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抽油机载荷、扭矩计算公式

新型抽油机载荷、扭矩计算公式
新型抽油机载荷、扭矩计算公式

新型抽油机载荷、扭矩计算公式

及平衡调整方法

一、抽油机载荷、扭矩计算公式 1、双驴头抽油机:

悬点最大载荷:P max =(P ’液

+ P ’杆

)×(1+Sn 2/2390) kN 悬点最小载荷:P min =P ’杆

(1-Sn 2/1470) kN

减速器曲柄轴最大扭矩: M max =0.22S (P max -P min ) kN.m 2、高原皮带式抽油机:

悬点最大载荷: P max = P ’液

+ P ’杆

kN 悬点最小载荷: P min = P ’杆

kN

减速器输出轴最大扭矩:M max = 0.5R(P max -P min )= 0.5R P ’液

kN.m 平衡箱总配重:P 配

= 0.5(P max +P min ) kN 式中:

P ’液

—抽油泵柱塞全断面上的液柱重力(沉没度太大时要考虑动液面深度), kN ;

☆ P ’液

=ρf gLA Q

ρf —井液密度,t/m 3;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A Q —柱塞全断面积,m 2; L ——下泵深度,m ; P ’杆

—抽油杆在井液中的重力,kN ; ☆ P ’杆

=9.81×10-3L P 杆

(1-ρf /ρr ) P 杆

—每米抽油杆在空气中的重量,kg ρr —抽油杆密度(对钢杆ρr =7.85t/m 3)

S —冲程长度,m ; n —冲程次数, min -1

R —悬绳器驱动摩擦轮节圆半径,m ;

二、双驴头抽油机平衡调整

双驴头抽油机安装前应根据油井井况和抽油机工况,初步估算平衡块的组合和平衡块的位置,以避免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投产后,应根据曲柄轴实际净扭矩情况,调整平衡,以保证抽油机在最佳状态下工作,现介绍两种平衡调整的计算方法。

1、安装前初步估算平衡

(1)估算所需的平衡力矩M 平(据已有数据选用三式之一)

M平=0.47×(P'杆-B+P'液/2)×S千牛吨·米

M平=0.235×S×(Pmax+Pmin)千牛吨·米

M平=0.51×(|M上max|+|M下min|)千牛吨·米

式中:P'杆——抽油杆在油液中的重量(千牛吨)

P'液——动液面以上,泵柱塞全断面上液柱的重量(千牛吨)

S——所用冲程长度(米)

M上max,M下min分别为上、下冲程悬点负荷在曲柄轴上产生的载荷扭矩代数和的最大、最小值(千牛顿·米)

P′杆=q′L

P′液=r·F·e·g Pmax·

M上max=[Pmax -B]·TF100·

M下min=[Pmin -B]·TF280·

式中:q′—每米抽油杆在油液中的重量(千牛顿)

L—泵挂深度(米)

r—油液密度(千克/米3)

e—动液面至井口的深度(米)

F—泵柱塞断面积(米2)

g—重力加速度值:取g=9.8米/秒2

B—抽油机结构不平衡力(千牛顿),查抽油机铭牌或说明书的平衡力矩图解。

TF100·,TF280·—分别为曲柄位置角等于100°和280°时的据矩因数(米,有正,负),查说明书光杆位置因数和扭矩因数表。

Pmax、Pmin—悬点负荷的最大、最小值(千牛顿),此值可取自示功图,也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Pmax=( P′杆+ P′液)×(1+a上/g)

Pmin= P′杆{1+7.85a下/[g×(7.85-r)]}

(2)平衡块组合方式

根据求得的M平值确定平衡块的安装位置,平衡块可同时装八块、六块、四块、两块多种组合方法,平衡块的安装位置确定的方法如下:查平衡力矩图解,在该图纵座标轴上找到等于M平的点,由此作纵座标轴的垂线与斜线相交,由交点作横座标轴的垂线,此垂线与横座标的交点值即为平衡块位置。

平衡块的位置,用平衡块上的“▽”下角所对齐曲柄上的数字来表示,无“▽”者用“保险锁块孔”位置代用。

2、投产后调整平衡的计算

可以按下面两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1)电流法

分别测量上、下冲程时,电动机输入的最大电流值I上和I下。若I上和I下相差太多,则认为平衡不好,此时可用下式计算平衡块应移动的距离。

R'= Mmax/ Q曲×(I上-I下)/(I上+I下)(米)

式中:R'—为达到平衡,原安装的平衡块应该移动的距离。R'为正值时,表示平衡块应离开曲柄轴心向外移,R'为负值,表示应移向曲柄轴心。

Q曲—原安装的平衡块重量(包括连接件,千牛顿)。查平衡力矩图解的平衡块重量栏。

Mmax=0.236S(Pmax-Pmin)-0.1n2千牛顿·米

此式中的S、Pmax、Pmin意义与前同,n为每分钟的冲次数,但作为投产后的准确调整平衡,Pmax、Pmin值应从近期示功图求得。

值得注意的是电流计算法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当抽油机严重不平衡时,即I上或I下中有一个是电动机回馈发电电流(负电流)时,此公式不能使用。这时应按照:I上为“负电流”时,平衡块向接近曲柄轴心方向移动,I下为“负电流”时,平衡块向远离曲柄轴心方向移动的原则进行粗调,当I上、I下均不为“负电流”时,再按上述电流计算法进行精确调整。

判断电动机上冲或下冲是否工作在回馈发电状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如果配电箱内若有电度表,当抽油机在上冲、下冲的最大电流时,看电度表铝盘是否倒转,上冲时倒转则I上为负电流;下冲时倒转则I下为负电流。若没倒转,则I上、I下均为正值,即电动机上、下冲均没工作在回馈发电状态。第二种方法是:在抽油机上、下冲的最大电流时,听电动机的声音同时观察电动机的转速,若此时电动机转速已高出额定值,则表明此冲程阶段,电动机工作在回馈发电状态。

(2)扭矩法

按曲柄实际净扭矩曲线进行调整计算,测得示功图后,净扭矩按下式计算:Tn=(P-B)×TF-M平×sinφ

式中:Tn—曲柄净扭矩(千牛顿·米)

P—悬点负荷(千牛顿)。用光杆位置因数划分示功图求得,光杆位置因数查光杆位置因数和扭矩因数表。

TF—扭矩因数(米),查光杆位置因数和扭矩因数表

M平—最大平衡力矩(千牛顿·米),按原装平衡块组合及实际位置(平衡块上“▽”或保险锁块孔所对曲柄上的数)查平衡力矩图解。

φ—曲柄位置角,规定:井口在观察者的右侧,以12点钟的位置为零度,顺时针转为正。

按上式取φ角间隔10°重复计算一次,并绘制Tn—φ曲线。

由Tn—φ曲线上读得上、下冲程净扭矩的最大值,分别记作Tn上和Tn下,若Tn上、Tn下相差较多,则认为平衡不好,此时可按下式计算平衡块应移动的距离R′。

R'= (Tn上-Tn下)/(| sinφ上|+| sinφ下|)×1/Q曲(米)

式中:φ上、φ下—为发生Tn上、Tn下时的曲柄位置角。

Q曲—意义与前同。

以上两种方法,均为近似计算法,由于井况是复杂的,多因素的,若一次调不准,可再调一次,以求最佳平衡效果。考虑到功耗和结蜡等因素,若没把平衡率调到100%,以I下或Tn下较大一些较为适宜。

三、数据说明

1、光杆位置因数:

曲柄转角为φ时,光杆的行程长度(以下死点为零点)占全冲程的百分比,用PR表示。

2、扭矩因数:

光杆负荷P在曲柄轴上产生的扭矩Tw与光杆负荷P的比值,单位m,用TF表示,即:

TF=Tw /p 或Tw=TF×p

3、结构不平衡力:

连杆与曲柄销装置脱离时,欲保持游梁处于水平位置需要在光杆上加的力(千牛顿),此力向下为正,向上为负,用B表示。

电机转速转矩计算公式

针对你的问题有公式可参照分析: 电机功率:P=1.732X UX I x cos 4 电机转矩:T=9549X P/n ; 电机功率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P = T*n/9550 公式推导 电机功率,转矩,转速的关系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推出 F=T/R ---公式2 线速度(V)=2兀R*每秒转速(n秒)=2兀R*每分转速(n 分)/60 =兀R*n分/30--- 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 兀R*n 分/30 =兀/30*T*n 分 ----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1000=兀/30*T*n 30000/ 兀*P=T*n 30000/3.1415926*P=T*n 9549.297*P = T * n

电机转速:n=60f/p , p为电机极对数,例如四级电机的p=2 ; 注:当频率达50Hz时,电机达到额定功率,再增加频率,其功率时不会再增的,会保持额定功率。 电机转矩在50Hz以下时,是与频率成正比变化的;当频率f达到50Hz时,电 机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如果频率f在50Hz以后再继续增加,则输 1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出转矩与频率成反比变化,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就是那么大了,你还要继续增加频率f,那么套入上面的计算式分析,转矩则明显会减小。 转速的情况和频率是一样的,因为电源电压不变,其频率的变化直接反应的结果就是转速的同比变化,频率增,转速也增,它减另一个也减。 关丁电压分析起来有点麻烦,你先看这几个公式。 电机的定子电压:U = E + I R (I为电流,R为电子电阻,E为感应电势); 而:E = k f旅(k:常数,f:频率,X:磁通); 对异步电机来说:T=W I X (K:常数,I:电流,X:磁通); 则很容易看出频率f的变化,也伴随着E的变化,则定子的电压也应该是变化的,事实上常用的变频器调速方法也就是这样的,频率变化时,变频器输出电压,也就是加在定子两端的电压也是随之变化的,是成正比的,这就是包V/f比变频方式。这三个式子也可用丁前面的分析,可得出相同结果。 当然,如果电源频率不变,电机转矩肯定是正比丁电压的,但是一定是在电机达到额定输出转矩前。 电机的扭矩”,单位是N?m (牛米) 计算公式是T=9549 * P / n 。 P是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千瓦( KW) 分母是额定转速n单位是转每分(r/min) P和n可从电机铭牌中直接查到。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公式 含义:1kg=9.8N 1千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9.8牛顿。 含义:9.8N m 推力点垂直作用在离磨盘中心1米的位置上的力为9.8N。

抽油机悬点运动分析

东北石油大学 力学技能训练 2015 年3月29日

东北石油大学力学技能训练任务书 课程力学技能训练 题目CYJ12-3.6-73HB游梁式抽油机悬点运动分析及其载荷分析 专业工程力学姓名董日治学号110403240128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将要进行的力学技能训练具体的内容、要求、参考资料如下: 1.主要内容: (1)深入学习和研究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悬点运动分析及其载荷分析方面理论知识。 (2)利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独立完成编写出计算机程序并且上机进行相应计算。 (3)对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反复计算,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4)对于计算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得到相应的正确结论。 2.基本要求: (1)独立思考,刻苦钻研,掌握理论研究方法和熟练计算机操作技巧; (2)绘制出正确的指定型号游梁式抽油机悬点运动曲线及理论示功图; (3)撰写一份规范的2万字左右的力学技能训练报告。 3.主要参考资料: (1)东北石油大学电化教学中心.采油工艺实习用光盘. 1999. (2)董世民.抽油机设计计算与计算机实现[M].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11-21. (3)万仁博,罗英俊.采油技术手册(第四分册)[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36-52. 完成期限2015.3.9-2015.3.29 教师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 2015 年 3 月 5 日

摘要 采油是石油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不亚于钻井,钻井把石油和地面连通了,而采油才是把石油送到了地面。而直接影响采油质量和进度的就是采油技术和设备。 随着抽油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自20世纪90年代后,陆续开发了不同形式的以节能为目的的抽油机,节能抽油机仍然属于普通式游梁式抽油机结构。抽油机是抽油机—深井泵抽油系统中的主要地面设备。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游梁-连杆-曲柄机构、减速箱、动力设备、辅助设备等四大部份组成。工作时,动力机将高速旋转动动通过皮带和减速箱传给曲柄轴,带动曲柄轴做低速旋转运动,曲柄通过连杆经横梁带动游梁作上下往摆动,挂在驴头上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作上下往复动动。 掌握抽油机悬点的运动规律(悬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研究抽油装置动力学、确定抽油装置的基本参数及运行抽油装置设计的基础,因此本文运用了三种方法分析了悬点的运动规律,即简化为简谐运动时悬点的运动规律,简化为曲柄滑块机构时悬点的运动规律,还有悬点运动规律的精确分析。 关键词:采油计算,采油设备,载荷计算

电机输出扭矩计算公式

电动机输出转矩 转矩(英文为torque ) 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转矩是各种工作机械传动轴的基本载荷形式,与动力机械的工作能力、能源消耗、效率、运转寿命及安全性能等因素紧密联系,转矩的测量对传动轴载荷的确定与控制、传动系统工作零件的强度设计以及原动机容量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转矩与功率的关系T=9549P/n 电机的额定转矩表示额定条件下电机轴端输出转矩。转矩等于力与力臂或力偶臂的乘积,在国际单位制(SI)中,转矩的计量单位为牛顿?米(N?m),工程技术中也曾用过公斤力?米等作为转矩的计量单位。电机轴端输出转矩等于转子输出的机械功率除以转子的机械角速度。直流电动机堵转转矩计算公式TK=9.55KeIK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公式为: S R2 M=C U12 公式[2 ] R22+(S X20)2 C:为常数同电机本身的特性有关;U1 :输入电压; R2 :转子电阻;X20 :转子漏感抗;S:转差率 可以知道M∝U12 转矩与电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设正常输入电压时负载转矩为M2 ,电压下降使电磁转矩M下降很多;由于M2不变,所以M小于M2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导致电动机转速的下降,转差率S上升;它又引起转子电压平衡方程式的变化,使转子电流I2上升。也就是定子电流I1随之增加(由变压器关系可以知道);同时I2增加也是电动机轴上送出的转矩M又回升,直到与M2相等为止。这时电动机转速又趋于新的稳定值。 转矩的类型 转矩可分为静态转矩和动态转矩。 静态转矩是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小、很缓慢的转矩,包括静止转矩、恒定转矩、缓变转矩和微脉动转矩。 静止转矩的值为常数,传动轴不旋转; 恒定转矩的值为常数,但传动轴以匀速旋转,如电机稳定工作时的转矩; 缓变转矩的值随时间缓慢变化,但在短时间内可认为转矩值是不变的; 微脉动转矩的瞬时值有幅度不大的脉动变化。 动态转矩是值随时间变化很大的转矩,包括振动转矩、过渡转矩和随机转矩三种。振动转矩的值是周期性波动的;过渡转矩是机械从一种工况转换到另一种工况时的转矩变化过程;随机转矩是一种不确定的、变化无规律的转矩。 根据转矩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转矩测量方法。 转矩=9550*功率/转速 同样 功率=转速*转矩/9550 平衡方程式中:功率的单位(kW);转速的单位(r/min);转矩的单位(N.m);9550是计算系数。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全

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是电机学中常用的关系式,近期在百度知道上常有看到关于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相关计算式的问答, 一般回答者都是直接给出计算公式,公式中的常数采用近似值,常数往往不容易记住,本文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方便的记住这些公式, 并在工程应用中熟练的使用。 记住扭矩和功率的公式形式 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一般用于描述电机的转轴的做功问题,扭矩越大,轴功率越大;转速越高,轴功率越大,扭矩和转速都是产生轴功率的必要条件,扭矩为零或转速为零,输出轴功率为零。因此,电机空转或堵转就是轴功率等于零的两个特例。 功率和扭矩及转速成正比,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具有如下形式: P=aTN 上式中,a为常数,对应的有: T=(1/a)(1/N)P 即扭矩和功率成正比,和转速成反比。 记忆方法: 记住扭矩T和功率P成正比,扭矩T和转速N成反比,而系数a不必记忆。 记住力做功的基本公式 提问者通常都知道上述关系式,问题的焦点在于常数a的具体数值。 如果不是经常使用该公式,的确很难记住这个常数,本人亦是如此。 不过,只要记住扭矩和转速公式的推导方式,可以很快推导出结果,得到系数a的准确值。 我们知道力学中力做功的功率计算公式为: P=FV ?(2) 上述公式为力做功的基本公式。然而,基本公式中没有出现扭矩T和转速N。 如果我们注意到:扭矩实际上就是力学上的力矩。就很容易联想到扭矩T和力F的关系。 由于力矩等于力F和力臂的乘积,而力臂是轴的半径r,因此有:

T=Fr 或 F=T/r(3) 图2扭矩和力臂的关系 记忆方法: m 是长度的单位,因此,力等于扭矩除以长度,而长度就是半径r。 扭矩的单位是,N是力的单位, 掌握角速度和速度的转换方法 第二节告诉我们,扭矩与轴的半径有关,可是,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 1 )中,并无轴半径的参数r,也无力做功基本公式(2)中的速度V。 这就引导我们去思考,将速度V变换为转速N后,转速N与扭矩T相乘,应该可以抵消掉轴半径r。实际正是如此: 电动机轴面上任意一点的速度与旋转的角速度及轴半径成正比,即: V= (4) 记忆方法: 圆弧的长度等于角度乘以半径,圆周运动的速度等于角速度乘以半径。 扭矩和功率的基本公式 将式(3 )和(4)代入式(2),得到: P=T 3 (5) 式(5 )为扭矩和功率的基本公式,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推导,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记住。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计算公式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公式 含义: 1kg=9.8N 1千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9.8牛顿。 含义: 9.8N·m 推力点垂直作用在离磨盘中心1米的位置上的力为9.8N。 转速公式:n=60f/P (n=转速,f=电源频率,P=磁极对数) 扭矩公式:T=9550P/n T是扭矩,单位N·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扭矩公式:T=973P/n T是扭矩,单位Kg·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形象的比喻: 功率与扭矩哪一项最能具体代表车辆性能?有人说:起步靠扭矩,加速靠功率,也有人说:功率大代表极速高,扭矩大代表加速好,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错误解释,其实车辆的前进一定是靠发动机所发挥的扭力,所谓的「扭力」在物理学上应称为「扭矩」,因为以讹传讹的结果,大家都说成「扭力」,也就从此流传下来,为导正视听,我们以下皆称为「扭矩」。 扭矩的观念从小学时候的「杠杆原理」就说明过了,定义是「垂直方向的力乘上与旋转中心的距离」,公制单位为牛顿-米(N-m),除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之后,单位可换算成国人熟悉的公斤-米(kg-m)。英制单位则为磅-呎(lb-ft),在美国的车型录上较为常见,若要转换成公制,只要将lb-ft的数字除以7.22即可。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将扭矩除以车轮半径即可由发动机功率-扭矩输出曲线图可发现,在每一个转速下都有一个相对的扭矩数值,这些数值要如何转换成实际推动汽车的力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除以一个长度」,便可获得「力」的数据。举例而言,一部1.6升的发动机大约可发挥15.0kg-m的最大扭矩,此时若直接连上185/ 60R14尺寸的轮胎,半径约为41公分,则经由车轮所发挥的推进力量为15/0.41=36.6公斤的力量(事实上公斤并不是力量的单位,而是重量的单位,须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才是力的标准单位「牛顿」)。

什么是扭矩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什么是扭矩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2008年01月07日 10:07 转载作者:本站用户评论(0) 关键字: 什么是扭矩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扭矩和功率一样,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指数之一,它反映在汽车性能上,包括加速度、爬坡能力以及悬挂等。它的准确定义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单位是牛顿。在每个单位距离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是这样的,扭矩是衡量一个汽车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一辆车扭矩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成正比。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轿车而言,扭矩越大加速性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扭矩越

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车有一个重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 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9.8N,所以1kgm =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 =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举个例子:8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1 挡齿比(齿轮的齿数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3×4=2400Nm(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 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排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 驱动力= ———————————————————— 轮胎半径(单位:米) 小结:1kgm=9.8Nm 1lb-ft=0.13826kgm 1lb-ft=1.355Nm 一般来说,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缸径小,行程长的汽缸较注重扭矩的发挥,转速都不会太高,适用于需要大载荷的车辆。而缸径大,行程短的汽缸较注重功率的输出,转速通常较高,适用于快跑的车辆。简单来说:功率正比于扭矩×转速 补充一点:为什么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计算出来呢? 我们知道,功率P=功W÷时间t 功W=力F×距离s 所以,P=F×s/t=F×速度v

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及悬点载荷

第二节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及悬点载荷 一、教学目的 了解抽油机悬点的运动规律,抽油机悬点静载和动载的计算方法以及最大载荷、最小载荷的位置及其计算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悬点运动规律; 2、载荷计算。 -| I * 教学难点: 1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的计算。 三、教法说明 课堂讲授并辅助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形和动画。 四、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两个方面的问题: 1.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 2.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 (一)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 1、简化为简谐运动时悬点运动规律 假设条件:r/l?0、r/b?0 游梁和连杆的连接点B的运动可看做简谐运动,即认为B点的运动规律和D点做圆运动时在垂直中心线上的投影(C点)的运动规律相同。

则B点经过t时间(曲柄转角? )时位移为: S B = r(1 cos ) = r(1 - cos t) ■ 图3-13抽油机四连杆机构简图 以下死点为坐标零点,向上为坐 标正方向,则悬点A的位移为: a a SA=b S B = b r(i°S 7 V A'S A,仙计dt b w A点的速度为: 图3-14筒谐运动时悬点位移. 速度、加遠度吨线 7? 丄 ■ A/ \ 〉等直4/y *\P >.!亠I 1L / 1 *\ira A点的加速度为: W 2rcos t 2、简化为曲柄滑块机构时悬点运动规律 假设条件:° r门:14 把B点绕游梁支点的弧线运动近似地 看做直线运动,则可把抽油机的运动简化为 曲柄滑块运动。 D ffl 曲柄滑块机构简图

A 点位移: 扎 2 1 a S A = r(1 - cos —sin ) 2 b A 点速度: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 1、悬点所承受的载荷 (1)静载荷 V A 严 dt r (sin a 护2)b A 点加速度: W“;; 2 r(cos a 2 S .2 max 180 2 (1 十) 图3-n 悬点加速度变化庙线 1-按简谐运动计算:A 精确计算: 3-按曲柄滑块机构计算 + 扎 cos2>) — b S 2 (1 - ) l a m ax 图3-氐悬点速度变化曲线 1-按筒谐运动计算;A 精确计算; 3-按曲柄滑块机构计算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扭矩和功率一样,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指数之一,它反映在汽车性能上,包括加速度、爬坡能力以及悬挂等。 它的准确定义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单位是牛顿。在每个单位距离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是这样的,扭矩是衡量一个汽车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一辆车扭矩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成正比。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 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 轿车而言,扭矩越大加速性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 扭矩越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的时 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车有一个重 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 公里/小 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 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 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 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见kgm lb-ft 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 = 9.8N,所以1kgm= 9.8Nm,而磅尺lb-ft 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1lb=0.4536kg;1ft=0.3048m ,可以算出1lb-ft = 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 2 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举个例子:8 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n,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 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 “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 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 1 挡齿比(齿轮的齿数 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X 3X4 =2400Nm (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 2400Nm/0.3m= 8000N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 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排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 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X变速箱齿比X最终齿轮比X机械效率 驱动力= ————————————————————轮胎半径(单位:米)小结: 1kgm= 9.8Nm 1lb-ft = 0.13826kgm 1lb-ft = 1.355Nm 一般来说,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缸 径小,行程长的汽缸较注重扭矩的发挥,转速 都不会太高,适用于需要大载荷的车辆。而缸径大,行程短的汽缸较注重功率的输 出,转速通常较高,适用于快跑的车辆。简单来说:功率正比于扭矩X转速 补充一点:为什么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计算出来呢?

浅论定向井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计算方法

浅论定向井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计算方法 发表时间:2019-11-14T10:00:08.52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2期作者:张明凡 [导读] 定向井悬点载荷的方法,其基本原理都是在井眼中取一小单元长度进行受力分析。这种受力分析考虑了井斜对杆柱受力状况的影响,然后按整个抽油杆长度进行积分叠加来计算悬点载荷。 摘要:定向井悬点载荷的方法,其基本原理都是在井眼中取一小单元长度进行受力分析。这种受力分析考虑了井斜对杆柱受力状况的影响,然后按整个抽油杆长度进行积分叠加来计算悬点载荷。这种方法理论上比较科学、合理,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比较繁琐,一般情况下必须借助计算机才能实现,而且在计算时必须具备准确的井斜资料。这两个要求给现场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能否在直井计算悬点载荷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修正,方便应用于现场计算,经过多井次抽油机悬点载荷的计算和现场实测示功图数据的分析,认为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关键词:定向井;悬点载荷;杆柱受力;经验系数修正 近年来,由于钻井及采油技术的快速发展,定向井在油田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一些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地区,利用定向井进行开发,大大降低了成本,方便了管理。采油厂2018—2019年产能油井中定向井和直井相比,定向井具有复杂的井身剖面,抽油杆柱和液柱在其中的受力状况和直井有所不同。所以,其悬点载荷的计算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定向井的载荷计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是取井筒中一小单元进行受力分析,然后逐段叠加。这一过程需要输入井斜数据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在现场用中很不方便,且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计算结果仍然是一个近似值。通过对现场多口井实测载荷的分析比较认为,传统的直井载荷计算公式经过一定的经验系数修正后仍然可以应用于定向井载荷的近似计算。 1直井最大载荷计算 最大载荷发生在抽油机的上冲程,主要由抽油杆的重量、液柱重量两大部分组成。其次还有抽油杆及液体的惯性载荷、摩擦载荷(包括杆柱与油管的摩擦力、柱塞与衬套之间的摩擦力、液柱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另外还有井口回压(增加载荷)及沉没压力(减小载荷)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直井最大载荷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 式中:Pmax—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N;Wr—抽油杆的重量,N; Wr'—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量,N; Wl—液柱重力产生的悬点载荷(扣除抽油杆占据的体积),N; Wl'—活塞面积上液柱的重量,N;s—冲程,m; n—冲数,次/min。 所有公式都考虑了液柱载荷、抽油杆柱载荷和抽油杆柱的惯性载荷。但公式(1)、式(2)考虑的是作用在活塞整个截面积上的液柱载荷,公式(3)考虑的是作用在活塞环形面积上的液柱载荷。同其它公式相比公式(1)、式(2)考虑了摩擦载荷,公式(2)、式(3)考虑了液柱的惯性载荷。公式把曲柄连杆运动简化为简谐运动,即r=0。某采油厂各区块下泵不深,多数井采用长冲程、慢冲次抽油,原油黏度不高,比重也不大,因此直井不用考虑摩擦力和液柱的惯性载荷。从理论上讲,公式(5)比较适合该厂抽油机载荷的计算。表1是用公式(5)计算的三个不同区块98口井悬点最大载荷同实测载荷的对比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直井的最大载荷计算与实测值相比,绝对误差仅为0.13kN,符合率为99.2%,也就是说,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完全可以用公式(5)来计算直井悬点最大载荷。 2 定向井最大载荷计算 目前,定向井的悬点载荷计算一般采用下面的方法:把井眼轴线看成是由许多段曲率半径不等的圆弧曲线组成,相邻两点为一段,考虑到横向压力、轴向拉力、杆管、杆液之间的摩擦力等,以抽油泵活塞上端面对应点为起始点,通过逐段计算每段上端载荷,直到算出悬点最大载荷。这种算法虽然从理论上是比较合理的,考虑了定向井的特殊情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井中的各种复杂因素不可能考虑全面,所以其计算结果仍然只能是一个近似值。而主要的问题是以上的计算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很不方便。从大量的现场实测资料来看,可以用直井的经验公式来近似地计算定向井的载荷,这种计算方法完全可以满足现场应用的需要。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定向井和直井相比,因井眼轨迹的变化,各种摩擦力增大,从而会使悬点最大载荷增大一定的幅度。表2是用公式(5)和积分叠加的方法计算的两个区块49口井悬点最大载荷同实测载荷的对比情况。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积分叠加方法计算的定向井最大载荷和实测值非常接近;用公式(5)计算的定向井的最大载荷与实测值相比,有一定偏差,绝对误差为-1.99kN,相对误差为5.66%,但相差幅度并不是很大。分析原因,一方面,大多数井的井眼轨迹变化是比较缓慢

电机转速转矩计算公式

针对你的问题有公式可参照分析: 电机功率:P=1.732×U×I×cosφ 电机转矩:T=9549×P/n ; 电机功率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P = T*n/9550 公式推导 电机功率,转矩,转速的关系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 F=T/R ---公式2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 =2πR*每分转速(n 分)/60 =πR*n分/30---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分/30 =π/30*T*n分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1000=π/30*T*n30000/π*P=T*n 30000/3.1415926*P=T*n 9549.297*P= T * n 电机转速:n=60f/p,p为电机极对数,例如四级电机的p=2; 注:当频率达50Hz时,电机达到额定功率,再增加频率,其功率时不会再增的,会保持额定功率。 电机转矩在50Hz以下时,是与频率成正比变化的;当频率f达到50Hz时,电机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如果频率f在50Hz以后再继续增加,则输

出转矩与频率成反比变化,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就是那么大了,你还要继续增加频率f,那么套入上面的计算式分析,转矩则明显会减小。

转速的情况和频率是一样的,因为电源电压不变,其频率的变化直接反应的结果就是转速的同比变化,频率增,转速也增,它减另一个也减。 关于电压分析起来有点麻烦,你先看这几个公式。 电机的定子电压:U = E + I×R (I为电流, R为电子电阻, E为感应电势); 而:E = k×f×X (k:常数, f: 频率, X:磁通); 对异步电机来说:T=K×I×X (K:常数, I:电流, X:磁通); 则很容易看出频率f的变化,也伴随着E的变化,则定子的电压也应该是变化的,事实上常用的变频器调速方法也就是这样的,频率变化时,变频器输出电压,也就是加在定子两端的电压也是随之变化的,是成正比的,这就是恒V/f比变频方式。这三个式子也可用于前面的分析,可得出相同结果。 当然,如果电源频率不变,电机转矩肯定是正比于电压的,但是一定是在电机达到额定输出转矩前。 电机的“扭矩”,单位是N?m(牛米) 计算公式是T=9549 * P / n 。 P是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千瓦(KW) 分母是额定转速n 单位是转每分(r/min) P和n可从电机铭牌中直接查到。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公式 含义:1kg=9.8N 1千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9.8牛顿。 含义:9.8N·m 推力点垂直作用在离磨盘中心1米的位置上的力为9.8N。 转速公式:n=60f/P (n=转速,f=电源频率,P=磁极对数) 扭矩公式:T=9550P/n T是扭矩,单位N·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抽油机悬点载荷的计算

WORD格式 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及载荷分析 一、游梁式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 四连杆机构:以游梁支架轴和曲柄轴的连线为固定杆,以曲柄、连杆和游梁为三个活动 杆所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如图3-21所示, 抽油机在一个冲程中,悬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不仅大小在变化,而且方向也在不断改变。上冲程前半个冲程为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后半个冲程为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下冲程前半个冲程为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后半个冲程为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 其最大速度发生在下、下冲程的中点,在上、下死点处速度为零;其最大加速度发生在上、下死点处,在上、下冲程的中点加速度为零。 上下死点处的最大加速度分别为: (3-12)

WORD格式 (3-13)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与分析 (一)静载荷 1.抽油杆柱载荷 上冲程,悬点承受着整个抽油杆柱的重力为: =(3-21) 对于多级抽油杆: 式中——抽油杆柱的重力,N; 2 ——抽油杆的截面积,m; L——抽油杆柱的长度,m; ——抽油杆材料(钢)的密度,。 ——每米抽油杆的平均质量,kg/m;(可查表3-1) ——用多级组合杆柱时各级抽油杆柱的每米平均质量,kg/m; ——用多级组合杆柱时各级抽油杆柱的长度,m。 下冲程,作用在悬点上的杆柱载荷等于抽油杆柱的重力减去杆柱受到的浮力: 或 (3-23) 式中——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N; ――抽油杆的失重系数 ——抽汲液体的密度,;当原油含水时,可用下式近似计算:

WORD格式 (3-24)式中——原油密度,; ——水的密度,; ——原油含水率,小数。 2.液柱载荷 上冲程作用在悬点上的液柱载荷为: (3-26)式中——液柱载荷,N;其它符号同前。 下冲程液柱载荷不作用在悬点上。 3.上、下冲程中在杆柱和管柱之间相互转移的载荷 — =+— = ,简称为转移载荷。 由以上推导可知,上冲程的静载荷: (3-27) 上、下冲程静载荷随悬点位移的变化曲线: 图3-29静载荷随悬点冲程变化的曲线 4.其它静载荷 1)沉没压力对悬点载荷的影响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扭矩和功率一样,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指数之一,它反映在汽车性能上,包括加速度、爬坡能力以及悬挂等。 它的准确定义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单位是牛顿。在每个单位距离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是这样的,扭矩是衡量一个汽车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一辆车扭矩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成正比。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轿车而言,扭矩越大加速性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扭矩越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车有一个重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公里/小 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 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 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 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 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举个例子:8 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1挡齿比(齿轮的齿数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3×4=2400Nm(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 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 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排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 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 驱动力= ———————————————————— 轮胎半径(单位:米) 小结:1kgm=9.8Nm 1lb-ft=0.13826kgm 1lb-ft=1.355Nm

抽油机悬点载荷的计算

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及载荷分析 一、游梁式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 四连杆机构:以游梁支架轴和曲柄轴的连线为固定杆,以曲柄、连杆和游梁为三个活动 杆所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如图3-21所示, 抽油机在一个冲程中,悬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不仅大小在变化,而且方向也在不断改变。上冲程前半个冲程为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后半个冲程为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下冲程前半个冲程为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后半个冲程为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 其最大速度发生在下、下冲程的中点,在上、下死点处速度为零;其最大加速度发生在上、下死点处,在上、下冲程的中点加速度为零。 上下死点处的最大加速度分别为: (3-12)

(3-13)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与分析 (一)静载荷 1.抽油杆柱载荷 上冲程,悬点承受着整个抽油杆柱的重力为: =(3-21) 对于多级抽油杆: 式中——抽油杆柱的重力,N; ——抽油杆的截面积,m2; L——抽油杆柱的长度,m; ——抽油杆材料(钢)的密度,。 ——每米抽油杆的平均质量,kg/m;(可查表3-1) ——用多级组合杆柱时各级抽油杆柱的每米平均质量,kg/m; ——用多级组合杆柱时各级抽油杆柱的长度,m。 下冲程,作用在悬点上的杆柱载荷等于抽油杆柱的重力减去杆柱受到的浮力: 或 (3-23) 式中——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N; ――抽油杆的失重系数 ——抽汲液体的密度,;当原油含水时,可用下式近似计算:

(3-24)式中——原油密度,; ——水的密度,; ——原油含水率,小数。 2.液柱载荷 上冲程作用在悬点上的液柱载荷为: (3-26)式中——液柱载荷,N;其它符号同前。 下冲程液柱载荷不作用在悬点上。 3.上、下冲程中在杆柱和管柱之间相互转移的载荷 — =+— = ,简称为转移载荷。 由以上推导可知,上冲程的静载荷: (3-27) 上、下冲程静载荷随悬点位移的变化曲线: 图3-29 静载荷随悬点冲程变化的曲线 4.其它静载荷 1)沉没压力对悬点载荷的影响

电机转矩的计算公式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计算公式(转载) 2010-01-11 12:03 含义:1kg= 1千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牛顿。 含义:·m 推力点垂直作用在离磨盘中心1米的位置上的力为了。 转速公式:n=60f/P (n=转速,f=电源频率,P=磁极对数) 扭矩公式:T=9550P/n T是扭矩,单位N·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扭矩公式:T=973P/n T是扭矩,单位Kg·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形象的比喻: 功率与扭矩哪一项最能具体代表车辆性能有人说:起步靠扭矩,加速靠功率,也有人说:功率大代表极速高,扭矩大代表加速好,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错误解释,其实车辆的前进一定是靠发动机所发挥的扭力,所谓的「扭力」在物理学上

应称为「扭矩」,因为以讹传讹的结果,大家都说成「扭力」,也就从此流传下来,为导正视听,我们以下皆称为「扭矩」。 扭矩的观念从小学时候的「杠杆原理」就说明过了,定义是「垂直方向的力乘上与旋转中心的距离」,公制单位为牛顿-米(N-m),除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之后,单位可换算成国人熟悉的公斤-米(kg-m)。英制单位则为磅-呎(lb-ft),在美国的车型录上较为常见,若要转换成公制,只要将lb-ft的数字除以即可。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将扭矩除以车轮半径即可由发动机功率-扭矩输出曲线图可发现,在每一个转速下都有一个相对的扭矩数值,这些数值要如何转换成实际推动汽车的力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除以一个长度」,便可获得「力」的数据。举例而言,一部1.6升的发动机大约可发挥15.0kg-m的最大扭矩,此时若直接连上185/ 60R14尺寸的轮胎,半径约为41公分,则经由车轮所发挥的推进力量为15/=公斤的力量(事实上公斤并不是力量的单位,而是重量的单位,须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才是力的标准单位「牛顿」)。 36公斤的力量怎么推动一公吨的车重呢而且动辄数千转的发动机转速更不可能恰好成为轮胎转速,否则车子不就飞起来了幸好聪明的人类发明了「齿轮」,利用不同大小的齿轮相连搭配,可以将旋转的速度降低,同时将扭矩放大。由于齿轮的圆周比就是半径比,因此从小齿轮传递动力至大齿轮时,转动的速度降低的比率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数,都恰好等于两齿轮的齿数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所谓的「齿轮比」。 举例说明,以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假设小齿轮的齿数为15齿,大齿轮的齿

扭矩的含义 扭矩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扭矩的含义扭矩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扭矩是什么: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 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 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扭矩和功率一样,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指数之一,它反映在汽车性能上,包 括加速度、爬坡能力以及悬挂等。它的准确定义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单位是牛顿。在每个单位距离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是这样的,扭矩是衡量一个汽车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一辆车扭矩的大 小与发动机的功率成正比。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轿车而言,扭矩 越大加速性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扭矩越 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 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 车有一个重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 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 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 的时候,1kg=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 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举个例子:8

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及载荷分析

第二节 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及载荷分析 一、游梁式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 四连杆机构:以游梁支架轴和曲柄轴的连线为固定杆,以曲柄、连杆和游梁为三个活动杆所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如图3-21所示, 抽油机在一个冲程中,悬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不仅大小在变化,而且方向也在不断改变。上冲程前半个冲程为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后半个冲程为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下冲程前半个冲程为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后半个冲程为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 其最大速度发生在下、下冲程的中点,在上、下死点处速度为零;其最大加速度发生在上、下死点处,在上、下冲程的中点加速度为零。 上下死点处的最大加速度分别为: )1(220max l r s a += =ω? (3-12) )1(22max l r s a --==ωπ ? (3-13)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与分析 (一)静载荷 1.抽油杆柱载荷 上冲程,悬点承受着整个抽油杆柱的重力为: g L f W s r r ρ= =Lg q r (3-21) 对于多级抽油杆: g ┅L q L q W r r r )(2211++=

式中 r W —— 抽油杆柱的重力,N ; r f —— 抽油杆的截面积,m 2; L —— 抽油杆柱的长度,m ; s ρ—— 抽油杆材料(钢)的密度,3/7850m kg s =ρ。 r q —— 每米抽油杆的平均质量,kg/m ;(可查表3-1) 21r r 、q q —— 用多级组合杆柱时各级抽油杆柱的每米平均质量,kg/m ; 21、L L —— 用多级组合杆柱时各级抽油杆柱的长度,m 。 下冲程,作用在悬点上的杆柱载荷等于抽油杆柱的重力减去杆柱受到的浮力: g L f W l s r r )(ρρ-='或b W Lgb q W r r r ==' (3-23) 式中 'r W —— 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N ; s l s b ρρρ-=――抽油杆的失重系数 l ρ—— 抽汲液体的密度,3/m kg ;当原油含水时,可用下式近似计算: w w w o l f f ρρρ+-=)1( (3-24) 式中 o ρ—— 原油密度,3/m kg ; w ρ—— 水的密度,3/m kg ; w f —— 原油含水率,小数。 2.液柱载荷 上冲程作用在悬点上的液柱载荷为: g L f f W l r p l ρ)(-= (3-26) 式中 l W —— 液柱载荷,N ;其它符号同前。 下冲程液柱载荷不作用在悬点上。 3.上、下冲程中在杆柱和管柱之间相互转移的载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