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8版105300)

一、培养目标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公共卫生事业;

2. 具有所学专业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现代公共卫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3. 掌握公共卫生的管理方法和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结合公共卫生实际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地掌握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的知识及本学科的技能和技术,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问题,具有现代公共卫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能结合公共卫生实践完成具有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 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职业病防治

2.食品安全

3.疾病预防控制

三、培养方式及学制

1.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3年。

2.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由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现场专题研究三个主要环节组成。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学习安排如下: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学习

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的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至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专业实践

安排学员到公共卫生机构进行社会实践,以了解我国公共卫生机构、体制、工作范围、任务职责、管理形式、卫生服务需求等现状。同时,必须结合实践,就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并撰写一份《实践总结报告》。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至第三学年:现场专题研究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学员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下,就公共卫生专业领域内某一热点或重点问题开展课题的设计、实施和评估,最终完成专业学位论文,通过答辩。校外导师主要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内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实行选聘,由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校内、外导师的聘任由学院提名,并报研究生学院审定。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实习实践

在培养过程中,强调人才培养与我国公共卫生实际需要相结合;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强调社会实践与现场教学相结合。采用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采用“公共和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选修课”的模式,保证不同领域考生学习的需求。

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包括英语、科学社会主义和自然辩证法、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公共卫生案例分析、论文评阅、卫生政策、公共卫生热点与进展(讲座);专业必修课:职业病防治方向包括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职业病危害卫生工程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方向包括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物中毒案例分析;疾病预防控制方向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疾病社区干预;专业实践一年(到实践基地);选修课包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公共关系学、医学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现场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常用统计软件及应用、抽样调查技术等。要求修满40学分。

对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广东药科大学授予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1. 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和选修课

2. 专业实践

坚持公共卫生专业实践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安排一年时间到公共卫生及其它有关机构进行现场实习与社会调查,了解我国公共卫生机构、体制、工作范畴、任务职责、管理形式、卫生服务需求等现状及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实际问题,并完成2000字以上的现场实践报告,考核合格者给予10学分。

五、学位论文工作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须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能结合公共卫生的实际需要进行选题,突出课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基层现场,完成选题和实际工作,收集资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订解决方案,提出对策,撰写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 基本要求:

(1)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公共卫生工作的实际;

(2)论文的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或针对某一公共卫生问题提出的科学合理的分析报告,或其他研究论文;

(3)论文应表明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方法;

(4)结果应对公共卫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5)学位论文的格式按照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的统一要求撰写,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2. 导师

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由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包括校内和校外兼职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共同指导。

3. 论文答辩

论文评阅与答辩需要有校内审批过程。论文评阅聘请3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原则上应为硕士导师)为论文评阅人(其中校外评委至少1位);答辩委员会至少由3位专家组成,至少有1位校外专家参加,答辩委员须是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或公共卫生硕士兼职导师。

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按照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订的有关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程序执行。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类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总体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类专业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发展需要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备交通运输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交通运输、交通设备、物流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检修与运用研究、生组织与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运输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交通设备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检修、运用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物流工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掌握物流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够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要求: 学生毕业时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如信息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 2、熟悉交通运输设备,具有从事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现代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解决运输生产组织和管理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7、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 8、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开拓创新、组织管理、分析解决问题、决策应变、社会实践、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新乡医学院 公共卫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为公共卫生部门,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机构、卫生检验与检疫机构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与应用型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1.掌握一定卫生法律、法规、政策理论; 2.掌握公共卫生的基本理论和卫生监督、监测基本技能; 3.能够设计、实施和评价公共卫生项目; 4.系统掌握公共卫生调查研究方法; 5.能独立开展公共卫生专业领域内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并有所开拓、有所创新; 6.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7.掌握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与指挥的基本要领; 8.掌握一门外语,并熟练地运用于本学科。 二、研究方向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公共卫生硕士专业主要从以下研究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 1. 疾病预防与控制 2. 环境与职业有害因素危险度评价 3. 心理卫生与精神疾病防治 4. 临床与卫生检验 5. 营养保健与食品安全 6.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基础理论课学习时间为半年,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和诊疗技能训练、科学研究(含论文工作)为二年半。 四、课程设置 (一)公共必修课(21.5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1.自然辩证法 18 1.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 3.英语 144 12 4.统计学及SPSS软件应用 70 5 (二)学科必修课(8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1.微生物与免疫学 24 2 2.现代毒理学 24 2 3.现代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30 2 4.高级流行病学 24 2 (三)公共选修课(3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1.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20 1 2.科研方法 15 1 3.实验动物学 15 1 (四)专业课(2学分) 1.该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按二级学科集中授课和考核,主要讲授《公共卫生新进展》(共30学时),在第三学期前完成。 2.除学习《公共卫生新进展》以外,不同方向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自学相关专业内容。 3.导师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指定相关的必读书刊。 (五)专业英语(1学分)

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120202) 本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依托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和企业管理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士10名,其中,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先后承担和完成60多项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和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一批重要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社科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2项,省教育厅奖多项。本学科在浙江省有较大的影响,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较高的企业管理理论水平、比较全面的专业素养、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要求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能独立地承担和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培养应用型、开拓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术带头人深厚的科研基础与相关成果,本着学术梯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以体现企业管理学科的优势与培养特点。企业管理专业设7个研究方向: 1、价值评估与决策技术。研究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无形资产评估、现代决策理论、项目管理、决策方法以及知识管理中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等。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8版105300) 一、培养目标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公共卫生事业; 2. 具有所学专业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现代公共卫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3. 掌握公共卫生的管理方法和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结合公共卫生实际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地掌握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的知识及本学科的技能和技术,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问题,具有现代公共卫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能结合公共卫生实践完成具有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 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职业病防治 2.食品安全 3.疾病预防控制 三、培养方式及学制 1.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3年。 2.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由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现场专题研究三个主要环节组成。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学习安排如下: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学习 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的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至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专业实践

安排学员到公共卫生机构进行社会实践,以了解我国公共卫生机构、体制、工作范围、任务职责、管理形式、卫生服务需求等现状。同时,必须结合实践,就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并撰写一份《实践总结报告》。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至第三学年:现场专题研究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学员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下,就公共卫生专业领域内某一热点或重点问题开展课题的设计、实施和评估,最终完成专业学位论文,通过答辩。校外导师主要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内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实行选聘,由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校内、外导师的聘任由学院提名,并报研究生学院审定。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实习实践 在培养过程中,强调人才培养与我国公共卫生实际需要相结合;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强调社会实践与现场教学相结合。采用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采用“公共和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选修课”的模式,保证不同领域考生学习的需求。 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包括英语、科学社会主义和自然辩证法、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公共卫生案例分析、论文评阅、卫生政策、公共卫生热点与进展(讲座);专业必修课:职业病防治方向包括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职业病危害卫生工程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方向包括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物中毒案例分析;疾病预防控制方向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疾病社区干预;专业实践一年(到实践基地);选修课包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公共关系学、医学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现场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常用统计软件及应用、抽样调查技术等。要求修满40学分。 对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广东药科大学授予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硕士研究生的种类及区别

硕士研究生的种类及区别 硕士研究生可分为普通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类。考研和在职研的区别详细解答:【普通硕士】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 专业硕士学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今年年初,又新增了艺术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3 个专业学位。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 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 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五邑大学交通工程(路桥)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 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一)教育类型:三二分段教育 (二)学历层次:大专起点本科教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成长,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达到本科水平,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能从事与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方面的知识和从事该方面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高等职业技术专科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习与训练,系统地掌握力学、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并在一个专业方向上有较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具备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胜任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一)、知识要求: 1、具有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文化基本知识; 2、具有专业必需的力学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 3、具有专业必需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知识; 4、熟悉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原理与构造组成,了解房屋建筑构造; 5、熟悉交通工程(道路、桥梁)材料的基本性能、技术标准、材料检验的基本知识; 6、熟悉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7、掌握地基与基础基本理论知识; 8、掌握结构(道路、桥梁)分析与设计基本理论知识; 9、掌握交通工程(道路、桥梁)的施工、工程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二)、能力要求 1、具有正确检测各种工程材料的能力; 2、具有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结构分析和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3、具有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咨询、规划、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 4、具有应用预算软件从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预决算的能力; 5、具有运用规范和技术文件对工程进行检验的能力; 6、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7、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要求

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名称: 公共卫生硕士 专业类别代码: 105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要求,从事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卫生行政管理、医疗保健管理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公共卫生应用型专门人才。 1、具有所学专业领域的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并掌握现代公共卫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公共卫生管理方法和基本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结合公共卫生实际发现问题,具备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3、具有系统的卫生服务知识,具备医院管理及社区医学管理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完成专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并熟练地运用于本学科。 二、学习年限 (一)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二)时间安排: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当修满规定学分时,进行专业实践和专题论文研究。论文答辩在第六学期进行,如论文未完成可申请延长一年。 三、培养方式 由学院、教研室及生源单位导师小组共同负责,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培养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 在培养工作中,强调人才培养与我国公共卫生实际需要相结合,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1.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46学分。学生必须通过我校组织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相应的学分,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学位论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采用启发式与研讨式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应用,在课程教学中强调案例教学,把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3.实行学校导师与现场导师共同指导的培养方式,由公共卫生学院的导师与教学实践基地的专家共同组成导师小组,共同完成公共卫生硕士(MPH)研究生的培养。导师组对研究生全面负责,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及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的培养。由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抓好研究生的业务实践、调查研究、开题报告及论文撰写等环节的质量。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计划。 4.由学院组成综合答辩委员会,对各学科论文进行把关,严格实行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制度。 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有: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ies in Traffic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交通运输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In this program, students will acquire knowledge in traffic engineering, system planning, design & control, etc. Students can be fit into jobs as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an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planning departments, traffic planning & designing departments, as well as traffic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Skills Profile 1.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系统工程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系统控制的基本技术; 3.具有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 4.具有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交通工程,特别是智能交通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As a student of this program, you will gain : 1.Solid grounding in the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reas; https://www.360docs.net/doc/905368865.html,mon analytical methods of system engineering and basic techniques in system control; 3.Primary capability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ing an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developing; 4.Primary capability of highway engineering and bridgework designing;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4 ,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特对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出如下要求: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我国的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2. 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及预防医学实验技能。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好地运用本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研究,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分析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 1.分子遗传流行病学 2.慢性病流行病学 3.传染病流行病学 4.临床流行病学 5.医学现场统计学应用 6.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 (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 1.工业毒物的生物效应与机制 2.环境有害因素生物效应与机制 3.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与健康关系 4.环境基因组学 5.卫生检验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3) 1.分子营养学 2.营养与疾病 3.公共营养与健康 3.食品安全 4.食品毒理与保健功能评价 (四)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 1.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2.妇幼保健 (五)卫生毒理学(100405) 1.纳米毒理学 2.环境毒理学

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路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成长,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能从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交通设施等与交通工程(路桥)相关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实现途径 按照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本专业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及实现途径如下表:

三、主干学科 交通工程,土木工程 四、相近专业 公路与渡河工程 五、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力学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技术能力类课程。 主要实践环节: 实习:认识实习、测量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实习。 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一体化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桥梁工程设计、桥梁工程综合设计、桥梁基础工程设计。 专项课程设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专项训练:军事训练、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训练、施工企业技能学习与训练、注册建造师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六、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学时分配与毕业学分要求

八、毕业规定: 1、至少取得总学分172.5及以上(其中必修课学分139.5学分,选修课33学分),选 修课中通识课程人文、管理与艺术类各2学分,且必须修满模块一(隧道与地下交通设施课群组)或模块二(公路与城市桥梁工程课群组)11学分以上。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三年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年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试点工作 研究生培养方案细则(临床医学)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南京大学医学院启动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改革试点工作。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改革项目,提高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以下简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专业方面,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掌握扎实医学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独立承担本学科常见疾病诊治工作的高层次临床医师。 二、研究方向 01内科学02儿科学03神经病学04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05影像医学与核医学06临床检验诊断学07外科学08妇产科学09眼科学10耳鼻咽喉科学11肿瘤学12麻醉学13急诊医学14皮肤病与性病学15临床病理学16全科医学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1、课程学习:入学后一学期内利用平时或晚间及周末在学校完成 学位课程学习。 2、临床技能训练: 按国家卫计委要求进行不少于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3、结合临床工作,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工作。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学时 公共基础课(A类) 英语 4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 学方法论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三选 一) 1 18 专业基础课(B类)医学科学研究方法以及科研伦理简介 2 36 重大疾病的研究进展 2 36 专业实践课(C类) 临床技能培训 6 108 循证医学 1 8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1 8 医学法学 1 8 重点传染病防治 1 8 学术讲座 2 36 公共选修课(D类) 炎症与疾病 2 36 生物医学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36 生物信息学与医疗大数据 2 36 生物医学仪器分析 2 36 生物医学科学史 2 36 疾病研究的生物学方法 2 36 实用医学实验动物学 2 36 公共卫生与重大传染病预防 2 36

专业学位培养计划表(硕士阶段)

临床轮转科室计划 (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填写) 轮转科室轮转时间备注 病房200 年月----- 200 年月200 年月----- 200 年月200 年月----- 200 年月200 年月----- 200 年月200 年月----- 200 年月 门诊200 年月----- 200 年月 急诊200 年月----- 200 年月 其它200 年月----- 200 年月 指 导 小 组 成 员 姓 名职 称职 务指导内容备 注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研究生签名______________ 教研室意见

主任签名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院长签名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研究生院审批意见 四川大学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硕士阶段) 姓名 学号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入学时间 填表日期年月

填表说明 1、此表请参照所在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导师为主与研究生商讨制订,于入学后一个月内填好,一式三份,经所属学院审核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原件交研究生院存档,学院/教研室及个人存副件(影印件)。非经同样手续,不得随意改变计划; 2、交培养计划同时请提交医师资格证书、医师职业证书及本科毕业 证书影印件; 3、请按照四川大学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选择学位课程。课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24学分,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11学分、平台课8学分、研究方向课: 不少于3学分)和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 4、课程一经选定,未经研究生院批准,不得任意改变。凡未经研究生院同意,擅自改变的课程不予认可; 5、同等学力及跨一级学科考入研究生应补修大学本科相应专业主干课程5—6门。入学考试和加试科目如系规定的本科主干课程,且考试及格,经研究生院审批后,予以认可; 6、临床技能训练,以二级学科基础训练为主,在二级学科的各专业及相关科室轮转,轮转科室应不少于3个专科方向(不含本专科),每个专科方向轮转时间3个月,整个临床轮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081202 二、学科门类:工学 三、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 四、学制:四年 五、专业特色 本专业坚持以服务首都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培养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方向的交通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本专业以道路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方向为依托,以交通工程专业为主体,特别注重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四年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稳固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拥有专业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特点,能够胜任交通工程、道路工程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六、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交通分析、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基本知识,获得交通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毕业生具备从事交通规划、道路与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组织与管理、建设项目开发与投资分析、道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毕业生可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公共交通部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智能运输和交通控制企业从事交通工程方面的设计、施工、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 七、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药学、公共卫生、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样表

药学、公共卫生、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使用 徐州医科大学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表 学院: 专业: 研究方向: 年级: 学位类型: 学号: 研究生姓名: 导师姓名: 研究生院 2019年9月制

填表说明 1、本《培养计划》为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必备材料,结束后归 卷为科技档案。 2、本计划表应参照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以导师为主与研究生 商讨、于入学后一个月内制订。逾期者不得进入下阶段培养。 3、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教学和 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工作。 4、培养计划一经制订,不得更改,特殊原因,须经研究生主管 部门同意后方可修改。

研究生简况表

一、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情况请附《徐州医科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选课计划表》,该表格必须经导师、硕士点负责人签字、学院盖章后才能生效。 若补修本科生主干课程,请另附加说明,注明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及选修学期,补修课程将不计入总学分。

二、个人培养进度表(请根据实际情况扩充内容) 第一学期 课程学习,阅读著作与期刊 第二学期 阅读著作与期刊,观摩实验,查文献,撰写综述,专 业实践训练 第三学期 查文献、预实验、撰写综述,论文开题报告,专业实 践训练 第四学期 正式实验、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撰写论文,专业实践 训练 第五学期 投稿、继续实验、撰写学位论文,专业实践训练第六学期 预答辩、学位论文答辩 三、课外学习计划(请根据实际情况扩充内容) (1)必读著作和期刊 (2)专业课、专业英语学习 (3)文献综述要求 ①阅读文献篇数(包括中、外文):广泛阅读学科内相关文献资料,查找并仔细阅读与论文、课题关系密切的文献资料在20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应在100篇以上。 ②每月计划:第一学期广泛阅读专业内相关文献,每周10篇以上;第二学期广泛阅读专业内相关文献,并查找论文方向,查找并仔细阅读与学科方向、课题关系密切的文献资料每周在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应在2篇以上;第三、四、五学期广泛阅读专业内相关文献,并查找论文方向,查找并仔细阅读与学科方向、课题关系较为密切的文献资料每周在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应在2篇以上。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2-03-17 23:04:51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 武大研字[2008]31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和博士两级,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 第二条专业学位研究生分为两种。毕业后同时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称为学历学位教育研究生;仅取得学位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称为学位教育研究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学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仍按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各专业学位成立相应的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组织和协调与专业学位教育有关的活动,包括审定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组织课程、教材和案例库的建设,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为学校制定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及有

关政策提供建议和咨询等。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处负责协调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各学院主要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优质生源的组织,课程、教材和案例库的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答辩以及学位授予审核等工作,同时抓好学风建设。研究生院主要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质量监督、培养目标管理及学位授予等工作。凡涉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单位,应严格履行职责,规范管理,做好单位之间的协调合作,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六条取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新生须持录取通知书,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在每年4-6月到相关学院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取得学习资格。逾期未按规定办理入学注册手续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七条各学院须于7月10日前将新生入学注册情况报研究生院,并认真做好研究生入学教育,落实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学院应将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发给每位专业学位新生。 第八条在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10月必须在所在学院注册。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必须按规定向所在学院请假,经批准后方可延期办理注册手续。各学院应在每年10月底将

北京交通大学-2012级交通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第一部分培养方案 一、学制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二、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三、毕业和学位要求 修满本培养计划规定学分并符合《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毕业要求并达到《北京交通大学授予普通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细则》要求的学生,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定位 本专业立足交通运输领域,面向行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以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规划、设计、运营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工程教育,确保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并不断提高国际知名度。 本专业坚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交通运输为教育背景、技能培养为主线,追踪交通前沿理论,依托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系统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扎实的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 五、培养目标 培养遵纪守法、人格健全、个性突出,具有综合交通运输背景,城市交通运输特色,基础宽厚、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工程素养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较高的文化与科学素质,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运营管理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的系统分析、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引领行业发展潜质的卓越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六、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如表1所示。

(2012修订版)1053全日制攻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053 公共卫生硕士(MPH——Master of Public Health) 全日制攻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公共卫生学院(305)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的需要,面向包括卫生行政、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监督、食品和药品监督、医疗、妇幼保健、社区卫生、检验检疫等相关职业部门和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公共卫生事业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 拥护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 2. 掌握现代公共卫生相关学科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 3. 掌握现代公共卫生有关的管理方法和基本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结合实际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结合公共卫生实践完成具有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可以是调查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并通过答辩; 5. 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有一定写作能力。 二、领域简介 1. 卫生事业管理 2. 循证卫生决策 3. 流行病与职业健康 4. 食品与药品安全 5. 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 6.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 卫生统计 三、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配合以适当的公共卫生案例学习,主要学习现代公共卫生相关学科知识,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管理能力。 (一)鼓励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并逐步增加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比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二)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REQUIREMENTS OF MASTER TRAINING PROGRAMMES 研究生院 2015-09

前言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和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进入了新的阶段。2013年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定位、保证质量,学校组织各硕士学位授权点对我校硕士生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全校25个一级学科开展了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分别制定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培养方案。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是按照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学位课平台+方向模块”制定的;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是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后,在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制定的。 新的培养方案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出发,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培养环节。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宽广性和实用性,保留了反映当代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性最新成果的专题课程,为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加强研究生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为了培育国际一流课程体系,在部分一级学科还特别增设了一批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合作共建的课程。 新修订培养方案覆盖全校38个一级学科、7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专业学位领域,总共64套。共设置课程1766门,其中学位课675门,选修课717门,专题与实践课307门,含实验课程326门、补修课67门。新修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凝聚了我校各院(系)、各学科专家和研究生导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经验。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将更为有效地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 本方案为2014年修订版本,供2014年9月以后入学研究生使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8月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努力为国家建设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根据《关于批准新增法律硕士等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知》学位办〔2009〕35号文件精神,按照《南方医科大学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MPH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和卫生事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重要途径。我院将根据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Master of Public Health ,英文缩写MPH)的培养特点,严把入口关,合理设置课程,切实落实现场社会实践,严格监控培养全过程,确保公共卫生硕士的学位授予质量。 一、培养目标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为公共卫生部门,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与应急型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环境与职业卫生评价 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4.热带医学与媒介生物学 5.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6.卫生行政管理与医院管理 7.社区卫生与健康教育 8.心理健康评价 9.食品、药品监督与卫生检测 10.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 11.卫生法学与监督 12.妇儿保健与人口健康 13.护理保健与护理管理 14. 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 15. 营养与食品卫生 三、招生对象 1.在职学习:国民教育序列(不含中央党校)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作满3年,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从事公共卫生及相关事业的在职人员。 2.全日制招生对象:预防医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学士学位,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身体健康。 四、学习年限 1.学习年限:弹性学制,3-5年。 2.学习形式: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形式。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

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学科。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法学中最重要的二级学科之一。广义的刑法学不仅研究刑法本身和实体的刑法规范(刑法解释学),也研究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刑法哲学)、刑法历史(刑法史学)、犯罪的原因与对策(犯罪学)以及刑罚的执行(监狱学)等内容。刑法学的研究能够为国家治理犯罪问题献计献策,因此刑法学的命运是和国家的法治进程紧密相关的,刑法学在国家的法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个人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质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实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刑法学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刑法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司法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刑法学外文专业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个人研究方向简介 中国刑法学:中国刑法学立足中国实际,研究我国刑法的基本理论、原则、制度、体系以及重点、难点等问题。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本人将提出申请,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要总学分36~38学分,本人将努力完成。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或司法实践。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授本专业课程若干章节、专题或主持课堂讨论,也可以是协助主讲老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或指导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在第2学年进行,时间为四周左右,至少完成4个学时的讲授工作或相当于此量的其它工作,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司法实践在导师指导下采取集中或者分散的方式进行,在假期或第五学期进行,到城乡进行法律咨询或法律服务或是到政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协助办案。 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1000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