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专题八 近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近代前期的世界(专题卷)

2020届二轮:专题八 近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近代前期的世界(专题卷)
2020届二轮:专题八 近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近代前期的世界(专题卷)

专题八

近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近代前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调研测试,17)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

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2.(2019广东广州一模,33)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办法,追究政府国内外政策失败的责任。这一做法()

A.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B.保证了下议院的立法权

C.加强了国王对上院的控制

D.推动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3.(2019广东湛江调研,34)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

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C.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

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4.(2019四川内江一模,34)1820年,美国民主派领袖杰斐逊说:“就我所知,社会最高权力的最可靠掌管人只能是人民自己,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B.美国体制由“邦联”到“联邦”,中央权力被削弱

C.美国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总统是国家权力核心

D.美国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总统只是国家象征

5.(2019四川泸州一模,31)从16世纪中期开始,法国使用的货币图尔里佛(货币名称)的含银量不断下降,1541年时该货币的含银量是50%,到了1571年则只有17%,1591年则仅有5%。对该现象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C.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6.(2019山东青岛二模,34)成立于1600年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特许了如下条件——如果公司破产、欠债,不管出多大事儿,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由此奠定了有限公司制度,影响至今。这一制度()

A.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

B.保证了王室的尊贵地位

C.确立了财产私有的原则

D.奠定了大工厂制的基础

7.(2019博雅闻道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20)17世纪中叶后,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茶叶已经在英国

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并已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

B.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

C.茶叶贸易中心已转移到英国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中英贸易扩大

8.(2019福建厦门一模,33)甘蔗种植需要强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千克,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9.(2019湖南郴州一模,26)1530年,伊拉斯谟出版了一本名为《男孩的礼貌教育》的小册子,受到广泛欢迎。书中对日常行为方式与社交生活中的有关礼仪进行了阐述,对于一个人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姿势、手势、服饰、面部表情、擤鼻涕等都做了规定。该书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表明文艺复兴() A.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 B.促进价值观念的变化

C.推动宗教生活世俗化

D.带来世俗生活文明化

10.(2019博雅闻道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19)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开

B.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

C.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

11.(2019山东济南二模,33)16世纪法国流传的一本小册子写道:“如果人民选举的统治者没有履行他的职责,人民——更确切地说,是人民的三级会议有权力来惩戒他吗?我认为人民当然有这样的权力。”这说明法国()

A.革命形势一触即发

B.宗教改革威胁君主专制

C.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D.天赋人权思想由来已久

12.(2019山东济南期末,21)17世纪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发明了解析几何,为光学和物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证明了新科学与旧的宗教信仰是和谐一致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新科学”()

A.利于巩固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

B.极大地影响了研究者的信仰

C.在调和信仰与理性的基础上进行

D.是反对封建神学的有力武器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福建福州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东亚存在一个以明代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圈。……在明代,朝贡的经济特征更加明显,成为官方垄断海外贸易的手段。“朝贡与贸易挂钩,非朝贡不得互市”。为了维持官方对贸易的垄断,明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严格控制和限制。明统治者所建立的朝贡贸易体系,直接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贸易交流。然而与统治者意愿相反,朝贡贸易直接促生了东南沿海地区—东南亚地区的私人的贸易网络。

——摘编自梁雪松《近代早期与近代早期世界贸易》材料二葡萄牙是欧洲最早进行海外探险和殖民的国家,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葡萄牙帝国处于鼎盛时期,以圣多美为中转站,通过好望角航线将大西洋贸易与印度洋贸易联系起来。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商品经圣多美、好望角运往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运抵圣多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这样葡萄牙人通过扩张活动建立了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和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

——摘编自赵婧《葡萄牙帝国与早期近代世界贸易》(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建立的贸易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于明代的贸易体系,葡萄牙建立的贸易网络的不同及其原因。(13分)

14.(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16世纪之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人类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几乎皆与西欧一次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海外扩张密切相关,它们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答案与解析

专题八近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近代前期的世界

1.A解析根据材料“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可知,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故A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依旧拥有行政权,故B项错误;这一做法是为了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故C项错误;议会的做法并不能彻底解决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故D项错误。

2.D解析材料反映了下议院与内阁的关系,不是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是下议院有弹劾政府的权力,不是立法权,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下议院与政府的关系,与国王无关,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分析可知,英国下议院的权力有所扩大,这对于在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

3.B解析1787年宪法建立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础上,有着明显的阶级属性,故A项错误;据材料“使用了……‘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可知,1787年宪法的“中性”原则涉及各个层面,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性”原则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而不是强调调和不同群体的利益,故C项错误;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具有权威性,故D项错误。

4.C解析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掌握最高行政权,故A项错误;美国体制由“邦联”到“联邦”,中央权力得到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美国总统制具有君主制的特征,即总统权力很大,故C项正确;美国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故D项错误。

5.A解析16世纪随着法国不断向外殖民扩张,法国用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货币进行海外贸易,含银量不断下降说明货币价值下降,这是价格革命的表现,促进了法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与材料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故C项错误;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

6.A解析材料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特许的条件“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使投资人的利益得到保护,故A项正确;“如果公司破产、欠债,不管出多大事儿,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与王室的尊贵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财产私有制,故C项错误;“成立于1600年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不是一个生产性质的工厂,故D项错误。

7.A解析根据材料“茶叶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结合所学可知,茶叶主要来自东方,所以这一现象反映出世界市场得到开拓,故A项正确;由材料“已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不能说明茶税是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故B项错误;由材料“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不能体现茶叶贸易中心在英国,故C项错误;“17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尚未发生,故D项错误。

8.C解析欧洲人在征服美洲后建立了大批甘蔗种植园,为降低劳动力成本,适应恶劣条件下的劳动强度,欧洲人大量使用从非洲贩来的黑奴进行甘蔗种植,使得甘蔗的生产成本下降,产量提高,蔗糖不再是奢侈品,并且逐渐普及,故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甘蔗生产成本下降对蔗糖价格的影响,欧洲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蔗糖价格下降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蔗糖逐渐普及主要是因为生产环节成本下降,新航路开辟使得东西方贸易便捷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提升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但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程度有限,因此,工业革命并未大幅提升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消费能力的改变也不是导致蔗糖逐渐普及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9.D解析材料是对世俗生活的规范,与教育世俗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是对世俗生活的规范,没有涉及价值观念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是对世俗生活的规范,与宗教生活世俗化无关,故C项错误;由材料“对日常行为方式与社交生活中的有关礼仪进行了阐述”,可知带来世俗生活文明化,故D项正确。

10.C解析根据材料“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可得出与宗教改革有关,故A项错误;“基督教传播”不会对宗教信仰产生冲击,故B项错误;由材料“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可知是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故C项正确;“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只是针对英国,不能指整个“西方”,故D项错误。

11.D解析材料中提到人民可以惩戒统治者,不一定是革命的方法,也可能是和平的手段,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批判罗马天主教会,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B项错误;

启蒙运动流行是在17—18世纪,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人民当然有这样的权力”可以得出,在法国,人民拥有惩戒统治者的权力理所当然,“当然”二字可以看出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由来已久,故D项正确。

12.C解析“新科学”促进思想解放,冲击罗马天主教会的地位,故A项错误;由“证明了新科学与旧的宗教信仰是和谐一致的”可知,“新科学”并未影响研究者的信仰,故B项错误;材料“证明了新科学与旧的宗教信仰是和谐一致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新科学”在调和宗教与科学、信仰与理性的基础上进行,故C项正确;材料“证明了新科学与旧的宗教信仰是和谐一致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新科学”在调和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并不反对封建神学,故D项错误。

13.参考答案(1)特点:以中国为中心;官府控制;朝贡与贸易密切相连。影响:树立了中国的政治权威;密切了明朝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推动了私人贸易网络的产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不同:范围更广阔;借助军事武力形成;推行贸易垄断和掠夺政策;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原因:在世界各地建立大量殖民地;自身商品生产能力不足;重商主义的影响;出于维护本国贸易优势的需要。

14.参考答案示例一:

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变革。

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西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出现“商业革命”;同时黄金白银大量流入,物价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示例二:

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

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全盛时期,并在欧洲其他国家广为传播;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16世纪初,在德国爆发继而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规模更大、影响更为深远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民众思想得到解放,人文主义得到传播和发展。

解析“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变革”是欧洲近代化的开端,这一时期与社会变革的内容很多,既有地理大发现带来了整个经济生活的变革,也有文艺复兴对封建神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宗教改革冲击了原有的封建政治格局,然后联系各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即可。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近代史(下册)单元测试.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单元测试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50分,每题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慕尼黑会议严重违背了国际惯例,最突出的表现是(A) A.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D.推行大国强权政治 2.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作用是(D) A. 打通了进入南欧的通道 B.解除了发动全面大战的后顾之忧 C.扩大了控制区 D.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 3.大战全面爆发不久,东欧的重要国家波兰就灭亡了。波兰灭亡的原因包括(C) ①波兰与德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相差悬殊②德军采用了突然袭击的方式 ③英法采取绥靖政策④苏联趁火打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4.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C) A.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B.为苏联羸得了备战的时间 C.分裂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D.意味着绥靖政策的破产 5.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初战失利,大片领土沦陷,最主要的原因是(B) A.德军突然袭击,苏军猝不及防B.苏军防御战略错误 C.肃反扩大化严重削弱了战斗力D.缺乏英美等国的援助 6. 1940年12月,罗斯福“炉边谈话”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国家史实,最能证实罗斯福这一论断的是(C) A.英国 B.波兰 C.法国 D.西班牙 7.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项是(D)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德国在西线发动总攻 C.苏德战争爆发 D.太平洋战争爆发 8.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B) A.美国强大舰队威胁日本B.一战后美日矛盾不断激化 C.英美对日实施贸易禁运D.、德意日结成军事侵略联盟 9.太平洋战争中,受到日本重大打击的西方国家有(A) ①英国②美国③荷兰④比利时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 ② 10.德军在欧洲西部战场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是(B) A. 敦刻尔克大撤退 B.空袭英国被挫败 C. 西西底登陆战 D.诺曼底战役 11.1942年-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性时期。在联合反法西斯方面,这一时期取得了重大进展。即(B) A.发表《大西洋宪章》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1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C) A.日本偷袭珍珠港B.《大西洋宪章》的签订 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D.《开罗宣言》的签订 13.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主要依据是(C) A.苏联保住了重要工业基地B.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D.德军遭受到大战以来的第一次大失败 14.在二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开会,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其内容不包括(C)

全球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逐步推进,视全球化为美国化或帝国主义化,主张对其全面拒斥的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但不少人思想的钟摆又偏向了另一个极端,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全球化自然会到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是全球化的自然结果。陷入这一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对全球化进程给予科学的定位分析,未能明晰全球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对此,本文试做初步分析。 一、“世界历史”与初级阶段全球化 盛行于当代的全球化,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便拉开了序幕。对于全球化的发端,马克思在思想史上首次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给予了阐述,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这种分工又会扩大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又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则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形成“世界历史”即全球化。所以,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但是,全球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既是其主体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进程,又是其主体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益,实现其价值选择的过程。全球化进程常常受到其主体主观因素的作用与影响,由此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全球化进程至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处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因此,当代全球化深深地打上了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烙印。基于此,当代全球化可称为初级阶段的全球化。 初级阶段的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效应:其一,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推动经济市场化,发展高科技,倡导民主与法治观念等,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二,全球化也加速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畸形发展,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不平衡发展问题、移民难民问题、跨国犯罪问题和地区冲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具体而言,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文明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物质文明方面,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直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同时,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中,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资本的本性是尽快地增值,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二战”以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确立了旨在保护其利益、非公正的经济体系,使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市场机制和运作手段方面的优势,直接表现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两极分化。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众多贫困人口的存在,也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是资本积累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 第二,在制度文明方面,作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动,资产阶级对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制度体系中的社会体制是最活跃的部分,既为基本制度服务,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凝聚着人类制度建设的共同智慧和经验,是全人类共同贡献、共同分享的文明成果。随着全球化的拓展,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超越其欧洲的起源,席卷整个世界;民主与法治日益成为各国共同的政治追求,对人的尊重,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已经成为普遍的政治价值,而专制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 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中的基本制度实行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生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本单元课标 15.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⑴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⑵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要点学纲 一、人类文明 的产生 (一)前提:采集、狩猎→农耕、畜牧 1.农耕、畜牧业发展成就; 2.农耕、畜牧业发展的影响:⑴社会分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⑵早期城市的出现。 (二)基本标志 1.私有制和阶级逐渐产生; 2.国家开始形成; 3.文字产生 二、▲古代文 明的多元特 点(参见表1) (一)两河文明(以古巴比伦文明为典型):中心地域、主要时段、政治和文化 成就。 (二)古埃及文明:中心地域、主要时段、政治和文化成就。 (三)古印度文明:中心地域、主要时段、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 (四)华夏早期文明 (五)古希腊文明:中心地域、主要时段、政治文明成就与城邦民主政治的实质 (局限),文化成就 注:“▲”为教材主干或重点知识,是涵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科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种命 题(尤其是高考选拔性考试)中的常考点;“△”为较重点知识,其知识地位和考试地位仅次于“▲”。 学习要求:请同学们结合学纲提要,认真阅读课文并在课本上整理读书笔记。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育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培育出 芋头,中国培育出水稻和粟,中南美洲培育出玉米和南瓜等农作物。 2.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人类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 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表1) 古代文明 中心地 域 主要时段 文明的早期发展(主要成就) 政治文化 两河文明 (典型: 古巴比伦 文明) 西亚两 河流域 前3500年 至前18世 纪 1.约公元前2900年,苏 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 市国家; 2.约公元前18世纪,古 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 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 主专制制度,颁布《汉 谟拉比法典》 1.创立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楔形文字; 2.创作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吉尔伽美什》,诞生了着 名的洪水与方舟传说; 3.发明60进位制,用于测 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 工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宿迁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礼记·王制》记载:“作左道以惑众,杀;作奇器异服奇技淫巧以疑众,杀;行 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杀。”到了战国时,孟子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从以上变化可知 A.社会风俗决定思想变迁 B.政权聚散影响思想发展 C.学术自由推动思想多元 D.军事争霸导致思想争鸣 2.东汉《论衡·谴告》中说:“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黄老 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也。”材料表明作者 A.主张奉道家为正统 B.融合阴阳五行思想 C.宣扬君权神授理论 D.反对天人感应学说 3.宋代一学者治学气魄宏大,提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的观点。由此可知,他认为 治学应 A.抛弃儒学经典 B.挖掘本心明道 C.力求格物穷理 D.强调经世致用 4.明中后期人们对理学出现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 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这股“思潮” A.取代理学成为主流 B.反映资产阶级诉求 C.使得儒学焕发生机 D.触发思想解放运动 5.威廉·麦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由于他们的书面文字基于字母系统,欧洲人能够 比中国人更有效地开发这一技术。他们书面文字中的字母很少,这使批量生产变得十分经济”。材料中的“这一技术” A.早在唐朝就已经传入欧洲 B.成为摧毁欧洲城堡的有力武器 C.促进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 D.推动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6.有一副对联写到:“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充分体现了中国某一艺术形式的特 征。这种艺术形式是 A.国画 B.书法 C.京剧 D.文学 7.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到“(今)时势又变,屏藩尽撤,强邻日逼”,面对此 局面,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方面的社会改造方案。但他在书名的“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两字。由此可推断该作品 A.成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B.宣传“师夷长技”思想 C.深受现实政治局势影响 D.主张积极推行社会革命 8.陈旭麓认为:“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的手里开始成为一门学问。 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对该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西学东渐”开始兴起 B.“夷夏观念”遭到否定 C.“中体西用”付诸实施 D.传统文化内容得到延伸 9.右图是1924年1月20日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 会上对“民生主义”作出的新说明。他解释说:“本党同志 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 围有大小耳。诸君既能明白民生主义此之真意,则新旧同 志因误会、怀疑而生之暗潮,从此便可打消。”孙中山意在 强调 A.国共两党有共同诉求 B.国共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C.民生主义是最高目标 D.接受共产主义革命思想 10.“(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一发表,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内,而且在全国各个政党和广大民 众中,如同拨云见日,使人们豁然开朗,连蒋介石也深表佩服”。“这篇文章” A.阐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正确预见中日战争走势 C.明确中国革命步骤问题 D.提出建立联合政府设想 11.我国在1952—1953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专业调整,加强了工程、师范和农林等方 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专门学院尤其是工科类专门学院有了相当可观的发展。这一做法 A.符合当时国情需要 B.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C.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D.推动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12.有人评论中国一项科技成就:“它的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步入近代和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考点一:《神曲》,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2014、2017 年考查)。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及地点:①14 世纪前后,开始于意大利;②15、16 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2.背景:①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3.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4.特点: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 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6.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2)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代表作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代表作是《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7. 意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考点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1.原因: 2.(1)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市场需求扩大,商品经济发达; (2)《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 (4)当时具备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如地理学的发展(地圆学说)、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突破等。 2.代表人物及航线:(1)迪亚士(向东):葡萄牙资助,1487~1488年,绕过非洲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开辟了从欧洲到达印度洋的航路; (2)哥伦布:西班牙资助,1492 年,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3)达·伽马(向东):葡萄牙资助,1497~1498年,到达印度,开辟了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大陆的新航路; (4)麦哲伦:西班牙资助,1519~1522 年,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这次航行是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3.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2)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 (3)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考 点三:“三角贸易”。 1.背景: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了海上霸主,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2.目的: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 3.路线:由欧洲出发,将廉价的工业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虏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贩卖给种植园主,再购买殖民地的甘蔗、烟草等产品运返欧洲。由于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三角贸易”。 4.影响: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加速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又给非洲和美洲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考点四:《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014、2016、2017、2018 年考查)

世界历史上的的文明文化比较与交流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世界历史上的文明:文化比较与交流: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rD 世界历史上的文明:文化比较与交流 [编者按]2007年4月13—15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主办了以”世界历史 上的文明:文化的比较与交流”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五十多个高等院校,研究 机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一百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盛会.学者们围绕着世界文 明进程中的战争与和平,不同文明/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文明 交流的机制等方面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并对”全球化”,”全球史观”和”全球史”等 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刊发几位学者提交研讨会的文 章,意在进一步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徐蓝(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近代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

要推动力量,也是人 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 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在这一过 程中,以1648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 亚体系为标志,以主权国家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也初具雏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 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 恢复和平的先例;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表明了以 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 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它所确立的有关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世界文明史》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120002 (二)课程英文名称:World Civilization History (三)开课对象:全校学生 (四)课程性质: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文理基础人文类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目的 通过?世界文明史?的学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有初步的概括了解,对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的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世界文明的发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的展望等。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的文明理论。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36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八)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滥觞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1、使学生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 2、使学生领会农业的诞生。 3、使学生充分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 一、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 二、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 三、氏族文明的兴衰 第二节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 一、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 二、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 三、文化艺术的萌芽 考核要求: 1、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 1.1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了解) 1.2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掌握) 2、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 2.1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掌握) 2.2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掌握) 2.3文化艺术的萌芽(了解) 第二章西方文明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西方古典文明、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近代欧洲文明,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1、使学生充分理解西方古典文明。 2、使学生准确掌握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 3、使学生准确掌握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 4、使学生理解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 5、使学生理解近代欧洲文明。 6、使学生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教学时数:18学时

[精选]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

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综历史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 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正规化、政 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 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 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 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30.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各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特别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 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世界近代史 上卷 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欧洲文艺复兴的实质[D] A.复兴古代文化运动 B.以文化复兴促进科学生产的运动 C.颂扬宗教的文化运动 D.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2.他的发现打开了新旧大陆之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闭塞,可直到他逝世之前他一直坚信这只是亚洲的一个海岛,并将他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指:[A] A.哥伦布B.达伽马C.麦哲伦D.迪亚斯 3.世纪末被法国国王宣布为国教的是[C] A.路德派新教 B.加尔文派新教 C.天主教 D.安立甘教 4.对尼德兰革命的形式准确地表达方式是[B] A.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的农民战争 B.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的民族独立战争 C.新教徒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 D.加尔文派新教徒的大起义 5.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是指[A]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乔托 6.下列不属于米开朗基罗作品的是[D] A.《大卫》《摩西》B.《创始论》C.《末日审判》D.《教义争论》 6.下列不属于拉菲尔艺术作品的是[D] A.《教义争论》 B.《西斯廷圣母》 C.《花园中的圣母》 D.《圣母像》 二.填空题 1.16世纪前后对世界近代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三大历史性事件分别指[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运动]。 2.16世纪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 3.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路卡·帕乔利主张商人交易时采用[复式薄记],清晰了财务状况,加强了盈利意识,从而推动了商业的进步,客观上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 4.在地里大发现进程中,1487年葡萄牙人[巴托洛繆·迪亚斯]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该海角后被称为“好望角”。1497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开辟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5.1509年,[葡萄牙]在阿拉伯海的第乌港附近击败了数量上占优势穆斯林舰队,从而确立了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 6.1565年,[西班牙]征服了佛罗里达建立了北美第一个西班牙殖民地。 7.新航路的发现引起商业革命的表现有[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 8.新航路的开辟在经济领域造成美洲的白银大量流进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价格革命]。 9.1776年,《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重商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让·博丹和英国人托马斯曼,这一理论后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被自由贸易理论所取代。 10.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代表国家是[意大利]。 1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名著《君主论》强调“强权至上”“国家利益至上”的治国理论。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

第11讲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的历史 1.政治:两极格局的形成 (1)原因 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 ②西欧衰落,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2)表现 ①政治上: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经济上:美国抛出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军事上: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苏联成立华约组织。 2.经济:两种经济体系的共存竞争 (1)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迎来“黄金时期”。 (2)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扩大农业工业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①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世界货币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建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②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3.科技文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的利用、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推动了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2)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流派成为欧美文艺的主要表达方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

1.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洲走向联合:法德和解,欧洲共同体成立。 (2)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力争成为政治大国。 (3)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5)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2.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空间的开拓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70年代后进入“滞胀”时期,政府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福利国家”的建立: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③第三产业的兴起: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2)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发展重工业。 3.文化 (1)科技:1969年,国际互联网问世。 (2)电视: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3)音乐: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世界 1.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的推动。 (2)表现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④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全球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全球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全球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逐步推进,视全球化为美国化或帝国主义化,主张对其全面拒斥的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但不少人思想的钟摆又偏向了另一个极端,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全球化自然会到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是全球化的自然结果。陷入这一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对全球化进程给予科学的定位分析,未能明晰全球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对此,本文试做初步分析。一、“世界历史”与初级阶段全球化盛行于当代的全球化,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便拉开了序幕。对于全球化的发端,马克思在思想史上首次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给予了阐述,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这种分工又会扩大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又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则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形成“世界历史”即全球化。所以,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是,全球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既是其主体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进程,又是其主体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益,实现其价值选择的过程。全球化进程常常受到其主体主观因素的作用与影响,由此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全球化进程至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处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因此,当代全球化深深地打上了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烙印。基于此,当代全球化可称为初级阶段的全球化。初级阶段的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效应:其一,资本主义在

世界近代史第三学习主题综合评价.

世界近代史第三学习主题综合评价 、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20个小题,共40 分) 1、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中最尖锐的问题是 B ?提高还是降低关税 2、如果说独立战争是美国人民为摆脱殖民束缚,争取民族独立而战的话,那么建国后落后 的南方 奴隶主阶级与上升时期的北方资产阶级之间的一场搏斗是指 3、由中国著名导演李安所主持拍摄的《与魔鬼共骑》 ,是一部以美国内战为题材的影片。 认为在影片中不可能出现下面的哪一片断 4、“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善。 出他的主张是 5、2012年,美国各界隆重纪念一位伟人遇刺身亡 147周年,有关这位伟人的事迹表述中, 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领导独立战争 B .起草美国宪法 C .挑起南北战争 D .颁布《解放黑奴宣言》 6、美国南北战争在1863年发生重大转折,北方转守为攻,其主要原因是 7、美国南北战争与独立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 .殖民压迫不断加剧 B .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C .黑奴制度不得人心 D .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 “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 英雄。”这是马克思对美国一位著名总统的评价,这位总统是 9、下列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 .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B .“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客观上推动俄国改革进程 C .亚历山大一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A .争夺劳动力 C ?争取联邦政府的领导权 D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A ?西进运动 B ?南北战争 C .罗斯福新政 D .废奴运动 A .林肯宣布南部联盟州为叛乱州 B ?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连连胜利 C .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广大黑人奴隶踊跃报名参军 我不期待 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从林肯的这段演讲中, 你能得 A ?尽快废除奴隶制,实现真正的自由 B ?维护国家统一 C .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 D .坚定地打击奴隶制度 A .《人权宣言》的颁布 B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C .北方进行的是正义战争 D .北方军队英勇善战 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肯尼迪

世界近代史(第五册)

2012级世界近代史(第五册)复习 市中区龚家初中邱鏊 一:近五年本部分中考题 07年中考题(共13分) 1、1825年9月,英国伦敦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商业营运”,文中的交通工具是()A轮船B:火车C: 四轮马车D:汽车 2、19世纪末的日本人都以“穿西服、打领带、吃西餐”作为时尚,这是明治维新哪项改革的结果()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C:置产兴业D: 允许土地买卖 3、历史知识再现:列举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领导人及颁布的文献(5分) 4:前不久,央视以热播电视剧《大国崛起》,影片以大量历史资料和图片介绍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的发展历程,小刚抱着极大兴趣看完后,对剧中有关英国历程中的一些问题仍未明白,请你帮他解决疑问,将结果填入表中(10分,本部分内容2 08年中考题(共11分)(11分) 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A: 瓦特B: 爱迪生C: 莱特兄弟D: 卡尔..本茨 (08年有一道中考题属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8分) 09年中考题(24分) 1、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美国内战(3)法国大革命 A:(1)(2)(3)B:(1)(3)(2)C:(2)(3)(1) D : (3) (1) (2)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相同的是 A: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保留了“天皇制” C :解放了农奴D:拜托了美、英、法等国的殖民统治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人民宪章》的通过D:恩格斯在巴黎会见马克思 4、阅读材料 材料一: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的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座海岛,这座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的巴哈马群岛中的呱纳哈尼岛。(9分)

世界近代史第三学习主题综合评价.

世界近代史第三学习主题综合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个小题,共40分) 1、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中最尖锐的问题是()A.争夺劳动力B.提高还是降低关税 C.争取联邦政府的领导权D.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2、如果说独立战争是美国人民为摆脱殖民束缚,争取民族独立而战的话,那么建国后落后 的南方奴隶主阶级与上升时期的北方资产阶级之间的一场搏斗是指()A.西进运动B.南北战争C.罗斯福新政D.废奴运动 3、由中国著名导演李安所主持拍摄的《与魔鬼共骑》,是一部以美国内战为题材的影片。你 认为在影片中不可能出现下面的哪一片断()A.林肯宣布南部联盟州为叛乱州B.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连连胜利 C.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广大黑人奴隶踊跃报名参军 4、“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善。我不期待 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从林肯的这段演讲中,你能得出他的主张是()A.尽快废除奴隶制,实现真正的自由B.维护国家统一 C.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D.坚定地打击奴隶制度 5、2012年,美国各界隆重纪念一位伟人遇刺身亡147周年,有关这位伟人的事迹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领导独立战争B.起草美国宪法C.挑起南北战争D.颁布《解放黑奴宣言》 6、美国南北战争在1863年发生重大转折,北方转守为攻,其主要原因是()A.《人权宣言》的颁布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C.北方进行的是正义战争D.北方军队英勇善战 7、美国南北战争与独立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A.殖民压迫不断加剧 B.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C.黑奴制度不得人心 D.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8、“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 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这是马克思对美国一位著名总统的评价,这位总统是()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肯尼迪 9、下列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B.“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客观上推动俄国改革进程 C.亚历山大一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十六_十七世纪世界文明发展大势_王晋新

东方论坛2004年第6期 十六、十七世纪世界文明发展大势 王 晋 新 ①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长春130024) 16、17世纪期间,世界各个区域文明的结构和 内部秩序在前些时期的相对混乱状态逐渐告一段落,大规模内部整合运动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且这些发展的动因皆基本源自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都力图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也都沿循自身的历史轨迹继续向前发展。“同以往的各个时代一样,在现代早期的几百年间,众多发展都是发生在各个文明内部区域之内的,它们同更大范围的世界趋势之间的关系很小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关联。 惟独只有美洲除外”。[1](P520) 同时,由于各个文明大规模的整合和西方人渡海东来的共同作用,使各个文明相互之间的差异、区别又一次相对明显的凸显出来,相互之间的交往、联系、矛盾、对峙和冲突也在一种新的高度上展开。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有言:“不应想象第一批葡萄牙船只绕过好望角后,无可匹敌的西方优势就开始了”,“也不能说,西方扩张主义一出现,非欧洲 的国家就都像一叠纸牌似地倒下了。”[2](P39-40) 坦率地讲,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学术界对肯尼迪这一观点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过分地关注和强调西方文明对东方诸国单方面的冲击作用,并由此而建立起近代早期亚欧交往格局的基本框架和阐释结构。 近年来史学研究表明,促使西方人航海东来的因素和力量是多种多样的,但目的地却是一个,即东方;目的也是一个,即和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东方国家建立起直接的往来。被上古和中古种种神话传说所环绕的神秘而富庶的东方,是所有冒险蹈海的西方航船的唯一的航标。美洲的“发现”和将居住在美洲的原住居民称之为“印第安人”这一错误,则是这种对东方的仰慕和与之交往的渴望、企盼之情的集中体现。从决定交往格局的实际状况上看, 当时西方人所凭借技术水平虽较之以往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这主要是就其自身而言的,而与当时东方诸国相较并无什么绝对高明或先进之处。在由物资交流所体现的经济交往中,西方人更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全汉升、布罗代尔、贡德?弗兰克等学者的著述,对此已做了深刻的表述。中国学者万明先生通过对明朝白银货币化的系统研究,认为白银货币化的出现, “是转型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的相联系的产物,也即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产物……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而不是如以往所认识的,是西方东来导致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衔接起来……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的,明代中国曾积极地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的初步建构, 为整体世界的出现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3] 在刚刚诞生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收益者不仅仅是西欧,中国、印度等物质文明昌盛的地区往往成为国际贸易的获益者和世界上黄金、白银等硬通货的最后归宿地。而美洲的“发现”所造成的各种时代影响,对于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整体发展非但没有什么副作用,反而对其物质生产、人口增长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一定的动力,使其农本经济的根基更加稳固,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更加发展。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论及19世纪以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关系的特点时说:“它反映的,不是中国人的偏见,而宁可说是那些世纪大部分时间在财富和技术上 的优势”。[4](P76) 樊树志也认为,“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所反映的绝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贸易问题,而 是贸易各方生产水平,经济实力的体现。”[5] 而西方国家用以弥补与东方国家之间贸易逆差的手段和方法就是对美洲殖民地的掠夺和开发。 对当时东西方交往心态的分析,也可显露出二 8 1①收稿日期:2004-11-16 作者简介:王晋新(1957-),男,四川人,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中任,教授。

世界文明史期末论文

世界文明史期末论文 通过一个学期对世界文明史的学习,我对世界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加了很多人文知识,丰富了思想。 课堂上主要教授了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爱琴海文明,犹太文明使我对各种文明有了充分的认识,老师还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加入了许多神话故事,体现了各种文明的特色,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各种文明。 在已经学习过的各种世界文明中,相比之下,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古代埃及文明。 一、金字塔 说到埃及,大家一般都会想到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 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文字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呈梯形分层的,因此金字塔又称作层级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在最早的时候,马斯塔巴是埃及法老死后的永久性住所。到了后来,埃及人产生了国王的灵魂要升天成为神的观念。 “为他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明文》) 金字塔就是把法老送上天的阶梯。 与此同时,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的光芒,金字塔的角锥体形式所象征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光芒,表示了埃及人民对太阳神的崇拜。 “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金字塔明文》)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寝。作为统治者的法老们不仅想在活着时统治人间,而且还想在死后成为神,主宰阴界。因此,法老死后,便将内脏取出,浸以防腐剂,再填入特制香料,制作成木乃伊,将尸体长久保存。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 大型的金字塔一般建于约公元前2664~前2180 年,在古埃及之都孟菲斯之北不远的吉萨、塞加拉、拉苏尔,梅杜姆以及阿布西尔等地都有大量的遗址。 在众多金字塔中,最为著名的是吉萨大金字塔,它位于开罗西南约13公里的吉萨地区。这组金字塔共有3 座,分别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代法老胡夫、第四代法老卡夫勒和第六代法老孟考勒所建。 金字塔十分宏伟壮观,巧夺天工,有人觉得仅凭古代埃及人的技术是不可能建造出金字塔的,他们怀疑金字塔是外星人造出来的,或者是更远古的人类留下的。 二、宗教 要了解古代埃及的文明,就必须知道古代埃及的思想,知道古代埃及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古埃及历史。赫利奥波利斯、孟菲斯、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付大振10级自动化一班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过去的光辉历史不等于现在的荣耀。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而欧洲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到了十五、六世纪,由于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形成,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得以诞生,却突飞猛进,超越中国,领先与世界。从此,中国的科学发展基本上就一直落后与西方国家。以至于最后,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直接打到了中国。在清朝,强迫中国割地赔款,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中国人都知四大发明,因此而津津乐道。但是,千百年已经过去,国人是否还有其他什么值得夸耀的大发明呢?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改变人类历史的大发明却层出不穷,不计其数。例如:蒸汽机,电力,电灯,电脑,汽车,飞机,互联网,等等。尤其是美国人和欧洲人改变世界的大发明真是数不胜数,大家是否看到他们因为自己国家的大发明而沾沾自喜,乐此不疲得到处宣扬呢?他们的大发明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屈指可数,就这四个呢?了解自己国家过去的光辉历史,固然重要,但是死抱着过去,就会导致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自我麻痹。中国人的大发明不应该只有这四个,应该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增加才对。所以四大发明的正确称呼应该是四大古发明。 指南针,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发明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用于航海。指南针的发明是汉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古代中国人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13世纪,指南针辗转传入欧洲后在航海大发现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致使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得以实现,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火药,唐代,人们炼丹是偶然发明,最早的记载见于孙思邈《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火药是中国汉族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唐末用于军事,宋朝和五代,广泛运用。14世纪初,传入欧洲。恩格斯高度评 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的发明大大的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给以骑士阶层为基础的欧洲封建体制以沉重的打击,在欧洲城市市民反对君主专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造纸术,西汉最早出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其原料更加易得,材质更加细腻。造纸术是四大发明外传最早,公元4世纪,传入朝鲜,7世纪,传入日本。12世纪,传入欧洲和非洲。造纸术的出现使文化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