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卷

三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卷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在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的雨水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水有那么大的尽儿,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发。”

1、用“‖”给文章分段。

2、给本文命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3、“我”发现了什么美妙的东西?(用“”划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4、用“————”标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5、联系这篇文章回答:

(1)爸爸为什么要“故意”地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类的保健卫士

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如果说啄木鸟是树木的保卫者,青蛙是农作物的卫兵,

那么,我要说,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你就会感到舒心、惬意的。据测算,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森林却又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经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五十公斤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平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空旷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这个家庭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花圃里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用横线画出第二段的中心句。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两种。

方法一:(),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抄出文中的成语。

,,,。

(三)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

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防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豪华——()

分散——()镇静——()

4、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

5、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巧捞花瓶

这天我们搬家,当我们来到新居门口时,奶奶一失手,花瓶掉到了阴沟里。这阴沟很深,满是淤泥,只露出半边瓶口。

爸爸见了,微笑着对我说:“看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捞起它?”

我马上找来一把火钳子,可是钳子太短了,怎么也够不着。我又弄来一根绳子,可是,搞了半天也套不住瓶子。

我()擦着头上汗,()想,怎么办呢?忽然,我想起了平日用来挤水玩的橡皮管子。对!只要再套上个气球……

于是,我找来那根橡皮管子,还找了一个气球,再用一根硬塑料管,把橡皮管子和气球接好,然后,小心地把气球塞进花瓶里。

我用力往里吹气,估计气球涨得差不多了,手捏紧橡皮管子上端,用力一提,管子仿佛像吊车似的一下吊起了花瓶。花瓶终于捞上来了。

我把花瓶冲洗干净了这时我觉得花瓶更美了它正在对我微笑哩爸爸抚摸着我的头夸奖我说你想的办法不错接着爸爸又启发我说今天的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我想了想,回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近义词。

夸奖——()仿佛——()

2、在文章中,分别用横线划出比喻句,用波浪线划出拟人句。

3、给文题中的“巧”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打“√”。

(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2)手、口灵巧:()(3)恰好,正遇上某种机会:()(4)虚浮不实的话:()

4、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5、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6、联系上文,把最后一句补充完整。

7、根据意思写“失”字组成的词语。

手没有把握住叫()没有尽到职责叫()

东西丢失叫()眼睛看不见叫()

发生火灾叫()找不到工作叫()

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叫()说了不该说的话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