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跟岗培训总结

北京十一学校跟岗培训总结

*年*月*日,在*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我与*两位教师来到北京十一学校,开启了为期两周的跟岗学习。首先感谢*教育局为我们创造宝贵的跟岗学习机会,感谢十一学校为我们精心设计的培训课程以及*老师的热情接待,同时也感谢同组两位姐姐的指导与照顾。

跟岗学习期间,我参观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参与了探讨激烈的教研活动,接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感受到了浓厚的育人氛围。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外出观摩参观、参与教研、自主探秘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与交流,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使我的眼界更加开阔了,能站在更高的境界思考问题,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许多以前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在这次跟岗学习中得到了启发或解决。现将学习与反思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眼界、学理念

(一)学校概况

北京市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

学校于1992年提出并实行“国有民办”办学体制改革,自此,学校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环境设施一流、办学质量优秀的现代化学校,享誉京城内外。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9年底,学校回归公办。2010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改革实验学校,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2014年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学校占地234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4500余名学生,是一所拥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学。

(二)课程体系

北京十一学校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包括334门学科课程、26门综合实践课程、145个职业考察课程、171个社团、828个学生管理岗位,学生自由选择,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还相继开设了中英合作项目(A-Level)、中美合作项目(AP)、国际文凭组织合作项目(IB)三个国际课程,将国外课程先进的理念和优质的资源引入我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

(三)实施选课走班制教学

通过选课,每位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课表,到不同的学科教室上课,在不同的教学班之间流动,通过走班上课,有选择的课程体系落实到每一个学习过程,学生的课程选择权真正变为现实。

传统的行政班转变为教学班,教室从单一功能转变更符合学科特点的学科教室需要承载更多的教育功能。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建立了电子工程、粒子物理、纳米材料、水资源分析、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高端实验室。

(四)创新学制

为了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十一学校实施了“大小学段制”。每个学期分两个大学段和一个小学段,大学段主要进行统一课程的集中学习,两个大学段之间的小学段,为期2周,不安排统一的学习内容,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自主学习规划,既可以到校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到校

外社会和实验基地进行实地体验学习等等。小学段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升。

(五)科学多元的评价与诊断体系

多样化的可选择的课程实施,必然需要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随时随地的记录和反馈,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状态,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推动器,也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评价体系变革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学业诊断。十一学校把考试转变为诊断,通过诊断分析,帮助学生查找问题,为改进教与学提供服务。同时,个性化的学生学业诊断与考试评价分析系统,借助网络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也提供每一位学生不同角度的学业发展信息,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提供服务。

(六)全员育人模式

随着选课走班的实施,原来的班主任管理模式被打破,面对拥有了自主选择权、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日渐凸显,十一学校逐渐建立起全员育人、自主管理的教育网络。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行政班和班主任的消失,任课教师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大大增加。每一位教师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他们不仅要负责学科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和人际交往。当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者,学校就实现了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还与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结合起来,构成一张和谐的网络。按照“评优体系引导+基本行为规范为底线”的思路,十一学校改革了评优体系,让具有不同潜质和能力、特长的学生展露出来,发挥优秀学生正能量的引领作用。同时,我们出台了“学生在校基本行为规范”,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学习并认真遵守。

(七)扁平化管理、分布式领导

十一学校将“金字塔”式的组织形式变为“扁平式”的管理结构,形成多个集决策、管理、执行于一体的低重心的组织系统。从管理学上说,就是扁平化的管理机制。这种扁平结构有三个特点:第一,强调服务第一,师生导向。十一学校倡导管理者就是服务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二,以“舒服”为取向。扁平结构强调发挥每一位成员的创造才能,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很舒适。第三,营造“简单”的学校文化。学校一切的活动和资源都围绕教与学而展开和安排,学校教育的目光聚焦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学校非常注重组织成员的参与,强调唤醒组织成员的主体性,调动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从管理走向领导,实施“分布式领导”的管理模式。

二、思现实、找出路

此次跟岗学习带给我的帮助与影响是巨大的,最大的改变是思想。入职的这三年,自己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地教学,重复地工作着,没太多时间去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直到这次跟岗培训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督促我要向专业化成长。随着教育各项的推进,作为教师的我,深知必须更新观念,只有具有明确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行为,才能顺应改革的时局。

在北京十一学校的每一天我都感受到新鲜、忙碌、充实,同时也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在师资、软硬件条件、生源都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我们如果要变革,如果也要借鉴十一学校的思想、思路,切入点或突破口在什么地方?十一的经验不能复制,但十一的开拓创新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其最大的学习价值就在于改革成果背后的理念和创新思路,而不是进行照猫画虎的简单拷贝,必须要结合本地本校的实

际,因地制宜地探索属于自己的改革发展之路。

首先应学习其改革创新精神,十一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探索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的国有民办制办学体制改革,很快成长为北京的名优学校,照理像这样高升学率的名校唯恐有失,为什么还要冒改革创新之风险呢?因为他们深知,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培养人,他们深知教学依然是改革创新的主阵地。他们面对改革的攻坚区,敢于攻坚克难,这样的担当精神是最值得学习和弘扬的。

其次,要学习其“学生第一”的价值取向。十一学校的改革首先从确定价值取向起步,其推进改革的价值目标就是坚持学生第一。他们发自内心地把学校当成学生的学校,并为之不懈努力地探索,有了坚定的学生第一立场,就离学生近了,离问题近了,离正确的决策近了,学校改革也就能找对路并大踏步地前进。

最后,要学习其“教育即服务”的定位转变。十一学校将课程定位为学校的产品,通过持续开发不同层次和多样选择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服务,彻底把教育演变为服务,当教育成为服务,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学校的基本姿态,学生的满意度成为衡量教师的重要指标,教师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才会无处藏身,才不会将学生的苦累作为自身追求业绩的代价。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才能获得保障和发展。

忙碌而充实的跟岗学习生活已经结束,通过学习既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业务素质。跟岗过程中感受到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是近乎理想的,回到学校看到我们的基础教育现状却很现实。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我们既要面对现实,也不要放弃对教育理想的坚持,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善现状。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想说,不要停止进化的脚

步,尽管这个过程中会充满挑战,但有各位同仁的相伴,我有信心走好未来的路,争取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