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钢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螺纹钢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螺纹钢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螺纹钢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一、螺纹钢的生产工艺

螺纹钢是表面带肋的钢筋,亦称带肋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带肋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带肋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带肋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螺纹钢是由小型轧机生产的,小型轧机的主要类型分为:连续式、半连续式和横列式。目前世界上新建和在用的以全连续式小型轧机居多。当今流行的钢筋轧机有通用的高速轧制的钢筋轧机和4切分的高产量的钢筋轧机。

连续小型轧机所用坯料一般是连铸小方坯,其边长一般为130~160mm,长度一般在6~12米左右,坯料单重1.5~3吨。轧制线多为平-立交替布置,实现全线无扭转轧制。根据不同坯料规格和成品尺寸有18、20、22、24架的小型轧机,18架为主流。目前,棒材轧制多采用步进式加热炉、高压水除鳞、低温轧制、无头轧制等新工艺,粗轧、中轧向适应大坯料及提高轧制精度方向发展,精轧机主要是提高精度和速度(最高18m/s)。产品规格一般为ф10-40mm,也有ф6-32mm或ф12-50mm的。生产的钢种为市场大量需要的低中高碳钢、低合金钢;最高轧制速度为18m/s。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以敬业钢铁为例):步进式加热炉→粗轧机→中轧机→精轧机→水冷装置→冷床→冷剪→自动计数装置→打捆机→卸料台架

二、螺纹钢的特性与质量

1、螺纹钢的分类

螺纹钢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几何形状分类,根据横肋的截面形状及肋的间距不同进行分类或分型,如英国标准(BS4449)中,将螺纹钢分为Ⅰ型、Ⅱ型。这种分类方式主要反应螺纹钢的握紧性能。二是以性能分类(级),例如我国标准(G B1499.2-2007)中,按强度级别(屈服点/抗拉强度)将螺纹钢

分为3个等级;日本工业标准(JI SG3112)中,按综合性能将螺纹钢分为5个种类;英国标准(BS4461)中,也规定了螺纹钢性能试验的若干等级。此外还可按用途对螺纹钢进行分类,如分为钢筋混凝土用普通钢筋及钢筋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等。

我国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按国家标准,牌号由HRB和牌号的屈服点最小值构成。H、R、B分别为热轧(Hotrolled)、带肋(Ribbed)、钢筋(Bars)三个词的英文首位字母。热轧带肋钢筋分为HRB335(老牌号为20MnSi)、HRB400(老牌号为20MnSiV、20MnSiNb、20Mnti)、HRB500三个牌号。

2、螺纹钢的规格和质量

螺纹钢的定货原则一般是在满足工程设计所需握紧性能要求的基础上,以机械工艺性能或机械强度指标为主。

规格:螺纹钢的规格要求应在进出口贸易合同中列明。一般应包括标准的牌号(种类代号)、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重量(质量)、规定长度及上述指标的允许差值等各项。我国标准推荐公称直径为8、10、12、16、20、40mm的螺纹钢系列。各项质量要求应满足GB1499.2-2007《热轧带肋钢筋》的要求。

外观质量:①表面质量。有关国家标准中对螺纹钢的表面质量作了规定,要求端头应切得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迭,不得存在使用上有害的缺陷等;②外形尺寸偏差允许值。螺纹钢的弯曲度及钢筋几何形状的要求在有关国家标准中作了规定。如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直条钢筋的弯曲度不大于6mm/m,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6%。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牌号和化学成分:

牌号化学成分(% )

C Si Mn P S Ceq

HRB335 0.25 0.8 1.6 0.045 0.045 0.52

HRB400 0.25 0.8 1.6 0.045 0.045 0.54

HRB500 0.25 0.8 1.6 0.045 0.045 0.55

化学成分检验:

(1)检验方法:对上述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分析时常用的标准检验方法如下:

GB/T223、JISG1211?1215、BS1837、BS手册19等。

(2)成分指标:考核螺纹钢成分含量的指标主要有:C、Mn、P、S、Si等项,牌号不同,含量各有差别,其大致范围为:C(0.10~0.40%)、Mn<1.80%、P<0.050 %、S<0.050%、Si(0.60~1.00%)。

机械性能检验:

(1)性能指标:考核螺纹钢机械性能的检验项目包括拉伸试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弯曲试验(一次弯曲及反弯曲)。

(2)检验方法:①拉伸试验方法:常用的标准检验方法有GB/T228-87 、JISZ2201、JI SZ2241、ASTMA370、ГОСТ1497、BS18等;②弯曲试验方法:常用的标准检验方法有GB/T232-88、JISZ2248、ASTME290、ГОСТ1401 9等。

螺纹钢一般是裸装捆扎交货,存放时要注意防潮,锈蚀对螺纹钢的性能将产生不良影响。

三、螺纹钢的用途

螺纹钢广泛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土建工程建设。大从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涵洞、隧道、防洪、水坝等公用设施,小到房屋建筑的基础、梁、柱、墙、板,螺纹钢都是不可或缺的结构材料。

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对螺纹钢的需求强烈。钢筋混凝土结构仍然是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因此,可以预期螺纹钢需求量和产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据统计,我国建筑业用钢量约占钢材消耗总量的50%左右。建筑业作为资源消耗量较大行业之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建筑材料消耗结构,大力应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如果能够将目前使用的钢筋和混凝土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则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节约。

根据测算,如果能够按照规范的要求,将钢筋混凝土的主导受力钢筋强度提高到400-500N/mm2,则可以在目前用钢量的水平上节约10%左右。

酱油的制作工艺及改进方法

一、酱油简介: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老抽较咸,用于提色;生抽用于提鲜。 二、酱油的分类按照制作工艺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其中配置酱油分为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稀醪发酵法是指在成曲后加入较多量的盐水,使酱醪成流动状态,有常温发酵和保温 发酵之分。酱油香气好,且滋味纯。可以室内大吃发酵,也可以室外罐式发酵。发酵周期扔较长,提取压榨出油!)分酿固稀发酵酱油(此工艺是一种速酿发酵型发酵工艺,利用不同温度、盐度和固稀发酵条件。把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分开制醪,先固态低盐后稀醪加盐 的发酵方法。发酵周期短,一般30天左右。酱油香气好,该工艺操作复杂)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低盐固态发酵法是根据酱醅中食盐含量较低,不会过分抑制酶活力的原理进行发酵的方法,酱油色泽较深。滋味鲜美。生产设备较简单,操作方便。原料全氮利用率较高,采用浸淋法提取成品。发酵周期30天左右)。 低盐稀醪保温法酱油,对于配置酱油,其基本步骤都是原料处理,接种,制曲,发酵,淋油。 三、酿造酱油的相关材料介绍 1原料:蛋白质原料有大豆,豆粕,豆饼或其他蛋白质原料。淀粉质原料有小麦,麸皮,米糠和米糠饼或是其它淀粉质原料。 2.食盐:食盐使酱油具有适当的咸味,并且与氨基酸共同给以鲜味、增加酱油的风味。食盐还有杀菌防腐作用,可以在发酵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杂菌的污染,在成品中有防止腐败的功能。生产酱油宜选用氯化钠含量高、颜色白、水分少及杂质少、卤汁少的食盐。 3.酿造用水:一吨酱油需用水6~7吨。水是最好的溶剂,发酵生成的全部调味成分都要溶于水才能成为酱油。酱油中水占70%左右,凡是符合卫生标准能供饮用的水如自来水、深井水、清洁的江水河水湖水等均可使用。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铁、镁、钙等物质,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影响酱油的香气和风味,一般来说在酱汁中含铁不宜超过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 一、前期蒸煮、制曲、发酵: 原料浸泡(浸泡罐或者浸泡池)→原料进锅(斗式提升机)→原料润水(润水绞龙)→混合料蒸煮(旋转蒸煮锅)→熟料出锅(下料斗)→熟料出料(定量绞龙)→熟料输送(皮带输送机)→熟料冷却(风冷机)→混合料接种(接种混合机)→混合料输送(平面输送机)→制曲通风(酿造专用风机)→温度湿度调节(加温加湿装置)→翻曲(翻曲机)→出曲(真空吸曲送料系统或人工)→自动化制曲(圆盘制曲机)→盐水罐→温水罐→发酵(发酵罐)→灭菌(酱油灭菌机)→板框式过滤机→室外沉淀罐。 二、中期调配: 室内沉淀罐→溶糖锅→调配罐→焦糖色煮色锅→酱油浓缩锅→酱油灭菌器→酱油过滤器→包装。 三、后期包装线 上瓶机→外刷瓶机→洗灭灌封一体机→贴标机→热收缩膜机→自动装箱机→入库。 将黄豆浸泡2-3小时左右用斗提机提至三楼,浸泡方案有两种,一种是用水池来浸泡,一种是用浸泡罐,再输送到蒸煮锅蒸煮。再到风冷机将物料冷却→在接种混合机将菌种接入熟料→用输送机输送到每一个曲池里面进行制曲,制曲时间40个小时.制曲是酱油酿造的关键流程,制曲直接影响霉活率,霉活率越高出油率越高.目前,全国

酱油的出油率普遍都在2.5左右,而我们现在的设备工艺可以达到一吨混合料出4吨原油,甚至4.5吨原油。真空吸曲机(或人工)将物料盐水搅拌以后送至每一个发酵池,发酵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出原油了。从出曲到送料整个操作过程只要几个人操作,节省劳动力。发酵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发酵池,一种是采用不锈钢发酵罐。 中国做了几百年的原油, 1.味2.色。老抽的波米度32。生抽28。但是目前很多生抽还达不到28。在波美度达不到的情况下使用增稠剂来提高波美度。增稠剂易与下列物品结合: 1.未变性的蛋白质; 2.固形悬浮物; 3.其它分子; 与上述物质结合后易生成沉淀物。 而广东目前使用浓缩锅,其优点: 1.将水分蒸发; 2.将酱油里面的焦化物质带走。 酱油内的焦糖色素是经过5-6小时100多度高温熬制出的, 里面约有15%的焦化物质。焦化物质使酱油呈红带乌的颜色, 其形态为一点点的小颗粒。而经过浓缩锅的酱油呈红带金黄 的颜色。浓缩锅只有50度的工作温度。 3.酱油沸腾后其固性悬浮物浮于表面,被负压抽走。 瞬时高温灭菌机 1.酱油在高温区低于10秒钟。防止酱油的雾化和气化。

酱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酱油生产流程:

1、关键控制点(CCP) 危害分析和危害评估完成之后,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填写《HACCP计划表》。酱油的生产过程至少可设以下几个关键控制点:(1)原料验收,(2)蒸煮,(3)菌种制备,(4)制曲,(5)制醪,(6)发酵,(7)调配,(8)灭菌,(9)贮存,(10)罐装。 2、关键限值(CL)的确定 根据酱油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中检验,进行多次修定,最终确定产品的关键限值。 3、原料验收控制 所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食品行业强制性标准或企业标准,采取原材料索证制度和验收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原材料应拒收、拒用,更不能选用发霉、失效、污染和有毒、有害的物质。 4、蒸煮 严格控制原料的粉碎粒度、配比、蒸煮的时间、压力和水份,保证蛋白质的适度变性,杀灭原料上的微生物,防止二次污染。 5、制曲 对制曲的温度、通风量、制曲、翻曲时间及成曲的质量应严格控制,对制曲设备、设施应建立完善的清理消毒制度。 5、制醪 控制醪液的盐度、水份和温度和制醪设备、设施的卫生管理。6、发酵 控制发酵温度、发酵周期,随时检测发酵的成熟度,防止发酵过

程的污染。 7、淋油 控制淋油水的温度,淋油速度和泡淋时间。 8、调配 严格执行产品的标准,制定调配操作规程,控制防腐剂的使用。 9、灭菌 对酱油的灭菌要进行人员、设备、工艺的确认,并严格执行要求。 10、罐装 要保证酱油在灭菌后到罐装过程中间环节的卫生,防止酱油的二次污染。 11、建立监控程序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确定后,必须对CCP实施有效的监控,对在监控中发现的问题,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保证CCP处于受控状态并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及对受影响的产品做出合理的处置。 12、建立CCP记录和验证程序 在生产中严格执行HACCP计划表的规定,并做好相应的验证记录,对验证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并至少保留三年以上。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

1、关键控制点(CCP) 危害分析和危害评估完成之后,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填写《HACCP计划表》。酱油的生产过程至少可设以下几个关键控制点:(1)原料验收,(2)蒸煮,(3)菌种制备,(4)制曲,(5)制醪,(6)发酵,(7)调配,(8)灭菌,(9)贮存,(10)罐装。 2、关键限值(CL)的确定 根据酱油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中检验,进行多次修定,最终确定产品的关键限值。 3、原料验收控制 所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食品行业强制性标准或企业标准,采取原材料索证制度和验收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原材料应拒收、拒用,更不能选用发霉、失效、污染和有毒、有害的物质。 4、蒸煮 严格控制原料的粉碎粒度、配比、蒸煮的时间、压力和水份,保证蛋白质的适度变性,杀灭原料上的微生物,防止二次污染。 5、制曲 对制曲的温度、通风量、制曲、翻曲时间及成曲的质量应严格控制,对制曲设备、设施应建立完善的清理消毒制度。 5、制醪 控制醪液的盐度、水份和温度和制醪设备、设施的卫生管理。 6、发酵 控制发酵温度、发酵周期,随时检测发酵的成熟度,防止发酵过程的污染。

7、淋油 控制淋油水的温度,淋油速度和泡淋时间。 8、调配 严格执行产品的标准,制定调配操作规程,控制防腐剂的使用。 9、灭菌 对酱油的灭菌要进行人员、设备、工艺的确认,并严格执行要求。 10、罐装 要保证酱油在灭菌后到罐装过程中间环节的卫生,防止酱油的二次污染。11、建立监控程序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确定后,必须对CCP实施有效的监控,对在监控中发现的问题,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保证CCP处于受控状态并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及对受影响的产品做出合理的处置。 12、建立CCP记录和验证程序 在生产中严格执行HACCP计划表的规定,并做好相应的验证记录,对验证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并至少保留三年以上。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docx

种曲 盐水( 以上由供应商提供 ) 1 个月 7 天酱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黄豆 清洗池 蒸煮锅 1 立方米, 100℃蒸煮 1 小时 冷却 拌料面粉黄豆:面粉=100:40 制曲30~35℃, 72 小时 制醅 露晒发酵 6 个月,发酵罐, 30 立方米 淋油 抽油 陈酿 沉淀 调配(关键工序) 生酱油、水、盐、味精(比例为 60: 30:30: 2) 加热灭菌(关键工序)灭菌锅内,温度 100℃,保持 30 分钟过滤(关键工序)用完好无损的 200 目筛网(布)过滤 澄清 质量检验 灌装 成品 编制:批准:日期:

酱油关键工序作业指导 一、调配 1.生酱油必须在储罐内沉淀 15 天以上,抽取上清液。 2.酱油沉渣必须回收,用压榨法过滤余油。 3.沉淀后的酱油按不同产品规格配制,泵入灭菌锅,灭菌锅装料不可过满,以防沸腾时溢出。 4.调配前,工艺技术员先了解原油的数量、批号、生产日期及经分析化验所得的有关成分数据,然后按需要配制的品种来计算用量。酱油的理化指标中,主要以全氮、氨基酸态氮和氨 基酸生成率来计算。 5.根据品种及质量要求的不同,在调配中添加的盐、防腐剂及助鲜剂要经过准确称取并且适量,再按统一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调配,使产品达到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质量 标准要求。在调配过程中,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的比例(以全氮计)不得少于50% 二、加热灭菌 1.加热灭菌的温度控制在 100℃(用温度计测量),保持 30 分钟,熄火后保证灭菌效果,并作好记录。 2.所有辅助生料必须在开始加热前加入灭菌锅。 3.加热灭菌结束后,酱油如在 70-80 ℃放置时间较长,糖分、氨基酸及 PH值将因色素的形成而下降,影响质量。如在密闭的情况下,保持在 80℃就更为严重,会产生异味。灭菌后的酱 油要在不密闭的情况下自然冷却,降温至60℃以下(用温度计测量),泵入贮罐。 4.熟酱油在贮罐内澄清 7 天,排去残渣,澄清液即可泵入灌装车间灌装。 三、过滤 1.要用 200 目筛网布进行过滤。 2.要确保筛网完好无损,加工前、加工过程中、加工结束后筛网情况必须观察并作好记录。

酱油制作方法及配料

酱油制作方法及配料 酱油是我们饮食里面不可或缺的一种调味品,基本上每种菜肴都会搭配上一些酱油来调味或者调色。酱油的制作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了解过,酱油的原材料其实是大豆,利用大豆发酵而取得的美味佳品。制作酱油中的发酵也是只为关键的一步,也会直接影响酱油的味道。 一、五香酱油 原料:水50kg,食盐10kg,白糖2kg,红糖1.5-2kg,料酒或酒精0.5kg,桂皮、丁香、陈皮、甘草、大料、味精各1kg;消毒后的一级原汁酱油200kg。 制法:将水倒入锅中烧开,把桂皮、丁香、陈皮、甘草、大料清洗后用滤布包扎,放入锅内,加盖,用文火慢慢熬制,大约一个小时后除去渣滓。将食盐、味精、白糖、红糖加入锅内煮10分钟,直至全部溶解,待冷却后再加入易挥发的料酒或酒精,即成五香原汁。 将五香原汁加入到消毒后的原汁酱油中,经检验合格,方成为正式的五香酱油。 二、五香酱油的制作新方法: 传统制取酱油都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熬制、发酵、淋取等工艺,不但工艺程序多,且成本高。这里介绍的制五香酱油方法简单,且不以大豆为原料,成本大大降低,生产量可大可小,乡镇企业及个体户皆可搞。由于加添五香调料,既能加强酱油防腐

作用,又能使胃口大开,从而大大增加食欲,是目前最理想的酱油,又是传统的酱油的换代产品。 (一)原料配比:水100公斤,食盐20公斤,饴糖4公斤,红糖4公斤,食用酒精1公斤,桂皮50克,丁香50克,陈皮50克,八角50克,花椒50克,味精50克(按此比例可增可减)。 (二)制作方法:先把桂皮、丁香、陈皮、八角、花椒用稍微薄点的白布包扎;大铁锅内加水100公斤,把包扎好的香料放进水内(水的位置应在锅处作一记号,在熬制中蒸发的水分要进行补充,应保持原有水量)加火熬制1小时,然后再将食盐、饴糖、红糖放入锅内再熬1小时。随后把熬成的原油倒进事先经过消毒处理的预备好的大缸里。再倒原油的同时,把食用酒精和味精也放入缸里,待冷凉之后,滤去原油里的原料渣即成美味五香酱油。特点:久贮不变质、不泛白沫,省去许多调味料。 家庭自制的五香酱油,贮存时间不宜太长,时间长了易生白醭,因此保存保质很短,这里再免费介绍我处独创的二种消毒灭菌防腐方法。 1、将装了五香酱油的瓶子放进蒸锅、蒸2--3分钟,出锅后立即塞上橡皮塞。 2、加入0.1%的苯甲酸钠(又名安息香酸钠,为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办法是先少量酱油将苯甲酸钠溶化,然后加入酱油缸或瓶中摇晃均匀即可。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酱油作业指导书 酱油加工工艺分为: 黄豆、麦仁→分别浸泡→分别蒸煮→出锅→降温→接种→分别入曲罐 △ →保温→分别制曲→翻曲→通风培养→成曲→混合入曲→加入盐水→保温发酵 →淋浇→浸出→配兑→灭菌→灌装→成品→入库 △ 1. 浸泡将黄豆和麦仁分别放入浸泡罐中,黄豆浸泡18小时、麦仁浸泡4小时,然后用笊篱捞出备用。 2. 蒸煮将浸泡好的黄豆、麦仁分别放入蒸笼中;每锅加入黄豆与麦仁量分别为750千克;蒸煮温度控制在100℃左右;蒸煮时间为45分钟。 3. 接种将蒸煮好的黄豆和麦仁移入接种床中,冷却到40℃,接入菌种,接种量为0.3-0.5﹪,翻拌均匀。 4. 制曲将接好种的曲料,移入制曲罐中,静止培养8小时,品

温在30-32℃。再通风培养至15小时后,翻曲。翻曲后,再通风10-12小时,停风,堆积升温2小时后,此时,料温在50℃,出曲。 5. 发酵,将成曲移入发酵罐中,将曲块破碎,加入10-12Be盐水,盐水温度是50-55℃,盐水和料得比例2:1,发酵温度控制在 40-45℃,周期40天。 6. 浸出将发酵好的酱醅加入80℃以上的热水,浸泡8小时,放油。再浸泡2小时,二次放油。 7.配兑将生油按不同的质量进行配兑.加入山梨酸钾,加入量为0.8‰以下. 8.将需要灭菌的酱油用泵打入灭菌锅中,然后将酱油温度加热至80—85℃;待温度达到后开泵将酱油打入成品灌中,将成品罐中的酱油迅速降温至常温下备用。 9.灌装:将灭菌好的酱油打入成品罐中,然后经灌装机灌装、贴标、检验、封箱。 10.成品入库:将包装好的酱油经包装车间运至成品库中,成品库要求离开地、墙摆放整齐,规格明示。

香菇酱油生产工艺图文稿

香菇酱油生产工艺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香菇酱油生产工艺 一般每公斤香菇副产品(畸形菇、残次菇、菇丁、菇柄以及香菇深层发酵的下脚料。)可制成10公斤优等酱油。生产工序是: 1.原料选择 鲜菇10公斤、干姜400克、小茴香300克、花椒250克、大料200克、桔皮200克、桂皮150克、食用防腐剂100克、赖氨酸50克、味精50克、炒盐6公斤、豆水10公斤、温水100公斤,酱色适量。 2.破碎浸取 将鲜菇去杂冲洗沥干,用不锈钢机械挤碎,人工宜用碾压碎,切不可用铁刀切。破碎后加入温水(约50℃)浸5小时,并经常搅拌。为提高有用成分浸取率,可用食用酸调pH4~4.5。然后入不锈钢锅加热煮5分钟。 3.配料浓缩 将干姜、小茴香、花椒、大料、桔皮、桂皮加入菇料,搅拌后熬两开,闷火浸泡24小时,再搅拌后熬两小时,用清洁布袋过滤,澄清。若采用低温真空浓缩,在浓缩锅内应维持在600毫米汞柱以下进行。若加压浓缩时,蒸汽压力应保持在2.8~3.0kg/平方厘米浓缩到折光计30%为止。 4.调配盐水

另用5公斤温水把酱色泡化,加水烧开,再加炒盐,搅拌溶化后冷却,澄清。 5.精制成品 将以上两种澄清液同入大锅煮沸5~10分钟,加味精、赖氨酸、防腐剂以及大豆熬成的豆水,搅拌溶化后即成。成品装入经蒸汽杀菌的玻璃瓶或其它包装容器中,并加盖密封,抽检质量和卫生指标后,便可作商品出售。 二、香菇调味料加工技术 1.原料选择 鲜菇16公斤、猴头粉300克、花椒粉200克、小茴香粉200克、桔皮粉100克、大料粉100克、精盐100克。 2.原料制备 先把香菇副产品洗净去杂沥干外表水分后,进烘房或烘干机烤制,最高烘温需65℃,出烘后摊凉,再入机粉碎,越细越好。然后用文火干炒,发香后过筛得到2公斤香菇粉。其它辅料要求纯净、呈细粉状,其中花椒也要干炒发香后备用。 3.混配成品

高盐稀态酿造酱油生产工艺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生产工艺 1、生产工艺流程 面粉曲精 泡豆蒸料风冷 水接种 制曲 出曲 拌盐水 发酵 抽油 2、生产准备 2、1 设备用具检查、清理,水、电、汽供应检视; 2、2 曲房、曲箱、发酵罐提前清理清洗、灭菌; 2、3 原料、辅料采购准备:大豆、曲精、食盐等 3、原料处理 大豆经筛选除杂(豆皮、豆杆、泥沙、铁质、石子)。 大豆浸泡:准确称取除杂后的大豆放入泡豆罐中,按加水比1:3加水浸泡,其间搅拌1—2次,浸泡至豆粒膨胀无皱纹,以两指挤捏可使皮肉分开,将豆粒切开不发现干心为适度。浸泡时间根据季节不同而异,春秋季节(15℃左右)一般6—7小时,夏季

(28℃左右)一般3—4小时,冬季(-10℃左右)一般为12-15小时。大豆浸泡好后放出水,输入蒸料罐中。 4、蒸料 入料:将浸泡控干水的大豆送入蒸料罐中,盖好罐盖。启动蒸料罐,使其旋转运行。 蒸料: 开启蒸汽阀,同时打开排汽阀,当排汽管开始持续喷出蒸汽时关闭排气阀,使罐压迅速升至,关闭蒸汽阀,打开排汽阀,排除罐 内空气。 待压力降至零位,关闭排汽阀同时打开蒸汽阀,使压力迅速升至保压10—15分钟,然后关闭进汽阀,迅速打开排汽阀,快速排 出罐内蒸汽,降至常压。 冷却:开启水力喷射泵,使罐内降压至,快速将物料品温降至工艺规定温度,关闭水力喷射泵,打开罐盖,出料。 熟料质量标准: 感官:外观呈黄褐色,有豆香气及弹性,无夹心,无黏结。 理化:消化率≥85%,水分60%~62%,无N性蛋白。 5、制曲 接种: 5.1.1 先将需用的曲精与适量面粉掺拌均匀供接种使用,以保证接种 均匀。 5.1.2 将曲种接入物料并充分混合均匀后,送至曲房曲池或曲箱。 接种量:使用曲精按大豆数量的万分之3—5的量添加,即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