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碎片原因

电池碎片原因
电池碎片原因

主题:电池碎片

1.焊接电池片尾部时操作不正确

2.铝苞片太多,拿取时容易导致裂片

3.手工焊人为接在电池片盛放盒上

4.缺边缺角没有检查出来,经焊接报废

5.电烙铁温度过高

6.互联条太厚,片子太薄

7.电池串运载车最上层太窄,承载盒易搭起来

8.新承载盒下面的垫板易卡住,电池串移位

9.弯曲片导致互联条变形

10.新员工焊接质量较差,经常需要返工

11.层叠人员排串前两手夹片用力不均匀

12.员工心理作用(负担较大)

13.层叠,层压前检验的手势不正确

14.层叠员工未及时发现裂纹片而流入下道工序

15.电池串背电场上的锡堆太高

16.背面虚焊

17.手工焊互联条扭曲

18.层压员工抬组件手势不当搬运的次数太多手指捏住铝苞片易碎

19.手工焊正面员工的操作方法不统计

20.互联条太干,导致电烙铁来回焊接温度过高,电池报废

21.返工在观察架上返工

22.检查人员返工(混乱)

23.电池片尾部互联条弯曲

24.盖层压布时操作不当

25.层叠人员剪互连条电池片震动导致裂片

26.电池串承载盒长度太短

27.抬组件时,组件上TPT有可能碰到员工衣服

28.翻串模板翻两遍后会出现裂纹片

29.焊好的正面堆的太高

30.正面虚焊,返工时造成裂纹

31.层叠员工粘胶带用力过度

32.承载盒撞到档块

33.反面人员拎串时,两只手用力不一样

34.返工时流程卡粘在电池片上

35.返工撕胶带纸的时候

36.分片,手工焊各工序缺少检查

37.手工焊桌面5S较差(助焊剂的结晶)

38.手工焊残余锡渣未及时清理

39.扭曲的互联条焊在电池片上

40.操作不小心,剪刀易砸碎电池片

41.叠台放烙铁的夹具不固定

42.翻EV A时将电池片刮碎

43.员工检查电池片在翻转过程中受力

44.铺TPT时,TPT成螺旋状,边角将电池片串带起来

45.放EV A时,如果速度过快,会将两边的电池串掀起来

46.层叠剪刀不锋利,拉动整个组件

47.层叠出头有毛刺

48.正面焊接有毛刺

49.直接用手拿取多片电池,不使用泡沫垫

50.员工直接用手将电池串直接拿至手工焊

51.运输电池承放的方法不当

52.使用翻串模板,桌面太紧,易撞

53.承载盒用酒精洗过后,电池片粘在上面

54.由于散包装比较多,拿取多包时,易捏碎

55.原包装碎片(未发现)

56.日光灯灯架易撞到

57.承载盒内电池串排放不整齐

58.拿小组件时,角度太斜,滑落

59.电池串运送车靠的太近

60.在制品太多时,电池串易叠起来

61.拿串一个人拿比较危险

62.生产线人流物流控制不到位

63.反面翻电池片时未将电池片理齐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

蓄电池检查试验方案 一、目的 为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确保电源类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需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试验,为保证检查试验过程中的人员分工明确、安全风险可控、试验方法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与职责 (一)组织管理组 组长: 1.协调蓄电池检查试验的整体统筹与实施。 2.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副组长: 1.配合组长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2.配合组长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安全负责人: 1.全面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当中的票证、倒闸操作以及安全交底工作,一经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叫停改造工作。 技术负责人: 1.负责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运行方式调整。 2.负责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二)现场实施组 组长: 成员: 三、编写依据 1.GB 50172-1992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2.DL/T 5044-199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3.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四、工作范围 UPS、EPS、直流屏装置蓄电池组。 五、工作前的准备

1.方案学习 1.1组长负责对所有改造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培训,并进行签字确认。 1.2各小组组长负责对自己的成员进行方案的分解落实。 1.3安全负责人对所有人进行安全交底及措施的落实情况。 2.材料及工器具准备 六、工作项目及内容 1.按下表检查蓄电池型号及参数。 蓄电池型号及参数记录表

2.外观及接线检查 逐个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不应有变形、污迹,蓄电池间连接可靠、无锈蚀。检查项目和结果满足下表要求。 蓄电池外观及接线检查项目确认表 3.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 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记录表

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汇编)

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 1.环境温度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影响最大,在电极/电解液界面上的电化学反应与环境温度有关,电极/电解液界面被视为电池的心脏。如果温度下降,电极的反应率也下降,假设电池电压保持恒定,放电电流降低,电池的功率输出也会下降。如果温度上升则相反,即电池输出功率会上升,温度也影响电解液的传送速度温度上升则加快,传送温度下降,传送减慢,电池充放电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但温度太高,超过45,会破坏电池内的化学平衡,导致副反应。镍镉镍氢电池的放电效率在低温会有显著的降低(如低于-15),而在-20时,碱液达到起凝固点,电池充电速度也将大大降低。在低温充电低于0会增大电池内压并可能时安全阀开启。为了有效充电,环境温度范围应在5-30之间,一般充电效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温度升到45以上,高温下充电电池材料的性能会退化,电池的循环寿命也将大大缩短。 2.充电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为了防止电池过充,需要对充电终点进行控制,当电池充满时,会有一些特别的信息可利用来判断充电是否达到终点。一般有以下六种方法来防止电池被过充: 1. 峰值电压控制:通过检测电池的峰值电压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2. dT/dt控制:通过检测电池峰值温度变化率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3. T控制:电池充满电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会达到最大; 4. -V控制:当电池充满电达到一峰值电压后,电压会下降一定的值 5. 计时控制:通过设置一定的充电时间来控制充电终点,一般设定要充进130%标称容量所需的时间来控制; 6. TCO控制:考虑电池的安全和特性应当避免高温(高温电池除外)充电,因此当电池温度升高60时应当停止充电。 3.什么是过充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过充电是指电池经一定充电过程充满电后,再继续充电的行为,对Ni-Cd电池,过充电产生如下反应: 正极:4OH- - 4e 2H2O + O2 负极:2Cd + O2 2CdO 由于在设计时,负极容量比正极容量要高,因此,正极产生的氧气透过隔膜纸与负极产生的镉复合。故一般情况下,电池的内压不会有明显升高,但如果充电电流过大,或充电时间过长,产生的氧气来不及被消耗,就可能造成内压升高,电池变形,漏液,等不良现象。同时,其电性能也会显著降低。 4.什么是过放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电池放完内部储存的电量,电压达到一定值后,继续放电就会造成过放电,通常根据放电电流来确定放电截止电压。0.2C-2C放电一般设定1.0V/支,3C以上如5C或10C放电设定为0.8V/支,电池过放可能会给电池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大电流过放,或反复过放对电池影响更大。一般而言,过放电会使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可逆性受到破坏,即使充电也只能部分恢复,容量也会有明显衰减。 5.电池电池组放电时间短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 电池未被充满电,如充电时间不够,充电效率较低等 2. 放电电流过大,致使放电效率降低从而使放电时间缩短 3.电池放电时环境温度过低,放电效率下降 6.电池使用寿命短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关于锂电池爆炸锂电池不安全的问题

关于爆炸的文章 锂是化学周期表上直径最小也最活泼的金属。体积小所以容量密度高,广受消费者与工程师欢迎。但是,化学特性太活泼,则带来了极高的危险性。锂金属暴露在空气中时,会与氧气产生激烈的氧化反应而爆炸。为了提升安全性及电压,科学家们发明了用石墨及钴酸锂等材料来储存锂原子。这些材料的分子结构,形成了奈米等级的细小储存格子,可用来储存锂原子。这样一来,即使是电池外壳破裂,氧气进入,也会因氧分子太大,进不了这些细小的储存格,使得锂原子不会与氧气接触而避免爆炸。锂离子电池的这种原理,使得人们在获得它高容量密度的同时,也达到安全的目的。 锂离子电池充电时,正极的锂原子会丧失电子,氧化为锂离子。锂离子经由电解液游到负极去,进入负极的储存格,并获得一个电子,还原为锂原子。放电时,整个程序倒过来。为了防止电池的正负极直接碰触而短路,电池内会再加上一种拥有众多细孔的隔膜纸,来防止短路。好的隔膜纸还可以在电池温度过高时,自动关闭细孔,让锂离子无法穿越,以自废武功,防止危险发生。 保护措施 锂电池芯过充到电压高于4.2V后,会开始产生副作用。过充电压愈高,危险性也跟着愈高。锂电芯电压高于4.2V后,正极材料内剩下的锂原子数量不到一半,此时储存格常会垮掉,让电池容量产生永久性的下降。如果继续充电,由于负极的储存格已经装满了锂原子,后续的锂金属会堆积于负极材料表面。这些锂原子会由负极表面往锂离子来的方向长出树枝状结晶。这些锂金属结晶会穿过隔膜 纸,使正负极短路。有时在短路发生前电池就先爆炸,这是因为在过充过程,电解液等材料会裂解产生气体,让使得电池外壳或压力阀鼓涨破裂,氧气进去与堆积在负极表面的锂原子反应,进而爆炸。因此,锂电池充电时,一定要设定电压上限,才可以同时兼顾到电池的寿命、容量、和安全性。最理想的充电电压上限为4.2V。 锂电芯放电时也要有电压下限。当电芯电压低于2.4V时,部分材料会开始被破坏。又由于电池会自放电,放愈久电压会愈低,因此,放电时最好不要放到2.4V才停止。锂电池从3.0V 放电到2.4V这段期间,所释放的能量只占电池容量的3%左右。因此,3.0V是一个理想的放电截止电压。 充放电时,除了电压的限制,电流的限制也有其必要。电流过大时,锂离子来不及进入储存格,会聚集于材料表面。这些锂离子获得电子后,会在材料表面产生锂原子结晶,这与过充一样,会造成危险性。万一电池外壳破裂,就会爆炸。 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保护,至少要包含:充电电压上限、放电电压下限、及电流上限三项。一般锂电池组内,除了锂电池芯外,都会有一片保护板,这片保护板主要就是提供这三项保护。但是,保护板的这三项保护显然是不够的,全球锂电池爆炸事件还是频传。要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对电池爆炸的原因,进行更仔细的分析。 爆炸类型分析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苏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05月

一、工程概况: 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直流系统运行时间久远,严重老化,为 了解蓄电池组的实际容量状况,故进行蓄电池充放电试验。 施工任务: 本期工作内容: 220V主蓄电池组一套,共104只,每只2V,容量为 300Ah。UPS及通讯蓄电池组各一套,容量为100Ah。 计划施工时间: 2018年05月23日——2018年05月26日 施工阶段(大致分为以下2个阶段) A、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2018年05月23日以前) 进行:材料及工器具的准备、施工三措的编制、审批、学习 B、第二阶段(2018年05月23日至2018年05月26日) 进行:主蓄电池组、UPS、通讯蓄电池充放电调试 第一阶:(施工准备阶段,2018年05月23日以前) 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熟悉图纸、查勘现场,确定施工方案,排查危险点(源), 拟定预控措施 2、编制施工“三措”并报审批 3、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三措”学习并交底 需交底安全注意事项: (1)在现场发生或发现的危及施工安全、设备安全时,任何人有权及时制止并上报,对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设备细小损伤,任何人不得隐瞒不报 或延时汇报,以便及时采取对策或补救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或影响整 个施工的进程。 (2)相关工种、前后工序间要做好适当的交接与确认,工种负责人要对本工种的所有工作负责,对同一间隔同一工种现场负责人前后不是同一 人的,后一负责人必须向前一负责人进行询问和确认,以防造成工作 (如试验)漏项。 (3)工作票经值班人员确认开工后,工作票负责人对班组成员进行工作票交底;每天开工前明确工作分工及工作内容,并交待危险源及预控措 施。并在每天收工前确认完成情况及工作中存在问题,并做书面记录。

蓄电池的基本知识大全范文

铅酸蓄电池基本常识 1、什么是放电效率? 放电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至终点电压所放出的实际电量与额定容量之比,主要受放电倍率,环境温度,内阻等到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放电倍率越高,则放电效率越低。温度越低,放电效率越低。 2、何为电池的倍率放电? 指放电时,放电电流(A)与额定容量(A?h)的倍率关系表示。 3、何为电池的小时率放电? 按一定输出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所需的小时数数,称为放电时率。 4、何为电池的能量密度? 指电池的单位体积所含的电能。 5、铅酸电池使用什么标准? 电池标准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三个级别。目前车用电池执行的是编号为JB/T 10262——2001的行业标准。 6、电动车铅酸电池是如何命名的? 车用铅酸电池名称叫做6-DZM-X,其中的X为后缀,X可以是8、10、12,代表电池的容量。6DZM代表6组单格电池组合成一块12V电压的电动车专用阀控密封免维护电池,如果是胶体电池,其标示方法为6-DJM-X。 7、铅酸蓄电池容量标示方法是什么? 应当以C2为准,即以0.5C2电流放电,当电压达到该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时的放电时间和电流的乘积应等于或接近额定容量值。比如:一块12V、12Ah 的电池,以5A电流放电,放电终止电压达到10.5V时,时间不能少于140min;

同样,一块12V、10Ah的电池,以5A电流放电到电压达到终止电压10.5V时,时间不能少于120min。其误差为0.1Ah 实际上行业标准规定:10Ah的电池,以5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时间不得小于120min。企业产品实际达到的为130~137min。 8、什么是电池的过充电能力? 行业标准规定,铅酸蓄电池以1.2A电流连续充电48h,实际容量不得低于额定容量的95%。 9、什么是电池的过放电能力? 行业标准规定,铅酸蓄电池开始放电电流为12A±1.2A、以定阻抗方式连续放电2.0h,实际容量不得低于75% 10、什么是电池的低温保存特性? 行业标准规定,铅酸蓄电池在-10℃±0.1℃的环境条件下存放10h,实际容量不能低于70%。 11、如何评价铅酸蓄电池的寿命? 以容量75%的深度放电,寿命不应低于350次。 12、铅酸电池有那些优缺点? (1)优点——价格低廉:铅酸电池的价格为其余类型电池价格的1/4~1/6。一次投资比较低,大多数用户能够承受。 (2)缺点——重量大、体积大、能量质量比低,娇气,对充放电要求严格。 13、为什么电池要储存一段时间后才能包装出货? 电池的储存性能是衡量电池综合性能稳定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电池经过一定时间储存后,允许电池的容量及内阻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

16蓄电池爆炸处置方案

热电有限公司 应急预案 Q/HNMD-XC16-2012 蓄电池爆炸事故处置方案 2012-1 -1发布 2012-01-01实施

目录 前言 1 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公司概况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事故现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事故造成的后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预防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应急组织与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4) 3.3 应急救援现场指挥机构 (4) 3.4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 (5) 4 应急处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应急预案的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危急事件的应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附件 (6) 前言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为了保障发供电安全,编写了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一、测试前准备 1 测试必要的工具准备 测试所需工具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万用表、扳手、测试记录表、警示标示、手电筒。 2 环境检查 环境检查:房内应该凉爽、干燥,通风需运行正常。 3 电池检查 电池外观检查:检查外观是否清洁,有无液体或污渍,并做好设备间的清洁工作帮助对故障点的判断。 电池连接检查:对电池间的连接铜排是否紧固做检查,检查组间接线应无扭力及腐蚀。 二、蓄电池充、放电注意事项 1)蓄电池放电后应立即充电,如搁置时间长,即使再充电也不能恢复其原有容量。 2)在施工期间,值班人员应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密切监视各断路器的运行状况 三、技术措施

1开工前有关人员应到现场进行勘察,制定施工方案,报经主管部门批准。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具体情况制定三措计划、施工计划(步骤)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2开工前应准备好工具、仪表、仪器和辅助材料。 3开工前全体施工人员应认真阅读相关说明书,做到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 4对蓄电池进行外观检查。 5壳体应无变形、裂纹、损伤,密封良好、外观清洁。 6蓄电池的正、负极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 7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无锈蚀。 8检查蓄电池是否有漏液现象。 四、测试方案 1 放电前,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包括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 在电池浮充状态下测量并记录电池的电压。(单只电池电压及总的端电压) 3 放电前,应测量并记录电池的单只电池电压。 4 放电开始前应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时应测量电流,其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

铅蓄电池放电特性(精)

第八节铅蓄电池放电特性 一定放电电流,首先,物质的消耗,密度减少,电动势降低,引起输出端电压减少;另外,放电生成物增多,内电阻上升,引起内压降增多,也引致输出端电压进一步下降。 总之,放电过程中,除了内电阻是增大以外,其他的参数都将减少。 铅蓄电池的放电曲线不同放电电流时的放电曲线 图3-6铅蓄电池的放电曲线 (1)刚放电时, (消耗>补充) (电极上反应物之间接触面多,使反应过程充分进行,而且生成物不足阻碍反应进行,内阻压降基本不变。而进行反应的电极材料孔隙内、外的电解液密度差不多,硫酸分子扩散运动很慢,) 使之消耗量和扩散补充量不平衡,使进行反应的硫酸密度下降较快,故电动势和端电压都有较快的下降。 (2)随着反应深入到中期过程, (消耗=补充) 在反应的孔隙内、外的电解液密度的差值较大,促进补充硫酸的扩散运动速度加快,消耗的硫酸分子得以相应补充。密度减少变缓慢,电动势减少缓慢,内电阻变化也不明显,因此,端电压仍随电动势下降较慢。 (2)反应加深,进入放电后期时, (消耗>补充) 化学反应在孔隙内深处进行,硫酸扩散路径变长,生成物使硫酸扩散通道变窄,甚至被堵塞,处于硫酸消耗多于补充的不平衡状态,电动势下降较快,内阻及降不断增大,造成端电压下降加快,曲线变陡。 单体电池当放电电压达到D点时,就是放电的终止电压值。如果在低于终止放电电压值下继续放电的话,电池电压将迅速变为零。这种超量放电是不允许的,实践中,在终止放电电压值达到后的放电,蓄电池已经失去了保证向负载供电能力。一般D点电压值定为1.7伏,也就是额定负载下端电压下降到20伏,就应该给电池充电。 停止放电后,硫酸分子经一段时间扩散到电极孔隙内,会使该处电解液的密度回升,而且均匀分布,所以电动势值可回到1.99伏左右。 影响放电电压的放电条件: 第一,放电电流影响放电电压。 放电电流大小的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不同。增大负载时,能量转换量大,化学反应要求更多、更快,硫酸消耗多,密度下降快,生成物多,内阻增大,影响扩散速度。因此,电动势和端电压下降就快了,达到终止放电的时间会缩短,所以放电电流越大,放电电压下降越快。可放电的时间越短。 (注意,放电电流较大状态下的放电终止电压值允许低一些。)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艺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艺 一、电池主要技术参数 1、铅酸蓄电池单格标称电压为2V(每槽),12V电池=2V×6槽,6V电池=2V×3槽。 2、电池安时容量(Ah)=放电电流(A)×放电时间(h) 。放电时间根据标准的要求选择,一般有5小时率、10小时率、20小时率。 3、充放电流(A)=电池安时容量(Ah)÷小时率(h) 。小时率(h)=电池安时容量(Ah)÷充放电流(A) 。 二、电池安时容量测试与判定(以12V10Ah 为例) 一般应根据要求的小时率容量进行恒流放电计算连续放电时间来判定是否合格。 例1、10小时率容量:10Ah=1A×10h 12V10Ah电池用1A电流放电应≥10小时为合格,若<10小时为不合格。 例2、20小时率容量:10Ah =0.5A×20h 12V10Ah电池用0.5A电流放电应≥20小时为合格,若<20小时为不合格。 例3、5小时率容量:10Ah=2A×5h 12V10Ah电池用2A电流放电应≥5小时为合格,若<5小时为不合格。 三、电池放电生产工艺(以12V10Ah为例) 1 、一般用5 小时率的电流放电至单格电压为1.6V时终止放电,若电池完全充足电后放电时间设置≥6小时。 2、例:12V10Ah电池放电电流设置为2A,终止电压设置为1.6V×6格=9.6V,放电时间设置6小时。

3、若采用10小时率放电单格终止电压设置为1.7V,则1.7V×6格(12V)=10.2V,放电电流设置为1A,放电时间设置≥12小时。 4、若采用20小时率放电单格终止电压设置为1.8V,则1.8V×6格(12V)=10.8V,放电电流设置为0.5A,放电时间设置≥24小时。 5、新装未充电电池根据极板带电量放电容量一般小于额定容量,根据实际测试而定。 四、电池充电生产工艺(以12V10Ah为例,指完全放电后。) 1、以10小时率的电流(1A)充电1小时,充电电压设置=2.5V×6格(12V)=15.0V。 2、以5小时率的电流(2A)充电5小时,充电电压设置=2.4V×6格(12V)=14.4V。 3、以10小时率的电流(1A)充电2小时,充电电压设置=2.5V×6格(12V)=15.0V。 4、以20小时率的电流(0.5A)充电2小时,充电电压设置=2.6V×6格(12V)=15.6V。 5、以50小时率的电流(0.2A)充电4小时,充电电压设置=2.75V×6格(12V)=16.5V。 五、例:12V10Ah铅酸蓄电池30台串联电池组充放电生产工艺(仅供参考) (电池组总标称电压12V×30台=360V,选用PCF-5A500V型充放电机。)

电池低压自放电原因

自放电原因简述 电池低压,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电芯内部的自放电过大,其简单定义为:电池的电压在存储过程中下降的很快,一般的厂家都是用每天电压下降了多少mV来衡量,单位便是mV/天,好的电池一天压降不会超过2mV;还有一些厂家采用的是K值计算方法,也就是mV/h,一个小时电压下降了多少mV,好的电池K值一般都在0.08mV/h以内。 引起自放电过大的原因有二:物理微短路和化学反应。 1、物理微短路 引起物理微短路的情况很多,分为如下几种: a、粉尘和毛刺:很多厂家自放电大的电池拆开来都会在隔膜上发现黑点,中间位置占多数的便是粉尘击穿,边缘位置占多数的便是毛刺,这个比较好辨别; b、正极金属杂质:为什么要将这个归入到这一类,其实正极的金属杂质经过充电反应后,也是击穿隔膜,在隔膜上形成黑点,也造成了物理微短路;比如很多正极铁锂材料就会面临自放电过大的问题,也就是铁杂质超标引起的。 c、负极金属杂质:由于原电池的形成,负极金属杂质会游离出来,在隔膜处沉积而造成隔膜导通,形成物理微短路,国内某些低端的负极材料经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 d、辅材的金属杂质:例如胶纸 2、化学反应 a、水分:群里有位朋友给出了一个文献解释:水分造成电解液分解,释放出大量的电子,电子再嵌入到正极氧化结构中,从而引起正极电位下降,造成低压;另外,水分在整个电池里面是个催化剂,会生成很强路易斯酸,从而不停的腐蚀SEI膜,消耗锂源而引起电池低压。 b、电解液溶剂:某些电解液溶剂加入后会引起电池的电压下降过快,之前我尝试过一款溶剂,加入后离子电导提升效果明显,但是自放电率比正常的溶剂快了3倍;可能的机理:这些溶剂不耐氧化,在存储过程中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消耗容量而使得电压下降。 c、SEI膜没有形成好,在存放过程中,由于仓库具有一定的温度,所以引起SEI 膜的脱落和重新反应,造成电池胀气、低压等。 d、封装不良,极耳位置过封,可能造成极耳腐蚀而消耗锂源低压;其他位置过封,可能电解液透过CPP层腐蚀铝箔,而造成铝塑膜穿孔,进入水分造成低压胀气。; 很多时候,胀气和低压是一起出现的,这个时候往往都比较严重了;发生比例最多的低压,还是因为粉尘和毛刺引起的,这方面的控制大家都会说,但是操作起来却相对比较麻烦,比如:配方的优化,尤其是那些追求高性能的配方,本身就采用了BET较大的材料,再加入了很多的导电剂,掌握性能和脱粉之间的平衡是需要大量的研究的;车间粉尘的控制,很多厂家管理层比较重视,但是实际到执行层面却不行了。

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 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1)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指标不合格的蓄电池是不可接受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爆炸和漏液的发生主要与蓄电池的内压、结构、工艺设计(比如安全阀失效)及应当禁止的不正确操作有关。 (2)额定容量为了蓄电池的容量,定义了蓄电池的额定容量。额定容量是蓄电池制造的时候,规定蓄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电量,其单位为Ah。使用条件不同,蓄电池能够放出的容量也不同。规定的蓄电池放电条件为:①蓄电池放电电流。一般所说的就是放电率,针对蓄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分别有时间率和电流率。放电时间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到终止电压的时间长短。依据IEC标准,放电率分别为20小时率、10小时率、5小时率、3小时率、2小时率、1小时率、小时率等。蓄电池的额定容量用C来表示,以不同的放电率得到的蓄电池的容量会不同。 ②放电终止电压。放电电流不同,终止放电电压也不相同。随着放电的进行,蓄电池的端电压会逐步下降。在25℃条件下放电到能够再次反复充电使用的最低电压称为放电终止电压。放电率不同,放电终止电压也不相同。一般为10小时率放电的终止电压多数为单格,以2小时率方电的终止电压一般为单格。低于这个电压时,虽然可以放出稍微多一点的电量,但是容易形成再次充电的容量下降,所以除非特殊情况,不要放电到终止电压。 ③放电温度。需电池在低温时的放电容量小,高温时的容量大,为了统一放电容量就规定了放电温度。④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反应蓄电池实际存储电量的多少,单位用安时表示(Ah)表示。同样安时数越大,则蓄电池的容量就越大,电动自行车的续行里程就越远。在使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艺.(DOC)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艺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工艺 一、电池主要技术参数 1、铅酸蓄电池单格标称电压为2V(每槽),12V电池=2V×6槽,6V电池=2V×3槽。 2、电池安时容量(Ah)=放电电流(A)×放电时间(h) 。放电时间根据标准的要求选择,一般有5小时率、10小时率、20小时率。 3、充放电流(A)=电池安时容量(Ah)÷小时率(h) 。小时率(h)=电池安时容量(Ah)÷充放电流(A) 。 二、电池安时容量测试与判定(以12V10Ah 为例) 一般应根据要求的小时率容量进行恒流放电计算连续放电时 间来判定是否合格。 例1、10小时率容量:10Ah=1A×10h 12V10Ah电池用1A电流放电应≥10小时为合格,若<10小时为不合格。

例2、20小时率容量:10Ah =0.5A×20h 12V10Ah电池用0.5A电流放电应≥20小时为合格,若<20小时为不合格。 例3、5小时率容量:10Ah=2A×5h 12V10Ah电池用2A电流放电应≥5小时为合格,若<5小时为不合格。 三、电池放电生产工艺(以12V10Ah为例) 1 、一般用5 小时率的电流放电至单格电压为1.6V时终止放电,若电池完全充足电后放电时间设置≥6小时。 2、例:12V10Ah电池放电电流设置为2A,终止电压设置为1.6V ×6格=9.6V,放电时间设置6小时。 3、若采用10小时率放电单格终止电压设置为1.7V,则1.7V×6格(12V)=10.2V,放电电流设置为1A,放电时间设置≥12小时。 4、若采用20小时率放电单格终止电压设置为1.8V,则1.8V×6格(12V)=10.8V,放电电流设置为0.5A,放电时间设置≥24小时。 5、新装未充电电池根据极板带电量放电容量一般小于额定容量,根据实际测试而定。

锂离子电池存储与自放电的关系

自放电的分类:从自放电对电池的影响,可以将自放电分为两种:损失容量能够可逆得到补偿的自放电;损失容量无法可逆补偿的自放电。按照这两种分类,我们可以大约轮廓性的给出一些自放电的原因。自放电的原因: 1.造成可逆容量损失的原因:可逆容量损失的原因是发生了可逆放电反应,原理跟电池正常放电反应一致。不同点是正常放电电子路径为外电路、反应速度很快;自放电的电子路径是电解液、反应速度很慢。 2.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的原因:当电池内部发生了不可逆反应时,所造成的容量损失即为不可逆容量损失的。所发生不可逆反应的类型主要包括:A:正极与电解液发生的不可逆反应(相对主要发生于锰酸锂、镍酸锂这两种易发生结构缺陷的材料,例如锰酸锂正极与电解液中锂离子的反应:LiyMn2O4+xLi++xe-→Liy+xMn2O4 等);B:负极材料与电解液发生的不可逆反应(化成时形成的SEI膜就是为了保护负极不受电解液的腐蚀,负极与电解液可能发生的反应为:LiyC6→Liy-xC6+xLi++xe等);C:电解液自身所带杂质引起的不可逆反应(例如溶剂中CO2可能发生的反应:2CO2+2e+2Li+→Li2CO3+CO;溶剂中O2发生的反应:1/2O2+2e+2Li+→Li2O )。类似的反应不可逆的消耗了电解液中的锂离子,进而损失了电池容量。D:制成时杂质造成的微短路所引起的不可逆反应。这一现象是造成个别电池自放电偏大的最主要原因。空气中的粉尘或者制成时极片、隔膜沾上的金属粉末都会造成内部微短路。生产时绝对的无尘是做不到的,当粉尘不足以达到刺穿隔膜进而使正负极短路接触时,其对电池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当粉尘严重到刺穿隔膜这个“度”时,对电池的影响就会非常明显。由于有是否刺穿隔膜这个“度”的存在,因此在测试大批电池自放电率时,经常会发现大部分电池的自放电率都集中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而只有小部分电池的自放电明显偏高且分布离散,这些应该就是隔膜被刺穿的电池。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锂离子电池内部发生的副反应是非常复杂的,文武虽然查了些资料,但由于水平有限精力有限,暂时只能分析道这个程度,大家凑合着看吧。自放电的测试方法: 1.测量电池搁置一段时间后的容量损失:自放电研究的本初目的就是研究电池搁置后的容量损失。但是,以下原因造成测试容量损失在实施上困难重重:A.充电过程中的不可逆程度过大,即使充电后马上进行放电,放电容量/充电容量值都很难保证在100%±0.5%以内。如此大的误差,就要求测试之间的搁置时间必须非常长。而这很显然不符合日常生产的需求。B.测试容量时需要大量电力和人力物力,过程复杂且增加了成本。基于以上两个考虑,一般不会将“测量搁置后放电容量对比之前充电容量的损失”来作为电池的自放电标准。 2.测量一段时间内的K值:衡量自放电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K值=△OCV/△t。K值常见单位为mV/d,当然这跟厂子自己的标准(或者厂子老大的个人喜好)、电池本身的性能、测量条件等有关。测量两次电压计算K值的方法更为简便且误差更小,因此K值是衡量电池自放电的常规性方法。以下文字可能会将K值与自放电混用,请大家注意。自放电及K值的影响因素: 1.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种类、隔膜厚度种类:由于自放电很大程度上是发生于材料之间,因此材料的性能对自放电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材料的各个具体参数(比如正负极的粒径、电解液的电导率、隔膜的孔隙率等)对自放电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有影响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不是研究的重点。一是问题本身太过复杂,二是对量产、搞研究皆没有太大意义。不过好在文武的同事曾经做过实验,发现三元电池的自放电率要高于钴酸锂电池。但是再多的,就不知道了(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2.存储的时间:存储时间变长,一方面是使压降的绝对值增大(废话),另一方面则变相的减少了“仪器绝对误差/压降值”,从而使结果更为准确。文武通过实验发现,使用精度为0.1mV的仪器测试自放电,当测试时间超过14天时,才能够将问题电芯(什么是问题电芯将在下面的文字中回答)与正常电芯区分出来(当然文武那批电池K值很小,0.13mV/d左右)。 3.存储的条件:温度和湿度的增加,会增大自放电程度。这点很好理解且论坛里下载的文献中也见过这

蓄电池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川嘉陵江新政航电开发有限公司应急预案 蓄电池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应对锂电池火灾、爆炸事故,提高我厂各级有关人员对蓄电池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消除事故隐患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身及设备财产安全,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维护规程》、《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法律、法规及上级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要求。 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仅适用于四川嘉陵江新政航电开发有限公司。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含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双重含义。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应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为原则。一旦发生蓄电池爆炸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迅速隔离故障段蓄电池,防止抢险施救人员碰触带电电气设备和电解液体,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和电解液体腐蚀人体事件发生,避免事故扩大,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3.1 危险区域:蓄电池室。 3.2 主要的危险因素 蓄电池因为老化或过充电不正常,产生大量带氢的气泡,同时电解液温度升高,使水大量蒸发,这时若排气孔堵塞,或由于气体太多来不及逸出,致使蓄电池内部气压过大,达到一定程度或稍遇火种,引起爆炸,造成人员伤害、危及设备安全运行。 3.3 危险等级 3.3.1 二级状态:直流系统工作不正常、某段母线有接地或绝缘降低等信号、电 池有欠压和充电过流等信号。 3.3.2 一级状态:蓄电池室有爆炸声、造成单个或多个蓄电池损坏;蓄电池可能着火;电解液泄漏;直流系统工作不正常,进而影响控制、保护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当附近有人员时,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4.1 组织机构 4.1.1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罗宗全 副组长:陈俊谭昌福 成员:彭建平、喻泽荣、曾建、何波 5.1.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生产经营处。 主任:彭建平

蓄电池充放电措施

#1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措施 (放电电阻法) 一、试验目的和依据 上河电厂阀控蓄电池已运行近六年,蓄电池单体电压差异越限、容量严重降低。为恢复其性能,同时核对电池组放电容量,拟按照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充放电。为保证试验安全,特按照《直流电源装臵运行维护规程》及蓄电池使用说明书制定本措施。 二、直流设备概况 直流系统由三台充电机、两组蓄电池、两条直流母线组成。两段母线分列运行,各接一组蓄电池和一台充电机,蓄电池处于浮充电运行方式,#3充电机处于备用状态。 直流系统型号:PZ61/GFM-232C-1500/220 1、直流系统运行正常,无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因素 2、相关表计符合要求,能够如实反应电池电压、电流、容量 3、测控装臵、电池巡检装臵等设备时钟一致

4、人员分工明确,熟悉本措施,仪表仪器准备妥当 5、监控装臵各参数已按照充放电要求设定无误 6、放电电阻已连接到#1充电母线,检查接线无误、开关确断; 四、组织分工 1、试验中系统倒换操作由运行值班员负责 2、监控装臵面板操作由检修部安排专人负责 3、电气专工、蓄电池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热电班、电气班派人参加 五、试验步骤 1、联络刀闸切到一母,两段直流母线并列运行,母线电压正常 2、查#1、2稳压电源与#2蓄电池并列运行,#1蓄电池停运 3、#1蓄电瓶静臵一小时 4、放电电阻及控制回路送电正常,臵放电电阻到最大位 5、投入电阻,检查电池组进入放电状态 6、核对就地、远方表计一致,各部参数正常 7、任一单瓶电压降低到1.8v应立即拉开电阻,停止放电 8、静臵蓄电池一至两小时 9、投入#3充电器到一段充电母线 10、#3充电器“开机”并投“自动”方式,查蓄电池转入恒流充电 11、监视蓄电池按设定程式转入浮充电方式 12、重复以上充放电过程两次(3~11项) 13、#1蓄电池投入一母,断开联络刀闸 14、停运#3整流器,调节#1、2母电压到正常 15、查直流系统已恢复正常方式 六、试验注意事项 1、直流系统倒换应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严防直流母线失压 2、试验中#1、2整流器与#2蓄电池组并联带两段直流母线运行,#3整流器根据充放电需要操作 3、因电瓶亏电,容量降低严重,放电过程中不必调整电阻; 4、严密监视电池组电压、电流,做好记录,防止过充或过放。电瓶电压以就地实测为准,放电测电压最低电瓶,充电测最高电瓶;

蓄电池名词解释和特性说明

铅酸蓄电池特性说明&&名词解释(本文内容为普通蓄能类铅蓄电池)一.STANDBY USE/CYCLING USE 浮充使用/循环使用 I nitial current :less than 1.75A:初始电流不超过1.75A。 一般充电时,电池在未接入回路时内阻可能很小,为保护电池充电电流不能太大。Standby use :浮充使用:表示长时间持续充电,只有需要时才放电。如UPS。Cycling use :循环使用:表示快速的充放电使用。如电动车,需要经常性充电。 以上仅为某一品牌电池铭字简解,不同品牌略有差异。二.放电电流/终止电压 放电是蓄电池的最基本功能。但过放电却能导致蓄电池性能急剧下降甚至永久性损坏。在寿命功效最大化的情况下,蓄电池放电应在0.05C—3C之间。汽车蓄电池等某些特殊用途的蓄电池,瞬间放电10倍C(C为25℃下标称容量)甚至以上,也只是瞬间而已。一般铅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和终止电压具有“类负相关”关系。不同品牌的铅蓄电池,放电电流/终止电压略有不同,其极板材质、化学成分和制作工艺导致差异的存在。 超过某一放电电流下终止电压的下限额度就会发生过放电。若难免而发生了反复过放电情况,应及时充电甚至维护。 以下为某一品牌铅蓄电池放电电流/终止电压数据: 正常工作温度25℃下,

三.放电容量 不同放电率下蓄电池容量不同。 以下为某一品牌铅蓄电池不同放电电流下的放电容量。

结论得出:放电电流Ix越大,电池所能放出的容量Cx越小。 铅蓄电池标称容量一般是:20—25℃左右的时候,10小时的放电量,就是标称容量。进而可以得出,0.1C的放电量,可以放电10个小时。 四.其他注意事项 ①.温度. 铅蓄电池正常温度范围为15℃—50℃。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性能。建议长期使用温度20℃—40℃。对于60V以下蓄电池,温度补偿不明显,可以不予考虑。 ②.充电电流/功率. 铅蓄电池正常充电电流应小于0.25C。充电电压应小于14.5(快速循环充放电时,充电电压要小于15V)。充电电流=充电功率÷充电电压,欧姆定律成立。 ③.用电/存储/充电. 铅蓄电池不宜长期放置。不可避免的长期存放之前,应充电至满电荷。 置于25℃—35℃环境中朝上静放。 ④.浮管式水力发电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浮管式水力发电机是重庆同利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的绿色环保水力发电系统。 它直接通过流水发电,无需筑坝,无需巨大落差,无需强力冲击,流水即可发电,水流速度要求0.6m/s—3.5m/s。它适用于小溪流、水沟渠、江河、洋流和人工循环水系统等各种流水环境。它可用来建设水力发电站;也可以单台分布式发电。它用于景观、广告、应急、救援等可循环绿色用电;也可以给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省份,一个城市,一个乡镇,一个村或单家独户提供用电。有关浮管式水力发电机请参阅重庆同利实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一样,浮管式水力发电机(系统)也可以配备蓄电池。这三种发电系统建议使用普通蓄能类蓄电池。

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充电方法

我的电池是用在电动车上的,我的电动车是今年过了春节才买的,用了没到一年就不耐要了。我以前充满电时可以跑50多公里,现在30公里都不到就没电了。储电量少了一半有没有人知道我这个问题可以修吗?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的过程是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充电时,硫酸铅形成氧化铅,放电时氧化铅又还原为硫酸铅。而硫酸铅是一种非常容易结晶的物质,当电池中电解溶液的硫酸铅浓度过高或静态闲置时间过长时,就会“抱成”团,结成小晶体,这些小晶体再吸引周围的硫酸铅,就象滚雪球一样形成大的惰性结晶,结晶后的硫酸铅充电时不但不能再还原成氧化铅,还会沉淀附着在电极板上,造成了电极板工作面积下降,这一现象叫硫化,也就是常说的老化。这时电池容量会逐渐下降,直至无法使用。当硫酸铅大量堆集时还会吸引铅微粒形成铅枝,正负极板间的铅枝搭桥就造成电池短路。如果极板表面或密封塑壳有缝隙,硫酸铅结晶就会在这些缝隙内堆积,并产生膨胀张力,最终使极板断裂脱落或外壳破裂,造成电池不可修复性物理损坏。所以,导致铅酸蓄电池失效和损坏的主要机理就是电池本身无法避免的硫化! 这个说法对吗? ⑴维护: 及时充电,不要过放电。 ②也不要过充电,以电池不感觉很热为标志。 ③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用小电流充电。 ④及时补足电解液。一般情况下,电解液不会损失,损失的是水(蒸发),请补蒸馏水!不可补电解液!! ⑵区别:①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的化学原理和材料不同,但都是以可逆的电化学过程为技术支持。 ②相对于铅酸电池,锂电具有重量轻,容量大,电流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但缺点是目前太贵。预计,锂电必将淘汰铅酸,镍镉,镍氢电池。 充电方法的研究: 常规充电制度是依据1940年前国际公认的经验法则设计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培小时规则”:充电电流安培数,不应超过蓄电池待充电的安时数。实际上,常规充电的速度被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温升和气体的产生所限制。这个现象对蓄电池充电所必须的最短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1、恒流充电法 恒流充电法是用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或改变与蓄电池串联电阻的方法,保持充电电流强度不变的充电方法。控制方法简单,但由于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下降的,到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多用于电解水,产生气体,使出气过甚,因此,常选用阶段充电法。 2、阶段充电法 此方法包括二阶段充电法和三阶段充电法 ①二阶段法采用恒电流和恒电压相结合的快速充电方法,首先,以恒电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电压完成剩余的充电。一般两阶段之间的转换电压就是第二阶段的恒电压。 ②三阶段充电法在充电开始和结束时采用恒电流充电,中间用恒电压充电。当电流衰减到预定值时,由第二阶段转换到第三阶段。这种方法可以将出气量减到最少,但作为一种快速充电方法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恒压充电法 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与恒流充电法相比,其充电过程更接近于最佳充电曲线。用恒定电压快速充电,由于充电初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362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厂家资料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3、《蓄电池安装及充放电作业指导书》 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二、概述: 本工程直流屏采用许继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该电源系统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充电模块、地流馈电、集中监控单元、绝缘监测单元、降压单元和蓄电池等部分组成。 系统组成: l 交流配电 为双路交流自投电路,使用于一组充电机由两路交流电源供电的系统;两路交流输入经配电单元选择其中一路交流输入提供给充电模块。 l 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采用(N+1)冗余并联组合方式供电,即在N个模块满足电池组的充电电流(0.1C10)加上经常性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