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 一课一练 同步练习册 基本功训练 四年级下册_12

北京版小学数学 一课一练 同步练习册 基本功训练 四年级下册_12
北京版小学数学 一课一练 同步练习册 基本功训练 四年级下册_12

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数学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和拼搏能力。今天本人就与大家分享: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一 1) 39+50= 2) 60+38= 3) 6+70= 4) 48+20= 5) 40+17= 6) 33+60= 7) 23+40= 8) 34+50= 9) 43+30= 10) 30+20= 11) 50+46= 12) 20+22= 13) 50+31= 14) 19+70= 15) 51+40= 16) 40+40= 17) 48+50= 18) 31+30= 19) 30+50= 20) 20+48= 21) 60+34= 22) 80+18= 23) 14+80= 24) 18+30= 25) 4+80= 26) 40+6= 27) 0+60= 28) 30+35= 29) 10+79= 30) 10+24= 31) 5+50= 32) 50+29= 33) 13+50= 34) 40+24= 35) 40+40= 36) 45+50= 37) 10+51= 38) 30+20= 39) 40+40= 40) 33+40= 41) 21+20= 42) 18+60= 43) 40+50= 44) 20+50= 45) 50+23= 46) 30+10= 47) 42+30= 48) 39+30= 49) 30+70= 50) 60+10= 51) 50+21= 52) 68+30= 53) 60+34= 54) 16+40= 55) 40+31=

56) 15+70= 57) 50+38= 58) 80+3= 59) 34+30= 60) 10+42= 61) 70+20= 62) 0+69= 63) 43+30= 64) 30+36= 65) 47+30= 66) 30+46= 67) 80+11= 68) 31+60= 69) 32+50= 70) 24+40= 71) 10+89= 72) 30+42= 73) 2+40= 74) 35+40= 75) 31+40= 76) 38+40= 77) 60+4= 78) 10+54= 79) 40+33= 80) 22+10= 81) 11+20= 82) 39+40= 83) 70+2= 84) 10+12= 85) 50+49= 86) 20+34= 87) 20+43= 88) 50+33= 89) 90+9= 90) 60+21= 91) 16+80= 92) 40+43= 93) 10+21= 94) 40+30= 95) 20+60= 96) 35+40= 97) 28+60= 98) 45+40= 99) 40+28= 100) 40+30= 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二 一、算一算 5+6-8= 16-0-16= 8-8+3= 7+1+4= 17-10-7= 16-9= 20+0-9= 10+6-10= 12-8= 11+0-7= 20-1= 9+9-0= 13-5+7= 17-8-8= 15+1-9= 11+0-0= 14+6-8= 15-8-7= 18+1+1= 7+9-8= 二、填空 1、一个两位数,左边的数是( )位,右边的数是( )位。 2、1个一是( )

2020-2021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附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要使□21×41的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A. 4 B. 3 C. 2 2.两个因数的积是150,如果两个因数同时乘3,积是()。 A. 150 B. 450 C. 600 D. 1350 3.下面的算式中,结果在9000左右的是()。 A. 309×38 B. 29×302 C. 42×301 D. 23×296 4.下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A. 6条 B. 8条 C. 2条 5.如图,根据∠1的度数估计∠2。∠2大约是()。 A. 20° B. 40° C. 55° D. 80° 6.下面各角,()最大。 A. B. C. 7.“水立方”的占地面积约为8公顷,()个“水立方”的占地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A. 125 B. 75 C. 50 D. 25 8.深圳欢乐谷是华侨城集团新一代大型主题乐园,其占地面积约为35() A. 平方米 B. 公顷 C. 平方千米 D. 千米9.边长是200米的正方形草地的占地面积是4()。 A. 平方米 B. 公顷 C. 平方千米 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计数单位。 B. 最小的自然数是1。 C. 604000是由6个十万和4个千组成的。 11.下面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是()。 A. 3021000 B. 3200010 C. 3201000 D. 3020100 12.下面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是()。 A. 3000300 B. 3000030 C. 330000 二、填空题 13.两个因数的积是36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册数学学科全册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 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 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 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 到充分发展。 本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 依据, 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数学第七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20分) 1.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 2.用0、2、5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 3.7496100读作( ),约是( )万. 4.三千六百万零七十写作( ). 6.由( )和( )组成. 7.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是24,被减数是( ). 8.72个组成的数是( ). 9.9000公顷=( )平方千米. 10.3平方千米=( )平方米. 11.一个数千位和百分位上都是“9”,其余各位均为“0”,这个数是( ). 12.写成分数是( ). 13.被除数等于除数( )商. 14.两个因数的积是96,其中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 ). 15.499000约等于( )万. 16.万级上的计数单位有( ). 二、判断(16分) 1.亿以内数的读法,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 ) 2.整数都比小数大.( )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 ) 4.读作:八十点八十. ( ) 5.积一定比因数大. ( ) 6.4角8分等于元. ( ) 7.3700÷200商是18余数是1. ( ) 8.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 ) 三、计算(18分) ①8256÷258 ②107×39③321×109 ④8897÷31⑤22119÷219⑥96×315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①728+199 ②637-201 ③16×25 ④420÷35⑤36×5×4⑥720÷8÷9 五、应用题(28分)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优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2数学第八册教案 第八册教案 题目:《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环境、生活化 信息技术:IT是Intern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 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是指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通过人——机(网)——人互动的方式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使之不仅成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又可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使其实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功能,在课堂上发挥作用。信息技术环境与学科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使教师教的轻松、高效,而且可以使学生学得愉快、优质。 生活化:“生活化”是将抽象的数学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实现数学向生活的回归。强调将数学对象化为现实原则,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数学,小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课题基本情况说明: 课题类别: 教师课题 课题组成员: 三、问题的提出 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知识时,能主动寻找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促使转化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利用生活资源,让数

最新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最新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 小朋友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一半儿了,你的数学学得怎么样呢?你一定想知道吧?好!那就马上进入数学王国吧! 一、(共21分) 1.看数继续画.(3分) 2.找规律填数.(6分) 3.填一填.(8分) (1)填“>”、“<”或“=”(4分) 6 ○4 7○7 0○1 3+3○ 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分) □<2 9>□ 3=□ □+ 3=5 4.比一比(4分) 长得高的画“√”,矮的画“○”. 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二、(共30分) 5.算一算,并给得数是3的格子用铅笔涂上颜色.(14分) 3+7=8+2=3+6= 9-4-3= 8-2=1+9= 7-4= 3-0= 6-3+4= 5+4= 6-6=9-7= 6.照样子填上合适的数(8分) 7.找朋友.(8分) 7-4 2+8 5+2 7+2 4+4 6+4 10-1 3-0 3+5 10-3 三、(共10分) 8.把一类的用线连起来(6分)

9.把不是一类的用△圈上.(4分) 四、(共39分) 10.看一看(10分) (1)男生( )人,女生( ) 人,一共( )人. □+□=□ (2)男生比女生多( )人. □-□=□ 11.算一算(12分) □○□=□□○□=□ 12.试一试(6分) 车上有10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

13.想一想(5分) 已经钓到3条了,再钓 到几条才能够10条呢? □○□=□我算出来了,再钓到□条鱼就够10条了. 14.(6分)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用一道算式表示. □○□=□ 亲爱的小朋友,你已经顺利地走出数学王国,你成功了!那么你对数学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的真实感受画上“√”号 (1)数学太没意思了!( ) (2)数学真有趣!( ) (3)数学真有用!( ) (4)我最怕数学考试!( ) (5)我最喜欢上数学课.( )

【北京市】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计算题 18-8-1= 16-6-2= 18-8-2= 19-9-7= 15-5-6= 16-6-7= 14-4-9= 19-9-3= 19-9-4= 12-2-8= 11-1-1= 18-8-2= 12-2-4= 12-2-6= 14-4-5= 18-8-2= 13-3-1= 15-5-4= 17-7-9= 13-3-5= 17+3= 18-7= 0+4= 16-11= 3+17= 19-0= 12-2= 14-13= 19-1= 17-3= 2+7= 10+4= 17-11= 10+10= 16-16= 12+0= 8-3= 16-12= 14+4= 18-0= 10-2= 9+7= 6+8= 5+9= 12-4= 7+9= 20-2= 11-2= 20-3= 9+8= 18-9= 20-9= 12-7= 10-8= 17-8= 9+2= 8+3= 6+8= 9+2= 6+9= 10+5-7= 11-6+1= 18-3-15= 4+5-2= 6+1+10= 11-6-5= 6+8-8= 15-14+17= 4+2+0= 15-8+2= 9+9+1= 14-8-6= 3+8+4= 14-14+5= 16-8+1= 3+4-6=

10-4-6= 14-14+11= 5-3-2= 19-17-1= 8+2-9= 2+8-8= 3+7-3= 4+6-1= 5+5-3= 6+4-4= 1+9-9= 3+7-5= 3+7-7= 6+4-8= 2+8-5= 5+5-5= 5+5-7= 7+3-3= 6+4-9= 5+5-3= 1+9-6= 8+2-5= 6+4-6= 8+2-4= 8+3+0= 8+2+9= 4+3+6= 11+1+6= 3+2+9= 1+14+2= 13+0+2= 7+5+1= 15+2+3= 1+8+5= 1+12+3= 9+1+10= 7+13+0= 8+3+6= 1+4+2= 0+16+1= 3+9+1= 0+10+7= 2+9+1= 0+4+9= 11-6-5= 6-1-0= 17-7-8= 20-3-6= 12-5-4= 17-6-1= 9-4-4= 16-13-1= 19-7-11= 18-13-4= 20-12-5= 15-2-8= 5-3-0= 18-5-8= 16-6-7= 10-1-8= 7-4-3= 13-9-3= 19-4-6= 12-9-1= 19 - 9= 11 - 9= 16 - 9= 17 - 9= 18 - 9= 16 - 9= 13 - 9= 16 - 9= 12 - 9= 19 - 9= 18 - 9= 11 - 9=

2020-2021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星期天妈妈要做的家务事是:烧开水沏茶10分钟,拖地20分钟,用洗衣机洗衣服30分钟,晾衣服5分钟.妈妈合理安排做事的最快时间是()分钟. A. 30 B. 35 C. 65 2. 下面是阳光小学和实验小学学生四到六年级近视人数统计图。根据统计情况估计一下,哪个小学的近视人数更多? A. 阳光小学 B. 实验小学 C. 不能确定 3.580人坐车,每45人一辆车,至少需要()辆车。 A. 12 B. 13 C. 14 D. 15 4.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两条折痕的关系是()。 A. 互相平行 B. 互相垂直 C. 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 5.用乘法竖式计算257×23时,应先算()。 A. 23个257 B. 20个257 C. 3个257 6.下图中有()个角。 A. 1 B. 2 C. 3 7.新田县的土地面积约1022() A. 平方米 B. 公顷 C. 平方千米 8.在67后面添()个0,这个数是六千七百万。 A. 4 B. 5 C. 6 D. 7 二、填空题 9.一个平底锅中,每次只能放2张饼.一张饼要烙两面,烙熟一面需要2分钟.烙熟3张饼至少要花________分钟,烙熟7张饼至少要花________分钟. 10.下面是前进小学六年级(1)班上学期期末体育考试成绩的统计图.

①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________人; ②优的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________倍。 11.平行四边形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个篮球43元,375元最多可以买________个,还剩________元。 13.如果□×18=306,那么□×9=________,□×216=________。 14.10点整,时针和分针成________角,是________度。 15.修一条长40千米、宽25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________公顷,合________平方千米。 16.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为十三亿三千九百七十二万四千八百七十二人,横线上的数写作________,最高位是________位.全国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常住人口达104303132人,横线上的数读作________,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约________人.赣州市人口总数为6855911人,从左起,第一个“5”表示5个________,赣州市人口总数精确到万位约________人. 三、解答题 17.有一堆火柴,甲先乙后轮流每次取走1~3根.取完全部火柴后,如果甲取得火柴总数是偶数,那么甲获胜,否则乙获胜.试分析这堆火柴的根数在1~11根时,谁将获.18.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选班长,得票情况如下. 姓名王明李红张冬林江 票数3015205 (1)根据上面统计表,完成条形图.

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等级 得分 小朋友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一半儿了,你的数学学得怎么样呢你一定想知道吧好!那就马上进入数学王国吧! 一、(共21分) 1.看数继续画。(3分) 2.找规律填数。(6分) 785 3.填一填。(8分) (1)填“>”、“<”或“=”(4分) 6○4 7○7 0○1 3+3○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分) □<2 9>□3=□□+3=5 4.比一比(4分) 长得高的画“√”,矮的画“○”。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二、(共30分) 5.算一算,并给得数是3的格子用铅笔涂上颜色。(14分) 3+7=8+2=3+6= 9-4-3= 8-2=1+9=7-4=3-0= 6-3+4= 5+4=6-6=9-7= 6.照样子填上合适的数(8分) 7.找朋友。(8分) 7-4 2+8 5+2 7+2 4+4 6+4 10-1 3-0 3+5 10-3三、(共10分) 8.把一类的用线连起来(6分)

9.把不是一类的用△圈上。(4分) 四、(共39分) 10.看一看(10分) (1)男生( )人,女生( ) 人,一共( )人。 □+□=□ (2)男生比女生多( )人。 □-□=□ 11.算一算(12分) □○□=□□○□=□ 12.试一试(6分) 车上有10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

13.想一想(5分) 已经钓到3条了,再钓 到几条才能够10条呢 □○□=□我算出来了,再钓到□条鱼就够10条了。14.(6分)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用一道算式表示。 □○□=□ 亲爱的小朋友,你已经顺利地走出数学王国,你成功了!那么你对数学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的真实感受画上“√”号 (1)数学太没意思了!( ) (2)数学真有趣!( ) (3)数学真有用!( ) (4)我最怕数学考试!( ) (5)我最喜欢上数学课。( )

【5套打包】北京市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1)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人教新课标 一、直接写得数。(12分) 2+3= 5+3= 7-3= 10-7= 14-4= 4+6= 10+9= 9-9= 9+8= 11-6= 5+9= 13-4= 3+9= 7+7= 17-8= 15-9= 10+3= 16-10= 10-0= 2+14= 10-3-7= 9-2+6= 10-7+3= 7+0+6=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30分) 1.数一数,填一填。 2.1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1的数是( )。 4.和1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在○里填上“>”、“<”或“=” 9○8 6+9○14 13-7○8 9+4○9-4 15-9○15- 6 5+6○6+5 6. ( ) ( ) ( )

一共有( )只动物。从左边数, 排第( );从右边数, 排第( )。 前面有( )只小动物, 后面有( )只小动物。 7. ( )+4 = 9 14-( ) = 10 ( )+( )=11 8. 按规律填一填。 (1) (2) □ ○ △ □ ○ △ □ ○ △ ( )( ) 9.比一比。 (1)下面哪种水果重? (2)在最高的动物下面画 在重的下面画“√”。 “√”,在最矮的动物下面画“○”。 三、圈一圈。把每行中不同类的圈出来。(6分)

四、选一选。右面的哪一幅照片是小明看到的?请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4分) 五、数一数,填一填。(8分) 六、看图列式计算。(16分) (1)(8分) ( )+( )=( ) ( )+( )=( ) ( )-( )=( ) ( )-( )=( ) (2)(4分) (3) ( ) ( ) 15支 (辆) (支)

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数学第七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20分) 1 ?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 2 .用0、2、5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 ). 3. 7496100读作( ),约是( )万. 4?三千六百万零七十写作( ). 二、判断(16分)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10倍,积也扩大10倍.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②637 - 201 ⑤36X5X 4 五、应用题(28分) 1. 亿以内数的读法,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2. 整数都比小数大. 4. 80.80读作:八十点八十. 5. 积一定比因数大. 6. 4角8分等于0.48元. 7. 3700 -200商是18余数是1. 8. 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三、计算(18分) ①8256*258 ④8897-31 ②107X39 ⑤22119-219 ③321X 109 ⑥ 96X 315 6. 7. 0.89 由( )0.1 和( 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是 )0.01组成. 24,被减数是( 8. 9. 72个0.01组成的数是( 9000公顷=( )平方千). 10. 3平方千米=( )平方米. 11 ?一个数千位和百分位上都是 “ 9,”其余各位均“0”这个数是( 12. 0.37写成分数是 ). 13?被除数等于除数 14?两个因数的积是 96, 15. 499000 约等于( 16. 万级上的计数单位有 )商. 其中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 )万. ). 3. ①728+199 ④420*35 ③16X25 ⑥720^8^9

2020-2021年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认识11~20各数》 (3)及全册教案(两套)

11到20各数的认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 2.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 3.初步掌握11—20以内数的顺序。 4.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 5.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6.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7.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装在小盆里,12根,每人一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机器猫]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猫: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快儿学习,你们愿意吗? 猫: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叮当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点评】小朋友每天都会得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用数一数小叮当获得了几朵小红花,来创设“数到10朵再数下去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数”这样一个情境,既贴近学生,又真实自然。 二、实践操做,初步认识11—20各数。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师: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就在小盆里,数一数你有几根小棒,在桌上排成一排。(小盆里都是12根小棒) 学生汇报,指名2人把小棒拿到讲台上数一边。 师:再来看看小叮当有多少根小棒?[电脑出示12根小棒]我们也来帮它数一边。 学生数 猫:每次都要这样数,太麻烦了,我有一个摆小棒的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我有十几根小棒。 师:小朋友,小叮当到底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他有十几根小棒呢,猜到的小朋友也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让自己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有十几根小棒。 还没有猜到的也可以跟同座商量一下再摆。 学生活动,汇报两人展示 师:你们看看谁的方法最好?小叮当和他想的一样吗? [电脑演示捆的过程]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看谁摆的最快。 学生活动 师:刚才我们把多少根小棒捆成一捆的? 师:10根小棒就是几个一根?一起来数一数。捆成一捆,就变成了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 学生齐读:10个一是1个十。 师: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个一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十二根小棒了。谁来说一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 【点评】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再摆一摆、捆一捆、说一说的 经历中,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在操作活动中变得具体直观,易于接受。 师:再添上3根,现在有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师:再去掉1根,现在有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师:想摆出17根,应该添上几根? 师:想摆出16根,应该怎么办? 2.摆一摆、说一说: 师:下面,同桌的两个小朋友把小棒放在一起,我们来跟小叮当做游戏。 猫:[电脑出示文字:摆出11根小棒]

北京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B卷)

北京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 . 下面各组中都有一个不符合规律,把它圈出来。 (1) 24684567681012 (2) 97531113151712141618 2 . 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和(______). 3 . 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数字,走了________秒,走了8个数字是走了________秒. 4 . 小军的岁数比9大,但又比12小,而且是个双数,小军是(____)岁。 5 . 动物认时间。(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改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13的“3”在(______)位上,表示(______)个(______),“1”在(______)位上,表示(______)个(______),它后面相邻的一个数是(______)。

7 . 根据图片写1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8 . 小新跑60米要12(_____)? 9 . 数一数,填一填。 三角形有()个,正方形有()个,长方形有()个,圆形有()个,轴对称图形有()个。 10 . 用每组的三个数字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8 7 15 二、判断题 11 . 被减数是17,减数是8,差是7.(_____) 三、计算题

12 . 看图列式计算 13 . 看图列式。 13只 -= 四、解答题 14 . 看图列式计算. = 15 . (1)一共有几只蝴蝶?□×□=□()

北京市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北京市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看谁算得都对。(20分) (共1题;共20分) 1. (20分) (2019一上·黄岩期末) 直接写出得数。 8-3= 9+5= 6+4= 7-7= 10+1+6= 2+2= 8+8= 12+1= 4-2= 6-2+6= 7+3= 5+1= 4+6= 16-6= 8+7-5= 8-7= 9-1= 8+3= 6-2= 10+4+6= 8-4= 12-0= 7+1= 15-2= 5+10-5= 12-2= 6+10= 8-1= 6+9= 7-3-1= 9+6= 10+9= 9+7= 10+7= 9-2+2= 12-1= 4+2= 8+10= 7-1= 9+4+4= 二、你能正确填写的。(共50分) (共17题;共50分) 2. (6分)看图写数与读数。 (1) 写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

(2) 写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 (3) 写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 3. (2分) (2019一上·陇南月考) 18的十位上是________,个位上是________。 4. (2分) (2018一上·福田期末) 6个一和1个十是________ ,它比15________ 。 5. (2分)填一填。 (1) 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________。 (2) 2个十是________。 (3) 9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________。 (4) 12里面有________个一和________个十。 (5) 17里面有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个一。 6. (1分)一根铁丝长24厘米,将它焊接成一个宽和高都是1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是________厘米. 7. (3分) (2018一上·云南月考) 10前面的一个数是________,后面的一个数是________。 8. (2分)直接写得数: 8+7=________ 9-6=________ 6+10=________ 4+7=________ 11-10= ________

2020年北京市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附答案

2020年北京市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不是一类的是()。 A. B. C. 2.________是正方体. () A. B. C. D. 3.()最难堆起来. A. 球体 B. 长方体 C. 圆柱体 D. 正方体4.每只动物分得20个苹果,谁先吃完? A. 小兔 B. 小猴 C. 同时 5.一个一个地数,数到99,再往下数一个数是( )。 A. 90 B. 98 C. 100 6.1629后面第三个数是() A. 1631 B. 1632 C. 1633 7.左边数起的第6个,就是右边数起的第()个。 A. 2 B. 3 C. 4 D. 5 8.小狗跑在最()面。

A. 上 B. 下 C. 前 D. 后9.小明站在阳台上面向东方,她向左转,面向()方 A. 东 B. 西 C. 北 10.多的是() A. B. 11.0是最小的() A. 自然数 B. 奇数 C. 质数 D. 合数12.数一数,图中表示数字()。 A. 2 B. 4 二、填空题 13.填一填,注意把数写漂亮。

14.数一数。 ________个,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 15.填上合适的算式。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16.小动物坐火车。 的前面有________只小动物;的前面是________,后面是________:从左 数,是第________个;从右数,是第________个。 17.小飞走在小刚的前面,小红走在小飞的前面,那么小飞走在小红的________面,小刚走在小飞的________面,小红走在小刚的________面。 18.填数。 3>________ 4<________ 1<________ 5>________ ________=2 ________>0 4>________ 2<________ 19.第4和第9之间有________个数。 20.看图写数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4分,11题2分) 1. 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 2089360=()万≈()万 3. 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小数是(),和原来的小数相差()。 4. 8个一,3个百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5. 3和合起来是(),读作()。 6. 用0、2、3、7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简三位小数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7. 盒子里有3个白球,2个黄球和一个红球,任意摸一个,会有()种可能性,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8. 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8摄氏度,记作(),夜间最低气温是零下摄氏度,记作()。 9. 是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0. =( )kg 6km5m=( )km 48cm=( )m =( )t( )kg 11. 把、、、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和的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一样。() 2. 去掉小数点后,原数就扩大了100倍。() 3.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4. 小数的后面填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 如果在盒子里放入3个黄球和一个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 4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 1. 把改写成大小不变、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A、 B、4.06 C、 2. 把一个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去掉,这个小数就()。 A、缩小100倍 B、扩大100倍 C、不变 3.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一定()。 A、相交或平行 B、垂直或平行 C、垂直 4. 比大比3小的数()。 A、不存在 B、有一个 C、有无数个 5. 请你把观察到的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从上面看是的有(); (2)从正面看是的有(); (3)从侧面看是的有()。 四、我会算:(20分) 1. 竖式计算( 8分) += = 验算 += 2. 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 +++

(完整版)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 题号一二三四等级 得分 小朋友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一半儿了,你的数学学得怎么样呢?你一定想知道吧?好!那就马上进入数学王国吧! 一、(共21分) 1.看数继续画。(3分) 2.找规律填数。(6分) 7 8 5 3.填一填。(8分) (1)填“>”、“<”或“=”(4分) 6○4 7○7 0○1 3+3○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分) □<2 9>□3=□□+3=5 4.比一比(4分) 长得高的画“√”,矮的画“○”。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二、(共30分) 5.算一算,并给得数是3的格子用铅笔涂上颜色。(14分) 3+7=8+2=3+6= 9-4-3= 8-2=1+9= 7-4= 3-0= 6-3+4= 5+4= 6-6=9-7= 6.照样子填上合适的数(8分) 7.找朋友。(8分) 7-4 2+8 5+2 7+2 4+4 6+4 10-1 3-0 3+5 10-3 三、(共10分) 8.把一类的用线连起来(6分)

9.把不是一类的用△圈上。(4分) 四、(共39分) 10.看一看(10分) (1)男生( )人,女生( ) 人,一共( )人。 □+□=□ (2)男生比女生多( )人。 □-□=□ 11.算一算(12分) □○□=□□○□=□ 12.试一试(6分) 车上有10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

13.想一想(5分) 已经钓到3条了,再钓 到几条才能够10条呢? □○□=□我算出来了,再钓到□条鱼就够10条了。14.(6分)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用一道算式表示。 □○□=□ 亲爱的小朋友,你已经顺利地走出数学王国,你成功了!那么你对数学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的真实感受画上“√”号 (1)数学太没意思了!( ) (2)数学真有趣!( ) (3)数学真有用!( ) (4)我最怕数学考试!( ) (5)我最喜欢上数学课。( )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及学习方法.docx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 及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的学需要不断的累和新,最重要的就是及行知点的巩固和复, WTT整理了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上册元知点及学方法,希望你有帮助 ! 第一元大数的 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数位按照一定序排列,它所占的位置叫做 数位。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 0,1,2,3,4,5??都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0 是最小的自然数。 数位:个 ( 一) 、十、百、千??都是数位。 十制数法:每相两个数位之的率都是十的数方法叫做十制数法。 第二元公和平方千米

1 公顷:边长是 1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公顷。 1 平方千米:边长是 1 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1°:将圆平均分成 360份,将其中 1 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 1 度,记作 1°。 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锐角:大于 0°小于 90°的角叫锐角。 钝角:大于 90°小于 180°的角叫钝角。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 除外 ) ,

积也乘 ( 或除以 ) 几。 速度: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千米 / 小时米 / 分钟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 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 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最短,它 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从平行 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 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docx

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 限时: 50 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等级 得分 小朋友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一半儿了,你的数学学得怎么样呢 ?你一定想知道吧 ?好 ! 那就马上进入数学王国吧 ! 一、 ( 共 21 分) 1.看数继续画。 (3 分) 2.找规律填数。 (6 分 ) 785 3.填一填。 (8 分) (1)填“>”、“<”或“=” (4 分) ○ 7○ 70 ○ 1 ○ 64 3 +3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 分) □<29>□3=□□+ 3=5 4.比一比 (4 分) 长得高的画“√”,矮的画“○”。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二、 ( 共 30 分) 5 .算一算,并给得数是 3 的格子用铅笔涂上颜色。(14 分) 3+7=8+2=3+6= 9-4-3= 8-2=1+ 9=7 - 4= 3 -0= 6-3+4= 5+4= 6 - 6=9-7= 6.照样子填上合适的数 (8 分) 7.找朋友。 (8 分) 7- 42+85+27+24+4 6+410-13-03+510-3 三、 ( 共 10 分) 8 .把一类的用线连起来 (6 分 )

9.把不是一类的用△圈上。(4 分 ) 四、 ( 共 39 分) 10.看一看 (10 分 ) (1)男生 ( )人,女生() 人,一共 ( )人。 □+□=□ (2) 男生比女生多 ( )人。 □-□=□ 11.算一算 (12 分) □○□=□□○□=□ 12.试一试 (6 分) 车上有 10 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 13.想一想 (5 分 ) 已经钓到 3 条了,再钓 到几条才能够10 条呢 ? □○□=□我算出来了,再钓到□条鱼就够 10 条了。14.(6 分)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用一道算式表示。 □○□=□ 亲爱的小朋友,你已经顺利地走出数学王国,你成功了! 那么你对数学有什么感受呢 ?请选择自己的真实感受画上“√”号 (1)数学太没意思了 !() (2)数学真有趣 !() (3)数学真有用 !( )(4)我最怕数学考试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类(一)北京版

第六单元第1课时:分类(一) 年级:一年级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是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第83页第六单元《分类(一)》的学习内容。本节课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和整理数据,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象形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感受统计方法的意义,初步培养数据分析的观念。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已经学过简单的分类,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感受了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物品的习惯。但是对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比较陌生,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象形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还存在一定困难。同时学生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主动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 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活知识储备,使学生产生分类整理的需求,主动经历完整的数据分类、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 2.启发分析思考,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价值。 引导学生联系统计活动开始打算了解或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不同的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统计在决策中的作用,以及可以推测可能的结果,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统计、分析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根据标准进行分类,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象形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 2.经历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和分类标准的关系。(难点)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前,小东和同学们一样,整理了自己的小书桌。他把书桌上的物品按照书、本、文具分成了三类,进行了整理,大家看,小书桌变得非常整洁。 看来分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好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