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明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明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明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

十上下,年方力强,正可

及时报效。”这批学童成

为中国最早的出国留学

生。

留美幼童

家长签字画押就像生离死别“×èóD×óììóó£??é???í

?°?ü??′?íù?¨?ì1úòTòμ

?§?°??ò?£???à′??è

?ìy′ó2??2£?2?μ??ú1úía

?oá?éúàí?£ìèóD?22?£?

éú?à?÷°2ìì?ü?£”

“中国幼童与美国家庭共同生活,水乳交融,对促进民

族感情贡献良多,影响源

远流长。”“中国幼童留

美,首开中美教育交流的

先河,也是中国早期现代

化运动极具重要性的一

页,弥足珍贵。”

?他们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

特的接见,与马克·吐温

交往甚密,他们中的五十

多人进入哈佛大学、耶鲁

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

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学府。

他们亲历了近代中国的风

云激荡,回国后有的任清

华大学最早的校长,有的

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

开山鼻祖,工程师詹天佑

和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

曾是这批留美学童。

?1876年,清廷派吴子登出

任留美幼童监督。吴子登

虽支持洋务运动,自身也

通晓英文,但思想不够开

放,且官僚习气严重,对

派留学生常持异议。他一

到任,就将幼童们召来,

严加训斥,并下令开除了

两名信基督教者,引起许

多学生的不满。此外,吴

子登还加重幼童们的中文

课程,突出进行封建道德

和礼仪教育,使幼童们非

常反感,对吴子登的话就

是不听,只听从容闳一个

人的号令。恼羞成怒的吴

子登频频向清廷写奏折,

还给李鸿章写信,讲留美

幼童如何“美国化”,讲容

闳如何放纵幼童,如何目

空一切等等。1881年,吴

子登请求清廷将幼童们全

部撤回,迅速得以批准。

从8月21日起,除少数人

抗拒不归外,首批留美幼

童分3批启程回国。

译书蜂起

?1862年,北京—“京师同

文馆”

?1867年,上海—“江南制

造局”

?1897年,上海—商务印

书馆编译所、大同译书

局、译书工会

?1900年,上海—译书汇

编社

?追忆当时挟书卷袖纸笔,

徒步往来,寒暑无间,风

雨不辍,汗不得解衣,咳

不得涕吐,病困疲乏,犹

隐忍而不肯休息者,为此

书也。惟是日获数篇,奉

如珍宝,夕归自视,讹舛

百出,涂改字句,模糊至

不可辨,则一再易纸以书

之,不知手腕之几脱也。

每至更深烛跋,目倦神

昏,掩卷就床,嗒焉如

丧,而某金某石之名犹往

来纠扰于梦魂之际,而驱

之不去。此中之况味,岂

他人之所能喻哉!

?华蘅芳《金石识别序》

(1872)

?……迨译至十七卷,余忽

患血痢之症,日夜数十

次,恹恹无复人色。自思

所译之书不可中废,数请

友人代之,皆译言语支

离,猝不易为辞。则心愈

忧而病愈剧。所居之楼俯

临大道,人声喧杂聒耳,

不能寐。时有车马驰过,

其声隆隆然,若触于心而

蹂躏其肺腑也。甫一交

睫,则觉高山巨壑,水陆

变迁,其中鳞介之蜕,

奇兽之骨,种种可骇可噩

之物,层间迭出,纷然并

集于前,盖平日所入于

耳,寓于目而又会于心

者,其境界一一发见于若

梦若寐之际,而魂魄亦为

之不安。则余之去死也几

希矣。于是乞假而归,调

治数月,又扶病而

出。……

?华蘅芳《地学浅释序》

(1873)

经过赤道知冬暖,

渐露青山识地圆,

雄心犹作闻鸡舞,

莫向天涯更惘然。

?翻译西方数学、科技著作

17种,170多卷

?著有《行素轩算稿》

?制造我国第一艘蒸汽轮船

“黄鹄号”

?天津武备学堂、两湖书

院、上海格致书院

天不变,道亦不变?

?在古代的中国,世界被认

为是不变的。黄河如带,

泰山如砺,被视为皇权和

贵族特权万世不移的象

征。高贵者永远高贵,犹

如大山永远不可动摇。

《地学浅释》与戊戌变法

?康有为(1858-1927),这

位在中国要求实行君主立

宪制度的改革运动领导

人,借参加1895年举办的

国家考试的机会,在考卷

上写下了主张政治改革的

“变则通通则久论”,其中

就引用了泥沙可填海为

陆,火山可喷出熔岩等地

质变化的事例,说明:

“至变者莫如地”。天地都

在变化,人要不实行改革

是不行的。

?1896年,康有为的学生梁

启超(1873-1929)在《清

议报》发表《变法通

议》,开宗明义第一章,

就引用了地质学古生物学

的知识。他说:“法何以

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

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

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

起,流质炎炎,热熔冰

迁,累变而成地球;海草

螺蛤,大木大鸟,飞鱼飞

鼍,袋鼠脊兽,彼生此

灭,更代叠变,而成世

界;……借曰不变,则天

地人类时而息矣。故夫

变者,古今之公理也。”

对他的老师的见解,用科

学的事实又一次作了说

明。

“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

?谭嗣同1896年夏天到上海

时,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专任翻译英的国人傅兰雅

(J.FRYER 1839-1928)

家中,亲眼见到古生物化

石与今天的生物区别很

大,从而感到“天地以日

新,生物无一瞬不新也。

今日之神奇,明即已腐

臭,奈何自以为有得,而

不思猛进乎?”而决心努

力学习新知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

两昆仑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

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

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

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

始!”

?

京师大学堂(1898)

1905年废除科举制

《科学》

1915年“中国科学社”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成立,同

时创办《科学》月刊,至

1951年停刊,出版35

卷。

“科学救国!”

?“继兹以往,代兴于神州

学术之林,而为芸芸众生

所托命者,其唯科学乎,

其唯科学乎!”

?—摘自《发刊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