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题及答案

专题七练习题

1.通过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而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地位的是()

A.金融资产阶级 B.大商人 C.新贵族 D.工商业资产阶级

2.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

①立法②行政③司法④考试⑤监察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3.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统一后的德国为()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制君主国家 C.总统共和制国家 D.君主专制国家

4.“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戏剧,不具有革命性质”,麦考莱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其实质是()

A.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

C.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

5.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标志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1791年宪法的制定

C.《拿破仑法典》的实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6.世界近代史上,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利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人生而平等 D.三权分立

7.下列有关英国国王与首相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

B.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只是国王的得力助手

C.英国国王是个“虚君”,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和司法权

D.英国国王是个“虚君”,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和立法权

8.2007年,由于美国军队深陷伊拉克战场,需紧急调动部队进行增援。调动军队这项权力应属于()

A.总统布什 B.美国国防部

C.美国国会D.美国陆军部

9.法国的国庆日是在哪一天?()

A.7月4日

B.7月14日

C.10月1日

D.1月1日

10.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对该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②实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民主

③方式是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④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各国统治秩序混乱

⑤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③④

11.1789年,美国举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总统选举,谁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

A.亚当斯

B.杰斐逊

C.华盛顿

D.林肯

12、当今美国交替上台执政的两党是()

①民主党②自由党③共和党④联邦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据原因是()

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

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

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

D、资产阶段缺乏斗争经验

14、“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明()

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

15.假如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总统感觉其对自己不利,那么他面临的以下几种选择,最能体现总统权力的是()

①被迫通过②可以否定③可以通过也可以否定

A.① B.② C.③ D.都不对

16、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C.“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D.“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17.在近代,英、美、法、德等国虽然都确立了代议制,但其代议制的形式却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的()

A.国情不同 B.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C.传统不同 D.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不同

18.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19.美国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中央集权原则

B.分权制约原则

C.民主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20.下列关于英国和美国两种政治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①美国总统和英国国王都拥有相当大权力②美国的总统由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③美国总统有权解散国会,英国议会有权罢免首相④美国总统可以连任两届,而英国首相可以连任几届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③④

21.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说明英王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结合17世纪的有关史实概括说明。(9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揽大权。有时还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行使权力。他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他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做?(6分)

(2)美国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是否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相违背?为什么?(5分)

23.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比较英德政体的异同。说明美国1781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12分)

24.(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引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议员之选举人所需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

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引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四】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及结束。”

第15条规定:“由皇帝任命帝国的宰相”。

第18条规定:“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阅后回答:

(1)材料一秦始皇为了做到“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重大创新?(3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2分)

(2)材料二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4分)

(4)材料二、四中,德意志帝国皇帝与英国国王相比,权利方面有何异同?(4分)

(5)从秦始皇到英国国王、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利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的趋势?(2分)

专题七练习题答案

1-5 DAABD 6-10 DAABB 11-15 CDBAB 16-20 AABDB

21参考答案: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英王实行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9分)

22参考答案:

(1)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美国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使其政体称之为总统制共和制,或简总统制。宪法的这一规定,目的是为了使联邦的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解决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问题。(6分)

(2)不违背。因为宪法同时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从而使国家的权力不会过分集中到总统手上。(5分)

23.⑴英、德:君主立宪政体;美、法共和制政体。(2分)

⑵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都保留了君主。(2分)不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的象征,而议会至上。德国皇帝却拥有很大实权,主宰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4分)

⑶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4分)

24.(17分)

(1)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集行政权、司法、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分)

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2分)(2)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利(确立议会的主权)(2分)

(3)积极性: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从而避免了权力的绝对性,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局限性:保留黑奴制度;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公民权,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借口印第安人不纳税,不给印第安人公民权。等等。(4分)

(4) 同:都是君主立宪制。

异: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德国皇帝拥有大权,议会权力有限。(4分)(5)从封建社会专制到资本主义社会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点

专题八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二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 两大力量:军与民。 三大阶段:1840年至19世纪70年代之前;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三大侵略特点:第一阶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点,战争开国门。第二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瓜分狂潮。第三阶段:日本大规模侵华旨在灭亡中国。 二、重大历史线索 1.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1)1840年至19世纪70年代之前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西方列强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积极扩展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要求开埠通商、协定关税是这一阶段商品输

出的要求,也是列强侵华的特点。 (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因此,其经济侵略特点,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具体反映在要求在中国修筑铁路、开设工厂、提供贷款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完成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同时也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希望瓜分中国。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日本大规模侵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侵略中国的主要是日本,其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从而称霸西太平洋,因而灭亡中国是日本侵华的突出特点。 2.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 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评价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择的素材看:多以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评价。 2.从考查的功能看:不着眼于“是什么”,而是着眼于“为什么”。题干所展现的内容,多是中学教材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 B.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题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 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3.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4.《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5.“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周王室强大 B.郑伯不畏周王 C.分封制瓦解 D.诸侯之间不和 6.根据《孟子》、《管子》的说法,天子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便是附庸。这说明分封制度( ) A.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B.是“礼制”的表现形式 C.扩大了商朝的统治疆域 D.便于实行按亩纳税 7.《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被破坏 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 8.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 A.世官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9.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单选题 1.周恩来是中共外交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指挥者,他的外交活动影响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下列活动中与此相关的有() ①参与了国共两党谈判,推动合作抗日②提出“求同存异”思想,促成万隆会议成功③出席日内瓦会议,体现大国外交风采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见证中美建交历史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 2.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新中国() A. 形成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B.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3.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的决定发布后,美国宣扬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已对远东“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这表明美国() A. 阻止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B. 进一步构建对中国的包围圈 C. 极力阻止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 与中国争夺对亚非的领导权 4.1954年2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思想() A.成为新中国教育的核心理论B.有利于新中国教育方针形成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D.促使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5.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说:“从……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共同基础”是() A. 社会制度 B. 意识形态 C. 联合抗击西方殖民侵略 D. 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 6.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道:“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该论述基调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另起炉灶” D.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7.新中国初期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含义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 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渊源 和时代背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概括历史和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史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大宪章》的签定到《权利法案》的制定,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从而认识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唯物史观。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 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难点: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和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相互关系及各自作用。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故事 故事一“沉默”的女王 2014年,88岁的英国女王已经登基整整62年了,先后有13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她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她得以保持英国王室地位的主要原因。 故事二20年来女王首次要求加薪

2010年5月,英国女王要求加薪。据悉,王室开支一般每十年与政 府沟通一次,不过女王已经20年没有提出过加薪要求,而其间英国物价上涨了80%。对女王加薪的要求,英国共和党的竞选经理史密斯指出,这一要求是“国家的耻辱”。 英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的限制王权?既然限制王权又为什么要保留国王呢? 【讲授】材料 从传统中走来--13世纪《大宪章》和议会制度-------政治传统 《大宪章》最为精髓的条款是: 一、…… 二、“若不经同等身份的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行讨伐。”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中体现出英国怎样的政治传统?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中” 图示13--17世纪英国的权力分配。 【讲授】英国革命的原因、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原因)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 而非法律创造国王。”他在向议会讲话 时公然说道:“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二、在革命中妥协------“光荣革命”(过程) 【讲授】《权利法案》 在传承中创新----《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资料

编号01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课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新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活动。 三、预习并完成填空: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 阵营和以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外交原则:奉行的外交政策。 4、外交成就:(1)与、保加利亚等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2)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对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发展:(1)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改为“”。(2)在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修改为“”。

4、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三)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召开:年4—7月,在召开。 (2)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问题。 (3)特点:特点: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成就:最终达成《》。 (5)意义:缓和了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召开: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举行。(2)特点:这是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最终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4)意义: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这被人们誉为“”。 编号02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课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学习重点: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三、预习并完成填空: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1)由于美国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占据。(2)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3)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4)中国综合国力上升,逐步提高。 2、概况:年10月,联合国第届大会通过提案,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影响:(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2)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发展,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过程:(1)年4月,通过“”;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秘密访华,为访华

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2)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 (3)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4)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5)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相对君主专制而言是一种进步。 过程与方法 (1)布置学生分组预习:总结本课知识要点,课堂展示评价。 (2)阅读材料和进行中西政治比较,分析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 (3)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摘录,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和实质。 (4)师生讨论,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培养教育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及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责任制内阁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新华网伦敦6月27日电: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现年56岁的布朗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一直担任财政大臣,与布莱尔一起被视为工党的两位“设计师”。 布朗准备在就任后进行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阁重组,为工党在下次大选中“应对来自保守党的威胁”做好准备。 新课学习 从上述电文中就英国的政治体制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政治制度及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元首世袭制、君主立宪制等。 英国国王是怎样统而不治的?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王权至上到受到法律限制;君权神授到议会主权。 1.《大宪章》——宪法的雏形 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约翰国王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2)内容:学生阅读有关《大宪章》的内容,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3)《大宪章》诞生的意义 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 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体;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大周的疆域。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 A、王族(姬姓贵族); B、功臣; C、先代贵族等; 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权利——世袭的统治权 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影响: 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核心内容和显著特征:嫡长子继承制。 其他: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形成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由宗法决定的严密等级。影响: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C、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如孝道,宗亲观念的形成(家谱、祭祖)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东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皇帝制度 秦始皇确定皇帝称号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专题七 专题整合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七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制度:代议制。 三种形式: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 四个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四部宪法(文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二、重大历史线索 1.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与特点 (1)确立: ①英国资产阶级在1688年进行了“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用一系列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到1870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此后一直实行共和制。 ③美国根据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其突出特点在于实行

三权分立。 ④德国1871年统一完成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2)特点: 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②美国: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③法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共和制。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④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2.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及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docx

1.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來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 2.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英美两国革命的共同举措 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英美两国的相同手段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D.英美两国革命中资产阶级法律意识淡薄 3..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在一篇文章屮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的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此“怪物”是指()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体制的国家 C.邦联体制的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 4.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市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考;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口己”。为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美国1787 年宪法规定了()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邦联制原则 D.民主原则 5.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九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在1808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唯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这一规定() A.维护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B.严格限制外国人移民美国 C.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体现了1787年宪法种族歧视政策

6.早期北美移民于新大陆在平等基础上的竟争,造就了美利坚民族平等、独立的性格。而自然条件的恶劣,使早期移民必须互相依赖、互相帮助,锻造了美利坚民族集体主义观念, 这可以用来说明() A.各州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 B.三权分立是美国必然选择 C.美国式民主有其思想渊源 D.民族性格决定了国家命运 7.徐继畲在《瀛坏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8.美国一项司法解释说:“司法部门的任务性质决定该部对宪法授了的政治权力危害最寡, 因其具备的干扰和为害能力最小。”该解释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强调司法部门和法官的独立 B.必须赋予司法机关高度自治 C.严格规范司法部门的用人制度 D.强烈维护中央集权 9.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屮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下列国家及所颁布的法律文件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法国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D.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美国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分权制衡体制被历史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防止专制的机制。但美国宪法也显现出了某些反民主的内容() ①公开承认奴隶制②轻率对待公民的权利 ③分权与制衡原则④有限政府原则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

1.公元前480年左右,雅典有公民2.5~3万人,面积只有北京的七分之一大。雅典城邦的这一特点直接导致() A.城邦小国寡民B.公民参政素质较高 C.公民珍视个人自由D.公民有较多机会参与城邦公共事务 2.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判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B.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 C.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D.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3.修昔底德曾说:“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民主,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对修昔底德关于雅典社会的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雅典社会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②修昔底德不赞成所有人之间的平等③雅典的民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④雅典社会是以消除不平等为目的 A.①②③B.②C.③④D.①②③④ 4.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希腊() A.保护希腊人合法权利B.尊重希腊公民个人意志 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5.丹尼斯·舍曼等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这段话显然是在描述古希腊() A.不够完善的民主制度B.小国寡民的城邦结构 C.粗糙暴烈的法律体系D.狂热殖民的经济生活 6.《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B.“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7.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有些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古代哪个机构的职能与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最为相似() A.唐朝的刑部B.宋朝的枢密院C.元朝的中书省D.清朝的军机处 8.《希腊哲学史》中写道:“(城邦)一旦制定了法律,它就作为共同条例公诸于众,平等地不偏不倚地对待所有的人。……它又是城邦一致协议而规定的,以此规范每个公民的生活。”这表明古希腊法律() A.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意愿B.是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 C.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D.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9.某同学为“古罗马的法律”的课题作了一个幻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有误,应该修改() 10.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B.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 C.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文明D.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 11.古代雅典,每年均依据公民大会表决通过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由此可知雅典公民() A.消极行使民主权利B.努力维护社会公平 C.可能滥用民主权利D.积极防止权力集中 12.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知识整合

第七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江苏08考试说明】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梳理】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②标志: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①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责任制内阁的产生程序: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下院议员;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 ②1832年的议会改革 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作用:新兴工业城市代表席位大增,贵族保守势力受到削弱。这样,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的地位,这为日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3)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②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与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疑难解惑】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作用:(1)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123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3.18世纪中英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别 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皇帝是独断专权,政治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 第二课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江苏08考试说明】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识梳理】 (一)1787年宪法: 1、背景:A、1776~1781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独立初期的美国是邦联制国家,中央政府软弱无能。B、联邦主义者和其它社会上层,迫切要求强化资产阶级的权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 2、制订:1787年,北美各州代表在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一部联邦宪法。 3、内容:①阐明了制定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②对联邦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③对其它立法事项进行了规定。④特别提到州和联邦政府的关系。⑤规定了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等问题。 4、评价:积极意义:(1)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确立了联邦制,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过于集中;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保留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性:(1)没有反映人民的权益,经过几年斗争后作为修正案才补充了人民权利进宪法。(2)它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3)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4)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学思之窗】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本课测评: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学习延伸】(略)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思之窗】: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反映了: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此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本课测评: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的,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 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学习延伸:原因: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变化。 看法:①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长城的修建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有积极的作用。②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长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④修建长城给当时的人民确实造成沉重的徭役和苦难,这也是文明演进所付出的代价。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思之窗】:说明两个问题: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测试.doc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测试 分 100 分,考45 分 一、(共60 分,每小 2 分) 1.《文解字》解:“宗,尊祖也。”也就是,宗法的“宗”的本是宗。明宗法制以什么 ?() A.B.地域C.信仰D.血 2. 据周公征以后,“封建戚,以藩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行宗法制B.行封建改革C.分封侯国D.任人唯 3. 通宗法制的行,西周形成一个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定,下列在相关范内一定能成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子、嫡③ 侯国——侯嫡子、嫡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子、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4. 下列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B.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C.形成了分封的制度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承 5.于春秋期生的“楚王鼎”事件,正确的是() ①春秋期,一些侯国力日益壮大②春秋期,周王的威地位日益衰微 ③春秋期,分封制受到冲,以系④春秋期,社会治秩序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③ 6.《荀子 ?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姓独居五十三人。”可,同姓族是西周 分封的主体。些同姓族受封,周王会予他()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犁 7.秦始皇在咸阳行的一次功宴上群臣:“天下共苦,斗不休,以有侯王。宗,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不哉!”始皇解决上述,“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坑儒B.推行郡制 () C.攻打匈奴D.修筑城 8 故,名思就是“ 去的皇”。皇是中国古代最高治者的住所,最高治者称“皇帝”,那么“皇帝” 一称呼最早可能出于() A.西周B.秦朝C.西D.唐朝 9.秦始皇在中央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成中央政机构,其直接意是 ()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 B .地方力集中到中央C.建立中央集制度D.防止大臣自恣 10. 除分封制,建立郡制以后秦朝() A.郡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官 C.家族力在地方迹D.以下不得立基 11.斯塔夫里阿斯在《全球通史》中:“在中国达数千年的史上,有三次大革命,它从根本上 改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构。第一次生于公元前221 年,??第二次生于1911 年,??第三次在1949 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中央集制建立 B .儒家学成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王位世制确立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1、“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指 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2、下列关于英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政府首脑由世袭的君主担任②议会行使最高立法权③内阁由国家元首产生,对国家元首负 责④国家元首有代表国家出访,签署法律文件的职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从本质上看,近代英国内阁和中国明朝内阁的区别是 A. 前者对议会负责,后者完全听命于皇帝 B. 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皇帝选派官员组成 C. 前者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后者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 前者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后者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4、维多利亚女王“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身为一国之君,她 A、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B、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C、可以随意解散议会 D、“统而不治” 5、你肩负着让现代人更了解近代英国的使命去采访1721年的罗伯特·沃波尔,他会告诉你 ①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②他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内阁首相③“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④他领导的内阁只对国王负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近代中国有人评价西方某国制度:“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这一描述最有可能是 A.德国君主专制B.法国民主共和 C.美国三权分立D.英国君主立宪 7、2010年5月11日,卡梅伦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也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一般说来,一个英国人要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 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④得到国王的任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8、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民众社会生活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9、19世纪英国有位权威人士曾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则材料说明 A. 英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制度 B.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C.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大的弊端 10、程汉大教授认为:“1689年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把国王与议会带入新的时代。” 下列符合“新的时代”的特点的是 A.“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时代开始B.“国王靠自己生活”的时代开始 C.“国王领导议会”的时代开始D.“议会完全取代国王”的时代开始 11、2012年5月因英国政府在伊朗问题上处理不当,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