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环类叔胺的合成与表征

蒽环类叔胺的合成与表征
蒽环类叔胺的合成与表征

文章编号:1004-3918(2009)07-0793-03蒽环类叔胺的合成与表征

刘文杰,陈志钊,曹德榕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以9-蒽甲醛为原料,和苄胺、芳香胺在冰乙酸的催化下脱水生成席夫碱,经过硼氢化钠还原,和3,

5-二烷

氧基苄基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蒽环类叔胺化合物,并通过NMR 、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9-蒽甲醛;蒽环;叔胺;合成

中图分类号:O 626.2文献标识码:A

叔胺类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配置

产品的组份,又可以作为各种专用化学衍生物的中间体产品,如季铵盐、

氧化叔铵、杀菌剂、洗涤剂等,也是制备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原料[1-2].蒽及其衍生物的光化学反应在分子荧光传感器、电子给体或受体显色团、三重态敏化剂、聚合物中的能量迁移探测剂、3D 记忆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3-5].根据叔胺和蒽衍生物的

特点,把具有多种光学活性的蒽环引入到叔胺结构中,合成了4个新的含蒽环类的叔胺,

并通过NMR 、质谱确认了结构.其合成路线如下:

1

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

熔点用Tektronix X4显微熔点仪测定(温度计未经校正);1H NMR 用Bruker DRX-400核磁共振仪测定

(溶剂CDCl 3,内标TMS );Esquire HCT PLUS 色谱-质谱联用仪;9-蒽甲醛按照参考文献[6]合成,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N-间甲基苯基蒽甲胺的合成

在50mL 三口瓶中加入9-蒽甲醛(618mg ,3mmol ),间甲基苯胺(536mg ,4.5mmol ),14mL 无水乙醇和4mL 四氢呋喃,滴加少许冰乙酸,N 2气下回流6h ,冷至室温;冰水浴下缓慢加入NaBH 4150mg ,室温搅拌过夜,加入冰水,有黄色沉淀析出;过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淡黄色针状晶体739mg ,产率86%,熔点155~156℃.1H NMR (400MHz ,CDCl 3):δ:2.36(s ,3H ),5.15(s ,2H ),6.63~6.64(m ,3H ),7.18(t ,1H ),

7.46~7.54(m ,4H ),8.03(m ,2H ),8.28(m ,2H ),8.48(s ,1H ).

第27卷第7期

2009年7月

河南科学HENAN SCIENCE Vol.27No.7Jul.2009

收稿日期:2009-03-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2038)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0561024)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文杰(1979-

),男,河南鹤壁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

第27卷第7期河南科学1.3N-间甲基苯基-N-(3,5-二甲氧基苄基)-蒽甲胺(Ⅰa )的合成

在25mL 三口瓶中加入N-间甲基苯基蒽甲胺

(146mg ,0.5mmol ),3,5-二甲氧基苄氯(93mg ,0.5mmol ),乙腈10mL ,无水碳酸钾(83mg ,0.6mmol ),N 2气下回流过夜;停止反应,加入15mL 二氯甲烷和15mL 水,分液,水层用2×10mL CH 2Cl 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 4干燥,过滤,蒸除溶剂,粗产品经过柱色谱分离;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20∶1为洗脱剂,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191mg ,产率86%,熔点141~143℃,MS (APCI )m /z =448.2(MH +,54.5),208.6(100).

1.4N-间甲基苯基-N-(3,5-二苄氧基苄基)-蒽甲胺(Ⅰb )的合成

将3,5-二苄氧基苄氯代替3,5-二甲氧基苄氯,其它操作方法同1.3,得黄色固体247mg ,产率83%,熔点153~155℃,MS (APCI )m /z =600.4(MH +,100).

1.5N-苄基蒽甲胺的合成

将苄胺代替间甲基苯胺,其它操作方法同1.2,得淡黄色针状晶体790mg ,产率90%,熔点148~149℃.

1.6N-苄基-N-(3,5-二甲氧基苄基)-蒽甲胺(Ⅱa )的合成

在25mL 三口瓶中加入N-苄基蒽甲胺(148mg ,0.5mmol ),3,5-二甲氧基苄氯(93mg ,0.5mmol ),乙腈10mL ,无水碳酸钾(83mg ,0.6mmol ),N 2气下回流过夜;停止反应,加入15mL 二氯甲烷和15mL 水,分液,水层用2×10mL CH 2Cl 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 4干燥,过滤;蒸除溶剂,粗产品经过柱色谱分离,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20∶1为洗脱剂,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191mg ,产率86%,熔点113~115℃,MS (APCI )m /z =448.2(MH +,100).

1.7N-苄基-N-(3,5-二苄氧基苄基)-蒽甲胺(Ⅱb )的合成

将3,5-二苄氧基苄氯代替3,5-二甲氧基苄氯,其它操作方法同1.6,得浅黄色黏稠液体235mg ,产率79%,MS (APCI )m /z =600.4(MH +,100).

2

结果与讨论2.1合成方法

9-蒽甲醛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选取THF /EtOH 为反应溶剂,在微量冰乙酸的催化下和胺类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席夫碱,收率很高.席夫碱在合成过程中不用分离出来,可以在原反应体系中直接用硼氢化钠进行还原反应,两步反应收率达到90%.该方法操作简单,产物易分离纯化.

2.2目标化合物的1H NMR 谱图分析

表1为4个目标化合物的1H NMR 谱图数据,经过分析,化合物(Ⅰa )和(Ⅰb )中苯环上取代的甲基为单峰,δ在2.3左右;另外一个苯环上的二甲氧基(二苄氧基)为3,5-位取代,取代苯环上的氢δ在6.5左右,一组为三重峰,一组为两重峰,相互耦合,比例为1∶2,耦合常数4J =2.0Hz ,蒽环上10-位取代氢在最低场,δ在

8.4左右,为单峰.化合物Ⅱa 和Ⅱb 图谱类似.从图谱分析的结果看,结构与目标化合物是相符的.

表1

化合物的1H NMR 数据Tab.1

The 1H NMR data of compounds 3结论

本实验以9-蒽甲醛和伯胺为原料,成功地引入了具有多种光反应活性和功能的蒽环,该叔胺类化合物结

构新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实验有操作方便、

反应条件简单温和、产品易纯化等优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已经过NMR 、质谱的分析确认,为进一步研究含蒽环类叔胺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及应用有一定的意义.编号1H NMR (δvalues in CDCl 3,TMS as internal standard )

Ⅰa 2.34

(s ,3H ),3.68(s ,6H ),4.49(s ,2H ),5.16(s ,2H ),6.52~6.67(m ,6H ),7.16(t ,1H ),7.31~7.49(m ,4H ),8.00(m ,2H ),8.26(m ,2H ),8.47(s ,1H )Ⅰb 2.29

(s ,3H ),4.49(s ,2H ),5.01(s ,4H ),5.17(s ,2H ),6.54~6.67(m ,6H ),7.16(t ,1H ),7.31~7.49(m ,14H ),8.01(m ,2H ),8.25(m ,2H ),8.46(s ,1H )Ⅱa 3.49(s ,2H ),3.62(s ,2H ),3.68(s ,6H ),4.49(s ,2H ),6.27(t ,1H ),6.41(d ,2H ),7.23~7.29(m ,5H ),7.40~7.44(m ,4H ),7.94(m ,2H ),8.35(m ,

2H ),8.38(s ,1H )

Ⅱb 3.48

(s ,2H ),3.63(s ,2H ),4.49,(s ,2H ),4.88(s ,4H ),6.43(t ,1H ),6.48(d ,2H ),7.28~7.44(m ,19H ),7.94(m ,2H ),8.35~8.38(m ,2H ),8.39(s ,1H )794--

2009年7月刘文杰等:蒽环类叔胺的合成与表征参考文献:

[1]张宝辉.脂肪叔胺的应用[J ].日用化学品科学,1996(3):6-7.

[2]Rogers L M A ,Rouden J ,Lecomte L ,et al.Enantioselective d e carboxylation-r e protonation of an α-amino malonate derivative as

a route to optically enriched cyclic α-amino acid [J ].Tetrahedron Letters ,2003,44(15):3047-3050.

[3]Bouas Laurent H ,Desvergne J P ,Castellan A ,et al.Photodimerization of anthracenes in fluid solution :structural aspects [J ].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00,29(1):43-55.

[4]Nishimura G ,Shiraishi Y ,Hirai T.A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wide-range pH detection [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5(42):

5313-5318.

[5]Bouas Laurent H ,Castellan A ,Desvergne J P ,et al.Photodimerization of anthracenes in fluid solutions :(part 2)mechanistic

aspects of the photocycloaddition and of the photochemical and thermal cleavage [J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01,30(4):248-263.

[6]王海增.9-蒽甲醛的合成[J ].化学试剂,2003,25(5):309-310.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ertiary Amine with Anthracene Ring

Liu Wenjie ,Chen Zhizhao ,Cao Dero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 h nology ,Guangzhou 510640,China )

Abstract :A series of novel tertiary amine with anthracene ring were synthesized from 9-anthraldehyde with ben-zylamine or aromatic amines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via the schiff base catylized by AcOH ,then reduced by NaBH 4,followed by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with 3,5-dialkoxybenzyl chloride.The structure of new compounds was determined by NMR and MS.

Key words :9-anthraldehyde ;anthracene ring ;tertiary amine ;synthesis 795--

一锅法合成2-氨基苯并噻唑技术

“一锅法”合成2-氨基苯并噻唑技术 一. 简介 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很强的分子可极化率,对外场响应灵敏、光谱响应范围大,是一类重要的功能化合物,它在非线性光学、电致发光和光致变色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此外,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还具有独特的抗感染和抗肿瘤的特性,因而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2-氨基苯并噻唑是重要的染料中间体,是生产阳离子染料(如阳离子紫3BL 、阳离子紫2RL 等)重要的中间体,同时也是合成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的最重要的中间体,此外,它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于2-氨基苯并噻唑的用途广泛,因而市场的需求量较大。 2-氨基苯并噻唑的合成方法较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类合成方法: 第一大类合成方法是由邻氨基疏基取代苯与甲酰胺基甲酸缩合反应制得,反应如下: NH 2SH C O HO NH 2+N S NH 2 第二大类合成方法是由苯氨基硫脲合环制得2-氨基苯并噻唑,反 应如下: NH-C-NH 2 S N S NH 2 而苯基硫脲则是由苯胺与硫氰酸盐合成的。 NH-C-NH 2 S +NH 4SCN NH 2 由于在第一大类合成2-氨基苯并噻唑所用的原料均为苯的二取代化合物,原材料的成本较高,反应收率低(为50%左右),目前,

这种合成方法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或者是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无法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因此,目前工业化生产2-氨基苯并噻唑基本上采用的是第二类合成方法,即先以苯胺和硫氰酸盐合成出苯基硫脲盐,再用碱中和苯基硫脲盐得到苯基硫脲,然后进行多次过滤-洗涤-再过滤,最后进行烘干得到中间体——苯基硫脲;苯基硫脲溶解在溶剂中,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环得到2-氨基苯并噻唑。 二、原有生产工艺中所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工业化生产2-氨基苯并噻唑基本上采用的是通过合成苯基硫脲再进行合环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苯基硫脲合成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合成苯基硫脲的主要方法有硫氰酸盐法和二苯基硫脲法 硫氰酸盐法合成苯基硫脲的反应如下: NH-C-NH 2 S NaSCN NH 2H 2SO 4 3NH 212H 2SO 4CHCl 3 反应是以氯仿为溶剂,毒性大,成本高,而氯仿不仅对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有很大的危害,在合成结束时要进行溶剂回收,增加了设备的投入和溶剂回收时的损失,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反应时间过长,需要24小时以上才能完成上述反应。 二苯基硫脲法合成苯基硫脲的反应如下: +NH 2CS 2 NaOH NHCNH S HCl NCS NHCNH 2S NH 4OH 反应需要在较高的压力下才能进行,不仅对设备的要求提高,同时反应工艺路线增加,反应收率较低,此外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液,污染严重。

蒽环类叔胺的合成与表征

文章编号:1004-3918(2009)07-0793-03蒽环类叔胺的合成与表征 刘文杰,陈志钊,曹德榕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以9-蒽甲醛为原料,和苄胺、芳香胺在冰乙酸的催化下脱水生成席夫碱,经过硼氢化钠还原,和3, 5-二烷 氧基苄基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蒽环类叔胺化合物,并通过NMR 、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9-蒽甲醛;蒽环;叔胺;合成 中图分类号:O 626.2文献标识码:A 叔胺类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配置 产品的组份,又可以作为各种专用化学衍生物的中间体产品,如季铵盐、 氧化叔铵、杀菌剂、洗涤剂等,也是制备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原料[1-2].蒽及其衍生物的光化学反应在分子荧光传感器、电子给体或受体显色团、三重态敏化剂、聚合物中的能量迁移探测剂、3D 记忆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3-5].根据叔胺和蒽衍生物的 特点,把具有多种光学活性的蒽环引入到叔胺结构中,合成了4个新的含蒽环类的叔胺, 并通过NMR 、质谱确认了结构.其合成路线如下: 1 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 熔点用Tektronix X4显微熔点仪测定(温度计未经校正);1H NMR 用Bruker DRX-400核磁共振仪测定 (溶剂CDCl 3,内标TMS );Esquire HCT PLUS 色谱-质谱联用仪;9-蒽甲醛按照参考文献[6]合成,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N-间甲基苯基蒽甲胺的合成 在50mL 三口瓶中加入9-蒽甲醛(618mg ,3mmol ),间甲基苯胺(536mg ,4.5mmol ),14mL 无水乙醇和4mL 四氢呋喃,滴加少许冰乙酸,N 2气下回流6h ,冷至室温;冰水浴下缓慢加入NaBH 4150mg ,室温搅拌过夜,加入冰水,有黄色沉淀析出;过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淡黄色针状晶体739mg ,产率86%,熔点155~156℃.1H NMR (400MHz ,CDCl 3):δ:2.36(s ,3H ),5.15(s ,2H ),6.63~6.64(m ,3H ),7.18(t ,1H ), 7.46~7.54(m ,4H ),8.03(m ,2H ),8.28(m ,2H ),8.48(s ,1H ). 第27卷第7期 2009年7月 河南科学HENAN SCIENCE Vol.27No.7Jul.2009 收稿日期:2009-03-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2038)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0561024)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文杰(1979- ),男,河南鹤壁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

一锅法合成艾地苯醌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Research 有机化学研究, 2019, 7(1), 38-41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905259464.html,/journal/jocr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05259464.html,/10.12677/jocr.2019.71006 One-Pot Synthesis of Idebenone Yongfu Qiu1#, Bin Lu1#, Yiyu Yan1#,Qian Tang1#, Tianli Zhang1,Yubei He1, Wanyue Luo1, Yan Zhao1, Shi Qi1, Jianhua Tian1, Jin Wang1,2*, Zhenqiu Gao1*, Xunguang Bian3* 1School of Pharmacy,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Jiangsu 2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Bioresources of Saline Soils, Yancheng Jiangsu 3School of Ocean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Jiangsu Received: Mar. 8th, 2019; accepted: Mar. 21st, 2019; published: Mar. 28th, 2019 Abstract Idebenone is a synthetic CoQ structural drug, which is used to treat Parkinson’s diseas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 We reported herein one pot synthesis of Idebenone, with the overall yield of 60%. The reaction is operationally simple and could be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other biologically Coenzyme Q analogues. Keywords Coenzyme Q, Idebenone, Coupling Reaction 一锅法合成艾地苯醌 仇永富1#,卢斌1#,严燚宇1#,汤倩1#,张天丽1,何郁焙1,罗婉悦1,赵岩1,祁实1,田建华1,王金1,2*,高振秋1*,卞勋光3* 1盐城师范学院药学院,江苏盐城 2江苏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盐城 3盐城师范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盐城 收稿日期:2019年3月8日;录用日期:2019年3月21日;发布日期:2019年3月28日 摘要 艾地苯醌是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阿尔采默氏病和脑动脉硬化症等多种疾病的辅酶Q类药物。本文以#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05259464.html, 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作者:帕提曼·吐达洪莎比海·肖开提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时对其心脏产生的毒性,以及探讨力 素注射液防治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9月份~2016年11月份期间本院的142例 乳腺癌患者,按其挂号顺序分组为防治组与对照组,各组71例,均采用心肌肌钙蛋白(cTn)方法对蒽环类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进行监测,并以乳腺癌患者实施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前的心脏彩超为心肌评价的唯一标准,防治组应用力素注射液(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进行防治心脏毒性的作用,对照组则不采用,比较观察两组实施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后其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并分析采取力素注射液对心脏毒性的防治效果。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均应用蒽环类化疗 药物进行治疗乳腺癌,其中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经心肌肌钙蛋白(cTn)方法检测出存在心脏毒性情况,发生率为22.54%(16/71);而应用力素注射液的防治组中仅1例发生心脏毒性情况,发生率为1.41%(1/71)。结论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心脏毒性,而力素注射液是一种亲脂性衍生物,其能迅速透过心脏细胞膜,具有拮抗作用,可有防治蒽环类药物造成的心脏毒性,是目前临床上唯一认可用于防治蒽环类药心脏毒性的保护剂药物。 【关键词】蒽环类化疗药物;乳腺癌;毒性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1..02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其抗癌活性强,可对抗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淋巴癌、肺癌、卵巢癌、肝癌及软组织肿瘤等),其应用效果显著,可作为常用的核心药物方[1]。但蒽环类药物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剂,其主要的毒副反应有骨髓抑制与心脏毒性。随临 床治疗肿瘤疾病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临床应用蒽环类药物的单次用量和化疗周期数均有所提高,因此,为保障蒽环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安全使用,尽可能预防性地应用力素注射液,以避免患者出现心脏毒性。现本文对比研究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措施,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份~2016年11月份期间本院留存的142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其年龄为28~68岁,平均年龄为(46.25±4.78)岁。全部患者均无基础性心肺疾病,且心脏彩超和心功能指标检测均正常,卡式评分均≥70分。按其挂号顺序分组为防治组与对照组,各组71例,各组患者在基础档案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可比性分组研究。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及其中药防治(一)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及其中药防治(一) 作者:贾英杰,李小江,孙一予,陈军,黄敏娜,杨佩颖,董良 【关键词】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中药防治 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和米托蒽醌等,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对于临床中发病率高但有望治愈的肿瘤,如急性白血病、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然而,蒽环类化疗药物及其联合化疗方案的心脏毒性,从轻度心律失常至致死性心肌缺血或梗塞,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功能的改变2]。 1临床表现 多数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症状主要为心悸、胸闷等,甚至出现心绞痛、心肌炎、心包炎、心肌梗塞。部分患者可因化疗药物的心脏损伤表现出低血压、高血压及脑血管系统症状3]。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反应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迟发性4种4]。 1.1急性或亚急性毒性反应多于用药过程中或治疗后的几天出现,较常见,主要包括心律失常、低血压及多种心电图异常,心电图上表现为5]:①非特异性ST-T改变、QRS低电压、QT间期延长;②心律失常,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也有各种室上性、交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报道;③各型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极少数患者可猝死。这些变化一般是可逆的。有报道称,急性毒性反应与用药量无关6]。也有报道称,急性心脏毒性的发生并不是使用蒽环类药物的禁忌证,也不预示慢性毒性的发生。 1.2慢性毒性反应对临床影响较大的主要为慢性心脏毒性反应,其最常见,在给药数周或1年内发生,发生率与总剂量相关。总量小于400mg/m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0.14%,当剂量分别升至550mg/m2和700mg/m2时发生率分别为7%和18%7]。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或)心肌病8],多为不可逆改变,临床发作多隐匿,可有心脏增大、ST-T段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等,可迅速进展为双室心衰,多在8周内死亡,病死率30%~60%。在停止用蒽环类药物后仍持续存在。 1.3迟发性毒性反应给药结束1年后发生9],较罕见,与药物累积剂量及用药次数呈正相关10],多为不可逆改变。表现为隐匿性心室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迟发性心脏毒性可隐匿数年,患者平时无心功能损害的症状,在感染、手术、妊娠等应激情况下,心脏负担加重,诱发症状出现,病死率30%~50%。 2发生机制 蒽环类药物造成心脏病变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与自由基的产生有关11]。在体内,此类药物在酶的作用下还原为半酰自由基,与氧反应形成活性氧自由基,并具有特殊的破坏细胞膜结构及功能的作用,这可能是造成心肌损害结构及功能的作用,也可能是造成心肌损害的主要原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心肌细胞内只有极少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铁,而铁蛋白作为心肌细胞内铁的主要储存形式,可以防止铁离子逸出,避免对组织和细胞的损伤。而Paglia等12]报道,死于心脏毒性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尸解时可发现弥漫性含铁血黄素增多,且血清铁及铁蛋白浓度均有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达87%,推断铁负荷过重可能提高心肌细胞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敏感性,从而导致活性自由基大量产生,氧化应激引起线粒体、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心脏毒性发生。 另外,蒽环类药物还可能干扰心肌纤维膜钠-钾泵作用,阻碍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影响肌动蛋白、肌钙蛋白等表达,引起细胞内的钙蓄积,这些也都可能与其心肌毒性相关。近年来有证据显示,心肌细胞凋亡的触发可导致心肌损害的发生13]。动物实验研究也表明14],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与凋亡相关,并呈剂量依赖性。 3危险因素 3.1直接因素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中,累积剂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