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文件结构及编写要求

ISO9001文件结构及编写要求
ISO9001文件结构及编写要求

ISO9001文件结构及编写要求:

QM/QP/WI/FR(一、二、三、四)

a. 文件封面:质量手册、质量程序、岗位标准、操作规范、检验标准等要求采用统一的封面。封面为独立页,不包括在总页数内。

b. 文档版式:使用A4纸方式,程序文件必须采用统一的内页格式;其它文件格式根据文件类型而定,但应有: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修订、生效日期及页码。

c. 文件条款号:第一层为:1、2、3……;第二层为:1.1、1.2、1.3、2.1、2.2……;第三层为:2.1.1、

2.1.2、2.1.3、2.2.1、2.2.2……;第四层为:a.、b.、c.、d.……。

d,流程图中通用符号表示方法:

向下三角形表示流程的开始或过程的输入

长方形表示运作步骤或活动过程

椭圆在长方形内表示流程的操作+检查

菱形表示决策步骤或检验活动

向上的三角形表示流程的结束

旗条状表示参考或参考资料(数据)的输入

箭头表示流程走向

程序书编写

程序书编写的基本要求;程序书编写的文字要求;程序书内容的框架;如何绘制程序文件流程图一、程序书编写的要求-基础要求

G系统性;应对质量体系文件结构进行策划,要求覆盖ISO9001全部相关要素的要求和规定,具体等明天手册定下来,才能确定有哪些需编程序.

符合性;

1、应符合ISO9000标准条款的要求;

2、应符合本公司流程的实际情况。应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度,而不是越多越严就越好,要适度。

3、通过清楚、准确、全面、简单扼要的表达方式,实现唯一的理解,所有文件的规定都应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能完全做到;

协调性;

1、文件和文件之间应相互协调,避免产生不一致的地方,从整体上结构针对编写具体某一文件来说,应

紧扣该文件的目的和范围,尽量不要叙述不在该文件范围内的活动。

2、应认真处理好各种过程的接口,避免不协调或职责不清。

二、程序书编写要求-文字部分

职责分明,语气肯定(避免用“大致上”、“基本上”、“可能”、“也许”之类词语);结构清晰、文字简明、文风一致。;遵循“最简单、最易懂”原则编写各类文件

三、程序文件的编制框架

---目的:说明为什么开展该项活动。

---范围:说明活动涉及的(产品、项目、过程、活动......)范围。

---职责:说明活动的管理和执行、验证人员的职责。

---定义:说明文件中使用的专有之名词、缩写。

---作业内容:流程步骤的详细文字说明。-

---流程图:使用统一的符号,以图解方式说明流程。

---相关文件:列出支持本程序的第二、第三层文件。

---相关表单:列出支持本程序的第四层文件(表单)。

程序文件编制技巧

先绘制流程图。首先确保流程正确。

确定过程的涉及部门及职责。

结合ISO要求和实际工作,确定流程图应涉及的内容。

例如:合约评审时就涉及到对产品有关过程的确定,合同或订单处理程序,评审程序(内容,权限,结果处理),合同或订单的变更等内容。

根据流程图及程序内容编写文件。

学会绘制流程图-注意事项

1、使用部门称谓应统一;如文管中心、业务部、生管课、品保课不要出现许多程序书或流程图上有文件中心、营业部、销售部、品检课等;

2、在程序书或流程图中所引用的文件名称或记录、窗体的名称亦应正确统一。

如有的程序书上引用的是EB操作指导书,有的程序书上引用的是EB操作标准书等。

1. 学会绘制流程图-图形形状(参看第二章,d小节);

2.动作处理、审查、检查、所引用窗体、结案、归档;

企业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结构图

--WORD格式--可编辑-- 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体系表 适用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方针政策文件的编排结构 适用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方针政策文件结构图,如图所示适用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方针政策文件一览表,见表 A.1 。 适用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方针政策文件 1 标准化 2 经济 3 安全 4 环境 5 质量 6 计量 7 电力建设 8 电力生产 9 信息化10 其他 1.1标准 2.1经济 3.1安全 4.1环境 5.1质量 6.1计量 7.1 电力建设 8.1 电力生产 9.1信息化10.1其他化法律法律法律法律法律法律法律法律法律法律 1.2标准 2.2经济 3.2安全 4.2环境 5.2质量 6.2计量 7.2 电力建设 8.2 电力生产 9.2信息化10.2其他化法规法规法规法规法规法规法规法规法规法规 1.3标准 2.3经济 3.3安全 4.3环境 5.3质量 6.3计量 7.3 电力建设 8.3 电力生产 9.3信息化10.3其他化行政行政规行政规行政规行政规行政规行政规章行政规章行政规章行政规章 规章章章章章章7.4 电力建设8.4 电力生产9.4信息化10.4其他1.4标准 2.4经济 3.4安全 4.4环境 5.4质量 6.4计量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规范性文化规范化规范规范性规范性规范性规范性7.5 电力建设8.5 电力生产件件 性文件性文件文件文件文件文件方针政策文方针政策文9.5信息化10.5其他1.5标准 2.5经济 3.5安全 4.5环境 5.5质量 6.5计量件件方针政策方针政策化方针方针政方针政方针政方针政方针政文件文件 政策文策文件策文件策文件策文件策文件 件 图 A.1 适用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方针政策文件结构图

企业标准体系的要求

GB/T 15496-2003(2003-09-15发布,2003-10-01实施)代替 GB/T 15496-1995 前言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是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代替GB/T 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本标准在修门"过程中考虑了与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等标准的有关要求,以便企业在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时能够更好地与这些管理体系相结合。 本标准包括了企业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和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要求,与GB/T 15496-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标准名称的变化 将原标准名称《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更改为《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b) 结构和内容的变化 ——第4章将原标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改为“企业标准化工 作的基本要求”,并增加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和“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三条要求: ——第5章“企业标准体系”是原标准的第7章,增加了“图1 企业标准 体系组成形式”;在5.2中增加了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的要求; ——增加了第6章“机构、人员及培训”,将原标准第12章中的培训内容移到第6章中。删去了“企业标准化专兼职机构设置形式内容; ——增加了第8章“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划、计划”,这是将原标准第12章中的相关内容调整而来; ——增加了第9章“企业标准化信息”一章,并增加了“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等内容; ——删去原标准的附录A,并将其有关内容制定为单独的标准——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海尔集团、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分局、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华南、陈渭、高清火、张庆华、宋丰华、刘晓刚、赵祖明、吴楠、杨敏强、贾自力、徐新忠。 本标准199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前言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是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代替GB/T 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考虑了与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等标准的有关要求,以便企业在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时能够更好地与这些管理体系相结合。 本标准包括了企业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和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要求,与GB/T 15496-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标准名称的变化 将原标准名称《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更改为《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b) 结构和内容的变化 ——第4章将原标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改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增加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和“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三条要求: ——第5章“企业标准体系”是原标准的第7章,增加了“图1 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在5.2中增加了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的要求; ——增加了第6章“机构、人员及培训”,将原标准第12章中的培训内容移到第6章中。删去了“企业标准化专兼职机构设置形式内容; ——增加了第8章“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划、计划”,这是将原标准第12章中的相关内容调整而来; ——增加了第9章“企业标准化信息”一章,并增加了“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等内容; ——删去原标准的附录A,并将其有关内容制定为单独的标准——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海尔集团、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分局、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华南、陈渭、高清火、张庆华、宋丰华、刘晓刚、赵祖明、吴楠、杨敏强、贾自力、徐新忠。 本标准199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技术规范标准)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讲稿)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一、概述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 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的依据1.从标准化发展阶段看技术标准的重要性 a)第一阶段1949~1979年主要搞技术标准 b)第二阶段~1981年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1986年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c)第三阶段~2004.2. 体系 2.从企业标准化实践看,最重要的是技术标准。 二、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1.没有矛盾相辅相成 (1)GB/T15497前言考虑了GB/T19001、GB/T24001、GB/T28001的要求(P226第7行) (2)GB/T15497第5章 5.1纳入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中都应严格执行的技术性文件,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5.4有关质量的技术标准内容和要求应满足GB/T19001对技术文件内容的要求。 5.5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技术标准内容和要求应满足GB/T28001和GB/T24001对技术性文件内容的要求。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体系的对应关系 3.管理标准有质量方面的要求,还有能源、健康、职业安全、环境管理方面的要求。 所以,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标准仅仅是企业管理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 4.质量程序文件——质量管理标准 作业规范——技术标准 质量手册——企业方针目标、企业标准化法规、企业 适用的国家法规 表格、报告、记录、单据——工作标准的一部分 三、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两项工作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没有技术标准体系(技术性文件)做支撑,质量管理体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企业适用

企业标准体系表

北京金玉普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ICS Q/NTY A-00 莱芜市汇锋汽车轴齿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NTY G0000—2014 企业标准体系表 2014-10-15发布2014-10-15实施莱芜市汇锋汽车轴齿有限公司发布

企业标准体系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的企业标准体系表,以及技术标准明细表,管理标准明细表和工作标准明细表。本标准还将指导公司建立标准体系的法律法规目录收于附录中。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建立、健全、完善切要标准体系,为各部门及全体员工了解企业标准化的整体蓝图提供了依据。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2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3职责 3.1公司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图由办公室负责统筹编制。 3.2公司技术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技术标准明细表由技术部、生产部负责编制。 3.3公司管理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管理标准明细表由办公室、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负责编制,办公室负责统筹汇总。 3.4公司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工作标准明细表由办公室负责统筹编制。 3.5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对企业标准体系表负总责。 4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4.1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是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和表,包括:提携结构形式图和标准明细表。4.2体系结构形式图包括:

4.2.1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图(见图1)。 4.2.2技术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见图2)。 4.2.3管理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见图3)。 4.2.4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见图4)。 4.3公司企业标准明细表包括: 4.3.1公司技术标准明细表(见附录A)。 4.3.2公司管理标准明细表(见附录B)。 4.3.3公司工作标准明细表(见附录C)。 5公司企业组织机构图 公司企业组织机构图参见图5。 6指导企业建立标准体系的法律法规 指导企业建立标准体系的法律法规目录参见附录D。 注1:上面虚线表示上排方框重点内容对企业标准体系的指导关系。 注2:虚线方框表示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 注3:实线连线表示相关关系。 图1莱芜市汇锋汽车轴齿有限公司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图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T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uides for preparing diagrams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GB/T13017—1995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13017—1991《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修订。 为了紧密结合和贯彻GB/T19000系列标准及根据三年来的实施经验,作如下更改: (1)将原序列结构图中的“序列节点”及其排序按GB/T19004的“质量环要素”的排列作了修改并与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取得协调。 (2)将原附录C《技术标准体系基本组成表》中的分体系名称改为“质量环要素”的名称;各“质量环要素”方框内的标准构成充分体现GB/T19000系列标准对技术标准的要求,同时尽量与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的相应构成内容相协调。 (3)将原附录D《管理标准体系基本组成表》中的分体系名称改为“质量环要素”的名称,各分体系方框内的标准构成充分体现出GB/T19000系列标准对管理标准的要求,同时尽量与GB/T15498—1995《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构成和要求》相协调。 将原附录E《工作标准体系基本组成表》改成与GB/T15498—1995标准的相应内容协调一致。 (4)对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定义作了与GB/T15498—1995标准的相应定义相协调的修改。 (5)在引言内,引入了“标准体系表的中性表示模式”的概念。 (6)增加了技术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原标准仅提出引用GB/T13016的图2,但未示出该图2),并分别以图2和图3示出生产一个行业的产品和生产二个行业的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 (7)将原“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型式和标准明细表的格式”做以下修改: a)将原“企业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改为“企业标准体系第一种结构——层次结构”; b)将原“企业标准体系基本结构图(第二种结构)”改为“企业标准体系第二种结构——功能归口型结构”; c)将原“企业标准体系的序列结构”改为“企业标准体系第三种结构——序列结构”。 (8)在附录C的基础标准层次上增加了“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标准体系”和在各有关质量要素中增加了CA-X(计算机辅助-X)标准。 在附录D的基础标准层次上增加了“管理信息系统(MIS)标准体系”。 (9)增加了附录F代码编制的示例,包括: a)F1附录B代码编制的程序和方法; b)F2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分体系(标准明细表标题)四位码; c)F3行业通用标准四位码的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