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较早的有前苏联M.秦巴列维奇根据莫斯科近郊煤田浅埋深条件提出的台阶下沉假说。该假说指出当煤层埋藏较浅时,上覆岩层可视为均质。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顶板将呈斜方六面体沿煤壁斜上方跨落直至地表,支架上所受的载荷应考虑整个上覆岩重的作用。当有坚硬顶板组成的老顶时,秦氏认为老顶断裂在煤壁内,支架载荷按控顶区跨度计算上覆岩全部重量。

80年代初,澳大利亚B.霍勃尔瓦依特博士等对新南威尔士安古斯.坡来斯煤矿浅部长壁开采的一些矿压现象进行了实测。该矿开采李氏古煤层,采高约2.6米,煤层赋存平缓,初期煤层开采深度约72 m,工作面长135 m。实测主要结果如下:

(1)顶板破断与岩层移动特征:顶板为煤、页岩互层,坚固稳定,初次跨落步距10m。随工作面推进,沿工作面和采空区边缘的顶板岩层几乎垂直断裂,岩层破断角为76°~90°。地表最大下沉量为采高的60%,最大下沉量的85%发生于距工作面40m范围内。说明采空区迅速压实,煤壁附近顶板岩层迅速发生整体移动。观测研究认为,顶板破断是从煤层到地表产生“瓶塞”状切落,而不是呈桥拱铰接。

(2)工作面前方顶板移近量:实测工作面前方上平巷顶底板移近量不大,除超前支承压力的最大移近量为20mm外,一般均小于10mm。观测研究认为,这与工作面煤层埋层浅,顶板产生“瓶塞”状破断有关。

(3)工作面支架载荷:工作面使用89架支撑掩护式支架,额定工作阻力为4500kN/架,初撑力为额定工作阻力的80%。支架有动载现象,安全阀经常开启。顶板破断期间支架以很快的速度达到额定工作阻力,但在3~7天内重新减小。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澳大利亚L·Holla等还对新南威尔士浅埋煤层长壁开采的顶板岩层移动进行了观测研究,通过自地表到煤层的多层位钻孔锚固装置实测得出,顶板跨落高度为采高的9倍,顶板岩层在工作面推过后快速移动。英国和美国为控制浅部开采地表塌陷,多采用房柱式开采,主要进行了地表岩层移动和采前地层地震波探测与工程地质评价等研究工作。印度和有些南美国家也因缺乏有关技术而未能采用长壁开采,主要开展了房柱式开采地表沉陷预计和煤柱载荷确定的研究工作。

1995年,我国学者赵宏珠教授级高工对印度浅埋煤层长壁开采矿压规律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煤顶、直接顶和老顶由下向上离层,沿工作面长度方向,分段断裂和跨落,来压显现为煤壁前方顶底板移近速度增大,地表缓慢下沉并成周期性的产生裂缝,大周期来压步距与地表裂缝间距一致。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总体上认为浅埋煤层顶板破断直接影响到地表,顶板破断角大,地表下沉速度快,来压明显且难以控制,然而,文献中仅对长壁开采的矿压现象进行了描述,没有对浅埋煤层顶板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对上覆土层的破坏机理进行系统细致的研究。

由俄国学者M·M·普罗托吉亚阔诺夫在对大量巷道顶板破坏情况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自然平衡拱假说。由德国人哈克(W.Hack)和吉里策尔(G.Gilitzer)于1928年提出的压力拱假说。由德国的施托克(K.Stoke)于1916年提出的悬臂梁假说,后得到英国的弗里德(I.Friend)、前苏联的格尔曼等的支持。由前苏联库兹涅佐夫于l950~1954年提出铰接岩块假说。由比利时学者A.拉巴斯于20世纪50年代初几乎与铰接岩块假说在同一时期提出的预成裂隙假说,假塑性梁是此假说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国外围岩控制研究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可以认为是采场矿压理论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开始利用比较简单的力学原理解释实际中出现的一些矿压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矿压假说。德国学者V.海克和苏联学者F.许普鲁特提出压力拱理论,此假说人为,在回采工作面空间上方由于岩层自然平衡的结果而形成一个“压力拱”。拱的一个支撑点是在工作面前方煤体内,而另一个支撑点是在采空区内已垮落的矸石上火采空区的充填体上,这样就形成了前拱脚与后拱脚。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前后拱脚将向前移动,前后拱脚之间,无论在顶板或底板中都形成了一个减压区,回采工作面的支架只承受压力拱内的岩石重量,此假说说对回采工作面前后的支承压力及回采工作面空间处于减压范围作出了解释,而对于此拱的特性和岩层移动时各层的力学关系并没有作任何分析。

1928年德国学者W.Hack和G.Onitiezr提出了悬臂梁理论,改理论认为顶板岩层是一种连续介质,初次垮落后可看做是一端嵌固在煤壁前方的悬臂梁。当顶板有多层岩层组成时,就形成了组合悬梁。当岩梁悬伸长度较长时,将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性折断,因而对回采工作面造成了周期性来压,此假说认为

2

我国很多中小煤矿还停留在人工开采水平上,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多,如

瓦斯爆炸、火灾、突水等事故时有发生。许多煤矿在管理上仍以经验管理、人工

管理为主。因此,加快采矿工业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刘贤锴[7]提出了

RFID法应用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即,主要是以煤矿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子系统

——井下管理系统为应用对象。通过建立一个完整、实时和灵活的井下管理系统,

对井下作业工人的作业计划安排、工人进出巷道的权限管理、巷道人员分布、作

业工人资料、安全物资流动等进行管理,实现井下管理信息化和可视化,同时提

高煤矿生产管理和作业安全水平。中国矿业大学的朱红青[8]把安全心理学应用于煤

矿的安全管理中,煤矿重大事故频繁发生,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

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受不安全心理的控制。所以,煤矿工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煤矿整个系统的安全。

引起事故的发生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

其中管理缺陷是引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程方明[9]提出安全管理评价的思想,安

全管理评价将管理因素作为整个评价过程的重点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实施有效的

管理措施,整改发现的管理问题,来实现系统安全的最终目的。

控制图(control chart)由美国休哈特博士(W.A.Shewhart)在1924年提出的,它是根据概率论数理统计学原理而制作的一种图形,其作用是从动态上反映过程是否处于正常稳定的状态,并且为保证过程在预期的时间内始终处于正常稳定状态而进行统计控制。

中国矿业大学翟成、林伯泉[10]将控制图法应用于煤矿安全风险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对风险指标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判断,评价系统安全状态是否有明显好转或恶化,用以检验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是否有效。

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软件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安全管理中,对安全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朱明[11]与开滦(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唐山三

友矿山公司合作“创建绿色矿山”项目,以及“矿山生产管理优化软件系统”的3

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地质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承担并完成的地

矿部“事故管理与分析系统”软件开发项目,90年代原劳动部“安全信息管理系

统”软件开发项目,在国家有关部门得到了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昆明

理工大学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对工矿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

研究和开发,并在云南锡业集团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中条山有色金

属集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等有色系统得到推广应用。

上世纪末,美国学者用数据库技术建立事故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类事故的频

度和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对复杂系统作定性和定量的安全评价,确保整个系统的

稳定可靠,防止事故的发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R.V.罗曼尼教授

[12]

所研究的评价

危险和安全工伤事故类型分析、工种和工伤源的分析,致伤的身体部位、致伤的

程度、可靠性分析和经济分析等,以便深入分析和确定事故的原因和可能的消除

办法。

日本的熊本博光[13]等提出了用事故实例数据库分析原子能事故的原因,以提

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事故统计方面,中国对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到80年代

后期,在劳动、冶金、煤炭、石油等部门及不少企业相继开发了一些伤亡事故统

计分析软件。例如,原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开发的工伤事故管理信息系统及安

全评价计算机软件,煤矿安全目标管理应用软件等。对于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发

挥了重要作用。

综合以上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

表现在以下方面[14-19]:

①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是以伤亡事故管理为安全管理的中心,主要着眼于事

故处理,具有相对被动和静态的缺点。许多煤矿企业对未遂事故和轻微伤害事故

不做报告,给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带来不便。

②缺乏信息的、指挥的、执行的网络,察无反馈、察而不监,察不落实,法

规多而不行。

③习惯于“亡羊补牢”式的传统管理,缺乏对前级因果及诱发因素的研究和

对策,预防为主流于形式。对于煤矿多发的未遂事故很少进行行业内甚至是地区

内的通报,造成类似事故多次发生而未得到有效的预警。

④只局限于生产环节及短期行为的模糊目标,许多煤矿企业只做那些法规要

求的,而没有整体的,长期的战略打算。

⑤主要依靠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考核等手段,基

本是依靠有限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优先努力去争取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⑥只重视对伤亡事故信息及部分安全检查信息的收集、处理,但其应用程度有限,具有明显的统计特征。

⑦在人、物、环境诸因素中,人是最积极的因素,可能是事故的诱发者,也

是事故的受害者。事故的发生涉及人的心理,情绪、素质、社会以及其他诸多因

素,未能充分发挥人这个最积极因素的作用就不能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

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毕业论文指导: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不是为了让学生抄袭,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二、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注意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例如,写股指期货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而不是写股指期货本身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一)数据情况 在中国知网中的“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栏目中输入主题“小学英语课堂学生展示形式研究”进行查询,结果如下:2004年的数据为1篇,2011~2019年的9年间,关于小学英语课堂展示形式的文章也只有90篇(见图1.1)。但对比2004年的1篇到2018年的27篇,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该数据说明国内老师们开始对小学英语课堂展示形式进行探索。 (二)关键词分布 从图1.2可以看出,451篇文章的关键词前六个依次排序为:小学英语、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提问、信息技术、教师话语、小学生。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作者的关注点大部分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但涉及学生的展示形式较少。由此可以说明,目前的研究尚停留在英语课堂教学法,并为有涉及学生课堂展示的研究。 (三)文章作者 文章作者所属机构大部分在江苏省(图1.3),由此可以看出,该生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暂时走在前面。其中来自教育期刊的有52篇,博硕士的有26篇(图1.4)。 (四)文章来源 文献来源排序为:校园英语,而这些期刊名称中几乎没有国内权威性的一级核心期刊(见图1.4),因此我们课题团队判断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核心期刊对小学英语课堂展示的研究不够重视;二是文章理论性欠缺,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三是由于学生的课堂展示还固守于传统教学,对学生不敢放手。 (四)主要研究内容 经过查阅大部分论文,发现国内对小学英语学生的课堂展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老师在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研究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对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其代表性观点认为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种:故事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词汇教学、任务教学。 2.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课堂是贴近生活,因此教学内容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为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比如韵律诗、儿歌、游戏、会话表演等;教学的内容语言真实可见,学生可以在上课时通过边用、边学、边做,让他们在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能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记忆更加深刻。 3.教学模式 于海浩在《让小学英语课堂“活”起来——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一文中认为:小学英语课堂模式应强化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一是小组合作,带着期待进入英语课堂;二是小组合作,带着感情参与课堂;三是小组合作,带着创新延伸课堂,四是小组合作,带着欣赏分享课堂。其观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启发性和实践意义,英语这一外语也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享、互动应该成为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之一,这样能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但该观点从学生学习的多元层面而言,还是单薄了一些。 通过以上几个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得出,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堂学生展示的研究有一下三个特点: (1)研究起步晚,时间短,主要开始集中研究也是近两年的事情,因此,研究还停留在表层。特别是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堂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开展仍然是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且主要集中在教育理念较先进的江浙地区。 (2)目前参与研究的绝大多数是一线小学英语老师,缺乏专家的理念和理论引领,科研能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 专门论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文献并不算太多,但是在研究中涉及到了小学化的文献并不算少,尤其是在对民办学前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中,以较高的频率被提及,说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我国县域民办学前教育领域中乃至全国学前教育领域中都普遍存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现有的研究几乎都是以这样的逻辑顺序来展开论述,先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什么,它有哪些表现,具有什么样的危害,形成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什么和对如何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出建议。 从文献1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关于小学化的文章几乎都是从单一的视角对存在小学化倾向的教育提出“高要求”,而没有从对方的视角来考虑这样的“高要求”幼儿园的教师是否有能力做到,实施起来是否具有自主性?幼儿园如何能在经济的压力下抛开家长的需求?这些研究较少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环境、人们所持有的普遍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教育与地区文化和地区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意味着教育改革也将难以同步。’’2转变观念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转变小学化教育倾向的状况更是一个漫长而异常艰辛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的缓慢转变,还需要多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绝不是喊几旬简单的口号,讲几条小学化教育的危害,提几条不具备操作性的措施就能轻易扭转的。 这些研究都是以单一的视角看待民办幼儿园,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评论他们,较少听见“局内人”的声音。而一些教育问题仅仅只靠一些简单的数据恐怕难以说明,尤其是隐含在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更是需要听听当事人自己的理解和讲述。批判教育学论者认为“声音不仅要被听到、读到,还要被记录、使用”3,因此被压抑和忽视的弱势群体的声音应该受到重视。在我们秉承着“每一个声音都是真实的,没有哪一种声音优于另一种 1参见: 李兵.关于幼儿教育‘‘,J、学化”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8):46. 程路.不可忽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阴.人民教育,1995(6):41.45. 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J、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64-167. 陶金玲.私营幼儿园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3_4. 陶金玲.私营幼儿同课程小学化现象解析叨.学前课程研究,2007(1). 张云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沙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冷思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李艳贞.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践与探索明.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8):741. 李兵.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J、学化”倾向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3):37.彭晓铃.浅议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的负面影响[J].新课程(教师版),2007(1):16. 黄绍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蒙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5(9):10.11. 2华爱华.对我囝学前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文化观照明.社会科学,2007(10):87—95.

动态评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简述

动态评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简述 动态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集评价与教学为一体的交互式评价法。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动态评价理论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其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的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因此,系统地梳理和整理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未来更好更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动态评价理论;国内研究;国外研究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9016466987.html,ki.16723198.2016.25.022 0引言 动态评价概念最早由Luria于1961年使用,几十年来研究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设计论证了各具特色的动态评价程序,形成了多样多模态的动态评价研究范式。为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剖析动态评价理论,我们有必要对其理论界定和研究历史做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1理论界定 我们首先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梳理下主要的有关动态评价的论述:Feuerstein (1979)指出“动态评价……是一种新颖的心理测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动态交互的教学评估应用系统。”美国心理学家Lidz(1987:4)认为,“动态评价是一种测试人员兼干预者对学习者兼积极参与者之间的一种交互,旨在评估学习者的可塑程度,以寻求能够激发并维持学习者认知功能积极变化的途径”。Tzuriel & Kaufman(1999)则认为“动态评价是通过改变认知能力的教学和干预等,对儿童思维、认知、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估的过程”。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看到,区别于传统的静态评价,动态评价把评价和干预结合起来,强调评价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重点考察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能力的变化并关注学习者未来的发展。区别于形成性评价,动态评价以更科学完整的体系设计,以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方式,通过结合学习者不同反应状况的不断修正,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错误评价的风险,从而更高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知识的内化和潜能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动态评价是集评价与教学为一体的并融入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交互式评价法,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提供介入式干预完成对学生的全过程动态监测,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评价互动主动建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简言之,动态评价以其独特的互动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挖掘潜能、走向卓越,同时实现教学相长。 2国外动态评价研究述评 目前,国外关于动态评价的介入研究在心理学和普通教育的领域取得了丰硕

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

1.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 施工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60年代我们的施工组织措施采用的苏联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增长,我们建筑业的发展,我们的施工项目管理也不断的更科学,70到80年代施工组织设计在我国全面的推广,经过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研究,使之我们现在的施工组织更科学更协调,经济上更合理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扩大深度和范围,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估,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施工企业要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加快技术转化,使新的技术成果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到应用。 现阶段国内外施工组织学科的发展特点是广泛利用数学方法、网络技术和计算技术等定量性方法,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工期、成本、质量的控制,以达到工期短、质量好和成本低的目标。 目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2.理论及实际意义 在此工程设计中,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它是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它是该工程开工前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它体现了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设备装备能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对于库存管理的研究已经有多人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从文献检索来看,从2007年至2009年,核心期刊发表文献共计113 篇。本文重点收集了最近两年的21 篇相关文献,在研读文献后,根据文献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观点和结论,笔者认为目前相关学者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研究;第二,基于库存管理系统、模式的研究;第三,基于库存管理方法、策略的研究。 1.1 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实例对零库存管理的内涵、存在问题及实施零库存的方法进行研究。如:郑小强[1] (2009)对图书馆库存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于图书管理要引入零库存的概念,建立图书库存控制系统,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互动,提高出版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图书配送中心、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使出版企业的库存量更加合理。吴玉红(2009)认为中国图书零售企业目前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的仓储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使图书零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存货成本和存货管理成本,运营成本较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零售企业的订货成本又进一步降低。图书零售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在存货模式上进行变革,由仓储式管理模式变革为零库存管理模式,文章给出了中国图书零售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依据,并认为要在性爱供应商的选择、转变员工的观念、将零库存管理制度化方面下功夫。林芸竹,许群芬,曹幼红,张伶俐(2008)以华西第二医院药库管理经验为蓝本,探讨实施零库存理念管理的模式,认为建立适合院情的库存管理模式,应用零库存理念管理医院药库,对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意义。王永祥(2007)在介绍零库存产生的历史渊源基础上对现在人们对零库存的误解做了详细的分析,认为要从企业、供应链和社会的角度去考虑库存数量上是不是最合理的,库存周期是不是最短的,库存成本是不是最少的,而不是零库存已经实现和没有实现,更不能从单个企业的角度以有或没有库存物品去判断是否实现零库存。最后得出结论——库存数量上看,零库存是指保持合理的库存量;从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库存时间上看,零库存是指物品的库存周期最短;从库存成本上看,零库存是指物品的库存成本最少。王建宇(2007)对实施零库存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委托保管方式,即接受用户的委托,由受托方代存代管所有权属于用户的物资,从而使用户不再保有库存,甚至可不再保有保险储备库存,从而实现零库存。协作分包方式;轮动方式,即轮动方式也称同步方式,是在对系统进行周密设计前提下,使每个环节速率完全协调,从而根本取消甚至是工位之间暂时停滞的一种零库存、零储备形式;准时供应系统,即,在生产工位之部或在供应与生产之间完全做到轮动,这不仅是一件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很大的投资,同时,有一些产业也不适合采用轮动方式;水龙头方式,即是一种像拧开自来水管的水龙头就可以取水无需自己保有库存的零库存形式。 1.2 基于库存管理系统、模式的研究这一领域主要是针对库存管理系统、模式开发和设计进行研究,大多学者的研究都各种信息技术结合进行,研究有深度,成果丰厚。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

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了解,认为对方不会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或者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是小概率事件。Robert认为信任是一种资源,它以共同资产的形式存在,运用得当则可获得巨大竞争优势。McKean认为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如果在交易活动中缺乏信任,就必须花费大量资源,进行度量与监督以防受骗。 Sako把信任分为契约型信任、能力型信任和善意型信任,契约型信任是一种依赖契约的信任。契约越细致,越能形成交易当事人的信任。Margreet F. Boersma 等从公共信息考虑,把信任分为能力的信任、承诺的信任和友善的信任等类型[5]。 Nigel Slack等(2002)认为信任有一个过程,从计算的信任,经过认知的信任再到感情的信任[6]。Giddens认为信任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交易双方甚至更多方共同建构起来的;zucker认为信任的出现与这三个因素分不开:制度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都是后来制定薪酬管理模式和薪酬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激励是指管理者有意识地用外在刺激使被管理者产生自觉行为,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心理过程。大量的管理实践表明,激励理论作为西方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在企业薪酬体系的制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较有影响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人由低到高分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你要激励某个人,你需要知道他现在需要层次的哪个水平上,然后去满足这些需要及更高层次的需要[1]。同样作为美国心理学家的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以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都属于低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需要,它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达成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保健因素不足必然导致员工不满意,但是保健因素再多也不会为员工带来满意,只有足够的激励因素才能让员工感到满意,从而激励绩效的产生。改善保健因素,然后在工作中建立激励因素,被认为是最好的激励人们的方法[2]。史坦斯·亚当斯1967 年在《奖酬不公平时对工作质量的影响》这一著作中提出公平理论,也叫做社会比较理论。公平理论基本观点是,一个人经过努力取得了报酬后,不仅会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还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所以,他要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也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3]。美国行为科学家维克·弗鲁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公式为:激励强度(M)=效价(V)×期望值(E)。效价是指对这一目标的价值判断,其大小取决于个人需求的特点和价值判断的标准。期望值则是指个人对带来结果可能性大小的主观判断[4]。由此可以看出,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变量任何一个较低都达不到好的激励效果,只有都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除了以上理论,激励理论还包括戴维·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等。 1.2.2 薪酬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绩效考核的研究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 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开始,随着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和全面质量管理(TQM) 等活动的风起云涌,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欧美先进企业的重视,绩效考核的观念 和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偏重财务目标的达成,扩大为整体经营成效的 提升。在绩效考核方法上,对个人考核大都采用目标管理法和360 度考评法,对 组织考核大都采用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和平衡记分卡法(BSC)[ l]。国外一些学者 关于绩效考核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1990 年,Campbell 等人把绩效分为8 个独立的成分:工作特定的任务熟练 程度;工作非特定的任务熟练程度;书面与口头交流的任务熟练程度;努力;遵 守纪律;为团体和同事提供便利;监督与领导;管理[ 2]。 Robert S.Kaplan 和David P.Norton(1992)提出了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客户和成长四个层面的绩 效考核,将抽象的战略有效的转化为具体的员工行动[ 3][ 4]。 Borman 和Motowidlo(1993)在总结前人及自己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任务绩效(task performance)和关系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的概念。他们把任 务绩效看作是组织所规定的行为,是与特定工作中核心的技术活动有关的所有行 为;关系绩效则是自发的行为、组织公民性、亲组织行为、组织奉献精神或与特 定任务无关的所有行为,涉及到职责范围外自愿从事有利于组织或他人的活动[ 5]。 Nickols 等人(1997)认为要废止绩效评估而进行绩效管理,从绩效评估到 绩效管理有赖于以下四个原则:第一,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 双方所认同;第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表述出来;第 三,目标本身应该是灵活的,应该足够反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第四,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是指导者,帮助他们达到成功[ 6]。Conway(1999)将人们对非管理职务的研究发展到对管理职务的研究。结 果发现对于非管理职务来说,作业绩效中包含着职务奉献的成分,人际促进可以 和任务绩效完全区分开;而对管理职务来说,任务绩效包含着人际促进的成分,职务奉献可以完全与任务绩效区分开。因此非管理职务与管理职务的关系绩效内

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报告

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大数据的概念 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早期,企业在大型机上部署财务、银行等关键应用系统,存储 介质包括磁盘、磁带、光盘等。尽管当时人们称其为大数据,但以今日的数据量来看,这些数据无疑是非常有限的。随着PC的出现和应用增多,企业内部出现了很多以公文档为主要形式的数据,包括Word、Excel文档,以及后来出现的图片、图像、影像和音频等。此时企业内部生产数据的已不仅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还包括大量的办公人员,这极大地促进了数据 量的增长。互联网的兴起则促成了数据量的第三次大规模增长,在互联网的时代,几乎全民 都在制造数据。而与此同时,数据的形式也极其丰富,既有社交网络、多媒体等应用所主动 产生的数据,也有搜索引擎、网页浏览等被动行为过程中被记录、搜集的数据。时至今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的进一步丰富,数据已呈指数级的增长,企业所处理的数据已经达到PB级,而全球每年所产生的数据量更是到了惊人的ZB级。在数据的这种 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大数据”的概念逐渐在科技界、学术界、产业界引起热议。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分析的数据因为“大”,摆脱了传统对随机采样的依赖,而是面对全体数据;因为所有信息都是“数”,可以不再纠结具体数据的精确度,而是坦然面对信息的混杂;信息之“大”之“杂”,让我们分析的“据”也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变为相关关系。 大数据热潮的掀起让中国期待“弯道超越”的机会,创造中国IT企业从在红海领域苦 苦挣扎转向在蓝海领域奋起直追的战略机遇。传统IT行业对于底层设备、基础技术的要求 非常高,企业在起点落后的情况下始终疲于追赶。每当企业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 得技术突破时,IT革命早已将核心设备或元件推进至下一阶段。这种一步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状态在大数据时代有望得到改变。大数据对于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不会受困于基础设备核心元件的相对落后。与在传统数据库操作层面的技术差距相比,大数据分析应用的中外技术差距要小得多。而且,美国等传统IT强国的大数据战略也都处于摸着石头 过河的试错阶段。中国市场的规模之大也为这一产业发展提供了大空间、大平台。大数据对 于中国企业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更新,更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变革。随着对大数据的获取、处 理、管理等各个角度研究的开展,企业逐渐认识数据已经逐渐演变成“数据资产”。任何硬件、软件及服务都会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逐渐被淘汰,只有数据才具有长期可用性,值得积累。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可以是也应该是独立于软硬件系统及应用需求而存在的。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演化的最新产物,确立了数据这一信息技术元素的独立地位。正因为数据不再是软硬件及应用的附属产物,才有了今天爆炸式的数据增长,从而奠定了大数据的基础。

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发达,很早的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并且经济发展得很快,这就引发了环境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但也得到了这些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水处理的研究,在研究水处理新理论和工艺的同时,也重视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先后投资研究高效型、智能型、集约型污水处理设备和自动化控制仪表,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80%~90%,成功地解决了来自城市和工业的点源污染问题。 由于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的污水厂很早便实现了污水厂的网络控制,如DCS、FCS系统。同时国外较早的将SCADA技术引入到给水排水工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外同时注重水处理中的PLC的开发,相继研制出了一些智能、稳定、小巧的控制单元,如AB公司的SLC 系列、Siemens的S7系列、Schneider的TSX Quantum系列。 国内发展情况:解放初期由于工农业生产刚刚起步,当初的污水污染程度很低,且提倡利用污水进行农业灌溉,特别是北方缺水地区将污水灌溉利用作为实验进行推广,如著名的沈抚灌溉等,所以全国仅有几个城市建设了近十座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工艺有的还是一级处理,处理的规模也很小,每天有几千立方米,最大的只有每天5万立方米左右,致使污水处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处于较落后的状态。 我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于1982年破土动工,1984年4月28日竣工投产运行,处理规模为26

万立方米/天。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后多年来达到设计出水水质标准,它的诞生填补了我国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空白。在此成功经验的带动下,北京、上海、广东、广西、陕西、山西、河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市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分别建设了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与国外相比,我国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起步较晚,七十年代开始采用热工仪表,实行集体巡检;八十年代应用分析仪表和DCS系统;至九十年代,随着一大批利用国际贷款的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产,我国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国外引进污水厂的自动控制系统已广泛采用集散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应用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表,各种新工艺、新设备大量出现并得到应用。可以说我国污水处理自动化的现状是:手动和自动皆备,自制和引用并举。整体上和国外相比,我国污水的自动控制系统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的应用前景却非常广泛、潜力很大。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次毕设的主要内容是用PLC做控制器,完成对污水处理的控制,以满足污水处理和环保的要求。系统由PH值检测电路、NH3检测电路、COD检测电路、控制电路以及显示电路组成。污水中的PH值、NH3值、COD参数分别由PH值检测电路、NH3检测电路、COD检测电 路检测出来并且转换成电信号,如果有参数超出环保要求,则PLC控制器向输入端发出电信号,PLC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作出相应的处理,调整整个污水中的参数,使它们保持在环保的要求范围内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从产品生命周期到企业生命周期再到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在产品生命周期方面,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波 [1]兹(1957)在其《新产品管理》一书中最先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之后,美国哈弗大学的维农(1966)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介绍、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 [2]衰退的阶段。1967年,贺什尔根据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世界不同类 [3]型国家的工业竞争力做了对比研究,从而进一步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化。郭钢,程静波,刘飞(2004)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一般规律,将产品的演进过程划分为顾客需求域,功能域,结构域,工艺域,制造域和销售用户域等六个域[4]。 林万祥等人(2007)基于生态经济系统,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产品生产前的资源阶段、产品制造阶段、产品营销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弃置阶段。除此之外,他们还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提出了环境成本评估方法及 [5]其特征。同时,在对环境成本的研究方面,王玉梅,梁宗鸿两人(2010)也提出了一套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在产品设计阶段,以生态设计为导向;在选择原材料时,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并应遵循环境原则、质量原则和效益原则;在生产阶段,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在销售阶段,采取绿色销售的手段;在回收利用阶段,虽产品已销售出去,但并不意味着它与企业已无关系,在销售时企业最好与消费者达成协议,对于可以回收继续使用的产品,企业以低价回收,并通过加工进而继续利用,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的处理,也应该对其进行 [6]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适当方式对其处置,尽量避免使其产生严重污染。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世界各国都在广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教学,例如日本1999年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活动纲要》规定中小学必须实施“综合实践学习时间”,要求设计和实施“基于地理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和“体验性学习活动”;美国的中小学在地理教学中都实施了“应用学习”的方式;法国在中小学地理教学中实施了“动手做(hands-on)”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在地理学科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此外,为了适应地理改革的需要,各国都将地理实践活动纳入正常的地理教学计划中。如:在爱尔兰,新的地理计划增加了野外考察内容;法国和丹麦还建有专门的地理野营学校;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的学校读有野外地理研究基地;在英国,规定高年级野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此外,地理考试时也大量引用野外工作的资料和成果;日本在乡土地理教材中还向学生介绍附近地域的调查方法,包括怎么样阅读地图、怎样到市县政府和派出所搜集资料、怎样将统计数据绘成图表、怎样从事城市交通和农村土地利用的调查及其调查的步骤、如何确定访问和调查的对象、如何写调查报告等。[?? 国内研究进展 1、关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性、作用及意义的研究 2001年李通和李岩梅经研究指出,“在这种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即知(认知活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情(学生的学习动机、外在行为、状态的价值性情绪体验)、意(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和支配行为的活动)三方面都可以得到发展。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这些方面正可以发挥作用,因为实践活动不仅指向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向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向思维和活动的模式及方法,指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2003年刘广义在《地理实践活动的兴起及意义》一文中对中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意义做了重要的阐述:①地理实践活动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及对学习对终身发展都有用的地理“两大基本理念的实现;②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自主学习;③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展学习空间;④新评价机制的重要依托。[?? 而吕鸿则认为”地理实践活动是相对与课堂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它以能力培养、人格教育为主要目的,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探索、表现机会。地理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中学地理的教学目标,除了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来市县,还必须通过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才能全面完成。因此,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课堂”。[?? 2008年唐之冰在《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指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贝贝则认为地理实践活动再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他在《地理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和调动学生参加科学技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等。”[??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研究动态:功能翻译理论在国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赖斯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这种关系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赖斯的文本类型分类,强调针对不同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文本功能的实现。但其观点仍具有局限性,她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上,认为原本与译本的功能不可改变。而实际上,译文和原文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第二阶段以费米尔的目的论为标志,费米尔的目的论突破了对等论的限制,成为功能翻译派的核心理论之一。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人际间的行为和交际性的文化行为。过去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涉及三方面的参与者:原文作者、译者、译文接收者(读者或听众) 。功能派还加入了翻译过程的发起者,译文使用者和收受者等其他参与方。第三阶段,诺德将翻译规范和功能结合忠诚(function plus loyalty)的原则融入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框架之中。曼塔利翻译行为的提出,把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着重分析了参与者(翻译的发起者、译者、文本的使用者、信息的接受者)各自的作用以及参与者行为发生的语境条件。发展丰富了费米尔的目的论,也弥补了目的论的不足。功能主义理论摆脱对等理论的束缚,认为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给以语言学派为主流的西方翻译理论界另辟了一条新的探索道路。 国内研究动态:国内对英语幽默翻译的研究主要以四大不同领域的理论为视角,运用相关的原则与方法,以解决英语幽默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障碍。它们分别是:一、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幽默翻译 认知语用学家Sperber 和Wilson 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 人类的交际和认知活动都受制于关联。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 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明示指说话人明确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推理指听话人从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对话语暗含意义的理解都以“关联性”为标准。关联性是关联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 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 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 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自媒体”概念最早就是由丹·吉尔默提出的,她认为媒体的发展大至经历了三个时期,其中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为媒体发展的第三代。但最早对这媒体给出确切概念的就是美国学者谢曼·包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里斯(Chris Wills)。2004年7月,丹·吉尔默又在自媒体原始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了它的内涵,她指出,自媒体就是在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而产生的一种交互式媒体报道方式,其传播方式实现了由“点到面”向“点对点”的转变。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更就是将自媒体年度人物,其封面就是一个大大的“You”与一台PC,充分表明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个人的地位得到凸显。由于国外学者们关于自媒体推进小学数学实效性研究的比较少,在文献检索中难找到相关内容。 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西方国家,自媒体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自媒体这一概念就是在2005年传人我国,对于很多国人而言,它仍然属于一个新兴概念,虽然自媒体已经越来越来地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但将自媒体与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研究仍相对较少,不过就文献数量统计来瞧,近几年关于自媒体参与教学的研究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就是自媒体用于职业教育或就是高等教育,对于中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少之又少,其中相对于小学数学的研究几乎没有。 二、理论与实践依据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它的创始人就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她主张自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与创造性,并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认知图式持续重建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她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感知运动阶段 新入学的小学生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感觉与动作就是她们认识世界的基础。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特点就是她们的认知开始出现符号功能,可以凭借各种语言或者手势来表达她们的想法,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知道如何判断对错,她们的判断受到直觉思维支配。 第二、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将2-7岁的儿童归于前运算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建立符号功能,可以依附林林总总的客观现象进行思维活动。然而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通常就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自媒体”概念最早是由丹·吉尔默提出的,他认为媒体的发展大至经历了三个时期,其中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为媒体发展的第三代。但最早对这媒体给出确切概念的是美国学者谢曼·包曼(Shayne Bowman)和克里斯·威里斯(Chris Wills)。2004年7月,丹·吉尔默又在自媒体原始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它的内涵,他指出,自媒体是在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而产生的一种交互式媒体报道方式,其传播方式实现了由“点到面”向“点对点”的转变。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更是将自媒体年度人物,其封面是一个大大的“You”和一台PC,充分表明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个人的地位得到凸显。由于国外学者们关于自媒体推进小学数学实效性研究的比较少,在文献检索中难找到相关内容。 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西方国家,自媒体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自媒体这一概念是在2005年传人我国,对于很多国人而言,它仍然属于一个新兴概念,虽然自媒体已经越来越来地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但将自媒体与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研究仍相对较少,不过就文献数量统计来看,近几年关于自媒体参与教学的研究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是自媒体用于职业教育或是高等教育,对于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少之又少,其中相对于小学数学的研究几乎没有。 二、理论和实践依据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它的创始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他主张自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并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在认知图式持续重建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感知运动阶段 新入学的小学生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和动作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基础。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认知开始出现符号功能,可以凭借各种语言或者手势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知道如何判断对错,他们的判断受到直觉思维支配。 第二、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将2-7岁的儿童归于前运算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建立符号功能,可以依附林林总总的客观现象进行思维活动。然而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通常是将自己定位为整个事件的中心,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第三、具体运算阶段 当儿童成长到7-12岁时,便会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思维还不能独立出来,仍然客观形象支撑。 第四、形式运算阶段 当儿童成长到11、12岁以后,他的认知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发展到了最高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思维逐步发展到了抽象逻辑阶段。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看,为了更好的研究运用自媒体推进小学生数学学习实效性的研究,在具体操作中,要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特点,以现阶段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础,制定与儿童思维发展相吻合的教学方案。 2、认知心理学的表象加工理论 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信息是转换为具体的表象储存在记忆中的,同时表象也是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从国外文献来看,国外学者主要从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产业内贸易几个方面来分析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升级。 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价值链理论认为,选择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价值链之间不同的联系方式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同时迈克尔·波特(1990)的产业集群理论指出了产业群可以促成产业优势的形成,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并形成国际竞争优势[1]。Ge(1999)通过构建动态模型,分析了加工贸易区对一国经济开放和转型的作用,指出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学习和适应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2]。 RobertJ.Carbaugh(1998)认为,加工贸易其实是实现国际水分工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因为,国际水平分工方式其实质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将各个生产工序分配到各个国家,最后统一组装成制成品[3]。DanielM.Bernhofen(1999)认为,加工贸易是很多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的方式[4]。Howard Chao认为,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优势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要的加工贸易可以看作是一种低层次的水平分工,而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以高新技术加工贸易为主的则是一种高层次的水平分工[5]。 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国际化催生了产品内分工,关于产品内分工的理论根源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万纳克(Vanek,1963)、梅尔文(Melvin,1969)以及沃那(Warne,1971)利用两阶段生产模型来研究在所有工业制成品都可以成为其他行业投入品的条件下产业间商品流动的互动关系,这是产品内分工模型的雏形[6]。产品内分工理论成熟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这条主线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的产品内分工理论。琼斯和科尔斯克维斯基(Jones&Kierzkowiski,1990)[7]用“零散化生产”定义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并分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指出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是推进生产过程分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Bhagwati和Dehejia(1994)[8]用“万花筒式比较优势”定义全球价值链分工,考查了北方国家将产品生产价值低的环节放到南方国家后,对北方国家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工资率的影响;克鲁格曼(Krugman,1994)[9]把这一现象描述为“分割价值链”,并分析了在全球价值链分割体系下,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的经济冲击;后来,克鲁格曼(Krugman,1995)[10]重新审视了全球化产品内分工体系,并指出,全球贸易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间产品贸易的迅速扩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