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与双折射实验教案

偏振与双折射实验教案

赵东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光在各向异性晶体中传播时产生的双折射现象,了解其规律;

2、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各种偏振光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3、掌握一些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以及了解相关仪器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光的横波性与偏振

光的横波性是指光波的电矢量与光的传播方向垂直。在传播方向上垂直的二维空间中,电矢量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振动状态,我们称之为偏振。简而言之,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

光的偏振态可分为5种: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后面将一一介绍。

2、二色性与偏振片(polarizer)

2.1二色性

有的晶体对不同方向的电磁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当光照射到这种晶体的表面上时,振动的电矢量与光轴(光轴的概念在后面介绍)平行时,被吸收得比较少,光可以较多地通过;电矢量与光轴垂直时,被吸收得较多。比如电气石晶体。这种性质叫二色性。

2.2偏振片的制造

这里先插入对偏振片的介绍。能产生线偏振光(线偏振光的概念见后面)的晶片叫偏振片。

电气石对电矢量垂直和平行与光轴方向的光的吸收程度的差别还不够大,我们要做的理想偏振片的要求是,最好能使一个方向的振动全部吸收掉。在这一点上,碘硫酸奎宁晶体的性能要比电气石好得多,但是它的晶体很小。通常的偏振片是在拉伸了的塞璐璐基片上蒸镀一层硫酸奎宁晶粒,基片的应力可以使晶粒的光轴定向排列起来,这样可得到面积很大的偏振片。

小知识:1852年海拉巴斯(Herapath)发现碘硫酸奎宁晶体有二向色性,这一发现被布儒斯特写入书中,当时在哈佛就读的学生兰德(Land)读了布儒斯特的书后,对此很感兴趣。几年后,兰德发明一种方法,把细小的针状的碘硫酸奎宁晶体排列在塞璐璐基片上,制成了面积很大的线偏振器。这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偏振片,至今还广泛运用科研和教学中。

2.3偏振片的透振方向

偏振片上能透过的振动方向称为它的透振方向。

2.4偏振片表示

偏振片一般用它英语的第一个字母P 表示。

2.5消光比

评价偏振片的质量标准之一是消光比,消光比的定义将在线偏振光一节讲。

2.6起偏器(polarizer)和检偏器(analyzer)

偏振片根据在实验中的作用将分为起偏器和检偏器,将在后面讲。检偏器在有的书上用它的第一个英语字母A 表示,但是本实验中起偏器用1P 表示,检偏器用2P 表示。

3、自然光

先看一个实验:用一块偏振片P 来检验由普通光源(如太阳、电灯等)发出的光,当我们转动P 的透振方向时,透振光的强度I 并不改变。

对这个实验的理论解释为:光是光源中大量原子或分子发出的,在普通的光源中,各原子或分子发出的各自的光波的初相位不仅彼此毫无关联,而且它们的电矢量振动方向也杂乱无章。因此,入射光中包含了所有方向的横振动,宏观上看来,也就是从统计平均来说,它们对于光的传播方向形成轴对称分布,哪一个横方向也不比其它横方向的振动更优越。具有这种特点的光叫自然光,也叫非偏振光。 发出自然光的光源有:太阳,电灯等。

任何光线通过偏振片后只剩下了振动沿其透振方向的分量,透射光的强度等于这个分量的平方。由于

自然光中各振动是对称分布的,它们沿任何方向的分量造成的强度I 都一样,它等于总强度0I 的一半

012

I I =. (3.1) 4、线偏振光

4.1线偏振光的定义

只包含单一的电矢量振动方向的光叫线偏振光,也叫全偏振光。

4.2线偏振光的获得

透过偏振片的光线中,就只剩下与透振方向平行的电矢量振动的光波了。这就是线偏振光。

4.3振动面

线偏振光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构成的平面,叫振动面。

4.4马吕斯定律

根据在实验中的不同作用,偏振片有时叫起偏器,有时叫检偏器。在下面的定律中将见到。

马吕斯定律是在研究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后强度变化规律提出来的。

一束光先后射向两个偏振片,其中偏振片1P 用来产生线偏振光的,按照它在这里起的作用,我们叫它起偏器;偏振片2P 用来检验线偏振光的,所以叫检偏器。设通过两偏振片的振动矢量分别为12,E E ,振幅

分别为12,A A ,从而强度分别为221122,I A I A ==。固定1P ,改变2P 的透振方向。当2P 的透振方向与1P 透

振方向平行时,

12//E E ,12A A =,12I I =.

当转过θ角度时,2E 是1E 在2P 方向上的投影,从而21cos A A θ=,故

222222211cos cos I A A I θθ===,(4.1)

这就是马吕斯定律。

4.5消光比

是用来评价偏振片的质量标准之一。消光比的定义为两偏振片正交时(/2θπ=)的透射光光强I ⊥与平行时的透射光光强I 之比

I I

η⊥=(4.2).

透过偏振片的最小光强为零,就叫消光。

5、部分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的特点:它的偏振状态介于自然光和线偏振光之间。用偏振片去检验这种光时,随着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的转动,透射光的强度既不像自然光那样不变,也不像线偏振光那样每转过/2π就交替出现强度极大和消光。而是,每转过/2π就交替出现强度极大和极小,但是极小不是为零,即不消光。从这种光的内部成分来分析,这种光的振动虽然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但是在不同的方向上,振幅的大小不同。具有终上特点的光就叫做部分偏振光。

6、圆偏振光

6.1圆偏振光的定义和表示

如果一束光的电矢量在波面内运动的特点是其瞬时值的大小不变,但是方向以角速度ω随时间绕着传

播轴做匀速旋转,也就是说,电矢量的端点描绘的轨迹为一圆,这种光叫圆偏振光。

圆偏振光可以看成是两个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的合成,其分量应写成

cos cos(/2)

x y E A t E A t ωωπ=???=±??. (6.1) 电矢量表示为

??x y E E x

E y =+ ??cos cos(/2)A tx

A t y ωωπ=+±,(6.2) ?x

,?y 是沿,x y 轴的单位矢量。 6.2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

我们假定光是沿z 轴传播,我们迎着这光传播的方向观看光。这时,如果电矢量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我们就称之为左旋圆偏振光。如cos cos(/2)x y

E A t E A t ωωπ=???=+??.如果电矢量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我们就称之为右旋圆偏振光。如cos cos(/2)x y

E A t E A t ωωπ=???=-??. 注意:在光学中偏振光的左右旋的定义,和在微波技术中对电磁波左右旋的定义刚好相反。

6.3圆偏振光通过偏振片的光强

先做一个实验:如果迎着圆偏振光的传播方向放一偏振片,并旋转其透振方向,观察透射光强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光强不变。

这是因为圆偏振光可以按照任意一对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成振幅相等的两个线偏振光,那么就把光按照偏振片的透光轴和其垂直方向分解,其中,透光轴分量通过偏振器,另一个分量不能通过它。设入射光强0I ,则

22202x y I A A A =+=. (6.3)

设偏振器的透射方向为x 轴,则透射光强为

22012

x I A A I ===. (6.4) 透射光强总为入射光强的一半。这个特点和自然光相同,故仅用一个偏振片观察,是无法把圆偏振光和自然光区分开的。那么,如何鉴别圆偏振光和自然光呢?后面统一讲。

6.4圆偏振光的获得

这里指利用偏振器把自然光改造成圆偏振光。获得圆偏振光并不难,只需要让自然光通过一个起偏器和一个波晶片即可。

由起偏器出射的线偏振光射入波晶片后被分解成o E 和e E 两个方向的震动,它们在晶体内传播的速度不同,穿过晶体时产生一定的附加相位δ。射出晶体后,两光束速度恢复一样,合在一起,只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合在一起就能保证是圆偏振光:

(1)o E 和e E 之间的相位差/2δπ=±.

也就是波晶片必须选用四分之一波片。

(2)o E 和e E 的振幅e o A A =.

设入射的线偏振光的振幅为A ,其振动方向与e 轴(即光轴)夹角为θ,则cos ,e A A θ=sin o A A θ=.

要使e o A A =,必须45θ=。.

也就是说只要让一束线偏振光通过一/4λ波晶片,而且/4λ波晶片的光轴与入射光的振动面成45。角,就得到一束圆偏振光。

7、椭圆偏振光

7.1椭圆偏振光的定义和表示

电矢量的端点在波面内描绘的轨迹为一椭圆的光,叫椭圆偏振光。

椭圆运动也可以看成是两个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只是它们的振幅不等,或相位差不等于/2π±。椭圆偏振光的两个分量的表达式可以写成

cos cos()x x y

y E A t E A t ωωδ=???=+??. (7.1) 电矢量为

??x y E E x

E y =+ ??cos cos()x y A tx

A t y ωωδ=++. (7.2) 7.2椭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圆偏振光的关系

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都可以看成是椭圆偏振光的特例。椭圆偏振光退化为线偏振光的条件是

0x A =,或0y A =,或0,δπ=±. (7.3)

椭圆偏振光退化为圆偏振光的条件是

/2

x y A A δπ=??=±?. (7.4) 椭圆偏振光的左右旋:左右旋和圆偏振光的定义一样。需要补充的是,当0δ>时,为左旋;当0δ<时,为右旋。其中[],δππ∈-。

椭圆偏振光的获得可参见上节的圆偏振光的产生,去掉那两个条件就可。有关椭圆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区分将在后面讲。

8、双折射现象

先看看两个实验:

实验一:把一块厚玻璃放在一张印有字的纸上,斜着看,我们会发现字浮了起来。这是因为光的折射引起的,折射率越大,字的像浮起越高。

实验二:把一把一块厚冰洲石(成分是碳酸钙)晶体放在一张印有字的纸上,斜着看,我们会发现字有双重影像,这两个像在冰洲石中浮起的高度是不同的。

对这两饿实验作理论分析表明:用一束平行光照射冰洲石晶体,在晶体中会分成两束折射光线,说明晶体对这两束光的折射程度不同。这种现象叫双折射现象。

是不是光在所有的晶体中都会发生双折射现象?不是。只有在各向异性的晶体中才会发生双折射现象。双照射现象是由于晶体的空间各向异性引起的。对于各向同性的晶体,不发生双折射现象。注意:玻璃不是晶体,光在玻璃中不发生双折射现象。

9、o 光和e 光

先看看一个实验现象:让一束平行的自然光正入射在冰洲石晶体的一个表面上,我们会发现会有两束光从晶体中射出。按照光的折射定律,正入射时,光线不应该偏折,而上述实验显示:两束出射光中确实有一束在晶体中沿原来的方向传播,但是另一束却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后者显然违背了光的普通折射定律。

定义:把晶体中符合普通折射定律的那一条折射线叫寻常光(ordinary light 简称o 光),而另一条折射光线叫非常光(extraordinary light 简称e 光)

注意:这里的定义要强调“晶体中”三个字,所谓的o 光和e 光,只是在双折射晶体的内部才有意义,射出晶体后,就没有o 光和e 光的概念了。

进一步做实验,例如用偏振片检查可以发现:o 光和e 光都是线偏振光;o 光和e 光的偏振方向不同;两束光的光矢量接近垂直。

10、晶体的光轴

在晶体中存在一个特殊方向,光线沿这个方向传播时,o 光和e 光不分开,即它们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都一样,这个特殊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

实验中如何找光轴方向呢?只要在某个方向上不发生双折射现象,这个方向就是光轴方向。注意光轴不是一条线,而是晶体中平行与某一特定方向的一组直线。

由光轴引出单轴晶体和双轴晶体的定义。只有一个光轴方向的叫单轴晶体,比如冰洲石(炭酸钙)、石英、红宝石、蓝宝石、冰等。具有两个光轴方向的叫双轴晶体,比如云母、橄榄石、硫磺等。

11、再论o 光和e 光

11.1o 光和e 光的偏振方向

先引入主平面的概念。晶体中折射光线与晶体光轴构成的平面,叫主平面。o 光电矢量的振动方向与主平面垂直,e 光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在主平面内。

注意:以后我们就只讨论特殊条件下o 光和e 光的偏振方向。即光轴平行于表面,光线正入射进波片(波片的概念见后面)的情况。于是e 光的振动方向和光轴一致,o 光的振动方向和光轴垂直。而我们选取坐标是,以e 光的振动方向为横轴,以o 光的振动方向为纵轴,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按任何方向振动的正向入射到波晶片上的光,其振动都按照此坐标系分解成o 光和e 光分量,两分量各有各的速度,e o v v 和光程,最后出射时,彼此间按产生附加的相位延迟再叠加在一起。

11.2 从o 光和e 光讨论单轴晶体分类

当e o v v 时,这类晶体叫负晶体。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本实验将进一步说明光就是横波而不就是纵波,即其E与H的振动方向就是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光的偏振性证明了光就是横波,人们通过对光的偏振性质的研究,更深刻地认识了光的传播规律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目前偏振光的应用已遍及于工农业、医学、国防等部门。利用偏振光装置的各种精密仪器,已为科研、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的检验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方法。 【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偏振的基本概念。 2.了解偏振光的产生与检验方法。 3.观测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椭圆偏振光与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 光具座、激光器、偏振片、1/4波片、1/2波片、光电转换装置、光点检流计、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 图1 实验仪器实物图 【实验原理】 1.偏振光的基本概念 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就是电磁波,它的电矢量E与磁矢量H相互垂直。两者均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从视觉与感光材料的特性上瞧,引起视觉与化学反应的就是光的电矢量,通常用电矢量E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E与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振动面。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位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2(a)。光源发射的光就是由大量原子或分子辐射构成的。由于热运动与辐射的随机性,大量原子或分子发射的光的振动面出现在各个方向的几率就是相同的。一般说,在10-6s内各个方向电矢量的时间平均值相等,故出现如图2(b)所示的所谓自然光。有些光的振动面在某个特定方向出现的几率大于其她方向,即在较长时间内电矢量在某一方向较强,这就就是如图2(c)所示的所谓部分偏振光。还有一些光,其振动面的取向与电矢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则的变化,其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移动轨迹呈椭圆(或圆形),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如图2(c)所示。 图2 光波按偏振的分类 2.获得偏振光的常用方法 (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 通常自然光在两种媒质的界面上反射与折射时,反射光与折射光都将成为部分偏振光。并且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特定值时,镜面反射光成为完全偏振光,其振动面垂直于入射面,如图3所示,这时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也称为起偏角。

光的干涉教案

光的干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学生已有几何光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2)在复习机械波干涉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产生光的干涉的条件和杨氏实验的设计原理。 (3)使学生掌握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亮条纹和暗条纹的原因及条件,并了解其有关计算,明确可以利用双缝干涉的关系测定光波的波长。 (4)通过干涉实验使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加深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的主要设置了两个探究的问题 (1)在机械波产生干涉现象的知识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光的干涉条件,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亮条纹和暗条纹的原因及条件。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学生循着科学家足迹自主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双缝干涉产生的条件,掌握干涉图样的特征。 (2)理解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亮条纹和暗条纹的条件 (3)理解相邻的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对双缝干涉图样中亮条纹和暗条纹产生原因的正确理解 (2)理解影响双缝干涉图样中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因素 【教学方法】 类比、实验、分组探究 【教学工具】 PPT课件、玩具激光光源、光栅(双缝)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问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许多光学的现象,这些自然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图片展示:如光的直线传播、彩虹、“海市蜃楼” 引入: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如此丰富多彩,人们不禁要问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新课教学:

偏振光的应用

偏振光的应用 ————XXX 摘要: 名称与定义 横波 纵波 偏振原理 自然光 偏振光应用: 1、汽车车灯; 2、观看立体电影; 3、生物的生理机能与偏振光; 4、LCD液晶屏; 偏振光红外偏振光在医疗范围的应用: 5、红外偏振光治疗的特点: 产生 特性 定义:光波的光矢量的方向不变,只是其大小随相位变化的光。 偏振光,光学名词。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而振动方向和光波前进方向构成的平面叫做振动面,光的振动面只限于某一固定方向的,叫做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 横波 光是一种电磁波,是由与传播方向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交替转换的振动形成的。这种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我们称之为横波。 纵波 声波是靠空气或别的媒质前后压缩振动传播的,它的振动方向与传播相同,这类波我们称之为纵波。

偏振原理: 通常光源发出的光,它的振动面不只限于一个固定方向而是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的。这种光叫做自然光。光的偏振性是光的横波性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光的偏振现象可以借助于实验装置进行观察,P1、P2是两块同样的偏振片。通过一片偏振片p1直接观察自然光(如灯光或阳光),透过偏振片的光虽然变成了偏振光,但由于人的眼睛没有辨别偏振光的能力,故无法察觉。如果我们把偏振片P1的方位固定,而把偏振片P2缓慢地转动,就可发现透射光的强度随着P2转动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而且每转过90°就会重复出现发光强度从最大逐渐减弱到最暗;继续转动P2则光强又从接近于零逐渐增强到最大。由此可知,通过P1的透射光与原来的入射光性质是有所不同的,这说明经P1的透射光的振动对传播方向不具有对称性。自然光经过偏振片后,改变成为具有一定振动方向的光。这是由于偏振片中存在着某种特征性的方向,叫做偏振化方向,偏振片只允许平行于偏振化方向的振动通过,同时吸收垂直于该方向振动的光。通过偏振片的透射光,它的振动限制在某一振动方向上,我们把第一个偏振片P1叫做“起偏器”,它的作用是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但是人的眼睛不能辨别偏振光。必须依靠第二片偏振片P2去检 偏振光原理 查。旋转P2,当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面平行时,偏振光可顺利通过,这时在P2的后面有较亮的光。当P2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面垂直时,偏振光不能通过,在P2后面也变暗。第二个偏振片帮助我们辨别出偏振光,因此它也称为“检偏器”。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而振动方向和光波前进方向构成的平面叫做振动面,光的振动面只限于某一固定方向的,叫做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 自然光 光波是横波,即光波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波,其光波矢量的振动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作无规则取向,但统计平均来说,在空间所有可能的方向上,光波矢量的分布可看 偏振光 作是机会均等的,它们的总和与光的传播方向是对称的,即光矢量具有轴对称性、均匀分布、各方向振动的振幅相同,这种光就称为自然光。 偏振光 偏振光是指光矢量的振动方向不变,或具有某种规则地变化的光波。按照其性质,偏振

中学物理教学法《双缝干涉》实验

1、实验名称:光的双缝干涉、光具盘几何光学演示实验 2、实验目的:解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几何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实 验的要求,熟悉光具盘、双缝干涉实验仪的结构、性能,熟练 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培养借助仪器说明 书学习独立使用仪器的能力;体会新型光具盘在设计上的特色 和尚存在的问题 3、实验教学目的:⑴双缝干涉:学会利用双缝干涉原理测量光的 波长;培养严谨的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习惯。⑵光具盘:学 会利用光具盘中的实验仪器验证几何光学中的基本原理。 4、实验教学要求:认识区分常用几何光学仪器和元件,了解它们 的特点、光路元和用处;本演示实验光路的安装和调整使学生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掌握一定的实验测量方法。学会利用双缝 干涉原理测量光的波长。学会利用光具盘中的实验仪器验证几 何光学中的基本原理。 5、实验在这一章有什么意义:进一步了解光的性质,明白光的干 涉原理和干涉图样的形成。通过光具盘验证光学的原理可以使 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这些光学原理所对应的光学现象,理论还要 通过实验说话,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光的波动性。 6、实验仪器:j2515型双缝干涉试验仪、j2501-1型光具盘演示仪、 学生电源。 7、实验原理:⑴双缝干涉:两条靠的很近的平行双缝,能把一个 线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相干光,当这两列相干光在空间相遇

时,会出现相互加强或相互减弱的现象,即在光程差等于零或等于波长整数倍的地方,相互加强形成亮点;在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的地方,相互抵消形成暗点。若在双缝后面置一屏幕,则可以见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⑵光具盘:根据已有光学原理,自行组装光具盘中的光学仪器从而验证所学光学原理对应现象的真实性。 8、 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过程:①按照说明书对实验仪器进行安 装,并进行调节使各部分等高共轴。②在遮光管一端装上观察系统,调节使之出现双缝。③先观察白色光干涉现象,然后观察单色光并记录.④计算。 9、 数据记录 1.红光 d=0.200mm L=600mm 游标尺读数 1 2 3 4 平均值 X 1(mm) 10.52 10.50 10.52 10.50 10.51 X 7(mm) 22.52 22.54 22.54 22.52 22.53 mm X X L d L d 4171067.66 51.1053.22600200.017-?≈-?=--?=?X ?= 红λ 2.绿光 d=0.200mm L=600mm 游标尺读数 1 2 3 4 平均值 X 1(mm) 9.92 9.90 9.92 9.92 9.915 X 7(mm) 19.52 19.52 19.54 19.54 19.53 mm L d L d 4171034.56 915.953.196002.017-?≈-?=-X -X ?=?X ?=绿λ

大学物理实验- 光的偏振

实验27 光的偏振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的偏振的理解。 2、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及其检验方法。 3、观测布儒斯特角,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椭圆偏振光与圆偏振光。 5、了解1/2波片和1/4波片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 1、光的偏振状态 光是电磁波,它是横波。通常用电矢量E表示光波的振动矢量。 (1)自然光其电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任意取向,各个方向的取向概率相等,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10-5秒已足够了),各取向上电矢量的时间平均值是相等的,这样的光称为自然光,如图27-l所示。 (2)平面偏振光电矢量只限于某一确定方向的光,因其电矢量和光线构成一个平面而称其为平面偏振光。如果迎着光线看,电矢量末端的轨迹为一直线,所以平面偏振光也称为线偏振光,如图27-2所示。 (3)部分偏振光电矢量在某一确定方向上较强,而在和它正交的方向上较弱,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图27-3所示。部分偏振光可以看成是线偏振光和自然光的混合。 (4)椭圆偏振光迎着光线看,如果电矢量末端的轨迹为一椭圆,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可以由两个电矢量互相垂直的、有恒定相位差的线偏振光合成得到。 (5)圆偏振光迎着光线看,如果电矢量末端的轨迹为一个圆,则这样的光称为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可视为长、短轴相等的椭圆偏振光。 图27-4 椭圆偏振光

2、布儒斯特定律 反射光的偏振与布儒斯特定律 如图27-5所示,光在两介质(如空气和玻璃片等)界面上,反射光和折射光(透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恰为90°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其电矢量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光线与界面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入射面)。此时的透射光中包含平行于入射面的偏振光的全部以及垂直于入射面的偏振光的其余部分,所以透射光仍为部分偏振光。由折射定律很容易导出此时的入射角 α 满足关系 1 2 tan n n = α (27-1) (27-1)式称为布儒斯特定律,入射角 α 称为布儒斯特角,或称为起偏角。若光从空气入射到玻璃(n 2约为1.5),起偏角约56°。 3、偏振片、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 (1)由二向色性晶体的选择吸收所产生的偏振 自然光 偏振光 偏振片 P 1P 2 I 0 起偏器 检偏器 自然光 I ' 图a 偏振片起偏 图b 起偏和检偏 图27-6 偏振片 有些晶体(如电气石)、长链分子晶体(如高碘硫酸奎宁),对两个相互垂直振动的电矢量具有不同的吸收本领,这种选择吸收性称为二向色性。在两平板玻璃间,夹一层二向色性很强的物质就制成了偏振片。自然光通过偏振片时,一个方向的电矢量几乎完全通过(该方向称为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而与偏振化方向垂直的电矢量则几乎被完全吸收,因此透射光就成为线偏振光。根据这一特性,偏振片既可用来产生偏振光(起偏),也可用于检验光的偏振状态(检偏)。 (2)马吕斯定律 用强度为I 0的线偏振光入射,透过偏振片的光强为I ,则有如下关系 θ 20cos I I = (27-2) (27-2)式称为马吕斯定律。 θ是入射光的E 矢量振动方向和检偏器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以入射光线为轴转动偏振片,如果透射光强I 有变化,且转动到某位置时 I =0,则表明入射 光为线偏振光,此时θ =90°。 4、波片 (1)两个互相垂直的、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设有两各互相垂直且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它们的运动方程分别为 )cos() cos(2211?ω?ω+=+=t A y t A x (27-3) 合运动是这两个分运动之和,消去参数t ,得到合运动矢量末端运动轨迹方程为 )(sin )cos(2122 12212 22212????-=--+A A xy A y A x (27-4) 上式表明,一般情况下,合振动矢量末端运动轨迹是椭圆,该椭圆在2122A A ?的矩形范围内。如果(27-3)式表示的是两线偏振光,则叠加后一般成为椭圆偏振光。下面讨论相位 差 12???-=?为几种特殊值的情况。 ①当π?k 2=?( k =0, ±1, ±2, …)时,(27-4)式变为

13.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教案

13.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掌握实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故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x ?、L 、d 、λ的准确测量。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理论推导,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双缝干涉仪、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双缝干涉现象中,明暗条纹出现的位置有何规律? 生:当屏上某点到两个狭缝的路程差Δ=2n ·2 λ ,n =0、1、2…时,出现明纹;当Δ=(2n +1) 2 λ,n =0、1、2…时,出现暗纹。 师:那么条纹间距与波长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推导一下。 (二)进行新课 1.实验原理 师:[投影下图及下列说明]

设两缝S 1、S 2间距离为d ,它们所在平面到屏面的距离为l ,且l >>d ,O 是S 1S 2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O 到S 1、S 2距离相等。 推导:(教师板演,学生表达) 由图可知S 1P =r 1 师:r 1与x 间关系如何? 生:r 12=l 2+(x - 2d )2 师:r 2呢? 生:r 22=l 2+(x +2 d )2 师:路程差|r 1-r 2|呢?(大部分学生沉默,因为两根式之差不能进行深入运算) 师:我们可不可以试试平方差? r 22-r 12=(r 2-r 1)(r 2+r 1)=2dx 由于l >>d ,且l >>x ,所以r 1+r 2≈2l ,这样就好办了,r 2-r 1=Δr =l d x 师:请大家别忘了我们的任务是寻找Δx 与λ的关系。Δr 与波长有联系吗? 生:有。 师:好,当Δr =2n ·2λ,n =0、1、2…时,出现亮纹。 即l d ·x =2n ·2 λ时出现亮纹,或写成x =d l n λ 第n 条和第(n -1)条(相邻)亮纹间距离Δx 为多少呢? 生:Δx =x n -x n -1 =[n -(n -1)] d l λ 师:也就是Δx =d l ·λ 我们成功了!大家能用语言表述一下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吗? 生:成正比。 师:对,不过大家别忘了这里l 、d 要一定。暗纹间距大家说怎么算? 生:一样。 师:结果如何? 生:一样。 师:有了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公式Δx = d l ·λ,我们就可以用双缝干涉实验来测量光的波长了。 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 (教师指导学生按步骤进行观察,也可引导学生先设计好步骤,分析研究后再进行,教师可将实验步骤投影)

偏振光实验报告

实验1. 验证马吕斯定律 实验原理:某些双折射晶体对于光振动垂直于光轴的线偏振 光有强烈吸收,而对于光振动平行于光轴的线偏振光吸收很少(吸 收o 光,通过e 光),这种对线偏振光的强烈的选择吸收性质,叫 做二向色性。具有二向色性的晶体叫做偏振片。 偏振片可作为起偏器。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振动面平行 于偏振片光轴(透振方向),强度为自然光一半的线偏振光。如图1、图2所示: 图1中靠近光源的偏振片1P 为起偏器,设经过1P 后线偏振光 振幅为0A (图2所示),光强为I 0。2P 与1P 夹角为θ,因此经2P 后 的线偏振光振幅为θcos 0A A =,光强为θθ20220cos cos I A I ==, 此式为马吕斯定律。 实验数据及图形: P 1 P 2 线偏光 单色自然光 线偏光 图1 P 1 P 2 A 0 A 0cos θ θ 图2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符合余弦定理,数据正确。 实验2.半波片,1/4波片作用 实验原理:偏振光垂直通过波片以后,按其振动方向(或振 动面)分解为寻常光(o 光)和非常光(e 光)。它们具有相同的 振动频率和固定的相位差(同波晶片的厚度成正比),若将它们投 影到同一方向,就能满足相干条件,实现偏振光的干涉。 分振动面的干涉装置如图3所示,M 和N 是两个偏振片,C 是 波片,单色自然光通过M 变成线偏振光,线偏振光在波片C 中分 解为o 光和e 光,最后投影在N 上,形成干涉。 考虑特殊情况,当M ⊥N 时,即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出射光强为:)cos 1)(2(sin 420δθ-= ⊥I I ;当M ∥N 时,即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时,出射光强为:M N 图3 分振动面干涉装置 I 0 波片 偏振片 偏振片 单色自然光

偏振与双折射实验讲义(2019)

偏振与双折射实验讲义(2019) 实验:偏振与双折射 【实验目的】 1. 观察与了解光在各向异性晶体中传播时产生的双折射现象和规律。 2.3. 掌握一些光的偏振态的鉴别方法和测试技术。 4. 了解波片的性质。 【预备问题】 1. 自然光、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定义。 2. 如何用实验方法来区分自然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 3. 如何获得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实验原理】 (一)基本概念 光矢量:光是一种电磁波,是横波,相互垂直的振动矢量电场强度 E 和磁场强度H 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反应比较明显的是电矢量E,用来表征光 波的振动,简称为光矢量E。 线偏振光(平面偏振光):光矢量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相变化,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平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光矢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改变,光矢量的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是圆或者是椭圆。 自然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等概率地包含有各个横向光振动,各光振动彼此独立无固定的位相关联。 部分偏振光:介于自然光和线偏振光之间的一种偏振状态,即光的振动虽也是各个方向都有,但不同方向的振幅大小不一样,而且各个振动的位相也彼此无关。 图 1 光的偏振态 双折射:一束光入射到光学各向异性的介质时,折射光往往有两束。其中一束光遵守通常的e

光轴:在双折射晶体中有一特殊方向,当光沿着这个方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现象,这个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负晶体:o光折射率大于e光折射率,o光的传播速度小于e 光传播速度。反之为正晶体。冰洲石等为负晶体,石英等为正晶体。 o 光和e光的吸收是不一样的,此特性称为二向色性。 偏振片:只允许光矢量在平行于某特定方向上的分量通过的光学器件。该方向称之偏振片的透光轴。 (二)基本规律 (1)起偏与检偏 将非偏振光变成偏振光的过程称为起偏,起偏的装置称为起偏器,通常也叫偏振片。本实验用到的是晶体起偏器。将偏振片用于检偏时称为检偏器。 按照马吕斯定律,强度为10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透射光的强度为 【T0cos2e 式中e为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检偏器透光轴之间的夹角。显然,当以光线传播方向 为轴转动检偏器时,透射光强度I将发生周期性变化。当 e 时,透射光强度最大;当 e 时,透射光强度最小(消光状态);当⑹ e 时,透射光 强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因此,根据透射光强度变化的情况,可以区别光的不同偏振状态。 ⑵波片 波片是从单轴晶体中切割下来的平行平面板,其表面平行于光轴。 当一束单色平行自然光正入射到波片上时,光在晶体内部便分解为o光与e光。o光 光矢量垂直于光轴;e光光矢量平行于光轴。而o光和e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仍都与表面垂直。但o光在晶体内的速度为vo, e光的为ve,即相应的折射率no、ne不同。设波片的厚度为d,则两束光通过波片后就有位相差'',式中为光波在真空中 的波长。3 的称为二分之一波片(半 波片或卫波片);出2为四分之一波片(「1波片),上面的k都是任意整数。不论半波片或4波片都是对一定波长而言的。 离开波片时合成光波的偏振性质,决定于及入射光的性质。 (三)偏振态不变的情形 (1)自然光或部分偏振光通过波片后仍为自然光或部分偏振光

光的偏振和体的双折射

第五章 光的偏振和晶体的双折射 § 5.1光的偏振态 偏振: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 一.光是横波 1、 光是电磁波——横波 2、 用二向色性晶体(电气石晶体、硫酸碘奎宁晶体)检验——横波。 最初的器件是用细导线做成的密排线栅(金质线栅,d=5.08×10-4 mm ),光通过时,由于与导线同方向的电场被吸收,留下与其垂直的振动。 1928年,Harvaed 大学的Land (19岁)发明了人造偏振片,用聚乙烯醇膜浸碘制得。到1938年,出现了H 型偏振片,原理相同。 3、名词 起偏:使光变为具有偏振特性。 检偏:检验光的偏振特性。 透振方向:通过偏振仪器光的电矢量的振动方向。 二.光的偏振态 偏振: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 对可见光,只考虑其电矢量。 1.自然光 振动方向随机,相对于波矢对称。光的叠加是按强度相加。 可沿任意方向正交分解,在任一方向的强度为总强度之半。02 1I I 自然光是大量原子同时发出的光波的集合。其中的每一列是由一个原子发出的,有一个偏振方向和相位,但光波之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他们的集合,就是在各个方向振动相等、相位差随机的自然光。

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列沿z 向传播、振动方向与X 轴夹角为θ的光,在X 方向的振幅 为θθ cos A A x =,由于各个光波在X 方向的总强度是光强相加,故有 220 222 20 cos )(A d A d A I x x πθθθπ π θ ===?? 同理2 A I y π= 而总光强220 22A d A I πθπ == ? ,故02 1I I I y x = = 2.平面偏振光(线偏振光) 只包含单一振动方向的电矢量。 在任一方向的光强θθ2 0cos I I =,马吕斯定律。 用偏振片可以获得平面偏振光。 偏振仪器(起偏器)的消光比=最小透射光强/最大透射光强 3.部分偏振光 介于自然光和线偏光之间。 偏振度=(I MAX -I MIN )/(I MAX +I MIN ) 4.圆偏振光 电矢量端点轨迹的投影为圆。 其电矢量不是沿某一方向作周期性振动,而是做匀速旋转。但其电矢量的投影则是简谐振动。

高中物理选修3-4教学设计4:13.3 光的干涉教案

13.3光的干涉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国内以往教材对光的教学都是按光学的两大分支——利用几何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几何光学和研究光的本性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物理光学而分两章进行,两部分教学内容的处理相对独立.新课标下的光学教材,突出“光的本性”这条主线,将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全章教材内容编排灵动活跃,贴近光学研究高新理念与成果,具有时代气息. 2.教材将《光的干涉》安排在学生可感知的光折射现象研究(第1 节)之后,意在建立有层次的光本性认知平台.在光折射现象研究中得到折射定律后,教材及时引导学生作深层思考:从实验中得出的折射定律1 212sin sin n θθ=与从惠更斯原理得出的结论形式一致,是否可以 推测光可能是一种波?“光线”是否应该是光波的波线?为将对光的认知同化至波的图式中去作了自然的铺垫,这样的编排与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也顺乎人类对光本性认识的进程. 3.本节围绕波的特征现象之一 ——光的干涉的研究展开,以完成“光是一种波”的推理与同化.教材着力于展示典型的光干涉实验及光干涉现象,分析光干涉图样的规律及发生光干涉的条件.教材贯穿了如下的科学方法: 不完整的事实(折射定律1 212sin sin n θθ=与从惠更斯原理得出的结论形式一致) ↓ 假说(光是一种波) ↓ 可检验的依据(是波就会干涉) ↓ 新事实的检验(双缝干涉图样)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大多在生活中没有光的干涉现象的体验,但通过高中物理学习,已有水波、声波等机械波干涉的经验与理论,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构建新知识框架的能力,可以从已感知的机械波干涉现象与规律延伸至待认定的光是波的推想.

偏振光应用

偏振的原理及其应用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1402班 姓名:王胜飞

目录偏振光的概念 线偏振光的产生 偏振光的应用 1、汽车车灯 2、观看立体电影 3、生物的生理机能与偏振光 4、偏光显微镜 5、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6、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 7、在摄影等方面的应用 8、非金属夹杂物的鉴定

光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大自然的力量之源。而光中的偏振光更是在生活、科学等各个方面用途甚广,下面列举一下偏振光的应用。 偏振光的概念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而振动方向和光波前进方向构成的平面叫做振动面,光的振动面只限于某一固定方向的,叫做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 就偏振性而言,光一般可以分为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其中还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线偏振光等。 线偏振光的产生 1:反射及折射产生线偏振光 2:由二向色性产生线偏振光 3:双折射晶体产生线偏振光 现实中由于上述方法的太过于繁琐、复杂,人们利用偏振光的性质以及产生条件,制造了廉价的偏振片来产生线偏振光。 偏振片是用人工方法制成的薄膜,是用特殊方法使选择性吸收很强的微粒晶体在透明胶层中作有规则排列而制成的,它允许透过某一电矢量振动方向的光(此方向称为偏振化方向),而吸收与其垂直振动的光,即具有二向色性. 因此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透射光基本上成为平面偏振光。

偏振光的应用 1、汽车车灯 汽车夜间在公路上行驶与对面的车辆相遇时,为了避免双方车灯的眩目,司机都关闭大灯,只开小灯,放慢车速,以免发生车祸。如驾驶室的前窗玻璃和车灯的玻璃罩都装有偏振片,而且规定它们的偏振化方向都沿同一方向并与水平面成45度角,那么,司机从前窗只能看到自已的车灯发出的光,而看不到对面车灯的光,这样,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即不要熄灯,也不要减速,可以保证安全行车。 另外,在阳光充足的白天驾驶汽车,从路面或周围建筑物的玻璃上反射过来的耀眼的阳光,常会使眼睛睁不开。由于光是横波,所以这些强烈的来自上空的散射光基本上是水平方向振动的。因此,只需带一副只能透射竖直方向偏振光的偏振太阳镜便可挡住部分的散射光。 2、观看立体电影 在拍摄立体电影时,用两个摄影机,两个摄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人的两只眼睛,它们同时分别拍下同一物体的两个画像,放映时把两个画像同时映在银幕上。如果设法使观众的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画面,就可以使观众得到立体感。为此,在放映时,两个放放像机每个放像机镜头上放一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观众戴上用偏振片做成的眼镜,左眼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与左面放像机上的偏振化方向相同,右眼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与右面放像机上的

第十三章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公开课教案】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学科:物理编写人:孙秀芝审稿人:孔庆生 选修3-4第十三章第3节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利用光干涉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与应用,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在考试中的地位也举足轻重。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光的干涉现象及产生干涉的条件; (2)理解光的干涉条纹形成原理,认识干涉条纹的特征; (3)用波动说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利用两相邻亮条纹中心间距的表达式测单色光的波长 四、学情分析(根据个人情况写) 五、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理论分析、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双缝干涉仪包括:光具座、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另外还有学生电源、导线、刻度尺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实验目的: (1)观测白光及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2、实验原理: (1)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相当于线光源,经双缝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通过屏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如果用白光通过双缝可以观察到彩色条纹。(2)若双缝到屏的距离用l表示,双缝间的距离用d表示,相邻两条亮条纹间d的距离用 Δx表示,则入射光的波长为 l x d? = λ。实验中d是已知的,测出l、Δx即可测出光的波长 3、实验器材: 双缝干涉仪包括:光具座、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另外还有学生电源、导线、刻度尺 4、实验装置: 如教材上图所示,将直径约为10cm、长约为1m的遮光筒平放在光具座上,筒的一端有双缝,另一端装上毛玻璃做光屏,其上有刻度,先取下双缝,打开光源,调节光源高度,使他发出的一束光恰好沿遮光筒的轴线照亮光屏,然后放好单缝和双缝,两屏相距5cm-10cm,使缝互相平行,且位于轴线上,这时可看到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单缝屏和光源之间放置一块滤光片,则可以观察到单色干涉条纹。 5、实验步骤:

实验十二 偏振现像的观察与分析

实验十二偏振现像的观察与分析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是横波。由于一般光源发光机制的无序性,其光波的电矢量的分布(方向和大小)对传播方向来说是对称的,称为自然光。由于某种原因,使光线的电矢量分布对其传播方向不再有对称时,我们称这种光线为偏振光。对偏振现象的研究在光学发展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光的偏振使人们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吸收和散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并在光学计量、晶体性质研究和实验应力分析等技术部门有广泛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偏振光理论知识的理解。 2、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偏振光的基本概念 光是一种电磁波,由于电磁波对物质的作用主要是电场,故在光学中把电场强度E称为光矢量。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矢量可能有不同的振动方向,通常把光矢量保持在固定平面上振动,这种振动状态称为平面振动态,此平面就称为振动面,如图1。此时光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向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故又称为线偏振态。若光矢量绕着传播方向旋转,其端点描绘的轨道为一个圆,这种偏振态称为圆偏振态。如光矢量端点旋转的轨迹为一椭圆,就成为椭圆偏振态,如图2。普通光源发出的光一般是自然光,自然光不能直接显示出偏振现象。但自然光可以看成是两个振幅相同,振动相互垂直的非相干平面偏振光的叠加。在自然光与平面偏振光之间有一种部分偏振光,可以看作是一个平面偏振光与一个自然光混合而成的。其中的平面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就是这个部分偏振光的振幅最大方向。 2.偏振片 虽然普通光源发出自然光,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偏振光,目前广泛使用的偏振光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说明

广东省第五届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物理教学技能参赛教案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 ?教材选用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第三节。 ?教学容分析 (一)作用与地位 本节是在《机械波》的基础上展开的,上承几何光学,也是后面学习《光的衍射》等知识的基础,本节揭示了光的波动性,促使人类对光的本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与选修3-5《光电效应》共同构成光的波粒二象性,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课程标准 1、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2、知道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 (三)课程特点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宏观结构,教材是课程的微观结构。从教材特点看,本节通过提出猜想: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随后进行氏双缝实验,通过得到干涉图样,进而证明光是一种波;最后讨论路程差与半波长的关系,得出明暗条纹出现的条件。 但教材中并没有突出“空间”干涉;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并没有采用形象化的展示,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光的干涉机理的理解;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所以我对教材做了以下的处理: 1.增加创新演示实验,利用丁达尔效应展示干涉通路,有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 2. 通过演示光波直观图示,形象的展示光波的干涉机理,化抽象的光波为直观; 3.增强教学中的逻辑性,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学生情况分析 (一)思维特点 按皮亚杰的理论,高二学生正处在形式运算的思维阶段, 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常常会需要具体的表象或类比于相似的具体经验来支持思维过程。 (二)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波的容,对机械波的干涉和波的叠加原理有一定认识。 (三)认知困难 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相对薄弱,且光的干涉机理比较抽象,加之对光干涉无本质的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产生干涉的条件,知道光是一种波; (2)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和干涉条纹的分布特点; (3)知道路程差与明暗条纹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光的干涉与机械波干涉的类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氏双缝干涉实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史情怀,增加对物理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的干涉特点和产生条件 重点:明暗条纹产生的原因 ?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实验法、讲授法、并辅以提问法等教法,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吹肥皂泡实验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为什么肥皂泡表面的条纹始怎么形成的?”等问题为主线的师生对话活动,(1)实验法 通过探究氏双缝实验,观察光干涉的特点,得出光是一种波;通过创新演示实验,利用丁达尔效应显现干涉通路,展示光干涉的空间性,进一步理解光的波动性;通过演示直观图示模拟波在空间P点的三种叠加情况(峰峰、谷谷、峰谷),理解光的干涉机理。

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

偏 振 光 的 研 究 班级:物理实验班21 学号:2120909006 姓名:黄忠政

光的偏振现象是波动光学的一种重要现象,它的发现证实了光是横波,即光的振动垂直于它的传播方向。光的偏振性质在光学计量、光弹技术、薄膜技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各种偏振片和波片的作用。 二.实验装置; 计算机,格兰陵镜,1/2、1/4波片,调节支架,光电接系统,激光器。 三.实验原理: 1.偏振光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1)偏振光的种类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根据电磁学理论,光波的矢量E、磁矢量H和光的传播方向三者相互垂直,所以光是横波。通常人们用

电矢量E代表光的振动方向,而电矢量E和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波的振动面。 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是由大量原子或分子的自发辐射所产生的,它们所发射的光的电矢量在各个方向振动的几率相同,称为自然光。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始终沿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若电矢量在各个方向都振动,但在某个固定方向占绝对优势,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电矢量的末端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任一平面内做椭圆(或圆)运动的光,称为椭圆(或圆)偏振光。各种偏振光的电矢量E如图1所示,注意光的传播方向垂直于纸面。 (2)偏振光、波片和偏振光的产生 通常的光源都是自然光,研究光的偏振性质,必须采用一些物理方法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这一转变过程称为起偏,获得线

偏振光的器件称为起偏器。线偏振光可用人造偏振片获得,如:某些有机化合物晶体具有二向色性,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偏振片,能吸收某一方向振动的光,与此方向垂直振动的光则能通过,从而产生线偏振光;还可以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起偏的平行玻璃片堆;利用晶体的双折射特性起偏的尼科尔棱镜等。 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可用波片来产生,将双折射晶体割成光轴与表面平行的晶片,就制成波片了。当波长为λ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厚度为d波片时,线偏振光在此波片中分成o光和e 光, 二者的电矢量E分别垂直于和平行于光轴,它们的传播方向相同,但在波片中的传播速度v0、v e却不同。如图2所示。因此折射率n0=c/v0、n e=c/v e是不同的,于是,通过波片后,o光和e 光的相位差ΔΦ和光程差δ分别为Δφ=2Π(n0-n e)/λ,δ=(n0-n e)d能产生光程差为λ/2的波片称为λ/2波片(或半波

13.3实验: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教案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 ㈠设计思想 本堂课主要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测量光的波长。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光波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观察白光及单色光的干涉图样,并测定单色光的波长。学生在实验中,通过了解每个实验元件的作用,学会科学设计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案的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体验探究科学的艰辛与喜悦。 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波长是光的重要参数 ⑵通过实验,学会运用光的干涉测定光的波长 ⑶更进一步理解光产生干涉的条件及探究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哪些因素有关 ⑷认识物理实验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能力目标: 学会为达到实验目的而设计各种实验元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体验探索科学的艰辛与喜悦。 ㈢重点与难点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测定光的波长。 ㈣教学过程 1.实验装置的介绍——双缝干涉仪。 它由各部分光学元件在光具座上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双缝干涉仪

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探究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哪些因素有关 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相当于线光源,经双缝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干涉条纹可从屏上观察到。 把直径约10cm 、长约1m 的遮光筒水平放在光具座上,筒的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毛玻璃屏,在筒的观察端装上测量头。取下双缝,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高度,使它发出的一束光能够沿着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然后放好单缝和双缝。单缝和双缝间的距离约为5cm~10cm ,使缝相互平行,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这时在屏上就会看到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如图—2)。 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就可见到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如图—3)。 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明暗相间、等距分布。 3. 猜测: 相邻的两条明(暗)条纹的间距△x 与哪些因素有关? 图—3 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图—2 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S 1S 2图—4 实验示意图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教案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教案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掌握实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故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教育。 【教案重点】 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 【教案难点】 x ?、L 、d 、λ的准确测量。 【教案方法】 复习提问,理论推导,实验探究 【教案用具】 双缝干涉仪、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刻度尺 【教案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双缝干涉现象中,明暗条纹出现的位置有何规律 生:当屏上某点到两个狭缝的路程差Δ=2n ·2 λ ,n =0、1、2…时,出现明纹;当Δ=(2n +1) 2 λ,n =0、1、2…时,出现暗纹。 师:那么条纹间距与波长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推导一下。 (二)进行新课 1.实验原理 师:[投影下图及下列说明]

设两缝S 1、S 2间距离为d ,它们所在平面到屏面的距离为l ,且l >>d ,O 是S 1S 2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O 到S 1、S 2距离相等。 推导:(教师板演,学生表达) 由图可知S 1P =r 1 师:r 1与x 间关系如何 生:r 12=l 2+(x - 2d )2 师:r 2呢 生:r 22=l 2+(x +2 d )2 师:路程差|r 1-r 2|呢(大部分学生沉默,因为两根式之差不能进行深入运算) 师:我们可不可以试试平方差 r 22-r 12=(r 2-r 1)(r 2+r 1)=2dx 由于l >>d ,且l >>x ,所以r 1+r 2≈2l ,这样就好办了,r 2-r 1=Δr =l d x 师:请大家别忘了我们的任务是寻找Δx 与λ的关系。Δr 与波长有联系吗 生:有。 师:好,当Δr =2n ·2λ,n =0、1、2…时,出现亮纹。 即l d ·x =2n ·2 λ时出现亮纹,或写成x =d l n λ 第n 条和第(n -1)条(相邻)亮纹间距离Δx 为多少呢 生:Δx =x n -x n -1 =[n -(n -1)] d l λ 师:也就是Δx =d l ·λ 我们成功了!大家能用语言表述一下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吗 生:成正比。 师:对,不过大家别忘了这里l 、d 要一定。暗纹间距大家说怎么算 生:一样。 师:结果如何 生:一样。 师:有了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公式Δx = d l ·λ,我们就可以用双缝干涉实验来测量光的波长了。 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 (教师指导学生按步骤进行观察,也可引导学生先设计好步骤,分析研究后再进行,教师可将实验步骤投影)

13.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教案

13.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教案

13.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掌握实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故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x 、L、d、λ的准确测量。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理论推导,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双缝干涉仪、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

测量头、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双缝干涉现象中,明暗条纹出现的位置有何规律? 生:当屏上某点到两个狭缝的路程差 λ,n=0、1、2…时,出现明纹;当Δ=(2n+1)Δ=2n· 2 λ,n=0、1、2…时,出现暗纹。 2 师:那么条纹间距与波长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推导一下。 (二)进行新课 1.实验原理 师:[投影下图及下列说明] 设两缝S1、S2间距离为d,它们所在平面到屏面的距离为l,且l>>d,O是S1S2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O到S1、S2距离相等。

推导:(教师板演,学生表达) 由图可知S 1P =r 1 师:r 1与x 间关系如何? 生:r 12=l 2+(x -2 d )2 师:r 2呢? 生:r 22=l 2+(x +2 d )2 师:路程差|r 1-r 2|呢?(大部分学生沉默, 因为两根式之差不能进行深入运算) 师:我们可不可以试试平方差? r 22-r 12=(r 2-r 1)(r 2+r 1)=2dx 由于l >>d ,且l >>x ,所以r 1+r 2≈2l ,这样就 好办了,r 2-r 1=Δr =l d x 师:请大家别忘了我们的任务是寻找Δx 与 λ的关系。Δr 与波长有联系吗? 生:有。 师:好,当Δr =2n ·2 λ,n =0、1、2…时,出现亮纹。 即l d ·x =2n ·2 λ时出现亮纹,或写成x =d l n λ 第n 条和第(n -1)条(相邻)亮纹间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