:D 解析:互联网的出现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答案D。 1.蒸汽机的改进,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开创了崭新的() A.蒸汽时代 B.钢铁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2.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3.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 A.蒸汽时代 B.钢铁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4.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应用 B.原子能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A解析:蒸汽机的改进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答案A。 2.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广泛运用,成为时代的标志,答案A。 3.D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答案D。 4.D解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和发展,并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答案D。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中部地区,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自英格兰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随后的百年时间内,资产阶级通过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客观上确实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前提。此外,工厂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从15世纪发现新航路起,许多欧洲国家在亚、非、美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至18世纪,这些殖民地不仅为它们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场,还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为了满足因世界贸易所引致的庞大需求,人们便开始采用机器和其他方法来提高产量。综合以上种种原因,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1.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只能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限,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提供了廉价而充足的动力。二是冶金行业采用焦炭来炼钢等技术革新,能够练出韧性和强度更好的钢材,为技术革新生产的各种新机器,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同时也将英国大量的煤炭资源利用了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共有很多种不同的发明,除了较为著名且最具代表性的蒸汽机外,还有很多发明对后世影响深远,比如1733年约翰·凯发明飞梭;1764年哈格里夫斯?珍妮发明纺纱机;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机;1802年瓦特改进了牛考门

中国与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与三次科技革命 一、三次科技革命知识梳理 1、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0世纪 四五十年代至今 2、理论基础:牛顿力学;法拉第电磁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3、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4、标志:蒸汽机广泛应用;电力广泛应用;计算机广泛应用(核心)、原子 能、生物技术、航天工程 5、成果:略 6、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金属冶炼;电力、化工、汽车制造;电子工业、 核工业、航天工业、信息产业 7、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8、特点:见下 9、影响:见下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第一次:①首先从英国开始,后来扩展到美法等国。

②首先从轻工业开始,后来扩大到重工业。 ③重大发明大多来自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科技含量不高。 2、第二次:①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有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日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第三次:①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 过程。 ②科学技术的各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 的革命。 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因素。 三、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第一次: ①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③国际格局: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 “世界霸主”。 (其它影响: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环境污染 和交通堵塞等状况出现。) (2、第二次: ①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开始向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③国际格局:东西方差距加大,联系更加密切;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形成两大对立集团,最终 导致一战爆发。 3、第三次: ①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②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③国际格局: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

从三次工业革命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三次工业革命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1级七年儿科宋跃 1103018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工具,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无产阶级,城市化进程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更加壮大,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更大,城市化水平更高。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制造业、能源等领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关键词】工业革命无产阶级城市化可再生能源互联网 从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使用打制石器、钻木取火,到农耕时代使用铁器、家庭生产自给自足,到18世纪蒸汽机带动的资产阶级的萌芽与发展,19世纪电力驱动下资本进入垄断时代,再到如今信息技术使得地球浓缩成一个小小的“村庄”,人类社会的发展,真可以用“日新月异,沧海桑田”来形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新。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科学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历史前进的轨迹,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一、蒸汽时代的工人阶级出现和城市化开始 现在普遍认为,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1765年)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从那以后,以蒸汽机为主要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蓬勃发展。工业革命由若干技术发明群构成,主要有纺织机械技术群、蒸汽动力技术群、冶金采矿技术群、交通航运技术群和机械加工金属制造技术群。这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的发展积累了资本,同时也使的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进入工厂工作,为工厂主打工。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但是也更加集中。一小部分人(工厂主)占有社会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过着奢侈的生活,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大的劳动者却无法享受劳动的成果。当时工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很多人不得不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却仍然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在这种情形下,工人们开始联合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维护自己的权利。一些工人认为是机器导致了他们的悲惨处境,于是有了1811年反对机械化的“卢德运动”。无产阶级诞生了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此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正是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巨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同时,大量人口集中在一起,从事非农业生产,现代意义的城市开始出现。但是那时候的城市可不是一个“宜居之地”。由于城市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城市的道路、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系统还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整个城市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总之,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

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总结

比较内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起止时间(政治前提) 18世纪60年代--19世 纪上半期。(17世纪英 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 制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 初。(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 范围内确立起来) 策源地及开始部门英国 棉纺织业重工业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 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理论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动力机器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新能源煤电力、石油 时代特征 交通工具汽船、火车机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 主要发明1、1764年,哈格里夫 斯发明珍妮机,标志 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1782年瓦特改良蒸 汽机(最重要的发明)。 3、1807年美国人富尔 顿发明汽船。4、1825 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 明火车机车。1、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2、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创制汽车。3、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 力,促进了经济的迅 速发展,机器生产代 替了手工劳动,人类 进入“蒸汽时代”,英 国成为“世界工厂”。 2、工业革命后,资本 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 主义,率先完成工业 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 界的统治,世界形成1、人类进入了“电气时 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 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从19世纪末到20世 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极大的提高了生产 力;以原子能的利用、 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 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进入“电子时代” “信息时代”“太空时 代”“知识经济时代”。 2、世界经济结构发生 重大变化;推动了社会 生活的现代化;世界联 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 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了西方先进、东方落 后的局面。 加快。 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 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验,科学和技术尚未 真正结合。2、第一次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英国,重要的新机器 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 在英国发明的,其他 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 对缓慢。3、主要在轻 工业部门。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 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成 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 力。2、同时发生在几个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 速。3、在一些后起的国 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 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 加快经济的发展。4、侧 重于重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 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 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 程。2、科学技术的各 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 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 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 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 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 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次科技 革命对中 国的影响 1、西方列强发动了鸦 片战争,使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2、先进的中国 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如:为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 动。3、近代工业产生, 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 侵华战争,如1894-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 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 重。2、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初步发展。3、中国人 民的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 动、辛亥革命。4、由向 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 学习制度。民族危机推动 了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 革命思想的产生,出现近 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 先进科学技术,重视人 才,制定“863计划”, 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 织,积极参与国际竞 争,极大的推动了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同点: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变;都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冲击。 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大 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人们生活交往更方便。另一方面,科技也带来环境污染、高科技犯罪、青 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的提 高;将科技造福于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