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描写事物、动植物

如何能描写事物、动植物
如何能描写事物、动植物

题目要求:写你喜欢的一个事物(所有的事情和物体称为“事物”)或动、植物。

一、指导要点

1.可以用自述的形式来介绍小闹钟、小溪流、一种动物或植物。要写得具体、生动。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素材可以是教科书、小书包、课桌、电视机、电冰箱。完成习作后修改自己的文章。

2.动物呢,就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观察动作要仔细,要有耐心,有时要反复观察。比如小鸡吃食,公鸡打鸣,鹅鸭凫水,猴子嬉戏,鸟儿飞翔等等。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适当地打比方。当然也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3.植物呢,就写植物的形状、色彩、气味、动静变化及不同季节的不同状况、本身的功能及给予人们的好处等。尤其要动静搭配着写。

二、编拟提纲

写动物

1.交代动物的来历、外形特点,给其取个好听的名字并交代取名理由

2.写动物的生活习性、睡、玩、斗,可以联想一件事来说明它惹人喜欢,特别写通人性的一面

写静物

1.来历:它的历史和经历

2. 写好事物的形状,结构,由外到写,打比方。有画面的要描交代上面都是什么展开联想。

3.作用及价值

4.感受:喜欢它舍不得借给别人,哪怕睡觉也拿在手上或藏起来。

写植物

1.交代植物长在什么地方,来历、怎么吸引读者

2.先整体描写(由远到近)把它与周围景物连起来,如(蓝天、白云、太阳……)再具体描写(高粗细叶花果)。

3.写出它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写花要先花瓣花蕊各色各样的花。

4.写风吹时的姿态、声响,与小动物相连,可以联想

5.写自己喜欢的心情(1)经常浇水(2)去看它长大了没有(3)抚摸(4)把自己的心思告诉它。

5.如果想借物喻人就:(1)写物不择土壤,不需要管理,默默生长,给人奉献自己的美(给人们的多,给自己的少)(2)写不怕风吹雨打,顽强生长(3)赞美具有这一品质的人(4)结尾用叹词或反问句

三、提示手法。

可以用第三人称,也可以用第一人称自我叙述的手法写。

选材上尽量不要俗套,要有点新意,写别人写得少的。

四、例文引路。

桃树

□陆静

(此文刊于2006年第4期《简妙作文》)

外婆家门前有一棵桃树。

每到春天,桃树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在蒙蒙的雨雾中欢笑着。花香引来蜜蜂忙着采花粉,花香引来蝴蝶翩翩飞舞,花香引来我们在树下嬉戏玩耍。

这满树的桃花成了外婆门前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慢慢地,花儿凋谢,在枝头留下了一个个小小的青桃,仿佛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绿叶丛中偷看着行人。

桃子先是椭圆形的,上面长满了绒毛。桃子渐渐成熟,毛也褪掉了,形状也由椭圆形变成圆形带尖了。

熟透的桃子,皮变得又白又嫩,水灵灵的透明发亮,里面的汁水像要喷出来似的,常常引来一群小孩子在桃树下转圈圈偷看桃子,要是瞅准没人,准会摘下一个放在口袋里偷偷溜走。

未成熟的桃子要用刀削皮,吃着也比较生硬。而熟透的只要用手轻轻一挤,皮便会整块的掉下来,汁水也随之流了出来。白嫩的果肉展现在你眼前,不愁你不咬上一口。

我常常像猪八戒偷吃人参果那样,还没品出滋味,果肉已进喉入肚了,而外婆则用心观赏,细细品味。她说:“桃树有灵性,你不尊重它,它来年就不结了。”我不知外婆的话是真是假,不过,我对桃

树的付出感到敬佩。

因此,我每摘下一个桃子都会对桃树说:“桃树妈妈,谢谢你的赏赐,来年再结好多的桃子给我吃吧!”外婆家的桃树成了我每年必去探望的朋友。

养文竹

四年级□黄琦

(10年8月25日《扬子晚报》,10年9月10日《网上家长学校》、10年第5期《青少年写作》,21010年11月24日《语文报》、

2010年11期《小学生天地》)

“妈妈,这是什么呀?上看树叶似松柏,下看树干像竹子。”

“这叫文竹呀!它既有文弱之气,又有松树之节,还有竹子之骨!你看它的杆多像文人用的毛笔杆呀。”

妈妈的介绍,我对文竹有了兴趣。文竹确实文弱,老是不长,有时还掉叶子。有点像娇嫩的婴儿。

经过好长时间的调养,才变得茁壮起来:总共长了五根,有的粗壮,有的纤细,仿佛知书达理的书生聚在一起。

竹冠像一把撑开的小伞,上面平展展的,像被锋利的刀削过一样,一纸放在上面也不会掉下。叶子像松树的针一样,摸上去却软绵绵的。风一吹,摇头晃脑,好像在舞蹈,又像向我招手:“谢谢,谢谢你这么关心我。”树干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往上冒。

文竹身居白色的花盆里,花盆四周艳丽的孔雀在树荫下嬉戏。红色的托盘,加上葱绿的文竹和白色的花盆构成了一处风景。看着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