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行政伦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行政伦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行政伦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历来都是()。

A.正义B.民主

C.道德D.公平

2.古代希腊.罗马的正义观是()。

A.神学正义观完整

B.权利正义观

C.自然正义观

D.契约正义观

3.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

A.行政效率观B.行政法治观

C.行政伦理观D.行政权力观

4.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

A.重法轻德B.德法并重

C.重德轻法D.德法并废

5.韦伯认为,工具理性的主要标准在于()。

A.法治B.效率

C.公正D.民主

6.人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观性和自为性,称为( )。

A.人的主观性

B.人的自为性

C.人的主体性

D.人的自主性

7.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

A.经济基础不断发展

B.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

C.行政人员自律

D.依法行政

8.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

A. 行政人员的独善其身

B. 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

C. 行政组织的教化

D. 社会创造的外在环境

9.人们对待自我、他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心理倾向是( )。

A.作风

B.本能

C.兴趣

D.态度

10. 行政伦理评价最重要的方式是()。

A.行政行为习惯B.行政人员内心信念

C.社会舆论D.行政监察

11.德性的实质是()。

A.责任B.义务

C.良心D.能力

12.行政责任的具体实现主要体现为()。

A.道德责任B.法律责任

C.外部行责任D.消极责任

13.下列特征中不为法律规范和纪律规范所共有的是()。

A.成文性

B.罪责自负性

C.强制性

D.国家意志性

14.目前,世界上各国普遍采用的行政责任制度是()。

A.无责任制B.无限责任制

C.有限责任制D.宪政责任制

15.官僚主义的要害是(D)。

A.形式主义

B.个人主义

C.好大喜功

D.脱离群众

16.行政荣誉按照()来划分,可以分为团体荣誉和个人荣誉。A.荣誉主体B.产生的原因

C.内容D.形式

17.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中,具有精神内核意义的是()。

A.宪政责任制

B.政党责任制

C.有限目标管理制

D.公仆责任制

18.依附人格产生于以下哪种社会治理模式中()。

A.统治型B.法治型

C.管理型D.服务型

19.在政府治理模式走向德治的过程中,治理工具主要表现为()。A.法律制度B.伦理规范

C.政策法规D.行政法规

20.行政作风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

A.主观努力B.客观基础

C.内在体现D.外在显现

21. 一般伦理规范以()为主。

A.应为模式B.勿为模式

C.能为模式D.可为模式

22.理想与信念教育更多地属于何种范畴?()。

A.法制教育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D.文化教育

23.考察政府信任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A.政治疏离感B.政治信任感

C.政府信誉度D.公众好感

24.把良心区分为“行为之前的良心,伴随行为的良心和行为之后的良心”的人是( )。

A.黑格尔

B.费希特

C.费尔巴哈

D.康德

25.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

A.内在本质B.外在形式

C.主观要素D.客观基础

26.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中国古人是( )。

A.帝喾

B.管仲

C.晏婴

D.商鞅

27.根据孟子的观点,良知的理论基石是( )。

A.性善论

B.性无善无恶论

C.性恶论

D.性亦善亦恶论

28. 在传统社会,行政权力来源于( )。

A.宗教权力

B.公民授权

C.最高统治者的授权

D.神的授权

29.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良心不是与生俱来的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

C.良心的内容是客观的D.良心是一种道德范畴

30.国际上著名的行政伦理监督评价机构“透明国际”在下列哪个国家成立(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31.诚信的重心是( )。

A.主观的“诚”

B.客观的“信”

C.个体的“诚”

D.群体的“信”

32.行政人员是行政效能的( )。

A.基础

B.内容

C.主体

D.客体

33.行政伦理学发展中规范的契约论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A.斯科特B.罗尔斯

C.诺齐克D.哈特

34.最早提出”自律”概念的思想家是( )。

A.马克思

B.黑格尔

C.康德

D.费尔巴哈

35.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

A.否定性B.肯定性

C.中性D.客观

36.在农业社会中,行政伦理规范的核心思想是( )。

A.忠

B.义

C.孝

D.廉

37.一般而言,行政责任体系中,法律责任属于( )。

A.主观责任

B.客观责任

C.道德责任

D.积极责任。

38.政府信任关系是指()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

A.公民B.公众

C.行政相对人D.行政官员

39.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表现为( )。

A.行政意志

B.行政信念

C.行政习惯

D.行政情感

40.考察政府信任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A.政治疏离感B.政治信任感

C.政府信誉度D.公众好感

41.我国的党纪处分和政纪处分都包含的一种形式是( )。

A.警告

B.记过

C.留观

D.降级

42.行政职位属于行政体系的( )。

A.客观结构

B.主观结构

C.组织结构

D.权力结构

二.简答题

1.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

2.如何理解依法行政?

3.行政态度具有哪些属性?

4.为什么说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5.行政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6.简述正义与公平和公正的关系。

7.简述政府信任关系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

8.行政态度具有哪些属性?

9.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

10.行政责任具有哪些特点?

11.简述行政人员的德性与行政良心的关系。

12.从哲学的层面看,如何把握民主的性质?

13.行政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4.简述行政态度中的障碍。

15.法律规范具有哪些特征?

三、论述题

1、行政荣誉对行政组织及社会有何作用?

2、联系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问题,说明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设方向。

3、行政责任与行政职位的关系是什么?

4、试论行政信念对行政人格构成的作用

5、结合实际分析比较纪律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关系,试述我国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6、试从行政荣誉的形成过程分析荣誉与责任的关系。

7、为什么说农业社会中的行政人格是依附人格?

8、联系实际,试分析我国行政伦理道德的现状及加强行政伦理监督的必要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