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欣赏课《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教案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欣赏课《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教案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欣赏课《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教案

课时计划

年月日15周2节

3、聆听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1)说说这首歌曲的演唱音色属于哪种人声?其音色有什么特点?

(2)讨论后小结:这首歌曲属于女高音,其声音特点是音区高,声音明亮、清脆。(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感情。

设问:

你知道帕米尔在哪里吗?(帕米尔是地处新疆的一个高原,可简要描述那里的风土人情。)

从哪里感受到“我”的家乡美?(可以从歌词、音乐两方面让学生自由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

(4)根据学生的喜爱程度,适当多放几遍录音。有条件的班级可以让会跳新疆舞蹈的同学随音乐舞蹈,或者学习几个简单动作跟着音乐律动。

三、拓展延伸

1、聆听歌曲《梭罗河》。

(1)说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它的演唱音色属于哪种人声?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2)讨论后小结:这首歌曲属于女中音,音色深厚、甜美。

(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感情。

教学时可以用多媒体介绍印度尼西亚的风光,以及梭罗河美景,简介这首歌曲的相关背景知识。

看着画面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甜美和对梭罗河的热爱之情。

随着录音轻轻哼唱歌曲。

四、教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我们今天分别欣赏了《帕米尔,我的家乡有多美》和《梭罗河》两首作品,通过对比欣赏同学们了解了二者的主要特征和

精品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美丽的大自然 第一课时 课题:太阳出来了 教学目标: 1、音乐活动唱一唱《太阳出来了》,是让学生用歌声表现太阳出来时壮美秀丽的场景。 2、能学会用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出来了》,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气蓬勃的情绪。 教学重点: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了》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太阳出来了。 1、谈话导入,出示课件三声部练习曲。 2、将学生分成三个声部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活动《太阳出来了》、 二、歌唱太阳。 1、导入揭示课题:《太阳出来了》。听录音回答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师归纳:歌曲情绪:热情活泼;速度:稍快。 2、再听一遍,请同学们一边哼唱旋律,并找出旋律相似或节奏相似的乐句6 旋律相似:出示课件,教唱找出难点。节奏相似:出示课件,教唱,重点教唱二声部。 3、欣赏图片,了解歌曲内容,熟悉音乐旋律。

(1)引导欣赏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有什么。 (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师:谁出来了,小鸟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师:谁吹来了,树叶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 师:谁涌来了,大海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师:什么响起了,我们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 4、学唱歌曲。 ( 1 )师范唱歌曲。师:老师把你们看到的图画,配上音乐唱一唱。(2)跟随教师演唱歌曲。 5 、练唱歌曲。 (1)学习演唱歌曲每一句的句末象声词时跳跃地演唱、 (2)学习用接唱这一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师:老师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也可以请学生分组演唱。 6、学生边看图,边完整地演唱《太阳出来了》。 7、师伴奏合唱这首歌。 8、听录音哼唱一遍。 9、听伴奏带合唱歌曲。 10、用口风琴试着来吹奏旋律。 三、课堂小结。 2第二课时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嘀哩嘀哩教案

《嘀哩嘀哩》教案 教学内容 1、唱歌《嘀哩嘀哩》 2、学吹口琴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并教 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2、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3、能够掌握口琴中音区的音位排列和基本演奏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难点:1、歌曲中模仿小黄鹂叫声的节奏型: X X X X X X X X 0 X X X X X X -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2、指导学生掌握口琴中音区的基本演奏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歌曲的演奏中。 教学准备: 电子琴、口琴、CAI课件、光盘、VCD彩笔、树枝、碎布、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听音乐进教室,随节奏跟老师进行律动练习。 2、发声练习 1 = C 1 3 5 1 5 -6 5 3 2 1 - 同学们好!老师您好!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音乐声起,小河解冻,开始有水流的声音,河里有戏水的鸭子,柳树发芽,地上钻出了嫩草,田野里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天空有飞着的燕子,广场上一群孩子在放风筝……)

师:同学们,看到刚才的场景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春天来了! 师:那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看到的春天都有什么呢? 生: a.树枝开始发芽了; b.燕子飞回来了; c.田野绿了,天气暖和了,不用穿那么厚的衣服了; d.小河的冰化了,开始流水了 e.校园的花坛里有刚钻出来的绿色的小花芽…… 6、师:春天,花开了,树绿了,到处一片生机盎然,太美了!你喜欢吗?生:喜欢。 师:其实春天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小朋友眼睛里,只要大家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听,春天 在召唤我们,它想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呢!今天我们就学唱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嘀哩嘀哩》(课件出示) 三、寓教于乐学唱歌曲,体会春天的美丽。 1、带着兴趣,初听歌曲,随音乐做律动。 2、复听歌曲,指导学生用“ lu ”模唱旋律。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让学生熟悉歌词,并采用拍手、拍腿、跺脚及打击乐的形式,激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熟悉 4、节奏练习。 a.师:看到那么美丽的春天,你想不想用歌声来表达你的心情呢? 可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小难题,你能不能帮老师解决? 课件出示) X X X 0 X X X X X b.(师指出八分休止符)教师示范。 c.学生练习,然后齐打节奏。 d.(课件出示) X X X X X X X X 0 师生一起练习模仿小黄鹂的叫声。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 5、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老师春天在哪里好吗?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6课牧童之歌 一、教学目标 、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唢呐度记住唢呐的音色。能听辨出音乐中塑造的村姑与牧童对答的形象,对唢呐表现的人物形象有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风格特点,并能在衬词“来咿噢都” 处按指定节奏拍手。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感受歌曲中旋律的重复与变化。用歌声表达人们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能按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之间的换气要求演唱,用柔和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意境。认识全音符,并在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中唱准全音符的时值。 、能用指定的音为节奏短句编配旋律。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剪羊毛》,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第二课时: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唢呐,做编创旋律的练习;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学习全音符,复习歌曲《剪羊毛》。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学唱歌曲《剪羊毛》 1、聆听歌曲范唱导入。熟悉旋律,了解歌词大意。 2、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3、出示歌谱,边听边看歌谱,问: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通过刚才跟着音乐律动你能发现歌曲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是一样的? 4、指导学生跟着琴模唱第一段旋律。 5、模唱第二段旋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带色块的旋律和其他几句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6、学唱歌词时,问: 【1】歌词中的“白云”“雪堆”“丝绵”“皮袄”指的是什么? 【2】剪羊毛也是比较累的劳动,但众有没有感觉很累。为什么?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你认为用什么样的速度和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牧羊人愉快劳动的心情? 7、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第二段伴奏。 9、总结。

2017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2017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基本情况: 三年级学生大部分热爱音乐,喜爱唱歌,但由于学生的不同基础,一小部分学生视唱,识谱,听辨不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要求。因此,影响了整个班级,所以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三.教材目标及要求 1.在识谱能力的教学上,让学生掌握拍号,听音,换气记号,渐强渐弱记号等基本音乐符号。通过训练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特点,内容不同的歌曲。能通过学习灵活运用换气符号,并在歌唱时,体现出二拍子,三拍子的不同特点。 2.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掌握简易的知识,通过对学生引导,让他们自己识唱简易的歌曲。 3.在学习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动物,热爱人民,培养学生的爱心,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在

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并有理解和表现歌曲的能力。 4.在欣赏方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欣赏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并熟悉我国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欣赏的习惯,发展听觉,记忆力,想象力,并了解祖国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美感。 四.教材分析 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除对原有教学内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因乐知识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 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2 演奏: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第 1 课爱祖国 《我们走进十月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回答问题:歌曲的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风”“雨”的含义?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二、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在聆听合唱曲《我们走进十月的》时,很多同学能在第一遍聆听时,随音乐表演,,孩子们就会自然的手拉手,这首歌曲比如“拉着我的手,拉着你的手,祖国和我们一走”的旋律明朗,节奏第一段欢快,第二段抒情,具有当代流行歌曲的气息,符合当代少年儿童活力、向上的气息,在二次聆听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为曲掉 3 画图形谱,2 班的孩子虽然之前纪律一般,但竟然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能认真听如何画,最后都能把图形谱画的很好,而且个个有创意,有的画上脚丫,有的画丰收的苹果,有的画太阳等,孩子的优点真的需要我们慢慢发现。 《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 2. 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班级:三年级 教师:甘娇

第一课小黄帽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小黄帽》《三轮车》 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党、爱国、积极勇敢的真挚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三轮车》。 2.听赏童声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3.唱一唱。 教学重点:教唱《三轮车》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三轮车》 1.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诙谐,欢快的情感。 3.学唱旋律。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首先让学生听旋律,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 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练一练 朗读歌词,划出朗读节奏和小节线

例:小豆豆,背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 (1)过马路,左右瞧,走路要走人行道。 (2)见了老师敬个礼,见了同学问声好。 (3)平安校园我的家,美丽温暖我爱她。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黄帽》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黄帽》,进行守纪律,注意安全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领唱,齐唱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小朋友们,交通图标你都知道哪些?(斑马线,红绿灯等等),引入课题小黄帽也是一种安全帽,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奖放学路上注意安全的一首歌。 二、学习新歌 1.听一听。老师弹奏旋律。 2.读歌词,正音。 3. 读谱,试一试 4.跟着琴声弹唱 三、巩固训练 1.齐唱 2.小组比一比 3 全班表演唱:选一个同学领唱,其他同学表演齐唱部分。 第二课春来了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能感受到《杜鹃圆舞曲》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标志区分不同乐段。 2.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 3.学会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激发学生欢快.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第一单元我的朋友Do Re Mi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内容 1.听《Do Re Mi》 2.游戏:小音符找朋友 教学 目标 1.欣赏歌曲《Do Re Mi》两个版本,能模唱部分旋律,加深对音乐的兴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友好氛围。 2.学习音符fa和ti,掌握和巩固七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 重难 点 重点:结合简单分析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 难点:能用七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辅助唱准音高。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音名卡片(或头饰) 教 学 过 程 主备复备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在歌曲《Do Re Mi》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听一听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七个音符朋友,他们 是谁呢?请你们在歌曲中找一找吧!听赏歌曲《Do Re Mi》。 师:大家听得真用心,歌曲中唱了哪几个音符的名字? 生:do、re、mi 师:你们还记得do re mi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手势吗? 复习do re mi sol la的科尔文手势。 2.学一学 (1)师:七个小音符还缺少哪两个?学习fa和ti手势 (2)复听歌曲第二乐段,加入科尔文手势。 (3)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名就是《Do Re Mi》,有谁知道这首 歌选自哪部电影? 歌曲《Do Re Mi》简介。

教学过程认识反复记号,并了解其作用。 (6)完整唱歌曲,注意音准,同时引导学生使用科尔文手势,以及用手势提示第二乐段的节奏变化。 3.创编活动,表现歌曲。 (1)为歌曲《七个小兄弟》不同段落加入打击乐器伴奏。(2)师:童话故事里的七个小矮人,有一个非常可爱又漂亮的朋友,是谁呀? 生:白雪公主 师:我们也把她请来一起跳舞、唱歌吧! 学生讨论:请老师或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 歌表演:结合歌曲、科尔文手势及角色分组讨论创编动作并做汇报表演,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鼓励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三、课堂小结 1.Do ri mi fa so la ti这七个小兄弟是所有音乐的基础,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无数动人的音乐,给了我们无限美好的感受。我们要和它们做好朋友,了解它们、熟悉它们,与它们相伴!2.随音乐离开教室。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全)

累计(1)节 周次一教学时间课题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红旗颂》《卢沟谣》第(1)课时课型 欣赏 课

聆听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公司拿地后歌曲旋律的特点,了解歌曲时代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教学 的思想感情;聆听《红旗颂》感受乐曲的宏伟气祖势国,祖熟国悉我乐们曲爱的你主题旋律,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 只怕不抵抗第(1)课时课型 周目次标2教学时间课题 唱歌课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及表现作用。 重点难点 聆听《红旗颂》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熟悉乐曲的主题旋 律, 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要 素上 的变化及表现作用。 教具 学具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方法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1、初听熟悉歌曲。 2、再次欣赏,看歌词轻声哼唱。 3、带问题聆听: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各段旋律有什么不同? 4、分段欣赏,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5、完整聆听,感悟主题思想。 二)聆听管弦乐《红旗颂》 1、完整聆听(教师解说背景) 教学环2、分段聆听 1)乐曲一开始的旋律你熟悉吗?取材于那一首歌曲? 2)哼唱并熟悉“红旗”主题。 3、聆听第二乐段行进部分,重点比较乐曲的两端旋律有什么变化。 节 (比较两段在速度、力度、节奏、节拍上的变化;用笔请点击桌面感受音乐坚定自信的情绪) 4、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 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三)欣赏《卢沟谣》 1初听《卢沟谣》:这首歌曲变现什么内容?“永定河”“卢沟桥”“宛平城” 是什么地方?歌词描述的历史背景是? 2、再次聆听,体验音乐特点。 1)齐唱部分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平稳、优美起伏,旋律音高和歌词朗读 的音调和节奏的联系,旋律自然流畅) 2)合唱部分,和齐唱旋律比较,这段音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合唱部分音 区变高,节奏舒展,力度增强,情绪更激昂。) 3、完整聆听,边听边轻声哼唱。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学生理解乐曲音乐情绪比较准 板书设计 合唱 《红旗颂》 管弦乐 《卢沟谣》 歌谣 教 学 反 思 确。但是对音乐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 欠缺的还很多,比如:音符的唱名不 知道是什么,还是说阿拉伯数字的名; 不知道什么叫旋律,竟然管旋律叫音 符~等等。以后要加强最基础知识的渗 透教学啦。 累计(2)节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活动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反之,则条理不清、轻重不分,教者思绪不明,学者一头雾水,就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几篇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

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一:2013版最新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 教案(2015年)】 爱祖国 爱祖国 【篇二:2015年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篇三: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第 1 课爱祖国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 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 “风”“雨”的含义?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二、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在聆听合唱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时,很多同学能在第一遍聆听时,随音乐表演,,孩子们就会自然的手拉手,这首歌曲比如“拉着我的手,拉着你的手,祖国和我们一走” 的旋律明朗,节奏第一段欢快,第二段抒情,具有当代流行歌曲的气息,符合当代少年儿童活力、向上的气息,在二次聆听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为曲掉 3 画图形谱,2 班的孩子虽然之前纪律一般,但竟然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能认真听如何画,最后都能把图形谱画的很好,而且个个有创意,有的画上脚丫,有的画丰收的苹果,有的画太阳等,孩子的优点真的需要我们慢慢发现。 《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童年 教学目标: 1、《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捉迷藏》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捉迷藏》。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1、聆听钢琴曲《捉迷藏》,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最新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爱祖国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红旗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 2. 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 (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 (3)介绍创作背景。 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 (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新湘教版

歌曲《猜谜谣》 教学内容: 1、唱《猜谜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教室入座。 2、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猜谜谣》 (一)导入。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二)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三)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 1、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3、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1)导入: 中国是一个山地较多的国家,在我国的山区生活着很多人,但是由于地理 环境以及一些因素影响,那些村民们买东西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因此很不方便,而今天却来了一个人令这些山区的人们高兴的唱起了歌来, 你们听。 (听赏全曲) 是谁来了?你听出了吗? (出示课题《山村来了售货员》) 2)售货员来了,村民们都非常高兴,你们听。 (听赏全曲) 你们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 1=C 2/4 (听赏此句)在模仿什么声音? 4)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乐中唢呐与乐队的对答,使你联想到怎样的场面? 5)哪一段音乐描绘售货员挑担上山的情景? 你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6)听赏了这首乐曲后你想到了什么? 7)吹奏这首乐曲的唢呐,你们认识它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唢呐又俗称喇叭,音色高亢明亮,除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伴奏。在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吹打打,大多都要用到它。

最新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爱祖国课时 3 课型教学内容表演《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教学目标1、随音乐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积极参与表演和即兴创编歌词活动,并从中体验乐趣。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即兴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教科书 主备教师审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一、师生问好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学生听音乐拍手跑跳着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仔细瞧瞧,什么小精灵来到我们身边了? 出示头饰:小蜡笔。 师:对,蜡笔小精灵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它还带来了4位好朋友。 引出歌词:小小蜡笔,穿花衣。 二、探索新知 三、学习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学习第一乐句 师:蜡笔小精灵为自己编了儿歌(出示课件)“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

小朋友们仔细听,蜡笔小精灵要考考你们,谁能记住儿歌,能把它按照节奏读出来。 2、学习第二乐句 师:这么可爱的蜡笔小精灵你们喜欢它吗? 生答。 3、学唱第一乐段。 师:老师把前面蜡笔小精灵编的儿歌组合在一起,加上了旋律,小朋友们听一听! 三、应用实践 四、表现 1、听唱歌曲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画。蜡笔小精灵见小朋友们这么喜爱他们,画的画又这么漂亮,也忍不住高兴的唱起歌来。听……出示课件(五) 画面:歌词 背景音乐:整首歌曲的演唱 2、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问:小朋友,你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用高兴、快乐的心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师: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大自然的美景还有很多,除了这些,小朋友,你们还能画些什么呢? 生答:…… 启发学生即兴创编歌曲第二乐段的歌词。 师:那你能不能也像这样,把你想画的编入到歌词里呢?(出示课件) 学生完整地、有表情地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师:下面我们就把小朋友们刚才编好的歌词用这首歌曲的旋律唱一唱。 四、总结拓展五、小结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

《小树快长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通过节奏的对比练习,认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 能力目标:能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能积极的、自愿的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树快长高》。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 2、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 3、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歌唱呢! 二、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1=C - G 2/4 , 5 4 │3 - │3 2 │1 - ┃ lu lu lu lu lu lu 三、教师范唱 教师边弹琴边唱《小树快长高》,学生体会歌曲。 四、歌曲体验 1、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朗读歌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 4、学生学唱歌曲。 5、同唱歌曲。 五、节奏练习: 1、××××│×- │,认识八分休止符:0 2、××0 ×│×0│,认识四分休止符:0 3、找歌曲《小树快长高》乐谱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4、再次感受音乐中的休止符的作用。 六、小结 ; 《大树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回味妈妈的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歌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进行动作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并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教学难点:正确唱好后八分休止。 $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1、教师面带笑容,师生问好歌。 2、在《小雨沙沙》的律动中进入课堂。 3、发声练习。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全)

累计( 1 )节

累计( 2 )节

累计( 3 )节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过程 一)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播放《木偶的步态舞》 2、这是一首钢琴曲,曲名叫《木偶的步态舞》,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 可爱、滑稽、动作机械…… 3、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 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 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4、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 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5、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二)聆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初听后可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 2、再听了解唱词。设问:这段唱词是李玉和再夸他的女儿李铁梅,都夸了些什么 3、随音乐大拍子:介绍什么事“板”“眼”。前面是原板一板一眼,后面是快板,有板无 眼,因此快板要全部打成强拍。4、最录音唱一唱。并学习几个亮相的动作。 三:课堂小结 累计( 4 )节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过程 一)学唱《摇船调》 1、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2、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 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3、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 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4、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 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5、跟随音频伴奏多次练习演唱,并注重情感的表达。 6、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 二)学唱《一只鸟仔》 1、在聆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旋律,在学唱旋律时课暂不加下滑音,唱歌词时再加 上下滑音。 2、歌曲的处理重点是要唱好陈词和象声词,这样才能把歌曲的民歌特点和孩子的 童真表现出来,用听唱法模唱,唱出其风格。演唱时可以加入表演动作。 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累计( 5 )节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快乐的do re mi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认识唱名do re mi;用不同唱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活泼快乐的情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自我评价 五、教学反思:学生能在演唱歌曲时表达欢快热烈的情绪,并能在涂色处用打击乐伴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多来咪》,并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目标: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 re 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过程: 一、跳房子游戏;复习音符do re mi 二、听赏歌曲《多来咪》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多来咪》 1、教师讲解《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