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 2013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 2013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 2013

2013年度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单

学科分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立项数:23

学科分类:党史党建立项数:11

学科分类:哲学·宗教学立项数:19

学科分类:经济学立项数:57

学科分类:政治学立项数:5

学科分类:法学立项数:20

学科分类:社会学·人口学立项数:11

学科分类:历史·考古学立项数:15

学科分类:文学·艺术立项数:43

学科分类:语言学 (汉语)立项数:5

学科分类:语言学(外语)立项数: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投标申请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投标申请书 课题名称 招标方向 涉及学科 责任单位 首席专家 填表日期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09年9月制 填表说明 1、投标人承诺对所填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若填报失实或违反规定,投标单位和首席专家将承担全部责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2、封面上方2个代码框不填,其他栏目用中文填写,其中“涉及学科”填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级学科名称,如“经济理论”;“责任单位”填写经费管理单位,如“北京大学”。“招标方向”只填写招标课题研究方向的序号,如“5”。封面请勿用塑料封皮。 3、“数据表”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与封面同,一般不超过40个汉字。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一般不超过3个主题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涉及学科——与封面同,一般不超过3个。 责任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 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要填写详细地址,必须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注意填写邮政编码。请准确填写有效联系方式。 子课题负责人——与标书中表3一致,不含项目首席专家和参加者。栏目不够可加附页。 预期成果——指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可选报1—2项。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4、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其他注意事项,详见各表脚注。 5、标书一律用计算机填写,电子版标书可从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http://www.npopss-,按要求填写、打印。标书报送一式6份,其中1份原件,5份复印件。请用A3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成册。报送地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规划处;通讯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5号(100806),电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重大项目.do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时间:2012-3-13 16:20:43 生命科学重大项目和研究计划立项建议开始征集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做好项目的立项和资助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立项建议。 一、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要把握科学前沿,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重点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学科交叉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进一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重大项目主要资助: 1. 科学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具有优势,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沿性基础研究; 2. 国家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对开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影响或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 3. 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或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的重要基础性研究,以及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科学数据积累等基础性工作; 4. 基金面上、重点项目多年资助基础上凝练出来的、需加大资助力度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 重大项目资助强度一般不超过2000万元。

二、重大研究计划 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两类核心基础科学问题,结合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凝聚优势力量,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群,并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集成,以实现若干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重大研究计划立项应符合以下条件: 1.研究方向应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优先发展领域; 2.在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总体布局中具有重点部署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3.所凝练的核心科学问题体现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预期目标明确,具有可检验性;4.充分体现学科交叉; 5.国内已经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以及所需的基本条件; 6.具备一定数量的较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以及若干在国际科学前沿作出有影响工作的科学家;7.经过5-10年的实施,该领域或方向的整体水平应在国际上有显著的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大研究计划总资助经费一般控制在2.0亿以内。 三、立项建议书应包括的内容

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一)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书 ( 表一 ) 项目名称: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E-m a i l: 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二〇〇三年制

填写要求 一、申请书封面右上角中的项目类别请写明:面上项目、重点项目或专项项目, 申报学科代码应与简表中申报学科代码一致。项目编号由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填写。 二、简表内容必须逐项认真填写,采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简表中所有代 码以最新发布的《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为准填写。 三、凡选择性栏目,将相应提示符A、B等之一填入该栏的右下角。 四、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内容和范围。 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得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研究。 申报学科——申请项目所属二、三级学科(按《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有三级学科的必须填到三级学科。 申请金额——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申请金额不超过5万元。 起止年月——起始时间从申请的次年1月算起,终止时间为完成年度的12月。 所在单位名称及代码——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全称中的数字,一律写中文。 首次申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单位,尚未编入单位代码,其代码暂不填写。 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订与理论分析及对项目完成起重要作用的人员,项目组主要成员本人应在申请书上亲自签名以示同意合作。 一、简表 1

二、研究基础

成功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申报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申请书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学科分类国际问题研究(国际经济) 课题名称非传统安全威胁下贸易洗钱与 反洗钱研究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2008年3月8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07年12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人(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请用计算机如实填写;所用代码请查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 二、封面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其中“学科分类”填写一级学科名称,并注明主要涉及的学科。 三、数据表填写和录入参阅《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若有其他不明白的问题,请与当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系。 四、申请书报送一式5份,其中1份原件,4份复印件。原则上要求统一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活页夹在申请书内。各省(区、市)报送当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送本兵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申请书报送中央党校科研部,在京部属高等院校报送教育部社科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报送本院科研局,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报送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讯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5号,邮政编码:100806。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一、本表数据将全部录入计算机,申请人必须逐项认真如实填写。填表所用代码以当年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为准。 二、表中粗框内一律填写代码,细框内填写中文或数字。若粗框后有细框,则表示该栏需要同时填写代码和名称,即须在粗框内填代码,在其后的细框内填相应的中文名称。 三、有选择项的直接将所选项的代码填入前方粗框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文件 NSFC.doc

附件6 信息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2019年信息科学部拟资助6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人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2000万元/项。 - 1 -

“重大耗能设备智能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重大项目指南 面向节能减排国家重大需求,针对重大耗能设备异常工况频发、能耗高等难题,开展重大耗能设备智能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验证,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能耗,为工业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人工智能研究团队。 一、科学目标 围绕重大耗能设备运行工况感知、物质转化过程智能建模、智能决策与控制优化集成、智能系统设计等方向开展研究,提出多源异构数据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的运行工况识别方法、重大耗能设备物质转化过程的智能建模方法、智能决策与控制集成优化方法和智能系统设计方法,建立重大耗能设备的智能系统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在重大耗能设备进行应用验证,使单吨合格产品的能耗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研究内容 (一)运行工况的智能感知。 针对重大耗能设备运行过程中异常工况复杂多变等问题,研究多传感器动态感知、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工况识别规则的提取,并提出基于多源异构信息动态感知的异常工况识别方法。 (二)重大耗能设备物质转化过程的智能建模。 - 2 -

针对重大耗能设备物质转化过程,研究机理建模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智能建模方法,并对物质转化过程进行动态仿真,进而预报单吨能耗。 (三)智能优化决策与过程控制一体化。 针对重大耗能设备运行优化问题,研究多冲突目标智能优化、自优化校正、高性能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提出智能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系统架构与设计方法。 (四)重大耗能设备智能系统研发与关键技术验证。 研发重大耗能设备智能系统,建立实验平台,并验证相关的关键技术,显著降低设备能耗,单吨能耗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申请要求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重大耗能设备智能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310。 - 3 -

【VIP专享】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立项课题公示名单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立项课题公示名单序号姓名责任单位课题名称 1 杨河北京大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研究 2 唐洲雁山东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发展研究 3 李楠武汉大学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研究 4 庞元正中共中央党校新定位新阐发新部署——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与改革攻坚研究 5 李捷清华大学中国梦理论与实践研究 6 孙来斌武汉大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问题研究 7 孙伟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8 葛荃山东大学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9 刘红凛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新时期党的工作作风与党群关系研究 10 李晓群吉林社会科学院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研究 11 倪星中山大学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战略、路径与对策研究 12 聂资鲁湖南大学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研究 13 徐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未来10年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研究 14 林毅夫北京大学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重点难点和有效路径研究 15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根本途径和政策选择研究 16 殷德生华东师范大学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难点与路径研究

17 杨龙南开大学区域政策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8 刘晓欣南开大学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政策和制度研究——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数量关系的视角 19 杨蕙馨山东大学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研究 20 庄子银武汉大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基于能力驱动的视角 21 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研究 22 汤吉军吉林大学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 23 马九杰中国人民大学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 24 黄健柏中南大学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的行业发展趋势和调整化解对策研究 25 周加来安徽财经大学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文件

附件1 数理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2019年数理科学部拟资助6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人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2000万元/项。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相关重大项目名称,例如“最优化问题的人工智能方法”。 - 1 -

“最优化问题的人工智能方法”重大项目指南 最优化理论是应用数学的重要分支,它在国防军事、经济金融、交通运输、工业工程、信息科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大问 题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革命 中,最优化思想与方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有时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反过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凸显了传统最优化方 法的诸多局限,也给最优化方法提出了许多挑战。例如,传统优 化方法的设计原理往往以局部为导向,设计策略没有充分利用历史迭代信息和已有经验等先验知识,设计方式未考虑与具体问题的适配性。而人工智能技术注重以全局目标为导向,强调充分利 用已有经验数据和环境交互信息,采用与实际问题相适应的方法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既给最优化理论的发展带来了重 要机遇,也给最优化理论发展给予了重要启示。因此,开展最优 化问题的人工智能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本项目通过开展连续优化的自主学习方法、多目标优化的机器学习方法、混合整数规划的人工智能方法和组合优化的深度强化学 习方法等研究,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自学习的全局优化 方法与理论,并利用这些方法解决几类典型最优化问题。随着本 研究项目计划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该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培养 更多的青年数学家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形成一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最优化研究队伍,加强我国在这一重要领域的国际影响- 2 -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格式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 书格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申请书正文(请勿删除“申请书正文”五字)

一、一般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及其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已具备的研究支撑条件)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二、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及其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已具备的研究支撑条件)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三、重点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以及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工作条件: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及依托重点与优势学科的情况)

2019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提名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湖泊水库绿色低

2019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提名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湖泊水库绿色低碳水质控制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1.提名者: 陕西省教育厅 2.提名意见: 该项目针对湖泊水库水质原位控制技术的运行能耗高、水下安装维护难,以及湖泊水库水质污染控制技术单一的技术现状,历经近10年致力于湖泊水库绿色低碳水质控制技术体系相关研发与工程推广工作。 项目团队先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陕西省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在高效混合充氧、组合生物修复、水上太阳能供电、多元技术集成与优化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建立了湖泊水库绿色低碳水质集成控制技术体系及优化设计方法,开发了零电耗运行、易安装维护、适应性广泛的系列湖库水质控制集成设备;取得了湖库人工诱导内波混合技术、机械提水-表层负压充氧技术、节能型水上太阳能供电技术等突破性原始创新,以及等温层曝气器优计与运行优化、多功能生态浮岛、太阳能混合充氧-生物修复技术集成及设计方法等应用与集成创新。该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受理发明专利10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26篇、中、英文专著各1部。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陕西、四川等地七处近180亩湖库水质控制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曾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

该项目技术上有创新,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提名材料齐全、规范,经完成单位公示,无知识产权纠纷,人员排序无争议,符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条件。 提名该项目为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及以上。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环境科学技术领域。 针对湖泊水库水质原位控制技术设备的运行能耗高、水下安装维护难等先天不足,以及湖泊水库水质污染复杂而水质原位控制技术单一的技术现状,项目组先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等,围绕湖泊水库绿色低碳水质控制技术及设备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高效混合充氧、组合生物修复、水上太阳能供电、多元技术集成与优化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建立了湖泊水库绿色低碳水质集成控制技术体系及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多项工程应用。 主要技术内容: (1)开展了湖泊水库高效混合充氧技术研究,提出了基于底部水体恒温制冷及垂向自然对流的分层水体制备技术,解决了分层湖库水质控制技术定量研究的载体问题;通过大量中试与理论分析,确定分层水体稳定内波形成的临界扰动条件,突破了经济高效的分层水体内波混合技术,混合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5%-60%,提出了内波强化混合机理及其强化混合技术方法,完善了内波形成理论,完整了分层水体混合理论,填补国内外内波在分层水体混合领域应用的研究空白,解决了传统混合技术的高能耗问题,为新型经济高效水体混合技术应用和推广奠定基础; (2)创新性发明了机械混合-表层负压充氧的技术,革新了将混合充氧主体单元置于水体底部的传统技术,解决了传统混合充氧设备水下安装维护难的现实问题;建立了不同工况下混合充氧性能的预测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投标书

招标选题序号: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投标书 课题名称 责任单位 首席专家 填表日期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0年7月制 投标者的承诺: 本人承诺对《投标书》所填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合作单位均已征得对方同意。若填报失实或违反有关规定,投标单位和首席专家承担全部责任。如获准立项,本人承诺以本《投标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国家社科基金管理规章,遵循学术规范,恪守科研诚信,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有权使用本《投标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首席专家(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封面“招标选题序号”填写《招标公告》发布的招标选题序号(阿拉伯数字);“课题名称”按招标选题研究范围拟定,自选课题不予受理;“首席专家”限填1人,每个子课题只能设1名负责人;“责任单位”填写项目经费管理单位,按单位或部门公章填写全称,如“北京大学”。 2.“数据表”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首席专家、责任单位——与封面相同。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一般不超过3个,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涉及学科——填写一级学科名称,一般不超过3个。 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填写详细地址,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注意填写邮政编码。请准确填写有效联系方式。 子课题负责人——不含项目首席专家和参加者,除规模较大课题和切实需要外一般不超过5人。 预期成果——填写最终成果形式,可选填多项。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3.投标书填写要简洁、规范、准确、清晰,不加附件,适当控制篇幅和字数。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请注意保持页面连续性和完整性。其他注意事项,详见各表填写参考提示和脚注。投标书填写完毕后,请在《目录》中标注实际页码。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示例

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 项目重点 博士启动 申请书项目名称:省基金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申请者: 传真: 电子邮件: 申请日期: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二○○一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省自然科学基金有关项目申 请办法及规定。申请书各项容,应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 达要明确、严谨,字迹清晰易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申请书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第三页起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一式八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按申报通知送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办公室。 三、封面右上角“顺序号”由各单位根据省自然科学基金 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填写;“项目类别”栏由申请者填写, 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此栏为“A”, “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C”,“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为“D”。

简表填写要求 一、简表容必须逐项认真填写,采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简表中所有代码,以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规定的代码为准填写。 二、凡选择性栏目,将相应提示符A、B等之一填入该栏的右下角。 三、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容和围,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原理、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申报学科──申请项目所属的最基础学科。如涉及多学科可填写两个,先填写主学科。 申请金额──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研究期限──研究期限一般从申请的次年1月算起。终止时间为完成年度的12月。 所用实验室──系指研究项目将利用的实验室。 留学回国人员——指在国外取得学位或访问学者一年以上的回国人员。 所在单位名称及代码──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首次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单位,尚未编入单位 代码,其代码应向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后填写。 参加单位数──指研究项目组主要成员所在单位数,包括主持单位和合作单位(合作者所在单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订与理论分析及对项目的完成起重要 作用的人员,本人应在申请书上亲自签名。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格式模板)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申请编号 项目名称 申请者 依托单位 申请金额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申请日期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认真查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及当年 有关申报通知,确认是否具备所要申报项目类别的资格。 二、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申请书(含封面)各项内容,黄色框为必须填 写的内容。表达要清晰、严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 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请使用Office Word 2003以上版本软件进 行编辑。 三、封面左上角填写项目类别: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企业 联合基金项目。 时间的填写格式为:yyyy-mm-dd。 四、简表部分栏填写要求: 1、所属学科:应尽量根据学科代码分类细化。若属交叉学科,可填两个, 学科1为主学科。 2、学科代码:与所属学科相对应,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代码系统,请 在相关网站查询。数理科学A,化学科学B,生命科学C,地球科学D,工程与材料科学E,信息科学F,管理科学G, 医学科学H。 3、项目性质: 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 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 为目的的应用理论研究。 4、联合专项:是指主要以高校、科研单位出资,专门资助本单位科技人员 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管理参照其他类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五、项目组成员部分须征求本人意见,如实填写。若项目立项,填写立项任 务书时,前五位人员不得更改。

一、信息简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 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F0101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 F010101信息论 F010102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F010103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 F010104网络服务理论与技术 F010105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 F010106认知无线电 F0102通信理论与系统 F010201网络通信理论与技术 F010202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 F010203空天通信理论与技术 F010204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 F010205光、量子通信理论与系统 F010206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 F0103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 F010301多维信号处理 F010302声信号分析与处理 F010303雷达原理与技术 F010304雷达信号处理 F010305自适应信号处理 F010306 人工神经网络 F0104 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 F010401 图像处理 F010402 图像理解与识别 F010403 多媒体信息处理 F010404 探测与成像系统 F010405 信息检测与估计 F010406 智能信息处理 F010407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 F010408 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 F010409 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 F010410 传感信息提取与处理

电路与系统 F010501 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 F010502 电路故障检测理论与技术 F010503 电路网络理论 F010504 高性能电路 F010505 非线性电路系统理论与应用F010506 功能集成电路与系统 F010507 功率电子技术与系统 F010508 射频技术与系统 F010509 电路与系统可靠性 F0106 电磁场与波 F010601 电磁场理论 F010602 计算电磁学 F010603 散射与逆散射 F010604 电波传播 F010605 天线理论与技术 F010606 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技术 F010607 微波集成电路与元器件 F010608 太赫兹电子技术 F010609 微波光子学 F010610 电磁兼容 F010611 瞬态电磁场理论与应用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格式

申请书正文(请勿删除“申请书正文”五字)

一、一般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及其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已具备的研究支撑条件)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二、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及其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已具备的研究

支撑条件)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三、重点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以及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工作条件: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及依托重点与优势学科的情况)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五大平台

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促进全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2008年11月,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研究决定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并三次被科技部、省人民政府列入“部省会商”共建内容。 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将建成资源富集、开放共享、特色鲜明、设施先进、功能完备、节能环保、高效运转、服务优良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为科技资源共享的服务点、科技成果的展示点、技术产权的交易点、科技金融的结合点,成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活动中心,成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的科技资源中心,成为“关中—天水”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核心示范工程。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建设省科技资源中心的具体要求,围绕我省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面向创新主体,搭建“五大平台、十二个系统”的科技资源服务体系。本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逐步到位”的原则,用三至五年时间全面建成“五大平台、十二个系统”的科技资源基本构架。

(一)科技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1、服务现状:陕西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经过6年的建设,建成了包括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西安镜像站外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标准文献、计量规程为主的外文文献资源和以陕西科技图书文献中心(SNSTL)共享成员单位特色文献资源为辅的中文文献资源,以及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拥有的数据库群和多类型文献的文献资源系统。 2、目标任务: 目标:到“十二五”末,陕西省科技文献共享成员单位达到25-30家,每年增加科技文献量不少于500万条;每年文献检索量不少于50万次。 任务:(1)面向全省开放中文科技期刊等文献资源,提供科技期刊、国内外专利、标准、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特色文献等文献检索服务;(2)对国防军工等用户进行专题服务:开发国防军工专题数据库,解决局域网和互联网隔离的我省军工国防单位不能使用文献平台海量资源的问题;(3)扩大文献资源共享成员单位,继续吸收具有特色文献资源的高校、科研院所,共享其特色文献资源;(4)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高校、企业的情报人员进行专业的文献资源使用培训,深入科研第一线,对科研人员面对面的进行文献平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学科名称及代码

F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F0101 信息论 F0102 信息系统 F0103通信理论与系统 F0104通信网络 F0105移动通信 F0106 空天通信 F0107 水域通信 F0108 多媒体通信 F0109 光通信 F0110 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处理 F0111 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 F0112雷达原理与雷达信号 F0113 信息获取与处理 F0114 探测与成像 F0115 图像处理 F0116图像表征与显示 F0117 多媒体信息处理 F0118 电路与系统 F0119电磁场 F0120电磁波 F0121 微波光电子 F0122物理电子学 F0123 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 F0124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F0125 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 F02 计算机科学 F0201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 F0202 计算机软件 F0203计算机体系结构 F0204计算机硬件技术 F0205 计算机应用技术 F0206 信息安全 F0207计算机网络

F03 自动化 F0301控制理论与技术 F0302控制系统 F0303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 F0304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 F0305生物系统分析与调控 F0306检测技术及装置 F0307导航、制导与控制 F0308智能制造自动化理论与技术 F0309机器人学与机器人技术 F0310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 F04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 F0401 半导体材料 F0402集成电路设计 F0403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F0404 半导体电子器件与集成 F0405 半导体物理 F0406 集成电路器件、制造与封装 F0407微纳机电器件与控制系统 F0408 新型信息器件 F05 光学与光电子学 F0501光学信息获取、显示与处理 F0502 光子与光电子器件 F0503 传输与交换光子学 F0504红外与太赫兹物理及技术 F0505 非线性光学与梁子光学 F0506 激光 F0507 光谱技术 F0508 应用光学 F0509 光学和光电子材料 F0510 空间光学 F0511 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 F0512 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 F0514 能源与照明光子学 F0514 维纳光子学 F0515 光子集成技术与器件 F0506 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办公室发布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办公室发布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暨项目与成果管理办法》 一、经费管理 第一条: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省财政的专项资金。同时,鼓励受资助单位对项目实施进行经费配套,鼓励企业对口联合资助,接受国内外单位和个人的资助。 第二条:项目资助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省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做到单独立帐,专款专用。 第三条:项目负责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项目经费预算的用途和范围使用经费。项目承担单位的配套经费和联合资助经费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应单独预、决算,以便项目的检查、验收和经费审核。 第四条: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在一个月内编报项目经费决算表,送所在单位审计部门审核。项目完成后的剩余经费留在项目组,作为后续科学研究经费使用。 二、项目与成果管理 第五条: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向所在单位管理部门汇报研究进展情况。所在单位应加强管理,保证受资助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六条:项目负责人应是资助项目的实际负责人。遇有特殊情况(如出国、病休等)离开该项目研究一年以内的,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合适人选代理,并报所在单位备案;离开该项目研究超过一年或工作调动的,应及时报省科技厅审查,批准后更换合适的项目负责人。如无合适人选更换的,办理项目中止手续。 第七条:项目完成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结题手续。项目的结题工作应在项目完成后3个月以内完成。项目负责人应认真填写《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

划项目总结报告》,并附相关研究成果,由项目承担单位审查盖章后报省科技厅。 研究成果需要评审鉴定的,按照国家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项目研究实行动态管理。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或研究成果将取得重大效益,急需追加研究经费的项目,可向省科技厅专题汇报,提出申请,经评估审定后,列入下一年度计划项目重点资助,或向国家、省其他科技计划推荐立项。 第九条:对不能按期完成并办理结题手续的项目,项目第一、第二负责人不能申请新项目。对于项目研究计划执行不力,或无故拖延、中止的项目负责人,省科技厅将视情况做出撤销项目、通报批评的决定,并收回部分或全部资助经费。 第十条:各项目承担单位应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执行情况的总结,每年十月底前书面向省科技厅报告年度项目执行总体情况。省科技厅每年安排一定时间,组织有关人员,对资助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检查。项目执行情况作为今后立项资助的参考依据。 第十一条: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或有关报道,均须进行标注,作为项目结题审查、验收的重要依据。 标注格式为:“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 英文为:“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Basic Research Plan in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Program No.********)”. 第十二条: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归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2]30号)执行。 三、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专家教你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十分详细,受益匪浅

秘专家教你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十分详细,受益匪浅 申报社科课题是社科研究人员最基础的基本功,是做科研事业的第一步工作,这一步是就像一个人学走路一样,一定要大胆地学,否则就不会走路。通俗地说,不会做课题申报,就像无米下锅一样。一个科研人员总不能一辈子等着、靠着别人去申报课题获得立项后,把自己加入课题组作为成员之一来承担课题,而应该学会自己单独申报课题,当课题负责人,自己主持一个科研课题。因此,学会如何申报科研课题至关重要。下面,我们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对如何申报课题进行一些探讨。 设计适合自己研究的选题 选题是成败的关键。因此,每年课题指南公布后,要认真研读课题指南,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题尽量与指南紧扣起来。 题目不要过大、过长。申报课题不要追热门题目而扎堆,避免形成较强研究力量“大撞车”。选题时要考虑所选的相关题目资料占有是否充分,课题组成员前期研究是否有实力、有基础,研究队伍构成是否符合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非本所长的题目不要申报。处理好“自定”题目与“指南题目”的关系。选题不一定原原本本照抄“指南”的题目,可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所熟悉的领域缩小一些范围,可以将“指南”的题目化解为申请者要做的题目,因为范围比较大,大题小做一般做不好;有的评委看不懂,可以写一两句话指出是根据哪一类题目或范围演化而来。 二是突出地方、民族、学科特点。 课题指南覆盖26个学科,题目上千,如何在茫茫题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这就需要突出我们的特点,我们有什么特点?所谓特点就包括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或优长学科。以广西为例,经济、社会、文化、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能从中找到适合的选题,申报命中率就会高一些。从多年来年,广西申报课题命中率最高的是民族类课题。从所申报的课题来看,1984~2007年申报立项的9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8个是与“民族”有关的,当然不一定在“民族问题”学科申报,有的是在社会学学科申报,如《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库区矿区和谐社会研究》;有的是中国历史,如2007年申报立项的《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国-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从这两个课题看,地方性――库区矿区、南海丝绸之路,在广西、在西南是比较有特点的;民族性――西南民族地区有全国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种类和人口,地域广阔,中国――东盟跨境民族经济文化丰富多彩;优长学科――研究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中国-东盟壮泰族群,这些领域我们在全国是处于比较优长的。 三是考虑课题组成员的前期成果。 选题要考虑好所申报的选题有没有前期成果,这个也很重要,有前期成果,评委容易通过,如果没有前期成果,论证再好,评委担心你花费的时间太多,一两年拿不出成果来。所以这个也要考虑好。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前期成果怎么办?这就需要组合好课题组成员,找一些有过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同事、老师,甚至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文件 - NSFC

附件8 医学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2019年医学科学部拟资助5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人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800万元/项。 - 1 -

“影响疫苗效应的关键因素及其调控”重大项目指南 我国健康与公共卫生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老传染病时有起伏、新传染病不断出现、肿瘤等慢病飙升”。尽管疫苗是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防治措施, 也是肿瘤、自身免疫病等慢病最具潜力的治疗手段,但传统疫苗学研究面临重大挑战,正在发生基于免疫学前沿理论和技术的第三次疫苗革命。目前国际范围内对疫苗注射前的预存免疫尚不清楚;疫苗主要是针对暴露前设计,而暴露后疫苗有很大不同,亟待突破。本项目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系统研究影响疫苗效应的关键因素,为疫苗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提供科学依据。 一、科学目标 针对疫苗防治疾病的重大需求,以促进疫苗精准设计和使用为目标,围绕“保护性免疫的诱导和维持”这一疫苗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以影响疫苗效应的关键因素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为研制新型疫苗和更有效的疫苗、应对第三次疫苗革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二、主要研究内容 以重大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用疫苗为模型,重点在人群队列或动物模型开展以下研究: (一)影响疫苗效应的免疫原因素及机理。 研究免疫原特性、结构信息与保护性免疫诱导和维持的关- 2 -

系,阐明调控机理,探索免疫原新技术。 (二)影响疫苗效应的递送因素及机理。 研究疫苗递送系统诱导保护性免疫的机理,探索新型递送系统或新递送技术。 (三)影响疫苗效应的佐剂因素及机理。 研究疫苗佐剂在诱导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和机理,探索新型佐剂。 (四)影响疫苗效应的机体关键因素及机理。 研究遗传、预存免疫状态等机体因素与疫苗效果的关系,探索关键因素及机理。 (五)保护性免疫记忆形成和维持的影响因素和机理。 研究免疫原、递送系统、佐剂与机体因素互作,对免疫记忆形成和维持的影响及机理。 三、申请要求 (一)本重大项目要求针对上述五部分研究内容,分别设置5个课题,每个课题需围绕“影响疫苗效应的关键因素及其调控”这一项目主题开展创新性的系统研究,课题间应有紧密的有机联系。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影响疫苗效应的关键因素及其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H10。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