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odem组网方式简介一、前言IPMODEM又称无线数传终端(DTU

IPModem组网方式简介一、前言IPMODEM又称无线数传终端(DTU
IPModem组网方式简介一、前言IPMODEM又称无线数传终端(DTU

IP Modem 组网方式简介

一、前言

IP MODEM又称无线数传终端(DTU),主要应用在工业自动化、电力、气象、水文、环保、防灾预警等需要实现远程组网传输数据的行业。

二、使用场景

1.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布线不方便,需要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和监控的场合;

2.采集点分散,需要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和监控,布线成本高的场合;

3.需快速扩展分站点,实现远程组网和监控的场合;

4.采集和监控站点不固定的场合;

5.以前使用有线方式接入,想添加无线备份的场合;

6.现有只通过本地RS232/485传输,想实现远程无线传输的场合;

7.现有通过数传电台传输,想改超越距离限制,实现超远程无线传输的场

合;

三、终端设备要求分析

1.IP MODEM 工作原理

IP MODEM主要通过RS232/485方式与终端设备连接,终端设备通过RS232/485只要把数据发送到IP MODEM,IP MODEM就可以把数据通过无线网络透明地发送到客户的服务器;反之,服务器下发到IP MODEM的数据,IP MODEM也会把接收到的数据透明地通过RS232/485发送到所连接的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客户终端设备与服务器间的通讯。

2.终端设备要求

理论上,要使用IP MODEM传输数据,对终端设备的要求主要只针对通讯接口,也就是带RS232或RS485的仪表或设备都可以使用IP MODEM实现远程组网传输数据。通常情况下包括(不限于):仪器仪表、PLC、单片机

3.服务器要求

一般情况下,凡是有网络接入的、可以上网的办公或非办公环境,都可以架设数据中心服务器。而服务器软件的通讯模块,可以是TCP/UDP 网络通讯,也可以是一些读取串口的软件,都可以与IP MODEM连接,并实现终端与服务软件之间数据的透明传输。

4.网络选择

无线蜂窝网络,主要指的是移动、联通、电信所提供的GPRS、CDMA、TD-SCDMA、CDMA2000、WCDMA等。就目国内的情况来看,三大运

(注:网络响应时间为数据包一个来回总共话费的时间)

四、 组网拓扑介绍

IP MODEM 组网是基于无线移动蜂窝网络,通过TCP/UDP 网络协议传输数据的C/S 网络架构网络系统。可以支持点到点、点到多点等组网通讯方式,并支持扩展短信功能和多种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的应用系统。 1. 基本组网拓扑介绍

1)服务器公网固定IP 方式

2)服务器公网浮动IP 方式

IP MODEM 支持连接域名的功能,在服务器端没有固定IP 的情况下,可在服务器端绑定域名。IP MODEM 可通过访问服务器端绑定的域名的方式连接到服务器。

3)APN(VPDN)专网方式

IP MODEM 支持APN(VPDN)功能,申请了APN(VPDN)网络的客户,可轻松通过IP MODEM实现终端与数据中心的组网通讯。

4)点对点方式

在只需要实现两个串口终端之间远程通讯的时候,可以使用点对点方式传输。

点对点传输,使用一个IP MODEM做为服务器,另一个IP MODEM作为客户端,客户端主动连上服务端IP MODEM建立传输链路,从而实现两个终端间的通讯。这种组网方式,要求服务器端的IP MODEM所插入的卡具有固定IP。

2.扩展组网拓扑介绍

1)多中心、主备中心、短信等组网扩展

设置为单中心,且主中心备份中心都有设置时,IP MODEM会首先连接主中心通讯,若主中心异常,IP MODEM会去连接备份中心,待主中心恢复后挂断备份中心,重新又连接主中心。

若有多中心时,I并且设置为多中心时,IP MODEM会连上所设置的所有中心,并且可实现多中心和IP MODEM间的通讯。

2)点对点应用组网扩展

在没有固定IP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通过第三方点对点服务器进行TCP转发的方式,实现点对点传输。

3)支持多种平台发布的应用型组网方式

IP MODEM 组网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后,服务器可以通过TCP、WEB等方式公布需要公布的信息或提供在线手机、点好、PDA等方

式查询和控制。

4)本地串口通讯模式到无线远程传输系统组网改造

若是现场已经终端设备已经通过RS232或485总线传输数据,现在想实现远程无线传输,可以使用IP MODEM+T2COM+

客户在用串口软件的方式实现。

a)工业短距离通讯模型

b)改造后的网络

五、应用行业

连接到具体方案

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一、什么是AP? AP即Access Point,中文称为“无线接入点”。无线接入点提供无线工作站对有线局域网和从有线局域网对无线工作站的访问。 常采用的组网方式 第一种:点对点模式 在两个有线局域网之间,通过两台无线AP使用点对点网桥模式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两个有线局域网之间通过无线方式的互连和资源共享,达到实现有线网络扩展的目的。这种方式可应用于公司的总部与分部,学校的总校与分校等两个点之间的联网方式。这种方式实测能达到10公里(两个点之间没有障碍物)。 点对点的连接拓扑图如下: 第二种:无线接入点(AP)模式 在此模式下,该设备相当于一台无线HUB.可实现无线之间、无线与有线之间的互访。 AP模式可以简单的把有线的网络传输转换为无线网络传输,如果您已经有了一台有线路由器,又想使用无线网络的话,那么这种方式恰好符合您的要求,连接拓扑图如下:

这种模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应用方案,这种模式下,你可以把AP看成是一个无线的交换机。这种方式使用起来是最简单的,AP安装好后,把网线插在AP上面即可,这种方式可以不用对TWL5401A进行设置,就直接可以无线上网了。因为TWL5401A的默认工作模式就是AP模式。 这种方式可以用笔记本直接进行无线接收,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笔记本能通过AP上网的最远距离为900米,这种方式上网,影响其距离的主要因素是笔记本无线网卡的发射功率较5401A的发射功率要小得多,5401A能把信号发送到较远的地方,但由于网卡的发射功率较低,而无法再收到信号,就算能收到信号,也无法使数据返回到AP端。 第三种:点对多点网桥模式 点对多点的无线网桥功能能够把多个分散的有线网络连成一体,结构相对于点对点无线网桥来说较复杂。点对多点无线桥接通常以一个网络为中心点,其它接收点以此为中心进行通信(TWL5401A在点对多点桥接模式时,最多支持六个远程点的接入)。 应用举例:比如一个公司有两个分部,两个分部的局域网要接入到总部的网络中来,这时可以用点对多点模式来实现这三个局域网的联网。 第四种:无线中继器模式 “无线中继器”模式可以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TWL5401A支持多级AP的无线中继方式:各AP之间可以通过设定MAC地址来互相连接。当两个局域网络间的距离超过无线局域网产品所允许的最大传输距离,或者在两个网络之间有较高、较大干扰的障碍物存在时,便可以采用无线中继方案来扩展无线网络覆盖。无线中继模式的连接拓扑图如下:

常见无线通信组网方式

常见无线通信组网方式 采用何种无线组网方式,比较合适、比较经济。我公司根据两年多来的行业应用推广经验,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的要求不同,提供几种比较实用的应用方案 GPRS/CDMA无线通信的移动性、实时在线、按流量计费、通信速度快、网络覆盖范围广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被行业应用所认识,逐步在行业内大量推广使用。在使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行业客户的问题:无线应用有哪些组网方式;采用何种组网方式,比较合适、比较经济。根据我们的行业应用推广经验,下面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的要求不同,提供几种比较实用的应用方案。 根据数据中心组网方式不同,无线组网方式可以有下面几种联网方式: 一、专线联网方式 联网拓扑图: 系统组成: A、业务处理系统:处理无线端末设备(无线终端、RTU+DTU、无线POS等)提交的各项业务数据 B、网关设备:桥接移动网络与业务处理系统间的通信通道,(可以是路由器、可以是路由器+防火墙、可以是路由器+银行网控器等设备) C、GPRS网关支持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桥接GPRS无线内部网络和客户间的网关设备。 D、GPRS网络:无线数据传输平台 E、基站:连接无线端末设备和GPRS无线内部网络的节点。 F、无线端末设备:可以是无线POS、无线终端以及嵌入式应用中的DTU设备 +各类嵌入式检测控制设备(RTU,比如环境监测设备、油田检测设备、污水监测设备等) 系统工程: 用户端: A、提供网关设备,并和无线运营商一道,调试网关设备和移动GGSN间的通信通路。 B、用户和无线运营商一道配置GGSN到用户网关设备间的VPN通道(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 C、增加防火墙(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视实际情况而定) D、调试端末设备应用程序 E、调试业务主机设备 移动运营商: A、提供到用户端的专线(或由用户从电信声请获得) B、配置GGSN,调通GGSN和用户网关设备的通信通路。 C、和用户一道配置GGSN到用户网关设备间的VPN通道(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 系统处理流程: 无线端末设备先通过基站以无线方式登陆到无线网络,获得IP地址,然后与业务处理中心建立TCP连接,数据由移动运营商的GGSN经数据专线连接至用户的数据中心。 系统特点: 数据安全性好;通信速度快;通信质量稳定;系统初期建设成本高;适合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二、企业公网联网方式 联网拓扑图:

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案

某大学新老图书馆无线桥接与无线局域网组网解决方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第一章无线局域网网概述 无线网络自诞生以来,已被公认为可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便利性及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在减少工作压力、改善生活水平乃至提高用户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信息的获得更为便利。信息的及时交换与传递显得非常重要,很多企业相继开办了分支机构,第二厂区等多个办公,生产点。而随着企业管理上的需求,需要将这些分散的点的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WLAN无线桥接就应运而生,以安全、方便、快捷、经济多项优点受到人们青睐,成为多点联网的首先方案。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取代旧时的双绞线构成局域网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要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壁里,而且可以随需移动或变化。它使用无线信道来接入网络,为通信的移动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潜在的手段,并成为宽带接入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无线局域网可以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 1.1无线局域网标准简介 IEEE 802.11b IEEE 802.11b标准是IEEE802.11标准的高速扩展,依然工作于2.4GHz频段。IEEE 802.11b的重要改变在于它在IEEE802.11协议的物理层中增加了两个新的速率:5.5Mb/s和11Mb/s。其所采用的调频技术是直序展频(DSSS)。为了提高通信速率,IEEE802.11b标准不再使用11bit长的Chipping-Barker序列,而是采用了CCK(互补码键控)调制技术。为了在有噪环境下也能保持较好的数据传输速率,IEEE802.11b采用了动态速率调节技术,允许无线设备在不同的环境下自动调整连接速度来弥补环境的不利影响。 IEEE 802.11a IEEE 802.11a由于传输速率可高达54Mbps,将可使用在更多的应用中,其安全性相对IEEE802.11b较高,而且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因此被视为下一代高速无线局域网络规格,802.11a选择具有能有效降低多重路径衰减与有效使用频率的OFDM为调变技术,并选择干扰较少的5GHz频段。 IEEE 802.11g 由于下一代规格IEEE 802.11a与目前的802.11b规格之间,频段与调变方式不同使得其

无线智能化设备技术参数

无线智能化设备技术参数 一、无线控制器 1.千兆以太网口数≥4个;并需提供1个RJ-45 Console管理口,提供USB接口数 ≥2,用于外接硬件设备 2.集中转发模式下最大可支持管理AP数≥72,单台设备最大可支持管理AP数≥ 600; 3.支持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802.11ac wave2、 802.11e、802.11h、802.11i、802.11k、802.11v等协议 4.支持802.1x、Portal、MAC地址认证、CA证书认证、WAPI、802.1X WEP等企 业认证,以及二维码审核认证、微信认证、短信认证、APP认证、临时访客账号、Facebook等外来访客认证方式; 5.支持对接移动办公平台进行用户认证,包括阿里钉钉、微信企业号、口袋助 理等主流平台,支持同步组织架构实现不同部门人员分配不同的上网权限策略,同时用户端可以直接通过APP或轻应用即可自助管理账号密码(提供后台功能截图证明); 6.支持接入终端操作系统智能识别,能识别安卓、ios、windows移动终端、 windows PC、MAC PC等接入终端, 7.支持智能无线网盾准入,设置只允许采用同品牌智能无线网盾的终端才能接 入(提供后台功能截图证明); 8.支持Portal认证页面自定义,包括页面展示信息、页面标题、文字描述、免 责声明等信息; 9.支持认证方式排序,实现同一个SSID不同认证方式,员工使用PC机登录认证 时默认显示账号认证,外来访客的移动终端登录认证时默认显示访客认证(微信、二维码等) 10.提供多种规则的页面推送方式,支持根据AP位置、时间计划、性别、运营商 类型、归属地等推送不同的Portal页面,实现不同效果的首页推送; 11.支持根据用户/接入AP/终端类型设置不同的跳转页面或URL,同时将用户名、 终端MAC、IP以及接入的AP/AP组等信息传递给网站,用于二次开发或统计分析

modbus无线数传模块功能与规格说明

modbus无线数传模块 功能与规格说明

1.MODBUS无线数传模块功能介绍 (3) 1.1模块功能 (3) 1.2部分功能详情 (3) 1.2.1核心功能 (3) 1.2.1.1数传模块modbus地址 (3) 1.2.1.2自组网 (4) 1.2.1.3告警 (4) 1.2.1.4安全 (4) 1.2.1.5电源管理 (4) 1.2.1.6Modbus功能特性 (4) 2.规格说明 (4)

1.modbus无线数传模块功能介绍 1.1模块功能 表1-1:模块功能 模块功能 核心功能无线通信功能频段可切换(例如:433/868 / 915 MHz) 数传模块modbus地 址地址可设置 主从机可配置模块可设为为master/slave 自组网能够形成mesh网络 波特率波特率可设置 告警告警状态 安全通信数据加密 电源管理UPS电源 1.2部分功能详情 1.2.1核心功能 1.2.1.1数传模块modbus地址 数传模块modbus地址与接入设备modbus地址统一分配。

modbus无线数传模块modbus地址设置: 通过硬件设置,如dip开关; 1.2.1.2自组网 slave模块上电后能与master模块自动组网,甚至可以为其它slave模块中继接入。 1.2.1.3告警 提供相关告警信息(如掉电,设备故障等) 1.2.1.4安全 数传模块无线传输数据加密。 1.2.1.5电源管理 设计UPS电源管理电路。 1.2.1.6Modbus功能特性 Function code Function codes descriptions 0x11Report slave id 0x03Read Holding Registers 0x06preset single register 提供寄存器地址列表 2.规格说明 modbus无线数传模块相关指标具体如下: 低功耗 数据传输模式: RTU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无线点对点常见问题

无线点对点常见问题 Contents Introduction 能以系统使用天线的什么类型? 链路两端的天线是否需要是大小或类型完全相同? 什么是天线增益?天线增益如何与模式或指向性关连? 什么是天线偏振? 什么是cross-polarization ? 如果和当我的天线正确调准,如何能告诉? 我的链路的路径通过另一条链路路径交叉。两条链路是否彼此将干涉? 我的链路的路径有通过路径运行垂线的一些电话和/或电源线。这些是否将影响链路? 我注意有在之间我要安装无线路由器接口和室外变换器的我的建立上已经安装的未使用的同轴电缆在。能否使用此电缆IF电缆? 我将安装未许可的链路。必须选择哪个天线偏振? 我刚刚获悉必须密封室外同轴电缆连接,但是我的链路是已经安装和可操作的。它太延迟以至于不能密封这些连接,并且必须当前打扰? 多少距离可以那里在,以英里,在链接两端上的天线之间? 双工机确实执行什么?为什么必须定购正确,特定一? 一般来说有关于天线或无线系统的所有安全注意事项 如何知道我是否需要分集选项?如果我需要它,必须使用什么样的天线? 有没有任何方式知道可能性有多大我将遇到冲突问题? Related Information Introduction 本文回答无线系统常见问题,并且包括面积例如天线、极化、干扰和安全。 Q. 能以系统使用天线的什么类型? A. 请使用是的所有天线: 指定工作以选择的或分配的载波频率。 q 指定在至少6或12兆赫带宽运行,如适当。 q 所有天线必须有50欧姆阻抗规格,并且几乎所有。大部分而言,您的天线选择根据增益和指向性需要的模式特性,反之根据范围(路径长度)的链路和拓扑(点到点或多点)。 Q. 链路两端的天线是否需要是大小或类型完全相同? A. 不例如,有在链路一端的天线架置安排只能物理的支持相对小的天线的案件,例如一或两英尺盘。链路要求一个更大的天线在另一边为正在考虑中的路径长度提供必要的天线增益。有时,一个高赢利,缩小的模式天线是必要在一端避免冲突问题,很可能不是关心在另一边。

基于wifi的无线组网技术

基于WIFI的无线网状(Mesh)组网技术 摘要: 目前, 无线局域网由于相对有线网络的众多优点受到广泛应用, 其中WiFi 因高效的工作能力而受到热捧, 但是WiFi 由于支持范围有限, 使得它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这里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不添加有线基础设施、扩大成本的情况下, 考虑将网上的无线设备作路由器使用, 对数据进行不断转发, 通过多个无线跳来进行组网, 即利用无线网状( Mesh)组网技术, 在低成本的条件下, 大大的扩展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考虑到无线网状组网技术在当前市场上的应用,其业务支持能力和性能方面的优势, 证明了想法提出的合理性机可行性。基于WiFi的无线网状(Mesh)组网技术不仅具有WiFi本身的优势, 还解决了W iFi 的覆盖范围小的问题, 因此会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无线网状网络;无线局域网;WiFi;无线跳 1.WiFi技术的探讨与研究 WIFI全称Wireless Fidelity,意思是无线保真技术。又称802.11b 标准,该技术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11Mbps,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带宽可调整为5.5Mbps、、2Mbps和1Mbps,带宽的自动调整,有效地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为:速度快,可靠性情况高,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米,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为76米到122米,方便与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的成本更低。同时它还能与已有的各种 802.11 DSSS 设备良好的兼容。 1.1 WIFI 现状及特点 WIFI 无线宽带计入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1)WIFI 的覆盖半径可达300 英尺左右,约合 100 米,办公室自不用说,就是在整栋大楼中也可使用。(2)传输速度快,虽然有时WIFI 传输的无线通信质量不是很好,但传输速率比较快,可以达到11 Mbps,如果无线网卡使用的标准不同的话,WIFI 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3)建网成本低:只要在机场、车站、咖啡店、图书馆等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设置“热点”,并通过高速线路将因特网接入上述场所。(4)更健康更安全:IEEE802.11 实际发射功率约 60~70 毫瓦,而手机的发射功率约 200 毫瓦至 1 瓦间,手持式对讲机高达 5 瓦,而且 WIFI 无线网络使用方式并非像手机直接接触人体,对人体的辐射较小,使用起来应该是绝对安全的。 1.2 WIFI 技术剖析 1.2.1 WIFI 的网络构成。站点(Station),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基本服务单元(Basic Service Set,BSS)。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最简单的服务单元可以只由两个站点组成。站点可以动态的连接(associate)到基本服务单元中。 分配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DS)。分配系统用于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Medium)逻辑上和基本服务单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开的,尽管它们物理上可能会是同一个媒介,例如同一个无线频段。接入点(Acess Point,AP)。接入点既有普通站点的身份,又有介绍如到分配系统的功能。扩展服务单元(Extended Service Set,ESS)。由分配系统和基本服务单元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是逻辑上,并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物有可能在

无线局域网组网浅析

无线局域网组网浅析 【摘要】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实现数据传输,具有简易灵活、综合成本低、扩展能力强的特点,在多种行业和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拥有良好的市场需求。本文详细阐述了无线局域网络组建的规划设计原则、覆盖方案以及网管、计费认证系统的网络结构部署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无线WLAN 规划设计 Analysis of WLAN Networking Construction He Qun (China Unicom Co.Ltd Fujian branch,Fuzhou,350007,China) ABSTRACT: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technology to achieve data transmission,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flexible,low comprehensive cost,expansion ability,in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and areas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space,has a good market. In this paper,the design principle,coverage scheme and network structure deployment method and experience of network management and billing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KEY WORDS:WLAN,data transmission;Networking Construction,Optimization

基于WIFI模块和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附代码)概述

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Project3课程设计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浦电子1203 组员姓名: 组员学号: 指导老师:武晓光,胡方强,包亚萍 袁建华,毛钱萍 2015年7月8日

目录 第一章阶段任务 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 1.1 时钟模块 1.2 最小单片机系统的原理 1.3 温度传感器DS18B20 1.4 串口 1.5 WIFI模块 第三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实现 2.1 WIFI模块设置 2.2 串口部分设置 2.3 调试与运行过程 第四章程序与框图 第五章小结

第一章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1天)1、了解课程所给的WIFI模块,并详细研读其说明书 2、复习单片机知识 (2天)1、了解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并设计其硬件模块 2、了解lcd1602显示模块,并设计其硬件模块 (2天)1、设计整合电路:5v转3.3v电路 2、串口通讯电路 第二阶段(4天)1、链接并完成整体电路图的设计,并检查 2、焊接电路并调试。 第三阶段(3天)1、根据设计的硬件模块设计程序 (1):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2):串口通讯模块 (3):WIFI传输与接收模块 (4):显示电路模块 (3天)2、将设计好的模块程序烧录到单片机内,调试 第四阶段:2天(2天)写报告

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 1.1时钟DS1302模块: 电路原理图:DS1302与单片机的连接也仅需要3条线:CE引脚、SCLK串行时钟引脚、I/O 串行数据引脚,Vcc2为备用电源,外接32.768kHz晶振,为芯片提供计时脉冲。 读写时序说明:DS1302是SPI总线驱动方式。它不仅要向寄存器写入控制字,还需要读取相应寄存器的数据。控制字总是从最低位开始输出。在控制字指令输入后的下一个SCLK时钟的上升沿时,数据被写入DS1302,数据输入从最低位( 0位)开始。同样,在紧跟8位的控制字指令后的下一个SCLK脉冲的下降沿,读出DS1302的数据,读出的数据也是从最低位到最高位。数据读写时序如图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xxx 摘要:介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AT89C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与无线数字电台接口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 一般的数字采集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将捕捉的现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编码后,为成数字信号,存入数据存储器,或送给微处理器,或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进行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就是一套利用无线手段,将采集的数据由测量站发送到主控站的设备。 关键字:无线数据传输,A T89C51单片机,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采集,信号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onents, AT89C51 Serial port works and wireless digital radio interface wi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in general, is to capture the scene through the sensor signal is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signals by analog / digital converter ADC sampling, quantization, encoding, in order to digital signals into data memory, or sent to the microprocessor, or send the data wirelessly to the receiver for proces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kind of a use of wireless means, to collect the data sent by the stations to the master control station equipment. 【Key words】: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AT89C51 Microcontroller,A / D converter,ADC sampling,Collection,Signal

点对点无线模拟量信号传输方案

点对点无线模拟量信号传输方案 4~20mA 无线变送器 、电压电流信号无线传输、基于Mesh 自组网技术、无线通信距离可灵活扩展。 ZSR3611无线模拟量终端提供1路模拟量输入,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工业现场的模拟量信号,提供 4~20mA 信号输入。可以采集工业现场的变送器输出的标准4~20mA 电流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传送,远端采用Modbus 协议,可以接入显示仪表、PLC 或DCS 等设备。 两台无线设备之间的可靠传输距离在1米~300米范围内均可使用,并可通过Mesh 方式扩展,既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也适合于点对多点而且分散不便于挖沟布线等应用场合,不需要编写程序,不需要布线,一般电工就可以调试使用。 ZSR3611 模拟量传输设备(Mesh 网状网技术)

产品特色 ■主要特征◆ 1-4个模拟量输入通道,输入信号是4~20mA电流信号或者0~5V电压信号 ◆ 1-4个开关量输入通道,输入信号是数字电平 ◆ 1-4个继电器输出通道 ◆采用Mesh网状网技术,有效传输距离可任意扩展 ◆电力ISM 开放频段470MHz,无需申请频点 ◆直流9~24VDC/1A供电,平均工作电流小于50mA 数据自动路由,中间节点收到数据,自动继续转发; 自动修复路径,节点原来的路径不通时,可以寻找新的路径连接网络 数据透明传输,插上即用,零设置、免二次开发; 具有较高的实时性,网络每增加一级增加100毫秒,用户可根据应用系统的具体要求灵活掌握; 完整的安全体系,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篡改。 ■产品优势◆可以直接代替有线变送器,实现无线遥测遥控 ◆可灵活分组使用,同一现场构建多无线总线,互不影响◆自动入网,上电后,节点可以自动寻找网络入网 ◆自动修复路径,最专业的自组网技术 ◆真正的自动跳频技术,超强抗干扰性能,适应恶劣环境◆具有较高的实时性,网络每增加一级增加100毫秒 ◆完整的安全体系,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篡改 ■技术参数◆调制方式GFSK ◆工作频率470-510MHz ◆发射功率10mW(50mW) ◆接收灵敏度 -110dBm ◆信道数 150 ◆子网数量无限制 ◆子网容量路由节点最大252,其余节点无限制◆发射电流<100mA ◆接收电流30mA ◆睡眠电流<5uA ◆接口速率1200/2400/4800/9600/19200 ◆模拟量 0-20mA/4-20Ma;0-5V;1-4通道 ◆ADC分辨率?10bit ◆接口类型TTL/RS232/RS485

教你如何组建无线局域网

教你如何组建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LAN)产业是当前整个数据通信领域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因其具有灵活性、可移动性及较低的投资成本等优势,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作为传统有线局域网络的补充和扩展,获得了家庭网络用户、中小型办公室用户、广大企业用户及电信运营商的青睐,得到了快速的应用。然而在整个无线局域网中,却有着种种问题困扰着广大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首先是该如何去组建无线局域网,这也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具体来分,组建无线局域网包括组建家庭无线局域网和组建企业无线局域网。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组建家庭无线局域网 尽管现在很多家庭用户都选择了有线的方式来组建局域网,但同时也会受到种种限制,例如,布线会影响房间的整体设计,而且也不雅观等。通过家庭无线局域网不仅可以解决线路布局,在实现有线网络所有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无线共享上网。凭借着种种优点和优势,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无线局域网上,也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开始组建无线局域网了,但对于新手而言却有着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将组建一个拥有两台电脑(台式机)的家庭无线局域网。 1、选择组网方式 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和有线局域网有一些区别,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选择对等网,即是以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为中心(传统有线局域网使用HUB或交换机),其他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进行通信 该组网方式具有安装方便、扩充性强、故障易排除等特点。另外,还有一种对等网方式不通过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直接通过无线网卡来实现数据传输。不过,对计算机之间的距离、网络设置要求较高,相对麻烦。

2、硬件安装 下面,我们以TP-LINK TL-WR245 1.0无线宽带路由器、TP-LINK TL-WN250 2.2无线网卡(PCI接口)为例。关闭电脑,打开主机箱,将无线网卡插入主板闲置的PCI插槽中,重新启动。在重新进入Windows XP系统后,系统提示“发现新硬件”并试图自动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并会打开“找到新的硬件向导”对话框让用户进行手工安装。点击“自动安装软件”选项,将随网卡附带的驱动程序盘插入光驱,并点击“下一步”按钮,这样就可以进行驱动程序的安装。点击“完成”按钮即可。打开“设备管理器”对话框,我们可以看到“网络适配器”中已经有了安装的无线网卡。在成功安装无线网卡之后,在Windows XP系统任务栏中会出现一个连接图标(在“网络连接”窗口中还会增加“无线网络连接”图标),右键点击该图标,选择“查看可用的无线连接”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会显示搜索到的可用无线网络,选中该网络,点击“连接”按钮即可连接到该无线网络中。 接着,在室内选择一个合适位置摆放无线路由器,接通电源即可。为了保证以后能无线上网,需要摆放在离Internet网络入口比较近的地方。另外,我们需要注意无线路由器与安装了无线网卡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因为无线信号会受到距离、穿墙等性能影响,距离过长会影响接收信号和数据传输速度,最好保证在30米以内。 3、设置网络环境 安装好硬件后,我们还需要分别给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以及对应的无线客户端进行设置。 (1)设置无线路由器 在配置无线路由器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随产品附送的《用户手册》,从中了解到默认的管理IP地址以及访问密码。例如,我们这款无线路由器默认的管理IP地址为192.168.1.1,访问密码为admin. 连接到无线网络后,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框中输入192.168.1.1,再输

HQAV智能无线终端产品说明书

HQ6006A智能无线终端 产品使用说明书 封面背景请沿用原来的版本! 制作时请打样提交华强公司确认!

HQ6006A智能无线终端产品使用说明书 (适合于V31/V35/V36/V37/V52/V53等系列HQ6006A智能无线终端) V3.0.1-Build-By HQITI 产品简介 欢迎您成为华强GPS大家庭一员! 恭喜您成为华强GPS智能无线终端产品的用户,我们非常感谢您选择了本款GPS 产品。 HQ6006A智能无线终端是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新一代高科技产品;通过本产品利用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电子地图(GIS)、移动通信网络(GSM / GPRS / CDMA)、计算机通信及自动控制等技术能提供您更加优质的卫星定位、移动通信、远程控制、信息传输等产品功能。 知识产权申明 本手册中所描述的华强GPS产品,可能包括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或其他媒体中的具有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和第三方版权的软件。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法律保护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和第三方软件供应商对版权软件的专营权,其中包括经销、复制具有版权的软件。因此,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对任何具有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版权的软件进行修改、反设计、经销或复制。此外,购买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产品并不意味着直接或间接地承认买方拥有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与任何第三方软件供应商所拥有的版权、专利权和专利使

用权,但产品销售法规定的普通产品,不具有专有权的产品和具有免费特许权的产品除外。 如下标识归属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所有,任何个人和组织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不得随意使用或篡改: ※如本手册所述内容与您的GPS智能无线终端不符,请以智能无线终端为准。 ※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拥有本手册的最终解释权。 ※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保留修改技术规则而不事先通知的权利。 ※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保留修改本手册内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2000-2007,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公司网址: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86-1199 注意事项 1、用户安装设备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2、安装设备前请先插入SIM或UIM卡,否则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3、请先确认所有设备和连线连接正确后再接主机电源。切勿在主机上电的情况下安装或拆卸。如发现有遗漏线或误接,请先切断电源,否则容易损坏设备。 4、建议在指定的安装地点安装本设备,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请立即到指定维修点维修。在非指定安装点或维修点安装、维修,造成的设备损坏不在产品保修范

2.4G无线数传模块电路

2.4G无线数传模块电路 2.4G无线模块概述2.4G无线模块(英文:2.4Ghz RF transceiver ,receiver module)工作在全球免申请ISM频道2400M-2483M范围内,实现开机自动扫频功能,共有50个工作信道,可以同时供50个用户在同一场合同时工作,无需使用者人工协调、配置信道。同时,可以根据成本考虑,选择50米内、150米、600 米多种类型无线模块。接收单元和遥控器单元具有1键自动对码功能,数字地址编码,容量大,避免地址重复。VT-CC2510-M1 无线模块采用TI chipcon高性能无线SOC芯片CC2510开发。是一种完整的低成本、高度集成2.4GHz收发器,专为低功耗无线应用设计。 基本特点 ·高性能和低功耗的8051微控制器核 ·2400-2483.5MHz 低成本低功耗无线收发模块 ·SMD元件24mm×29mm×2.2 mm,内置PCB天线,体积小 ·支持2-FSK/GFSK/MSK ·可编程控制的输出功率,对所有的支持频段可达+1dBm ·可灵活配置多种通讯信道,快速频点切换特点,可满足跳频系统的需要 ·可编程配置传输数率1.2k - 500 kbps ·低功耗3.3V 供电 ·RSSI输出和载波侦听指示 几种2.4G无线数传模块介绍无线数传按传输速率区分,分为低速数传模块和高速数传模块两大类,低速数传模块使用的载频均较低,一般都在315MHz,433MHz和915MHz这几个频段,所以一般最高传输速率均不大于150kB/s。 但这些使用在UHF频段无线设备,载波仍具有一定的穿透和绕射能力,传送距离相对较远,最大可达数百米,这是它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其固存的缺点,因为工作频率低,工业干扰大,同时大量的汽车无线遥控(锁)均使用这个频段,干扰相对严重,这在技术上严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89C51)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 班级:11 学制: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总体设计 (2) 1.1设计技术背景 (2) 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 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 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 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 1.2.2 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 1.2.3 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 1.2.4 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 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

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 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 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 3系统软硬件设计 (8) 3.1 硬件设计 (8) 3.1.1 概述 (8) 3.1.2 电路原理 (9) 3.1.3 SPI接口配置 (9) 3.2 软件设计 (12) 3.2.1 概述 (12) 3.2.2 发射程序 (13) 3.2.3 接收程序 (17) 4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Abstract (23)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 指导教师: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 引言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比如智能化小区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可以说,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在一些单片机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是安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现场或野外。采集到的数据通信传输到手持终端, 然后通过手持终端送到后台机(PC机)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这样,数据采集装置与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解决通信问题。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相比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电线电缆,并且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无线数据传输因其传输距离远和受障碍影响小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各种专用无线数据传输集成电路和无线数据传输发射和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的不断涌现,使许多复杂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变得愈来愈简单,而且工作稳定性可靠。本文介绍利用单片机以及发射/接收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1. 无线组网 组网要求:在局域网内用无线的方式组网,实现各设备间的资源共享。 组网方式:在局域网中心放置无线接入点,上网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 2 . 点到点连接 ①单机与计算机网络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单机上加装无线网卡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②计算机网络间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远端计算机网络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3 . 点到多点的连接 ①异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三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和 C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B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在 A 网加装另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C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的第二个定向天线相对。 ②同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 D 四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 C 网、 D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全向天线,在 B 网、 C 网、 D 网各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 A 网与 B 、 C 、 D 三网以相同的频率建立连接。 4 . 面向区域的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为在此区域内的移动设备提供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方式:在区域内进行基站选点,在每个基站放置无线接入点外接全向天线,形成多个互相交叠的蜂窝来覆盖要联网的区域。移动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即可享受在此范围内的移动联网服务。 5. 中继连接 ①跨越障碍物的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地理位置间有障碍物,不存在微波传输所要求的可视路径。 组网方式:采用建立中继中心的方式,寻找一个能同时看到两个网络的位置设置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②长距离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距离超过了点对点连接能达到的通信距离。 组网方式:在两个网络间建立一个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6 . 网状网连接 无线网状网是纯无线网络的系统,网络内的各个 AP 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道直接相互连接。 相互间无线连接的 AP 数量可以不受限制。通常一个城市里面可以有上万台 AP 同时在

组建无限局域网的方法

尽管现在很多家庭用户都选择了有线的方式来组建局域网,但同时也会受到种种限制,例如,布线会影响房间的整体设计,而且也不雅观等。通过家庭无线局域网不仅可以解决线路布局,在实现有线网络所有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无线共享上网。凭借着种种优点和优势,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无线局域网上,也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开始组建无线局域网了,但对于新手而言却有着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将组建一个拥有两台电脑(台式机)的家庭无线局域网。 1、选择组网方式 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和有线局域网有一些区别,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选择对等网,即是以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为中心(传统有线局域网使用HUB或交换机),其他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进行通信该组网方式具有安装方便、扩充性强、故障易排除等特点。另外,还有一种对等网方式不通过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直接通过无线网卡来实现数据传输。不过,对计算机之间的距离、网络设置要求较高,相对麻烦。 2、硬件安装 下面,我们以TP-LINK TL-WR245 1.0无线宽带路由器、TP-LINK TL-WN250 2.2无线网卡(PCI接口)为例。关闭电脑,打开主机箱,将无线网卡插入主板闲置的PCI插槽中,重新启动。在重新进入Windows XP系统后,系统提示“发现新硬件”

并试图自动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并会打开“找到新的硬件向导”对话框让用户进行手工安装。点击“自动安装软件”选项,将随网卡附带的驱动程序盘插入光驱,并点击“下一步”按钮,这样就可以进行驱动程序的安装。点击“完成”按钮即可。打开“设备管理器”对话框,我们可以看到“网络适配器”中已经有了安装的无线网卡。在成功安装无线网卡之后,在Windows XP系统任务栏中会出现一个连接图标(在“网络连接”窗口中还会增加“无线网络连接”图标),右键点击该图标,选择“查看可用的无线连接”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会显示搜索到的可用无线网络,选中该网络,点击“连接”按钮即可连接到该无线网络中。 接着,在室内选择一个合适位置摆放无线路由器,接通电源即可。为了保证以后能无线上网,需要摆放在离Internet网络入口比较近的地方。另外,我们需要注意无线路由器与安装了无线网卡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因为无线信号会受到距离、穿墙等性能影响,距离过长会影响接收信号和数据传输速度,最好保证在30米以内。 3、设置网络环境 安装好硬件后,我们还需要分别给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以及对应的无线客户端进行设置。 (1)设置无线路由器 在配置无线路由器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随产品附送的《用户手册》,从中了解到默认的管理IP地址以及访问密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