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入门知识及传感器简介

振动入门知识及传感器简介
振动入门知识及传感器简介

振动入门知识及传感器简介

工程振动量值的物理参数常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表示。由于在通常的频率范围内振动位移幅值量很小,且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都可互相转换,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振动量的大小一般用加速度的值来度量。常用单位为:米/秒2 (m/s2),或重力加速度(g)。

描述振动信号的另一重要参数是信号的频率。绝大多数的工程振动信号均可分解成一系列特定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信号,因此,对某一振动信号的测量,实际上是对组成该振动信号的正弦频率分量的测量。对传感器主要性能指标的考核也是根据传感器在其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测量幅值精度的高低来评定。

最常用的振动测量传感器按各自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电式、压阻式、电容式、电感式以及光电式。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因为具有测量频率范围宽、量程大、体积小、重量轻、对被测件的影响小以及安装使用方便,所以成为最常用的振动测量传感器。

传感器的种类选择

压电式- 原理和特点

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弹簧质量系统原理。敏感芯体质量受振动加速度作用后产生一个与加速度成正比的力,压电材料受此力作用后沿其表面形成与这一力成正比的电荷信号。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具有动态范围大、频率范围宽、坚固耐用、受外界干扰小以及压电材料受力自产生电荷信号不需要任何外界电源等特点,是被最为广泛使用的振动测量传感器。虽然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商业化使用历史也很长,但因其性能指标与材料特性、设计和加工工艺密切相关,因此在市场上销售的同类传感器性能的实际参数以及其稳定性和一致性差别非常大。与压阻和电容式相比,其最大的缺点是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不能测量零频率的信号。

压阻式

应变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敏感芯体为半导体材料制成电阻测量电桥,其结构动态模型仍然是弹簧质量系统。现代微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压阻形式敏感芯体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以适合各种不同的测量要求。在灵敏度和量程方面,从低灵敏度高量程的冲击测量,到直流高灵敏度的低频测量都有压阻形式的加速度传感器。同时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频率范围也可从直流信号到具有刚度高,测量频率范围到几十千赫兹的高频测量。超小型化的设计也是压阻式传感器的一个亮点。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压阻敏感芯体的设计和应用具有很大灵活性,但对某个特定设计的压阻式芯体而言其使用范围一般要小于压电型传感器。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另一缺点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实用的传感器一般都需要进行温度补偿。在价格方面,大批量使用的压阻式传感器成本价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但对特殊使用的敏感芯体制造成本将远高于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

电容式

电容型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形式一般也采用弹簧质量系统。当质量受加速度作用运动而改变质量块与固定电极之间的间隙进而使电容值变化。电容式加速度计与其它类型的加速度传感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零频响应、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尤其是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但不足之处表现在信号的输入与输出为非线性,量程有限,受电缆的电容影响,以及电容传感器本身是高阻抗信号源,因此电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往往需通过后继电路给于改

善。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较多地用于低频测量,其通用性不如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且成本也比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高得多。

压电式传感器的敏感芯体材料和结构形式

压电材料

压电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压电晶体和压电陶瓷。在压电型加速度计的最常用的压电晶体为石英,其特点为工作温度范围宽,性能稳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被用作标准传感器的压电材料。由于石英的压电系数比其他压电材料低得多,因此对通用型压电加速度计而言更为常用的压电材料为压电陶瓷。压电陶瓷中锆钛酸铅(PZT)是目前压电加速度计中最经常使用的压电材料。其特点为具有较高的压电系数和居里点,各项机电参数随温度时间等外界条件的变化相对较小。必须指出的是,就同一品种的压电陶瓷而言,虽然都有相同的基本特性,但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可以使两个相同材料的压电陶瓷的具体性能指标相差甚大。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典型的国产传感器和进口传感器的比较得以反映,国内振动测试业几十年的经验对此深有体会。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敏感芯体一般由压电材料和附加质量块组成,当质量块受到加速度作用后便转换成一个与加速度成正比并加载到压电材料上的力,而压电材料受力后在其表面产生一个与加速度成正比的电荷信号。压电材料的特性决定了作用力可以是受正应力也可以是剪应力,压电材料产生的电荷大小随作用力的方向以及电荷引出表面的位置而变。根据压电材料不同的受力方法,常用传感器敏感芯体的结构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1)压缩形式–压电材料受到压缩或拉伸力而产生电荷的结构形式。压缩式敏感芯体是加速度传感器中最为传统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制造简单方便,能产生较高的自振谐振频率和较宽的频率测量范围。而最大的缺点是不能有效地排除各种干扰对测量信号的影响。2)剪切形式–通过对压电材料施加剪切力而产生电荷的结构形式。从理论上分析在剪切力作用下压电材料产生的电荷信号受外界干扰的影响甚小,因此剪切结构形式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芯体。然而在实际制造过程中,确保剪切敏感芯体的加速度计持有较高和稳定的频率测量范围却是传感器制造中工艺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北智BW-Sensor采用进口记忆金属材料的紧固件从而保证传感器具有稳定可靠的谐振频率和频率测量范围。

3)弯曲变形梁形式- 压电材料受到弯曲变形而产生电荷的结构形式。弯曲变形梁结构可产生比较大的电荷输出信号,也较容易实现控制阻尼;但因为其测量频率范围低,更由于此结构不能排除因温度变化而极容易产生的信号漂移,所以此结构在压电型加速度计的设计中很少被采用。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形式

电荷输出型

传统的压电加速度计通过内部敏感芯体输出一个与加速度成正比的电荷信号。实际使用中传感器输出的高阻抗电荷信号必须通过二次仪表将其转换成低阻抗电压信号才能读取。由于高阻抗电荷信号非常容易受到干扰,所以传感器到二次仪表之间的信号传输必须使用低噪声屏蔽电缆。由于电子器件的使用温度范围有限,所以高温环境下的测量一般还是使用电荷输出型。北智BW-Sensor采用进口陶瓷的加速度计可在温度-40oC~250oC 范围内长期使用。

低阻抗电压输出型

IEPE 型压电加速度计即通常所称的ICP 型压电加速度计。压电传感器换能器输出的电荷通过装在传感器内部的前置放大器转换成低阻抗的电压输出。IEPE 型传感器通常为二线

输出形式,即采用恒电流电压源供电;直流供电和信号使用同一根线。通常直流电部分在恒电流电源的输出端通过高通滤波器滤去。IEPE 型传感器的最大优点是测量信号质量好、噪声小、抗外界干扰能力强和远距离测量,特别是新型的数采系统很多已配备恒流电压源,因此,IEPE 传感器能与数采系统直接相连而不需要任何其它二次仪表。在振动测试中IEPE 传感器已逐渐取代传统的电荷输出型压电加速度计。

传感器的灵敏度,量程和频率范围的选择

压电型式的加速度计是振动测试的最主要传感器。虽然压电型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宽,但因市场上此类加速度计品种繁多,所以给正确的选用带来一定的难度。作为选用振动传感器的一般原则:正确的选用应该基于对测量信号以下三方面的分析和估算。

a.被测振动量的大小

b.被测振动信号的频率范围

c.振动测试现场环境

以下将针对上述三个方面并参照传感器的相关技术指标对具体的选用作进一步地讨论

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量程范围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传感器的最基本指标之一。灵敏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传感器对振动信号的测量。不难理解,传感器的灵敏度应根据被测振动量(加速度值)大小而定,但由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是测量振动的加速度值,而在相同的位移幅值条件下加速度值与信号的频率平方成正比,所以不同频段的加速度信号大小相差甚大。大型结构的低频振动其振动量的加速度值可能会相当小,例如当振动位移为 1mm, 频率为1 Hz 的信号其加速度值仅为0.04m/s2(0.004g);然而对高频振动当位移为0.1mm,频率为10 kHz的信号其加速度值可达4 x 10 5m/s2 (40000g)。因此尽管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具有较大的测量量程范围,但对用于测量高低两端频率的振动信号,选择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时应对信号有充分的估计。最常用的振动测量压电式加速度计灵敏度,电压输出型(IEPE 型)为

50~100 mV/g,电荷输出型为10 ~ 50 pC/g。

加速度值传感器的测量量程范围是指传感器在一定的非线性误差范围内所能测量的最大测量值。通用型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大多为1%。作为一般原则,灵敏度越高其测量范围越小,反之灵敏度越小则测量范围越大。

IEPE电压输出型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是由在线性误差范围内所允许的最大输出信号电压所决定,最大输出电压量值一般都为±5V。通过换算就可得到传感器的最大量程,即等于最大输出电压与灵敏度的比值。需要指出的是IEPE压电传感器的量程除受非线性误差大小影响外,还受到供电电压和传感器偏置电压的制约。当供电电压与偏置电压的差值小于传感器技术指标给出的量程电压时,传感器的最大输出信号就会发生畸变。因此IEPE 型加速度传感器的偏置电压稳定与否不仅影响到低频测量也可能会使信号失真;这种现象在高低温测量时需要特别注意,当传感器的内置电路在非室温条件下不稳定时,传感器的偏置电压很可能不断缓慢地漂移而造成测量信号忽大忽小.而电荷输出型测量范围则受传感器机械刚度的制约,在同样的条件下传感敏感芯体受机械弹性区间非线性制约的最大信号输出要比IEPE型传感器的量程大得多,其值大多需通过实验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当传感器灵敏度高,其敏感芯体的质量块也就较大,传感器的量程就相对较小。同时因质量块较大其谐振频率就偏低这样就较容易激发传感器敏感芯体的谐振信号,结果使谐振波叠加在被测信号上造成信号失真输出。因此在最大测量范围选择时,也要考虑被测信号频率组成以及传感器本身的自振谐振频率,避免传感器的谐振分量产生。同时在量程上应有足够的安全空间以保证信号不产生失真。

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的标定方法通常采用比较法检定,被校传感器在特定频率(通常为159 Hz 或80 Hz)振动的输出与标准传感器读得加速度值的比即为传感器灵敏度。而对冲击传感器的灵敏度则通过测量被校传感器对一系列不同冲击加速度值的输出响应,获得传感器在其测量范围内输入冲击加速度值和电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再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与各点之间差值最小的直线,而这直线的斜率即是传感器的冲击灵敏度。

冲击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可以有两种方法表示:全量程偏差或按分段量程的线性误差。前者是指传感器的全量程输出为基准的误差百分数,即无论测量值得大小其误差均为按全量程百分数计算而得的误差值。按分段量程的线性误差其计算方法与全量程偏差相同,但基准不用全量程而是以分段量程来计算误差值。例如量程为20000g 的传感器,如全量程偏差为1% ,其线性误差在全量程内为200g;但当传感器按分段量程5000g ,

10000g ,20000g 来衡量其线性误差,其误差仍为1% 时,则传感器在不同的3个量程段内线性误差则分别为50g ,100g ,200g。

传感器的测量频率范围

传感器的频率测量范围是指传感器在规定的频率响应幅值误差内(±5%, ±10%,

±3dB)传感器所能测量的频率范围。频率范围的高,低限分别称为高,低频截至频率。截至频率与误差直接相关,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大则其频率范围也就宽。作为一般原则,传感器的高频响应取决于传感器的机械特性,而低频响应则由传感器和后继电路的综合电参数所决定。高频截止频率高的传感器必然是体积小,重量轻,反之用于低频测量的高灵敏度传感器相对来说则一定体积大和重量重。

1) 传感器的高频测量范围

传感器的高频测量指标通常由高频截止频率来确定,而一定截止频率与对应的幅值误差相联系;所以传感器选用时不能只看截至频率,必须了解对应的幅值误差值。传感器的频率幅值误差小不仅是测量精度提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传感器制造过程中控制安装精度偏差地能力。另外由于测量对象的振动信号频率带较宽,或传感器的固有谐振频率不够高,因而被激发的谐振信号波可能会叠加在测量频带内的信号上,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所以在选择传感器的高频测量范围时除高频截至频率外,还应考虑谐振频率对测量信号的影响;当然这种测量频段外的信号也可通过在测量系统中滤波器给予消除。

一般情况下传感器的高频截止频率与输出信号的形式(即电荷型或低阻电压型)无关;而与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制造以及安装形式和安装质量都密切相关。以下表格是对不同型式加速度传感器的高频响应作一个定性的归类,供用户在选用时对比和参考。

高频响应

外形, 重量和灵敏度

敏感芯体形式

总体设计

安装形式

最好

体积小, 重量轻, 低灵敏度

压缩型

单层壳通用型

螺钉安装

通用型

剪切型

单层壳带绝缘座

吸铁, 粘接

个大, 体重, 高灵敏度

弯曲梁形式

双层屏蔽壳

手持

2) 传感器的低频测量范围

与传感器高频指标相对应,传感器的低频测量指标通常由低频截止频率来确定,同样一定低频截止频率与对应的幅值误差相关。和高频特性不同,传感器的低频特性与传感器的任何机械参数无关,而仅取决于传感器的电特性参数。当然传感器作为测量系统的某一部分,测量信号的低频特性还将受到与传感器配用的后继仪器电参数的制约。根据输出信号的不同形式,以下将对电荷输出和低阻电压输出加速度传感器分别给与讨论。尽管电荷型输出加速度传感器列出低频截止频率,但一般都给予指出测量信号的低频特性由后继电荷放大器确定。在实际应用中,当电荷型传感器的芯体绝缘阻抗远大于电荷放大器输入端的输入阻抗时,由传感器和电荷放大器组成的测量系统其低频截至频率应该由电荷放大器的低频特性所决定。但是如果传感器的芯体绝缘阻抗下降,此时传感器则可能影响整个测量系统的低频特性。因此保证芯体的绝缘阻抗对电荷输出型加速度传感器的低频测量非常重要。

对于IEPE 传感器配用的恒流电压源,其通常的低频截至频率为0.1 Hz (-5%)。因此一般情况下测量系统的低频特性是由传感器的低频截至频率所决定。通用型传感器的低频截止频率大多为0.5 Hz~1 Hz, 专门用于低频测量的传感器低频截至频率可扩展到0.1 Hz。由于传感器的低频校验比较困难,所以制造厂商一般只提供10 Hz以上的测试数据。但传感器的低频特性与一阶高通滤波器非常吻合,所以用户可以通过实测时间常数来检查传感器的实际低频响应。用IEPE 型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甚低频加速度信号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当传感器和恒流电压源交流耦合的低频截至频率相当时,测量系统的低频特性是由传感器和恒流电压源的各自低频响应组合而成,此时测量系统的低频截止频率要高于传感器或恒流电压源各自的低频截止频率。理想的测量系统传感器应配用带直流平衡的恒流电压源,这样系统的低频响应将完全取决于传感器的低频截至频率。

°当传感器用于甚低频测量时,能否准确测量低频信号并不完全决定与系统的低频响应特性,系统的低频电噪声大小也将直接影响低频信号的测量。另外传感器的瞬态温度响应大小也将直接影响传感器的低频测量。

传感器的整体封装设计与电缆

·传感器的封装形式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敏感芯体的压电效应,而压电材料产生的是高阻抗的电荷信号。传感器敏感芯体的绝缘阻抗与传感器的低频测量截止频率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为了保证传感器的低频响应,传感器壳体封装设计应使敏感芯体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压电陶瓷受到任何污染而导致其绝缘阻抗下降。敏感芯体绝缘阻抗下降对传感器性能造成的直接影响表现为低频响应变差,严重时还将造成传感器灵敏度改变。为保证传感器的密封特性,大多传感器的封装采用激光焊接。同时在当今密封材料品种多样,性能日益完善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采用合适的密封材料替代激光焊接也能达到传感器密封的要求。但必须指出不同的密封材料效果差异很大。北智公司采用国外知名品牌的密封材料并经过通过了多年的环境厉行试验验证。

在工业现场测试现场,为防止电磁场对传感器信号的影响,对用于工业现场的在线监测传感器往往要求传感器采用双重屏蔽壳封装形式。双层屏蔽结构的传感器输出接头一般采用双芯工业接头或联体电缆输出形式。由于双层屏蔽壳的结构特点和双芯输出电缆,传感器的高频特性一般将受到较大的制约,因此如果用户必须选用双层屏蔽型传感器进行高频振动信号测量,应谨慎考虑。

·传感器输出接头形式

M5 (M6) 接头是加速度传感器最为常用的输出接头形式。M5接头特点是尺寸较小,一般配用直径较细的电缆 (2mm 或 3mm ),比较适合振动实验的测试。另外M5 (M6) 的结构型式对信号屏蔽较好,所以对电荷输出型加速度传感器因其输出为较容易受干扰的高阻抗信号一般均采用M5 (M6) 接头。测量振动的加速度传感器接头一般避免使用Q9 (BNC), 原因是Q9 (BNC),接头组件没有螺纹联接,构件之间的机械耦合刚度较低;因此如果加速度传感器输出采用

Q9(BNC),,其将会影响传感器的高频响应。

用于工业环境下的振动测量加速度传感器按可分为巡回检测和在线监测,前者一般采用单层壳屏蔽型式,因此传感器的接头较多使用M6 或TNC接头。而在线监测因经常采用双层屏蔽的结构型式,与其对应的电缆为双芯屏蔽电缆,所以双芯工业接头如M12, M16 以及C5015均被广泛使用。另外连体电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在工业环境下使用的传感器无论是单层和双层屏蔽的结构都广泛采用连体电缆为输出接头的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那一种输出接头对水下测量都有其局限性,即使传感器本身密封性能达到要求,但电缆联接一般都需要做特殊处理后才能用于水下测量。

·电缆的选择

对输出为高阻抗信号的电荷型压电型传感器而言,为保证测量信号不受因电缆移动而造成噪声的影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电缆一般都采用低噪声电缆。而输出为低阻抗电压信号的IEPE 传感器,低噪声电缆并不一定是必需的。高频,低频信号对电缆不同要求的典型的例子是多轴向测量传感器的电缆,多通道高阻抗信号的电缆必须是各自独立的低噪声屏蔽电缆,而多通道低阻抗的电压信号便可采用多芯绞线加屏蔽的电缆。

在通用型传感器的电缆配备中因考虑到电缆的重量和成本,Φ2 mm 直径的低噪声电缆为加速度传感器的标准配置。工业现场用的传感器一般以IEPE 型为主,电缆本身的强度也成为重要考虑因素,因此Φ3 mm 直径的低噪声电缆和Φ4.5 mm 直径的普通同轴屏蔽电缆成为最常使用的电缆。而对双层屏蔽壳设计的IEPE 型传感器的电缆配置均为双绞芯线外加屏蔽的电缆。

在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电缆的选择中,除电缆结构外,其他最经常考虑的指标是电缆的应用温度以及在工业现场测试中电缆外层材料耐腐蚀的能力。最为普遍使用的电缆绝缘材料为PVC, 使用温度范围为-40oC 到+105oC 。对应用环境较恶劣的场合,最经常选用的电缆绝缘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其使用温度范围为-45oC 到+250oC,且耐腐蚀能力也优于其它大多数电缆绝缘材料。但用四氟材料做的电缆柔性较差,价格也远高于PVC 材料。

外界环境对测量传感器的影响

·传感器横向灵敏度及横向振动对测量的影响

由于压电材料自身特性,敏感芯体的结构设计和制造精度偏差使传感器不可避免地对横向振动产生输出信号,其大小由横向输出和垂直方向输出的比值百分数来表示。

根据不同敏感芯体结构和材料特性的组合,压缩型结构在理论上便存在横向输出,需要通过装配调节的方式给予抵消,而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很难实现真正的抵消,因此压缩型加速度传感器的横向灵敏度的离散度很大。与压缩型相比剪切型设计在理论上不存在横向输出,传感器的实际横向输出一般是由材料加工和装配精度所引起的误差。所以从这两种敏感芯体的实际对比结果来看,剪切型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横向灵敏度普遍优于压缩型式。而敏感芯体为弯曲梁结构形式的横向灵敏度一般说介于剪切型和压缩型之间。根据敏感芯体的结构特性,在其受横向振动时与垂直方向振动一样,也有相应的结构频率响应。所以横向振动也同样可能在某一频率点产生谐振,以至产生较大的横向振动偏差。

·温度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

温度改变而引起传感器输出变化是由压电材料(敏感芯体)特性所造成的。根据压电材料的分类,石英晶体受温度影响最小,而人工合成晶体的使用温度甚至高于石英;但在商业化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中最多使用的压电材料还是压电陶瓷。压电陶瓷敏感芯体的输出高温时随温度上升而增大,低温时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但传感器输出与温度间并不呈线性变化,一般说低温时的输出变化比高温时的要大。另因为各传感器的温度响应很难保持一致,所以实际使用中传感器的输出一般很少用温度系数进行修正。典型温度响应曲线或温度系数一般只作为对传感器温度特性的衡量。压电陶瓷对温度响应除材料本身特性之外,生产工艺也将直接影响压电材料对温度的响应,而同种材料对温度响应的离散度更是如此。同样是锆钛酸铅材料,不同的厂商由于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使得相同材料的压电陶瓷而其各自的使用温度范围,温度响应和温度响应的离散度相差甚大。综合对压电材料的基础研究和生产加工工艺,目前国内压电陶瓷

的温度特性与国外先进水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确保用户对传感器的特殊要求,北智采用进口压电陶瓷,使传感器的高温使用温度可在 +250oC 下长期使用,而且温度响应及其离散度都好于国产压电陶瓷。

不同的敏感芯体结构设计对温度的变化的响应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由于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线膨胀系数,因此温度变化必然使压电材料和金属配件之间产生因线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应力变化;这种由温度产生的应力使压缩式和弯曲梁型的敏感芯体产生输出信号,有时这种温度变化引起的输出会大于振动测量信号(特别在低频测量中)。需要特别指出温度变化有稳态和瞬态两种,传感器输出灵敏度随温度变化通常是指稳态高低温度状态对信号输出的影响。瞬态温度变化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频测量中。

·传感器的基座应变灵敏度

传感器受被测物体在传感器安装处应变的影响,可能导致传感器输出的变化。传感器的基座应变灵敏度一般由传感器基座刚度,传感器与被测件的接触面积以及敏感芯体结构设计形式所决定。剪切结构形式的敏感芯体与传感器基座间的接触面积很小,因而剪切芯体受基座应变的作用也相对较小,且这种应变并不直接导致压电陶瓷的输出。所以剪切敏感芯体传感器的基座应变灵敏度指标通常比压缩式的要好,在无需改变传感器的基座刚度以及与被测件的接触面积情况下(改变这两点都将影响传感器的频率响应指标),剪切型传感器一般都能满足大部分结构测量的要求。

·声场和磁场对传感器的影响

声波和磁场对传感器的作用也都可能引起信号输出,这种输出的大小与传感器灵敏度的比值被称作为压电传感器的声灵敏度和磁灵敏度。

声灵敏度是表示传感器在强声场的作用下,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加速度信号输出主要是声波通过对传感器外壳体的作用,再由外壳体传输给内部的敏感芯体而导致的信号输出。最直接减小传感器声灵敏度的方法是增加传感器外壳的厚度,绝大多数传感器的这一指标都能满足通常的测量条件。

磁灵敏度是表示传感器在强交变磁场作用下,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值。传感器内部敏感芯体受磁力的作用而导致信号输出是传感器产生磁灵敏度的基本原因。因此在传感器设计中,金属零部件尽量采用无磁或弱磁的材料是降低传感器磁灵敏度最直接的措施。另外双层屏蔽壳结构形式也能较好地减小传感器的磁灵敏度,同时双层屏蔽壳形式还能有效地防止磁场对输出电信号的干扰。

传感器简答题DOC

第一章简答题 第一节: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传感器 知识点一: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和功能。(第一节) 1、简述传感器的定义。 2、传感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说明各部分的作用。(1-1) 3、画出传感器组成原理框图。 知识点二:传感器的分类。(第一节及表1-1) 4、什么是物性型传感器?什么是结构型传感器?试举例说明。

5、按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性质可将传感器分为哪几类? 6、能量转换型传感器和能量控制型传感器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第三节:传感器与检测系统基本特性的评价指标与选用原则。 7、什么是传感器的特性?如何分类。 8、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试举出三个表征静态特性的指标。(200625) 9、传感器检测系统主要有哪些静态评价指标?(套110422)

10、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举例说明表征动特性的主要性能指标? 11、选用传感器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哪些? 12、什么是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量程及过载能力? 13、什么是传感器的灵敏度?如何表示? 14什么是传感器的线性度?如何计算(200825)?

15、生么是传感器的重复性?如何衡量? 16、一般情况下,如何表示传感器的稳定性?(200725) 17、选用传感器时要考虑哪些环境参数?(200525) 第四节: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18、什么是传感器的标定?什么是传感器的校准?

19、传感器的标定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0625)(套110722) 20、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标定指标有哪些? 21、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标定?标定指标有哪些? 第五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22、简要说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1325)

振动检测传感器的应用

振动检测传感器的应用 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 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加速力的电子设备。加速力就是当物体在加速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就好比地球引力,也就是重力。加速力可以是个常量,比如g,也可以是变量。 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帮助你的机器人了解它现在身处的环境。是在爬山?还是在走下坡,摔倒了没有?或者对于飞行类的机器人来说,对于控制姿态也是至关重要的。更要确保的是,你的机器人没有带着炸弹自己前往人群密集处。一个好的程序员能够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来回答所有上述问题。加速度传感器甚至可以用来分析发动机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牵引力产生的加速度。 目前最新IBM Thinkpad手提电脑里就内置了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动态的监测出笔记本在使用中的振动,并根据这些振动数据,系统会智能的选择关闭硬盘还是让其继续运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由于振动,比如颠簸的工作环境,或者不小心摔了电脑做造成的硬盘损害,最大程度的保护里面的数据。另外一个用处就是目前用的数码相机和摄像机里,也有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检测拍摄时候的手部的振动,并根据这些振动,自动调节相机的聚焦。概括起来,加速度传感器可应用在控制,手柄振动和摇晃,仪器仪表,汽车制动启动检测,地震检测,报警系统,玩具,结构物、环境监视,工程测振、地质勘探、铁路、桥梁、大坝的振动测试与分析;鼠标,高层建筑结构动态特性和安全保卫振动侦察上。 激光多普勒传感器的应用: 本测试仪特别适用于测量那些质轻,微小的物 体(如声学喇叭,电脑硬盘,其他微机电系统等) 或者远距离不可接触到的物体(如高高的钢架,风 洞试验设备等)。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国防和民 用工程领域。

传感器主要知识点

1.传感器 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化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精确处理和应用的另一种量的测量装置或系统。 静态特性 指传感器在输入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即当输入量是常量或变化极慢时,输出和输入的关系。 动态特性 输入量随时间动态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出也随之变化的回应特性。 扩展 一阶环节 微分方程为 a1dt dy +a0y=b0x 令τ=a1/a0为时间常数,K=b0/a0为静态灵敏度 即(τs+1)y=Kx 频率特性y (j ω)/x (j ω)=K /(j ωτ+1).课后习题1-10 2.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导体或半导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形变,从而导致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主要由电阻应变计、弹性元件和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构成;被测量作用在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作为敏感元件,感知由外界物理量(力、压力、力矩等)产生相应的应变。 3.实际应用中对应变计进行温度补偿的原因,补偿方法及其优缺点 原因:由于环境温度所引起的附加的电阻变化与试件受应变所造成的电阻变化几乎在相同的数量级上,从而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 补偿方法:A 自补偿法a 单丝自补偿法 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成本低,缺点是只适用于特定的试件材料,温度补偿范围也狭窄。b 组合式补偿法 优点是能达到较高精度的补偿,缺点是只适用于特定的试件材料。B 线路补偿法a 电桥补偿法 优点是结构简单,方便,可对各种试件材料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进行补偿。缺点是在低温变化梯度较大的情况下会影响补偿效果。b 热敏电阻补偿法 补偿良好。C 串联二极管补偿法 可补偿应变计的温度误差。 4.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输出特性及其差动变隙式传感器的优点 由线圈、铁芯和衔铁构成;在线圈中放入圆柱形衔铁当衔铁上下移动时,自感量将相应变化,构成了电感式传感器 输出函数为L=ω2μ0S0/2δ 其中μ0为空气的磁导率,S0为截面积,δ为气隙厚度。优点 可以减小气隙厚度带来的误差。 5.电感式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零点残余误差产生原因,如何消除 原因①两个电感线圈的等效参数不对称,使其输出的基波感应电动势的幅值和相位不同,调整磁芯位置时也不能达到幅值和相位同时相同; ②传感器的磁芯的磁化曲线是非线性的,所以在传感器线圈中产生高次谐波。而两个线圈的非线性不一致使高次波不能相互抵消。 措施 ⑴在设计和工艺上,要求做到磁路对称、线圈对称,磁芯材料要均匀,特性要一致;两个线圈要均匀,紧松一致。 ⑵采用拆圈的试验方法,调整两线圈的等效参数,使其尽量相同。 ⑶在电路上进行补偿。 6.改善单组式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非线性 传感器输出特性的非线性随相对位移△δ/δ0的增加而增加,为了保证线性度,应限制相对位移的大小。 一般采用差动式结构,使之在结构上对称,减小非线性误差。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两平行极板组成的电容器,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C=εS /δ式中ε 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S 极板的遮盖面积 δ 极板间的距离 当被测量的变化使式中的εδS 任一参量发生变化时,电容C 也随之变化。

传感器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传感器:将能感受到的及规定的被测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 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特性:①静态特性:输入为0 时,输出也为0,或输出相对于输入应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②动态特性:传感器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通常要求传感器不仅能精确地显示被测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复现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静态特性分类:①灵敏度:传感器在稳态工作情况下输出量变化△ y 对输入量变化△ x 的比值。它是输出一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如果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显线性关系,则灵敏度S是一个常数。否则,它将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灵敏度的量纲是输出、输入量的量纲之比。 ②线性:输入与输出量之间为线性比例关系,称为线性关系。③时滞(滞后):输入与输出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④环境特性:周围环境对传感器影响的最大温度。 ⑤稳定性:理性特性的传感器是加相同大小输入量时,输出量总是 相同的。 ⑥精度:评价系统的优良程度。A 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偏离程度;B 精密度:即使测量相同对象,每次测量也会得到不同测量值,即为离散偏差。 ⑦重复性: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对同一个输入值在短时间内多次 连续测量输出所获得的极限值之间的代数差。

⑧温漂:;连续工作的传感器,在输入恒定的情况下,输出量也会朝着一个方向偏移。⑨零点漂移:由于温度或其他原因会导致传感器在检测的基准零点发生变化,偏离零点位置。⑩分辨率: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可感受到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 光电传感器光电效应:物体吸收了光能后转换为该物体中某些电子的能量而产生的电效应。 外光电效应:在光照射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而产生光电子发射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 光电子能否产生,取决于光电子的能量是否大于该物体的表面电子逸出功A 。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逸出功,因此对某种材料而言便有一个频率限,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此频率限时,不论光强多大,也不能激发出电子;反之,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此极限频率时,即使光线微弱也会有光电子发射出来,这个频率限称为“红限频率” 。 在入射光的频谱成分不变时,产生的光电流正比于光强。即光强愈大,意味着入射光子数目越多,逸出的电子数也就越多。 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光电器件属于光电发射型器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光电子的初动能决定于光的频率,与频率成线性关系,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具有初始动能,故即使没有阳极电压也会产生光电流,为了使零点稳定,应加反向截止电压,切电压大小与入射

传感器基本知识重点

模块一传感器概述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依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常传感器由、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是能把外界转换成的器件和装置。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包含、、迟滞、、分辨力、精确度、稳定性和漂移。 3、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指标可分为和动态指标两大类,线性度和灵敏度是传感器的指标,而频率响应特性是传感器的指标。 4、传感器可分为物性型和结构型传感器,热电阻是型传感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是型传感器。 5、已知某传感器的灵敏度为K0,且灵敏度变化量为△K0,则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误差计算公式为。 6、测量过程中存在着测量误差,按性质可被分为、和三类。 7、相对误差是指测量的与被测量量真值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8、噪声一般可分为和两大类。 9、任何测量都不可能,都存在。 10、常用的基本电量传感器包括、电感式和电容式传感器。 11、对传感器进行动态的主要目的是检测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 12、传感器的过载能力是指传感器在不致引起规定性能指标永久改变的条件下,允许超过的能力。 13、传感检测系统目前正迅速地由模拟式、数字式,向方向发展。 14、若测量系统无接地点时,屏蔽导体应连接到信号源的。 15、如果仅仅检测是否与对象物体接触,可使用作为传感器。 16、动态标定的目的,是检验测试传感器的指标。 17、确定静态标定系统的关键是选用被测非电量(或电量)的标准信号发生器和。 18、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必须在所测信号频率范围内,保持条件。 19、为了提高检测系统的分辨率,需要对磁栅、容栅等大位移测量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 _ 。

20、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 21、在反射参数测量中,由耦合器的方向性欠佳以及阻抗失配引起的系统误差是。 22、传感器在输入按同一方向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称为。 二、判断题: 1、灵敏度高、线性误差小的传感器,其动态特性就好。() 2、测量系统的灵敏度要综合考虑系统各环节的灵敏度。() 3、测量的输出值与理论输出值的差值即为测量误差。() 4、一台仪器的重复性很好但测得的结果不准确,是由于存在系统误差的缘故。() 5、线性度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一。() 6、时间响应特性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一。() 7、真值是指一定的时间及空间条件下,某物理量体现的真实数值。真值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可以测量的。() 8、真值是指一定的时间及空间条件下,某物理量体现的真实数值。真值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可以测量的。() 9、传感器的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理论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与传感器满量程输出之比,称为该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 10、选择传感器时,相对灵敏度必须大于零。() 11、弹性敏感元件的弹性储能高,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受温度影响大,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等。() 12、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13、传感器的阈值,实际上就是传感器在零点附近的分辨力。() 14、灵敏度是描述传感器的输出量(一般为非电学量)对输入量(一般为电学量)敏感程度的特性参数。() 15、传感器是与人感觉器官相对应的原件。() 三、选择题: 1、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一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

振动检测

3.水泵振动监测及研究 3.1振动测量简介 振动测量时对振动量和系统振动特性进行的测量。振动量包括振动幅值、振动频率和相位;振动特性指系统的刚度、阻尼系数、固有系数、固有频率、振型和动态响应等。 泵的振动测量,通常只测量振动幅值及振动频率,并由此给出烈度级,需要时还可进行频谱分析。对泵的振动特性常用振动位移幅值、振动峰值、振动频率和振动烈度级作出评价。 振动测量的方法:按力学原理分为相对式测量法和惯性式测量法;按振动信号转换方式分为电测法、光测法和机械测振法。对泵通常采用电测法。 振动的电测法 3.1.1振动电测法的基本测试系统,其各部分仪器种类繁多,性能也有差别,应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合理选择配套。 3.1.2工程常用测振仪简介 工程常用测振仪由振动传感器、测振仪和记录分析仪器组成。 a)振动传感器又称拾振器,工程商常用的有位移传感器、惯性式速度型传感 器和惯性式加速度型传感器。速度型传感器除直接测量振动速度外,在把其输出电压经过积分线路与微积分线路后,还可以测量振动位移和加速度。此外,拾振器和用于噪声测量的声级计可以配套使用,测量振动。 b)测振仪也称放大器,具有显示和输出两种功能。 c)记录分析仪器常用的记录分析仪器有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仪、电平记录 仪和X-Y记录仪等。 3.1.3参数测量 参数测量包括振动基本参数测量和振动特性参数测量。前者测量的参数为振动频率、振动幅值和相位;后者测量的参数为固有频率、阻尼系数和振型等。泵主要测量基本参数。 (1)振动频率的测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a、用数字式频率计直接测读频率。这种方法简便,精确度高,稳定性也较好,还可以对简谐波型以外的振动进行测量。 b、用录波比较法测频率。它是把振动波形的时程曲线记录在记录纸上,同时记录时标信号,如果时标信号为1s(即两条时标线的时间间隔为1s),则两条时标线间的完整波个数为振动频率。波形的时程曲线常用光线示波器记录。 c、用声级计和光线示波器联合测量频率,并进行频谱分析。 (2)振动幅值的测量振动幅值指位移幅值、速度值和加速度值。通常也把位移幅值称为振幅。 a、位移幅值测量:以下三种情况都要测量位移幅值。振动幅值较低,速度和加速度值大,不便使用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时,则用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幅值;某些设备或结构物需限定其振幅不超过允许值,此时就要直接测量位移幅值;需要通过测量位移进行应力计算时,则必须测量位移幅值,如水工闸门的振动问题就是如此。 b、速度值测量:如果振动频率处于中频段,且位移较小时,可用速度传感器测

传感器知识点总结

小知识点总结: 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 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 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能将敏感元件输出转换为适于传输 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稳 定性、温度稳定性和多种抗干扰能力 3.电阻式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其基本原理是将被 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再经相应的测量电 路而最后显示被测量值的变化。 4.电位器通常都是由骨架、电阻元件及活动电刷组成。常用 的线绕式电位器的电阻元件由金属电阻丝绕成。 5.电阻丝要求电阻系数高,电阻温度系数小,强度高和延 展性好,对铜的热电动势要小,耐磨耐腐蚀,焊接性好。 6.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即在导体产 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 7.金属电阻应变片分金属丝式和箔式。箔式应变片横向效应 小。 8.电阻应变片除直接用来测量机械仪器等应变外,还可以与 某种形式的弹性敏感元件相配合,组成其他物理量的测试 传感器。 9.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来实现测量 的一种装置。可以用来测量位移、振动、压力、流量、重 量、力矩、应变等多种物理量。 10.电感式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可变自感或可变互感。 11.变压器式传感器是将非电量转换为线圈间互感M的一种磁 电机构,很像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因此常称变压器式传感 器。这种传感器多采用差分形式。 12.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 流,称之为电涡流或涡流。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效应。涡流 式传感器就是在这种涡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3.电容式传感器是利用电容器原理,将非电量转换成电容 量,进而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化的一种传感器。 14.电容式传感器可以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变极距型(非线 性)、变面积型(线性)和变介电常数型(线性)。 15.霍尔式传感器是利用霍尔元件基于霍尔效应原理而将被 测量、如电流、磁场、位移、压力等转换成电动势输出的 一种传感器。 16.热电式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它利 用敏感元件的电磁参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达到 测量目的。 17.热电阻测温的基础: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具有正的 温度系数 18.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 19.热电阻温度计最常用的测量电路是电桥电路(三线连接法 和四线连接法)。 20.工业用标准铂电阻100Ω和50Ω两种。分度号分别为 Pt100和Pt50. 21.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动势(珀尔 贴电动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动势(汤姆逊电动势)组 成的。 22.热敏电阻是用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敏感元件,其特点是 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能直接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 能量的变化。 23.测量方法按测量手段分有: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联立测 量;按测量方式分有: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和微差式 测量。 24.偏差式测量的标准量具不装在仪表内,而零位式测量和微 差式测量的标准量具装在仪表内。 25.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以下3种: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引用误差; 26.误差按其规律性分为三种,即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疏失 误差。 27.形成干扰的三要素:干扰源、耦合通道和对干扰敏感的接 收电路 28.为了抑制干扰,常用的电路隔离方法:光电隔离法、变压 器隔离法 简答: 1、什么是霍尔效应? 答:一块长为l、宽为b、厚为d的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当有电流I流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U 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2、简述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答: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基于物理的“热电效应”。所谓热电效应,就是当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时,若两个结点的温度不同,那么在回路中将会产生电动势的现象。两点间的温差越大,产生的电动势就越大。引入适当的测量电路测量电动势的大小,就可测得温度的大小。 3、什么是引用误差? 答:人们将测量的绝对误差与测量仪表的上量限(满度)值的百分比定义为引用误差。 4、如何消除和减小边缘效应? 答:1、适当减小极间距,使电极直径或边长与间距比很大,可减小边缘效应的影响,但易产生击穿并有可能限制测量范围。2、电极应做得极薄使之与极间距相比很小,这样也可减小边缘电场的影响。3、在结构上增设等位环也可以用来消除边缘效应。论述:电容式传感器的设计要点 答:电容式传感器的高灵敏度、高精度等独特的优点是与其正确设计、选材以及精细的加工工艺分不开的。在设计传感器的过程中,在所要求的量程、温度和压力等范围内,应尽量使它具有低成本、高精度、高分辨率、稳定可靠和高的频率响应等。对于电容式传感器,设计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予以考虑:1、保证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必须从选材、结构、加工工艺等方面来减小温度等误差和保证绝缘材料具有高的绝缘性能。2、消

振动传感器种类、原理及发展趋势

振动传感器种类、原理及发展趋势 【摘要】振动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机械运动振动的参量(振动速度、频率,加速度等)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中,现代测试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已成必然发展趋势,而测试系统的最前端是传感器,它是整个测试系统的灵魂,被世界各国列为尖端技术,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IC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与可靠的科学技术基础。使传感器的发展日新月益,且数字化、多功能与智能化是现代传感器发展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种类;原理;发展趋势 【Abstract】:Vibration transducer is atransducer that can feel the vibration of a mechanical movement parameters (frequency of the vibration velocity, acceleration, etc.) and converted into usable output signal of the sensor. At the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to digit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system for the front end is the sensor, it is the soul of an entire test system, is listed as a leading-edge technology around the world, particularl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a sensor provides a good and reliabl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base. Place the sensor development, Crescent IK, and multipurpose digital, is a modern and intelligent sensor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feature. 【Keywords】:type , principle ,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振动传感器的分类

光电传感器基础知识及术语

光电传感器基础知识及术语 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小型电子设备,它可以检测出其接收到的光强的变化。早期的用来检测物体有无的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小的金属圆柱形设备,发射器带一个校准镜头,将光聚焦射向接收器,接收器出电缆将这套装置接到一个真空管放大器上。在金属圆筒内有一个小的白炽 灯做为光源。这些小而坚固的白炽灯传感器就是今天光电传感器的雏形。 LED(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现在我们可以经常在电气和电子设备上看到这些二极管做为指示灯来用。LED就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电气性能与普通二极管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当给LED通电流时,它会发光。由于LED是固态的,所以它能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因而使用LED的光电传感器能被做得更小,且比白炽灯传感器更可靠。不象白炽灯那样,LED抗震动抗冲击,并且没有灯丝。另外,LED所发出的光能只相当于同尺寸白炽灯所产生光能的 一部分。(激光二极管除外,它与普通LED的原理相同,但能产生几倍的光能,并能达到更远的检测距离)。LED能发射人眼看不到的红外光,也能发射可见的绿光、黄光、红光、蓝光、蓝绿光或白光。 经调制的LED传感器 1970年,人们发现LED还有一个比寿命长更好的优点,就是它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来开关,开关速度可达到KHz。将接收器的放大器调制到发射器的调制频率,那么它就只能对以此频率振动的光信号进行放大。 我们可以将光波的调制比喻成无线电波的传送和接收。将收音机调到某台,就可以忽略其他 的无线电波信号。经过调制的LED发射器就类似于无线电波发射器,其接收器就相当于收音机。 人们常常有一个误解:认为由于红外光LED发出的红外光是看不到的,那么红外光的能量肯定会很强。经过调制的光电传感器的能量的大小与LED光波的波长无太大关系。一个LED发出的光能很少,经过调制才将其变得能量很高。一个未经调制的传感器只有通过使用长焦距 镜头的机械屏蔽手段,使接收器只能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光,才能使其能量变得很高。相比之下,经过调制的接收器能忽略周围的光,只对自己的光或具有相同调制频率的光做出响应。 未经调制的传感器用来检测周围的光线或红外光的辐射,如刚出炉的红热瓶子,在这种应用场合如果使用其它的传感器,可能会有误动作。 如果一个金属发射出的光比周围的光强很多的话,那么它就可以被周围光源接收器可靠检测到。周围光源接收器也可以用来检测室外光。 但是并不是说经调制的传感器就一定不受周围光的干扰,当使用在强光环境下时就会有问题。例如,未经过调制的光电传感器,当把它直接指向阳光时,它能正常动作。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用一块有放大作用的玻璃将阳光聚集在一张纸上时,很容易就会把纸点燃。设想将玻璃替换成传感器的镜头,将纸替换成光电三极管,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将调制的接收器指向阳光时它就不能工作了,这是周围光源使其饱和了。

普及一下基础知识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

普及一下基础知识——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 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 霍尔传感器是根据霍尔效应制作的一种磁场传感器 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这一现象是霍尔(A.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构时发现的。后来发现半导体、导电流体等也有这种效应,而半导体的霍尔效应比金属强得多,利用这现象制成的各种霍尔元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霍尔效应是研究半导体材料性能的基本方法。通过霍尔效应实验测定的霍尔系数,能够判断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及载流子迁移率等重要参数。 霍尔效应 在半导体薄片两端通以控制电流I,并在薄片的垂直方向施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势差为UH的霍尔电压。 霍尔元件 根据霍尔效应,人们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元件叫霍尔元件。它具有对磁场敏感、结构简单、体积小、频率响应宽、输出电压变化大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测量、自动化、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霍尔传感器的分类 霍尔传感器分为线性型霍尔传感器和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两种。 (一)线性型霍尔传感器由霍尔元件、线性放大器和射极跟随器组成,它输出模拟量。 (二)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由稳压器、霍尔元件、差分放大器,斯密特触发器和输出级组成,它输出数字量。

霍尔IC S-5711A系列 SII的霍尔IC是采用小型封装的高灵敏度、低消耗电流的IC。 可检测两极(N极和S极) 磁性,通过与磁石的组合,可进行各种设备的开/关检测。 S-5711A 系列是采用CMOS 技术开发的高灵敏度、低消耗电流的霍尔IC(磁性开关IC)。 可检测出磁束密度的强弱,使输出电压发生变化。通过与磁石的组合,可进行各种设备的开/关检测。 由于采用了超小型的SNT-4A 或SOT-23-3 封装,因此可高密度安装。同时,由于消耗电流低,因此最适用于便携设备。 特点 ? 内置斩波放大器 ? 可选范围广,支持各种应用 检测两极、检测S极、检测N极(*1)、 动态“L”、动态“H”(*1) Nch开路漏极输出、CMOS输出 ? 宽电源电压范围:2.4 V ~ 5.5 V ? 低消耗电流:5.0 μA 典型值、8.0 μA 最大值 ? 工作温度范围:-40℃~ +85℃ 磁性的温度依赖性较小 ? 采用小型封装:SNT-4A, SOT-23-3 ? 无铅产品 用途 ? 手机(翻盖式、滑盖式等) ? 膝上型电脑 ? 数码摄像机 ? 玩具、游戏机 ? 家用电器产品 标准电路

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及详细知识点()

] 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k

线性传感器非线性传感器 迟滞 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称为迟滞。 产生迟滞的原因:由于传感器敏感元件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机械另部件的缺陷 $ 所造成的,如弹性敏感元件弹性滞后、运动部件摩擦、传动机构的间隙、 紧固件松动等。 线性度传感器的实际输入-输出曲线的线性程度。 4种典型特性曲线 非线性误差 % 100 max? ? ± = FS L Y L γ ,ΔLmax——最大非线性绝对误差,Y FS——满量程输出值。 直线拟合线性化:出发点→获得最小的非线性误差(最小二乘法:与校准曲线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例用最小二乘法求拟合直线。 设拟合直线y=kx+b 残差△i=yi-(kxi+b) 分别对k和b求一阶导数,并令其=0,可求出b和k { 将k和b代入拟合直线方程,即可得到拟合直线,然后求出残差的最大值Lmax即为非线性误差。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 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重复性误差属于随机误差,常用标准 差σ计算,也可用正反行程中最大重复差值计算,即 或 ~ % 100 2 max? ? = FS H Y H γ 最小 ∑ = ? n i i 1 2 % 100 )3 ~ 2( ? ± = FS R Y σ γ% 100 2 max? ? ± = FS R Y R γ

6.[ 误差部分

t R R T ?=?αα0以消除。 2)$ 3)引入修正值法 知道修正值后,将测量结果的指示值加上修正值,就可得到被测量的实际值。智能传感器更容易采用该方法。 4)零位式测量法 5) 6) 这种方法是标准量与被测量相比较的测量方法,其优点是测量误差主要取决于参加比较的标准器具的误差,而标准器具的误差可以做的很小。这种方法要求检测系统有足够的灵敏度,如自动平衡显示仪表。 5)补偿法 — 6)对照法 13. 粗大误差的判定及处理。 判别粗大误差最常用的统计判别法: 如果对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等精度测量的测量数据为x1,x2,…,xd,…,xn 其标准差为σ,如果其中某一项残差vd 大于三倍标准差,即 则认为vd 为粗大误差,与其对应的测量数据xd 是坏值,应从测量列测量数据中删除。 第二章 》 第三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1. 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化为传感器电阻值的变化,再经过测量电路实现测量结果的输出。 2. · 3. 金属的应变效应:金属丝(导体)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时,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 敏感栅是由多条直线和圆弧部分组成 直线段:沿轴向拉应变εx ,电阻↑ 圆弧段:沿轴向压应度εy ,电阻↓ K ↓(箔式应变片) 5. ! 产生原因 (1)敏感栅电阻值 (2)线膨胀系数不匹配 3d V σ > 被测量 电阻变化 t K R R s g T ?-=?)(00βββ000()T T T g s R R R R T R K T αβαββ?=?+?=?+-?

传感器的主要知识点

传感器的主要知识点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绪论 一、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分类、发展趋势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 如果传感器信号经信号调理后,输出信号为规定的标准信号 (0~10mA,4~20mA;0~2V,1~5V;…),通常称为变送器, 分类: 按照工作原理分,可分为:物理型、化学型与生物型三大类。物理型传感器又可分为物性型传感器和结构型传感器。 按照输入量信息: 按照应用范围: 传感器技术: 是关于传感器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检测和应用的综合技术. 发展趋势: 一是开展基础研究,探索新理论,发现新现象,开发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二是实现传感器的集成化、多功能化与智能化。 1.发现新现象; 2.发明新材料; 3.采用微细加工技术; 4.智能传感器; 5.多功能传感器; 6.仿生传感器。

二、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现在信息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是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处理技术,即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课后习题 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与相互关系 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国标GB7665—2005)。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一般为非电量)部分。 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可用输出信号(一般为电信号)部分。 信号调理电路(Transduction circuit) :由于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一般较微弱,而且存在非线性和各种误差,为了便于信号处理,需配以适当的信号调理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电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显示、记录和控制的有用信号。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动态特性静态特性 2.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性能指标 (1)测量范围、量程 (2)线性度

震动传感器安装使用全解实施方案{项目}

震动传感器安装使用全解方案 原文:史新华 振动传感器(YT-JB3、YT-SHK)系统主要用于探测入侵者对企图穿过周界栅栏,切割和攀爬金属围栏网、破墙,而入等多种情况引起的防撬、防砸、防破坏振动,这些振动通过电子处理器单元进行监视和分析。通过比对振动特征信号,判断真正的入侵企图事件,通过模拟分析转变为报警信号。 前言: 随着通信ATM及基站、金库、保险柜、博物馆等不断增多和分布日趋广泛,防盗监控已成为移动通信基站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手机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基站的数量、分布区域不断扩大,身处城乡结合部或偏远山区的移动基站因常年无人值守成为盗窃分子的光顾之地,基站的各种附属设备如蓄电池、铁塔角钢、空调外机、铜地线(排)、馈线等设备也成了盗贼的主要偷盗目标,如果基站的附属设备发生被盗,将使基站通信设备处于高危运行状态,既严重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又给运行维护部门增加大量的额外开支 纵观历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的被盗案件,基站偷盗呈现以下特点: 1、被盗物品基本作为废品处理,因此,多以金属为主,如铜、铅、铁等,具体集中在室外变压器、空调室外机、蓄电池、电力电缆(含地线)等。 2、被盗基站普遍发生在偏远山区或高速公路附近,这些地区路途偏远,工作人员难以短时间内赶到现场,或者在公路附近,作案后迅速撤离,难以抓到现行。 3、盗窃人员以本地居民为主,且了解基站情况的人员比例比较高,特别是一些曾经从事过基站内设备的安装、维护工作的各种协作单位的临时工作人员,利用基站钥匙进行复制等手段伺机进行偷盗。 4、偷盗手段越来越五花八门,从锯断室外电缆,翻墙,撬门、气体割烧门、墙体开洞、钻馈线窗、手法专业。 针对上述特点,采取传统的某一项或两项防盗措施,已难以起到效果,这些说明振动探测器在基站周界防护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采取震动探测器技防措施,才能起到有效的防盗作用。 根据设备安全性能的高低来配置产品,有人非法进入基站区域或者进行破坏时,震动探测器在探测到非法侵入信息后,通过主机拨号的形式,将警情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电信基站接警中心,基站人员在接到信息后及时处理警情或驱动电子监控系统来记录非法侵入者的影像,起到全方位的防护作用! 二、振动探测器系统设计要求 基站的振动防盗报警系统要求达到如下的要求: 1、实用性: 振动探测器(YT-JB3、YT-SHK)系统方案设计无人值守自助设备特殊环境管理工作需要,如墙体防范、区域保护、门窗保护、ATM保护等。除具备以上功能外,还有视频录像、报警系统和监控系统的联动等实用功能。由于基站是无人职守,因此在报警系统设置的过程中考虑到现场报警、语音吓退,等多重防范,最大程度的赶走或恐吓侵入者,达到保护财产的作用。 2.可靠性: 在偏远的无人值守的特殊环境中,震动探测器系统必须保证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前端振动产品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产品,是已在类似工程中使用过许多的,证明能适应室外环境的硬件,并且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4.经济性: 高集成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单一组合式的各种设备,减少了联动模块等外接设备,大大降低了系统集成的成本。在组建系统的过程中,由于集成性比较高,大大减少人力费用、节省了耗材、中间设备的费用更加经济性。

传感器的基础知识

传感器 最广义地来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的定义为:“传感器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它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按照Gopel等的说法是:“传感器是包括承载体和电路连接的敏感元件”,而“传感器系统则是组合有某种信息处理(模拟或数字)能力的传感器”。传感器是传感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被测量信号输入的第一道关口。[2] 传感器系统的原则 进入传感器的信号幅度是很小的,而且混杂有干扰信号和噪声。为了方便随后的处理过程,首先要将信号整形成具有最佳特性的波形,有时还需要将信号线性化,该工作是由放大器、滤波器以及其他一些模拟电路完成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电路的一部分是和传感器部件直接相邻的。成形后的信号随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到微处理器。 德国和俄罗斯学者认为传感器应是由二部分组成的,即直接感知被测量信号的敏感元件部分和初始处理信号的电路部分。按这种理解,传感器还包含了信号成形器的电路部分。 传感器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传感器,传感器把某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有两类传感器:有源的和无源的。有源传感器能将一种能量形式直接转变成另一种,不需要外接的能源或激励源 有源(a)和无源(b)传感器的信号流程如下: 无源传感器不能直接转换能量形式,但它能控制从另一输入端输入的能量,激励能 传感器承担将某个对象或过程的特定特性转换成数量的工作。其“对象”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它们的状态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即过程)的。对象特性被转换量化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测。对象的特性可以是物理性质的,也可以是化学性质的。按照其工作原理,传感器将对象特性或状态参数转换成

传感器的主要学习知识重点

绪论 一、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分类、发展趋势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 如果传感器信号经信号调理后,输出信号为规定的标准信号(0~10mA,4~20mA;0~2V,1~5V;…),通常称为变送器, 分类: 按照工作原理分,可分为:物理型、化学型与生物型三大类。物理型传感器又可分为物性型传感器和结构型传感器。 按照输入量信息: 按照应用范围: 传感器技术: 是关于传感器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检测和应用的综合技术. 发展趋势: 一是开展基础研究,探索新理论,发现新现象,开发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二是实现传感器的集成化、多功能化与智能化。 1.发现新现象; 2.发明新材料; 3.采用微细加工技术; 4.智能传感器; 5.多功能传感器; 6.仿生传感器。 二、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现在信息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是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处理技术,即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课后习题 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与相互关系? 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国标GB7665—2005)。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一般为非电量)部分。 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可用输出信号(一般为电信号)部分。 信号调理电路(Transduction circuit) :由于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一般较微弱,而且存在非线性和各种误差,为了便于信号处理,需配以适当的信号调理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电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显示、记录和控制的有用信号。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动态特性静态特性 2.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性能指标 (1)测量范围、量程 (2)线性度

振动测试方法简介

振动测试方法简介 工程振动量值的物理参数常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表示。由于在通常的频率范围内振动位移幅值量很小,且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都可互相转换,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振动量的大小一般用加速度的值来度量。常用单位为:米/秒2 (m/s2),或重力加速度(g)。 描述振动信号的另一重要参数是信号的频率。绝大多数的工程振动信号均可分解成一系列特定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信号,因此,对某一振动信号的测量,实际上是对组成该振动信号的正弦频率分量的测量。对传感器主要性能指标的考核也是根据传感器在其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测量幅值精度的高低来评定。 最常用的振动测量传感器按各自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电式、压阻式、电容式、电感式以及光电式。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因为具有测量频率范围宽、量程大、体积小、重量轻、对被测件的影响小以及安装使用方便,所以成为最常用的振动测量传感器。 工程振动测试方法 在工程振动测试领域中,测试手段与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按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过程的物理性质来分,可以分成三类。 1、机械式测量方法 振动传感器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成机械信号,再经机械系统放大后,进行测量、记录,常用的仪器有杠杆式测振仪和盖格尔测振仪,它能测量的频率较低,精度也较差。但在现场测试时较为简单方便。 2、光学式测量方法 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为光学信号,经光学系统放大后显示和记录。如读数显微镜和激光测振仪等。 3、电测方法 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成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显示和记录。电测法的要点在于先将机械振动量转换为电量(电动势、电荷、及其它电量),然后再对电量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所要测量的机械量。这是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测量方法。上述三种测量方法的物理性质虽然各不相同,但是,组成的测量系统基本相同,它们都包含拾振、测量放大线路和显示记录三个环节。1、拾振环节。把被测的机械振动量转换为机械的、光学的或电的信号,完成这项转换工作的器件叫传感器。2、测量线路。测量线路的种类甚多,它们都是针对各种传感器的变换原理而设计的。比如,专配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线路有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等;此外,还有积分线路、微分线路、滤波线路、归一化装置等等。3、信号分析及显示、记录环节。从测量线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可按测量的要求输入给信号分析仪或输送给显示仪器(如电子电压表、示波器、相位计等)、记录设备(如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仪、X—Y 记录仪等)等。也可在必要时记录在磁带上,然后再输入到信号分析仪进行各种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最终结果。 传感器的机械接收原理 振动传感器在测试技术中是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振动传感器原理是将机械量接收下来,并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电量。由于它也是一种机电转换装置。所以我们有时也称它为换能器、拾振器等。振动传感器并不是直接将原始要测的机械量转变为电量,而是将原始要测的机械量做为振动传感器的输入量,然后由机械接收部分加以接收,形成另一个适合于变换的机械量,最后由机电变换部分再将变换为电量。因此一个传感器的工作性能是由机械接收部分和机电变换部分的工作性能来决定的。 1、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由于机械运动是物质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因此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用机械方法测量振动,从而制造出了机械式测振仪(如盖格尔测振仪等)。传感器的机械接收原理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相对式测振仪的工作接收原理是在测量时,把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