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堂笔记

心理学-课堂笔记
心理学-课堂笔记

《心理学》书本知识整理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形式以及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心理学一般为了方便,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它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a.认识过程简称“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b.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伴随的情绪和情感,通称为情感过程,简称“情”。c.面对困难,人们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去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简称为“意”。

(2)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a.个性倾向性表现为需要、动机、信念、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b.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师密切联系的。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带着个性的色彩。

2、心理现象不仅人有,动物也有;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4、心理内容:人的心理(意识)包括

个体社会化过程

心理过程

1、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人的心理则是人

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2、(1)人的心理、意识是与动物反映形式根本不同的最高级的反映形式。(2)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A.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a.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一方面反映着人对现实的关系和态度。

b.个人经验左右着对现实的反映。

c.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C.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的

a.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人的行动的必要条件

b.人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活动中产生形成的

c.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也可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和校正

*反映是物质的普遍特性,但非一切反映都是心理。

*肯定心理的反映,有两个含义:第一,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第二,心理是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神经系统,也别是脑的反映机能与产物。前者是从心理的来源与内容来说的,后者是就心理的生理基础而说的。

①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主观能动性反映

②动物的反映形式:感受性。

③人的意识——反映的最高形式。

3、反射

*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在中枢神经下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作的反映

*参与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有机体对外部影响做出反应,大体经历如下神经通路: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1)巴甫洛夫把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无条件反射也叫做生来的反射或种族反射。这些由固定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刻板的反射就是无条件反射,也称作本能。(第一信号系统)

②条件反射也叫做获得的反射或个体反射。这些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后天学习而产生的反射,就是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望而生畏”。(第二信号系统)

(2)条件反射不仅有阳性的,也有阴性的。

(3)巴甫洛夫就此还提出了动力定型和两个信号系统的学说。

4、(1)人的心理往往被称作意识。

(2)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和人脑的机能,它是社会的产物。

5、我国学者根据个体心理发展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综合主导活动、智力和个性特

征,将个体划分为:(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7岁);(4)童年期(6、7~11、12岁);(5)少年期(11、12~14、15岁);(6)青年期(14、15~25岁);(7)成年期(25~65岁);(8)老年期(65岁以后)

★三、动机(书65页)

*动机(motiv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vere”,意思是移动或引向行动,在日常用语中具有力、能、力量等含义。

*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以及导致行为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是动机。

(一)1、动机的含义:有机体的行为都是有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

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

2、动机产生的条件:(1)内部:人的需要(2)外部:刺激诱因。

3、动机的分类(1)按需要种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动机

(2)按时间分:长期动机和短暂动机。

(二)动机的特征和作用有:启动性、方向性、强度、持久性。(书65-66页)(三)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2、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愈高,学习的潜力愈能发挥,

因而学习的效果也愈好。

3、学习动机的分类:(书66-68页)

(1)按照动机和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2)按照引发动机因素的来源不同,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3)按照按照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不同,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4)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方面内容。

(四)动机与目的、效果的关系

1、动机与目的:

(1)目的是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是驱使行动达到结果的内在动因,这是动机实现过程中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具体表现在:

①动机与目的紧密相随,在任何活动中都不存在无动机的目的,也不存在无

目的的动机;

②动机与目的虽然具有区别,但是两者可以相互交替和转化,在一定的场合

下动机可以

成为行动的目的,特定的目的也可以称为行为的动机;

③动机与目的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动机与目的之间并不都是意义相对应

的,通常一个

动机不限于一个目的,而一个目的也可以受多个动机所支配。

2、动机与效果(书70页)

(1)动机与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动机可以促进行为效果,行为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

(2)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不关系并总是一致的。

(3)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复杂关系,使教育者得到这样的启示: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到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但也不是唯一的条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只以成绩作为判定学生动机强弱的标志,而要全面地分析学生的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和激发学生的动机,注意改善学生的主客观条件,尽可能地使动机和效果保持一致。

(五)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书70-71页)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的积极性愈高,潜能的发挥愈好,取得的效

率也愈佳。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的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学家耶斯基和多德森(R.M.Yerkes & J.D.Dodson,1908)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1)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

佳;(2)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

(3)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1、耶斯基——多德森定律的内容: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

同性质会有所改变。(1)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2)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3)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六)需要(书72—73页)

*武德沃斯提出以内驱力概念代替本能,用以解释推动行为的内部状态,后人称他为动力心

理学之父。

*需要、内驱力、目标和诱因是构成动机过程的基本因素。

*人脑对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是需要;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是需要。

1、需要的含义:是个体感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而产生不平衡,并力求达

到满足的内心状态,也是个体内部和外部现实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1)任何需要都是外部现实要求的反映。

(2)需要是个体的主观状态。

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能力。常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价值观等表现。

2、需要的种类(按照需要的对象不同分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包括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精神需要又称为认知需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人类动机是个体理解自己和理解环境的整体,生长和实现是人类动机特定的特征,也是最完整和最有效的表现方式。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上而下排列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求知与理解、审美和自我实现,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求知与理解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书75页)

(七)动机归因(书83—84页)

1、美国著名归因论家韦纳(B.Weiner,1972)自70年代开始,就对学生在学业成就范围内的成功和失败的结果进行研究,并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原因是:能力强或弱、努力程度大或小、任务难或易、运气好或坏。

2

★四、注意(书100页)

(一)1、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其生理基础是人的定向反射。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它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

2、注意的理论(书102页)

(1)过滤器模型:英*布洛德本特提出的,是单通道模型。

(2)衰减器模型:没*特瑞斯曼修正过滤器模型提出的,是双通道模型。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

2.维持功能: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调节功能: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二)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书104-108页)

*1890年威廉*詹姆士在其《心理学原理》中提出冠以注意的双重系统假设,即把注意区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预先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因素,同时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是密切联系的。

(1)刺激物的特点:①刺激物的强度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③刺激物的活

动和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的内部因素:①需要和兴趣②情绪状态③知识经验

2、怎样保持有意注意?

*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对目的任务的理解、间接兴趣、干扰。

(1)消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

(2)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不断组织自己的活动;

①首先,要经常按照活动任务的要求,提醒自己去注意正在进行的活动;

②其次,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经常提出问题,也可以加强对活动的注意;

③再次,在进行智力活动时,把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和外部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这对于保持有意注意起着重要的作用。

(3)利用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的作用;

(4)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三)注意的特征(书108-111页)

*注意的品质:范围、稳定性、转移、分配、起伏。

1、注意的范围

(1)含义: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范围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②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性

(1)含义: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个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2)双关图形(书109页)

(3)短时间(1—5秒)的注意起伏不会影响对复杂而有趣活动的完成。因此,注意的稳定

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于同一对象,而是说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变

化,但是活动的总方向始终不变。(书110页)

*注意的起伏是稳定性的体现

(4)与之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3、注意的分配

(1)含义:注意的分配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注意同时指向于两个以上不同的对象或活动。

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的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进程。

*例子:大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

4、注意的转移

(1)注意的转移是一个人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

(2)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不同点(书111页)

(3)注意转移的速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原来注意的专注度;二是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注意转移的条件:a.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b.原先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上注意力涣散的主要原因:

(1)刺激过多或过少(2)情绪急剧波动(3)反抗或淡漠(4)寻求注意和承认

2、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力?(书113—116页页)

(1)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2)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教师可以采取这些方式引起注意:给予信号、邻近控制、提出问题、特殊安排、提出批评

(3)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互相转换的规律

★五、感觉和知觉(书117页)

(一)感觉和知觉的含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客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从生理

学角度来看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

有反射的性质。

感觉的重要意义: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是人认识事物的开端和认识事物的源泉,感觉是一切高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保证机体与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人虽以感觉作为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但都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人的知觉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特征,还依赖于知觉的主体,其对事物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点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构。

*任何一种感觉信息反映的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信息一经过感觉器官传达脑,知觉就随之而产生。

3、感觉和知觉的基本特征

(1)感觉的基本特征:①只反映当前事物②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③最简单

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进入人类意识的唯一通道

④感觉是人的必然需要。

(2)知觉的基本特征:①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对感觉的整合②离不开经验③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事物整体性。

4、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书118页)

(1)联系:两者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反映,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感觉和知觉之间是连续的,知觉的产生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存在为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和知觉是同时进行的,很少有单独的感觉存在,通常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合称感知觉。

(2)区别: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是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体共有的普遍现象;而知觉则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人的感觉有无经验都能产生;但知觉的产生离不开经验

(3)显然,没有感觉就不可能有知觉。可是,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不能把知觉归纳为感觉的机械综合。因为知觉除了包含感觉之外,还包含

其他心里成分|记忆、思维和言语活动等。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

性认识阶段。

5、感觉和知觉是我们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简单人士,但却是我们高级心理

活动的基础。

(二)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书119—120页)

*大脑皮质各感觉区的活动是产生各种感觉的主要生理基础。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书120--121页)

1、感觉的种类:根据感觉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特点,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

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皮肤感觉。

(2)内部感觉接受体内刺激,反应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包括动觉、

平衡觉和内脏感觉等。

2、知觉的种类

(1)根据知觉中哪种感觉信息起主导作用,分为视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

(2)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3)根据知觉映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觉等。

◆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①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②社会知觉包括个人的知觉和人际知觉。

*错觉和幻觉(书122页)

*错觉:空间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例子:“度日如年”、“一日三秋、”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等

*自我知觉(书122—123页)

(四)感觉的一般规律(书124—127页)

*感觉的一般规律:感受性与感受阈限、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对比、

感觉后象,感受性和练习。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书124页)

感受性:只有当刺激物的作用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才能引起感受器的反应,发放神经冲动引起感觉。感受器这种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做感受性。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就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阈限。

(2)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3)绝对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都成反比关系。

(4)19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果以R表现原初刺激的强度,以R+△R表现刚刚察觉出较原初刺激强一些的刺激强度,那么在一定范围内,每一种感觉的差别阈限都是一种相对常数,即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是个常量。公式为:△R/ R=K

2、感觉的相互作用(书126—127页)

(1)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一种是不同感觉之间的互相作用。

①感觉的适应和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现象中的突出事例。

*感觉的适应例子:“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②感觉的对比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五)知觉的特性(书130—132页)

1、知觉具有相对性

(1)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选择性:知觉过程中的人可以把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反映保持相对不变。

(六)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有:知觉者的1、知识经验;2、定势;3、需要和情绪。(书132页)

◆定势也叫心向,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感知或思维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七)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书138—140页)

1观察和观察力的含义

(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2)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

*观察力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

2、观察力培养的方法

(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

★六、记忆

(一)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回忆。

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和加工、储存、提取和输出的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1、按照记忆的映像的不同性质,即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2、信息加工理论,按照信息处理的先后顺序,即按记忆保持时间长短分类,将记忆区分为三个阶段系统:感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书143—146页)

(1)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瞬时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以映像的方式保存下来。

*视觉映像的保存在1秒钟左右,听觉映像的保存在4~~5秒钟左右。

*感觉记忆的最明显列子是视觉后象。

(2)短时记忆简称STM,也叫工作记忆,比感觉记忆长一些,大约在20秒钟左右,最多不超过一分钟。其典型的列子是查记电话号码。

①米勒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

②短时记忆的容量应该是组块或单元,而不是绝对的数量。若要增加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关键在于将材料组成更大的组块。

(3)长时记忆也就是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超过1分钟以上,至数日、数周、数年、甚至终生都能保持的记忆,简称LTM。

①近代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多次的复述,都可以传输到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是以组块的方式存储的。

(4)引起注意重复

按时间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三)记忆表象

*记忆的表象:从感知到思维的中间环节,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

1、记忆表象的含义: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出现时,头脑中仍然能够再现出事物的形象。

2、记忆表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

3、记忆表象的作用(书149页)

(四)记忆的过程

1、记忆的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重现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2、识记

(1)识记的含义:是通过对事物反复感知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

(2)识记的分类(书151-152页)

①按照人在识记时的目的性和意象程度不同,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②按照识记材料的性质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3、保持和遗忘

(1)保持的含义:是识记的材料(经验)和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巩固和储存的过程。它是记忆的中心环节,保持是否长久,是记忆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2)遗忘的含义: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是错误的再认或重现。遗忘和保持是相对立的心理过程。

(3)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说、提取失败说。(书154-155页)

①干扰说是麦克奇等提出的,其依据是“刺激—反应“理论,最明显的证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

②提取失败说是阿什克拉夫特提出的。所谓的“舌尖现象“和”话到嘴边现象“就是如此。4、遗忘的规律(书157页)

(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的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2)遗忘规律的内容:我们从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①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识记材料后在头脑中保持材料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遗忘最多;②以往是不平衡的。保持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③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的慢,忘得少。

5、再认和重现

(1)再认和重现是两种不同层次保持程度的表现形式。

(五)如何有效的组织复述与复习?(书165—170页)

1、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复习时间。

(1)复习要及时;(2)复习方式多样并给予具体指导;(3)采用阅读与尝试重现胶体进行的方法;(4)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方法比较。

2、复习要适量。

3、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

*超额学习:超额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保持与回忆,应把练习进行得超过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的程度。超额学习达50%效果最佳,高于100%,其保持的增加两反而会成比列的递减,出现保持效率降低的情况。

(六)良好的记忆品质具有的特征:(书172页)

1、识记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七、思维与想象(书174页)

(一)思维

1、思维的含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2、思维作为认识的一种形式,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征。

思维的过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3、思维的种类:

a.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来解决问题

形象思维:利用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b.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经验思维: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

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来判断和解决问题

c.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

分析思维:是遵循逻辑规律,经推导而得出的结论

d.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集中或聚合思维,利用熟悉的规则来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思考,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e.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新的思维成果

4、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书180页)

A.联系: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具有概括性、物质性)

2.语言是交流思想、传授知识的工具

总之,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B.区别:1.它们的本质属性不同

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它们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

思维与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3.思维中的概念和语言中的词相关但非一一对应

概念是用词来表达的,但是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同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4.思维规律和语法结构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

思维具有人类性;语言具有民族性

5、解决问题的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6、解决问题的策略(书193页)

(1)从初始状态摸索着向目标状态前进,可以用算法或启发。

(2)启发法如:选择性搜索、目的手段分析、逆推法

(3)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成败的因素有两类:即情境的因素和个人的因素。

(书201—203页)

◆问题情境:是指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

问题的难易与其所处情境的特点相关

◆个人因素包括:知识经验、心理表征、定势、尝试性动作、个性特点和动机状

态。

①“功能固着”是指人在解决问题时对情境中的物体往往固定不变的按其最常见

的功能加以表征,让他不能表征出物体的心功能。

②“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

的倾向性。

定势对问题解决起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地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解决方法。

(二)想象

1、想象的含义: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称

为想象。

特点:形象性、新颖性

方式:综合、改组、夸张、典型化

2、想象的分类(书207页)

(1)想象活动按其是否代有目的性和自觉性分可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①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如做梦、

激情等状态下的想象,

②有意想象是很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活动。

(2)有意想象按其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同,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书209页)

3、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箱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书210页)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

4、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书215—216页)

(1)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3)思维的逻辑性

(4)思维的灵活性

★八、情绪与情感(书317页)

(一)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情绪与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产生的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书317—318页)

情绪与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

区别:首先,情绪从一开始而且始终是跟需要(特别是生理需要)、机体的活动、感知觉相关联的。而情感则更地跟社会性需要、社会认知、理性观

念及观点等相联系。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尽管人的情绪已由需

要的社会化而不同于动物的情绪,但在其表现形式上仍代有许多原

始的动力特征;情感仅为人所有,带有显著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它

是个体社会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与标志。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表浅性,它随情境或一时需要的出现而发生,也随情境的变迁或需要的满足而较快地减弱或消逝;而情感则因它基

于对主管和客观关系的概括而深入的认知和一贯的态度,它不仅具

有情境性,而且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正是由于情感的这种特性,

它常常被看做是个性的结构或个性的表现。

再次,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在的表现,比如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而情感则显得更加深沉,而且经常以内隐

的形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情绪一旦发生,人往往一时

难以冷静或加以控制,而情感一般不存在这种情况,它始终处于意

识支配的范围内进行。

联系:情绪和情感虽有各自的特点,其差别是相对的。在现实的具体人身上,它们常常交织在一起,很难加以严格的区分。通常把来你跟着合成作感

情。

(三)情绪的种类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

和应激。

1、心境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它是由自

塞里耶(H.Selye,1976)提出的。

4、焦虑(书334页)

(1)焦虑的含义:是因遭受心理上的冲突或挫折而发生的一种紧张的、恐惧的、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

(2)正常焦虑与异常焦虑的区别(书334—335页)

(3)状态焦虑与品质焦虑(书336页)

(三)情感的种类(书341页)

高级的社会情感大体可以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1、道德感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去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是否符合社

会道德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其表现形式大体分为:知觉道德感、想象性道德感、伦理性道德感。

2、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某种事物产生的态度体验,也可以说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3、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是否满足人的认知或探求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4、情绪和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书345—351页)

★九、意志、性格、能力

(一)意志(书352页)

1、意志的含义: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2、人的意志自由是有条件的,并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意志的特点

3、意志和认识、情绪的关系

(1)意志和认识过程有密切的联系(书354页)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2)意志和情绪也有密切的关系

情绪既可以称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称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

的活动起推动作用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称为意志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

的活动起阻碍或消弱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消极的情绪对意志行

动的干扰作用,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意志坚强者可以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把意志

行动贯彻到底;意志薄弱者则可能被这些消极的情绪所压倒,使行动半途而废。

可见意志可

以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意志坚强者能够控制失败时的痛苦和愤怒,能够控制胜利

时的狂热。

总之,认识、情绪和意志是密切联系的。意志过程包含有认识和情绪的成分,认识和情

绪过程也包含有意志的成分。

3、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书359页)

心理学家米勒认为,心理冲突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

(二)性格(书364页)

1、性格的含义: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

的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

2、性格的特征(书455页)

(1)表现人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与气质(书469—470页)

(1)气质的含义:指的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气质的类型: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

汁和黑胆汁。个人机体的状态取决于这四种体液的数量,后来他根据哪一种体液在人

体内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多血质人血液占优势,胆汁质人黄胆汁占优势,

粘液质人粘液占优势,抑郁质人黑胆汁占优势。

(3)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两种基本活动类型:兴奋与抑制。其具有三种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4、性格的类型(书475页)

性格的类型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1)按理智、意志和情绪三者哪一个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分为:理智型、意志型、情绪型。

(2)最普遍的分法是荣格提出的按个人内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把人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3)威特金等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把人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

(三)能力(书478页)

1、能力的含义:是作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智力商数,简称智商或IQ,表示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一般认为:

(1)70以下为智力落后,70~79之间称为临界,80~89之间为中下智力,智商在90~109之间为中智,110~119之间为中上智力,120~139为优秀智力,140以上为非常优秀智力。一般而言,中智的人最多。

(2)智商=(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

3、因材施教(书492—499页)

车丽萍《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心理评估笔记

心理评估 第一章心理评估绪论 第一节心理评估的概述 一、基本概念 1.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评估对象的心理品质或状态进行客观的描述或鉴定。 2.心理诊断,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评定个体的心理功能水平和心理活动状态,主要目的是了解心理异常的程度和性质,以判断有无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及其性质和程度。 评定,依据一定的程序和语意定义对个体行为或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并予以量化,这个过程称为评定。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手段,分为自评和他评。 二、心理评估特征:间接性、相对性、互动性 三、心理评估的作用:教育方面、咨询方面、临床心理方面、人事方面、其他方面。 第二节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一、评估准备 1.阅读申请,明确申请人关心的问题。 2.决定评估的内容,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决定评估的具体内容。 3.确定评估的目的:诊断、筛查、预测、进程评价 4.选择作决策的标准: 常模参照,拿评估对象去跟同他具有可比性的人群的一般情况即常模相比较。 自身参照标准, 专业标准,依据一定相应专业领域既有的标准和规范,标准不同,结论可能不同。 5.拟定计划,制定资料搜集计划 二、搜集资料 1.资料内容 2.资料来源:评估对象、知情人、文字记录 3.搜集方法: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其他方法(档案查阅、作品分析、生理评估) 三、资料解释和报告,整合各种手段、各种来源的评估资料,判断资料的内在含义,探索资料对诊断、分类和干预的意义。分析好资料,不仅要得出评估结论,还要提出建议,写出评估报告,与有关人员交流评估结果,必要时进行追踪性评估。 第三节心理评估者的相关要求 一、心理评估者的职业道德 态度严肃、尊重评估对象、管理好心理评估工具 二、评估者应具备的条件 1.专业知识和技能 2.心理素质:人格特点、智能水平、社交技能 三、心理评估人员的管理职业培训 第四节心理评估简史和展望 心理评估领域的新进展:一是加强心理评估工具对各种潜在认知加工成分的评估;二是心理评估计算机化。 第二章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测量和量表的基本概念 一、测量与心理测量 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进行某种数量化确定的过程。 心理测量,依据一定心理学理论,采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行为作出的某种数量化确定。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13小语何梓莹2013724154 读书真是一件麻烦之事,一开始想要找的书籍是以故事事实类为主引入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的书籍,可能是因为自己对心理学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连有什么好看的书籍也是不清楚的。上网百度了一下,没啥结果,去图书馆搜了几下“教育心理学”,还真有结果了。于是在万千书籍中觅得了这本《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咋一看,还真的是挺好的。 这本书是基于智力三元论框架,书中有一些“创造性思考”、“分析性思考”、“专家型教师访谈”等等,可能是一个比较喜欢实践的人,所以一旦看到书本那么多对实践进行经验分享,就特别开心。 书中的第一章就是“成为专家型教师,成为专家型学者”,哪个老师不想成为专家型教师呢?这和“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的道理是一样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得意啊。就像我们都想当老板,可是有的员工就是不甘于多干点,想着自己做了工作一定得去邀一下功;就是耐不住性子,焦急呗,就想不到深谋远略了。现实上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不然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员工而只有1%的老板呢?这和我们当教师都是一样的,谁都想当个好教师,相当各“专家型教师”,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就会坐不住了,学生们没有进步,我们就会着急;学生们上课吵闹,我们就会发火......可能这就是普通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专家型教师”总能根据各种情况应对各种问题。所以,趁现在我还是激情满怀的,就要奔着我的“专家型教师”前行吧! 书中讲到,成为“专家型教师”与年龄无关,但与思考有关,所谓思考就是如何巧妙地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化解实践中的问题,注意,一定是要“巧妙”的运用。 谈谈认知发展,书中说,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牢记,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很重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说,一个人的生理特质会影响他寻求怎样的社会环境,而这些社会环境也会带来生理上的变化。大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塑性。并且能对不同的环境影响做出反应。其根本在于,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总是相互作用的。我们通常会认为儿童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其实,儿童也能影响他们所处的环境,记住这一点很重要的,尤其在涉及家庭和朋友的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得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过程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二、心理学得研究领域 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三、心理学得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 四、心理学得前世今生 今日心理学得两大热点: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五、心理得实质 △心理就是脑得机能,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能动得反映。 (一)、脑就是心理得器官,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1、(生理学、临床学)脑损伤影响与之相应得心理机能; 2、(生物演化)心理活动水平与脑得发展水平呈正比; 3、(个体生长发育)脑得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到人心理发展水平。 (二)、客观现实就是心理活动得源泉与内容 1、脑作为心理器官,不会自己发展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才会产生心理。 2、人得心理活动得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 3、客观现实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对人得心理发展有更为重要得影响。 (三)、心理对客观现实得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心理反应具有主观性 2、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 3、心理反应既受自然规律制约,又受到道德规范制约 (四)、心理学在实践中发展 1、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心理活动得发生与发展 2、实践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得反映 作业: 1、心理学研究得对象就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答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得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得心理也研究人得心理,而以人得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与社会心理。 (2)人得个体心理现象得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 2、用事实说明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答案:(1)人得心理就是在与客观现实接触中才产生得,离开了客观现实就没有人得心理。(2)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得能动得反映,不同得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会有不同得反映。3、怎样理解人得心理就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主观反映。 答案:人得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就是社会现实。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映象。人得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就是客观得;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绪、意志来说却就是主观得,就是对客观得主观映象。 4、实验法得优缺点各有哪些?

心理笔记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量学概述 人的心理活动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主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像也是精神病学的对介。不过二门学科有侧重点,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个体心理差异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与预后以后精神障碍康复。 学科简史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有三个方面: 保障人顺利的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变态心理学把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称为异常。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年提出的四类标准) 医学标准:神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如人的某种心时或行为疑为有病就需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出厂上认为该人有精神障碍。其民证明或行为表现,刚被视为疾病的症状,产生原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病理的变化,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 统计学标准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可根据统计学正态分布中的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标准的缺陷:如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很少,很少就会被认为病态。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心理测量内容受社会文化的制约。故统计学标准的普遍性也只是相对的。 内省经验标准 内省经验涵盖二方面:病人的内省经验,自我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的不舒适感,自认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二是观察者的内省经验。如观察者把自己看到的行为与过往经验相比,从而对被观察者做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判断有主观性)。 社会管适应标准 人能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因些说他的行为是一种社会适就性行为。如果器质或功能缺陷,使某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照社会认可方式行事,我们认为此人有精神障碍(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的比较得出)。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车丽萍著《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生理心理学自考期末考试笔记.

第一章导论一、神经解剖学知识 A.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神 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B 脑研究的6 个理论体系: 自然哲学理论、机能定位理论、经典神经生理学理论、细胞神经生理学理论、脑化学通路学说、神经科学理论。1. 神经解剖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中 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2. 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颅腔里的脑又可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脑六个脑区。椎管内的脊髓分31节。3. 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发出的纤维,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 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面部的感觉与运动信息。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称之为植物神经(自主神经)。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4. 神经组织学根据脑与脊髓内的细胞聚集和纤维排列将其分为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纤维束。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细胞树突组成。白质和纤维束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神经纤维)组成。5. 在大脑中,灰质分布在表层,称为大脑皮层;白质在深部,称为髓质。在脊髓中正好相反,灰质在内,白质在外。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新皮层(占大脑皮层90%)。6. 根据解剖部位从前向后,又 可将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 7. 前额叶皮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 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 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8. 边缘叶: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 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皮亚杰认为,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续起来的纽带,那就是心理学。1955年,他建立了“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在讲述思维发展时,把思维、认识、智慧作为同义词使用。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互相作用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经验,另一种是数理经验。互相作用论的出现,打破了几千年来心理是由遗传决定,还是由环境决定的绝对化的、无休止的争论,为研究认识的发生开拓了新的航道。 皮亚杰对认识本质的回答,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知识不是简单的摹写,它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和运算才能获得。皮亚杰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消极的反应者。 三、思维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纺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皮亚杰说,思维的结构就是认知过程中性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组织的内容就是动作的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认知结构组织最基本的单元皮亚杰称其为“格式”,皮亚杰将它看成是动作的组织或结构。格式有点类似图式,但两者的内涵并不相同。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而“格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的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婴儿早期就有一种吸吮格式,经过练习和概括,这种格式便能运用到其他客体上去,如吸吮手指、吸吮奶瓶橡皮奶头、吸吮玩具等。 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的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运算”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运算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运算是一种可逆的观念上的操作,它允许儿童在心理上回到思维连续的开始。运算还具有守恒性和系统。(这里的“运算”指内化的、可逆的、并协调成有规律可循的动作系统,不是指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皮亚杰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或者智慧的成长的,他认为,思维的本质乃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生物的适应与组织机能有紧密联系,两者皆为发展的不变性法则,又是智慧的重要特征。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低级的智慧适应是把动作加以组织,同时又修改原有的动作组织;高级的智慧则是把经验内容加以组织,同时修改原有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世界。(婴儿,抓握、注视两种独立格式,不协调,练习,协调,有了这种能力,儿童就能认识环境中遇到的经验,并加以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的倾向包含在生物学的遗传中,它是适应机能的一部分。)适应包括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 2、同化和顺应。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同化,是外部元素纳入结构内;顺应就是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两者相互相成,有同化必须有顺应。当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牌平衡状态时,认识就提高了一步。同化占优,以自我为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领会】 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 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整和控制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的概念 【识记】 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无意识 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 【领会】 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假期里,我阅读了皮连生教授的《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具体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含义、意义和特点,简要介绍了教学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系统地梳理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概括介绍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它将心理学中的学习论和教学心理学的内容渗透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是从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语文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其最大特点是提供了比较详尽的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和比较完整的教学设计的理论范式。读完之后觉得很有收获。下面是我对书中内容的一点认识。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读完这本书收获良多,对我也深有启发。其中颇为深刻的是: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要培养学习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让知识活起来。同时也是在培养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机器,所以,老师不仅要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第九章团体行为与管理 第一节团体的概述 一、团体的概念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二、团体的特征 团体的主要特征是: ①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到对方; ②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 ③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群体”的感受。 由个体构成团体的基本条件是: 1.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目的。 2.为了达到和实现团体目标,团体有公允的规范和规则。 3.团体要满足各个成员的归属感。 4.团体有一定的结构,每个成员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5.团体成员之间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三、团体的种类 (一)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二)假设团体和实际团体 (三)固定性团体和临时性团体 (四)其他团体分类 四、团体的功能 (一)团体对组织的作用 团体能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来实现组织的总目标,这是正式团体对组织来说最主要的功能。团体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复杂的决策;团体在各部之

间起联络作用,有利于形成“一条龙”流水作业;它也是有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手段。 非正式团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递快,沟通灵敏,管理者可以通过它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改进工作。不仅如此,某些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的工作任务也有积极作用,其对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也是有效的。 (二)团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1.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自己和其它成员保持友谊和紧密联系,心理协调,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团体。 2.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认同感。 3.团体对个人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 4.团体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与相互激励。 5.团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 6.团体可能满足成员的其它心理需要。 (三)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 2.社会标准化倾向。 3.社会顾虑倾向。 4.从众行为倾向。 五、团体的结构 1.同质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同质结构。 2.异志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异质结构。 第二节团体的凝聚力、士气和高效率 一、团体的凝聚力 (一)什么是团体的凝聚力 团体的凝聚力即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高凝聚力的团体有以下特征: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历史上的观点 变态行为的定义 ?违反社会标准(norm violation) 准则(norm):告诉我们何为对错、何时何地应与谁在一起的规则 被接受和不被接受的行为,其分界线在哪里 什么样的不被接受的行为才被认为是“失调(disorder)” 准则是十分可变的,但在定义变态中又相当重要 ?统计标准(statistical rarity) 正态分布曲线,处于“黄金平均数”(大多数人)之外的就是变态;E.g. 精神发育迟滞 缺陷:没甚价值。无法区分优劣,分数论本身也是危险的,不应以分数完全评判一个人 ?个体不舒适感(这条标准应用最广泛)E.g. 判断青年吸毒成瘾者 个体会被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所折磨,故可以让人们自己判断是否变态 缺陷:评估行为时没有标准 ?行为适应不良 一个人能否运用他的方式来适应他的生活,与违反社会标准有所重叠 关注实际中的行为,故很有效,但应适用范围广就意味着价值不高 ?综合标准(要全面考虑) 注重价值(value):norm violation & 个体不舒适感 注重事实(facts):统计标准、行为适应不良 与群体有关的变态行为 不同群体间1)失调的分布不同;2)对心理失调的经历和表达方式不同;3)参照的准则不同会影响诊断 ?文化和种族之间的差异 美国的抑郁率是台湾农村的4倍,是新西兰的三分之一 ?性别差异 抑郁的男性—远离人群;抑郁的女性—依赖人 女性:抑郁、饮食障碍、焦虑更普遍;男性:滥用药物、反社会、偏执狂 变态行为的解释 ?医学模式(治疗变态行为最好由医生来进行;要住院、服药,而且所有术语都是医学的) 变态行为是一种病,每种行为都有具体的病因和一系列症状 变态行为是生物原因的,由身体功能损害而造成 批判:1)大多数变态行为仍未找出生物原因;2)医学模式助长了严重的恶习 发展成神经科学 ?心理学的方法 把异常归于个人在和环境互相作用中的心理过程 起因:忽视教育、创伤经历、社会知觉偏差、太多压力等 1.心理动力学:变态行为来源于童年的潜意识心理冲突 2.行为主义:来源于不良的学习,适应不良的行为得到强化,适应良好的行为却没被强化 3.认知理论:变态行为是对自己和环境的知觉和想法不适应所导致的 4.人际关系理论:是人际关系混乱的结果 5.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关注影响到诊断的歧视 变态行为的治疗:最好是综合治疗 影响因素:1)社会的性质(大v.小);2)如何解释这样的行为(不同解释引向不同治疗模式)

关于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篇

关于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篇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 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 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 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 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 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 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 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 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 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 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 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 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 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 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 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最近学习了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

学校心理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部分学校心理学的背景与框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学校心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学校心理学家工作领域主要是小学生也包括部分非教育系统 学校心理学家的服务对象为在校学生(主要是5-18岁)及其教师、家长 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重点是问题学生 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内容包括: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诊断性评价、行为矫正、学习指导、职业指导 学校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徐光兴,2000):发展性心理辅导、预防性心理辅导、治疗性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学的特点: 1)实用性/应用性:理论的应用性很强、直接的心理学服务 2)综合性:多学科渗透 3)职业性:有专职工作人员;要求执照开业,并遵守职业法规;有酬劳动。 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与职能:测评、咨询、干预。 第二节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缘起 一、社会问题 (一)国外学校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 西方三大社会问题:犯罪、毒品、家庭破裂 日本学生三大问题:学校恐怖症、压力症等问题严重;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欺侮问题;校园暴力。 (二)我国开展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新旧体制转化、应试教育、离婚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当、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社会问题——犯罪率上升、自杀、吸烟吸毒、网瘾。 二、科技发达、生活优越且教育管理不严 计算机普及、溺爱、升学压力 三、学校咨询事业的发展 学校心理自行事业的发展促进学校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推广,学校心理学家已成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主力军。 四、危机期问题的讨论 ·危机论 第三节学校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为了给儿童青少年提供具体的、高质量的服务,学校心理学家一方面要深入实际,凭借临床的敏锐以发现、解决学生的问题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他们还要从事课题研究,运用研究的智慧以提高服务的科学性。 学校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应用性课题。 一、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儿童多动症矫治的研究 ·离异子女心理特点及其良好适应性的研究 ·问题儿童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学习困难、学校恐惧症 ·青少年抽烟问题的探究 ·青少年上网成瘾、自杀、接触毒品、性问题等等。

心理健康学习课标笔记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笔记 陈红霞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课程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常识,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过程;又是他们不断开发自我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

理健康水平。 (二)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帮助学生澄清问题,找到自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提高学生心理品质。 三、设计思路 《标准》的确立是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确定的。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按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段这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1、能喜欢学校,爱上学 2、能初步学会观察,学会记忆 3、能初步学会与人交往 4、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第二学段(3~6年级) 1、能初步认识自我 2、初步具有交往能力 3、初步具有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4、爱学习、会学习第三学段(7~9年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对于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赖记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欢迎借鉴,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站在学生的面前却并不一定完全了解你的每一个学生。人的心理就如天空漂浮的白云一样变化多端。因此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是作为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学问高深且神秘的学科,它能够洞悉人类的内心深处,熟知不为人知的关于人内心世界的秘密。但在认真学习之后发现,它是科学的,不是神奇的,也不是难以触摸的。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感想深刻。 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一两个月,仅仅一两个月,奇迹就会这样出现了,经过老师的鼓励和表扬,那位受鼓励和表扬的同学将带着这个信念,去

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他会真正成功的。我要说的是:赏识你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能够取得成功的,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坏学生、后进生都会变成好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可以尝试着这样做:第一,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学习教育心理学,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通过读书我知道了:第一,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具备哪些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个老师教我们数学。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很讨厌他,因为他骂人毫不留情,够狠,够绝。其实如果他教得不好但人很和善可亲的话,也许同学们也不至于那么讨厌他,也许会试着听听他的课,试着接受他。第二,学习教育心理学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之前提到的数学老师,虽然他讲的课枯燥至极,但我仍会尽力听。慢慢的听下来我发现,他在上课时经常会引用一些很有哲学意味很有道理的名言名句,但由于他缺乏授课的方法和技巧,我也只能感叹他是一个有才华但没法施展的人。如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