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3 模块说明

OpenCV3.0Modules Cool stuff you might

not have known about

Vadim Pisarevsky

Principal Engineer, Itseez

Introduction

?Doing OpenCV is like sitting near the ocean and collecting shells as they get to the coast

?In OpenCV there are 1000’s of them, I will show you 9

OpenCV

?clone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6654303.html,/itseez/opencv& opencv_contrib ?build it; do not install it!

?use the following CMake file for you sample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2.8)

project(myopencv_sample)

find_package(OpenCV REQUIRED)

include_directories(${OpenCV_INCLUDE_DIRS})

set(the_target "myopencv_sample")

add_executable(${the_target} main.cpp) # add other .cpp

# and .h files here

target_link_libraries(${the_target} ${OpenCV_LIBS})

?locate OpenCVConfig.cmake when cmake complains ?you are good to go!

OpenCV typical OpenCV sample template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 joint “main” opencv header // include opencv_contrib, hal etc. headers separately …

// make code wrist-and eyes-friendly

// … or put your code into cv[::nested_namespace] namespace using namespace cv;

using namespace std;

// for most experiments you do not need full-scale GUI app. // just do the things and display results with highgui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dst is created automatically

Mat src= imread(argv[1]), dst;

imshow(“test”, src); // no need in namedWindows() waitKey(); // do not forget it

return 0; // skip cleanup things

}

1. core

There are Downhill Simplex (DownhillSolver), Conjugate Gradient (ConjGradSolver) and linear programming (solveLP) solvers in 3.0

class Rosenbrock: public MinProblemSolver::Function {

int getDims() const{ return 2; }

double calc(const double* x)const{

return 100*(x[1]-x[0]*x[0])*(x[1]-x[0]*x[0])+(1-x[0])*(1-x[0]);

}

// override calcGradient() if you want to compute it analytically

};

Ptr solver = makePtr();

solver->setFunction(Rosenbrock);

Mat x = (Mat_(2,1) << 0.0, 0.0);

double fval= solver->minimize(x);

2. imgproc

Fast connected component extraction –much faster than findContours+ drawContours.

Mat bw_image;

Mat_ labels, stats;

int ncomps= connectedComponentsWithStats(bw_image, labels, stats, noArray());

for( int i= 0; i< ncomps; i++ ) {

Rect roi(stats(i,0), stats(i,1), stats(i,2), stats(i,3));

int area = stats(i,4);

// process i-th connected component

}

3. photo

do HDR in a few lines of code

vector exposures;

for( int i= 0; i< n; i++ )

exposures.push_back(imread(format(“image%02d.jpg”, i))); Mat fusion;

Ptr merge_mertens= createMergeMertens(); merge_mertens->process(exposures, fusion);

4. shape

Shape Context and other ways to match shapes

Mat bw_img[2]; vector shape[2]; vector > cs;

RNG& rng= theRNG();

for( int k = 0; k < 2; k++ ) {

// find contour of each shape

findContours(bw_img[k], cs, RETR_LIST, CHAIN_APPROX_NONE);

int npoints= (int)cs[0].size(), npoints0 = 300;

// assuming that the shape has a single contour, sample 300 random points of it

for (int i= 0; i< npoints0; i++ )

shape[k].push_back(cs[0][rng.uniform(0, npoints)]);

}

// create shape context object and compute the distance between shapes

Ptr sc= createShapeContextDistanceExtractor();

float dis = sc->computeDistance( shape[0], shape[1] );

~157

~0.5

5. calib3d

Try RHO algorithm for homography estimation (several times faster than RANSAC)

Mat img[2], desc[2]; vector kpt[2];

Ptr f2d = ORB::create();

for( int k = 0; k < 2; k++ ) {

img[k] = imread(format(“image%d.png”, k+1), 0);

f2d->detectAndCompute( img[k], Mat(), kpt[k], desc[k], false );

}

vector< DMatch> matches;

BFMatcher(NORM_HAMMING,true).match( desc[0], desc[1], matches );

vector points[2];

for( size_t i= 0; i< matches.size(); i++ ) {

points[0].push_back(kpt[matches[i].queryIdx].pt);

points[1].push_back(kpt[matches[i].trainIdx].pt);

}

Mat H, inliers;

H = findHomography( points[0], points[1], RHO, 1.0, inliers);

6. features 2d

KAZE/AKAZE features are state-of-art in terms of robustness and localization accuracy.

Mat img[2], desc[2]; vector kpt[2];

Ptr f2d = AKAZE::create();

for( int k = 0; k < 2; k++ ) {

img[k] = imread(format(“image%d.png”, k+1), 0);

f2d->detectAndCompute( img[k], Mat(), kpt[k], desc[k], false );

}

vector< DMatch> matches;

BFMatcher(NORM_HAMMING,true).match( desc[0], desc[1], matches );

vector points[2];

for( size_t i= 0; i< matches.size(); i++ ) {

points[0].push_back(kpt[matches[i].queryIdx].pt);

points[1].push_back(kpt[matches[i].trainIdx].pt);

}

Mat H, inliers;

H = findHomography( points[0], points[1], RHO, 1.0, inliers);

Inliers: ORB –208/446 (47%) , AKAZE –28/36(78%)

7. viz, Affine3D

?VTK-based tool for convenient 3D visualization

?http://habrahabr.ru/company/itseez/blog/217021/-tutorial (in Russian)

Mat cloud = viz::readCloud(“dragon.ply”); // read point cloud

Mat colors(cloud.size(), CV_8UC3); randu(colors, 50, 255); // gen color for each point

// make “sparse” (1/16) version of the cloud

float qnan= std::numeric_limits::quiet_NaN();

Mat masked_cloud= cloud.clone();

for(int i= 0; i< cloud.total(); ++i)

if(i%16 != 0) masked_cloud.at(i)= Vec3f(qnan, qnan, qnan);

Viz3d viz(“dragons”); // make 3d view (like named window)

viz.showWidget(“coo”, WCoordinateSystem()); // display coordinate axes

viz.showWidget(“red”, WCloud(cloud, Color::red()), // 1. red dragon

Affine3d().translate(Vec3d(-1.0, 0.0, 0.0)));

viz.showWidget(“colored”, WCloud(cloud, colors), // 2. randomly-colored dragon

Affine3d().translate(Vec3d(+1.0, 0.0, 0.0)));

viz.showWidget(“masked”, // 3. melting dragon

WCloud(masked_cloud, colors), Affine3d::Identity());

viz.showWidget(“painted”, WPaintedCloud(cloud), // 4. rainbow gradon

Affine3d().translate(Vec3d(+2.0, 0.0, 0.0)));

viz.spin(); // run the event loop, user can rotate, zoom in/out etc. the view

8. text

Text detection using Matas& Neumann algorithm, “letter” grouping, recognition (use of Tesseract)

// form channels

Mat image = imread(…), gray, group_img; vector channels;

cvtColor(image, gray, COLOR_BGR2GRAY);

channels.push_back(gray); channels.push_back(255-gray);

// create and apply ER filters,or you can also use MSER

Ptr er_filter1 = createERFilterNM1(loadClassifierNM1(

"trained_classifierNM1.xml"),8,0.00015f,0.13f,0.2f,true,0.1f);

Ptr er_filter2 = createERFilterNM2(loadClassifierNM2(

"trained_classifierNM2.xml"),0.5); // create filters out of the loop!

vector > regions(channels.size());

for( size_t c = 0; c < channels.size(); c++) {

er_filter1->run(channels[c], regions[c]);

er_filter2->run(channels[c], regions[c]);

}

// group regions

vector< vector > nm_region_groups;

vector nm_boxes;

erGrouping(image, channels, regions, nm_region_groups,

nm_boxes,ERGROUPING_ORIENTATION_HORIZ);

// recognize the text

Ptr ocr= OCRTesseract::create();

vector words;

for (size_t i=0; i< nm_boxes.size(); i++) {

group_img(nm_boxes[i]).copyTo(group_img);

copyMakeBorder(group_img, group_img, 15,15,15,15,BORDER_CONSTANT,Scalar(0));

string ocr_out; ocr->run(group_img, ocr_out); words.push_back(ocr_out); }

9a. bioinspired

?Retina model for image/video preprocessing

?From the excellent tutorial: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6654303.html,/doc/tutorials/contrib/retina_model/retin a_model.html:

The retina model presents two outputs:

1.The first one is called the Parvocellular channel. It is mainly active in the

foveal retina area (high resolution central vision with color sensitive photo-

receptors), its aim is to provide accurate color vision for visual details

remaining static on the retina. On the other hand objects moving on the retina projection are blurred.

2.The second well known channel is the Magnocellular channel. It is mainly

active in the retina peripheral vision and send signals related to change events (motion, transient events, etc.). These outing signals also help visual system to focus/center retina on ‘transient’/moving areas for more detailed analysis thus improving visual scene context and object classification.

9b. bioinspired

#include “opencv2/bioinspired.hpp”

VideoCapture cap(…);Ptr retina;Mat frame, parvo, magno;for(;;) {cap >> frame;if(!retina)retina = bioinspired::createRetina(frame.size());retina->run(frame);retina->getParvo(parvo);Input video retina->getMagno(magno);}

Parvo Magno

Credits

?Min/max problem solvers –Alex Leontiev, GSoC

?Connected components –Jason Newton, contribution

?HDR–Fedor Morozov, Alexander Shishkov, GSoC

?Shape matchers –Juan Manuel Perez, Ilya Lysenkov, GSoC

?RHO homography-Bilaniuk, Olexa, Hamid Bazargani, and Robert Laganiere. Contribution

?KAZE/AKAZE -Pablo F. Alcantarilla, Eugene Khvedchenya, Fedor Morozov, contribution, GSoC

?Viz, Affine3D –Anatoly Baksheev, Ozan Tonkal, GSoC, contribution

?Text detection –Lluis Gomez, GSoC’s.

?Bioinspired–Alexandre Benoit, contribution & maintainance ?Thanks to Google for GSoC’s

?Thanks to Magic Leap for the core team funding!

Let’s try it out: web-OpenCV!

艾默生DCS_OVATION系统手册

OVATION系统硬件培训手册 (Solaris操作系统) Rev.1 上海西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ug.2005)

OVATION系统 目录 Ovation 系统硬件 第一章 Ovation分散控制系统概述 1.1 系统概述 ……………………………………………………………1-1 1.2 典型的Ovation系统结构 ……………………………………………1-3 1.3 Ovation系统诊断 ……………………………………………………1-4 1.4 参考手册 ……………………………………………………………1-7 第二章 Ovation系统网络 2.1 系统的组成 ……………………………………………………………2-1 2.2 网络的结构形式 …………………………………………………... 2-1 2.3 单网网络星形拓扑结构………………………………………………….. 2-3 2.4 多网网络 …………………………………………………………... 2-4 2.5 网络设备的功能 ……………………………………………………2-4 2.5.1 快速以太网的一般概念 ………………………………….. 2-4 2.5.2 集线器(Hub) ……………………………………………2-5 2.5.3 交换机(Switch) …………………………………………... 2-5 2.6 Ovation网络地址 ……………………………………………………. 2-6 2.7 网络中的数据流 ……………………………………………………. 2-7 第三章 Ovation控制器 3.1 控制器 …………………………………………………………3-1 08/16/05 1

D(1D3、1D5)模块说明及速查表

第12章 110kV输电线路1D3模块杆塔基础通用设计 1D3-SZ1子模块 12、1 1D3-SZ1子模块 (1)概述 本模块为对应国网通用设计杆塔1D3模块得SZ1塔型,转角适用范围为0°;适用得地基土为粉土、粘土(包括湿陷性黄土与膨胀土)得平地、丘陵与山地,共有10个基础。 (2)基础根开 1D3-SZ1铁塔得根开尺寸表12、1-1 表12、1-1 11D3-SZ1根开尺寸表(3)基础所用力 1D3-SZ1铁塔得基础作用力见表12、1-2

1D3-SZ2子模块 12、 2 1D3-SZ2子模块 (1)概 述 本模块为对应国网通用设计杆塔1D3模块得SZ2塔型,转角适用范围为 0°;适 用得地基土为粉土、粘土(包括湿陷性 黄土与膨胀土)得平地、丘陵与山地,共有10个基础。 (2)基础根开 1D3-SZ2铁塔得根开尺寸表12、2-1 表12、2-1 1D3-SZ2(15-30)根开尺寸表 (3)基础所用力 1D3-SZ2铁塔得基础作用力见表12、4-2

1D3-SZ3子模块 12、3 1D3-SZ 3子模块 (1)概 述 本 模块为对应国网通用设计杆塔1D3模块得SZ3塔型,转角适用范围为0°;适用得地基土为粉土、粘土(包括湿陷性黄土与膨胀土)得平地、丘陵与山地,共有20个基础。 (2)基础根开 1D3-SZ3铁塔得根开尺寸表12、4、3-1 表12、3-1 1D3-SZ3根开尺寸表 (3)基础所用力 1D3-SZ3铁塔得基础作用力见表12、3-2

1D3-SZK 子模块 12、4 1D3-SZK 子模块 (1)概 述 本模块为对应国网通用设计杆塔1D3模块得SZK 塔型,转角适用范围为0°;适用得地基土为粉土、粘土(包括湿陷性黄土与膨胀土)得平地、丘陵与山地,共有10个基础。 (2)基础根开 1D3-SZK 铁塔得根开尺寸表12、4-1 表12、4-1 1D3-SZ3根开尺寸表 3)基础所用力 1D3-SZK 铁塔得基础作用力见表12、4-2

蓝牙模块使用说明书

蓝牙模块使用说明 一、模块简介: 1、芯片简介 该蓝牙模块采用台湾胜普科技有限公司的BMX-02X模块为核心,它采用CSR BLUEcore4-External芯片并配置8Mbit的软件存储空间,成本低,使用方便。 CSR BlueCore4是英国Cambridge Silicon Radio(CSR)公司日前推出的第四代蓝牙硅芯片。这种硅芯片用于蓝牙技术推广小组(SIG)推出的增强数据传输率(EDR)蓝牙。CSR的BlueCore4的数据传输率将比现有的v 1.2蓝牙装置快三倍,并且使蓝牙移动电话或手机的耗电量较低。 蓝牙EDR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每秒2.1兆比特,而目前v1.2标准传输率则为每秒721千比特。传输率的提高意味着对一个特定量的数据来说,EDR无线电的工作将比v1.2无线电快三倍,从而减少耗电量,大大有利于依赖蓄电池的移动设备。 CSR BlueCore4完全能与现有蓝牙v1.1和v1.2装置兼容。蓝牙EDR用一种相移键控(PSK)调制模式取代标准传输率的Gaussian频移键控(GFSK),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CSR BlueCore4正在以两种形式提供——一种用于外部“快闪”存储器,一种用于掩模ROM。BlueCore4-External以一种8×8mm BGA(球形格栅矩阵)封装提供,是十分灵活的解决方案,能够适应迅速更新的市场。例如,由于BlueCore

是目前可以得到的唯一能够支持蓝牙v1.2规格的所有强制和可选功能的硅芯片,BlueCore4-External为PC应用程序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使它们得益于以三倍速度的传输率无线传输文件,或者同时操作多个高需求的蓝牙链路。 鉴于蓝牙固件安装在芯片只读存储器上,CSR BlueCore4-ROM 的成本较低,占用面积小得多(在小片尺寸包装中为3.8×4mm,在与BC2-ROM和BC3-ROM引脚兼容的BGA中为6×6mm)。ROM芯片的尺寸和成本使它日益成为要求蓝牙功能综合起来的移动电话、手机和其它批量生产和成本敏感的应用产品的选择。 BlueCore4提供48KB的RAM,而以前的BlueCore硅芯片仅为32KB。部分这种额外的记忆存储用于对付增强数据传输率的附加缓冲空间,而其余部分则确保象Scattermode这样的未来规格得到充分支持。 BlueCore4-External和BlueCore4-ROM将先把蓝牙EDR快速数据传输率的优越性带给现有一些主要的蓝牙市场,加快文件传送,降低耗电并实现多个同时链路的操作。它还将为这种技术开辟某些潜在的新应用领域。 2、主要特性 ◆蓝牙版本:V2.0+EDR ◆输出功率:class II ◆Flash存储容量:8Mbit ◆供应电压:5V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New Project 1: 详细设计说明书

1. 前言 2. 摘要 3. 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3.1. 详细需求分析 3.1.1. 详细功能需求分析 3.1.2. 详细性能需求分析 3.1.3. 详细信息需求分析 3.1. 4. 详细资源需求分析 3.1.5. 详细组织需求分析 3.1.6. 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需求分析3.1.7. 信息要求 3.1.8. 性能要求 3.2. 接口需求分析 3.2.1. 系统接口需求分析 3.2.2. 现有软、硬件资源接口需求分析

3.2.3. 引进软、硬件资源接口需求分析 4. 总体方案设计 4.1. 系统总体结构 4.1.1. 系统组成、逻辑结构 4.1.2. 应用系统结构 4.1.3. 支撑系统结构 4.1.4. 系统集成 4.1. 5. 系统工作流程 4.2. 分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4.2.1. 应用分系统与支撑分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4.2.2. 应用分系统之间的界面划分 5. 应用分系统详细设计 5.1. XX分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5.1.1. 功能详细需求分析 5.1.2. 性能详细需求分析

5.1.3. 信息详细需求分析 5.1.4. 限制条件详细分析 5.2. XX分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5.3. XX分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5.4. 分系统界面设计 5.4.1. 外部界面设计 5.4.2. 内部界面设计 5.4.3. 用户界面设计 6. 数据库系统设计 6.1. 设计要求 6.2. 信息模型设计 6.3. 数据库设计 6.3.1. 数据访问频度和流量 6.3.2. 数据库选型 6.3.3. 异构数据库的连接与数据传递方式

艾默生监控模块

艾默生监控模块 PSM-E20监控模块功能: 电池管理 监控模块对电池的智能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工作状态: 1、正常充电状态 监控单元自动记录均充和浮充的开始时刻,在上电(或复位)初始,如果监控单元发现均充过程尚未结束,则会继续进行均充。如果上电(或复位)前是处于限流均充状态,则继续进行限流均充;如果是处于恒压均充状态,则继续进行恒压均充。在限流均充时,当充电电压达到恒压均充电压值的时候,会自动转入恒压均充。 2、定时均充状态 用户可选择是否采用定时均充这种维护方式,还可对定时均充的时间间隔及每次均充的时间进行设定。一旦设定,电池管理程序就可自动计算电池定时均充的时间,以便确定在何时启动定时均充,何时停止定时均充,所有这些操作都是自动进行的,运行维护人员可在现场通过监控单元上的显示来明确这一过程,也可在远程监控中心的主机上查看这一过程。一般电池以每隔30天均充一次,每次均充24小时为宜,特殊情况必须根据电池说明书的实际的情况设置。 3、电池放电后均充状态 交流停电后,电池组对设备进行供电,放电终止后,再次恢复交流供电时,若电池电流大于设定值(转均充参考电流),则监控单元会自动控制模块进行均充。在监控模块的软件设置中,放电终止后的均充转换条件为:电池充电电流 4、其它电池管理功能 λ设置功能 电池的均浮充电压均可通过键盘设置,用户可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池,不同的电池电压灵活配置,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管理。均浮充电压设置好后,监控单元会根据当前的均浮充状态把电池端电压调节到设定的值。需要注意的是,若此时动力母排上有模块发生通讯中断,则模块进入自动保护运行模式,输出电压降为234V/117V,通讯正常后可自动退出保护运行模式。λ温度补偿 用户可选择是否对均浮充电压进行温度补偿,并可对温度补偿中心点、温度补偿系数进行设置。一旦设定,监控单元就会根据电池房的温度自动对浮充电压进行调节,确保电池工作温度正常。 λ容量分析 用户可设置电池的充电效率、放电特性曲线等参数来调整电池容量的计算结果。监控单元可根据电池电流、充放电状态以及充放电系数对电池容量进行估算,每隔15秒计算一次电池容量的变化量,并在菜单上实时显示出来,使用户能一目了然地看到电池容量的实时变化。λ自动与手动相结合 监控单元可在“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下工作,在“自动”方式下,监控单元可自动完成上述的所有功能,完全不需人工干预;在“手动”方式下,电池的管理交给维护人员来完成,维护人员可通过菜单控制电池的均浮充转换,调节电压及模块限流点,还可以对模块作开关机控制,此时监控单元将只通过通讯采集各模块的数据及配电数据,不对模块作任何控制处理,因而不会在放电后作自动均浮充转换,也不会启动定时均充,但仍可对电池的容量进行估算。由于长期均充可能导致电池寿命下降,为了防止在“手动”方式下均充时间过长,监控单元会自动监视均充时间,当均充时间超过用户设定的定时均充时间时,就会转入浮充。

风冷模块机组使用说明书

. . . . 风冷模块机组功能说明书 1.0概述 DFSS-5MK控制器适用于水源冷(热)水机组,可以控制单台或6压缩机,控制器由室外主板和室线控器组成,并有风盘联动接口。 2.0主要技术参数 2.1使用条件 运行电压:AC220V±10%;运行环境温度:-20~+55℃;储存温度:-35~+85℃;湿度要求:0~95%RH 2.2温度控制精度:1℃ 2.3控制器符合 □GB4706.1-198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4706.32-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18430.1-2001《蒸汽压缩机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GB18430.2-2001《蒸汽压缩机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抗干扰度符合GB4343.2-1999 □印刷电路板符合GB4588.1和GB4588.2的规定 3.0控制器功能 制冷运行 制热运行 可显示回水温度及设置温度,具有查询功能 掉电自动记忆各种参数 压缩机均衡运行及分时启动 三相缺相,逆相保护 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及显示 具有风盘联动接口 选用摩托罗拉高性能芯片,抗干扰性能达到最好 具有定时开关机功能 4.0面板操作 室线控器面板如图一

4.1.开关机 按“运转/停止”键,机组开机,指示灯亮; 再按“运转/停止”键,机组关闭,指示灯灭。 开机,关机均存储数据。 4.2.模式转换 按“模式”键,选择所需的模式,“制冷”“制热”模式 “制冷”模式显示雪花符号 “制热”模式显示太阳符号 (默认在关机状态下才可转换模式) 4.3.定时开关机 设置〖b7〗设置为0时是组合定时(设置请参阅下面设置章节) 开机状态下,按“定时”键,定时关机; 关机状态下,按“定时”键,定时开机; 按“定时”键后,小时时间闪显; 按“时间▽△”键,调整小时定时时间 再按“定时”键后,分钟时间闪显; 按“时间▽△”键,调整分钟定时时间 再按“定时”键,定时设定完成 再按“定时”键,则取消定时 设置〖b7〗设置为1时是循环定时 按“定时”键后,小时时间闪显,开始设定定时开时间; 按“时间▽△”键,调整小时定时开时间 再按“定时”键后,分钟时间闪显; 按“时间▽△”键,调整分钟定时开时间 再按“定时”键,小时时间闪显,定时开时间设定完毕,开始设定定时关时间; 按“时间▽△”键,调整小时定时关时间 再按“定时”键后,分钟时间闪显; 按“时间▽△”键,调整分钟定时关时间 按“定时”键,定时关时间设定完成 4.4.时钟设定 按住“定时”键5秒键后,小时时间闪显,进入时钟设定状态;

爱默生模块及监控中文说明书

PowerMaster智能高频开关电力操作电源系统 合作生产技术指导书 资料版本V5.0 归档日期2008-10-17 BOM 编码31031222 艾默生网络能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用户可与就近的艾默生网络能源办事处或客户服务中心联系,也可直接与公司总部联系。 艾默生网络能源 所有,保留一切权利。容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艾默生网络能源 地址:市南山区科技工业园科发路一号 邮编:518057 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016654303.html, 客户服务投诉热线:00 E-mail:https://www.360docs.net/doc/9016654303.html,

第一章充电模块(必选件) 1.1 HD22010-3系列 1.1.1 模块简介 HD22010-3系列充电模块是电力电源最主要的配置模块,广泛应用于35kV到330kV的变电站电力电源中。 HD22010-3系列充电模块采用自冷和风冷相结合的散热方式,在轻载时自冷运行,符合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型号说明 HD 220 10 - 3 产品版本 额定输出电流10A 额定输出电压220Vdc 充电模块 产品系列 产品系列见下表。 表1-1 订货信息 工作原理概述 以HD22010-3模块的工作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1-1 HD22010-3充电模块原理图 HD22010-3充电模块由三相无源PFC和DC/DC两个功率部分组成。在两功率部分之外还有辅助电源以及输入输出检测保护电路。 前级三相无源PFC电路由输入EMI和三相无源PFC组成,用以实现交流输入的整流滤波和输入电流的校正,使输入电路的功率因素大于0.94,以满足DL/T781-2001中三相谐波标准和GB/T 17794.2.2-2003中相关EMI、EMC标准。

详细设计说明书_模板

文档作者: 文档呈送: 文档抄送: XX项目 详细设计说明书 编写: 审核: 批准: 参与评审:

变更记录 版本号变化状态修改点说明变更人存放位置审批人审批日期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修改点说明:对变化状态进行简单解释,如增加了某项功能,修改了某个模块等信息。不允许出现“根据评审意见修改等字样” 注:当文档未评审通过前版本号标识规则为V0.X ,第一次评审通过后,版本号直接升级为V1.0,之后变更按照V1.X升级。

目录 1前提和约束 (4) 编写目的 (4)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4) 定义、缩写词、略语 (4) 参考资料 (5) 2前提和约束 (6) 前提条件 (6) 限制和约束 (6) 3综合描述 (6) 3.1系统目标 (6) 3.2系统需求 (6) 3.3系统概述 (7) 3.4程序结构说明 (7) 3.5源程序及编译链接组装说明 (7) 4系统详细设计 (7) 4.1XXX子系统名称 (8) 4.1.1XXX包名称 (9) 4.2XXX子系统名称2 (10) 5用户界面详细设计(可裁剪) (10) 5.1界面结构 (11) 5.1.1界面结构或菜单结构 (11) 5.1.2用户界面图(如无此需要,可省略) (11) 5.2界面处理流程及界面约束描述(如无此需要,可省略)错误!未定义 书签。 5.2.1界面或模块名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界面约束与事件约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触发方式 (12) 5.2.5界面或模块名2................................................. 错误!未定义书签。6尚未解决的问题 (13) 7资源对象说明 (13)

艾默生SDC空调使用说明手册

艾默生SDC空调使用说明手册 一、设备用途 向地下吹风的打空调,用于机房温湿度调节。 二、接口类型 通讯接口采用RS485/232方式。 信息传输方式为异步方式,起始位1位,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无校验。 数据传输速率为1200、2400、4800、9600和19200bps可以设置。 三、通信参数设置 1、控制器 SDC系列空调的控制器为PACC控制器,采用240*128点阵蓝色背光液晶显示 屏显示,用户界面操作简单。多级密码保护,能有效防止非法操作。控制器具 有掉电自恢复功能。通过菜单操作可以准确了解各主要部件运行时间。专家级 故障诊断系统,可以自动显示当前故障内容,方便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可 存储200多条历史事件记录,配置RS485接口,通信协议采用信息产业部标准 通信协议,控制器面包那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器面板 2、操作键功能说明 控制器有5个操作键,分别是开/关键、退出键、上移键、下移键和回车键。功 能见下表: 表1 操作键功能说明

3 3.1 主界面 图2 主界面 界面上包含三类机组工作图标,分别是动画运行状态图标、锁定状态图标和开关机主备状态图标,这些图标告知操作员机组正在何种运行模式下运行。图标及其含义如图3所示。 图3 图标含义 3.2 密码界面 在主界面下按回车键,显示输入密码界面,如图4所示。输入正确密码确认后即可进入主菜单界面。 图4 密码输入界面 进入菜单界面的密码分3个等级,需要密码打开的菜单在它的标题后标有菜单级别[1]、[2]、[3],以表示所需密码的级别。各种密码等级的使用者、初始密码、允许进入的菜单等级见图5。 图5 密码等级

I-H2模块速查表

第18章 110kV输电线路 1H2模块杆塔基础通用设计 1H2-SSZ1子模块 18.1 1H2-SSZ1子模块 (1)概述 本模块为对应国网通用设计杆塔1H2模块的SSZ1塔型,适用的地基土为 粉土、粘土(包括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的平地、丘陵和山地,共有10个基 础。 (2)基础根开 1H2-SSZ1铁塔的根开尺寸表18.1-1 呼高(m) 基础根开(mm) 地脚螺栓根开(mm) 地脚螺栓规格正面根开侧面根开正面根开侧面根开 21 6600 6600 260 260 4M42(35#) 24 7140 7140 2602604M42(35#) 27 7680 7680 2602604M42(35#) 30 8220 8220 2602604M42(35#) 33 8760 8760 2602604M42(35#) 36 9300 9300 2602604M42(35#) (3)基础作用力 1H2-SSZ1铁塔的基础作用力见表18.1-2(kN) 呼高(m)Tmax Tx Ty Nmax Nx Ny 21 646.9 68.8 63.0 824.6 85.5 79.6 24 661.1 69.9 64.2 841.8 87.2 81.4 27 676.4 73.9 67.4 866.1 90.3 83.9 30 689.8 73.8 67.6 882.4 92.4 86.2 33 703.6 75.5 69.4 899.4 93.1 87.0 36 715.2 78.8 71.8 924.5 97.6 90.6

表18.1-3 1H2-SSZ1-21~36基础工程量速查表: 序号 地质条件底板宽度 (不含垫层) (m) 基础埋深 (含垫层) (m) 1H2-SSZ1-21~36 土壤类别承载力(kPa) 上拔角地下水位(m)螺栓(kg) 钢材(kg) C20(m3)C15(m3) 1 粉土稍密,粘土软塑90 10 1.5 4 3. 2 336 2834.8 41.22 7.16 2 粉土稍密,粘土软塑90 10 3 3.8 2.9 336 2386.7 32.43 6.52 3 粘土,中等塑性100 15 2 3.6 3.1 336 2392.9 29.7 5.91 4 粘土,中等塑性100 1 5 3 3. 6 2.8 336 2314.5 27.25 5.91 5 粘土,中等塑性100 15 无 3. 6 2.8 336 2314.5 27.25 5.91 6 粘土,可塑120 20 2 3.4 3.1 336 2258.4 29. 7 5.33 7 粘土,可塑120 20 3 3.4 2.8 336 2211.9 25.91 5.33 8 粘土,可塑120 20 无 3.4 2.8 336 2076 25.57 5.33 9 坚土,硬塑120~140 20 3 3.2 2.8 336 2012.8 22.98 4.79 10 坚土,硬塑120~140 20 无 3.2 2.7 336 1988.8 22.72 4.79

GPS模块使用手册

GPS模块使用手册 一、GPS模块的几个重要指标 1.卫星轨迹 全球有24颗GPS卫星沿6条轨道绕地球运行(每4个一组),GPS接收模块就是靠接收这些卫星来进行定位的。但一般在地球的同一边不会超过12颗卫星,所以一般选择可以跟踪12颗卫星以下的器件就可以了。当然,所能跟踪的卫星数越多,性能越好。大多数GPS 接收器可以追踪8~12颗卫星。计算2维坐标至少需要3颗卫星,4颗卫星可以计算3维坐标。 2.并行通道 由于最多可能有12颗卫星是可见的,GPS接收器必须按顺序访问每一颗卫星来获取每颗卫星的信息,所以市面上的GPS接收器大多数是12并行通道型的,这允许它们连续追踪每一颗卫星的信息。12通道接收器的优点包括快速冷启动和初始化卫星的信息,而且在森林地区可以有更好的接收效果。一般12通道接收器不需要外置天线,除非是在封闭的空间,如船舱或车厢中。 3.定位时间 定位时间是指重启GPS接收器时,确定现在位置所需的时间。对于12通道接收器,冷启动时的定位时间一般为3~5 min,热启动时为15~30 s。 4.定位精度 普通GPS接收器的水平位置定位精度在5~10 m内。 5.DGPS功能 DGPS是一个固定的GPS接收器,用于接收卫星的信号。DGPS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理论上卫星信号传送到的精确时间,然后将它与实际传送时间相比较,并计算出差值。DGPS将这个差值发送出去,其它GPS接收器就可以利用这个差值得到一个更精确的位置读数(5~10 m或者更少的误差)。许多GPS设备提供商在一些地区设置了DGPS发送机,供客户免费使用,只要客户所购买的GPS接收器有DGPS功能即可。 6.信号干扰 要获得一个很好的定位信号,GPS接收器必须至少能接收到3~5颗卫星。如果是在峡谷中或两边高楼林立的街道上,或者是在茂密的丛林里,有可能接收不到足够的卫星,无法定位或者只能得到二维坐标。同样,如果在一个建筑里面,有可能无法更新位置。一些GPS 接收器有单独的天线可以贴在挡风玻璃上,或者将一个外置天线放在车顶上,这有助于接收器收到更多的卫星信号。 二、HOLUX M-89 GPS模块特性 我们选用的是台湾生产的HOLUX M-89 GPS模块,并为其配备了PCB板,以方便与单片机进行连接,下面与反面如下图所示, HOLUX M-89 GPS接收卫星信号时一般还需要配备天线,如下图所示: HOLUX M-89 GPS模块主要特性如下: 产品特征 通道:并行32通道 频率:L1 1575.42MHz C/A码(1.023MHZ码片速率)

系统设计说明书模板

×××× 系统设计说明书 文档编号:FHI_CMMI_TS_TEM_SYSD 文档信息:系统设计说明书 文档名称:系统设计说明书 文档类别:CMMI模板 密级:内部秘密 版本信息:1.1 建立日期:2016-1-5 创建人:EPG 批准人:李庆林 批准日期:2016.2.25 存放位置:集成公司组织资产库/组织标准过程 编辑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3 中文版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导言 (4) 1.1目的 (4) 1.2范围 (4) 1.3命名规则 (4) 1.4术语定义 (4) 1.5相关文档 (5) 1.6参考资料 (5) 2总体结构设计 (5) 2.1总体结构图设计 (5) 2.2运行环境设计 (6) 2.3子系统清单 (6) 2.4功能模块清单 (7) 3模块功能分配 (7) 3.1一级模块功能名称 (7) 4外部接口设计 (8) 4.1外部接口模块清单 (8) 4.2外部接口1设计 (8) 4.3外部接口2设计 (9) 5出错处理设计 (9) 5.1出错输出信息 (9) 5.2出错处理对策 (9) 6其它设计 (9) 7程序文件清单 (9)

1导言 本章对该文档的目的、功能范围、术语、相关文档、参考资料、版本更新进行说明。 1.1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旨在推动软件工程的规范化,使设计人员遵循统一的概要设计书写规范,节省制作文档的时间,降低系统实现的风险,做到系统设计资料的规范性与全面性,以利于系统的实现、测试、维护、版本升级等。 1.2范围 本文档用于软件设计阶段的概要设计,它的上游(依据的基线)是需求分析规格书,它的下游是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并为详细设计说明书提供测试的依据。 软件概要设计的范围是:软件系统总体结构、外部接口、主要部件功能分配、全局数据结构以及部件之间的接口等方面的内容。 1.3命名规则 1.变量对象命名规则 申明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对象的命名规则。 2.数据库对象命名规则 申明数据库表名、字段名、索引名、视图名对象的命名规则。 1.4术语定义

干簧管传感器模块使用说明书

. 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名称:干簧管传感器模块版本:

用途: 程控交换机、复印机、洗衣机、电冰箱、照相机、消毒碗柜、门磁、窗磁、电磁继电器、电子衡器、液位计、煤气表、水表中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模块特色: 1、采用进口常开型干簧管 2、比较器输出,信号干净,波形好,驱动能力强,超过 15mA。 3、工作电压 3.3V-5V 4、输出形式:数字开关量输出(0 和 1) 5、设有固定螺栓孔,方便安装 6、小板 PCB 尺寸:3.2cm x 1.4cm 7、使用宽电压 LM393 比较器 干簧管的特点: 干簧管是干式舌簧管的简称,是一种有触点的无源电子开关元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控制等优点,其外壳一般是一根密封的玻璃管,管中装有两个铁质的弹性簧片电板,还灌有一种叫金属铑的惰性气体。平时,玻璃管中的两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簧片是分开的。当有磁性物质靠近玻璃管时,在磁场磁力线的作用下,管内的两个簧片被磁化而互相吸引接触,簧片就会吸合在一起,使结点所接的电路连通。外磁力消失后,两个簧片由于本身的弹性而分开,线路也就断开了。因此,作为一种利用磁场信号来控制的线路开关器件,干簧管可以作为传感器用,用于计数,限位等等(在安防系统中主要用于门磁、窗

磁的制作),同时还被广泛使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中。在实际运用中,通常用永久磁铁控制这两根金属片的接通与否,所以又被称为“磁控管”。 模块使用说明: 1.干簧管需要和磁铁配合使用,在感应到有一定的磁力的时候,会呈导通状态,模块输出低电平,无磁力时,呈断开状态,输出高电平,干簧管与磁铁的感应距离在1.5cm之内超出不灵敏或会无触发现象; 2.模块 DO 输出端可以单片机 I/O 口直接相连,通过单片机可以检测干簧管的触发状态; 3.模块 DO 输出端与继电器 IN 端相连,组成大功率干簧管开关,直接控制高电压。 产品接线说明: 1、VCC 接电源正极 3.3-5V 2、GND 接电源负极 3、DO TTL 开关信号输出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东软机密 文件编号:D05-PDT073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版本:0.0.0-1.2.0 2009-6-30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开发事业部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文件修改控制 修改编号版本修改条款及内容修改日期 1 0.0.0-1.1.0修改LOGO 2005-7-29 2 0.0.0-1.1.1 1、修改公司标识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修改文件密级标识为“东软机密”。 2008-8-25 3、将“单体测试”改为“单元测试” 3 0.0.0-1.2.0 根据公司要求,转换为OpenOffice格式2009-06-17

东软机密 文件编号:项目编号DDR顺序号第版分册名称:第册/共册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详细设计说明书 (软件开发事业部)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页数正文附录生效日期 编制批准

修改记录 版本号变更控制报告 编号 更改条款及内容更改人审批人更改日期

目录 1引言 (1) 1.1 目的 (1) 1.2 背景 (1) 1.3 词汇表 (1) 1.4 参考资料 (1) 2系统结构 (1) 2.1 需求概述 (1) 2.2 总体设计 (2) 3.系统详细设计说明 (2) 3.1 包及类结构设计 (2) 3.2 模块设计 (2) 3.3 Message文件管理Module (2) 3.4 LOG管理Module (2) 3.5 配置文件管理Module (2) 3.6 异常模块说明 (3) 4.其他设计要求 (3) 4.1 单元测试 (3) 4.2 注释及代码风格 (3) 4.3 尚未解决问题 (3) 5附件说明 (3)

艾默生直流分路计量设备接入艾默生FSU安装调试指导手册知识讲解

艾默生直流分路计量设备安装指导手册 一、分路计量设备现场安装指导 1、常用安装工具及辅材准备 1)分路计量设备安装所需工具大致如图所示,施工小组上站之前注意要配齐这些工具,并注意工具绝缘保护。 2)工具:手电钻、螺丝刀、剥线钳、斜口钳、钳形万用表等。 3)辅材:导轨、自攻丝、压线端子、绕线管、机打标签纸等。 2、开关电源供电线路的区分与确认 霍尔传感器安装之前,必须确定出所有需要检测的线缆,并区分出各线缆归属的运营商。这一操作步骤一定认真完成,确保准确,如遇问题及时联系随工维护人员。 1)确认开关电源供电线路是否有电流 使用钳形万用表对每一条线缆进行测量确认,查看线缆中的电流大小,当电流大于0.5A时,默认用户使用,需要再次核实、校验。核实在用的线缆必须加装霍尔传感器进行监控(可多线缆安装一个霍尔传感器)。所有的一次下电、二次下电的供电线路都需要核实、校验并监控。 2)确认开关电源供电线路所属运营商 3、电量计量模块安装要求 1)电量计量模块安装位置选择 ①开关电源柜内,用导轨进行安装固定

②如果开关电源柜内无法安装,则安装在开关电源柜的两侧,如果开关电源柜两侧有其他机柜遮挡不方便安装,再选择电源柜的后侧。侧面安装位置应遵循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依次进行安装,为后续扩容留有位置。 2)固定导轨的安装 导轨安装时,选择距离电源柜顶部约4--5CM的位置,要保证电量计量模块安装后其最上端,不高于开关电源柜的顶部边缘。 3)电量计量模块的固定 ①电量计量模块固定在导轨上,注意保证卡槽固定到位、牢固。 ②电量计量模块所用线缆需用扎带绑扎、固定。 4、电量计量模块供电要求 电量计量模块采用-48V供电,供电位置必须选择在开关电源二次下电供电空开。供电线缆需用标签进行标注“电量计量模块用电”,且一定注意区分一、二次下电位置与所贴标签是否正确。

K-CU01 主控制器模块使用说明书

HOLLiAS MACS -K 系列模块 2014年5月B版

HOLLiAS MAC-K系列手册- K-CU01 主控制器模块使用说明书 重要信息 危险图标:表示存在风险,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件。 警告图标:表示存在风险,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 提示图标:表示操作建议,例如,如何设定你的工程或者如何使用特定的功能。

目录 1.概述 (1) 2.接口说明 (2) 2.1主控单元结构示意图 (2) 2.2底座接口说明 (4) 2.3地址跳线 (8) 2.4IO-BUS (11) 3.状态灯说明 (12) 4.其他特殊功能说明 (14) 4.1短路保护功能 (14) 4.2诊断功能 (15) 4.3冗余功能 (15) 4.4掉电保护 (16) 5.工程应用 (18) 5.1底座选型说明 (18) 5.2应用注意事项 (18) 6.尺寸图 (19) 6.1K-CU01尺寸图 (19) 6.2K-CUT01尺寸图 (19) 7.技术指标 (20) 7.1K-CU01主控制器模块 (20) 7.2K-CUT01 4槽主控器底座 (21)

K-CU01 主控制器模块 1.概述 K-CU01是K系列硬件的控制器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主要工作是收集I/O模块上报的现场数据,根据组态的控制方案完成对现场设备的控制,同时负责提供数据到上层操作员站显示。 控制器基本功能块主要包括系统网通讯模块、核心处理器、协处理器(IO-BUS主站MCU)、现场通讯数据链路层、现场通讯物理层、以及外围一些辅助功能模块。 K-CU01控制器模块支持两路冗余IO-BUS和从站I/O模块进行通讯,支持两路冗余以太网和上位机进行通讯,实时上传过程数据以及诊断数据。可以在线下装和更新工程,且不会影响现场控制。 K-CU01控制器模块支持双冗余配置使用。当冗余配置时,其中一个控制器出现故障,则该控制器会自动将本机工作状态设置为从机,并上报故障信息;若作为主机出现故障,则主从切换;若作为从机出现故障,则保持该状态。 两块控制器模块K-CU01和两块IO-BUS模块安装在4槽主控底座K-CUT01上,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控制器单元。 通过主控底座的主控背板,完成两个控制器模块之间的冗余连接,控制器模块通过IO-BUS模块扩展可以连接最多100个I/O模块。 通过选用不同的IO-BUS模块,控制总线拓扑结构可构成星型和总线型;同时支持远程I/O机柜。 基本的控制器单元如图1-1所示。

登录模块设计说明书1

详细设计说明书 1.1参考资料 【1】《概要设计说明书》 【2】《需求分析说明书》 2需求规定 2.1前台管理 1、用户注册 测试和维护及升级。 (登陆管理)设计说明 6.1功能 登录入口 取得用户名和密码 将UserID 存入session 中 查询用户是否存在 核对密码是否正确 登录成功 是 是 否 否

6.2性能 灵活性:窗口响应绝大部分的快捷菜单和控制面板操作 时间特性:响应鼠标单击的时间在2—3秒之间 6.3输人项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6.4输出项 输出是从数据库中读取的数据,或错误警告信息。 6.5算法 本部分没有采用自定义的算法。 6.6接口 .硬件接口:主要就是TCP/IP层中的网络接口层 软件接口:具体来说开发中可能使用到的ADO的常用对象有以下几个: (1)连接对象(Connection):用来连接数据库。 (2)记录集对象(RecordSet):用来保存查询语句的返回结果。 (3)命令对象(Command):用来执行SQL语句或者SQL Server的存储过程。 (4)参数对象(Parameter):用来为存储过程或查询提供参数。 6.7存储分配 本程序在高级语言JA V A进行编码,直接的内存分配由JA V A运行时分配。 6.8注释设计 说明准备在本程序中安排的注释,如: a.在代码部分的适当位置会有中文代码注释。 6.9限制条件 (1)由于本系统的开发将是基于浏览器的B/S 结构,所以浏览器端的语言使用HTML/CSS/JavaScript,服务器端的语言使用ASP(.NET),开发人员将不能用其他的开发

语言(编写组件除外)。而数据库也将随之采用SQL Server2005。 (2)开发人员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来进行,以利于接下来的测试和维护及升级。

充电模块使用说明书 模板

充电模块使用说明书

1概述 2型号说明 2.1 产品外形结构 2.2 产品重量 2.3 端子功能定义 3工作条件 4主要功能和特点 4.1 稳压、限流运行功能 模块能以设定的电压值和限流值长期对电池组充电并带负载运行。当输出电流大于限流值时模块自动进入稳流运行状态,输出电流小于限流值时模块自动进入稳压运行状态。 4.2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调节功能 模块通过后台监控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和最大限流值。 4.3并机功能 多台同型号的模块可以并联运行并自动均流。若其中某台故障时可自动退出,且不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运行。 4.4热插拔功能 并联工作在机架上的多台充电模块,在不停电状态下,可以任意插拔其中任一台模块使其接入或脱离系统,而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 4.5 散热方式 风冷。 4.6 指示灯 前面板上有3个指示灯,具体说明见表2.

表2 指示灯说明 4.7保护及报警功能 4.7.1输入保护 若充电模块的交流输入电源出现过、欠压时,模块即刻停机,无输出电压,面板上“保护ALM”黄灯亮。当交流输入电源恢复正常后,面板上“保护ALM”黄灯灭,模块自动启动,正常运行。 4.7.2短路保护 充电模块内部设有输出短路打嗝工作,可承受连续短路而不损坏模块,面板上“故障FAULT”红灯亮。当短路恢复正常后,面板上“故障FAULT”红灯灭,模块自动启动,正常运行 4.7.3过温保护 当充电模块中的整流二极管后段上部与散热器温度接触部分的温度超过100℃时,模块将自动停机,面板上“保护ALM”黄灯亮。温度降低至正常后,整流模块会自动启动,进入正常运行。 4.7.4输出过压保护 充电模块的直流输出电压大于其直流输出过压保护值时,模块停机;面板上

系统设计说明书(模板)

<集团公司管理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版本 <1.2>

修订历史记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4)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总体设计 (4) 2.1需求概述 (4) 2.2软件结构 (5) 3.程序描述 (6) 3.1功能 (6) 3.2性能 (6) 3.3输入项目 (6) 3.4输出项目 (6) 3.5算法 (6) 3.6程序逻辑 (6) 3.7接口 (7) 3.8存储分配 (7) 3.9限制条件 (7) 3.10测试要点 (7)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前一阶段(概要设计说明书)中,已解决了实现该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决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在以下的详细设计报告中将对在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详细设计进行说明。 在本阶段中,确定应该如何具体地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具体的程序语言书写的程序。主要的工作有:根据在《需求分析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数据、功能、运行、性能需求,并依照《概要设计说明书》所确定的处理流程、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逐个模块的程序描述(包括各模块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算法、程序逻辑、接口等等)。 在以下的各个阶段中,《用户操作手册》将与本阶段的工作紧密结合,努力作到让用户易懂易学。 系统的测试和维护也将参考本说明书,检验本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及时发现纰漏及时修补,一定要把功能强大、稳定可靠、便于维护的集团公司管理系统交到用户手中。

18种查询表的方法_中文版

(sap-abap)18种根据屏幕字段(2009-06-05 17:22:43) 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一个业务经理希望得到一个关于她的服务订单的专用报表,她给了你一个报表的草图(包括列、行、标题、分组、小计、合计等等),而“服务管理”事务屏幕中的字段就包含了她希望你在报表中显示的数据。 你该怎么做?通常的,你会检查系统中运行的,能够提供这个业务经理所需信息的现存报表(或者 是已经为这个client写过的),或者可以复制和修改后能符合需要的报表。如果没有找到,你也许会 在适当的报表系统——例如,工厂维护信息系统(PMIS)——中看看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即使这 样,你仍然无法找到报表,或者无法从现存报表中找到可修改的,那只能写一个报表或者一个ABAP 查询来实现这个需求。 现在,设想一下业务经理问你是否以某种方式在《创建计量单位文档事务》中增加一个小小的功能: 向MDoc文本字段中粘贴相关销售订单号。这个要求需要你创建一个增强功能。在前面两个情形中, 你都需要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数据。你怎么以屏幕字段做指导来找到这些数据?我们都知道与一 个事务关联的信息都存储在几个(偶尔还会是很多个)相关的表里。这样,当你需要在报表或增强 功能中使用一个事务中的几个字段时,你需要找出许多事务的表并在它们之间建立关联。这些关联 通常都不会很明显。 我曾经在众多场合遇到这些情况,有时需要同时在SD、MM、IM、WM和服务管理(现在叫客户服 务)等模块对多个client进行工作。随着时间推移,我收集了同事和自己在开发中寻找需要数据的建 议。我现在来跟你分享这些技巧——共18种。 起跑线和终点线 我将会介绍达成本练习“终点线”的各种各样的技巧——也就是说,定位那些在屏幕字段中存储潜 在数据的表和字段。你未必需要所有这些方法,一般来说,前四种技巧已经足够了。我之所以写其 他的技巧是因为有些字段非常难以追踪,而这些工具或许可以解决问题。 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