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精编】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信息化-精编】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信息化-精编】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

方案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框架

湖南省卫生厅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07

目录

2010.012

第一章概述9

1.1 建设背景10

1.2 国际、国内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11

1.3 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13

第二章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需求15

2.1 改善卫生资源配置的需要15

2.2 满足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16

2.3 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的需要17

2.4 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与效率的需要18

2.5 提高卫生服务协调与快速反应能力的需要18

2.6 加强卫生管理与决策支持的需要19

第三章总体建设目标与原则20

3.1 总体建设目标20

3.2 总体建设原则21

第四章总体建设内容23

4.1 总体建设框架23

4.2 网络基础建设23

4.2.1 网络建设框架23

4.2.2 网络建设内容24

4.2.2.1 区域主干网络建设25

4.2.2.2 单位局域网络建设25

4.2.2.3 与相关部门网络互联建设25

4.3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26

4.3.1 平台建设框架26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4.3.2 硬件平台建设28

4.3.2.1 省级硬件平台28

4.3.2.2 市级硬件平台29

4.3.2.3 平台备份29

4.3.3 软件平台建设29

4.3.3.1 软件平台建设框架29

4.3.3.2 区域软件平台建设内容30

4.3.3.2.1 区域软件平台基本功能30

4.3.3.2.2 业务软件子平台基本功能36

4.4.3.2.3 卫生业务协同37

4.4.3.2.3.1 医疗服务协同37

4.4.3.2.3.2 卫生业务联动37

4.3.3.3 软件平台38

4.3.3.3.1 省级软件平台38

4.3.3.3.2 市级软件平台39

4.3.3.3.2.1 县、市(区)软件平台40

4.3.3.4 跨平台互联建设41

4.3.3.4.1 上下级平台之间互联41

4.3.3.4.2 同级平台之间互联41

4.4 应用系统建设41

4.4.1 机构内部信息系统42

4.4.1.1 医院信息系统42

4.4.1.1.1基本概念43

4.4.1.1.2建设目标43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4.4.1.1.3基本内容43

4.4.1.1.3.1 临床信息系统43

4.4.1.1.3.2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44

4.4.1.1.3.3 医院信息平台46

4.4.2 基层卫生信息系统46

4.4.2.1基本概念46

4.4.2.2建设目标46

4.4.2.3基本内容47

4.4.2.3.1社区卫生信息系统47

4.4.2.3.2农村卫生信息系统48

4.4.3 纵向业务信息系统49

4.4.3.1公共卫生信息系统49

4.4.3.1.1 基本概念49

4.4.3.1.2 基本内容49

4.4.3.1.2.1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49

4.4.3.1.2.2 医疗救治信息系统50

4.4.3.1.2.3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51

4.4.3.1.2.4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53

4.4.3.1.2.5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55

4.4.3.1.2.6 爱国卫生信息管理系统56

4.4.3.1.2.7 健康教育信息系统56

4.4.3.1.2.8 血液管理信息系统57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4.4.3.2卫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58

4.4.3.2.1基本概念58

4.4.3.2.2基本内容58

4.4.3.2.2.1居民健康档案应用与管理信息系统59

4.4.3.2.2.2医改监测与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系统59

4.4.3.2.2.3卫生电子政务系统61

4.4.3.2.2.4卫生统计分析信息系统62

4.4.3.2.2.5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62

4.4.3.2.2.6卫生财务管理系统63

4.4.3.2.2.7基建装备管理系统64

4.4.3.2.2.8卫生科教管理信息系统64

4.4.3.2.2.9信息发布与门户网站65

4.4.3.2.2.10医学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系统66

4.4.3.2.2.11卫生综合服务平台66

4.4.3.2.2.12远程卫生服务系统68

4.4.4 跨行业业务信息系统69

4.4.4.1 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70

4.4.4.1.1 基本概念70

4.4.4.1.2 建设目标70

4.4.4.1.3 功能要求70

4.4.4.2药品供应保障信息系统71

4.4.4.2.1基本概念71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4.4.4.2.2建设目标71

4.4.4.2.3功能要求71

4.5 标准体系建设72

4.5.1 参照国际标准72

4.5.2 遵循国家与行业标准72

4.5.3 制定和执行地方规则规范73

4.6 安全体系建设73

4.6.1 参考标准73

4.6.2 建设内容74

第五章总体设计原则74

5.1 总体框架设计74

5.1.1 设计原则75

5.1.2 多级平台设计78

5.1.3 层次结构设计79

5.2 网络基础设计81

5.2.1 网络总体要求81

5.2.2 网络组网设计81

5.3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设计83

5.3.1 硬件平台设计84

5.3.1.1 省级硬件平台设计84

5.3.1.2 市级硬件平台设计85

5.3.2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组件设计86

5.3.2.1 基础与公共服务设计86

5.3.2.1.1 个人主索引服务与管理86

5.3.2.1.2 注册服务87

5.3.2.1.3 平台配置管理88

5.3.2.1.4 运行监控管理90

5.3.2.2 信息采集与共享设计90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5.3.2.2.1 异源异构统一数据采集设计91

5.3.2.2.2 数据交换服务总线设计91

5.3.2.2.3 跨机构文档共享设计92

5.3.2.3 健康档案数据存储设计93

5.3.2.4 数据展现设计93

5.3.2.4.1 健康档案浏览器93

5.3.2.4.2 统一门户设计94

5.3.2.4.3 单点登录设计94

5.3.2.5 医疗卫生业务协同设计95

5.3.2.5.1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设计95

5.3.2.5.2 双向转诊设计96

5.3.2.5.3 业务协同流程优化设计96

5.3.2.5.4 决策支持设计97

5.3.2.6 跨平台互联应用设计97

5.3.2.

6.1 纵向分级互联97

5.3.2.

6.2 横向扩展互联98

5.3.2.

6.3 其他互联应用98

5.4 应用系统设计98

5.4.1 应用系统总体设计思路98

5.4.2 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101

5.4.2.1 统一身份识别101

5.4.2.2 统一数据标准规范101

5.4.2.3 统一数据交换标准101

5.4.2.4 统一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接入102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5.4.2.5 统一提供全面信息102

5.4.2.6 统一医疗协同模式102

5.4.3 应用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关系103

5.4.4 应用系统与平台的接口设计103

5.4.5 现有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改造104

5.5 标准体系设计104

5.5.1 标准规范建设原则104

5.5.2 标准规范体系管理105

5.5.3 遵循与参考的标准105

5.6 安全体系设计107

5.6.1 物理安全108

5.6.2 网络安全108

5.6.3 系统安全108

5.6.4 应用安全109

5.6.4.1 数据采集的安全性109

5.6.4.2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110

5.6.4.3 统一身份认证110

5.6.4.4 统一权限管理与隐私保护110

5.6.4.5 数据保密与完整110

5.6.4.6 审计日志110

5.6.5 安全管理110

第六章总体建设步骤与实施112

6.1 建设步骤112

6.2 组织实施114

6.2.1 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114

6.2.2 项目实施的组织机构116

6.2.3 项目实施的基本程序116

第七章建设的管理与评价116

7.1 管理与评价的目的117

7.2 管理与评价的内容117

7.3 管理与评价的组织机构117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7.4 管理与评价的方法117

7.4.1 制度管理118

7.4.2 定期报告与检查督促118

7.4.3 建立评价机制118

7.4.3.1 确定评价流程与评价依据118

7.4.3.2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119

7.4.3.3 评价结果报告119

第八章经费概算与筹集办法119

8.1 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120

8.1.1 省级卫生信息平台硬件扩充(5年内)120

8.1.2 省级卫生信息平台灾备中心建设120

8.1.3 省级卫生信息平台软件建设120

8.1.4 省级应用系统建设121

8.2 市州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121

8.2.1 市州级卫生信息平台硬件建设121

8.2.2 市州级卫生信息平台备份中心建设121

8.2.3 市州级卫生信息平台软件建设121

8.3 县、市(区)卫生信息虚拟平台建设122

8.3.1 硬件托管费122

8.3.2 县、市(区)卫生信息平台软件开发费122

8.4 各医疗卫生单位外部共享接口程序建设122

8.5 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122

8.6 医疗机构内信息系统建设(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自行组织)122

第一章概述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作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卫生行业信息化已经和正在影响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将卫生信息化建设列为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八大支撑之一,加强和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而制定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是保障这项工作科学组织、整体推进的必要前提,也是我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息化建设的原则依据和共同守则。

1.1建设背景

当前,信息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独特的生产要素,是最积极、最具活力的新兴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正日益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各国政府都对信息化予以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体现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当今及未来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把信息化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思路。医药卫生信息化是国家九大信息化战略之一,国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卫生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列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为“八大支柱”之一,明确了“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提出了“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建立和完善国家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和建立基本药物供求监管信息系统等具体任务。

图1-1新医改方案中的四梁八柱

1.2国际、国内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后投入巨资开展国家和地方级的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区域性卫生信息化建设。

英国从1998年开始策划电子健康档案应用,制定了国民卫生服务信息战略项目(NationalProgrammeforIT,NpfIT),全面将计算机应用引入卫生服务领域,保证医疗专业人员、患者和护理人员“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拥有正确的信息”,以提高患者的医疗与服务质量。

美国总统奥巴马从7870亿美元复苏经济刺激方案中,拿出500亿美元用于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以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效率、节省开支。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2002年,澳大利亚国家电子健康档案工作组推出了一套电子健康档案系统MediConnect,根据澳大利亚专家测评,系统建成后每年可创造超过50亿澳元收益。

2000年9月,加拿大成立了名为Infoway的机构以推动国家以及区域卫生信息网的建设。2002年开始,Infoway宣布投资12亿加元开发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基础架构,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药品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医疗影像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建立病人、医疗服务机构的统一识别系统以及基础架构和标准的研究,原计划在2009年为50%的加拿大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020年覆盖到全部人口。

不同医疗体制的发达国家通过实践表明卫生信息共享能够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及医疗风险。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已被公认是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十年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信息化也有不同程度的开展。部分省份或地区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部分医院正在开展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预约就诊、远程医疗咨询等便民服务正在开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强了服务能力,方便了患者就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医疗卫生系统多年信息化建设投入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尖锐问题。病人重复检查,新农合、医保信息无法实时监管,医疗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大量的低水平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重复建设,造成了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而且严重制约了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行,也成为贯彻和落实各项医疗卫生政策的瓶颈。

随着医药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改变,我国卫生信息化也从传统的局部计算机应用阶段过渡到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快业务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阶段。当前,卫生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卫生信息化的目标是打破依照行政关系形成的区域和部门条块分割的医疗卫生格局;打破长期以来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医疗卫生单位之间以本单位为中心形成的业务壁垒;打破以往城乡之间因医疗卫生发展不均衡而造成的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巨大差距,从而构建居民从出生到终点的终身健康管理信息链;构建患者从健康到疾病再到康复诊疗、康复管理信息链;构建从县(区)—市(州)一省区域一体化网络卫生协同信息链,实现区域范围内各医疗卫生机构互相协作、资源共享和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我国卫生信息化正向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方向发展。

1.3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始于上世纪末,通过十余年的应用和探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省卫生系统各级各部门普遍认识到了信息化对卫生工作开展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有比较强烈的需求;二是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计算机应用人才,卫生系统信息技术知识或常识逐步得到普及;三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卫生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服务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卫生系统多数单位和部门开展了本业务范围的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了一批应用系统和运行环境,为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以及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妇幼卫生、社区卫生、卫生监督、血液管理等卫生业务信息系统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卫生行政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应急指挥、统计网络直报等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卫生门户网站和医疗专业网站的建设,发挥了连接人民群众纽带作用。各类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卫生管理决策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虽然做了一些尝试,开展了一些应用,但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就全省而言,基础设施薄弱或空缺;应用范围局限且水平较低;建设与维护运行经费难以保障;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在建设理念、思路和方法上,一直处于探讨和摸索阶段,未能出台全省的总体建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设方案和指导意见,缺乏统一部署和科学管理;在标准、规范的制订和执行方面严重滞后,形成不了成熟的产品和系统;在协调管理上缺乏有力的组织机构,形成不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氛围,造成“条块”分割、“烟囱”林立、“岛屿”繁多;还有重视不够、投入太少也是信息化建设缓慢与作用发挥不好的重要原因。

第二章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需求我省医疗卫生资源存在严重不均衡,人民群众无法享受均等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省政府已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本省经济和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加强和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服务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更加有效地开展卫生工作的迫切需要,是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均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的需要,也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我省医疗卫生整体水平的基础工程的需要。我省卫生信息化应围绕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采用先进实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更好、更快地提升我省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惠及三湘人民,为建设“和谐湖南”服务。

2.1改善卫生资源配置的需要

卫生资源配置是历史的积累,矛盾和问题也是长久形成的。我省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表现为“倒三角形”分布。大量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和高水平的卫生技术人员分布在城区内的大医院,而有大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县乡或边远地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区只分布着较少的低档次的卫生资源。一方面,医疗条件较差的区域内的病人为了获得较好的医疗条件盲目地向城区流动,加剧了城区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另一方面,社区、农村医疗条件较差的卫生机构因不能满足人们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而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使本来并不充足的卫生资源又被闲置而效益发挥不好。周而复始,既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又加剧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矛盾,影响医患和谐。

针对卫生资源分布以及合理性的有效监测和掌握等监管能力和手段较弱的实际情况,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建立以卫生信息共享平台为核心以及相关应用系统组成的卫生服务网络,可有效加强卫生资源的辐射范围,扩大服务半径,延伸服务空间,增强可及性,同时可全面反映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政府对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宏观调控和决策支持提供依据。有利于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效、有序的卫生服务体系,有利于人民群众尽快获得高质、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2满足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各自为政,相互隔离,医疗卫生系统大量的医疗卫生数据和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病人重复检查、重复用药,农合、医保缺乏有效实时监管,医疗信息资源没有共享,造成人民群众医疗支出年年攀高;由于没有实现数据共享,低水平卫生信息项目重复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一旦开展全行业综合性业务服务,信息不能共享利用,又需再次投入人力物力调整和清理数据,甚至需要手工方式再次加工处理后,才能提供给综合管理、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服务使用。

目前,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网络物理上不联通,业务标准、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无法交换共享,形成了各单位、各条块的信息孤岛。历史数据也存在大量的冗余,影响数据的一致性和唯一性。如此种种,造成了管理上的难度,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能。因此需要建立开放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程度。

2.3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目前,我省相当部分居民看病就医倾向于到大型综合性医院和高水平的专科医院,对民营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不信任。调查显示我省部属、市属医院卫生资源利用率高达95.9%,高峰时超过110%,而县级、社区、民营医院卫生资源利用率仅为48.3%,存在大量闲置资源。

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对卫生资源需求来讲,我省总体卫生资源较少,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加之利用率较低,服务能力很难提高,“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大医院人满为患,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患者排队时间长、意见大,也影响了大医院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服务质量的保证,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业务量不足,卫生资源利用率较低,对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来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一方面可以将信息资源按标准统一采集,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数据,另一方面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在不同机构之间开展服务协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同,实行有效、持续的患者服务与医疗管理,既实现高层技术资源服务效率的最大化,又使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和服务水平得以提高,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实现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促进大中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乡镇基层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通过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真正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4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与效率的需要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加不少的投入,但由于资源本身限制,服务能力局限,供需矛盾仍然很突出。

通过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区域内各医疗机构间的业务进行整合与优化,充分有效利用居民健康信息,提高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数据及知识的共享和协作水平,增强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业务合作和交流,改善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和效率,逐步缓解供需矛盾,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2.5提高卫生服务协调与快速反应能力的需要

2003年SARS疫情爆发时,由于卫生信息系统通讯不通,指挥不灵,信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息不畅等问题导致疫情蔓延,造成严重后果,在此之后我国加快了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各业务领域信息系统建设迅速形成。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建设标准不统一,各系统之间难以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产生了大量“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问题。近些年又相继出现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对类似这些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快速反应、干预、治疗、康复、跟踪的过程需要很多部门协同进行,对卫生服务协调和快速反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信息共享能力不足,使得我们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时捉襟见肘。

整合医疗卫生行业的各业务系统,将各系统信息进行集成,在医疗卫生单位和管理、决策部门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具备实时的监测和指挥调度手段,提高快速反应与指挥协调能力,方可及时地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各种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损失,同时又能为患者和群众提供有效、持续的服务。

2.6加强卫生管理与决策支持的需要

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有效的管理与正确的决策。而管理与决策又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需要参考和把握既往与现行的政策、法规,了解和掌握医疗卫生单位的资源信息和公共卫生信息,了解城乡居民不断增加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及信息数据的支持,结合分析、模拟和预测,做出相应决策,制定相应措施。

通过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获得宏观管理所需的数据支持,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开展电子政务、疫情监测和应急联动;通过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信息网络体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卫生业务部门实行及时有效的监管;通过卫生门户网站,发布、公示医疗卫生信息,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为透明度和社会公众的监督,逐步完善卫生系统自我管理、约束机制。通过决策支持平台,获取动态信息,不断充实和调整政策措施,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卫生工作循着有序、高质、高效的轨道开展,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和谐的规律发展。

第三章总体建设目标与原则

3.1总体建设目标

围绕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及卫生事业发展和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大局,立足现有的资源条件,着眼未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建设全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互联互通”、功能比较完备、标准规范统一、安全可靠的医药卫生信息体系。建立从省到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五级卫生信息网络;建立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省、市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省卫生系统各领域、各业务范畴的卫生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模式转变、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使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提升,卫生改革目标全面实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实现卫生政务电子化、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化、信息服务智能化、安全保障一体化。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xx 医院 信息化建设方案 武汉XX科技公司 2015 年 11 月 23 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 (5)

1.项目背景 (5) 2. 医院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医院信息化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6) 1.建设目标 (6) 2.管理层面 (7) 3.业务层面 (8) 4.功能层面 (9) 5.建设思路 (10) 三、系统设计 (11) 1.设计原则 (11) 2.数据库设计 (12) 3.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13) 4.系统框架 (15) 5.集成平台 (16) 四、系统功能介绍 (17) 1.财务管理部分 (17) 1.1门急诊挂号、收费系统 (17) 1.2一卡通管理系统 (18) 1.3门急诊挂号系统 (18) 1.4门急诊收费系统 (18) 1.5住院病人管理收费系统 (18) 1.6物价管理系统 (19) 1.7财务报表系统 (19) 2.药品管理部份 (20) 2.1门急诊药房管理系统 (20) 2.2药库管理系统 (20) 2.3住院药房管理系统 (20) 2.4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 (20)

2.5药品会计核算及药品价格管理系统 (20) 3.临床管理部分 (21) 3.1分诊叫号系统 (21) 3.2门诊医生工作站 (21) 3.3门诊输液、留观管理系统 (21) 3.4住院医生工作站 (21) 3.5住院护士工作站 (22) 3.6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 (22) 3.7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23) 3.8医疗质量管理系统 (23) 3.9知识库管理系统 (24) 3.10处方点评系统 (24) 3.11护士工作量综合统计系统 (24) 3.12输血管理系统 (25) 3.13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25) 4.后勤管理部份 (25) 4.1设备管理系统 (25) 4.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5) 4.3卫生材料管理系统 (26) 4.4后勤物资管理系统 (26) 4.5供应室管理系统 (26) 5.综合管理部份 (26) 5.1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26) 5.2病案管理系统 (27) 5.3医疗统计与分析管理系统 (27) 5.4院长查询与分析系统 (27) 5.5多媒体查询系统 (27) 5.6营养膳食管理系统 (28) 5.7科教科管理系统 (28)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样本

”国卫”区域公共卫生系统 解 决 方 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 .cn

公司介绍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公司定位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紧紧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研发、推广、应用行业软件产品, 公司紧密围绕新医改发展方向。公司依托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人才优势, 构成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工程师组成的人才梯队。 公司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中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行业系列软件”民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系统”和”计划生育查询系统”等凭借其强大的业务处理功能, 灵活易用性, 稳定性受到用户高度评价。 本公司针对新医改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 结合各级医疗机构和主管部门的业务需求, 推出”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全新B/S架构, 遵循公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卫生部相关指导意见, 打造区域卫生信息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信息共享。本公司从产品研发、工程实施、系统集成到售后服务, 国卫软件公司始终坚持以诚挚的服务、创新的理念、规范的管理、领先的产品促进客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实现妇幼保健信息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软件园4栋212室 Mail: 网址: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 ( 一) 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分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电子健康档案是采用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健康档案, 实现信息共享, 在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使用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1.1.基本信息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经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 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 以乡镇(街道)为范围, 村( 居) 委会为单位, 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

【最新】卫生健康规划发展及信息化工作要点

卫生健康规划发展及信息化工作要点 1、扩大数据互联互通范围。扩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范围,推动区域内去流程化进程和数据协同能力,一是建设全员人口库,接入省全员人口数据,推进疫苗接种预约相关惠民应用建设;二是推动与政务平台的数据交互,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协同能力,加大与公安、医保、民政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三是接入驻芜省级医院、部分民营医院等数据,丰富区域内诊疗信息。 2、强化平台数据规范归集。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和惠民服务平台升级,推动实现全市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数据的采集、汇聚和分析。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继续开展“百日数据归集会战”,通过收集数据需求,梳理数据来源,落实归集任务,解决存在问题等几个步骤,夯实平台数据基础。一是继续抓好市属公立医院数据上传的质量。依据芜卫规信文要求持续做好数据质量整改工作,尽快落实2021年、2021年各医疗机构已申报的各项电子病历相关的升级改造项目,如市三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六院、市中医院的电子病历升级改造项目;市一院的智慧门诊、智慧病区项目;市二院的电子病历、HIS维保项目和改造项目。二是重点推进各县(市、区)的医疗数据归集,提升县(市、区)级数据互连互通能力。三是在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免疫规划、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云平台)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升级的基础上强化公卫数据的归集和共享利用。 3、重点推进分级诊疗系统建设。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建设全市分级诊疗系统,建立接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HIS系统的双向转诊系统;打通区域LIS、心电、PACS等远程会诊系统,初步实现医共体内的检查结果互认基础;贯

通家庭医生信息系统与惠民平台预约挂号服务,打造全市统一的预约号源池,实现门诊、住院、检验、检查皆可预约。 二、强化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业务系统服务效能 4、落实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全面推动国家、省各项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落地,应用ICD10标准,落实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实名制。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稳步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积极尝试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和人工智能应用,强化医院信息标准化归集和上传。 5、以各类分级评价为目标,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2021年,全市所有三级以上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达4级标准、二级以上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达3级标准;全市所有三级以上医院智慧医院达2级标准,二级以上医院智慧医院达1级标准。推进医院开展包括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诊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服务,完善区域预约诊疗服务平台; 6、推进电子健康卡建设,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面使用电子健康卡并逐步实现与安康码的融合。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市一卡通(健康卡)医疗账户,实现自费费用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通存通用。 7、推进二级以下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集约化建设。鼓励二级以下医院采取全院统建的方式建设院内信息系统。不再批准医疗机构机房扩容项目,鼓励二级以下医院机房搬迁至电信政务云机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镇卫生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 *市卫生局: 我院根据卫生局印发《关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检查情况的通报》的通知要求~立即对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并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人抓、有人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可操作性不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欠完善,对医护人员培训缺少系统的计划和相关记录。 整改措施:完善充实制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添加装修机房、增加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升级情况的说明~充实各项系统建设的内容,完善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机房、网络、人员、视频会议、卫生室监控等制度,,制定对医护人员培训计划~做好相关记录。 ,二,中心机房建设简陋且未独立~服务器老旧~各类设 备无标记。

整改措施:建设完善中心机房~进一步对中心机房进行升级改造~更好地与上级卫生平台对接~同时做好数据、信息安全工作~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并做好数据异地存储工作,对各类设备进行整理标示~对网线的走向进行标记。 ,三,门诊医生站未对调用的健康档案进行合理使用,对于就诊的病人信息采用登记簿的方式记录之后再与公共卫生服务站进行交接~由公共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档案录入工作~临床科室对于健康档案的维护工作尚未真正开展。 整改措施:维护完善门诊医疗管理系统与公共卫生管理系统的对接~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对于就诊的病人信息由临床科室人员完成维护~使业务科室和公共卫生服务站紧密联系起来。 ,四,无专用视频会议室 整改措施:我院正在进行门诊病房楼的扩建工程~完工后将建立专门的会议室。 ,五,部分村卫生室监控掉线,部分卫生室操作员收费时一般只用默认的医生姓名~未根据开具处方的乡村医生姓名进行选择 整改措施: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落实职责分工~明确责任人进行专项管理,加强对卫生室操作员的培训监督~严格按照财务系统操作要求~统一收费医生姓名与处方医生姓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目标 通过此次检查~我院认识到了问题和不足~我院将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认真落实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卫生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培养和储备卫生信息技术人才~提升我院卫生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整体水平~全面促进和提升医疗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和水平~树立医疗行业新风气。 *镇卫生院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1.doc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1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2010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即“建立起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十年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只限于如何基于商业化的数据库建设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而今天,数字化医院的建设重点已是无胶片化、无纸化、无线化、移动计算、临床信息系统、PACS、管理与临床决策、系统集成与安全、流程再造。 数字化医院的标准: 三部分的统一: 1.数字化医疗设备 2.计算机网络平台 3.医疗行业业务软件 三无医院: 1.无纸化 2.无胶片

3.无线网 医院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减少医疗错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的增长。当今我国医疗行业所面对的所有挑战,医院信息化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应对武器。这正是当今医疗卫生信息化成为世界性热潮的根本原因。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医疗行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网络化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越来越大: ●医疗服务日趋市场化; ●新兴医疗机构的加入,将使人才和市场竞争加剧; ●老牌医院需要将旗下医疗、教学、研究等多项职能纳入网络化管理; ●医院之间的兼并重组,使得跨地域的沟通和管理提上议事日程; ●医院与社保系统的互联互通要求越来越迫切。 未来的医疗行业不会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实现无障碍的互联互通,而是向系统化、完善应用的领域前进,届时,医疗服务提供方、医学研究机构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相关的机构,将成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性化产业链条。同时由于医疗成本不断上升、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安全性要求日益苛刻,医院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已成为一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河东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

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实施四大工程 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XX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论

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第一篇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论 2003年4月,《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制定了在今后的七年内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七年内,我国卫生系统将通过进一步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科研教育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建立起功能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的,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高效便捷,服务于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XX政府为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加快XX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医院的质量管理,决定加快XX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以彻底解决XX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规划不统一、标准不一致、数据不相同、信息不共享等问题,优化区内卫生资源的配备,提高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方便市民寻医问药。 本篇从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动态等方面,阐述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说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描述建设内容、建设思路、设计依据等问题。我们期望通过本篇,能对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也希望通过本篇,能引申出其它篇章的内容。

第一篇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论 目录 第一章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背景 (3) 1.1项目概述 (3) 1.2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动态 (4) 1.3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6) 1.3.1促进XX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6) 1.3.2促进XX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8) 1.3.3促进XX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8) 1.4项目规划设计依据 (9) 1.5规划方案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3.1 信息化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 (11) 3.1.l 信息化能够推动医疗服务的现代化 (11) 3.1.2 信息化能够推动卫生管理的现代化 (11) 3.1.3 信息化能够推动健康知识传播的现代化 (11) 3.1.4 信息化能够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现代化 (12) 3.2社会发展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12) 3.2.1 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差 (12) 3.2.2疫情信息网络覆盖面小 (13) 3.2.3医疗救治系统信息不灵 (13) 3.2.4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13) 3.2.5缺乏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 (13) 3.3政府对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有明确的要求 (14) 第四章XX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 (16) 4.1建设目标 (16) 4.1.1总体目标 (16) 4.1.2具体目标 (16) 4.2指导思想 (16) 4.2.1目标的指导思想 (16) 4.2.2管理的指导思想 (17) 4.2.3实施的指导思想 (17) 4.3建设原则 (17) 4.3.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17) 4.3.2协调建设,保护投资 (17)

医院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完整]

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概述 (3) 第一节、有关医院信息系统的含义 (3) 第二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及其包含的内容 (3) 第三节、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 (4)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必要性分析 (4) 第一节、实施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4) 第二节、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 (5) 第三节、实施信息化的紧迫性 (7) 第三章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7) 第四章我院医院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9) 第一节、总体规划 (10) 一、管理系统总体规划 (10) 二、网络结构总体规划 (14) 第二节、分步实施方案 (20) 第一期完成基本功能建设,实现医院管理初步信息化 (20) 第二期实现临床管理信息化,配合医院成本核算和预算工作 (23) 第三期数字化医院的建立 (24)

第三节、总体实施方式 (25) 第四节、资金筹措 (25) 第五节、系统实施阶段的注意事项 (25) 第五节、系统维护 (26) 第五章医院实施信息化建设后的效益分析 (27) 第一节、直接经济效益 (27) 第二节、间接经济效益 (29) 第三节、社会效益 (29) 前言 据市场调查,目前省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率高达87.2%,县级以上 医院已建立或即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占同等医院总数的60%以上。卫生部曾 强调“国内三甲以上的医院都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同时国家即将进行卫生资 源区域规划,实现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卫生医疗资源共享。为此,我院只有建立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将来纳入社会化管理、共享

卫生资源奠定基础。 随着我院新院即将投入运营,医院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大好形势,同时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我院的社会效益,增强我院的市场竞争力,更高效地配合集团医保费用的管理工作,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其重要意义。 本文档就医院信息系统、我院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我院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及基本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就我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及实施信息化建设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有关医院信息系统的含义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在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的重要分支。其含义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第二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及其包含的内容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是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其目标是:一方面支持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策划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

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应用电子病历系统(CPR),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一些医院就开始研发并使用功能相对单一的收费管理系统。 截至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虽然近些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始转向医疗和管理的深度应用,但与电子商务、金融、税务等行业相比,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大部分三级医院和许多二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也很难明明白白消费,另一方面医疗流程复杂,医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导致医患矛盾非常突出,医院改革迫在眉间。 医疗行业是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行业,也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处理的行业,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促进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然而在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建设进程步履艰难。 有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的因素,有应用软件厂商的因素,也有医院本身和医疗行为复杂性的因素。 这里结合本人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和体会,围绕这些问题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和总结,以此引导医院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找到适合医院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1.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来自于医院的决策层信息化建设之初,包括院长在内的所有人都想像着信息化建设的种种益处,而实际上由于多数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缺少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管理的投入。 而且由于信息化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巨大冲击,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着许多不可回避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绝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一件“叫好不叫座”的事情,实际效果远远不及预期。

吉林省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吉林省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征求意见稿) 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年10月21日) 为加快建设我省卫生计生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完善公共卫生六大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2〕38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建设原则与目标 (一)建设原则 1.统一标准,资源共享。根据国家标准、规范和其他省市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提前做好制度规范的建设,为项目工作提供基础保障,避免各部门标准之间的不一致和不统一问题。在统一的标准下,实现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能够在其权限范围内获取和使用共享资源,相互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传递和交换。 2.统筹设计,分步实施。为实现系统数据共享、上下联动、业务协同的建设要求,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其他省市建设经验,本次建设采用全省统筹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

即统一设计省、市、区(县)、基层专用网络,统一设计数据标准和规范,统一设计业务模式主体的标准和规范。在统一规划和设计的前提下,分步分片实施。 3.政府推进,注重实效。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指导和组织协调,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职能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尽量减少浪费。可以允许有条件的市县和机构自行改造或完善现有系统,逐步达到系统的总体和接入要求。对于尚未建设或仅建设了部分系统的市(州)、县(市、区),则应按统一设计要求建设,减少总体的浪费。 4.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基于我省卫生计生信息化现有基础,重点强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加快对我省六大体系的信息化支撑,切实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5.便民利民,安全运维。卫生计生信息化应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计生信息服务。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卫生计生信息资源的特殊性,根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采用信息安全交换和对数据进行安全控制的策略,满足国家信息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要求,确保信息安全,严格保护个人隐私。 (二)建设目标

关于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建议书

关于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建议书 一、背景与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向社会公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部指出,卫生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他各项医改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改善就医体验,降低医药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出“3521”的发展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卫生信息化发展思路为整合资源、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发展原则为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惠及居民、服务应用;发展的切入点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发展重点为加快居民健康卡推进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标准、建设信息平台等方面的职责,主导卫生信息化建设,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以及社会力量在人力资源、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各地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四是加快推进应用系统建设工作;五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标准规的完善和执行工作。 2010年,卫生部会同财政部选择、、、、5个省(区、市)开展卫生试点工作,近期,又确定、、、、、、、生产建设兵团7省(区、市)为2011年新增省份,目的是扩大围,更大区域实现业务协同,连点成面。 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设立项目,在32个省份建立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系统,并选择、等10个省份建设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卫生、医保、药监等系统有效衔接为提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二、市场前景 新医改实施三年来,全国财政新增投入11342亿元,今年执行下来会超额,预计会多2842亿元。中央财政投入注重“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一是向基本倾斜,如加大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3年花了2300亿元,占到中央财政整个医疗卫生支出的50%以上;二是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软硬件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等,3年将超过1100亿元,占24%;三是向建机制倾斜,如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共投入900亿元,占20%;四是向中西部倾斜,缩小地区间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3年对中西部的补助将占到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资金总额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99739

Xxxxx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工作是推进医改的重要支撑保障手段,也是深化医改的标志性工作。为了贯彻医改精神,落实医改工作任务,按照《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强化医院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行为,提高运行效率,突破管理难点,借鉴先进经验,促进医院发展,建设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最终建成数字化医院。努力建设有机整合医院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高效、低耗为目标,实现医院所有信息最大限度的采集、传输、存储、利用和共享,实现医院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业务流程的最大优化。 二、建设思路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注重实用”的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资源和自身条件,与有较强实力的公司长期全面合作,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控制风险,提高建设成效。 三、建设策略 采取“高效建设,持续完善”策略,力求用较短时间、较少投入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持续和稳步推进流程改造、优化医院运作模式、提高医院绩效水平,实现信息化体系的

不断完善、提高和发展。 四、实施步骤 计划完成时间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本项目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主要替换现有信息系统并增加医生工作站等,建设网络及机房,第二期主要上LIS、PACS、OA、体检以及综合管理相关系统等,并配合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做好相应科室信息系统配置,相应添置硬件设备。 (一)第一期 1、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阶段。2015年3月前完成方案的制定和软件公司的考察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15年4-5月确定软件功能需求;5-7月招标确定软件开发公司;6-7月根据软件的需求招标确定硬件的采购及机房改造、网络建设。 第三阶段:软件开发测试阶段。2015年8月—9月完成医院人员本期软件的操作培训、模拟测试及功能模块的完善;现数据导入测试。 第四阶段:软件上线阶段。2015年9月30日完成本期软件的全面切换。 第五阶段:本期验收阶段。2016年1月完成本期软件的验收。 2、建设内容 (1)硬件建设内容

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IS建设的重点由HMIS转向CIS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建设已 经初具规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机系统、局部网络系统到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多个阶段。特别是随着国家金卫工程的展开,已经有许多医院相继建立起医院范围的信息系统,一些公司相继开发了商品化的整套医院信息系统并在医院推广应用。在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上,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大型信息系统的主流,使用Windows环境和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是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的客户端环境,基于SQL语言访问的大型数据库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也已普遍使用。在医院院区网络建设中已经比较普遍地使用结构化网络布线、采用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网络交换技术也大量地使用。 但由于受资金和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上比较落后。相当数量的HIS 建设只停留在以经济管理为主线、面向医院内部资金流和物流管理的阶段,即侧重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建设。国际发展趋势表明,医院信息系统已从重在费用信息管理的阶段发展逐渐发展到面向临床医疗信息管理的CIS(Clinic Information System)阶段,包括电子病历(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s CPR)系统、医学影象系统(Picture Achie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和远程医疗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功能的开发和应用。而且,根 据国际经验,我国大型综合性医院的HIS投资的临界点为1000万元以上。由此可以预见, 在信息化方面医疗行业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电子病历、医学影象为HIS的最亮点。目前我国已有一批医院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具备了向电子病历发展的基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设施的发展,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性能价格比迅速提高为电子病历和医学影象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发展较快的美、日等国对电子病历已研究多年,美国政府正式宣布,作为政府一项工程正式启动实施。目前我国医疗系统实现电子病历的软硬件条件已经具备,研究和实验工作刚刚起步。目前CPR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研究适合电子病历多种内容、媒体的数据结构;恰当可靠的安全机制;高效经济的存储方案;实用方便的数据输入和阅读手段;标准规范的数据交换方法。建立PACS 的一个目标是方便图象的存取,另一个目标是建立无胶片化的医院,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技术、PACS与其它系统的信息交换问题、图象预取技术和图象压缩技术是当前PACS应用的主要技术。设备上,PACS不仅要建立1-2个可以显示图象的工作站,还需要高质量 的图像采集设备(如专用的胶片激光扫描仪)、大量的图象显示设备、十几个TB的在线存贮 容量和高速度的网络通讯设备。 远程医疗正在迅猛发展。我国的远程医疗近几年发展迅速,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医院都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目前我国主要的远程医疗网络有国家卫生部金卫医疗网、中国医学基金会互连网络和军队远程医学网络。中国医学基金会受国际医学互联网络协会和国内外企业单位的委托,组建了中国远程医疗会诊骨干网。骨干网联通了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完整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有关医院信息系统的含义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在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的重要分支。其含义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第二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及其包含的内容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是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其目标是:一方面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辅助高层领导决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 按照各自的功能不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门诊管理系统、住院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OA管理系统、医嘱处理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等。 第三节、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 根据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分析,目前各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部门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院级信息化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第二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等 第三阶段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 主要建设内容是在社区、偏远地区实现远程医疗信息充分共享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实施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一、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真正的7*24小时的实时系统,病人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地传送到医生手中,因此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就不允许停机,更不能退回手工操作。 二、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计算机终端设置在各个不同的科室,点多,面广,多人操作,而且工作点间联系密切,信息要相互调用,资料要随时更新保存,此外,病人的医疗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医院有责任为所有病人保守秘密,因此与其它行业相比较,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对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更高。 三、解决系统标准化问题。如果系统标准化问题解决得不好,医院间的信息沟通不仅是纸上谈兵,医院内部不同部门间的信息交换以及与医院外界的信息交流也只是梦想。 第二节、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 随着新院即将投入运营,医院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大好形势,在这一时期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新时代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为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各行各业长期形成的观念和体制带来一定冲击。而具体到医疗行业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18年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

2018年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18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18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18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18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18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18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18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 系统中。部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

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