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项目计划书

婚庆项目计划书
婚庆项目计划书

婚庆项目计划书

目录1、摘要

1.1 项目背景

1.2 商业模式

1.3 商业定位

2、市场分析

2.1 产业背景

2.2 市场培育

2.3 市场定位与目标客户

2.4 市场预测

2.5 竞争分析

2.6 市场机会

3、项目推进规划及战略

3.1 战略分析

3.2 战略规划

3.3 目标规划

3.4 项目推进

4、电视节目实施方案

5、前期建设

5.1 团队规划

5.2 基础建设

5.3 组织结构

6、投资规划及经济效益评估

6.1 投资规划

6.2 媒体效益

6.2 产业效益

7、风险

8、总结

1、摘要

1.1 项目背景

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生育高峰期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群,将于2012年及2012年后进入婚龄,毫无疑问,婚庆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引人注目的增长点!中国的婚庆产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峰期!

婚庆产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婚庆消费市场的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珠宝首饰等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并与新婚消费的其他行业如家电、家具、床上用品、室内装修、房地产、汽车、银行保险等40多个关联行业,逐步形成令人瞩目的婚庆产业链,充满了巨大潜在商机。在婚庆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品牌服务和规模经营,婚庆的高层次服务也在增多,整个行业都在为满足当代青年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追求浪漫服务的需求而努力,婚庆产业大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这是进入婚庆市场的好时机,尤其是高端婚庆市场。即使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第二多的国家,高端婚庆消费市场依然不成熟,缺乏为高收入新婚人群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

在中国这个特定市场,在高端市场打造品牌,然后逐步“向下”渗透中高端及中端市场,显然要比从中端市场逐步“向上”渗透中高端市场及高端市场,更符合市场规律。

本计划书的企划目的,就是探讨如何打造高端婚庆品牌,整合婚庆产业链,成就婚庆行业高端寡头。

1.2 商业模式

新兴的婚庆产业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它不仅是一个涉及行业面广的服务综合性产业,而且是一个消费高峰期非常集中、非理性消费且消费额高的产业。目前,婚庆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类。

·产品服务型商业模式(独立的婚庆产品生产销售商、婚庆服务提供商)

·品牌型商业模式(品牌连锁,网络营销)

·整合型商业模式(婚博会,结婚展,时尚婚庆产业展,摄影购物广场,婚庆广场)

我们所设想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品牌型高端产品服务模式,即利用多重媒体平台,打造高端婚庆品牌,并通过全国连锁,建立一条龙婚庆产业链,为高端客户量身定做婚庆产品和服务。

1.3 商业定位

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当中,婚庆行业应定位在这样一个层面上:面向大众的社会服务行业,以传播中华民族悠久的婚礼乃至礼仪文化为主旨,多元文化相互联合,同时积极开创新的婚礼样式,强调个性化服务,在共同培育市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2、市场分析

2.1 产业背景

2.1.1产业链逐步形成

我国婚庆服务行业的由来、发展展望。

●古代:孔子—儒:礼仪

●近代:20世纪初,清风遗留,民国乱象。

●现代:建国后,组织安排,革命婚礼。

●当代: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变迁开放自由独立。

●未来:产业链!行业委员会成立,标志行业形成。

我国结婚产业在婚礼服务、婚纱摄影、婚纱礼服生产、婚宴服务四大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下,婚庆关联行业相互连接,逐步形成了以结婚消费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行业集群和婚庆产业链,充满了巨大的潜在商机。

2.1.2婚庆产业总量规模

随着婚庆市场的快速发展,现已经形成了“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四个大的婚庆市场消费旺季。各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市场供给总量有所扩大。依据中国婚博会对相关行业专家的调研,全国婚纱影楼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影楼婚纱销量每年至少以20%的速度递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