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青连斌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课程前言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题目叫做,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也许我们这个社会应该说热点问题很多,大家都很关注,但是对这些热点问题到底怎么看,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不管我们的分歧有多大,总是有一些共识些的东西,也必须要形成一些共识,那么这个热点问题,我想的话很多,1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我想集中谈几个问题。

一、从总体上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第一问题就是怎么样或者说如何从总体上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因为对我们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这样一个整体态势或者说整体形势,现在不同看法很多。从国内的讲是这样,国际上也是这样。从国际上讲,有人讲中国威胁论,有些人讲中国崩溃论,那这到底是怎么来看呢?我们从国内的来讲,有人讲我们现在的形势很好,也有人讲我们现在的形势不是很好,比较悲观。这些问题我们到底怎么客观来看,我想这也是我们当前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的总体形势,我想能不能做这样一个概括,从经济来讲,应该说经济形势是不错的,尽管我们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但是我想不能够光看一个增长率,要做一些国际的比较。从纵向,从横向各个方面来看,我们的经济形势是不错的。那么政治呢?我们保持了大局的稳定,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政局的混乱,我们国家保持了政局的基本稳定。文化呢?成就很大,文化繁而未荣。社会呢?矛盾凸显,应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实际上是从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五一体,五大建设,在整体的推进情况来看,经济形势很好,政治基本稳定,文化繁而未荣,社会矛盾凸显,生态环境恶化。

从这样的整体判断,依据是什么?我们做一个判断总是要有依据的,要凭事实讲话,我

们先看看经济。我们知道2010年我们国家的GDP总量达到39.8万多亿,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只有18.5万亿,五年时间我们翻了一番还多。 2011年我们达到47.2万亿,去年我们达到51.97万亿,少数超过了50万亿。在总量来讲我们是这样。在人均来讲,如果按照美元来计算,2005年我们人均是1730美元,2009年我们人均达到4200多美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们知道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就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这样一个行列。但是我们讲,我们现在还刚刚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这样一个门槛。我们的水平还很低。

但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讲,前景是非常好的。我们在世界上的排名201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又居世界第二位,超过了日本。日本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上保持了42年,现在我们超过它了,而且在未来的发展来讲,日本只要想重新夺回世界第二这样一个位置,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讲的更多的是,我们怎么样从世界第二这个位置向前再走一步,又居世界总量的第一位。

我们知道按照现行的汇率来算,2011年美国15万亿美元,还是我们的两倍多,但是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我们达到11万亿,和美国的差距就不是那样大了。有一些国际机构很乐观的预测,中国经济保持现在百分之七点几的这样一种增长率,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法来计算,可能在2016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所以我们讲尽管我们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错的,经济建设的成就怎么预计都不过分。

那么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的第二位,五位一体的第二位的,政治建设。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认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认为我们政治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这些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在我们这样的大国,从改革开放以后,这样30多年,我们一直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我们的政治民主化,推进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而且30多年改革我们保持了我们政局的稳定,邓小平当年讲,对中国讲,稳定是压倒一切的,这句话永远没有错,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搞改革,一定要从我们国家国情出发,保持我们国家的稳定,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我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有可靠的保障。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位于总体布局的第三位,文化建设,建设我们成就是很大的。这三十多年我们取得的很多的精品力作,每年出版发的电视连续剧,每年发行的电视连续剧、电影,出版的小说、诗歌、戏曲等等,不计其数。比较好的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但我们也看到,促使我们文化繁了,多元化,异彩纷呈,但是比较阳

春白雪太少,能够留给后人,留给历史的,这样一种精品力作还是少了,对我们讲文化繁而未荣。

那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的第四位,社会建设,也许社会建设是比较滞后的,科学发现观来统筹兼顾,其实也强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这说明这两者是不协调的,经济建设则大踏步前进,但是社会建设成绩比较滞后。但我们讲,我们这些年加强了社会建设,尤其在党的十七大以后,但是我们现在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矛盾还比较多,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尤其我们讲,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我们民生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相比应该说是有差距的。我们社会建设领域还有很重要的方面社会管理方面,应该说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是我们讲,我们社会建设因为比较滞后,社会矛盾相对来讲是比较尖锐复杂的。

那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第五位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些年我们是很重视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但整体上来讲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太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留下了这样一些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这我们来讲怎么样来判断当前的社会的经济形势,要从不同的领域来看,不能笼统的讲,我们现在的形势很好。我们现在形势不好,我们要看到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方面稍微比较差一点,好的,我们要继续,差一点的,我们要努力。我想这是一种客观的态度,这是我想谈的第一点。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第二点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怎么来看。前面我们讲现在我们社会发展当中的热点问题很多,社会各界的看法也很不一样,我们怎么样去形成一种共识,客观的、理性的,秉正的来看待这些问题。

(一)收入差距问题

1、收入差距扩大

我想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热点问题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差距问题是最近这些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这十多年,我们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关注的问题,我们的收入差距到底多大?怎么样来衡量收入差距?我想我们讨论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平台,收入差距怎么来衡量?从国际上来讲,用两个主要指标,一个叫做五等分法,五等分法讲的是什么?20%收入水平最高的人的平均收入和20%收入水平最低的人的平均收入,两者之比,看相差多少倍?那么从国际上来讲,大多数的国家都在7倍左右,按照有关的数据来测算,我们国

家可能要大一些,达到11倍以上。国际上7倍左右,我们11倍,可能还要多一点,应该说我们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衡量收入差距的第二个指标,叫做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它谈的是什么呢?在全部的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例大小,也就是在整个的居民收入中,有多大的比重是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有的学者和机构认为,中国基尼系数上升速度在1985年以来创下世界纪录。但这也要问,我们的基尼系数以前有多大,现在有多大?这问题我们先看看基尼系数怎么来解读。因为不搞清楚基尼系数的含义,我们很难说我们的基尼系数是大了还是小了。在国际上讲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是高度平均,收入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和不干一个样,平均主义分配的方式。比如说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长期维持在0.17左右。0.2~0.3之间说明收入分配比较相对平均,有差距,但是差距还是小。0.3~0.4是比较合理,尤其是0.35左右,0.4是一个警戒线,超过0.4,收入差距偏大了。那么0.5~0.6之间说明收入差距达到悬殊状态,同时认为0.6以上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

那么按照这种含义来解读,我们来看一下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但因这个资料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库,年份不完全一样。美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达到0.41 ,它是偏大的。日本、德国以及北欧的一些国家,像芬兰、瑞典,以及像奥地利这样一些国家,它的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差距是比较小的。其他的国家基尼系数都在0.3-0.4之间,有一些在0.35左右。所以我们可能这样讲,发达国家除了美国的基尼系数偏大以外,其他多数到这个合理的区间,但我们讲在历史的发展某一个时期,发达国家它们的收入也是很大的。通过这样的调整,它们在收入差距,现在已经不那样大了,或者说已经趋于后里,这当然要很长的一个过程。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和发达国家不能简单来比较,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基尼系数情况怎么样?我们讲,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前,长期维持在0.17左右。那么按现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75,但有一些学者估计这个数据可能偏小,有些人认为达到0.5左右,但是我们看不到这样一种人家的0.5左右,要么就是数据怎么计算?我们就按0.475。那么超过0.475,或者说比我们大的,实际上就少数几个国家。像南非,像阿根廷,像巴西,这些国家都在0.5以上,所以其他国家实际上它的收入差距都比我们小。要知道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在以前是很小的,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很短的时间里面达到0.475,应该说上升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我们讲,南非它达到了0.58,这是有它的特殊的背景。为什么?我们知道像南非,

它是个白人统治的国家,财富主要掌握在白人手中,那么尽管现在黑人执政,但是到后来,它的这样一种收入差距要在短期得到改善,得到缩小,是不太容易的。另外阿根廷、巴西,这几个国家,应该来说是我们讲的拉美现象的典型,像阿根廷也好,巴西也好,这些国家在上个世纪的60.70年代,它的经济发展是很不错的。经济发展,蛋糕越做越大,但是蛋糕的分配越来越不均等,而这些国家的政府出的这些政策,又不能有效的调解收入差距,可挡这样一个势头,最后导致普通老百姓的普遍的不满意,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和政局的不稳定,这就是我们经常讲拉美现象。应该说拉美现象,是我们高度警惕的。

我们现在达到0.475,但是也有一些调研机构根据政局的调查,认为我们的基尼系数可能大于0.475。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这个调查他们得到了一个结论,得到一个数据,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其中城市内部达到0.56,农村0.60。如果我们的基尼系数真的达到0.60,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值,但我们讲现在还没其他调研数据,能够说明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这样一个极端的状态。

除了整体上的收入差距以外,我们要看到我们国家收入差距有很多重要的体系就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我们通常用这样两个指标来比较,一个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个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应该来讲,这两个指标是不能来比较的。那么用这两个指标来比较,1978年的我们是2.57倍,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的收入2.57倍。我们的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应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在80年代初,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比较快,所以到1985年我们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曾经一度下降到1.86倍,但此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2003年达到3.23倍,2009年达到3.33倍,但有去年有所下降,3.1倍。3.1倍、3.33倍是个什么概念?我们知道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在1.7倍上下,超过2倍的国家,可能也只有在10上下。应该说我们这样一个统计数据,3.1倍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城市居民收入有很多,其实上是没有统计上来的。那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呢?又存在一定的水分,所以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还要大于3倍,大于3.1倍。

那么区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比如说2011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6231元,最低甘肃只有14989元,相差多少?2.42倍。那么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农民人均纯收入16054元,最低的是甘肃3909元,相差4.11倍。这我们讲区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

行业之间的差距应该说也不小于区域之间的差距,1978年最高收入的几个行业和最低收入的几个行业相比,相差1.38倍,最高是最低的1.38倍。2005年达到4.88倍,2011年4.17倍。行业为什么这样大的收入差距?是不是不同行业之间它的劳动生产率就相差4

倍、5倍吗?这个问题可能不是这样简单,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包括垄断的因素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2、对收入差距扩大的看法

我们现在的收入差距这样大,怎么来看这个问题,我想谈三点看法。第一点,当前我国收入差距确实已经处于过大的区间,基尼系数达到0.475,五等分法达到11倍,你说不大吗?确实大,但是不能够轻易得出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的判断。我们前面讲基尼系数在0.6以上,才称的上两极分化,现在除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注明我们的基尼系数已经超出了0.6,其他的调查都没有得出这个值。另外我们也要看到,两极分化这个概念在我们国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社会学概念,它具有深厚的政治含义,甚至将成为我们判断改革成功与不成功的一个标准。邓小平当年讲过,如果真的出现了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真的出现两极分化,我们就走上邪路了。这我们讲,两极分化的概念它具有非常深厚的政治含义,不是一个随便用来使用的一个概念,而且我们讲,我们现在没有出现两极分化,这也是符合事实的。从基尼系数上来讲,要达到0.6以上。

第二点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应该说不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恰恰是市场化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对我们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我们可以做很多分析,但是有一些人把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归结于我们的市场化改革,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搞市场化改革的目的绝对不是要搞扩大收入差距。我们搞市场化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要实行共同富裕。那么为什么需要我们现在收入差距扩大恰恰是市场化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呢?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生产要素的价格,它是由市场来决定的,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我们在这么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应该说相当多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我们仍然有一些生产要素的价格没有完全市场化,比如我们讲土地价格,比如我们讲资本的价格,甚至包括管理这个要素的价格等等。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我们的市场化改革,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第三点,我们要看到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是大多数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不是我们国家独有的。很多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某一个阶段,都曾经出现过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我们知道库兹涅茨曾经对18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一个对比研究,在1955年提出了“倒U曲线”。也就是收入分配,或者是收入分配的差距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扩大,然后缩小,这样一个倒U型。

但用倒U型曲线来衡量我们国家收入差距这样一种变动轨迹,可能会发现一些特殊的情

况。也许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人均GDP都是在100美元左右。之后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收入差距随之拉大,但是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左右的时候,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顶点了,竟而进入一个下行的阶段。我们国家1980年人均GDP250美元左右,到上个世纪末,我们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之后我们的人均GDP在不断的上升。但是我们达到1500美元的时候,收入差距还在扩大。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还在扩大,现在人均GDP6000多美元了,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另外一个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时间来讲,通常在10-15年,也就是说收入差距还小,在这个比较小的时候,进入扩大的这样一个区间,要经过10-15年,很少有国家超过20年的。那么我们国家从1980年算起,到现在30多年了,我们的收入差距在某些方面还在扩大。再我们讲,我们现在的收入差距在某些方面还是在扩大,所以我们讲我们现在的收入差距扩大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些特色。现在我们的收入差距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也许说我们确实需要我们引起高度警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首先要遏制住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这样一种趋势,这是第一点。第一热点问题。

(二)社会结构问题

1、社会结构不合理

我想要讨论第二个热点问题,怎么样形成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有人讲我们现在社会问题这样多,社会矛盾这样尖锐复杂,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想这个根本的原因和我们现在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应该说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很多,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原因来,但是总的原因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关于社会结构,可能我们很多人感到比较陌生。和它相对应的另外一个概念,我们可能听的比较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整经济结构。事实上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本来就是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地区,最基本的两个结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互为基础的。那么我们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应该来说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经济结构。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初期阶段,一个已经处在工业社会中期阶段水平,一个还处于工业社会初级阶段的水平,说明这两者是不协调的,社会结构明显滞后于我们的经济结构。

但是我们讲社会结构到底包括什么问题?包括一些什么内容?我们知道经济结构,它也是由由若干个子结构组成的,社会结构也是一样。它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劳动就业结

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但最主要的是社会阶层结构。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面,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比如说我们讲,从城乡结构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了0.9%.1978年,我们的城镇化水平只有17.9%,2009年达到46.6%,现在已经超过了50%。从就业结构来讲,2010年我们城乡就业人数7.9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达到3.2亿,占总数的40%。从一、二、三产业来讲,39%做第一产业,27%做第二产业,34%做第三产业,这和改革开放之前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讲我们的社会结构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毕竟还处工业社会初级阶段的水平,但经济结构已经是工业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有学者估计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大约滞后于经济结构15年。社会结构大约滞后于经济结构15年,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有什么样的数据来支撑?我们来看几个方面。

从就业结构来讲,按照钱纳里等学者的研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就业结构里面,二三产业的就业的劳动力应该占到总劳动力的84%以上,但2009年中国的二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61.9%,相差了22个百分点。那么从改革开放以后,30年的情况看,非农劳动力平均每年我们大体上增加1.03个百分点,要把22个百分点补齐,我们需要21年,也是滞后21年。

那么以城市化来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应该达到60%,但2009年我们的城市化只有46.6%,也就是说相差了13.4个百分点。但最近几年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比较快,城市化率提高的速度比较快,现在我们已经超过50%。但是按照长时间来看过去30年的,我们城市化水平一年只能提高0.91个百分点,要把13.4个百分点补齐,我们需要14.7年。

那么以社会阶层结构来看,这社会结构最重要的方面,在工业社会中期阶段,中产阶层,西方把它叫做中产阶级,要占人口的40%以上。但有学者估计直到2009年我们国家的中产阶层也占总人口的24%。那么按照过去30年的情况讲,我们国家的中产阶层规模,每年只能增加一个百分点,占24%要达到40%,我们需要17年,也就滞后17年。这我们讲,从总体上来讲,我们的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左右。

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差,依然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不协调,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尴尬畸形状况。这也是产生当今中国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久解不决的一个结构性原因。这我们讲,我们现在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这样多,根子在哪里?社会结构出问题了,我们的社会结构不合理,而且的话,社会结构的调

整不到位。

比如我们讲三农问题,为什么长期解决不好呢?三农问题这也是一个我们党、我们政府、我们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像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为什么说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我们知道2010年,我们在GDP总量里面,农业只占多少比重呢?

10.2%。但是在就业结构里面,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我们总劳动力的比重是多少呢?39%,也就是说2010年我们总劳动力的39%,但只创造了10.2的财富。而这10.2的财富要有当然占我们总人口52.2%的农村常住人口来分配,那么农民能不能富的起来?农民人口在当时占我们总人口52.2%,但是创造的财富只有我们总财富的10.2%。所以我们讲,如果我们不能尽可能的把农民,把农村人口,在农村在农业转移出来,三农问题是很难解决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强调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还有我们讲内需,扩大内需,内需不足,对我们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小,这也是我们这些年特别强调的。1995年我们就提出要扩大内需,那么内需为什么难以扩大,难以有效的扩大呢?有学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说,扩大内需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光靠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不了的。为什么呢?它讲我们现行的这样一种收入分配体制,在这样一种收入分配体制下面,我们城镇职工的工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我们社会保障又不健全,所以大多数职工的收入像长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收入上不去,购买力就上不去,内需又怎么扩大?更何况社会保障不健全,老百姓有一点钱也要存起来,为买房子、为子女上学、为自己养老、就医。

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我们讲了很多年的问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比较困难?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和我们的农民工体制是有关的,农民工他的工资低,我们经常讲,我们国家很有竞争力优势,像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农民工工资比较低。农民工的工资低,虽然我们的商品生产中劳动力成本就比较低,所以企业光靠使用农民工这样一种低成本的劳动力,就能够获得巨大的利润。它就没有积极性去调整产业结构,去购买新的机器设备,去转变它的经济发展方式。

另外我们看,我们讲现在刑事犯罪案件长期居高不下,刑事犯罪案件为什么居高不下?和我们社会结构有没有关系?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们现在的有人分析过,我们的刑事案件里面80%以上属于侵财案件,抢劫、盗窃、诈骗,侵财案件。那么这些侵财案件70%发生在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那么当年破获的犯罪嫌疑人中70%以上是外地户籍人员,这70%以上的外地人里面70%以上是农民工,而被侵害对象70%以上也是农民工。这五个70%以上说明什么,我们现行的户籍制度、我们现行的农民工体制应该到了必须及早改革的时候

了。

2、如何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化

怎么样优化我们的社会结构或者说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化?现在我们社会结构不合理,我想谈几点看法。

(1)合理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一个“橄榄型”结构

第一点,合理的社会结构应该说是一个“橄榄型”结构,我们知道在一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稳定的中等收入者群体,这就形成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所谓“橄榄型”社会结构。那么我们现阶段的社会结构应该说是“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高收入者出现了,有没有?当然有高收入者,但是在我们13多亿人口来讲还是少数,所占的比重就更小了。中等收入者也出现了,但是所占比重也仍然很小;绝大多数人是低收入者或者说是中低收入者。社会形成橄榄形的结构,就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使更多的中低收入者成长为中等收入者,使我们的中等收入者真正占到我们人口的多数。这样我们的社会结构才会更加合理。

(2)合理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一个弹性结构

那么第二点合理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一个弹性结构,我们知道怎么样的社会,总会存在各种阶层,那么阶层与阶层之间,尤其是地位比较低的阶层的成员,有没有顺畅的渠道进去使地位比较高的社会阶层。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社会,它的社会结构是刚性结构还是弹性结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从现在来讲,应该说我们地位比较低的社会阶层,它的成员要进入上层,进入地位比较高的社会阶层,难度是比较大的。而做到这一点,要使社会地位比较低的社会阶层的成员能够顺利进入社会地位比较高的社会阶层,我们讲教育公平,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现在教育不公,又是比较严重的,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教育不公表现在方方面面。所以党的十七大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我想这是很有针对性的。

(3)合理的社会结构首先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第三点合理的社会结构首先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社会,它的社会成员总是分属于社会的不同阶层,我们国家的已故的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他曾经

写过一本《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我们当代的阶层划分为十大阶层。(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经理人员阶层;(3)私营企业主阶层;(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办事人员阶;(6)个体工商户阶层;(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8)产业工人阶层;(9)农业劳动者阶层;(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但是陆先生这样一种阶层划分,在学术界,在社会各个方面也是有争议的。但我想的话,他还是一种严格的,或者说规范的学术研究的成果。要有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实际上主要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社会中间阶层在总人口占的比重,这实际上又回到我们前面所谈到的怎么样去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使我们中等收入者占人口的多数,这样形成一种橄榄形的社会结构。关于这一讲,我想就谈这样多。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正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根本上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实质上体现了人们对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及其新特点表明,我国改革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当前的突出任务之一。而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也就是要弄清“怎么看”,明确“怎么办”。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清才能方向明。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十分复杂,正确认识并不容易,特别需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方法正确,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立场、观点、方法不对,必然陷入主观和片面,造成认识偏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不断增进共识,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呢? 理性地看。就是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人们不承认而消

失。因此,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当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那种对问题视而不见、漠然置之的态度,那种闻问题而色变、视问题为洪水猛兽的态度,是不理性、不可取的,既不利于正确认识问题,更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 严肃地看。就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看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不放大,也不缩小;不言重,也不看轻。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大问题而不是小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却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看小了、看轻了、看淡了:或者认为它们同其他社会问题一样都是“问题”,没什么了不起;或者认为它们既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就是“正常的”;这些认识需要及时改变。 全面地看。就是系统分析、整体把握。同其他事物一样,问题都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复杂问题更是如此。要正确认识问题,就要对它全面地看:既要瞻前顾后,也要左顾右盼;既要总体把握,也要分清主次。如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很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坚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进而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具体地看。就是区别对待、“就事论事”。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性质、成因、形态上有某种相同和类似的方面,但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范围内的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就业专题 扩大就业的战略意义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 二、减少失业、增加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三、减少失业、增加就业可以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本。 四、减少失业和增加就业可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减少失业和增加就业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结合点。 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 一、劳动力总量过剩型失业(供大于求) 二、结构型失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1.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升级。2.所 有制结构变动,破产下岗。3.需求结构变化,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被淘汰。) 三、观念型失业(1.所有制观念陈旧。2.区域经济观念陈旧。3、企业的就业观 念陈旧。4.对新兴产业的就业观念陈旧。5.对新兴的工作方式不适应。) 四、信息阻滞型失业(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畅通) 五、体制型失业(体制性障碍,如社保体制不健全,制约劳动力流动。) 实现充分就业的战略措施 一、澄清失业认识的误区。 二、控制总量型失业。(控制人口总量) 三、提高劳动力素质。(1.发展国民教育,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2. 发展继续教育。3.注重短期培训) 四、转变劳动力择业观念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如社会保障、子女就学、住房等) 六、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 收入分配专题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 一、初次分配中,过分向非劳动要素倾斜而劳动要素报酬率过低。(1.工资收入 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2.工资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较低。3.职工收入增幅低于企业利润增幅。4.企业内部分配中管理者过高普通员工过低。) 二、再分配环节中,存在“五高五低”。(1.政府所得高,居民所得低。2.政府所 得中,中央高地方低。3.居民所得中,少数人高多数人低。4.城市居民高,

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美国执意“走钢丝”,必将寸步难行! 最近,国际社会讨论最多的就是美国对台军售的问题,这也是中国人民普 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然而由唯物辩证法的客观实在性可知,任何一个事物 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而最客观的原因就是当今世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有其相应的问题,而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所以我们先 从发展这一角度来看待社会热点问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个时间段是世界各国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取得了许多令全世界人民骄傲的 成就,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然而,由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可知,发展是一个过程,它不仅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以取代旧的事物。随着经 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新问题更是层出 不穷。而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评判标准的深刻变化和民 主意识、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公平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这些问题带来的 困扰、造成的压力感受更明显,对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要 求和期待更强烈。因此,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发展到 一定水平的必然现象。 问题是一种现象,因一定的客观条件而存在,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客观 实际和人们主观认识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 新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 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时代性,二是挑战性,三 是普遍性,四是敏感性。 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处理离不开对唯物辩证法的正确把握, 具体应着重如下几方面。 一、冷静思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 冷与热是相对的,辩证的。改革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开放之举不可能完美无缺,往往是得失并存,利弊共生。因此,社会生活中出现诸多热点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态度: 一方面, 不能回避,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介入, 积极捕捉, 勇于触及, 提高政治敏锐性与观察力;另一方面,对热点问题要冷思考,要从全社会的大局出发,对热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切不可头脑发热, 凭一时主观冲动, 为其推波助澜, 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 反而会激化矛盾,使问题复杂化,响社会稳定。对于美国对台军售问题,美国国内以及部分国外相关新闻报道,奥巴马此举有助于维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牵制中国对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而引发的亚太地区的不稳定现象,以愚弄不知情的国内和国外人民。然而我们都知道,对于美国政府自己的说法不可避免的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掩饰,不能反应事物的客观性。所以对于人们议论纷纷即使是莫衷一是的问题不能人云亦云, 要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势,了解热点问题与它事物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关系, 了解社会各种议论、意见、建议及锋芒所向,正确把握热点问题的本质所在,对于社会矛盾要两利相衡取其重, 两害相衡取其轻。明确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 褒什么,贬什么,提倡什么,鞭挞什么,用冷静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就业问题、上学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环保问题、医疗问题、社保问题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和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里明确提出要从以下几个发面保障和改善民生:(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这些基本方针的指导下,仅就2007年,我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如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城镇居民受惠医保和农村低保的实施,《物权法》的出台、“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廉租房的推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两型”社会的建构、居民休假制度的调整等。从以上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落实来看我们党和政府的确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特别是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抗震救灾举措,更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感和博大情怀。 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实行有利于就业的财政、税务、金融政策,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着力解决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其次,“教育是民生之基”。知识就是财富,科教兴国,百年大计。就是要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国民素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义务教育,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所有的家长不再为学费发愁,让所有的校门都对莘莘学子敞开。 其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呢? 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农民工子女在短时期内完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不太现实,必须进一步发挥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作用。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加强对这类学校的督导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txtゅ你不用一上线看见莪在线,就急着隐身,放心。莪不会去缠你。说好的不离不弃现在反而自己却做不到╮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 答案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群众观点。所谓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坚持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必须以人为本,这是对党的群众观点的重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就业问题、上学问题、住房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环保问题、医疗问题、社保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和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里明确提出要从以下几个发面保障和改善民生:(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这些基本方针的指导下,仅就2007年,我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如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城镇居民受惠医保和农村低保的实施,《物权法》的出台、“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廉租房的推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两型”社会的建构、居民休假制度的调整等。从以上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落实来我们党和政府的确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特别这次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抗震救灾举措,更深刻地体现了我们

关于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关于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调 查 报 告 组长:周欣(201219030164) 组员:杨丹(201219030149)朗焕(201219030129)杨娇(201219030150)王眉婷(201219030146) 颜朝香(201219030148)熊奕程(201219030117)院系:音乐学院 班级:2012级音乐学1班

前言:大学生始终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未来的职业地位将居于社会中上层,他们的意识世界和思想动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还记得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阐述的那几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就是社会责任感的最直接表现。温家宝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中华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大学生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关注社会时事),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少年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复兴,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他们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拥有着极高的创造性和理解能力,这个群体的思想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大学生有必要多关心一些时事从而培养更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洞察力。所以我们组织了这次调查,了解和分析一下当代大学生对社会问题所采取的关注角度和思考方式。 2013年全国两会前夕,2月1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联合推出“十大热点问题调查”。自2月19日起,人民网将对网络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精选网民留言,分析调查结果并进行解读。“两会调查”结果和网民留言将通过多种方式送至相关部门。敬请网民持续关注、参与并提出建议。

当前社会热点分析

当前社会热点分析 ——以汽车市场为例 姓名:孟春潮 学号:20106580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当前汽车市场热点调查分析 【摘要】 2010年产销目标肯定要突破1700万辆,大局已定,从各方面的情况看,2010年的产销高峰有可能在2011年难以延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因为今年后两个月尽管可能形成新的汽车销售高峰,但复杂的影响因素也将难以预料。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市场因素、能源因素、交通因素等,因此很难对2011年汽车销售市场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在此,提供一些调查结果以供判断参考。 【关键词】产销量市场因素产销平衡 【正文】 经过去年的产量洗礼,首先关注的就应该是2011年的全国汽车产销目标了。到目前为止,公开表态2011年全国汽车产销目标预测的只有新华社一家,他对2011年全国汽车产销目标初步预测为1970万辆,可能达到2000万的目标,也许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有待研究。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和专业市场预测机构及有关专家未见明确表态。据说汽车制造商2011年产销量目标累计超过200万辆。综合目前汽车市场影响因素,及即将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有人表明观点2011 年在1700万辆的基础上略有增长,很有可能仅达到维持1700万辆的目标,在1700万辆的目标的基础上明年继续增长。

对于市场因素的分析:据预测2010年、2015年、2020年、2030年中国年度汽车销量分别为1700万辆、3100万辆、4000万辆、7500万辆……参照日本汽车保有量和销售量的增长速度,对比中国2009和2010年超过45%的销量,中国汽车销量到2020年甚至有可能达到5100万辆的峰值,汽车保有量达到3.7亿辆。 公安部交管局前不久发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而清华大学最近也搞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限是1.5亿辆,达到此极限后,车市就会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关于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可以肯定的说中国的汽车销售消费市场,基本上一个政策性的市场,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决定了汽车市场的兴衰。2009年-2010年汽车销售市场发展最快的两年,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从目前大趋势看,国内汽车相关政策尤其是促进汽车销售的政策,很有可能在2011年作出重大调整,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减少,调控性的政策增多。 (一)、由于近两年汽车销售高速发展,各大城市普遍感觉到交通拥堵,交通压力十分巨大,已经形成社会化的问题。很可能因此在一些大城市形成强大的限制汽车购买的政策环境。

时政热点_民生问题

专题一.民生问题 A以人为本 1.坚持以人为本说明了什么 ①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②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我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④我国着力依靠人才加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2.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①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④因为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3.列举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事例。 ①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③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④开展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维护人民利益。⑤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⑥对艾滋病人实行免费治疗。 ⑦加强反腐倡廉工工作。 4.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思想,你认为要做好哪些工作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⑥搞好医疗卫生事业。⑦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B关于民生 1.解决民生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关注民生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入与社会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⑥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2.近年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廉租虏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⑧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④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 3.党和政府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⑥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等。⑦是党和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 4.各级政府为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采取的相关政策有哪些 廉租房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等。 5.医保对象由城镇职工扩大到城镇非就业居民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等。

关于当代大学的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程度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程度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与背景 身处21世纪,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把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作为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最高目标。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要有完善的人格。要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具有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感。大学生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未来职业地位将居于社会中上层,他们的意识世界和思想动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虽然处在相对封闭状态的校园生活中,但当代大学生普遍敏锐地关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问题以及个人在社会中成长的未来空间。 社会热点问题,是指社会关注度高,影响社会关系、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此次调查研究是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我们想通过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以及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审视被公开的事物的态度,了解并发现部分人对待不同事件的看法。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致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约定俗成的关系。社会总是时刻在变化发展的,个人在社会中会随之相应变化,对社会的认识绝不能一成不变,要在变化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把握。关注社会问题,有利于提高个人对社会现状的了解程度,有利于跟上时代的步伐,有利于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意见》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必然随之变化。在大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是了解和把握其思想动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问卷分析与结果 此次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问卷100份,回收90份。问卷涉及十个题目,均为选择题,包括性别,年级以及了解热点问题途径等等问题。男生占到47.78%,女生占到52.22%。通过对90份问卷的分析与总结,得出了一下内容: 1.当代大学生追求实利,关注自我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存在许许多多经济制度,每一种经济制度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存在和运作的。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又互相作用,统一构成社会经济制度体系。所有制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经济制度。38.9%大学生之所以会关注经济问题,是因为大学生们即将面临就业问题。就业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并有着不断加热的趋势。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更多的关注自身发展本无可厚非,但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浅谈当前教育几热点问题的认识

浅谈当前教育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反复出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我就几个社会议论较多的教育热点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对于一些群众来说,他们也许更关注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升入一所好学校,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一种好生活。他们也许不太关心什么是素质教育,却会盘算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收益。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却更加关注现实的利益。这种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矛盾非常棘手。这也正是我们常常为之苦恼、为之困惑、为之进退两难、为之遭人诟议的问题。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他们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科举制度曾以进步的面貌出现,却以百弊丛生的面貌而废除,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对于老百姓来说,如果把对教育的投资局限于高考升学,必然是失望大于希望,风险大于收益。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的基本目的,那么,就必须有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和规划教育发展;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具有长周期、迟效性等特点,那么,教育就不可能只考虑当下,不能为了今天而牺牲明天。教育发展并非单向度服从社会发展,教育同时负有推动历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我始终认为,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对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体现和实现 (二)关于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 近几年,在一些地方和中小学校出现的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现象,社会反映比较强烈。国家教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连续两年抓紧专项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了愈演愈烈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各方面、各地区在认识上还不够统一,治理工作发展并不平衡。学校在收费方面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具体分析。对腐败现象要坚决克服和惩处。但是,新闻媒体在报道这方面情况时也要实事求是。有的把教育界说成是暴利行业,这是以偏概全,是炒作和误导,不符合实际。就广大农村学校来说,主要还是投入不足。如果找不到病根,就不能对症下药,达不到治本的目的。研究学校收费问题,首先要计算教育成本;第二是确定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对教育成本的分摊比例;第三是制定收费标准。这样,判断学校收费乱与不乱才有科学依据。转移支付不能光看支了多少,而要看学校实际得到多少。在农村,我们既要减轻农民负担,又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否则,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损害的是农民的长远利益。 应该看到,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实质是社会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三、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与择校现象有一些同源性的原因,虽然这与教育本身的制度缺陷有一定关系,但是,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就业、生存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活动,学生应该承担合理的学习负担。任何人要想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这一点我们必须告诉学生。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学习是一件轻松自在、垂手可成的事。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确实较重,一定程度使学生的身心深受其累。

时政热点_民生问题

专题一.民生问题 A 以人为本 1.坚持以人为本说明了什么? ①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②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我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④我国着力依靠人才加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2.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①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④因为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3.列举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事例。 ①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③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④开展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维护人民利益。⑤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⑥对艾滋病人实行免费治疗。⑦加强反腐倡廉工工作。 4.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思想,你认为要做好哪些工作?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⑥搞好医疗卫生事业。⑦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B 关于民生 1.解决民生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关注民生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入与社会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⑥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2.近年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廉租虏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⑧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④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 3.党和政府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⑥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等。⑦是党和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 4.各级政府为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采取的相关政策有哪些? 廉租房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等。 5.医保对象由城镇职工扩大到城镇非就业居民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等。

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具备特别力量的群体,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为了调查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以及其精神文明状况,本小组开展一次以“关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知”为主题的调查问卷活动,面向本校学生发放50张问卷,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大学生这个社会重要群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表现。 我们想通过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以及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审视被公开的事物的态度,来推测一个时期某个区域人群在精神文明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了解并发现部分人对待不同事件的某些不妥当的取向,引导人们修正世界观,积极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实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宣传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社会热点问题,是指社会关注度高,影响社会关系、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目前我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哪些呢?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很多,比如拆迁问题、通货膨胀、反腐败等政治性问题,还有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被解除职务、新加坡印度族群发生骚乱等国际问题问题,还有中国承诺在乌

克兰受到核威胁时提供相应安全保障等军事问题我们从最近发生的国际性事件中,选取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部分大学生对“经济发展”和“政治时事”较为关注,但数量不很乐观。 2.大学生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问题较为关注,对于一些与自身关系不密切的社会热点较为冷漠。 3.大学生获取社会热点的途径比较单一,关注程度也比较低。 调查分析:经济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存在许许多多经济制度,每一种经济制度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存在和运作的。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又互相作用,统一构成社会经济制度体系。所有制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经济制度。而大学生之所以会关注经济问题,是因为大学生们即将面临就业问题。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给本来就就业困难的我们更添了一层霜。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这种就业压力极大的现状,作为大学生更要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不能抱怨,应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为什么还是有找到工作的人,当然,政府也应在此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使人才得到合理利用,缓解就业压力,我们要对国家持有希望。另外大学生对于自己不太熟悉的社会

关于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分析与社会发展

一、客观题 有人说: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核心”,也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含森林的一种环境功能呢。请思考回答: A.天然“净化器”(e)B。天然“吸尘器”(c)C。天然“蓄水池”(h) D。天然“过滤器”(d)E。天然“粘合剂”(a)F。天然“绿色卫士”(f) G.天然“加湿器”(b)H。天然“美容师”(i)I。天然“消声器”(j) 备选答案:a。保持水土b。调节气候c。吸烟滞尘d。防风雨沙e。净化空气 f。保护农田g。减弱暴躁声h。涵养水源i。美化环境j。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二、概念题 1.社会问题 是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或是公共问题或是麻烦。 2.劳动就业 从劳动法的角度来说,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包含四个方面:(1)劳动者就业需要具有劳动能力,包括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2)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即年满16岁。(3)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职业,而不是义务劳动。(4)这种劳动是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并且是合法的劳动。 3.老龄化社会 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年型国家,这样的社会称为老龄化社会。4.失业 失业: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曾经以各种方式努力寻找工作,但未找到工作的人。 5.人口问题 指人口因素的不正常、不合理、不理想状态,这样的状态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作与和谐发展,引发和导致了许多社会麻烦和社会矛盾,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解决。 6.腐败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违反公共规则滥用垄断性权限和自由处置权获取私人利益,以致败坏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秩序的行为。 三、简答 1.失业的类型有哪些? 市场经济国家一般把失业划分为5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2、季节性失业。3、技术性失业。4、结构性失业。5、周期性失业。 2.社会热点问题联系与特征是什么?与社会问题有什么区别? 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1、它是社会利益的聚焦点。2、它是社会成员的疑虑点。3、它具有多样性和周期性。4、它具有社会评价的多义性。 联系: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有相似之处,有的社会热点问题是社会问题,有的社会热点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它们具有相当大的重合性。 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表现在:(1)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2)性质不同。(3)表现形式不同。(4)涉及范围不同。(5)推动的媒介不同。

当今中国五大热点教育问题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二元化结构和竞争的加剧。我国城市和农村及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还比较大。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很多家庭特别是农村的孩子都认为要有出路只有上大学,而且是上好的大学,上了好的大学就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家长有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但能上大学特别是上好大学的毕竟是少数,这就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为满足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这种期望,学校卷入其中,不得不以更多学生能考上大学和好大学作为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试教育也就不可避免了。这种社会需要和现实是教育界无法抗拒的。如果没有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革新,仅靠教育界自身是很难扭转这一局面的。办高中不谈升学问题,这所高中对社会就没有吸引力。现在我们不能回避谈这个事情,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我们目前把“应试”做到极端了。 2.教育考试制度的弊端。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为平民开辟了一条进入上层社会的道路,这套制度发明以后为世界各国所采用。但它走到极端以后也带来了弊端,一个就是科举制度成了求功名的敲门砖。一旦金榜题名,终生受益,功利性极强。另一个弊端是出现了大量作弊现象。这两种弊端给今天的学校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现在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传统考试方法引向如何选拔人才,而不是应试能力的培养。 3.传统文化的原因。应试教育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在人才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强烈,这本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何为龙?何为凤?究竟什么是人才?目前对龙和风的理解太单一了,唯有考上大学才能成名、成龙、成风。这是长时间以来形成的一个观念。现在这种观念已经从高中阶段扩展到初中、小学、幼儿园,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都在沿着应试教育模式下人才观的轨迹和思路在成长。我认识一个密西根大学的教授,他两个孩子,男孩做木匠、女孩做室内装饰,家长很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去学习和就业。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身心欢愉地工作和生活,才能成为有用之才。而多少年来,在传统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孩子都是按照家长的意愿来塑造。这种文化带来的后果是孩子只会考试,不会做独立的人。此外,另一个客观原因是有待改进的分配制度,即教授工资就高、木匠工资就低的死工资制度,以及社会地位的巨大落差,这种状况也使得社会更看重高考的一考定终生的“威力”,考不上大学或好的大学将“贻误”孩子的一生,这不能不成为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4.人才使用的不计成本。现在我们的社会用人不计成本,认为什么事情都是学历越高的人来做越好,这实质上是最可怕的误导。现在一些单位招聘,一定要硕士以上,还要名牌大学的,所以就造成大家都去考名牌大学,盲目追求高学历。在这方面中美的社会文化有很大差距。美国的博士生未必好找工作,硕士生、本科生有时倒好找工作。为什么?因为有一个人才成本的定位问题。定什么位?定工资的位。在美国用人有工资标准规定,用博士生要比用硕士和本科生贵,有些岗位并不需要博士生,企业就不愿意用博士生了。 要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教育界首先应该向社会宣传一种正确的人才培养观。最近我看了一些文章,总说出现应试教育的原因是评价方法不对,我觉得这样的眼界还不够开阔。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要从全社会的视野来进行改革。高考总是存在的,问题是怎样做到扬长避短,要扬的是选拔之长,要避的是应试教育压抑人才成长之短。

聚焦社会民生热点_解决社会民生难题。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授课学期2013 学年至2014 学年 第二学期 学院职师学院 专业会计学 学号2011113201175 姓名阳芳玉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2014.09.01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处)制

聚焦社会民生热点解决社会民生难题 摘要:民生,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政府和人民热切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更关系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甚至于未来发展进程。我们口中常常说的:就业难、看病难、房价涨了、污染严重了……这些涉及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民生问题,苦了上一代,困着这一代,并且还会延续下一代,所以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针对这些热点难点,一条条政策措施也相应出台。 关键词:民生教育就业医疗生态环境 2013年,可以说是中国的又一个新纪元,新的领导班子上任,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新的面貌,更好的未来。同样,我们也希望一直关注的民生问题,与之而来的是更加有效有力的举措。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是身在中国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的问题,有了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才是关键。从“十八大”到“两会”,党中央、政府及人大代表都积极寻求解决之法,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一、教育问题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源泉,所以普及教育,让人们接受更优质、更高等的教育,是国家一直致力于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更加惠民利民,农村孩子也享受到优惠政策,不仅可以免除学杂费而且还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助,等等。但是,在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大大小小许多问题,放之首位的便是教育公平问题。 我们经常可以再电视报纸杂志上看到: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一间颤颤巍巍的土坯房,里面是简单的桌椅,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听着同一个老师上着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课。可以说,这一点都不夸张,甚至条件更差、更苦的依然存在于各个偏远农村,但这些都挡不住孩子们渴求知识,希望改变命运,造福家乡的殷切希望。在农村,缺老师,少教室,少教材,少设备,与城市里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完善的设备,丰富齐全的师资相比,这是一个怎样的窘境啊! 教育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因此,改善教育环境,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公平,更满意的教育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孩子们真正能“学有所教”。十八大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新部署,具体新措施如下: 1.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3.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4.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改善教育,解决教育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