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

第三单元测试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2013,辽宁大连)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A.汽油B.氢氧化钠溶液C.加洗涤剂的水D.热水

2.(2013,山东泰安)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溶质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自动分离

3.向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 g水,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5% B.5% C.10% D.20%

4.(2013,长沙)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

B.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感变淡

C.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将100 g 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 蒸发掉10 g水,无晶体析出

B. 加入10 g 10%的M的溶液

C. 加入10 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

D. 加入10 g水

6.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7.根据你对溶液组成的认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和

B.20 mL浓硫酸与80 mL水相混合后得到100 mL稀硫酸

C.20 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D.20 mL酒精放入盛有80 mL水的烧杯中,所得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8.某同学用25 ℃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 ℃,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9.(2013,河北,改编)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表3-1:

表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四杯溶液都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能力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0分)

10.(10分)请根据题意,选择下列词语填空:“饱和” “不饱和” “浓” “稀” “多” “少” “一定”或“不一定”。

已知: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食盐和熟石灰的质量分别为36 g和0.17 g,现有甲、乙两只烧杯各盛100 g水,在20 ℃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在甲烧杯中加入30 g 食盐,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甲,则甲为______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_________,所以属于_______溶液。

(2)在乙烧杯中加入1 g熟石灰,充分搅拌后得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溶液乙,则乙为______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_______,所以属于______溶液。

由实验可知,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_____是饱和溶液,稀溶液______是不饱和溶液。

11.(9分)用如图3-1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硝酸铵(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导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图3-1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导管内液面上升。(2)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而增强。

12.(9分)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如图3-2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

图3-2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注射液的密度为1 g/mL)。(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是

(3)有一瓶注射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液体减少为50 mL,从100 mL变至50 mL的过程中,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的是(选填字母)。

图3-3

13.(12分)大雪过后,为了疏通交通,环卫工人常采用在交通要道上铺撒“氯盐融雪剂”的方法。为了解“氯盐融雪剂”融雪的原理,小红同学查阅到以下资料。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3-4

材料一:“氯盐融雪剂”一般是由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材料二:在通常情况下,纯水的冰点为0 ℃;20%的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为-10 ℃;35%的氯化钠溶液的冰点是-19 ℃。

(1)铺撒“融雪剂”可快速融雪的原因是 ; 空气中的液态水变成雪花,其分子间间隔变 ;

(2)“氯盐融雪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融雪效果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

14.(2012,长春,9分)结合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3-5

(1)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用 滴加;

(2)操作D 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3)上图操作中,一定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 15.(2013,广州,节选,10分)实验室需配制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

(1)计算。配制40 g 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 g ,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mL (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 g/mL )。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填字母)。

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量取。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字母)。

图3-6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5)稀释。20 ℃时,将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3-2中找出需要用到的数据:g/mL。

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单位:g/mL)

表3-2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4分)

16.(6分)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g;若用溶质质量分数20%的葡萄糖溶液g加水也可稀释成50 g溶质质量分数8%的溶液。

17.(8分)小明感冒发烧,医生给他开了一次输液的处方,如图3-7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3-7

(1)在这次输液中,理论上共有______g葡萄糖进入小明体内。(10%葡萄糖溶液的密度ρ=1 g·cm-3)

(2)某药剂厂日平均生产上述生理盐水2.5 t。问:从理论上说该厂每年至少需纯净的氯化钠______t。(一年以365天计)

参考答案与点拨

第三单元测试

一、1.C 点拨: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时,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作用,故C 正确。

2.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溶液的基本性质。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A 错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B 错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和液体,也可以是气体,C 错误;溶液具有稳定性,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自动分离,D 正确。

3.C 点拨: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100g

100g 100%20g 100=?+?,故选C 。 4.A 点拨:汽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蛋汤太咸了,加水稀释后会使其咸度降低,口感变淡;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要在鱼塘中加一个喷水泵,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水中的氧气的溶解量;凉茶水属于溶液,因而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D 点拨:A 中原溶液蒸发掉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B 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同种溶液,溶液浓度不变;C 中加入同种固体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 中加入溶剂,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6. C 点拨: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的方法。在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然后结合溶液的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说明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A 正确;向其中加入新鲜的萝卜块,饱和食盐水会使萝卜中的水分析出,故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B 、D 正确;饱和食盐水会使萝卜中的水分析出,但析出的水不一定能将未溶解的固体全部溶解,C 错误。

7.A 点拨:溶液质量可以相加,溶液的体积不能相加,故A 正确,B 错误;20 g 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16%100g

100g 20g 20≈?+C 错误。 8.C 点拨:溶液升温后氯化钠全部溶解,则溶液中离子数量增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大;溶液由25 ℃上升至60 ℃溶剂量无变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大,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9.C 点拨:根据所给数据可知,甲、乙、丁三种物质有剩余,在该温度下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丙物质没有剩余,所得溶液不一定为饱和溶液,A 错误;丙物质全部溶解,溶剂量相

同,故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B错误;相同温度,相同溶剂(质量、种类均相同)时,溶解的物质质量越大,则该温度下对应物质溶解能力越强,故20 ℃时,甲、乙、丙、丁溶解能力的关系为丙>乙>甲>丁,C正确;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均为50 g,相同,D错误。

二、10.(1)不饱和;多;浓

(2)饱和;少;稀;不一定;不一定

点拨:该题是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概念的含义,明确上述溶液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1.(1)减小(2)吸收(3)降低

方法规律:解答本题要注意跨学科巧结合,通过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导致试管内压强的变化加以分析。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试管内气体收缩,压强变小,使得玻璃导管内液面上升;对比两侧导管内的液面上升情况不难发现,右侧导管内液面明显高于左侧,说明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

12.(1)氯化钠;0.9%(2)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3)D

点拨:溶质为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为0.9 g/(100 mL×1 g/mL)×100%=0.9%;因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故长期密封放置也不会析出固体,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当注射液敞口放置时,水分不断蒸发,浓度逐渐增大,故A、B选项不正确,体积未减少时,溶质质量分数不为零,故C不正确。

13.(1)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后冰点降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大

(2)“氯盐融雪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融雪的效果越好

点拨:本题是信息给予题,认真分析所给信息是解题关键。由资料二可知,水中加入氯化钠后冰点降低,因此铺撒“融雪剂”可快速融雪;“氯盐融雪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冰点越低,则融雪的效果越好;水凝固后体积增大,是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缘故。

三、14.(1)胶头滴管(2)加速溶解(3)A、B

方法规律:对于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可运用图示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对应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式可得出正确结论。(1)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为避免加入水过多,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2)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3)A中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实际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水偏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5.(1)4 ;36 (2)A (3)B、C (5)1.063

点拨:本题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溶液配制的相关知识。(1)所需硝酸钾质量为:40 g×10%=4 g ,所需蒸馏水质量为:40 g-4 g=36 g ,换算成体积为:/mL

g 1g 36=36 mL 。(2)要先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到所需质量,再添加药品直到天平平衡。(3)量取液体要用到量筒,当接近所需刻度时要用胶头滴管滴加。(5)20 ℃时,将20 mL 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需计算20 mL 硝酸钾溶液的质量,这就需要查出20 ℃时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密度。

四、16. 4 ; 20

方法规律:解答本题可结合关系式法和等量关系法解答。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葡萄糖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是50 g×8%=4 g ;加水稀释,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求解,设需20%的葡萄糖溶液质量为x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20%x =50 g×8%,x =20 g 。

17.(1)50 (2)8.2

点拨:(1)500 mL 即500 cm 3,由公式m =ρ·V ,可知500 mL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的质量为500 cm 3×1g·cm -3=500 g,含溶质的质量为500 g×10%=50 g,即进入体内的葡萄糖的质量为50 g 。(2)每年需要NaCl 的质量为2.5 t×365×0.9%≈8.2 t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 【知识解读】 1 2所示,一个水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同种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相同,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物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如图 。所以,虽然他们组成相同 但是结构不同,而不是同一物质。 4、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重点) 【知识解读】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据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性质对比来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中考中,常考的事例都是生活中和初种化学教材中大家熟悉的例子。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性质决定变化。性质表示一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变化表示这种变化正在或已经发生。例如,碗易打碎,描述的是性质,碗仍然完好无损;而碗打碎了,描述是变化,则碗已经成为了碎瓷片。同时要注意,一些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形状、状态、密度、气味、味道等 组成与结构 性质与变化 用途与制法 决定 决定 变化 性质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

不需要发生任何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首先,判断描述的是变化还是性质,如果描述的是性质,再假设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则描述的是化学性质;如果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或不能发生变化,则描述的是物理性质。 三.绿色化学(热点)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原料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的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环节 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三个方面: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知识解读】 1、实验现象是通过人体感觉器官直接观察感觉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实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而得到的。 2、在描述时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不能混淆,常见的是现象中有结论,尤其是在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3、“白烟”是由固体小颗粒组成的,“白雾”是由小液滴组成的。在现象描述时不能将二者混淆。 三、探究蜡烛的燃烧: 1、观察蜡烛燃烧:①点燃蜡烛,蜡烛先熔化,再气化,最后燃烧;②蜡烛燃烧时,有黄色的火焰,冒出少量的黑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③蜡烛熄灭时,冒出有刺激性气味的白烟;④蜡烛熄灭后,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 2、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①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一会儿,迅速将烧杯倒置,倒入少量澄清石灰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溶液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 题栏内) 1.下列物质分别投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糖 B .食盐 C .碘 D .高锰酸钾 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 .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 3.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C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 .用食醋除去水垢 4.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①降低温度;②升 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相同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能达到目的的有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B .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C .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的溶液 D .溶解度: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溶质的最大值 6.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氢氧化钠 D .蔗糖 7.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 B .在t 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 .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8.将60℃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溶剂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溶解度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度大的溶液 C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 D .不饱和溶液一定比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小 10.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 ①温度 ②固体物质的种类 ③水的质量 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 A .①④ B .② ③ C .①② D .③④ 11.常温下,在两只各盛100mL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 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常温下,甲、乙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 .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 .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12.20℃,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 ,分别加入到四个盛5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 其溶解情况如右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 D. 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1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指南(化学),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11章。 三、学生分析 本人所教化学学科有两个班,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较差,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前各科成绩都较差,没有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学习方法不对,且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对所学化学知识不能进行归纳系统化,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四、教材分析 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

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五、目标任务 1.让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等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2.使学生学习一些常见金属材料、溶液及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掌握部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题的各种技能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

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 3 页 共 5 页 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关于溶质类属和溶液的名称正确的是 ( ) A .混合物、碘酒 B .单质、液态氢气 C .化合物、生理盐水 D .氧化物、白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悬浊液 B .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 .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3.要从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有下列操作可选择: ①过滤;②烘干;③加水溶解;④水洗;⑤蒸发结晶。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⑤ C .③→①→④→② D .③→①→⑤→④ 4.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3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 质质量分数(ω)与时间(t )的关系正确的是 ( ) 5.某医院需要配制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 0.9%) 1000g,下列配制过程正确的是 ( ) A .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 B .用托盘天平称取9g 氯化钠 C .配制生理盐水可以用粗盐 D .用量筒量取1000mL 水 6.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A .计算、量取、溶解 B .称量、溶解、搅拌 C .计算、称量、溶解 D .称量、加水、溶解 7.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 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 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 t

独家(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word打印版)

(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题汇总(word打印版) 1.1化学真奇妙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铁丝弯曲 B. 西瓜榨汁 C. 食品腐烂 D. 灯丝熔断 2.(2016?遂宁)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 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 3.下列变化中,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铁铸成锅 B. 葡萄酿成酒 C. 木柴燃烧 D. 面包发霉 4.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 B. 花香四溢 C. 投鞭断流 D. 钻木取火 5.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 其中发生变化的是()

A. 黄山云海 B. 徽州石雕 C. 广德太极洞溶洞 D. 阜阳剪纸 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粮食酿成酒②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 车圈生锈了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 很快会干 A. ①②③ B. ②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7.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的燃烧 B. 食物腐败 C. 植物光合作用 D. 酒精挥发 8.下列过程中, 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火箭发射 B. 节日焰火

C. 风力发电 D. 葡萄酿酒 9.下列过程中,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煤气燃烧 C. 石蜡熔化 D. 大米酿酒 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 10.水通直流电, 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________ , 可以用________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________性的气体, 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 11.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 加热, 白糖熔化变成液体, 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 变化.若继续加热, 白糖变黑, 生成了碳, 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 12.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 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 能源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 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 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 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 . (2)能源问题:________ . (3)粮食问题:________ . (4)环境问题:________ . 13.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 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 只是蔗糖分子________ (填“获得”或“失去”)能量, 蔗糖分子运动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 因而属于________ 变化.如果继续加热可能变成黑色, 此时, 蔗糖分子本身

鲁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竹子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化肥、农药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一)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点燃镁条 (1)现象: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试液的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红色)。3、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注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语言中,不能出现物质名称,它不同于实验结论。如:实验现象是蜡烛燃烧发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结论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 能量的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能量的储存:光合作用 (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发光、发热等。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在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等。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

九、1、溶液形成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溶液放置较长时间会出现分层和沉淀现象() 2、溶液一定是液体。() 3、同一溶液的各部分性质相同。() 4、溶液的溶质一定只有一种。() 5、任何物质放入水中搅拌后都可得到溶液() 6、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7、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8、蒸馏水是一种溶液。() 9、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0、将KNO3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所得液体仍是溶液。() 二、填空题 1、将10克食盐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液总质量为______克,溶剂质量为____克,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比为______,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比为______。 2、 自习反馈 1、将白糖、面粉、味精、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 B、面粉 C、味精 D、食盐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B、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在不同物质里的溶解现象不一定相同 C、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水组成 D、一定条件下,不同物质在同一物质里的溶解现象不一定相同 3、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 4、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涤剂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 D、用淋浴露洗澡 5、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 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能透过淡 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 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 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减小 6、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通入一定量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置片刻,会有___________沉淀下来。再滴加稀盐酸,待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剩下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溶剂是 ___________。 7、小林就餐时不小心把油污弄到衣服上,发现用水怎么也洗不掉,他使用洗衣粉后,洗污被洗掉了,这是因为洗衣粉具有______________ 功能,小岩建议他可用汽油洗去,用汽油洗去油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定量的物质 A、硝酸铵固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食盐固体 (1)使u型管内b处液面升高的物质是(填序号,下同)_____ (2)使u型管内a处液面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 (3)使u型管内a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是_____。 9、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后,老师的提问及同学的回答如图所示: 老师:对于溶液,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 王华:溶液是一种混合物 李佳:溶液中各部分密度相同 陈军:溶液是无色透明的 (1)以上三位同学中能够正确描述溶液特征的是______同学。 老师接着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王华回答:“不溶于水的物质能溶于其它溶剂吗?” 李佳回答:“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2)如果用实验回答王华的问题,则应该选择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

鲁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A.B. C.D. 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3.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B. C. D. 4.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5.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 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 A.A B.B C.C D.D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 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7.有 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0% B.45% C.30% D.22.5%

九年级化学溶液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溶液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 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 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D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海水一经降温,就会有大量食盐晶体析出 B 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时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C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够溶解硝酸钾 D 将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再冷却,仍旧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3.粗盐提纯实验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 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酒精灯 B 量筒、烧杯、试管夹、蒸发皿、铁架台 C 漏斗、玻璃棒、镊子、蒸发皿、铁架台 D 试管、量筒、药匙、玻璃棒、酒精灯 4.20℃时,有二杯饱和的A溶液:甲杯盛100g,乙杯盛150 g,在下列条件下,两杯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相同的是() A 两杯溶液都降温至10℃ B 同温下,甲杯蒸发掉10 g水,乙杯蒸发掉60 g 水 C 甲杯加25 g A溶液,乙杯减少25 g A溶液 D 同温下,两杯都蒸发掉30 g 水 5.把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看到的现象是() A 溶液变为无色 B 有白色沉淀析出 C 有蓝色晶体析出 D 无变化 6.25℃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5 g X物质,6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10 g Y物质,则X和Y的溶解度相比()

A X>Y B X<Y C X=Y D 无法比较 7.t℃时某溶液200 g,蒸发掉20 g水后,析出8 g晶体,又蒸发20 g水后析出晶体12克,则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 A 40 g B 50 g C 60 g D 100 g 8.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的是() A.酒精和水B.氯化钠、硝酸钠C.铜粉、铁粉 D.实验室制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 9.从氯酸钾制取氧气剩下的残渣中回收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应该是() A.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C.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D.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10.t℃时,将两份质量分数相同的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其中一份蒸发去20 g水(温度不变),另一份加入7 g A物质,都能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则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A.7 g B.14 g C.35 g D.70 g 11.20℃时的饱和溶液两份,甲为100 g,乙为150 g,温度不变,将甲蒸去10 g水析出晶体m g,乙蒸发去20 g水析出晶体n g,则m和n的数值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n=2m B.m=n C.m=2n D.无法确定 12.下列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A.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处 B.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余外部分要剪去,并用水润湿贴紧,不留气泡 C.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13.蒸发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开始析出晶体后,要用玻璃棒搅拌液体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测试题

《溶液》测试题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a-40 Cu-64,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100mL20%的NaCl溶液倒出10 mL后余下的溶液与最初的溶液相比() A.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 B.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变小了 C.溶质的质量变少了 D.B和C都正确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中可能含有多物质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7.实验室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 g,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 g B.10 g C.50 g D.100 g 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②③④⑤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10.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11.把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 12.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 A.26.5% B.30% C.25% D. 1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不可能是()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14.将m 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 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5.可以作为溶质的()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16.在一定温度下,为使溶质是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办法是()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加入溶质 D 增加溶剂 17.现有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 B 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 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D 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 18.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A 温度高低 B 溶质、溶剂的量 C 溶剂种类 D 溶质种类 19.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m质:m剂=1:10 B.m质:m液=1:10 C.m质:m液=1:11 D.m剂:m液=10:11 20.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 B.硫酸铜 C.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 D.食用加碘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2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液名称澄清的石灰水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38°“四特”白酒稀硫酸碘酒 溶质的化学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总1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1、材料分为—————————————————————和—————————————————————————。 2、物理变化是指。 化学变化是指。 3、镁带燃烧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4、无色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色。 5、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6、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7、化学变化的特征:。 8、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有:、、、、。 9、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的能量观):常表现为、、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 10、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11、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等)构成的。 12、水是由——————构成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氢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 13、化学就————————————————————————————————————————————————————————————。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1、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设、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1、“三不原则”不,不,不。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 氯化钠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溶液C.硫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全部是H+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答案】C 【解析】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会使溶质析出出现浑浊,故此选项错误. B、由20℃时氯化钠溶解度可知,30g 氯化钠不能都溶解在50g 水中,只能溶解18g 形成68g 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C、硫酸在水中电离时会出现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除氢离子外再无其他带正电的离子,故此选项正确. D、溶液一定透明但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的溶液是蓝色的,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 甲物质加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 度相同,选项A 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 B 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将40g 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 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选项C 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两种饱 和溶液升温至30 ℃,都成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D 错误。故选D。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识点提纲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 识点提纲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初三化学考点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的殿堂(1-10分) 考点一化学学科认识 1、化学的概念 2、化学研究的范畴 3、化学的作用 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高频) 类型:概念、伴随现象、微观变化、关键词(形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操作现象、工业生产类) 考点三体验化学探究 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2、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猜想等 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及注意事项(高频) 1、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仪器、间接加热仪器。 2、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计量仪器 4、固定和支持的仪器 5、分离物质的仪器 6、其他仪器 考点五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药品存放、化学药品的使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高 频)、液体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6年11考)、酒精灯给试管 里的固体加热(6年4考)、加热注意事项。 3、过滤:原理、作用、所需玻璃仪器、装置及操作要点。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注水法。 5、仪器的连接 6、仪器的洗涤 考点六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考点七常见化学品标识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1-8分) 考点一分子及分子运动(高频) 1、分子:定义、分子的性质、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水的三态变化:本质、微观解释。 3、水的天然循环 考点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水资源的现状 2、净化天然水(高频):沉降、过滤、吸附、蒸馏。(过滤见一单元考 点) 3、自来水生产过程 4、简易净化器:对填充物的作用认识。 5、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 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以 及产物的判断、实验结论、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推广(分)2、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检查装置 考点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高频) 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内容、用途、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考点五混合物与纯净物 概念、宏观区别、微观区别、判断方法、联系。 考点六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反应类型的概念、表达式、举例、特征。 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 40 Cl: 35.5 C: 12 O: 16 H:1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5=3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石灰水B.液氧C.牛奶D.冰水 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 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B.烧碱C.食盐D.熟石灰 3.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底会有固体析出D.瓶内各部分溶液的浓度都相同 4.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A.晶体质量不变B.晶体质量减少 C.氯化钠溶解度增大D.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5.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A.压强增大而减小B.压强减小而减小 C.温度升高而升高D.温度降低而减小 6.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B.溶液质量减少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7. 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汽油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汽油能够溶解油污从而挥发除去 C.食醋能够除去热水瓶中水垢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D.盐酸能够除去铁制品表面上的铁锈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8.(2012.孝感市)实验室要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g,水的体积为45mL B.在托盘天平左盘加5g砝码,然后在右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再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C.用50mL量筒量取45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 D.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2012.桂林市)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A B C D 11.(2012.德州市)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 略降低温度 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12.(2012.黄冈市)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1、材料分为 —————————————————————和 ————————————————————————— 。 2、物理变化是指。 化学变化是指。 3、镁带燃烧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4、无色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色。 5、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6、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7、化学变化的特征:。 8、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有:、、、、。 9、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的能量观):常表现为、、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 10、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11、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等)构成的。 12、水是由——————构成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氢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 13、化学就————————————————————————————————————————————————————————————。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1、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设、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1、“三不原则”不,不,不。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取少量,液体ml,固体只需要盖满。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能,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入————————————。 3、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药品用。取用块状药品用,取用是试管必须,切不能直立。 4、倾倒液体时,先拔下瓶塞,放在桌面上,拿起试剂瓶,标签,(目的)使瓶口紧挨试管口,将液体缓缓的倒入试管。 5、取少量的液体用,使用时应,目的是。使用后不能,目的;也不能,目的。 6、酒精灯的灯焰是由、、组成,外焰的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加热; 使用时注意事项:酒精容积不能超过酒精灯体积的;绝对禁止,;绝对禁止;用完酒糟灯,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吹。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口要低于试管底(原因)。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药品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不要对着自已或有人的方向,要 与桌面保持度角。可以给固体加热的仪器有;可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 7、给试管加热时,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 。 8、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9、加热硫酸铜晶体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鉴别水的方法是。 10、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11、说出化学常见仪器的名称: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精心整理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