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指南

2007年度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指南
2007年度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

2007年度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指南

今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省自主创新大会精神,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的一年。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的技术方向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优化我省科技资源配置的重点,优先支持带动性强、可能实现技术跨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科技项目,特编制《2007年度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指南》。

一、编制说明

(一)与中长期规划纲要的有机结合。2007年度省科技攻关计划申报指南的编制,围绕“十一五”全省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结合《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和“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继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突出年度重点支持领域和重点技术内容,明确界定,加强集成,择优扶持,充分体现科技计划的年度导向。

(二)与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的衔接。年初我厅已经发布了《2007年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申报指南》,明确了今年重大科技专项的重点技术方向。科技攻关计划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指南的编制做到与重大专项技术领域的有机衔接,协同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选择与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目标相关联的外围辅助技术,作为今年重点和一般科技攻关项目的内容。

(三)指南的范围、重点支持领域和目标。

该指南编制的范围包括科技攻关计划重点和一般科研项目和省属科研院所自主创新工程攻关项目。

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支持领域分为工业(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科技、农业科技、社会事业科技、国际科技合作和软科学五大研究领域。力求通过这些重点技术方向及其相应重点技术内容的项目实施,更有效地发挥出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攻关计划主要以推进加强自主创新、掌握知识产权和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目标,以市场应用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技术需求为导向,通过集成资源,发挥优势,组织攻关,在若干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和战略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增强我省核心竞争力,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技术提升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软科学研究主要围绕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

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主要资助在我省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根据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与国(境)外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合作开展的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特别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及推动我省技术出口等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

省属科研院所自主创新工程攻关包括公益技术攻关项目、科技创新服务项目和应用技术攻关项目。重点支持技术领域与科技攻关计划相同。

二、重点技术领域和内容

(一)工业科技

1.电子信息

1.1 通信与网络

重点研究移动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接入网技术、交换技术、环境智能网络等技术,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网系统、网络设备、通信配套元器件和信息增值运营服务,在3G、B3G通信、光通信、IP交换及核心路由器、接入网技术产品等领域,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培育一批宽带通信系统和关键元器件生产企业。

1.2 软件

重点研究支撑软件、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和信息安全等技术。发展工业控制、家电、办公自动化、移动通信、仪器仪表、医疗电子以及国防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面向企业信息化的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产品等,巩固我省软件产业在全国的先进地位。

1.3 微电子

重点研究超深亚微米和纳米级系统芯片设计平台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器件制造技术和专用标准化技术,发展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服务和微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实现我省集成电路设计业上水平、芯片制造业上档次,封装业上规模,并带动配套服务业快速发展。

1.4 数字多媒体技术

重点研究标准化技术、编解码技术、多媒体业务平台和数字多媒体终端显示等技术。重点发展数字广播设备、数字监控设备、数字音视频关键器件、数字音视频终端产品和数字音视频内容等产业,实现数字电视产业链各环节的良性互动,构建有利我省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平台,实现制造、运营和节目制作等完整产业体系。

1.5 汽车/船舶电子

重点研究车用传感器、车载网络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和检测技术等,发展车载信息和娱乐设备、汽车应用软件、车用自动控制系统等产品。

2.新材料

2.1 纳米材料

围绕浙江省产业特点和纳米材料发展现状,着重开展特殊专用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相关应用技术研究,包括专用纳米粉体及材料制备、应用纳米技术改造传统材料产业、纳米光电子材料、纳米生物与医用材料、纳米催化/抗菌/自清洁等新型功能材料与制品。力争通过攻关项目的实施获得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

2.2 氟硅化工新材料

围绕我省氟硅化工产业的发展和下游产业链的延伸,着重研发氟硅基础原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新技术、高性能及功能氟硅新材料的产业化技术,包括:高性能氟树脂、氟橡胶、硅橡胶的生产与应用技术;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的高效、清洁生产新技术;特种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的制备与应用技术;新型含氟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含氟电子化学品及轻纺助剂;新型有机硅偶联剂及轻纺助剂;高性能氟硅涂敷材料。

2.3 电子信息类材料

围绕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开发电子陶瓷材料、磁性材料、封装材料等新型电子元器件用材料制备技术,包括:微纳结构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纳米磁性材料与相关元器件;微波介质材料及新型敏感材料;电磁波屏蔽材料;电子用铜合金材料;环保型电子焊料与封装材料。

2.4 能源材料

针对我省平均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特点,研究和开发太阳能光、热发电、电热的新型能源基础材料,包括: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薄片硅单晶材料;新型热电材料和电热材料;高效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型燃料电池材料。

2.5 金属材料

围绕电子、能源、交通、建筑、先进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发展,研究开发国民经济与工程建设急需的新金属材料产品,包括:材料表面功能化涂层技术及产品;高性能、低成本、耐腐蚀合金钢;高强、高导铜合金;高比强、高韧铝合金;先进稀有金属材料与稀土材料。

2.6 环境友好材料

围绕我省的产业现状,研制开发环境友好、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包括:环保型无卤阻燃塑料;水性、高固含量涂料、油墨与胶粘剂;工业洗涤废碱液回收膜分离材料;高性能数码化学墨粉;特种结构与功能材料的绿色制造技术;塑料废弃物绿色环保回收利用关键技术。

3.机械及机电一体化

3.1 重大机电装备

重点支持化工、轻工、制药和石化等流程工业的关键装备的研究开发;为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使用的关键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究开发;智能化的机电基础件;区域特色产业中机电产品的技术提升;进口装备和仪器仪表的国产化研究和开发。

3.2 先进专用设备

重点支持塑料、食品、包装、皮革和制鞋等区域特色产业中的先进专用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的连续自动生产线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相应的控制单元和检测设备。

3.3 数控装备及控制单元

重点支持适应各种零部件加工的各类数控机床及其相应的控制系统;高性能驱动系统;先进数控加工用刀具;相配套的机床零部件。

3.4 工业自动化系统

重点支持流程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各种先进检测仪器仪表及其配套传感器;基于微尺寸的新型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

3.5 汽摩配件和船舶修造

重点支持高效、低排放污染汽车发动机及其核心关键零部件、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汽车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摩托车和轻型电动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开发。

重点支持船舶修造技术及设备;清洁能源驱动各种游船的设计和制造;大型船舶用配套零部件的研究开发。

4.绿色化工领域

4.1 绿色资源的利用技术及应用示范

结合我省的资源结构和现有化工产业技术特点,重点开发具有重要影响的绿色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支持的技术方向包括:生物质资源的低成本高效绿色化转化技术及应用示范工程;传统生产工艺中原料及中间体的绿色化改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4.2 绿色化工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重点解决具有重要影响的化工产品结构调整问题,实现产品的绿色化,提升我省化工产品的竞争力。支持的技术方向包括:绿色农用化学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绿色涂料、油墨与胶粘剂的研发及产业化;轻纺、塑料加工、造纸、污染物处理等用绿色助剂的研发和产业化。

4.3 绿色制造工艺、流程和设备及其放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对我省重点化工产业的生产过程的绿色共性技术、装备与控制技术和高效节能技术进行攻关,重点支持的技术方向包括:绿色的催化集成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连续化反应技术及设备和控制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反应或分离介质的绿色化技术与推广应用;新型反应器、新型分离技术及其放大技术、设备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原料药、农药、医药、染料及其关键中间体的绿色合成工艺开发与推广应用。

5.轻工、纺织科学技术

5.1 现代纺织技术

重点支持的技术方向包括:高功能性新纤维、可再生纤维、高性能产业用纤维及纺织品加工技术;多功能染整生产技术及染化料助剂;高效、节能染整技术及染化料助剂。

5.2 食品和轻工和加工技术

重点支持的技术方向包括:造纸行业、食品行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如食品功能因子研发,超高压、超临界、微波等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新型高效工业用酶制剂研究与应用,轻工和食品用发酵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现代皮革生产关键技术,重点研发皮革鞣制新技术及高档皮革制品开发,环境友好皮革专用化学品的研发及其应用,制革生产工艺绿色化技术;(3)塑料新型材料及加工关键技术,重点研发符合RoHS指令要求的环保型塑料材料,工程塑料合金及塑料改性、功能化、精细加工技术,环境友好塑料材料的关键技术。

6.能源、建筑与交通

6.1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

针对我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现状,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我省能源结构调整。重点支持技术方向包括:太阳能光、热发电基础材料和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水能和风能利用的关键设备和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生物质能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氢能等清洁能源制取、贮运和利用等装备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

6.2 高效节能技术领域

为具体落实国家“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20%的目标,重点支持高效节能的关键技术,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能源可持续供应技术体系。重点支持技术方向包括:电力电子高效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高耗能工业节能新工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高效洁净燃煤与燃气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高效节能型LED材料和照明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系统综合节能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

6.3 建筑与交通领域

重点支持技术方向:住宅和土木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节能、保温型新型无机建筑材料研究及产品开发等;高绝热性能的墙体材料;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及体系;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建筑材料;多层纳米复合镀膜低辐射玻璃;新型微晶玻璃材料;建筑隔热功能涂料。

围绕交通建设领域的热点科技问题,重点支持交通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以及新型交通材料的研发,包括: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及产品开发等;与磁悬浮和超高速铁路配套的相关材料和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

(二)现代农业科技攻关

1.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及产业化

围绕构建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农业生物技术产业,重点支持:

1.1 植物生物技术

以作物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为重点,开展主要农作物优异农艺性状新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创建优质、高产、高效、抗病虫主要农作物新种质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重大病虫害功能基因组学,开发重要功能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分子设计”新物种和类型,转基因技术创新及生物安全技术研究,包括转基因水稻、油菜产业化安全性、农业转基因生物定量标识研究,主要转基因农产品定量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

1.2 动物生物技术

研究猪、奶牛、羊、家禽等的功能基因组学,定位影响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技术体系;动物体细胞克隆与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动物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胚胎工程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名特优海水、淡水水产养殖新品种;水产多倍体育种技术。

1.3 微生物生物技术

“十五”期间完成小试的“二料”(生物肥料、药品辅料)、“三药”(农药、兽药、鱼药)、“五剂”(饲料和食用添加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产业化中试与应用。“十一五”期间新型兽用生物制品、多功能生物农药创制、多功能生物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二料”、“三药”、“五剂”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饲用氨基酸、酶制剂发酵菌种基因工程菌构建,新型饲料和食品用微生物应用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

1.4 可再生生物质产业培育技术

新型能源燃料乙醇植物的发掘与创新,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集中厌氧消化模式研究与示范,畜禽养殖专业户规模沼气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农村固体废物沼气发酵技术研究和中试、高效沼气发电成套技术产业化,高效沼气发酵菌剂的研究与开发。新型生物质基复合工程材料生产技术研究,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纤维素、木质素可降解材料和高分子吸附材料制备材料,纤维素、木质素基的胶粘剂制备技术),木本植物分子育种及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木本植物优质、抗逆、抗病虫的基因工程。

2.农产品(食品)加工技术及产业化

以优势特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增殖技术为重点,以保健功能成份和药用辅料及林特制品为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

2.1 农产品增值加工技术

畜产、水产、果蔬、林特、茶叶、食用菌、中草药、干果、粮油等农产品增值加工及传统加工技术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

2.2 农产品功能性产品开发

农产品、海产品功能性成份的提取、分离、纯化与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的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真空冷冻干燥等高新技术和分离提纯设备。

2.3 农产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发酵产品关键技术、酶工程关键技术、生物分离关键技术及其相配套的装备;主要研究农产品中的大分子、中分子物质的分离、修饰、转化、提取、纯化等技术。研究离子膜、超滤膜、反渗透膜和膜生物反应器等分离化学技术与装备在发酵工程上的应用。

2.4 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研究

畜禽、水产、果蔬、粮油等主要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及流通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制。

2.5 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及关键装备研制

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核心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关键装备研制;高新技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应用及关键装备、质量控制检测检验技术,特别是在线、无损、快速检验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制。

3.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环控农业技术

以水稻、蔬菜、茶叶、猪禽奶、水产品及食用菌为重点研究对象,围绕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与控制、安全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筛选和应用、安全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安全农产品标准与检测技术四个方面,重点支持:

3.1 环控农业技术

主要研究农业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农业污染物分子和免疫检测技术、农业有害生物免疫与生态调控技术,滩涂、养殖水域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林草复合优化调控技术。

3.2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种植业、畜牧业、海洋与淡水养殖产品、森林食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控制技术及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主要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体系(信息参数筛选确定与相应的编码标准技术),产地溯源技术模型建立与示范应用。

3.3 农产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

研究主要农产品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建立确定性和现场检测两类安全性检测技术体系。包括危害性微生物、黄曲霉毒素、硫甙、农残、酸价、羰基价、硝基趺喃类、单宁、柠檬苦素类似物、

甲氧基黄酮、己烯雌酚、β-激动剂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确认性检测技术,有毒有害成分现场检测技术及仪器研发。

4.农业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专项

新一代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畜禽优良品种选育,海洋与淡水水产种苗繁育及良种选育技术,用材林、经济林和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及快繁技术、大宗优势特产新品种选育及中试,做大做强农作物、畜禽、水产、林特四大种子种苗产业,提高农产品品质,重点支持:

4.1 优势特色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中试

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开展高效率、高品质和低成本、低投入,对生态环境的低负面影响的“双高三低”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农作物品种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分子育种、转基因和杂种优势利用等高技术育种研究;新一代优质、高产、多抗、专用蔬菜、油菜、大小麦、豆类、薯类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开发,建立和完善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现代农作制度创新及其栽培、施肥、灌溉、植保等配套常规技术升级研究。

4.2 优质高效安全畜禽新品选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高产高效优质猪品系选育与肉质改良技术研究,浙江优势特色家禽的遗传资源研究和开发、抗热抗病高产奶牛新品系选育与利用研究,家兔生产性能的优化和开发利用研究,专门化肉用羊品种的选育技术研究,特种经济动物品种选育与高效利用研究。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开发,新型饲料的开发、评估和优化利用研究,仔猪超早期断奶、饲料研究,畜禽免疫系统激活与生长代谢关系及其调控技术研究。畜禽重大疫病的病原诊断与流行规律、快速检测诊断技术研究,集约化养殖场重要疾病的控制和净化技术研究。现代畜牧业生态养殖模式、环保型养殖设备设施开发及产业化。

4.3 优质高产安全海洋与淡水渔业新品种选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海、淡水养殖新品种引进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野生水生动物繁育及驯养技术,海、淡水名特优水生动物(含滩涂养殖贝类)的良种选育技术,水产养殖动物的单性育种及性别控制技术,良种的提纯复壮技术及种质鉴定技术。环保型渔业饲料及其添加剂的研制及产业化开发,植物蛋白源来替代动物蛋白源料技术,水产养殖动物重大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优质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甬台温舟蓝色农业产业带11类优势特色养殖品种产业群构建技术集成研究与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安全生产技术及其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研究。渔业水域增值放流适应品种筛选及放流技术研究,渔业水域放流标志、跟踪及回捕技术研究。

4.4 林业与优势特产新品种选育及快繁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竹茶菌蚕桑、中药材、特色果业、观赏植物、林木种苗、林业生态工程、竹木材加工利用

10大优势支柱产业升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速生优质高抗林木新品种选育与培育,名优特新经济林、竹类和花卉良种快繁技术。城镇森林生态构建研究,城镇园林绿化装备技术研究。“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和林业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沿海防护林(主要海岸基干林带)和万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树种选育及快繁营造林木研究与示范。

5.工程农业技术及产业化

围绕培育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农业新材料、工厂化设施农业和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四大农业高科技产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攻关项目。

5.1 农业机械设备及产业化

支持稳定农作物生产的田间作业装备技术的升级换代,提高农业装备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填补经济作物、养殖和农产品贮藏、保鲜及加工等方面农业现代装备高技术及产品的空白;研究拓展农业现代装备高技术的应用领域,瞄准具有独特植物资源优势和经济价值的作物生产技术装备重点攻关;开展大田节水设施的应用研究,提高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智能化农产品采集机器人技术和设备。主要农作物新型成套设备技术,农业机器人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农业机电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农业机械精准控制技术,畜牧和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与智能化关键技术,设施农业生产与高效用水农业现代装备关键技术。

5.2 农业新材料研制及产业化

功能化专用地膜、棚膜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新型多功能肥料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包括缓控释、多功能、灌溉专用、纳米等肥料技术及产业化。

5.3 工厂化设施农业技术

工厂化环境精准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工厂化设施农业新装备与新材料研制及产业化,工厂化作物超高产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优质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工厂化蔬菜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工厂化重要花卉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5.4 数字农业(林业、畜牧业)与农村信息化技术

数字农业技术标准、规范研究,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和应用服务系统开发,数字农业相关装备研究,数字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关键技术研究,设施农业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和系统开发,现代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技术、产品开发和示范基地建设。

5.5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

现代节水农业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包括作物调亏灌溉与非充分灌溉技术,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技术;节水农业重大产品设备研制与开发,包括喷微灌节水技术与设备,精细地面灌溉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与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筛选,现代灌溉系统水量流量实时调控

和调配技术;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包括非常规水资源丰富化开发与灌溉利用技术,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综合集成模式,农业高效用水的区域水土环境效应及区域多水源优化配置研究。

6.农业科技其他重点

6.1环杭州湾高科技农业产业群构建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重点支持杭嘉湖宁绍地区的农业高科技园区、特色农业基地、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种子种苗、农业新材料、新装备、工厂化设施农业、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可再生质生物质产业、城镇林业等十大农业高技术产业核心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6.2金丽衢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重点支持金华、丽水、衢州地区的农业高科技园区、特色农业基地、农业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6.3后备土地资源(滩涂、低丘红壤)保护与高效生态农业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6.4农业气象、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及其相关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6.5科技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心镇培育中优势特色支柱产业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

(三)社会事业发展科技攻关

1. 医药卫生

1.1 中药现代化

重点支持治疗心脑血管、肿瘤、病毒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中成药开发,以及针对上述疾病的疗效确切已有产品的二次开发;单品种4000万元年销售额的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中药注射剂、缓控释、靶向制剂等制剂工艺技术研究;大宗和地道药材的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中药新型辅料开发;中药制药装备的研制。

1.2 医药生物技术

重点支持:改进和提高抗生素工艺技术;疫苗和治疗用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与开发;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诊断用单克隆抗体及诊断试剂。

活性蛋白与多肽类药物;手性药物的生物合成技术及采用微生物和酶等生物催化剂改造传统药物生产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生物产品下游加工过程中新型生化分离技术以及过程高效集成化技术研究;大规模植物药有效生物活性成份提取技术。

新型医用生物活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人体组织工程技术和产品开发。

1.3 人口健康和临床技术

重点支持:针对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开展诊断、检测和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与治疗研究。支持对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性疾病等的临床应用研究;环境健康、生殖健康与人口健康研究,支持针对孕产重大疾病和出生缺陷的早诊和干预措施;生物工程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上的应用研究;社区医疗技术、模式研究和小型医疗器械开发。

1.4 化学合成药物研发

创仿结合,支持国际市场好、环境友好的药物中间体。重点支持结构、药效明确、可获得专利的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

1.5 新药研制相关仪器和系统的开发

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和芯片;新药开发中的其他耗材,如造影剂、培养基等。

2.环境资源

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攻克环境污染,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支持:

2.1 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城镇污水高效处理、除磷、脱氮技术与设备;污水深度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技术;节水和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重点流域水污染控制及水质修复技术与示范;河网湖库富营养化防治和水环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饮用水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深度处理及输送技术;微污染水源原水高效低耗预处理技术;酸雨危害研究与应对技术;水土流失控制和生态恢复关键共性技术;水质在线监测和水质水量优化配置技术;流域水质监控、预警和管理技术与示范。

2.2 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

工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污水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城镇生活垃圾和特种垃圾的综合处理处置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废旧电子、家电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废旧塑料、橡胶资源化处置技术;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程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废弃物处置过程中二次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

2.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技术

燃煤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技术;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及多种燃煤污染物的集成控制处理技术与设备;典型工业有毒有害气体控制和处理技术与设备;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室内空气污染控

制和监测技术与净化器产品;点源细颗粒物高效控制技术与设备;机动车尾气处理技术;餐饮油烟废气污染治理的新技术与设备。

2.4 生态、资源节约关键技术

企业清洁生产技术;企业间产业生态链集成技术;新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集成技术,现有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技术及企业副产品多级利用技术;各类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畜牧业废物的生态化处理技术;农业秸秆、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化处理技术;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新能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型生态城镇的研究与示范等;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技术;湿地生态保护、恢复和开发利用;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技术和标准;铁路、高速公路等边坡治理技术;人居生态环境建设技术和城镇建设先进适用技术;城镇绿地景观构建及城市热岛缓解效应技术;城市道路、交通干线噪声防治技术;生态化智能化住宅建设科技示范;3S技术在生态建设、国土整治、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

2.5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

提高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公共安全科技创新

以自然灾害预防为重点领域,围绕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预报和快速处置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抗灾救灾能力,保障社会公共安全。重点支持:

3.1 防洪抢险和水利技术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研究,流域与区域洪涝台旱灾害模拟、预报及灾害评估技术,重大水利工程实时安全监测技术,重大水灾害的应急抢险技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

3.2 气象技术

区域天气数值预报模式应用技术,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重要防汛流域面雨量预报技术。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方法技术,小流域致灾监测预警技术,

3.3 地质减灾技术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与设备,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地面沉降机理与防治技术,城镇建设中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滑坡监测系统研究

3.4 地震减灾技术

重大工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研究,数字地震观测数据处理技术。以短期和临震为主的地震预报研究,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方法及震害预测研究

3.5 食品安全及其它公共安全技术

食品污染物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常见生物毒素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分析中多残留检测平台的设计与制造研究。火灾报警技术与设备,火灾抢险技术与装备,消防人员防护设备;涉及交通安全的预警、监测技术与设备,交通事故抢险救援设备;易燃易爆、危险工种、人群活动密集区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技术与设备;重大特种设备的安全评估和应急救援技术,天然气长输管道施工及检测技术;公安检察的侦测技术,痕迹判断技术及设备研究;公共安全产品开发等4.社会事业与服务业科技

4.1 文化传媒技术

重点开发易于交互和交换、便于管理的城乡中小学教育、健康和与医疗、素质与技能培训等优质资源的集成开发与远程共享技术,通用电子病历与数字化医院建设,电视、广播、影院、动漫、电子出版物等数字新媒体技术,地方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保护技术,基于移动通信、互联网、有线电视网增值服务的支撑技术,数字媒体内容处理技术,手机游戏与教育游戏软件的开发,个性化查询与虚拟现实的网上会展技术,新型户外大众体育健身器械的开发,数字化三维体育运动仿真与分析训练系统。

4.2 电子商务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移动商务、智能商务、协同商务技术,高可信数据/语音加解密技术与设备,数字证书、电子印章等安全认证技术,科技项目电子合同的应用与示范,远程支付与结算技术,金融安全和信用卡使用安全技术,异质异构商务平台的信息交换与集成技术,中小企业集群、专业市场、大型连锁商贸的协同商务平台开发与应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平台及整体解决技术方案,商贸与现代物流的海量存储、系统容错关键技术,新型快速内容检索技术。

4.3 现代物流技术

重点研究现代物流系统的提升和优化技术,物流信息控制与管理技术,供应链全过程优化技术,射频识别与智能仓储技术,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等新型物流业态技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的专业市场、口岸物流技术平台的开发。

4.4 智能交通技术

重点开发电子牌照、电子地图、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载导航与交通信息采集网络技术,车辆安全辅助驾驶和车路协调技术,城市公共交通实时服务系统,公众出行与停车的信息服务系统与终端等。智能化交通与实时数据采集技术,公共交通电子站牌系统。

4.5 旅游发展技术

多媒体旅游规划与地图、景区景点电子导游、生态旅游自助旅游的实现技术,个性化旅游服务系统建设、多网融合的品牌旅游网站等新型旅游技术。

4.6 社区服务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社区传感数据处理技术、多媒体移动监控技术、安全锁具与新型身份认证,电子巡更、实时报警和危情控制等安防技术,双向互动的家政、教育、保健、急救、娱乐、交费等异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多媒体新业务的智能终端和家庭网络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基于特服号的数字社区的开发与示范。

4.7 公共服务技术

市政安全供水、供气、供电、供热技术,城市照明、地下管网、道路与桥梁、园林绿化等新型公用基础设施技术,透明售房公众服务系统的开发,电信与邮政增值服务提升技术,城乡“3S”技术与空间数据库的开发利用。

5. 海洋科技

5.1 海洋资源与海洋工程技术

重要养殖生物核心种质资源的鉴定、保护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潮流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用化技术;近海油气资源、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利用技术;高精度高分辨率海底声学探测技术;海底视像、保真取样技术;海洋油气田工程安全实时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海底管线敷设、检测维修、水下作业技术;水下机电系统的集成技术。

5.2 临港工业和船舶修造技术

港航物流与海洋运输的信息化技术,修造船数字化技术;新船型、高性能船型,以及远洋渔船船型的研究与制造技术;船机的无损检测技术;浮式生产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海洋实时通讯与导航技术。

5.3 海洋食品与精深加工技术

海洋功能食品和饮料、调味品、天然保鲜剂的研究与开发;海产品超导超低温速冻深冷技术、海洋食品超高压加工技术;海水养殖的深加工技术;水产品保鲜、保活、贮藏、加工和运输等全程安全控制集成技术和设备研发;虾蟹壳深度加工技术。利用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等技术进行研究开发、生产海洋功能食品。

5.4 海洋生物与增养殖技术

海水养殖优良品种(系)研究与开发;陆基工厂化养殖的成套化设备与高密度养殖技术;海洋滩涂耐盐植物的开发技术;环境友好的高效饲料开发技术;海水养殖重要病原生物致病相关功能基因研究开发技术;海水养殖病害快速检测技术;海水养殖产品的检疫与质量控制技术;半开放海区、开放性海区深水网箱抗风浪技术;深海养殖的成套化设备与技术;多元养殖技术和GAP 养殖模式;海洋远洋捕捞技术及配套设备的研究开发。

5.5 海洋药物与海洋化工

海洋天然产物大规模高通量号型筛选技术;海洋生物制品提取与分离技术;海洋药物研究开发技术;海洋药物药源生产技术;海洋药用功能基因研究开发技术;海洋天然产物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研究开发技术;海洋化工防腐、防附着技术。

5.6 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沿海捕捞、养殖容量与优化技术;增养殖资源养护工程与技术;海洋污染物快速分析与检测技术;受损养殖区生态评价和修复技术;海洋生态系统、海域自净能力、海区环境修复技术;湿地与滩涂资源的保护技术;海洋卫星遥感信息提取和应用技术;突发性赤潮、溢油等海洋生态灾害实时探测技术;风暴潮等重大海洋灾害预测预报技术;海洋重大危害、危难事件的应急救助技术;海洋监测信息综合应用技术。

(四)国际科技合作

2007年度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与本指南所明确的工业、农业、社会发展与软科学研究的方向一致。重点资助范围包括:

1.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对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短期内难以突破、国外能够引进的重要技术装备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进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活动,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装备和关键技术与产品。

2.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实验(试验)条件等进行合作开发研究。支持在我省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或跨国公司开展实质性的科技合作,尤其在高科技和前沿技术领域进行合作研发、且有明确的应用或市场前景的科技项目;支持承担或参加双边、多边国际科技合作协议的项目;支持承担国际组织和国家科技部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支持我省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工程。

3.运用国(境)外的科技创新成果在我省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或推动技术出口等合作研发活动。通过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或在国内登记注册的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等合作,开展技术成果转让、产业链产品配套等合作研发活动。

(五)软科学研究

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浙江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开展重大前瞻性、前沿性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提高决策科学化做好前期的研究论证工作。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经济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

产业结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协同研究的重大问题

2.深化改革,构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特别是增强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相关制度及政策设计研究

3.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的对策研究

4.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工作及其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深化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开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技术预见研究

5.深化公共科技基础条件、行业专业创新、区域创新等三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切实改善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增强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的对策研究

6.紧紧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保障粮食(食物)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科技进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的对策研究7.紧紧围绕合理开发和利用山海资源,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集约型发展的产业技术政策

8.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激励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的相关制度及政策设计

9.加快形成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和嘉兴为副中心,温州、绍兴、湖州、金华、台州等中心城市各具特色的网络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对策研究

10.深化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科技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政策措施研究

(六)省属科研院所自主创新工程攻关项目

公益技术攻关项目:重点以公益类科研院所为实施主体,联合各类优势科研力量,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公益事业的重大技术难题,围绕我省农业林业、水利资源、环境保护、公共科技、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社会公益技术攻关,促进科研院所公益技术研究水平和可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技创新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在科技文献、测试检测、标准和其他公益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结合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高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服务功能,为提高我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提供科技基础保障和服务。

应用技术攻关项目:以省属开发类科研院所为实施主体,支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研院所重大产业化项目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科研院所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依托省内各

类创新平台开展集成创新活动,增强科研院所的研究创新能力,推动开发类科研院所成为行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骨干力量。

2020年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0年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0年咸阳市科技计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五个扎实”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通过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全面落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实现“十三五”目标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提供科技支撑。 一、咸阳市科学技术重点研发计划 (一)重点支持范围 1.农业科技重点研发计划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围绕“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目标,聚焦3+x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以及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升增效科技创新,针对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建立高水平的蔬菜、苹果、桃、杏、葡萄、猕猴桃、石榴、核桃及畜禽养殖等科技示范

园或示范基地,就地转化应用一批重点科技成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工程,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态美好和科技进步水平提升,培育农村住宅、环保、清洁能源等发展新动能,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1)农业新品种选育与引进示范 ①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引进。 ②优质、高产玉米、小杂粮新品种选育与引进。 ③高产、高油分、低芥酸、低硫苷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 ④果蔬新品种引进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⑤畜禽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及养殖技术研究。 (2)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应用 ①小麦、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②水果、蔬菜、花卉等优质高效与品质提升新技术引进与示范。 ③主要农作物、果树、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农药化肥减量施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高效低污染新型肥料、新型农药研制与生产示范;农业高效节水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 ④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智慧农业新技术应用研究。 ⑤畜禽优质高效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7年度端州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7年度端州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A类专项高新技术产品及研发专项 为促进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我区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解决区主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难题,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区科技局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及研发专项: (一)科技型企业创新专题(专题编号:A1):本专题主要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发适用新工艺以及对产业或行业有影响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或关键创新产品,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配套的技术、产品及服务,或在重点行业或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能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的项目。重点支持我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开展的产业前沿技术研究和创新、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治安防范电子信息平台技术开发等研发项目。 (二)、产学研结合专题(专题编号:A2):为引入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服务于我区主导产业,主要支持申报单位为解决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而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的多层次、多类型产学研合作项目。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创新专题(专题编号:A3):为进一步扶持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本专题主要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工艺、技术或服务,项目产品在技术、标准、效益等方面有相对明显的提升。本专题申报企业不限于规模以上企业,省高企培育入库企业优先。 (四)、区级工程中心认定专题(专题编号:A4)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2015年

继续设立端州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认定专题。通过工程中心的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我区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先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建的工程中心。 申报条件: 1、申报组建的工程中心的依托企业经营和运行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上一年度销售额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元,上年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低于企业年销售收入的6%,或不少于100万元,能够提供组建工程中心需要的建设资金。 2、符合产业政策,技术水平在同行业或本领域内具有优势。拥有研究开发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技术带头人和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开发团队,其中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10人,拥有大专学位以上的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不低于30%。 3、工程中心目标明确,开发任务具体,方案可行,措施得力,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的自主知识产权,且必须拥有1项及以上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具备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不包括生产用设备),且设备原值应当不低于50万元,工程中心所占场地不低于100平方米。 A类专项申报条件 1、申报企业必须是2016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或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专题A3除外); 2、申报企业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及规范的财务管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9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工业类 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导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及回乡创新创业企业,主要支持大数据、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新材料及应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先进制造业等高新技术领域,解决关系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 支持企业增加基础科研投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活动形成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支持企业在转型跨越中能显着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形成经济效益的技术升级改造。支持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使用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作业。 农业类 主要支持范围是主要农作物资源及新技术创新研究;粮食丰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设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开发;优势林果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技术开发;畜禽健康养殖集约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与示范;现代农业装备开发与示范;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重点支持玉米、小麦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种质新材料创制及新品种培育;中药材综合技术体系绿色高产高效研究、集成与示范;设施农产品无害化利用支撑技术研究;主要水果产业增质增效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主要畜禽规模化、标准化低碳养殖技术体系研究;大宗粮油、林果蔬菜产品产后减损、保鲜、储运技术研究与开发;主要农作物规模化生产农机、农艺技术融合集成与关键装备研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体系技术开发与应用及“星创天地”科技平台构建与开发。

成果转化类 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支持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转化推广的科技成果来源不限,重点支持近五年来取得的拥有有效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审定证书、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或评价等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并在我市境内转化推广。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手机、铝镁合金、半导体材料、石墨烯、碳纤维、清洁生产、低碳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围绕能源产业创新工程,加快煤层气抽采、风电、光伏装机、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铝深加工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加快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围绕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工程,加快杂粮、草食畜、鲜干果、蔬菜、中药材、功能食品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围绕“双创”孵化新产业新业态工程,加快“互联网+”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大气污染治理、固废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循环经济等节能环保领域和生态修复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鼓励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经营模式,扩展盈利空间,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吸引国内着名众创空间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我市众创空间与国内众创空间开展广泛交流合作。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申报应符合《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湘建科〔2010〕24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要求,并需符合以下要求: 一、申报单位基本要求 1.所申报制(修)订的标准应属于申报单位业务范围,申报单位对所 申报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处于我省先进水平。 2.能组织起经验丰富、专业配套、分工明确的编制组,落实其他主编 和参编单位,主编单位一般不超过2家。 3.有较强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能保证编制组正常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4.编制组负责人须由主编单位的在岗且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担 任,能统揽全局、把握政策,在申报标准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有较 高造诣。 5.编制组主要成员需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 验,掌握本专业领域创新发展的前沿方向,在申报标准所涉及的 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熟悉标准编制程序,了解标准化政策 法规和标准化原理,掌握标准编制格式要求,具有良好的文字表 达能力。 6.有落实编制经费的能力。 二、申报标准编制要求 申报标准应符合《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制订原则,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标准中的关键技术应有利于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到先进适用、 安全可靠、成熟稳定、经济合理,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技术进 步有推动作用。 2.标准应通过重名查询,并提供查新报告(不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相抵触及相重复)。 3.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 4.提交标准编制大纲或草案。 5.完成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6.工作计划应完整列出编制准备、征求意见、送审和报批等阶段的时 间进度。 7.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不具体,并 需要在省内做出统一规定的申报项目,优先立项。 三、申报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 详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评审的重要依据,申报书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述,申报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需包括以下内容: (一)标准制(修)订的目的和意义(必要性) 1.标准提出的背景(涉及的法律、法规、标准和产业、技术、经济 政策) 2.标准中是否有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工程安全、人体健康,促 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其它公共利益。 3.标准实施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

2020年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 2020年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高新技术领域 (一)先进装备制造。 1.仪器仪表 (1)苛刻复杂工况条件下的高性能控制阀新产品研制; (2)能源化工领域的精密计量与信息采集仪器的新产品研制; (3)非侵入式新型电能表的研制; (4)基于嵌入式的新型电能、热能计量仪表及其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制。 2.铸件 (1)高端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的研制; (2)无模铸造与绿色铸造的设计、材料、工艺和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3.轴承 轨道交通、重载汽车用高性能轴承的研制。 4.模具 高精度、大尺寸、复杂、高寿命模具的研制。 5.工业机器人 - 6 -

(1)工业机器人视觉感知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2)工业机器人专用减速器研制; (3)机器人柔性关节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4)多场景下智能型工业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 6.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 (1)基于现场物联化、信息实时采集与分析,以加工工序智能化、物流运转智能化、数据流通可视化为特点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2)高性能智能焊接设备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3)柔性自动化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设备研制; (4)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设备研制; (5)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设备研制。 7.电工电气 (1)高铁用特种变压器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2)基于1、2次融合的智能配电设备的研制; (3)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与工厂化运维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8.矿用先进装备 (1)采煤、运输等综采工作面先进开采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 (2)煤巷大断面掘锚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 (3)难选煤高效分选关键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 (4)用于特殊地层矿井建设的关键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 - 7 -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入库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012年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入库项目申报指南 来源: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发布日期:2011-12-22 针对我省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和社会事业三大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需求,主要分重点专项和引导项目两个层次进行申报。 一、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一)专项名称:中药现代化。 1.背景说明 针对我省中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新药产品开发滞后、中药健康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问题,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重点突破现代中药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中药材生产大品种、中药饮片和健康产品;通过扶持、培育“大品种”、“大企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技术跨越发展,提升我省大中药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提高中药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中的占有率及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 2.实施内容 专题一:岭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编号:0301)

项目内容:选择若干大宗南药或珍稀中药、我省名优中成药和健康产品相关的岭南中药材品种,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研究、野生变家种与野生抚育支撑技术、种子种苗标准化及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建设相应GAP种植示范基地及优质种源繁育生产基地,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生态保护技术等构建岭南道地药材生产可持续发展模式。 专题二:岭南特色中药饮片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编号:0302) 项目内容:以岭南特色中药饮片和超微饮片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饮片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饮片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药理及毒性的变化。 专题三:中药健康产品的产业化研究(专题编号:0303) 项目内容:支持若干以中药为基础的健康产品和功能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香熏产品、食品添加剂以及中药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大中药产品研究,并实现产业化。 3.科技经济指标: ①建成5个左右区域布局合理的道地中药材种植生产和濒危、稀缺药材的繁育示范基地,逐步实现常用大宗品种、濒危稀缺品种和效益显著的中成药和健康产品所需原料品种的产业化基地;

投入产出表基础知识

一、基本结构和主要概念 (一)基本表式和结构 投入产出表,也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它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三部分组成,称为第Ⅰ、Ⅱ、Ⅲ象限。基本表式如下: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 (按当年生产者价格计算) 计量单位:万元

1.第Ⅰ象限 第Ⅰ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若干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中间产品矩阵,其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意义:沿行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各产品部门使用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使用;沿列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投入。 第Ⅰ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供生产和消耗的过程。 2.第Ⅱ象限 第Ⅱ象限是第Ⅰ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主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目组成。沿行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价值量;沿列方向看,反映各项最终使用的规模及其构成。 第Ⅰ象限和第Ⅱ象限连接组成的横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使用去向,即各产品部门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数量。 3.第Ⅲ象限 第Ⅲ象限是第Ⅰ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种增加值项目组成;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第Ⅲ象限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及其构成情况。 第Ⅰ象限和第Ⅲ象限连接组成的竖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投入来源及产品价值构成,即各产品部门总投入及其所包含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数量。 投入产出表三大部分相互连接,从总量和结构上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运动过程中的相互联系。投入产出表有以下几个基本平衡关系: (1)行平衡关系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其他=总产出 (2)列平衡关系 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3)总量平衡关系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1年度高新技术及产业化 项目申报指南 2011年《指南》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支持以下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推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一、电子信息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技术、行业应用软件、便携式卫星移动通信应用系统、3D网络游戏产品、IC设计与专用芯片、消费电子类芯片基于宽带移动与3G通信技术、数据通信设备、3C融合家电与3C 数码个人终端技术、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和三网融合的信息技术、高端光电子技术、开放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产品、嵌入式应用系统、设备安全与信息安全系列新产品、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各类DSP产品等。 二、先进制造领域 新型自动化仪表、新型传感器、微机电技术产品、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先进制造系统、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开发及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机械基础件及模具、通用机械产品、新型机械产品的前端研究、先进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现代汽车电子产品、车辆检测技术及装备、轨道交通领域关键零部件等。 三、航空航天领域

大型发动机整机、航空零部件、空间服务系统、航空维修、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机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 四、新材料领域 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五、核技术和新能源领域 动力核技术、非动力核技术、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相关技术及产品等。 六、化工 耐温抗蚀化工行业专用设备、电子化学品、新型催化剂、新型橡塑助剂、超细功能材料、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节能减排的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其它精细及功能化学品等。 七、纺织、轻工 新型纤维材料、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等。 八、交通、建工建材: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建筑储能技术及相关产品等。 九、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现代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农村服务业、旅游业、服务外包产业、文化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中的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能提升服务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重大项目。 十、节能减排技术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新型工业和重点污染行业污染控制技术,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等。

XX年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入库项目申报指南

XX年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入库项目申报指南来源:广东省科技厅社会进展与基础研究处公布日期:2011-12-22 针对我省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和社会事业三大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需求,要紧分重点专项和引导项目两个层次进行申报。 一、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一)专项名称:中药现代化。 1.背景说明 针对我省中药产业进展中面临的中药材生产的可连续进展、中药新药产品开发滞后、中药健康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问题,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重点突破现代中药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中药材生产大品种、中药饮片和健康产品;通过扶持、培养“大品种”、“大企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技术跨更加展,提升我省大中药产业的整体素养和竞争力,提高中药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中的占有率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奉献率。 2.实施内容 专题一:岭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编号:0301) 项目内容:选择若干大宗南药或珍稀中药、我省名优中成药和健康产品相关的岭南中药材品种,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研究、野生变家种与野生抚育支撑技术、种子种苗标准化及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建设相应GAP种植示范基地及优质种源繁育生产基地,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生态爱护技术等构建岭南道地药材生产可连续进展模式。 专题二:岭南特色中药饮片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编号:0302) 项目内容:以岭南特色中药饮片和超微饮片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饮片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饮片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药理及毒性的变化。 专题三:中药健康产品的产业化研究(专题编号:0303) 项目内容:支持若干以中药为基础的健康产品和功能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香熏产品、食品添加剂以及中药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大中药产品研究,并实现产业化。 3.科技经济指标: ①建成5个左右区域布局合理的道地中药材种植生产和濒危、稀缺药材的繁育示范基地,逐步实现常用大宗品种、濒危稀缺品种和效益显著的中成药和健康产品所需原料品种的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

目 录 第一章 2007年投入产出表编制综述 (1) 第二章 总产出编制方法 (6) 第三章 中间投入及构成编制方法 (48) 第四章 增加值及构成编制方法 (60) 第五章 最终使用项及构成编制方法 (98) 第六章 购买者价格投入产出表平衡 (138) 第七章 生产者价格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 (142) 第八章 全社会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148) 附件1 投入产出部门对应的增值税率表(略,见电子文件) 附件2 投入产出部门与成本费用指标转换表(略,见电子文件)

第一章 2007年投入产出表编制综述 投入产出表,也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它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投入产出表简介 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三部分组成,称为第I、Ⅱ、Ⅲ象限。 (一)第I象限 第I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若干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中间产品矩阵,其主栏(纵向)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意义:沿行方向看,反映各产出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各投入部门使用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使用;沿列方向看,反映各投入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出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投入。 第I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供生产和消耗的过程。 (二)第Ⅱ象限 第Ⅱ象限是第I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主栏的部门分组与第I象限相同;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目组成。沿行方向看,反映各产出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价值量;沿列方向看,反映各项最终使用的规模及其构成。 第I象限和第Ⅱ象限连接组成的横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使用去向,即各产品部门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数量。 (三)第Ⅲ象限 第Ⅲ象限是第I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种增加值项目组成;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I象限相同。第Ⅲ象限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及其构成情况。

天河区2017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区2017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政策依据 《**市**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穗天科信字[2015]21号) 《**市**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穗天科信字[2013]6号) 二、项目计划类别及申报条件 (一)计划类别 项目类别分为研发类、转化类、服务类、软课题类四大类。项目类别细分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创新载体建设、软科学研究、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配套专项、医疗卫生专项等。 1.科技攻关项目 重点支持对**区支柱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带动作用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核心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项目;支持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项目。 申报基本条件:(1)申报企业为区内科技型企业,企业运营状态良好,具有技术攻关的良好基础条件和资金筹措能力;(2)项目有明确的研究开发内容和攻关目标,能够产出科技成果,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标准等;(3)企业有稳定增长的研发投入,上年R&D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2%。 — 1 —

2.成果转化项目 重点支持引导和推动先进、成熟、适用、有良好的国内外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在**区域进行产业化发展的项目,重在考察其能否产生现实生产力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申报基本条件:(1)申报企业为区内科技型企业,企业运营状态良好,具有研发产业化的良好基础条件和资金筹措能力;(2)目标产品应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拥有一项以上的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3)企业有稳定增长的研发投入,上年R&D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2%。 3.产学研合作项目 重点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涉及社会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优先支持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推荐的项目。 申报企业除符合**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总体要求外,还须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1)申报项目必须以**区辖区内企业为主体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申报,鼓励与港澳、国外大学、国际研究机构高水平团队联合申报,联合申报单位之间须签订合作协议。 (2)申报项目的实施期不超过二年,须有明确、量化的技术指标和项目实施期末的经济考核验收指标,各方任务分工和研发进度明确,经费预算合理,知识产权归属清晰,具有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特点,具备良好的前期研究开发基础和产业化生产条件。 (3)项目负责人原则上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有完成该— 2 —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范本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计划类别: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凝汽器补水系统及空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申请单位: 起止年限:2017年至2018年 申报日期:2017年11月12日 科技局

二零一六年十月制

一、项目的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和必要性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现代大型电站凝汽式汽轮机组的热力循环中,凝汽设备的真空度是汽

轮机运行的性能考核指标,也最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轮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实际运行经验告诉我们,凝汽器的真空水平对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有着直接影响,汽轮机真空严密性差会直接导致一是降低汽轮机组的效率,有资料显示,真空每下降1kpa,机组的热耗将在家70kJ/kw,热效率降低1.1%,增加发电煤耗约3-5g/kwh;二是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因此提高真空度,维持机组经济最佳真空运行,提高整个汽轮机组的热经济性、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行等方面很有必要。 其次根据新疆自治区节能监查总队对能源发展的规划,在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时,其中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除空冷机组外)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优先淘汰改造后仍不符合能效、环保等标准的30万千瓦以下机组,特别是运行满20年的纯凝机组和运行满25年的抽凝热电机组。逐步淘汰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不达标的火电机组。 直接空冷机组通常在设计时因考虑空冷散热面积与当地全年最热气温满负荷小时数的经济性关系,空冷机组普遍存在夏季高温时段背压高,煤耗高,带不满负荷的情况。 我厂#1机组于2012年投产,#2机组于2013年投产,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机组运行工况变差,机组真空降低,当环境温度高达33度以上时,更是严重制约机组负荷。在7、8、9月份,机组平均发电煤耗在330g/KW.h以上。 为解决空冷的不足,我厂技术人员对凝汽器补水系统及空冷技术进行研究,研究项目成立后可降低机组背压1~3kpa,节约发电煤耗约3-5g/kwh,全

2020年度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附件1 2020年度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申报指南 应用基础前沿项目拟资助项目100项左右,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金额50万元。 为支持市属高校院所、医疗机构提升科研能力,另行资助项目20项左右,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金额20万元,仅限市属高校院所、医疗机构申报。 项目实施周期为2020年7月—2022年12月。 一、支持对象 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医疗机构,或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 二、申报条件 申报项目除满足《市科技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规定要求外,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单位具备实施项目的良好条件和研发能力。 (二)项目负责人应为申报单位正式职工(以社保关系为准)。 (三)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硕士(含)以上学位。 (四)每个项目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 (五)申报的项目应符合本指南规定的支持方向。 三、申报限项 -1-

为进一步提高申请质量,促进公平有序竞争,2020年度继续通过限额推荐的方式对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申报实行总量控制。原则上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限申报50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限申报30项,其他单位限申报10项。建议各单位对推荐国家、省、市级的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基础前沿等基础研究类项目统筹安排,错位推荐。 四、支持方向 (一)信息技术 1.光通信 2.集成电路 3.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 4.智能传感器 5.新一代移动通信 6.下一代互联网及软件技术 7.激光器 8.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二)高技术服务 1.软件 2.设计服务 3.空间信息服务 4.公共安全 5.数字内容和创意 -2-

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要求 坚持求实创新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市场导向原则,按照“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重心前移、综合考核、重点突破”的思路,强化源头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强化优势集成和扶优扶强,强化优势产业发展和富民强县,着力提高企业和产品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 二、申报范围 围绕“新农村建设科技专项、院市合作科技专项、苎麻新品种选育和加工后整理科技专项、特色种养殖科技专项、制造业信息化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专项、提高减灾防灾能力科技专项”等重点科技专项行动计划涉及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技术改进、重点优势资源开发、重大管理技术创新等,申报20*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三、申报原则 1、自主创新原则。申报项目必须明晰知识产权归属,必须突出原始创新、引进和集成创新以及消化再创新主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2、优势集成原则。注重优势院所、优势专家、优势

企(事)业紧密联合、协同攻关,优先支持院市科技合作项目。 3、产业化经营原则。强调科技攻关计划成果或研究开发的配套技术,能在工农业生产上及时转化和应用推广。 4、富民强县原则。突出“科技”含量、彰显“富民”内涵、体现“强县”张力,具有带动与辐射作用。 5、项目绩效原则。项目申报必须规范,计划任务书必须完备,项目实施必须有技术方案,项目跨年度实施过程中必须有阶段性总结,项目实施完毕必须结题验收和出成果(通过市或县一级鉴定验收)。 四、实施年限 原则上按照20*-20*年跨年度进行设计,实行计划项目中期评估、检查和到期结题、验收(鉴定)的动态管理模式。 五、申报内容或方向 1、新农村建设科技专项围绕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民科技培训、星火科技扶贫和农村科技信息化五个方面,突出“三村建设”主题,强化产学研结合和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科技能力建设,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集成示范、特色资源开发和主

2018年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8年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本指南是组织编制与实施2018年市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项目申报单位组织申报本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2018年市科技计划按照财政经费预算进行布局,分为产学研结合专项、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重大柔性项目、重点研发及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科技创新平台专项。 产学研结合专项 1、有色金属材料。立足本地有色金属资源,进一步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重点支持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开展金属新材料制品及催化剂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及中试。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2、电子信息。重点支持大尺寸衬底LED制备、新型多功能集成封装、高清晰光显产品、新型显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示范等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的技术研发及中试。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3、石墨精深加工。重点支持石墨烯制备及应用、石墨烯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极材料等领域开展研发及中试。 4、智能制造。重点支持开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整机核心技术研发和中试、运用智能制造技术推进有色、冶炼、加工等传统行业资源处理集成应用与示范。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5、现代农业。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 6、科技环保产业。重点支持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利用技术及再生资源利用等集成应用与示范。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申报要求: 1、创新能力强。企业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原则上不低于3%;拥有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2、经济或社会效益好。企业上年度税收100万元以上;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其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以上;企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满足其中之一)。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3、发展前景好。企业成长性好,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团队。且项目符合产业技术创新链发展需要,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示范带动效应。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联系科室:科技规划与监督科 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重大柔性项目 重点支持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在郴州实施可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对高层次人才在郴州自主创业并已经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科技项目给予贴息支持;对优秀高层次人才团队来郴创业项目给予支持。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申报要求: 本专项主要支持企业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或团队来我市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高层次人才须达到郴州市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实施细则认定要求。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联系科室:科技成果与技术合作科 重点研发及技术创新引导专项 (一)重点研发计划 1、支持方向: (1)工业领域。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应用技术、石墨精深加工及其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开发应用;LED芯片、封装及应用、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及其应用开发;植物提取

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 2016年度长春市“双十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围绕长春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重点领域和方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对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产品的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启动实施一批我市重大科技项目。“双十工程”项目分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两类,其中,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重大产业化突破为目标,两类项目的申请均需有企业牵头或参与。 一、支持重点 (一)高新技术(工业)领域 1.汽车关键零部件 101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产品 1012 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等重要总成 2.光电信息 1021 显示与照明技术及应用 1022 激光技术及应用 1023 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应用技术 1024 卫星数据资源应用技术

1025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3.先进装备制造 1031 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 1032 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1033 新型加工工艺检测技术与装备 1034 三维打印成型关键技术及设备 4.新材料 104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生物基材料 1042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1043 高品质特殊钢及高性能合金材料 1044 新型超高密度存储与磁电子、超导、磁性等超性能材料 5.新能源汽车 1051 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技术 1052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电控关键技术 (二)现代农业领域 1.有机生态农业 2011 育种技术与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2012 新型农机装备 2.生物农业 2021 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022 动植物有效成份提取利用

中国房地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_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

Value Engineering 表12007年中国房地产业的投入结构 绝对值(万元)中间投入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除房地产房地产 中间投入合计67261137872811850711131770724553872中间投入结构系数(%) 比例(%)0.03%46.34%48.26%5.37%100.00% 0.00%7.70%8.02%0.89%16.62%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增加值合计 总投入 13386599189352086409301326777539123192359147746231 最终投入结构系数(%) 10.87% 15.37%52.03%21.74%100.00% 9.06%12.82%43.38%18.12%83.38%100.00%0引言 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 )又称“投入产出法”,自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 )于20世纪30年代 提出以来,经过70余年的实践与发展, 其理论与方法日趋成熟,已成为一种研究分析宏观经济活动、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及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工具[1]。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投入产出分 析国民经济具有相当意义。 早在07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就完成一份名为《宏观调控:重点调整 过剩流动性的流向》 的专题报告,该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再次面临从“偏快”向“过热”转化的风险。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房地产和出口的过度增长。并建议政府高层放弃房地产支柱地位,彻底改变房地产依赖型的经济模式。该报告发布后的两年多来,中国房地产业继续飞速发展,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带动的全国性房价上涨趋势仍然未得到行之有效的控制。本文通过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特征以及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基本面貌做一个粗略的描述。 1中国房地产业的投入结构分析所谓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的投入。对投入结构的分析选用中间投入结构 系数、 最初投入结构系数以及中间投入率这三个参数。由于投入的两个主要部分就是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这两个要素,选用这两个参数可以很好的反映投入结构的基本情况。中间投入(也称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驻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活动过程中,消耗和转换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对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占对该产业中间投入合计的比重,反映某一部门各项中间投入的结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L i ,j =N i ,j /N j (1)最初投入是指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最初投入结构系数Lij 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产业的各项最初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等)占该产业最初投入总量(增加值)的比重,反映了某一产业各项最初投入的结构关系[2]。用公式表示: a i ,j =x i ,j /X j (2)中间投入率则反映中间投入与总投入的比例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中国的房地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消耗比例。根据这三个指标的数值(表1),投入结构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根据07年投入产出表,42个部门中,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化学工业、住宿和餐 饮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房地产业自身、电气机械及 器材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给了房地产这一行业的发展大部分支持。07年,房地产对这些行业的消耗占总消耗的77.81%。其中,金融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对其的中间投入更是占了28.10%。根据表1可知,增加值部分,劳动者报酬1338.66亿元,生 产税净额1893.52亿元, 固定资产折旧6409.30亿元,分别占增加值的10.86%、15.37%、52.02%、21.74%。42个部门中,房地产业的固定资产折旧远超其他部门,占所有固定资产折旧的17.20%。另外,2007年,房地产业的中间投入为2455.39亿元,总投入为14774.62亿元,其中间投入率仅为16.62%。中间投入率不大。从具体的表中 数据来看,房地产业分别消耗了第一、二、三产业0.67、 1137.87、1185.07亿元,占中间投入比重的0.02%、46.34%和48.26%。 22007年中国房地产的使用结构分析 所谓产出,是指产品生产的总量及其分配使用的方向和数量,如用于生产消费(中间产品)、生活消费、积累和净出口等(后三者总称为最终产品)。投入产出表中,产出由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两个部 分构成。 参照对投入结构的分析,选用中间使用结构系数、最终使用结构系数和中间使用率来综合反映07年中国房地产业使用结构的基本情况。中间使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某部门提供的中间使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使用比例。用公式表示: h i ,j =x i ,j /X i (3)最终使用结构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产业的各项最终使用(包括总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等)占该产业最终使用总量的比重,反映了某一产业各项最终使用的结构关系[2]。用公式表示为: z i ,j =y i ,j /Y i (4)同样引入中间使用率则反映中间使用与总使用的比例关系。从中可以得出其他部门对中国的房地产业的消耗比例。根据这三个指标的数值(表2),使用结构的基本情况亦一目了然。 —————————————————————— —作者简介:程杰(1986-),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研发与技 术创新管理、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系统工程与工业工程等;彭灿 (1962-),男,湖南长沙人,教授,研究领域为研发与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系统工程与工业工程等。 中国房地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China's Real Estate Industry: Based on Input-output Tables in 2007 程杰Cheng Jie ;彭灿Peng Can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1100)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0,China )摘要:通过对2007年中国42个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的运用,选用一系列投入产出指标从投入结构、使用结构以及前向和后向关联等角 度,对2007年中国的房地产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07年中国房地产业的部门特点。 Abstract: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42industries sectors'input-output tables in 2007,a series of input and output indicators have been selected from the angle of input structure , use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forward-backward association .An analysis of Chinese real estate in 2007has been mad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concluded. 关键词:房地产;投入产出;关联 Key words:real estate industry ;input-output ;association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079-02·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