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1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1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1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1

周围用各种栏栅、绿篱或其它措施围栏,兽类笼舍内的树木,必须选用金属材料制成防护罩。

第2.5.2条高大乔木在风暴来临前夕,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树木存在根浅、迎风、树冠庞大、枝叶过密以及立地条件差等实际情形分别采取立支柱、绑扎、加大、扶正、疏枝、打地桩等六项综合措施。预防工作应在六月下旬往常做好。一、立支柱:在风暴来临前夕,应逐株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支柱及其扎缚情形应及时改正。二、绑扎是一项临时措施,宜采纳8号铅丝或绳索绑扎树枝,绑扎点应衬垫橡皮,不得损害树枝;另一端必须固定;也可多株树串联起来再行固定。

三、加土:坑槽内的土壤,显现低洼和积水现象时,必须在风暴来临前加土,使根颈周围的土保持馒头状。四、扶正:一样在树木休眠期进行;但对树身已严峻倾斜的树株,应在风暴侵袭前立支柱,绑扎铅丝等工作,待风暴过后做好扶正工作。五、疏枝:按照树木立地条件,生长情形,专门是和架空线有碰撞可能的枝条以及过密的树枝,应采纳不同程度的疏枝或短截。六、打地桩:是一项应急措施。要紧针对迎风里弄口等树干基部横置树桩,利用人行道边的侧石,将树桩截成树干和侧石等距离的长度,使树桩一端顶住树干基部,一头顶在侧石上。在整个风暴季节,还应随时做好检查、补课工作。

第2.5.3条抢救工作一、风暴来临时,应将已倒伏而阻碍交通的树木顺势拉到人行道上,并及时修剪树冠部分枝条。二、风暴后,应分轻重缓急进行抢救,第一抢救对市区和郊区主干道上阻碍交通的和行将倒伏的植株;关于就地抢救难以成活的树木,应将树冠强截后移送苗圃栽种养护。三、风暴过后应及时拆除有碍交通、观瞻的加固物。

第2.5.4条凡易受冻害的树木,冬季应采取根际培土,主干包扎等防寒措施。

第2.5.5条枝叶积雪时应及时清除;有倒伏危险的树木应树立支柱支撑爱护。

第六节补植树木

第2.6.1条树木缺株应尽早补植。

第2.6.2条补植季节一、落叶树:应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发芽往常补植或在秋季落叶以后土壤冰冻往常补植。二、针叶树、常绿阔叶树:应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发芽往常补植;或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长后,降霜往常补植。

第2.6.3条补植的树木,应选用原先树种,规格也应相近似;若改变树种或规格则须与原先的景观相和谐。补植行道树树种必须与同路段树种一致。

第七节枯死树木的挖除

第2.7.1条市区、郊区要紧干道和街道绿地以及公园、广场要紧景区的枯死树木应连同根部及时挖除,并填平坑槽。非要紧干道和街道绿地以及公园、广场中其它景区的枯死树木可结合补植工作进行。

第2.7.2条枯死的大树和古树名木在挖除前,必须报经市园林主管部门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擅自挖除。

第三章地被和草坪养护

第一节地被

第3.1.1条地被植物在未覆盖前期,每年应及时除草、中耕若干次;除草、中耕时要防止损害根系和地下茎。

第3.1.2条天气洪涝,土壤干燥时要适时、适量进行浇水。早春发芽前期要普遍进行施肥,采取薄肥勤施的方法。

第3.1.3条发觉枯死植物应及时挖除和补植;枯叶残花要随时整理清除。

第3.1.4条木本地被植物萌发能力强者,应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修剪。应使植株在生长期间,始终保持在高度不超过60cm的低矮状态。

第3.1.5条球根、宿根类地被植物,经3~4年生长后,根部拥挤以致阻碍其正常发育时,应按不同类群的生理习性进行分株,更新移植。

第二节草坪

第3.2.1条草坪中杂草应及时挑除,大型野草更应随时挑除;杂草过多又无法净化时,应剔除重铺。凡低洼常年积水处,要填土整平或浅沟排水。空秃地段应及时补植。

第3.2.2条草坪在生长季节,应适时进行中耕、加土、镇压,保持土壤整平和良好的透气性。应适时进行轧草,草的高度操纵在4~6cm。路边和树根边的草

要修剪整齐;轧草前必须清除草坪上的石子、瓦砾、树枝等杂物。轧草要平坦,边角

无遗漏;草屑应及时除净。

第3.2.3条草坪边上的树坛、花坛边缘,应进行切草边,保持线条清晰。

第3.2.4条草坪发芽往常要进行一次施肥;生长季节可按具体情形追施化

肥;土壤干燥时,应及时浇水。

第3.2.5条草坪萌芽期,土壤过湿或板结浇水后应暂停开放。

第四章花坛花卉的养护

第一节花坛

第4.1.1条应按照不同花卉品种和花坛的分级标准,制定花坛分级养护技

术措施和治理质量标准。

第4.1.2条花坛换花除了间种以外,栽移前必须要深耕细耙,除尽土中石

块、草屑、残茎和落叶等杂物并施足基肥。

第4.1.3条花坛的防护设施应经常保持清洁完好。

第二节花卉

第4.2.1条夏季花苗的移栽应在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

第4.2.2条移栽后,应赶忙浇透水。移栽后的4—5天内应再进行浇水。浇

水时应防止土壤冲到茎、叶上。以后的浇水,应按照实际情形进行。

第4.2.3条在花卉生长盛期,要及时中耕除草,追施肥料,施肥后应赶忙

喷洒清水。

第4.2.4条枯萎的花蒂和黄叶要及时剪除,以保持花坛清洁,缺株要及时

补栽;凡须摘心的品种,应及时进行。

第4.2.5条木本花卉要及时修枝、整形;宿根花卉要及时更新;易倒伏的

花卉,要立支柱绑扎。

第五章古树名木养护

第5.0.1条古树名木要建立档案和标志,进行重点爱护。

第5.0.

周围用各种栏栅、绿篱或其它措施围栏,兽类笼舍内的树木,必须选用金属材料制成防护罩。

第2.5.2条高大乔木在风暴来临前夕,

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树木存在根浅、迎风、树冠庞大、枝叶过密以及立地条件差等实际情形分别采取立支柱、绑扎、加大、扶正、疏枝、打地桩等六项综合措施。预防工作应在六月下旬往常做好。一、立支柱:在风暴来临前夕,应逐株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支柱及其扎缚情形应及时改正。二、绑扎是一项临时措施,宜采纳8号铅丝或绳索绑扎树枝,绑扎点应衬垫橡皮,不得损害树枝;另一端必须固定;也可多株树串联起来再行固定。三、加土:坑槽内的土壤,显现低洼和积水现象时,必须在风暴来临前加土,使根颈周围的土保持馒头状。四、扶正:一样在树木休眠期进行;但对树身已严峻倾斜的树株,应在风暴侵袭前立支柱,绑扎铅丝等工作,待风暴过后做好扶正工作。五、疏枝:按照树木立地条件,生长情形,专门是和架空线有碰撞可能的枝条以及过密的树枝,应采纳不同程度的疏枝或短截。六、打地桩:是一项应急措施。要紧针对迎风里弄口等树干基部横置树桩,利用人行道边的侧石,将树桩截成树干和侧石等距离的长度,使树桩一端顶住树干基部,一头顶在侧石上。在整个风暴季节,还应随时做好检查、补课工作。

第2.5.3条抢救工作一、风暴来临时,应将已倒伏而阻碍交通的树木顺势拉到人行道上,并及时修剪树冠部分枝条。二、风暴后,应分轻重缓急进行抢救,第一抢救对市区和郊区主干道上阻碍交通的和行将倒伏的植株;关于就地抢救难以成活的树木,应将树冠强截后移送苗圃

栽种养护。三、风暴过后应及时拆除有碍交通、

观瞻的加固物。

第2.5.4条凡易受冻害的树木,冬季应采取根际培土,主干包扎等防寒措施。

第2.5.5条枝叶积雪时应及时清除;有倒伏危险的树木应树立支柱支撑爱护。

第六节补植树木

第2.6.1条树木缺株应尽早补植。

第2.6.2条补植季节一、落叶树:应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发芽往常补植或在秋季落叶以后土壤冰冻往常补植。二、针叶树、常绿阔叶树:应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发芽往常补植;或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长后,降霜往常补植。

第2.6.3条补植的树木,应选用原先树种,规格也应相近似;若改变树种或规格则须与原先的景观相和谐。补植行道树树种必须与同

路段树种一致。

第七节枯死树木的挖除

第2.7.1条市区、郊区要紧干道和街道绿地以及公园、广场要紧景区的枯死树木应连同根部及时挖除,并填平坑槽。非要紧干道和街道绿地以及公园、广场中其它景区的枯死树木可

结合补植工作进行。

第2.7.2条枯死的大树和古树名木在挖除前,必须报经市园林主管部门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擅自挖除。

第三章地被和草坪养护

第一节地被

第3.1.1条地被植物在未覆盖前期,

每年应及时除草、中耕若干次;除草、中耕时要防止损害根系和地下茎。

第3.1.2条天气洪涝,土壤干燥时要适时、适量进行浇水。早春发芽前期要普遍进行施肥,采取薄肥勤施的方法。

第3.1.3条发觉枯死植物应及时挖除和补植;枯叶残花要随时整理清除。

第3.1.4条木本地被植物萌发能力强者,应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修剪。应使植株在生长期间,始终保持在高度不超过60cm的低矮状态。

第3.1.5条球根、宿根类地被植物,经3~4年生长后,根部拥挤以致阻碍其正常发育时,应按不同类群的生理习性进行分株,更新

移植。

第二节草坪

第3.2.1条草坪中杂草应及时挑除,大型野草更应随时挑除;杂草过多又无法净化时,应剔除重铺。凡低洼常年积水处,要填土整平或浅沟排水。空秃地段应及时补植。

第3.2.2条草坪在生长季节,应适时进行中耕、加土、镇压,保持土壤整平和良好的透气性。应适时进行轧草,草的高度操纵在4~6cm。路边和树根边的草要修剪整齐;轧草前必须清除草坪上的石子、瓦砾、树枝等杂物。轧草要平坦,边角无遗漏;草屑应及时除净。

第3.2.3条草坪边上的树坛、花坛边缘,应进行切草边,保持线条清晰。

第3.2.4条草坪发芽往常要进行一次

施肥;生长季节可按具体情形追施化肥;土壤干

燥时,应及时浇水。

第3.2.5条草坪萌芽期,土壤过湿或板结浇水后应暂停开放。

第四章花坛花卉的养护

第一节花坛

第4.1.1条应按照不同花卉品种和花坛的分级标准,制定花坛分级养护技术措施和治

理质量标准。

第4.1.2条花坛换花除了间种以外,栽移前必须要深耕细耙,除尽土中石块、草屑、残茎和落叶等杂物并施足基肥。

第4.1.3条花坛的防护设施应经常保

持清洁完好。

第二节花卉

第4.2.1条夏季花苗的移栽应在早晨、

傍晚或阴天进行。

第4.2.2条移栽后,应赶忙浇透水。移栽后的4—5天内应再进行浇水。浇水时应防止土壤冲到茎、叶上。以后的浇水,应按照实际

情形进行。

第4.2.3条在花卉生长盛期,要及时中耕除草,追施肥料,施肥后应赶忙喷洒清水。

第4.2.4条枯萎的花蒂和黄叶要及时剪除,以保持花坛清洁,缺株要及时补栽;凡须摘心的品种,应及时进行。

第4.2.5条木本花卉要及时修枝、整形;宿根花卉要及时更新;易倒伏的花卉,要立

支柱绑扎。

第五章古树名木养护

第5.0.1条古树名木要建立档案和标

志,进行重点爱护。

第5.0.

2条对古树名木生长不利的立地条件必须及时改进;对腐烂的部位应按外科方法进行治疗,并保持其古老苍劲的形状。

第5.0.3条古树名木易受蛀蚀性害虫危害,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防治。

第5.0.4条对生长日益衰弱的古树名木,应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制定复壮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养护。

第5.0.5条已倾斜的古树要予以支撑,防止倒伏,并应注意美观。

第5.0.6条对有历史背景和具有纪念性意义的已枯死的古树名木应立碑保留。

第六章防止污染

第6.0.1条废气、废液、废渣对园林植物的污染,应遵照中央和本市环境爱护的有关法规和条例治理。

第6.0.2条绿地内的排污管网和排水管网应保证畅通、有效。

第6.0.3条施用化肥、药剂应合理,不得污染环境。

第6.0.4条严禁在树木根际邻近堆放废液、废渣和倾倒污染物。

第6.0.5条绿地周围如发觉有未经估量的污染源时,应调整栽植具有抗有害性气体的园林植物。

第6.0.6条各类绿地,严禁施用人粪尿。

第七章防止病虫害和草害

第一节防治病虫害

第7.1.1条爱护生态平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充分利用园林间植被的多样化来爱护和增殖天敌,抑制病虫为害。

第7.1.2条引进和输出种苗,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植物检疫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第7.1.3条应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推测预报工作,制订长期和短期的防治打算。

第7.1.4条加大本市行道树、街道绿地、广场以及水陆交通要道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局部发生严峻病虫害地区必须即时治理。

第7.1.5条必须对本市园林植物为害既普遍又严峻的“五小、二病”加大防治。五小指是:“蚧虫、蚜虫、粉虱、蓟马、叶螨”、二病指的是:“病毒病、线虫病”还应对“天牛、木蠹蛾”以及“真菌病害”进行防治。

第7.1.6条严禁使用剧毒化学药剂和有机氯、有机汞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应按有关安全操作规定执行。

第二节防莠剂的使用

第7.2.1条使用防莠剂应了解药剂性能,杂草种类和生态习性以及使用地区上的花木种类,对药剂的敏锐程度,通过小面积的试验,确定使用药剂的品种、比例以及方法。切实做到安全、有效。严禁使用剧毒除莠剂。

第7.2.2条调配药剂应采纳标准量具,按照通过试验而确定的比例和当天需要量进行配伍;已配伍的药剂,应幸免烈日曝晒。

第7.2.3条喷药要严格防止沾染到花木上,对敏锐性强的花木,专门是生产绿地,必须划出爱护行或设置爱护物隔离。喷药要平均,有风时,应注意风向,风大时不宜喷药。

第7.2.4条在草坪上操作时,药桶下要有爱护物衬垫,药液不得外溢。

第7.2.5条药剂用完后,工具要赶忙洗净,洗下的水不得倒在植物根部邻近和草坪上或水体中。施药工作人员完工后应洗净双手和脸部。

第7.2.6条严禁工作中吸烟;孕妇不应参加除莠剂的操作。

第7.2.7条除莠剂使用后的地区在药剂残效期间应停止开放。

第八章技术档案

第8.2.1条各绿化单位必须建立完整的植物养护技术档案要及时收集、积存、整理与分析和总结体会。

第8.2.2条档案内容一、绿地气候、物侯、水文、土质、地势、地下构筑物等自然条件的变化资料及调查报告。二、绿地建设历史及其进展状况。三、植物种类:按植物分类记载,地区名称、规格,来源、栽植年月、生长势和日常养护措施及其成效等。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的单项技术资料。五、各类统计报表和调查总结报告等。六、枯死树木凡经挖除后必须记录归档。其内容是:编号地区、树种、规格、枯死缘故、死亡日期、挖除日期、通过何种措施抢救、挖除人、记录入、主管人性名等。

第8.2.3条技术档案应每年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好名目,分类归档。

本技术规程自颁发试行之日起;以往颁发的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规定、方法,如有与本技术规程相抵触的,以本技术规程为准。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解析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1、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1)、修剪 (1)、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2)、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3)、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4)、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5)、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 a.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b. 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c. 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d. 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e. 绿篱、色块、黄杨球等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进行。 (6)、乔木修剪 a. 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 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b. 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位于林地边缘的 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c. 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d. 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e. 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 a) 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2.8m。郊区可适当提高。 b) 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 c) 在交通路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 d) 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7)、灌木修剪 a.灌木造型修剪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型。 b. 灌木内膛小枝应适量疏剪,强壮枝应进行适当短截,下垂细弱枝及地表萌生的地蘖应彻底疏除。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为了给广大市民及游客营造一个舒心、整洁的游园环境,规范养护管理标准、流程,提高绿化养护效率,特制订本方案。 一、养护人员的挑选 1.养护工人必须挑选身体健康,有责任心的,工作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养护技术能力的人; 2.经确定的养护人员,不得随意更换和调离; 3.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应根据现场负责人的要求及时更换; 4.有一技之长的工人要发扬自己的特长,比如维修机械、苗木的不同季节修剪等一些养护技巧,要与其他养护工人积极交流,以便提高整体养护工人素质及团队的养护水平。 二、现场养护岗位及岗位职责 1.现场养护由养护主管、区域负责人、养护队长、技术工人、普通工人组成。 2.岗位及岗位职责表

3.各个岗位的评选办法; (1)区域负责人对现场要特别了解,并且自己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现场管理措施,做到有序完善的养护。安排工作到位完善的将给予奖励,对于工作及管理能力差的将会被淘汰。 (2)养护队长要有一定管理能力,必须服众、有责任心,领导安排的工作要按时按量完成,做的比较好的各个方面干的不错的将给予奖励并升职为区域负责人,对于工作及管理能力差并且不积极工作的予以淘汰。 (3)技术工人通过日常养护工作中的表现,进行技术考核后合格的将列为技术工人。 三、例会制度 1.养护队长应每天晚上向区域负责人汇报当天的养护工作情况和第二天的养护工作计划,坚持每天举行一次碰头会。 2.每日例会由区域负责人、养护队长参加。有紧急情况时可根据具体问题扩大参加例会人员范围。 3.养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区域负责人通报或在例会讨论,例会中做出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 4.每日例会由养护队长传达会议内容并统一安排第二天的养护工作。 四、考勤制度 1.养护人员必须每天准时出勤,不得迟到早退。 2.养护人员外出干活或执行其他任务需要向区域负责人请示,填写外勤任务单,获准后方可外出。 3.养护工人外出需向区域负责人请假。 4.病假需出示病假证明书。 5.事假要向区域负责人申请,填写请假条,获准假后方可休息。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第一章 一、概念 1.园林植物是指能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适用于布置人们生活环境、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栽培植物。1页 2.昼夜温度有节奏的变化称为温周期15页 3.春化作用:温度对植物的发育有深刻的影响,植物在发育的某一时期,特别是在发芽后不久,需经受较低温度后,才能形成花。15页 4.露地园林植物:在自然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园林植物。3页 5.温室园林植物:必须在温室内栽培或需越冬养护的园林植物。4页 6.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研究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园林植物的苗木培育、移栽定植和养护管理的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4页 7.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园林植物在个体发育中,一般要经历种子休眠和萌发、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三大时期(无性繁殖的种类可以不经过种子繁殖时期)。8页 8.年生长周期是指植物在一年之中随着环境特别是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在外部形成和内部生理上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11页 9.由花或花序原基的出现到花或花序的形成过程叫花芽分化 10.光周期:一天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11、光周期现象:植物需要在一定的光照与黑暗交替下才能开花的现象 二、填空 1草本园林植物的年周期表现最明显的有两个阶段,即生长期和休眠期。 2.每种植物的生长都有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称为温度的三基点。14页 三、简答 (一.)园林植物的分类1页 1.依生物学特性分类 1、木本园林植物 (1)乔木类:白玉兰、悬铃木、樟树 (2)灌木类:栀子花、牡丹、月季 (3)藤本类:紫藤、凌霄、爬山虎、葡萄 2.草本园林植 (1)一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百日草、鸡冠花 (2)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石竹、紫罗兰、瓜叶菊 (3)多年生草本园林植物 球根园林植物:水仙 宿根园林植物:芍药 3.水生园林植物:荷花、睡莲 4.多浆、多肉类园林植物:仙人掌、芦荟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标范本

XX区级公园、小游园、道路绿地、街巷绿地养护管理 __标段 技术标

目录 一、养护管理计划 二、养护项管理措施及部考核制度 三、主要机械设备 四、养护管理人员

园林绿化工程完工后,养护工作就极为重要,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常绿地养护是指根据绿地中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和某些特定要求,及时对植物采取如施肥、灌水、中耕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而现代城市绿地养护大多又包括了道路、硬地广场、水面、建筑小品及其附属设施的养护等。因此,我公司考察了_____区级公园、小游园、道路绿地、街巷绿地养护管理__标段工程的现场,根据其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企业绿地养护管理计划 我公司实行专地专队养护制度,由项目负责人总负责,配有质量员及安全员负责整个养护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工作。我公司将严格按《_____省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规定》和《____市市管绿地养护管理质量标准的标准,结合养护绿地的特点,确保达到各养护地块的等级目标。 (一)、养护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完全的养护管理档案,及时收集、积累、整理与分析和总结经验。 1、据养护工作的容,做好养护管理台帐。以一个月为例,容包括: (1)、本月绿化养护小结 (2)、下月绿化养护计划 (3)、本月绿化养护考核月汇总表 (4)、绿化养护考核管理评分表 (5)、本月各期养护考核记录表 (6)、绿化养护工作质量评定表 (7)、安全交底卡 (8)、本月绿化养护报表:本月绿化养护报表;花坛、草花养护管理月报表;本月绿化养护周报表;花坛、草花养护管理周报表;本月绿化养护日记 (9)、植保工作、设施维护台帐 (10)、全月日记汇总表 2、苗木养护情况定期记录归档。记录容为:苗木名称、规格、现场数量、地块、养护设施、养护成效、记录人、记录日期。 3、档案应每年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制目录,分类归档。 4、枯死苗木凡经挖除后需记录归档。记录容为:苗木名称、规格、死亡数量、死亡原因、死亡日期、挖除人、主管人签名。 (二)、养护日记管理 养护日记由班长记录,日记要求连续、详细、明了、能映出质量监督和管理动态及面貌,特点详细记载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解决的过程。养护日记应从工程开始起至工程交工验收止。中途因工作调动时,应及时办好日记移交手续。由接收人继续做好施工日记。 (三)、安全措施 1、根据公司有关文《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制》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2、明确项目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员对安全生产有否决权,在布置任务时,必须做好安全交底,特别是道路绿化时车流量较大,尤其要注意交通安全。 3、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检查结果要向项目负责人汇报。 4、安全教育制度:所有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必经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新工人上岗教育各工种培训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对具体的部分及新工艺的使用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5、制定24小时保安计划,确保绿地及其它附属设施的完整,并在遇突发事件时要尽快及时处理,半小时之必须到达现场,与110联动,建立抢险处理预案。 (四)、文明措施 1、在养护过程中,教育工人认真做好落手清工作,做到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垃圾清理运走,不准在现场堆放。

园林绿化养护方案与技术标范本

目录 第一章、对本工程的概况及确保养护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二章、主要养护方案及措施 第三章、确保达到质量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四章、安全施工管理目标及措施 第五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第六章、拟投入的公司自有主要养护管理机械设备表 第七章、养护管理人员、劳动力配备情况 第八章、我司项目养护管理制度(含公司部考核机制、岗位职责、安全生产管理等容) 第九章、针对本项目的工作容划分及工作班次安排 第十章、针对本项目的应急服务方案(重大活动、检查、自然灾害或其他特殊情况等应急处理方案) 第十一章、对本工程的承诺 第十二章、工期保证管理措施 第十三章、资源配备计划 第十四章、针对本工程苗木养护管理及确保成活率采取的保障措施

第一章对本工程的概况及确保养护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依据桓台县寿济路曲直绿化养护采购项目的招标文件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桓台县寿济路曲直绿化养护采购项目 (二)招标人:桓台县林业局 (三)招标代理机构:同力建设项目管理 (四)养护期:贰年 (五)建设地点:市桓台县 (六)招标围:养护容:栽植刺槐,法桐、黄金槐、红叶、樱花、雪松、白皮松、垂柳等各类乔木8963株,四季玫瑰等灌木6.7万余株。三叶草、大花金鸡菊4.5万平方米。 (七)养护质量:严格执行《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第二节参照的技术规及编制原则 一、参照的技术规 (一)本项目养护标准为壹级,养护面积为65249㎡。具体要求如下: 1、绿化充分,植物配置合理,达到黄土不露天。 2、园林植物达到: (1)生长势:好。生长超过该树种该规格的平均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待以后调查确定)。 (2)叶子健壮:①叶色正常,叶大而肥厚、在正常的条件下不黄叶,不焦叶、不卷叶、不落叶,叶上无虫尿虫网灰尘;②被啃咬的叶片最严重的每株在5%以下(包括5%,以下同)。 (3)枝、干健壮:①无明显枯枝、死权、枝条粗壮,过冬前新梢木质化;

自考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园林树木:凡适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 园林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2. 园林树木的作用:美化、改善环境因子和生产等三方面的功能。 3. 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1) 种类繁多;2)分布集中;3)丰富多彩;4)特点突出 4. 被誉为“活化石”的中国树种有:银杏、水杉、水松、穗花杉、鹅掌楸、银杉,珙桐,香果树等。 5. 中国特有种:银杏、水杉、水松、穗花杉、鹅掌楸、腊梅、杜仲。 第一章园林树木分类原理和方法 1. 植物分类方法 自然分类系统: 人为分类系统: 2.物种: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不同,并能够交配繁殖的相关的生物群体。 亚种:种内占据不同地理分布区或宿主、互不重叠、生殖隔离不完善并具有一定形态差异的生物类群。 变种:种内某一个体由于 突变而发生变 异,在自然选择 和人工选择下, 这种变异会在 种内不断扩散, 最后形成某些 遗传性不同于 原种的一个群 体, 变型:为形态或个别性 状变异比较小 的类型,通常只 有1个性状的差 异。 3. 植物分类等级:界、门、 纲、目、科、属、种。 5. 植物界分为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菌类植 物、地衣植物、苔藓植 物、蕨类植物)和种子 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 植物)。 6.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1)恩格勒系统:2)哈 钦松系统: 7. 植物检索表:定距检 索表:平行检索表: 8.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分 类:乔木类、灌木类、丛 木类、藤本类、匍地类。 9. 依据树种的耐寒性分 类:耐寒树种、不耐寒 树种、半耐寒树种。 10. 依据水分因子分类: 耐旱树种、耐湿树种、 湿生树种。 11. 依据光照因子分类: 喜光树种、中性树种、 耐荫树种。 12. 按照土壤因子分类: 喜酸性土树种、喜碱性 土树种、耐瘠薄土树 种。 13. 依据树种的观赏特性 分类:形木类、叶木类、 花木类、果木类、干枝 类、根木类 14. 依树种在园林绿化中 的作用分类:独赏树 类、遮荫树类、行道树 类、防护林类、林丛类、 花木类、灌木类、植篱 及绿雕塑类、地被植物 类、屋基种植类、桩景 类、室内绿化装饰类 第二章树木生长发育的 基本规律与树木物候观测 1. 树木的生长是指树木 通过细胞分裂和扩大, 使树木的体积和重量产 生不可逆增加。树木的 发育是指树木的个体从 受精卵最初的分裂开 始,经过种子的萌发, 营养体形成,生殖体形 成,开花、传粉、受精、 结实等阶段,直至衰老 和死亡。生长和发育关 系密切,生长是发育的 基础。 2. 生命周期:树木一生所 经历的个体从受精卵最 初的分裂开始,经过种 子的萌发,营养体形成, 生殖体形成,开花、传 粉、受精、结实等阶段, 直至衰老和死亡。即树 种的生命周期。把树木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个体发育)称之为树 木的生物学特性。树木 物候是研究树木的生活 现象和季节周期性变化 的关系。实质上是研究 树木生长发育与环境条 件的关系。木本植物的 生命周期划分为幼年期 (童期)、青年期、壮年 期和衰老期。 幼年期:从种子萌 发到植株第一次开花 为幼年期。 青年期:从植株第 一次开花到大量开花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管理措施 1、土壤管理:每年第一次松土应在杂草旺盛生长之前进行,以后各次视地区不同分别在生长中、后期进行。松土方式可采用全面松土、带状或块状松土等。松土深度一般以5-10cm为宜。 2、施肥:追施肥料,平衡营养。对绿化栽植的树木、草坪,加强营养诊断观察分析,并结合灌水进行追施肥料,保持营养平衡,生长健壮。具体追施的肥料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乔木、大灌木平均按5Kg/株每次追施,小灌木平均按0.5Kg/株,草坪平均按3-5Kg/m2追施。 3、浇水: 浇水的水量、次数、间隔以具体的季节和土壤缺水情况来确定。夏季浇水宜在清晨和傍晚进行,含盐量或矿化度较高的水源不宜采用。冬季应在封冻前浇一次冻水。早春前应浇返青水。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以利于肥料溶解和吸收。 4、预防病、虫害与各种灾害的发生 对树木、草坪病虫害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切实加强病虫害的预防。 病、虫、杂草危害应采用生态、栽培技术、生物、物理、化学和植物检疫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可深栽或浇透冻水,预防冻拔、霜冻、日灼等灾害;湿润地区,可采取保水防冻整地,以及进行适当的土壤管理等。 5、乔、灌木、花卉管护的特殊要求 5.1乔木管护的特殊要求 修剪:幼树只宜弱剪;成年乔木应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方法,使其生长均衡;成熟期树木宜强剪,利用徒长枝更新复壮,通过修枝和抚育,使树木的根冠高比适当。 在冬季,入冬前应封堰。 5.2灌木管护的特殊要求 先开花后长叶的花灌木,应在春季开花后修剪并保持理想树势;花开于新稍和观赏枝叶的灌木,应在冬季或早春修剪,枝条稠密的种类应适当修剪。 萌发力强、冬季易干梢,以及生长势衰弱的灌木,宜在冬季地面平茬。

园林植物保护学考试重点总结

绪论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1、园林植物病、虫复杂:园林生态系统层次结构复杂,植物种类繁多; 2、易引起交叉感染:如梨树与桧柏混植; 3、生长环境较差,非侵染性病害数量上升; 4、防治技术要求高:尽量选用低毒、无异味、不污染环境的药物和技术措施; 5、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园林植物不因病虫危害,影响正常生长及观赏效果。突出“预防为主”。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它生物的侵袭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指植物得病后其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症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如霉层、小黑点、粉状物等。 第二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这些生物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原生动物等。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称子实体,在子实体上聚生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不是所有真菌都有有性生殖。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1.游动孢子2.孢囊孢子3.厚垣孢子4.分生孢子5.芽孢子6.粉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1.合子2.卵孢子3.接合孢子4.子囊孢子5.担孢子 子囊果的类型 1.闭囊壳2.子囊壳3.子囊盘4.子囊腔 白粉菌都是活养生物,锈菌是专性寄生。 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植原体。 植物病原菌大多为杆状菌 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论述) 1.一般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细菌主要在薄壁细胞组织和维管束组织中繁殖和扩展。 ①在寄主薄壁细胞组织扩展的,引起叶斑(叶枯)、腐烂,如黄单胞杆菌属、欧氏杆菌属。 ②在寄主维管束的导管内扩展的,引起植物萎蔫,如假单胞杆菌属。 ③侵入寄主后分泌生长激素,剌激寄主细胞过渡分裂,而形成肿瘤,如土壤杆菌属。

冬季园林植物养护方法

冬季园林植物养护方法

冬季园林植物养护方法 冬季植物养护方法:园林养护工作已经进入秋冬养护阶段,为了使园林树木绿化效果的美观性和持久性,把园林树木养护管理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规化的科学轨道,保证园林树木健壮生长发育,巩固园林绿化成果,根据北方植物的生长、生理习性和生长特点,结合本人的在园林养护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简单的阐述一下冬季小区园林养护技术。 园林树木已经开始进入休眠期,但是休眠期的养护直接影响到翌年植物的生长状况,所以说秋、冬植物养护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必须做好、做扎实。 树木休眠期主要养护、管理工作 1、浇水灌溉:及时灌冻虽然冬季蒸发量小,需水量相对较少,但园林树木的抗寒能力和翌年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因此,应在11月初,对树木尤其是新栽植的树木灌1次水。灌后,在树木基部培土堆。这样既供应了树本身所需的水分,也提高了树的抗寒力。在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多风,可于入冬前浇一次透水,即冬水;冬末时节气温回升较快,加之春季风大,此时给树木浇一次透水,即春水。这两次水都有使树木免受冻害和枯梢的作用。防冻水是在入冬前和早春严寒时期浇施的,目的是防寒,因为水的比热大,白天温度较高时可以吸收大量热能,但温度上升却不多,不会使根系土壤

温度剧烈上升,晚上降温结冰时,可散出大量的凝结热,提高根系周围的土温,因此,树木根系的温度处于较稳定的范围内,不会受冻,此外,冬末浇水还可为树木春季发芽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2、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等一并剪下,并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以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落叶乔灌木在发芽前进行一次整形修剪。(不宜冬剪树种除外),对于较大的伤口,用药物进行消毒。 冬季修剪又称为休眠期修剪,一般在上冻前至第二年早春时进行,休眠期修剪一般可分为疏枝、短截、锯截大枝三种,应用哪种类型都应结合树木的生长习性和树木造型来修剪,修剪力度要根据树木的长势来确定。 a.疏枝 在进行疏枝时,一定要注意剪口下的枝条长度不能超过0.5cm,否则就叫留橛,来年基部的倒芽就会萌发,结果是越剪越多,最终造成瘤状伤疤。正确的方法是用剪刀紧贴主干或根茎,将枝条一次性从根部剪掉。 b.短截 短截时要根据树木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短截量,重短截主要用于长势衰弱树木的复壮修剪。中短截是在中部过中上部饱满芽处进行短截,主要用于合轴分枝类的树木修剪及某些弱枝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标2016

XX区级公园、小游园、道路绿地、街巷绿地养护管理__标段 技术标

目录 一、养护管理计划 二、养护项管理措施及内部考核制度 三、主要机械设备 四、养护管理人员

园林绿化工程完工后,养护工作就极为重要,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常绿地养护是指根据绿地中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和某些特定要求,及时对植物采取如施肥、灌水、中耕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而现代城市绿地养护大多又包括了道路、硬地广场、水面、建筑小品及其附属设施的养护等。因此,我公司考察了_____区级公园、小游园、道路绿地、街巷绿地养护管理__标段工程的现场,根据其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企业绿地养护管理计划 我公司实行专地专队养护制度,由项目负责人总负责,配有质量员及安全员负责整个养护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工作。我公司将严格按《_____省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规定》和《____市市管绿地养护管理质量标准的标准,结合养护绿地的特点,确保达到各养护地块的等级目标。 (一)、养护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完全的养护管理档案,及时收集、积累、整理与分析和总结经验。 1、据养护工作的内容,做好养护管理台帐。以一个月为例,内容包括: (1)、本月绿化养护小结 (2)、下月绿化养护计划 (3)、本月绿化养护考核月汇总表

(4)、绿化养护考核管理评分表 (5)、本月各期养护考核记录表 (6)、绿化养护工作质量评定表 (7)、安全交底卡 (8)、本月绿化养护报表:本月绿化养护报表;花坛、草花养护管理月报表;本月绿化养护周报表;花坛、草花养护管理周报表;本月绿化养护日记 (9)、植保工作、设施维护台帐 (10)、全月日记汇总表 2、苗木养护情况定期记录归档。记录内容为:苗木名称、规格、现场数量、地块、养护设施、养护成效、记录人、记录日期。 3、档案应每年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制目录,分类归档。 4、枯死苗木凡经挖除后需记录归档。记录内容为:苗木名称、规格、死亡数量、死亡原因、死亡日期、挖除人、主管人签名。(二)、养护日记管理 养护日记由班长记录,日记要求连续、详细、明了、能映出质量监督和管理动态及面貌,特点详细记载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解决的过程。养护日记应从工程开始起至工程交工验收止。中途因工作调动时,应及时办好日记移交手续。由接收人继续做好施工日记。(三)、安全措施 1、根据公司有关文《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制》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措施

1.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修剪 1.1.1 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 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绿篱、色块、黄杨球等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进行。 乔木修剪 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位于林地边缘的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 a) 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郊区可适当提高。 b) 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 c) 在交通路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 d) 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园林绿化养护合同详细版

园林绿化养护合同详细版 The ultimate goal to be reached by both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through the conclus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 合同范本 ) 甲方: 乙方: 日期: 精品合同 / Word 文档 / 文字可改

园林绿化养护合同详细版 甲方(发包方): 乙方(承包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甲乙双方就园林绿化养护事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第二条养护范围及养护内容 1.养护范围及面积:。 2.养护内容:

(1)植物养护:。 (2)植物保护:。 (3)设施维护:。 (4)水体保养:。 (5)安保保洁:。 (6)应急处置:。 (7)社会服务:。 (8)本项目招投标文件所附工作量清单可作为本合同约定的养护内容。 双方对养护内容有详细约定的,可以另附工作量清单。 3.养护工作量的确认:养护范围及养护工作量由甲乙双方在订立合同前确定。乙方进场后,如发现实际工作量与约定不符,应在进场后天内,向甲方提交养护工作量差异的报告。甲方接到报告后天内对实际养护工作量进行确认,并告知乙方,乙方应为计量提供便利条件并派人参加。 4.乙方超出约定范围和因乙方原因造成返工的养护工作,甲方

不予计量。 第三条养护期限 养护期限为个月,自年月日起至年月 日止。 第四条养护质量和考核 1.养护质量 (1)乙方的养护质量,必须达到《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DG/TJ08-19-2011 )、《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 DG_TJ_08-702-2005 )、《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 DG/TJ08-2105-2012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DBJ08-35-2014)等相关规定的要求。 对养护质量有特殊要求时,双方可以另行约定:。 (2)双方对养护质量有争议,双方同意由下列种方式约定的机构进行专业鉴定。 a.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b.双方指定机构:。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培训讲学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根据城市园林绿化一级养护标准要求,并参照栽植植物的生长生态特性及气候的变化情况,特编制了本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一、养护质量及保障 1、质量目标 (1)草坪植物叶片健壮、色泽纯正,无枯黄叶。 (2)乔木树冠完整、美观,生长旺盛,开花结果正常,主侧枝分布均匀,分枝点高度与树种特性相适应,分枝不影响游览和观景。无死株、缺株,倾斜率小于3﹪。 (3)木本地被植物生长旺盛,地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无杂草,无死株、缺株。 (4)花灌木生长旺盛,株型完整、丰满,开花适时,花繁叶茂,花后修剪合理、及时。(5)花坛、花带及绿篱轮廓清晰、层次分明,整齐美观,无残缺、无杂草,修剪及时、得当。 (6)造型植物修剪及时、得当,线条整齐、圆滑、流畅。规则式种植的造型植物,形状或体量保持一致。自然式种植的,形状和体量大小符合设计和景观的要求。 (7)草本花卉生长旺盛,株型均匀、完整美观,开花适时,花繁、色正,开花时花冠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无杂草;花后需修剪的,修剪合理、及时。 (8)草坪的绿色期不少于280天,草坪覆盖率不小于90﹪,杂草的覆盖率不超过1﹪,无积水,修剪及时、合理。 (9)保证绿地干净整洁,及时清理绿地上的垃圾,修剪后的枝叶及时清理不过夜。 2、质量保障 (1)从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聘请有丰富园林绿化管理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常年专职指导。 (2)组建精干高效的专业养护管理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抽调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技术、管理人员任组长,形成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全面负责的强有力的团体。 (3)认真实施绿化养护管理总体方案,严格按规范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4)不定期组织省、市专业技术人员对管理效果进行内部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5)认真做好各类资料及资料分类归档,并做好管理日志及各阶段的管理总结。 二、园林绿化养护月历 一月份:1、冬季修剪。对枯枝、伤残枝、病虫枝及妨碍架空线和建筑物的枝杈进行修剪。2、行道树检查。及时检查行道树绑扎、立桩情况,发现松绑、铅丝嵌皮、摇桩等情况时立即整改。3、防治害虫。在树下疏松的土中挖集刺蛾的虫蛹、虫茧,集中烧死。刮除树干上的蚧壳虫类害虫。4、绿地养护。草坪及时挑草、切边,绿地内防冻浇水。对于当年秋天播种晚或长势弱的草坪在上旬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覆盖草帘、麦杆等)保护草坪越冬。做好本年度草坪养护工作计划,包括药剂、肥料、机具设备等材料的采购。 二月份:1、对温度回升快的地方,在2月下旬应浇一次解冻水,促进草坪的返青。对老草坪进行疏草工作,清除过厚的草坪垫层和枯枝落叶层。2、继续对枯枝、病枝进行修剪。 三月份:1、植树。春季是植树的有利时机。土壤解冻后,应立即抓紧时机植树。植大小乔木前作好规划设计,事先挖(刨)好树坑,要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浇水。种植灌木时也应做到随挖、随运、随种,并充分浇水,以提高苗木存活率。2、春灌。因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为防止春旱,对绿地等应及时浇水。3、施肥。土壤解冻后,对植物施用基肥并灌水。4、草坪养护。全面检查草坪壤平整状况,可适当添加细沙进行平整,如果洼地超过

绿化规范草坪与地被规程规范

草坪与地被规程规范 第一章总则 1.0.1草坪与地被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绿化、美化环境,而且在 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使北京的草坪地被事业更迅速、更有效、更经济地向前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规程规范。 2.0.1.0.2草坪植物与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应按照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并依据 功能的需要,立地条件的不同而因地制宜的来选择草坪、地被植物。 1.0.3本规程是建植草坪、地被植物的重要依据,在贯彻执行中,要加强宣传 建植草坪的意义和养护好草坪、地被植物在城市建设中起到很好的绿化美化作用。 1.0. 4本规程规范适用于本市、各区园林绿化部门、公园、风景区、机关、医 院、企事业单位及有园林绿化任务的部门。 第二章草坪的建造 第一节草坪建造的原则 2.1.1草坪建造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日后的草坪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而且也影响草坪使用年限。建造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失误,待草坪建成后难以弥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草坪建造的质量。 2.1.2根据所建草坪的主要功能(如游憩、装饰、覆盖裸露地面等)、立地条件(土质、光照、小气候等)及经济实力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的草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切不可强求一致。 2.1.3任何一种草种的任何一种施工方法,都应在其最佳施工期进行施工,若因故需在非最佳施工期施工,则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质量要求。 第二节草种的选择 2.2.1北京应用的草种主要有三类:冷季型草(Cool season Turfgrasses)、暖季型草(Warm serson Turfgrasses)、苔草类(Carex)。 2.2.2冷季型草用于要求绿色期长、管理水平较高的草坪上;暖季型草用于对绿色期要求不严、管理较粗放的草坪;苔草类介于两者之间。 2.2.3混合草种的应用 a)、品种间的混合:若同一个草种内的不同品种各有特殊的优点或所施工的草坪小环境变化多端时,可以用混合品种,各品种比例根据具体情况(环境与品种特性)而定。 b)、冷季型草与暖季型草的混合应用: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与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的混合可用于对绿色期要求长而管理水平较低的草坪中。野牛草(Buchloe doctylolides(Nutt)Engelm)与大羊胡子(Crex heterostachya Bge)、小羊胡子(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e)的自然混合应“因势利导”或趋向某一纯种或任其竞争。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pdf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pdf

关于批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沪建建〔2005〕375号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主编的《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该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702-2005,自2005年8月1日起实施。 该规范由上海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负责组织实施,上海市绿化管理局负责解释。 二○○五年六月十七日1 总则 1.0.1为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强绿化行业管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按园林绿地的组成元素进行编写,以各元素在养护技术上必须达到的要求为基本标准。在基本标准基础上,达到完善的水准为一级标准。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二级标准。 1.0.3本标准适用于全市各类绿地。 1.0.4全市各类绿地的养护,除按本标准执

行外,还必须遵守国家、地方有关法规、规范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树林woods 较大面积成块成片栽植(一般在30株以上),以乔木为主,适量配置灌木、地被或草地的组合混交林或纯林。 2.0.2树丛grove 由二、三株到二、三十株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乔灌木组合而成,树冠彼此衔接,通常不得入内。 2.0.3孤植树isolated tree 树形美观,自成一景,独株生长的乔木或灌木。 2.0.4行道树street trees 道路两旁的树木,常成行栽植,排列整齐,规格统一,株间有一定距离,具有遮荫、防尘、护路、美化街景的功能。随着道路形式的变化,行道树种植形式可单行或多行种植,亦可多株乔木规则或不规则丛植。 2.0.5花坛flower bed 应用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和温室花卉

园林植物保护学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病害发病的直接原因。 2、病原菌:在生物性病原中,真菌和细菌称为病原菌 3、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所引起不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4、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5、症状:寄主植物受病原侵染后所表现出的形式,是病症和病状的总称。 6、病症:病原物在受害植物上所表现出的结构特征 7、生物性病原: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 8、子实体:着生真菌孢子的组织和结构 9、锁状联合:担子菌菌丝为保持双核性而形成的一种钩状结构 10、病毒:为一类不具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为主成份的体积极小的专性寄生物。 11、病害流行: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时间内发生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 12、致病性:病原物使寄主植物致病受害的能力; 13、侵染过程: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 14、侵染循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发病,到下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5、隐症现象: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长期或永远不表现症状 16、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17、诱发抗病性:寄主受侵染后所诱导出的限制病菌扩展的特性; 18、下口式:指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似于直角关系的一种昆虫头式如蝗虫的形状。 19、昆虫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确定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叫年生活史。 20、跗肢:昆虫体成对分节的外长物。 21、多胚生殖:昆虫的一个卵形成多个胚胎,发育为个体新的生殖方式。 22、补充营养:成虫期为性细胞发育成熟进行的取食。 23、龄期:幼虫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24、单寄生:指在一个寄主体上只寄生1头寄生昆虫的现象。 25、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法

精心整理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为了给广大市民及游客营造一个舒心、整洁的游园环境,规范养护管理标准、流程,提高绿化养护效率,特制订本方案。 一、养护人员的挑选 1.养护工人必须挑选身体健康,有责任心的,工作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养护技术能力的人; 2.经确定的养护人员,不得随意更换和调离; 3.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应根据现场负责人的要求及时更换; 3.各个岗位的评选办法; (1)区域负责人对现场要特别了解,并且自己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现场管理措施,做到有序完善的养护。安排工作到位完善的将给予奖励,对于工作及管理能力差的将会被淘汰。 (2)养护队长要有一定管理能力,必须服众、有责任心,领导安排的工作要按时按量完成,做的比较好的各个方面干的不错的将给予奖励并升职为区域负责人,对于工作及管理能力差并且不

积极工作的予以淘汰。 (3)技术工人通过日常养护工作中的表现,进行技术考核后合格的将列为技术工人。 三、例会制度 1.养护队长应每天晚上向区域负责人汇报当天的养护工作情况和第二天的养护工作计划,坚持每天举行一次碰头会。 ??2.每日例会由区域负责人、养护队长参加。有紧急情况时可根据具体问题扩大参加例会人员范围。 3.养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区域负责人通报或在例会讨论,例会中做出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 4. 1. 2. 出。 ???3. ???4. ???5. ???6. 7. ???1. ???2. ???3. ???4. ???5. ???6. ???7.仓库存放的材料必须做好防火、防潮工作。仓库重地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8.材料出库必须填写领料单,领料人签名。 六、现场养护管理制度 ???1.养护人员服装统一,保持整洁,不得穿拖鞋、不得光着肚皮上班;发现一次罚款50元;上班时间不准抽烟,发现一次罚款20元。 ???2.工人大小便必须到生活区厕所,严禁在校园内随地大小便,发现一次直接开除。 3.养护修剪的树枝、残花、以及枯枝落叶、产生的垃圾必须整理成堆,及时清运,做到工完料清,严禁养护区垃圾过夜的情况,发现一次罚款50元。

景观绿化规划设计方案(2017word)

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项目概况 某某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34°54'-35°43',东经107°45'-108°30'之间,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某某市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崆峒一区,总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年均气温8.5℃,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间。 某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选址在某某中心城市东文化教育区,双桥路以东,辛河路以西,泾河大道以南,柳湖路以北。东西长约800 米,南北长约400米,总占地500亩。计划办学规模8000人。校区总建筑面积21万平米,容积率0.7,建筑密度17%,绿地率37%(185亩),包括17个单体建筑。所处地段整齐方正、地势平坦。根据功能需要,校园规划为学校主入口、中心广场区、东教学实训区(理工科)、西教学实训区(文科)、学生生活服务区和体育运动区六部分。其中教学实训区位于校园北半部,由东侧的理工科教学区和西侧文科教学区对称组成,学生生活和后勤服务区布置在的南半部,以便于生活区与城市交通、商业服务设施有机联系,运动区规划在校园西边。 二、设计理念: 校园景观绿化总体规划设计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主题思想,以生态造景和植物造景为基本原则,采用传统苏州园林造园艺术手法和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特征,结合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形态元素,充分反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脉和现代科技的人文结合,从而达到人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 1园林植物病害:园林植物受到其他生物的侵袭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的局部或整体的不正常状态,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 (病理程序:生理程序发生改变---植物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产生变化----表现出病态) 受害植物在生理上没有发生病理程序,称为损伤不是病害 2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因子称为病原,间接因素称为诱因 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能互相传染),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不能互相传染)。 生物性病原(侵染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寄生藻类和螨类等,通常称为病原物,病原真菌、细菌称为病原菌。非侵染性病害:温度失调、水分失调、营养失调、有毒物质影响 3病害三角:寄主、病原、环境 4症状: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不正常特征 病状: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的病变特征,如变色、坏死斑、肿瘤、萎蔫、腐烂等。 病症(sign):病原物在寄主发病部位上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等两方面的特征,如菌丝、粉状物、毛状物、颗粒、蘑菇、菌脓、寄生植物个体等。 (所有园林植物病害都有病状,但并非都有病症;由真菌、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藻类引起的病害病症明显;病毒、植原体和多数线虫、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凡有病症的病害,通常病状先于病症出现)·病症类型:1、营养体:菌丝体、菌膜或菌毡、根状菌索、菌核、植物体、藻体;2、繁殖体: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孢子堆、子座、伞菌、木霉菌、果实;3、病害产物:气味、菌脓。 ·病状类型:1增生型症状(促进性):瘤肿、痂疮、丛枝、叶卷曲、愈伤组织、流胶和流脂;2减生型症状(抑制性):黄化、花叶和斑驳、矮缩、簇生;3坏死型症状(分解性):枝(叶)枯、斑点和斑块、溃疡、腐烂、腐朽、顶枯或梢枯、水渍、焦灼、穿孔、枯萎、猝倒。 5生物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病毒、植原体、植物病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植物病原真菌:大约有70%以上的植物病害由真菌引起(白粉病、锈病、灰霉病、炭疽病、溃疡病、根朽病)多数腐生,少数寄生。 真菌的主要特征:1.有细胞核,属真核生物;2.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维管束组织;3. 有细胞壁; 4.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异养生活(寄生或腐生); 5.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真菌的个体发育分为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即真菌先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然后形成各种复杂的繁殖结构,产生孢子。 真菌进行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丝体称为营养体,组成真菌菌体的一团菌丝称为菌丝体。 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称为无隔菌丝。(菌丝一般由孢子萌发后延伸生长形成,以顶端伸长的方式生长) 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菌丝细胞壁与寄主的原生质接触后,因渗透压的作用直接吸收养分;生长在寄主细胞间隙的真菌,以菌丝上形成的特殊器官——吸器,深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吸器的形状由小球形、掌状、分枝状等。 菌丝组织包括:菌核、子座、菌索、假根和菌膜。菌核是营养贮藏器官,也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子座是真菌从营养体到繁殖体的一种过渡形式,又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菌索能抵抗不良环境,而且有蔓延和侵染寄主的作用。 真菌的繁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以孢子作为繁殖的基本单位,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真菌产生孢子的组织和结构称为子实体,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真菌不经过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主要以断裂和芽植繁殖,无性孢子包括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粉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等。 没有鞭毛不能游动的称孢囊孢子;有的孢子囊内产生的孢子无细胞壁,具鞭毛能游动,称游动孢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