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形测量基本要求

数字地形测量基本要求
数字地形测量基本要求

数字地形测量基本要求

1.1数字地形测量

1.1.1图根控制测量

1.1.1.1图根点精度要求

图根点平面位置中误差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5cm。

1.1.1.2图根控制点的布设

(1)图根控制网采用一级图根导线形式,测角中误差为±12″,测距中误差为±12mm。界址(界址)控制点宜布设成多结点网形或附合线路形式,附合线路长度不超过1500米。

测区内各等级GPS点可作为图根导线的起算点。多结点导线线应有足够的网形强度,联测足够数量且分布均匀的高等级控制点,以保证界址(图根)控制点的点位精度均匀分布。一般情况下不布设二级图根导线。

(2)图根控制点应保证足够的密度,按照数字测量的要求,结合地籍要素测

量需要,图根点的密度一类地形每不少于96点,二、三类地形每不少于64点,建筑密集区域需适当增加密度。

(3)个别困难地带(如死胡同),一级导线确实无法贯通的,可用去导线方式补充发展支导线不得超过一站,并且需要往返测量。

(4)图根导线采用全站仪施测,不宜超过两次附合,采用手簿记录或电子记簿。图根埋石点须用一级图根导线联测。

1.1.1.3图根控制点的埋设

(1)图根点采用固定标志,如用水泥钉或在水泥地上刻十字,并标明点号。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通视、设站良好,便于使用保存的地方。

(2)埋设图根控制点时,每幅图至少应埋设1个固定点(如大铆钉、水泥桩),并且每个固定点要和一个相近GPS一级点通视,以保证每幅图不少于2个埋石点。

1.1.1.4图根控制点编号

图根控制点的编号以作业小组为单位,以不同的字母开头,后带三位流水号排列,采用“英文字母” +“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一位用大写英文字母A、B、C、……代表作业组号,后用阿拉伯数字流水编号,从1至999,为不影响图面美观,编号不得大于999。流水编号允许缺号或跳号,但不得重复。为避免同其它等级控制点混淆,图根控制点编号中的英文字母不使用E、I、O等字母。

1.1.1.5图根控制网观测

图根控制网观测可采用全站仪常规导线测量、GPS快速静态或GPS-RTK快速动态测量等方法。由于图根控制点密度较大,且许多点位于居民点内,卫星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建筑物密集区不宜采用GPS快速静态或GPS-RTK动态测量施测。GPS方法测量图根控制点适用于城区开阔的城区道路、广场、建筑物稀少地带及郊区等信号良好的区域。测距图根导线测量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测距图根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24

40

1.1.1.6GPS-RTK图根控制测量技术

本项目为村庄地籍调查,测绘面积零散,远离较集中区块的零星居民点的图根控制点可由GPS-RTK方法测定。GPS-RTK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如下:

(1)图根控制点位选择时应满足GPS对卫星信号的观测要求,既要满足数据采集的要求又要注意GPS卫星信号接收要求;

(2)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时,用三脚架或简易脚架对中置平,

每个图根控制点均独立测定两次,两次测量时重新对中、置平三脚架或对中杆,不得采用手扶对中杆方法。

(3)利用GPS-RTK测定的两次图根点平面坐标较差≤±2cm,高程较差≤±3cm,符合要求后取两次坐标中数作为图根点坐标、高程成果。

1.1.1.7图根控制高程测量

界址(图根)控制网高程起算点须采用经过检核的高等级控制点。

图根高程测量可采用图根水准或图根测距高程导线的方法组网测定,具体技术要求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DB33/T552-2014。

(1)位于平地的图根点高程采用图根水准测定,或采用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代替图根水准。

(2)图根水准及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应起闭在不低于四等水准等级的点上。

(3)图根水准应采用直接水准法施测,使用水准仪配双面木质标尺观测,按中丝读数法单程观测,中丝估读到mm,距离直读到m.

(4)图根水准及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采用严密平差,计算软件为NASE95。

图根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图根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2

图根测距高程导线代替图根水准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图根测距高程导线代替图根水准技术要求

40,

1.1.1.8图根控制网平差计算

(1)平差计算前应对原始观测成果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成果的正确。

(2)平差计算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的NASEW95平差软件包。

(3)图根控制点平差计算后,应进行精度评定,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应≤±5c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1.1.2地形测量方法

在首级控制的基础上布设图根控制网,地形测量按照《城市测量规范》和《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的要求进行1:500比例尺数字全野外全要素地形测量,并提供完整的地形测绘成果。

外业地形要素的数据采集采用全解析法进行作业,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对界址点和各类地形、地物点用极坐标法、交会法等方法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地形要素点实测坐标,少量无法实测的,采用交会法或勘丈法补充,但应注意勘丈数据的几何相关程度,并有多余观测,以加强校核。

1.1.3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1.1.3.1地形测量成果要求

数字地形测量其平面坐标系采用2004龙游坐标系成果,并将测量成果转化成其他二套成果(CAD、ARCGIS)提交龙游县国土资源局,以便更好地和更新数据及地方测绘成果相衔接。高程系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测图比例尺为1:500。

1.1.3.2地形图精度要求

数字地形图的精度见下表

地形图基本等高距要求按下表执行。

1.1.3.3设站要求

(1)测站一般设置在GPS 一级点、图根点、图根支点或临时增补的测站点上。

(2)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3mm,仪器高、觇标高量至mm。

(3)每天观测前要测定一次垂直度盘指标差,指标差不得超过1′,否则应加以改正。

(4)每测站均应进行长边定向,并用其它点进行检核,平面和高程误差不得大于5cm.

(5)临时测站点的增补可与碎部点施测方法相同,但必须照准花杆底部;一般不得超过两站。

(6)外业数据采集可采用临时文件名,要加强数据文件的备份。

1.1.3.4数据采集要求

外业地形要素的数据采集包括地物、地貌要素的全野外数字采集。

(1)一类、二类地物点采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一类地物点的采集应在不低于一级图根点精度的控制点上直接实测。二类地物点的采集应在不低于二级图根点精度的控制点上直接实测;少量隐蔽建筑物无法实测角点时,方可采用交会法,但应保证勘丈数据的几何强度和多余观测量。

b.测距长度不应大于200m。交会法交会距离不应大于50m.

c.一、二类地物点应采用小棱镜打点,必要时应采取偏心观测等方法。

(2)三类地物点采集可采用能满足其点位精度要求的其他方法。

(3)地形图上的高程测注点应分布均匀采用野外三维采点,高程测注点基本间距15m,但须在地貌特征和地物基础概括点上测注高程注记点,一般一块水稻田测注一个高程注记点。野外高程测注点数据采集时应高度注意棱镜高的变化测距长度不应大于200m(山坳等隐蔽地区可适当放宽)。

1.1.4地形要素表示方法

1.1.4.1测量控制点

(1)测区各等级平面控制点按成果文件展点。

(2)水准点平面位置的精度应按照不低于二类地物点的要求测定坐标坐标取位到cm。

(3)居民地内不埋石的图根点因注记压盖可选择表示。

1.1.4.2居民地和垣栅

(1)居民地

a.建筑物应逐幢表示;不同建筑结构、不同层数的建筑物应分别表示;高层建筑形式多样,按地理条件测绘分层线(不同层次的分界线)有困难时,可不绘分层线(仅注最高层数)。

b.建筑物轮廓以墙基外角为准,以外墙勒脚以上(100cm±20cm)处为测点;柱廊以柱外围为准;檐廊以外轮廓投影为准;架空通廊以外轮廓水平投影为准;六廊以柱或围护物外围为准;独立柱的门廊以顶盖投影为准;挑廊以外轮廓投影为准;阳台以底板投影为准;门墩以墩外围为准;门顶以顶盖投影为准;室外楼梯和台阶以外围水平投影为准。其它倒金字塔形的建筑物按落地为实、投影为虚的原则测量及表示。

c.房屋建筑结构分类及简注见DB33/T552-2014附录B。

d.建筑物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0.2mm时可直接连线;图上面积小于16 m。简易房、棚房可舍去;临时性的活动房屋、施工时搭建的临时工棚(房)及材料棚等可不表示。

e.房屋层数只注记自然层数。一般商住楼底层的车库和楼顶的楼梯间、电梯

机房、水箱间以及装饰性塔楼等层高小于2.2m 的不计层数;复式房屋、跃层建筑按实际占有的自然层数计算;独立的配电房、水泵房、垃圾站等建筑物按工矿层配相应符号表示。一楼车库层高大于2.2m 的应记层数。

f.地下室、化粪池可选择表示。

g.未封闭的阳台或全封闭的阳台均用外虚、内实表示。廊房、檐廊不论两段是否有落地墙,均以虚线表示,有柱子有应表示柱子。

h .郊区居民地院中较大的花坛应表示,水井只表示村庄内外有方位意义的水井,独家自用水井不表示。

i.厕所只表示公共厕所。农村独家自用的厕所、牲口房不注“厕”、“牲”,

表示其房屋性质。

j.企事业单位门前的雨罩门墩实测表示;居民住宅的雨罩不表示,门墩需表示。

k.表示。 l.棚房只表示固定的,临时性的建筑工棚房、临时性的售货房(棚)一律不表示。

m.进出建筑物修建正规的长宽大于1m 的台阶应表示,河流旁宽度在 1.5m 的以下的可不表示。1.5m 以上的台阶应至少表示三级。

(2)垣栅

a.复合围墙或花墙,其下部实墙高度在 1.2m 以上的围墙表示,小于 1.2m 上部有栅栏的则以栅栏符号表示。

b.围墙与砖房或简易房屋连线重合时,按房屋表示。

c.高于1m (含1m )的栏杆和栅栏要表示,十字路口、人行道旁限制横穿马路的铁围栏也用栏杆栅栏符号表示,当栏杆、栅栏与人行道重合时,只表示栏杆和栅栏,马路中间分快慢车道的固定栏杆需表示。

d.篱笆、铁丝网、活树篱笆只表示永久性的、固定的、正规的,临时的不表示。

1.1.4.3 工矿设施及独立地物

(1)依比例尺的塔形建筑物及水塔的建筑基部轮廓应实测表示。

(2)露天地磅绘出地磅范围中间绘符号,有房或棚房的,绘出房子或棚房符

号,中间加地磅符号。

(3)小型变电所(站)按《图式》符号表示,较大的变电站按实际范围测绘并加绘相应的符号及名称注记。

(4)公共场所独立的公用电话亭、落地的独立固定邮箱应实测表示。

(5)有400m跑道的正规体育场按《图式》表示,小于400m跑道的非标准运动场用实线绘出范围,中间注“运动场”三字,其它体育用地设施以及幼儿园内的娱乐设施,用地界划出范围,加注“娱”、“体”等。

(6)公园和企事业单位内的花廊用《图式》柱廊符号表示,示意表示支柱。但转角处必须按实际位置表示。

(7)街道、广场、桥梁、工矿、学校、机关、公园的装饰性路灯,运动场、车站、码头、纪念馆的固定照射灯以相应符号表示。

(8)固定较大的垃圾箱应表示。

(9)工厂内的露天设施测出地界圈出范围,内配露天设备符号或注出性质名称。

(10)工矿企事业单位院内和厂区内设置的各种艺术雕塑按实际位置表示,能依比例表示的测出其范围中间绘出符号。

(11)固定的有基座的高大旗杆应表示,一般无基座的矮小的不表示。

(12)独立固定的宣传橱窗、标语牌、广告牌应表示,附着在墙上或是屋顶上不表示。

(13)路旁、公园、陵园、机关或工厂绿化地内各种亭子和亭状建筑物均需表示。

(14)抽水机站、水轮泵站依比例尺绘出房屋,内绘符号。

(15)简易、临时、低矮、的温室、菜窖、花房可不表示。

1.1.4.4交通及附属设施

(1)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步行街、巷道和建筑中的道路均应实测表示,其中主次干道的绿化带与人行道应区分表示。

(2)各等级公路的中心和交叉处、公路桥面应测注高程,图上3-5cm测注一个高程,并要注记铺面材料。

(3)公园、机关、工矿、学校等内部经过铺装的主要道路,按内部道路表示。

当内部道路与花坛共边时,共边部分按花坛表示。

(4)公路应断在街区边缘,街区以城市道路表示。城市道路注路名与铺面材料。

(5)公路上的正规路标、里程碑要表示。

(6)各类道路的收费站应实测表示。

(7)红绿信号灯均需表示。

1.1.4.5管线及附属设施

(1)输电线和配电线的杆位应实测表示。

(2)图内的配电线(低压电力线)、通信线应表示。地下电力线不表示,光缆(电缆)标位置须实测表示,电力线的入地用相应符号表示。

(3)所有输、配电线及通信线均应在图内连线连续表示,地下光缆(电缆)按桩位连线连续表示。

(4)管径大于等于50mm的架空管线、电力(通讯)线入地口、配电箱均应实测表示。

(5)主要道路上的各类地下管道检修井应实测表示;小巷、企事业单位、建筑小区内的各类地下管道检修井不表示。检修井不区分井盖形状,按检修井类别用相应符号表示。

(6)消防设施均应实测表示,阀门可选择表示。

1.1.4.6水系及附属设施

(1)河流、湖泊、水库等以水涯线表示,按常水位测定。

(2)池塘、水渠、水池的水涯线沿上坎沿表示,池塘水涯线必须封闭。

(3)陡坎、护岸应区分加固与未加固的,双层的则应表示双层陡坎。

(4)各种水系应调注名称。池塘一律加注“塘”字。

(5)沟渠宽度图上大于1mm的用双线表示,图上小于1mm(含1mm)的沟渠按单线水渠表示,田地内短小的不表示。堤上沟渠当堤高于地面0.5m以上的绘有堤岸的沟渠符号。

(6)河流、沟渠应绘流向,流向表示原则是从高和低、小沟流到大沟入河、入港。

(7)各种桥梁均应表示,桥长应从桥台算起。设有人行道的,人行道用实线绘出。桥梁有名称的应调注名称和性质,无名时只注记性质。

(8)耕地和水田内小水渠密集的地方可以进行适当取舍。

1.1.4.7境界

本测区境界一般不表示,若有特殊要求,可按照法定界线测量成果表示。

1.1.4.8地貌和土质

(1)平坦地区的地貌用高程注记点表示,图上的高程注记点应均匀分布,高程注记点的密度为图上每格网8-10个,河、塘密集地区按上每格网5-8个。高程注至cm。

(2)平地部分高程点应测注地貌特征点、地物基础点及水涯线以及其他地平倾斜变换处。一般一块水稻田测注一个高程注记点。野外高程测注点数据采集时应高度注意棱镜的变化,测距长度不应大于200m。

(3)山地部分的高程注记点应测在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坎上、坎下等特征部位,高程点位间距平均15m,山形变化处应加密。注意山脊线和山谷线的勾绘。

(4)道路、街道交叉口以及检修井、桥面、广场等地面倾斜变化处应测出高程注记点。

(5)坎高大于0.5m的陡坎均应测绘,适当注记坎高,坎高注记到dm。

(6)道路两边的路堤、路堑、斜坡按实际位置测绘,采石场、乱掘地按陡坎或陡崖测绘。采石场、乱掘地、水稻田、密集居民区内不测绘等高线,但应适当测注高程点。

1.1.4.9植被

(1)植被种类主要有水稻、旱地、菜地、果园、茶园、有林地等,按《图式》相应符号表示。

(2)大面积植被符号成图时按《图式》规定,以“品家形”在图上按10×10cm 间隔表示,小面积视图面布局,一般绘在范围中央。

(3)菜地表示常年固定的,零星小块的可以综合到其它植被中表示。田间塑

料大棚不表示。

(4)主要道路上的行树应表示,其它公路、街道、内河、沟渠旁的行树按《图式》要求表示。

(5)公园和绿化林区的树木按实地树林疏密程度配置疏林符号。

(6)道路两旁人行道上零星绿化地(包括花坛或绿化地)边界用地类界表示。长度均小于2m的边界不表示。

(7)有良好方位意义的单棵树木或有名的风景树用独立树符号表示,并加注“树种”。

(8)长度均小于1m的花坛不表示。

(9)图上宽小于1mm的狭长绿化地可不绘边线和地类界,用狭长灌木或狭长林符号表示。端点位置要正确。

(10)地砖表面种植草皮的绿化地测绘边界并注“植草砖”。

1.1.4.10注记

(1)行政区域、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只标注法定名称,但居住区、桥梁、河流、山岭和名胜古迹等以实地名称为准。

(2)居民地应调注自然地理名称,城市的区、片或行政名称应注在所指的中心位置。

(3)机关、单位、工厂、学校的名称以挂牌为准,车间与总厂分离的应注厂名加车间名。

(4)图名以地名、政府名、行政事业单位名、学校、企业名称等依次录用。无法选取时,也可以用邻幅图名加(东)、(南)、(西)、(北)作本幅图名。

1.1.4.11图面整饰

(1)图内各类文字、数字注记的字体与大小尺寸执行图式要求。图上注记一般采用水平字列或垂直字列。字隔不得超过字大的5倍。

(2)各要素的线划粗度为0.18mm(除图式另行规定的外),高程点点大为0.5mm,其余点大为0.3mm。

(3)房屋的性质与层次注记,一般注在左上方适当位置,高程注在右下方适当位置。

(4)图内双线河、渠宽度大于1.5mm时,流向符号绘在河、渠内;河、渠宽度小于1.5mm,流向符号绘在河、渠外。

(5)有坎双线渠图上宽度小于5.0mm时,舍去坎线符号。

1.1.5建筑物结构、性质、层次表示

建筑物结构性质、层次均须按《地形图图式》有关要求进行注记。

房屋性质主要分“钢、砼、混、砖、石、木、简、棚”等8类。具体分类原则为:

(1)钢—指主要构件是用钢材建筑的。图面注“钢”字。

(2)砼—指层数≧8框架式结构的大楼、商厦或其裙楼或其它坚固构筑物,学校内的多层教学楼和别墅区的房屋一般属这类结构。图面注“砼”字。

(3)混—指3~7层,以钢筋混凝土为梁柱的砖混结构房屋。图面注“混”字。

(4)砖—指1~2层,无钢筋混凝土柱梁的砖砌房屋,多为单层的砖砌房屋。图面注“砖”字。

(5)石—指外墙大部分用条石或石块的建(构)筑物。图面注“石”字。

(6)木—指以木柱为承重结构的建(构)筑物,不论其外墙是木、砖或土。图面注“木”字。

(7)简—指用简易砖墙、石棉瓦或玻璃钢瓦屋顶的正规房屋。图面注“简”字。

(8)棚—指结构正规、有顶棚,四周无墙或仅有简陋墙壁的建筑物。图面注“棚”字。

1.1.6地貌表示

地貌测绘的有关精度要求按《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表示。

1.1.7等高距与高程注记点精度要求

调查区域内的建筑区、街区及外围地形较平坦区域不测绘等高线,只测注高程注记点。小山包、山地、高山地按1米等高距测绘等高线。

平地部分高程注记点中误差为±15cm。

山地部分高程注记点中误差为1/3等高距,通视困难地区可放宽1.5倍

工程测量试题库

二、填空题: 1、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工作是—高差测量_、_____ 角度测量__________ 和____ 距离测量________ 。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3、水准仪由基座、望远镜和水准器三部分构成。 4、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_对中_______ 与___ 整平___两项工作。 5、角度测量分____ 水平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竖直______________ 测量。 6、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7、导线测量包括 _ 闭合导线_______ 、__附合导线__和__支导线__三种导线布置形式,它的外业工作包 括—选点 ___________ 、_____ 量边 ________ 和__ 测角_________ 。 8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两类。 9、以坐标纵轴作为标准方向的称为坐标方位角。 10、在同一竖直面内,地面某点到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11、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种。 12、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相等而产生的。 1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 14、水准测量路线有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三种形式。 15、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先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6、地面上点的标志常用的有木桩和混凝土桩等。 17、距离丈量的方法有量距法和视距法。 18、测量的三要素是指测角、测边、测高差。 19、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0 —360°。 20、在测量工作中,常用方位角和象限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21、用经纬仪进行竖直角测量时,照准高处目标A点盘左的读数是94° 33/ 24",盘右的读数是265° 26 “ 00",则竖盘指标差是__-18" _ ,竖直角__4° 33 / 42"39__ _____ 。 22、导线的布置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_、支导线。 23、圆曲线的测设元素是指____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切曲差 _____________ 。 24、贯通误差包括____ 纵向误差、横向误差、高程误差_____________ 。 25、测量时,记录员应对观测员读的数值,再__________ 复诵___ 一遍,无异议时,才可记录在记录表中。记 录有误,不能用橡皮擦拭,应__划掉重记__________ 。 26、全站仪是__全站型电子速测仪________ 的简称,它是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_________ 和 ___ __ 数据处理系统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 27、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对地面上A、B、C点的水准尺读取读数,其值分别为1. 325m 1- 005m 1- 555m 则高差h BA= __-0.32m _______ ,h BC= __-0.55m _________ ; h CA= ___0.23m _______ 。 28、地面点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_______ 永久性标志 ______ 和 ____ 临时性标志_________ 。 29、小区域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小三角网_______ 和__导线网____ 。 30、全站仪在测量中有广泛应用,主要有_坐标测量__,_导线测量__,__放样测量_ ,等测量工作。 31、公路中线中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基本线形的主点有直缓点(ZH、缓圆点(HY、曲中点(、QZ、圆

数字测图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一、碎部测量 2.碎部测图的方法及比较(传统、数字) 碎部测图方法: a传统测图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 b航空摄影测量法:航空摄影像片—内业制作 c数字测图法:地面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图和地形图数字化。 测图方法比较 传统测图:根据碎部点的坐标手工绘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适于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 航空摄影测量:利用航空摄影像片,以控制点为基础,借助内业仪器制作成图。适于大面积地形测图。数字测图: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自动生成电子地图。 3.大平板仪的构造 平板:测板、基座、三脚架 照准仪:望远镜,直尺,支柱 对点器:用来对中地面已知点. 附件: 尺子,夹子,大头针,三棱尺,三角板 4.大平板仪测图原理 极坐标法 已知A,B已知点,测绘其它地物特征点 在A点对中,整平,用B点定向,固定图纸。 瞄准其它测绘点,定出其方向线,再沿方向线量取A到该点的距离,按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即可。 5.大平板测图的准备工作 1)上级资料成果准备:控制点、图式 2)仪器及工具准备:检查与检校 3)图板准备: 图纸:聚脂薄膜、绘图纸 绘制坐标格网:绘图仪\格网尺\直尺 展绘控制点: 6.大平板测图的成图过程 ①安置平板仪: 对点(对中):使地面控制点与图上相应点在同一垂直线上。 整平:使平板表面水平。 定向:使图纸上已知方向线与实地方向线一致。 ②测绘特征点: 用照准仪直尺斜边紧贴图上的a点,照准碎部点上所立的尺子。 计算出碎部点与测站间的水平距离。 在直尺斜边上,根据计算的水平距离,按比例尺点出碎部点的位置。 ③勾绘地物: 按地物符号平滑连接。 拼接:取相邻图幅对应点的平均值 检查:室内: 符号注记,地物的完整性等

【期末复习】《数字地形测量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第一学期《数字地形测量学》期末考试试卷A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试卷A 出题者课程组审核人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40分) 1.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中,地面测量的主要观测量有、和高差。 2. 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线,是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地球椭球面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密合的椭球称为。 3. 地球曲率对的影响,即使在很短的距离内也必须加以考虑。 4. 我国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主要有、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和。 5. 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主要有和。 6. 东经114?51′所在6?带的带号和中央子午线为和 ;该点所在3?带的 和。带号和中央子午线为 7. 我国地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为:x=3367301.985m, y=17321765.211m, 则该点位于第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在中央子午线的侧。 8. 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旋转至该直线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三北方向(基本方向)是指、和真北方向。 9. 当望远镜瞄准目标后,眼睛在目镜处上下左右作少量的移动,发现十字丝和目标有相对

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 10. 设A为前视点,B为后视点,当后视黑面读数b=0.863m,红面读数 b=5.551m,前视黑12 面读数a=1.735m,红面读数a=6.521m,则A、B的高差为: 。 12 11. 水准测量中水准尺的零点差通过方法消除。 1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一测站的观测程序为。 13. 在B、A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其水准路线长度为2km,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 hhBAAB高差为=-0.011m,=-0.009m,已知B点高程85.211m,则A点高 程。 14. 为了减少度盘刻划不均匀对水平角的影响,在每一个测回的盘位置方向 配置度盘。当观测6个测回时,第4个测回度盘的位置为。 15. 已知某全站仪盘左时望远镜指向水平时读数为 90?。今用该仪器观测某个目标盘左读数为90?31′22″,盘右观测得读数269?28′30″,则竖盘指标差 __________,垂直 角__________。 16. 相位式测距仪的原理中,采用一组测尺来组合测距,以短测尺(频率高的调制波,又称 精测尺)保证,以长测尺(频率低的调制波,又称粗测尺)保证。 17. 某全站仪标定精度为m=2mm+2ppm?D,现用该仪器测得某段距离值为1250.002m,依据仪器标称精度,该观测距离的误差约为。 1

《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 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 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数字化测图试题及答案

数字化测图期末考试 1、1.数字化测图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方法。 2、★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包括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尺度变换。 3、★数据采集的信息包括:图形信息(几何信息),它包括:定位信息和连接信 息;属性信息(非几何信息),它包括: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 4、栅格格式的地形图,常常要将其转换为矢量数据格式的数字图,这项工作称 之为矢量化。 5、数字化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支 持下,对空间数据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采集、输入、处理、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6、地面测量仪器是野外获取定性信息的基本设备,目前主要设备是全站仪,在 天空开阔的地方也可以用双频动态GPS接收机(RTK)。 7、图形输出设备指绘图仪、图形显示器、投影仪等数字地形图显示、打印输出 设备。 8、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是采集地面上的地形、地物要素的三维坐标以及描述 其性质与相互关系的信息,然后录入计算机,借助计算机绘图系统处理、显示、输出与传统地形图表现形式相同的地形图。 9、数据采集就是将地形、地物要素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过程。 10、地形图要素按照数据获取和成图方法的不同,可区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 数据两种数据格式。 11、数字化测图系统可分为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三部分。 12、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是采用数字化摄影测量方法,周期性完成大区域的较 小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任务。野外数字化测图将更多的运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或是局部修测等任务。 13、按功能划分为电源、测角系统、测距系统、计算机微处理器及应用软件、 输入输出设备等功能相对独立的部分。 14、根据测定传播时间方法的不同,光电测距仪可分为脉冲式测距仪和相位 式测距仪。 15、★GPS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按功能划分,可分为:空间部分、地面 监控部分和GPS接收机部分。 16、直线裁剪的算法包括编码裁剪法、中点对分算法。 17、数字化野外测量设备目前主要有全站仪和GPS接收机两种,全站仪是普 便使用的数字化测绘采集设备,GPS接收机要求在测点处天空开阔。 18、全站仪按照获取电信号方法分类,光电度盘一般分为两大类:绝对编码 读盘测角系统和增量光栅测角系统。 19、不管地貌如何复杂,都可以把地面看成是想着各个方向倾斜和具有不同 坡度的面组成的多面体,在抽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悬空面和切割面。 20、Cass7.0窗口的主要部分是图形显示区,操作命令主要位于三个部分:顶 部下拉式菜单、右侧屏幕菜单、快捷工具按钮。 21、测绘地貌和测绘地物一样,首先需要确定地貌特征点,然后连接地性线, 得到地貌整个骨干的基本轮廓。 22、山脊线、山谷线,坡脚线(山坡和平地的交界线)等可以看作是多面体 的棱线,这些棱线统称为地性线。

工程测量专业(地形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专业(地形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地貌: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变化等自然形态,如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2.地形:地物和地貌统称为地形。 3.山脊线:山脊是沿着某个方向延伸的狭长高地,沿山脊延伸方向连接山脊上最高点的线称为山脊线。 4.山谷线:沿山谷延伸方向,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下凹部位,形似马鞍,称为鞍部。 6.比例符号:把地面上轮廓尺寸较大的地物,依形状和大小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再配以特定的符号予以说明,这种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7.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或补充,称为地物注记。 8.等高线: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点会集而成的闭合曲线。 9.等高距: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10.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类,一种是梯形分幅另一种是矩形分幅。 2、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分为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3、地形图图式中的符号分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三种。 4、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确定点的坐标、确定两点的水平距离、确定直线的方位角、确定点的高程、确定汇水面积、确定两点的坡度。 5、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目前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个主控站、三个信息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是整个系统的中枢。 6、测绘地形图时,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在点的右侧、并且应字头朝北。 7、在地图上,地貌通常是用等高线来表示的。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山建成人教育数字测图原理课程知识要点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数字测图原理课程知识要点 1、对地面点A,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相对高程。 2、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0.2m 3、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4、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点号与高程 5、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10% 6、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大10倍 7、高斯投影属于等角投影。 8、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9、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29带。 10、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11. 在测量内业计算中,其闭合差按反号分配的有高差闭合差;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坐标增量闭合差。 12. 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 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 大气折光产生的误差。 13.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侧站限差有归零差 ; 2C误差; 测回差。 14. 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与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 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 15. 经纬仪对中的基本方法有光学对点器对中; 垂球队中; 对中杆对中。 16.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测站数; 水准路线长度成比例分配。 17. 若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与其真方位角相同时,则A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上;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纵轴上。 18. 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尺身放平;丈量水平距离;目估或用经纬仪定线;进行往返丈量。 19.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有导线测量水准测量; 距离测量。 20. 经纬仪可以测量水平角; C水平方向值; 竖直角。 21.图解法测图: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测定,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图示符号将其绘制在图纸上。 22.数字地面模型:把地形图中的地物地貌通过存储在磁介质中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 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来描述的事物本体。一般包括地貌信息、基本地物信息、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以及主要社会经济信息。 23、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24、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25.波特率: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用位/秒(b/s)表示,即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bit)。 26、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7、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28.数字摄影测量:把摄影所获得的影像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化影像,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提供数字地形图或专用地形图、数字地面模型等各种数字化产品。 29.数字测图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30.矢量数据: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用来描述地图实体的一种数据。31.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是将整个制图区域划分成一系列大小一致的栅格(每个格也称像元或像素),形成栅格数据矩阵,用以描述整个制图区域。

【期末复习】数字地形测量学期末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第一学期数字地形测量学期末考试试卷a(含参 考答案)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试卷A 出题者课程组审核人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43分) 1.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 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密合的椭球称为。 3. 我国地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为:x=3367301.301m, y=19234567.211m, 则该点属于度带,位于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在 中央子午线的侧。 4. 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某直线的夹角。数值在范 围。 5. 地面测量几何要素为角度、_________、。 6. 交会法测量是测定单个地面点的平面坐标的一种方法。目前常用的交会法测量方法主要 有后方交会、、。 7. 测量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8. 试判断下列误差为何种类型的误差: A 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对测距的影响, B 照准误差,

C 直线定线误差。 9. 距离测量中,L1,300m,中误差为?10cm, L2,100m,中误差为?5cm,则 _______的 精度高。 10. 水准测量中采用可以消除水准尺的零点差。 11. 设A为前视点,B为后视点,当后视黑面读数a1=0.,957m,红面读数 a2=5.,647m,前视 黑面读数b1=1.,857m,红面读数b2=6.645m,则A、B的高差为: 。 1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一测站的观测程序为。 13.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差的计算公式为。其高程闭合差的分配处理是将 高差闭合差反号按或成比例分配到各观测高差上。 hAB14. 在A、B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高差为=-0.007m, hBA=0.008m。已知B点高程69.666m,则A点高程。 15. 为了减少度盘刻划不均匀对水平角的影响,在每一个测回的盘位置方向 配置度盘。当观测9个测回时,第6个测回度盘的位置为。 16. 整平全站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________,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________ ,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17. 已知某全站仪盘左时望远镜指向水平时读数为 90?,天顶时为 0?,今用盘左观测某 1 个目标得读数为89?11′36″,盘右观测得读数270?48′12″竖盘指标差 ___________,垂直角___________。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报告

淮海工学院实习报告书 题目:数字地形测量实习 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 112 姓名:许艳超 学号: 2011122712 2013年 7月10日

成绩 目录 1 概述·3 1.1实习名称··3 1.2实习时间··3 1.3实地地点··3 1.4指导教师··3 1.5实习目的及要求··3 1.6仪器及工具··3 2测区概况·3 3平面控制测量·3 3.1平面坐标系统··3 3.2导线等级及精度指标··4 3.3导线控制网的布设··5 3.4导线施测方法··5 3.5数据处理、平差计算··5 4 高程控制测量·7 4.1高程系统的选择·7

4.2精度等级及技术指标··7 4.3水准网的布设··7 4.4高程施测方法··8 4.5数据处理、平差计算··8 5 碎部点测量··9 5.1 碎测量的步骤··9 5.2 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9 6 成图方法··9 6.1测量数据传输··9 6.2 南方CASS软件绘制地形图··9 7 分幅与编号··10 7.1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10 7.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10 7.3 1:500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10 8 实习体会··10 附图、附表··11 1 概述 1.1实习名称:数字地形测量实习 1.2实习时间:2013.6.17-2013.7.14 1.3实地地点:淮海工学院校区第四测区

1.4指导教师:赵宝锋 1.5实习目的及要求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是《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程所学知识的必要的环节,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同时,也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次数字地形测量的实习,是对我们数字化测图学习情况的一次实践检验,同时也是一次让我们在实践中体会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融会贯通的难得机会。 实习要求: (1) 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 (2) 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施测过程与方法、内业数据处理过程与方法; (3) 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及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方法; (4) 掌握三角高程导线测量的外业施测及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方法; (5) 掌握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外业测量方法及内业软件的使用; (6) 熟悉大比例尺测图的工作内容及作业过程; (7) 掌握地物、地貌的合理表示与取舍原则。 1.6仪器及工具: (1)水准仪每组一套,包括:水准尺一对、水准仪一台、水准仪脚架一个; (2)全站仪一套,包括:主机、脚架一个、棱镜两个、对中杆两个、充电器; (3)铁钉、斧子 (4)导线测量、等外等水准测量、测量手薄、计算表自备 2 测区概况 淮海工学院第四测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地处苏北平原,平均海拔高程约3.7米。测区内均为人造河流、湖泊、草地等,另外有体育馆和体育场等。测区属季风特点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温和湿润,常年平均气温14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910-980毫米之间,降雨期集中在7-9三个月。 测区内地势较为平坦,道路通畅,交通便利,视野开阔这都有利于我们测量的进行。实习中,我们使用中纬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作业,同时我们会避开正午的高温天气,利用早出、午休、晚归的作业方法,摆脱酷热天气的影响,使我们的测量实习可以顺利的进行。 3 平面控制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水准面 。 5、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7、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8、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90°左右。 14、已知A 点高程为14.305m ,欲测设高程为15.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中间,在A 尺读数为2.314m ,则在B 尺读数应为1.619m ,才能使B 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1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16、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1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则第4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90°左右。 18、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20、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 ,返测为112.329m ,则相对误差为1/7488。 2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3、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6、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 坐标北 方向。 27、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 视距 。 28、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 闭合水准路线 、 附合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29、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 点向B 点进行测量,测得AB 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 ,且B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 ,则A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2.882 m 。 31、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 、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476.4m ,返测为476.3m ;CD 往测为126.33m ,返测为126.3m ,则AB 比CD 丈量精度要 高 。 34、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山脊线连接而成。 35、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A x 5773.633m ,=A y 4244.098m ,=B x 6190.496m ,=B y 4193.614m ,则坐标方位角=AB α353°05′41″、水平距离=AB D 419.909m 。 36、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 ,则实地长度为363.4m 。 37、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38、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39、已知路线交点JD 桩号为K2+215.14,圆曲线切线长为61.75m ,圆曲线起点桩号为K2+153.39。 40、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量取点的三维坐标、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方位角、图形面积。 41、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90°。 42、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竖轴VV 、横轴HH 、视准轴CC 、照准部管水准器轴LL 、圆水准器轴L ’L ’。 43、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垂直。 4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 垂直 的连续封闭曲面。 45、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46、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 坐标恒大于零,将x 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 500 km 。 47、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48、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 大 。 49、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 横轴 。 50、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51、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之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52、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 53、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54、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180°。 55、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试题库及其答案

东北大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题库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东北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备考题库2014.5 一、概念题(本大题共66小题,其中()为补充容) 1. 测绘学: 测绘学是以地球形状、大小及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物的几何形状和地貌的形态为研究对象,并研究如何将地面上的各种地物、地貌测绘成图及将设计、规划在图纸上的各种建筑物放样于实地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科学。 2. 地球椭球体:在测绘工作中选用的用来代替地球形状作为测量基准面的一个非常接近水准面、并且可用数学式表达的几何形体。 3. 地球椭球: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旋转椭球。 4. 参考椭球:与某个区域如一个国家水准面最为密合的椭球称为参考椭球。 5. 参考椭球定位:确定参考椭球面与水准面的相关位置,使参考椭球面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拟合,称为参考椭球定位。 6. 水准面: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7. 坐标系:把地面上的点沿着椭球面法线方向投影到椭球面上并用经纬度来表示其位置的坐标系叫坐标系。 8. 体: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叫体。 9. 高程:地面点到水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称,或称海拔。 10. 地物: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包括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统称为地物。 11. 地貌: 地貌是指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12. 视差:由于物像没有和十字分划板重合,当人眼相对十字分划板相对移动时物像也和十字分划板相对移动,这种现象叫视差。 13. 照准部偏心差:是指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指标在度盘上读数时产生的误差。 14. 照准误差:是指视准轴偏离目标与理想照准线的夹角。(即视准轴不垂直于仪器横轴时产生的误差) 15. 竖盘指标差:(由于竖盘水准管或垂直补偿器未安到正确位置,使竖盘读数的指标线与垂直线有一个微小得角度差x,称为“竖盘指标差”。)因竖直度盘指标线偏离了正确而使竖直角与正确值产生的差异被称为竖盘指标差。 16. 水准尺的零点差:(从理论上讲,水准尺的零分划线应正好与尺底面重合;但事实上由于制造质量和长期使用,两者往往不相重合。)水准尺底面与零分划线不重合,称为水准尺零点误差。 17. 望远镜的视准轴:望远镜物镜中心与十字丝焦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18. 坐标方位角:将坐标北顺时针转至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以α表示(0~360°)。 19. 子午线收敛角:除中央子午线及赤道上的点以外任何一点的真北方向N与坐标北X都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子午线收敛角,以γ表示。且当坐标北偏于真北以东时,γ为正,当坐标北偏于真北以西时,γ为负。 20. 磁偏角:磁北与真北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以δ表示。且当磁北偏于真北以东时,δ为正,当磁北偏于真北以西时,δ为负。 21. 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称为真误差。 22.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个固定量进行多次观测,如果观测误差在符号及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学 2、测定 3、测设 4、工程测量学 5、水准面 6、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 8、高程 9、相对高程 10、高差 11、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 13、视准轴 14、视差 15、水准点 16、附合水准路线17、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 20、水平角 21、竖直角 22、竖盘指标差 23、距离测量 24、直线定线 25、直线定向 26、方位角 27、坐标方位角 28、象限角 29、系统误差 30、偶然误差 31、相对误差 32、容许误差 33、控制测量 34、平面控制测量 35、高程控制测量 36、导线测量 37、附合导线 38、闭合导线 39、支导线 40、坐标正算 41、坐标反算 42、三角高程测量 43、地物 44、地貌 45、地形 46、地形图 47、地形图的比例尺 48、比例尺精度 49、比例符号 50、地物注记51、等高线 52、等高距 53、等高线平距 54、山脊线 55、山谷线 56、地性线 57、鞍部 58、基本等高线 59、施工测量 60、极坐标法 二、填空题: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以及确定地面点的的科学。主要内容分为和两个部分。 2、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4、水准仪由、和三部分构成。 5、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______与_______两项工作。 6、角度测量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 7、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8、导线测量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三种导线布置形式,它的外业工作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与两类。 10、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和三部分构成。 11、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12、高程测量可用、和等方法。 13、以作为标准方向的称为坐标方位角。 14、在同一竖直面内, 与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15、控制测量分为和两种。 16、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与不相等 而产生的。 1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和。

地形测量试题库

地形测量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地球表面的地物(房屋、道路、河流、 桥梁等人工构筑物体)和地貌(山地、丘陵等地表自然起伏形态)的位置,按一定比例缩绘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使用。 2. 测设:通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按照要求的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 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水准面:静止的液体表面叫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表面重力场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 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因此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设想一个静止的海水面扩展到陆地部分。这样,地球的表面就形成了一个较地球自然表面规则而光滑的曲面,这个曲面被称为水准面。 4.水平面:过水准面的某一点并与水准面相切的点。 5.大地水准面:静止的海水面。(平均海水面) 6.铅垂线:一条细绳系一个垂球,细绳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垂线。 7.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8.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9.高差:两点间的高程之差。 10.高差法:高差法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测待定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计算得出待定 测点的高程。它是利用高差来计算高程的方法。 11.视线高法(仪高法):具体方法是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 可以简便的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 12.视线高:视准轴到绝对基面的垂直高度。通过视线高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视线高程=后 视点高程+后视读数。 13.水准管轴:过水准管零点的纵向切线。 14.视准轴:十字丝中央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15.视差: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所产生的方向差异。

《数字地形测量学》复习题A专升本

《数字地形测量学》复习题A(专升本) 一、名词解释 1、等高线: 2、碎部测量: 3、转折角: 4、磁偏角: 5、磁北方向: 二、填空题 1、3S技术指、、。 2、山脊线、山谷线、陡坡骨架线都是。。 3、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地面野外数据采集按碎部点测量方法,主要分为和测量方法。 4、野外数字测图时,测站点的点位精度,相对于附近图根点的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 5、数字地形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和。 6、野外数字测图的控制测量包括和。 7、野外数字测图既可采用传统的、的作业原则,也可采用图根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同步进行的“一步测量法”。 8、主要用于1∶500~1∶5000大比例尺测图,而1∶10000~1∶50000比例尺测图目前多采用。 9、野外数字测图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现行的有关和。 10、野外数据采集就是在野外直接测定的位置,并记录地物的及其,为内业数据处理提供必要的绘图信息及便于数字地图深加工利用。 11、一切地图图形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图形要素,其中是最基本的图形要素。 12、就是直接测定仪器所发射的脉冲信号往返于被测距离的传播时间而得到距离值。 13、直线定向中的三个标准方向分别为、、坐标北方向。

15、已知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97.320m,后尺读数为1834mm,前视点B尺读数为1356mm,则视线高程为,B点高程为。 三、选择题 1、数字测图是一种()测图技术。 A、图解法 B、全解析法 C、半解析法 D、图示法 2、点状符号只有()个定位点,对应一个固定的、不依比例变化的图形符号。 A、1 B、2 C、3 D、4 3、大比例尺测图是指()比例尺测图。 A、1/500~1/1000 B、1/500~1/2000 C、1/500~1/5000 D、1/500~1/10000 4、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采用测角精度不低于()、测距精度不低于5+5ppm。 A、6″ B、2″ C、1″ D、0.5″ 5、目前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方式中,应用最多的是()。 A、摄影测量法 B、全站仪测量法 C、RTK测量法 D、经纬仪测量法 6、对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进行数字化,其中独立地物符号(非比例符号)的特征点的采集就是符号的()。 A、定位点 B、几何中心 C、任意位置 D、同比例符号 7、数字测图的()是数字测图系统的关键。 A、软件 B、计算机 C、硬件 D、测绘仪器 8、以下方法中,工作量轻,采集速度快,是我国测绘基本图的主要方法的是() A、航测法 B、数字化仪法 C、野外数字测图法 D、模拟测图法 9. 计算机屏幕坐标系是以屏幕()为原点,左至右的水平方向为x轴,上至下的垂直方向为y轴的直角坐标系。 A、左上角 B、左下角 C、右上角 D、右下角 10、利用扫描仪将原地形图工作底图扫描后,形成的图像文件是()。 A、栅格文件 B、矢量文件 C、dwg文件 D、文本文件 四、判断题 1、光栅度盘每个位置的刻度值是固定。() 2、相位法测距至少要采用两种以上的测距调制频率才能测距。() 3、大部分测距仪(全站仪)都有精测、粗测、跟踪测模式。()

工程测量专业(地形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分) 地貌: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变化等自然形态,如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地形:地物和地貌统称为地形。 山脊线:山脊是沿着某个方向延伸的狭长高地,沿山脊延伸方向连接山脊上最高点的线称为山脊线。 山谷线:沿山谷延伸方向,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下凹部位,形似马鞍,称为鞍部。 比例符号:把地面上轮廓尺寸较大的地物,依形状和大小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再配以特定的符号予以说明,这种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或补充,称为地物注记。 等高线: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点会集而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类,一种是 梯形分幅另一种是 矩形分幅 。

、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分为 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地形图图式中的符号分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三种。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确定点的坐标 、确定两点的水平距离 、确定直线的方位角、确定点的高程、确定汇水面积、确定两点的坡度。 、 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目前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个主控站、三个信息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是整个系统的中枢。 、测绘地形图时 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在点的右侧、并且应字头朝北。 、在地图上,地貌通常是用等高线来表示的。 三、判断题(每题 分,共 分) 、地形图比例尺表示图上二点之间距离 与地面二点倾斜距离 的比值。 (×) 、比例尺越大,表示地物和地貌的情况越详细,测绘工作量越大。 (√) 、平面图和地形图的区别是平面图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而地形图仅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 、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分为 等高线、半比例符号 、 非比例符号。 (×) 、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 复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A) 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分类: 一、按提供性能角度分类:1.空间管理;2.空间分析;3.空间决策 二、按系统开发角度分类:1.用户版;2.专业版;3.开发版 三、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3.混合数据 四、按研究内容分类:1.专题GIS;2.综合GIS;3.GIS工具 五、按研究范围分类:1.全国GIS;2.市级GIS; 3.流域GIS等 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研究内容。 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研究内容:1.资源管理; 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 3、数据库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4、数据、信息的定义、两者特点与关系。 数据定义: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数据特点:数量性、离散性、具体性。 信息定义:是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事实的知识,是事物或物质特征的表征,是数据、消息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信息不对称性。 5、数据的类型。 按数据来源分类:1.地图数据;2.影像数据;3.文本数据 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 按数据特征分类:1.空间数据;2.非空间属性数据

按几何特征分类:1.点;2.线;3.面、曲面;4.体 按数据发布形式:1.数字线画图;2.数字栅格图;3.数字高程模型;4.数字正射影像图6、地理信息定义、地理信息特点。 定义: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特点:空间特征、多属性特征、时序特征(时间动态特征) 7、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基本功能: 1.数据采集与编辑; 2.数据存储与管理; 3.数据处理和变换; 4.空间分析和统计; 5.产品制作与演示; 6.二次开发和编程。 8、Mapinfo中扫描地图进行坐标配准的基本操作步骤。 1. 启动mapinfo,打开表,选择栅格类型打开。 2. 选择投影、坐标体系。 3. 读取坐标点,进行配准。 4. 输入4个控制点后,继续输入控制点,纠正误差。 5. 配准完成,保存工作空间。 9、列举3种GIS工具名称。 Arcgis、mapgis、autocadmap、supermap 10、GIS发展历史阶段及主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