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2017年度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2017年度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2017年度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书

2018.08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活动立项背景

软件产业作为南京市的支柱和主导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重点培育。“十二五”期间,政府每年安排超过1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其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园区的建设等。这笔专项资金不仅带动了企业、社会对软件服务业的投入,而且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建设强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我国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新工业革命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十二五”以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研发能力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2016年出台的《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市级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

点对软件载体建设、企业培育、人才集聚、国际化发展、宣传推介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也与日俱增。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对财政资金的落实、使用情况不仅是政府部门、市经信委非常关注的问题,而且企业也能够明确自身的投入绩效与日后的重点发展项目。

2017年6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指出,发挥督查“利器”作用,国务院要对改革落实情况进行持续全面督查,地方和部门要进行深入自查,加强和改进实地督查,并引入第三方评估。南京市财政局委托天宏华信会计师事务所对下拨给市经信委的1.2亿财政资金进行绩效评估,就很好地体现了“放管扶”改革。在新形势下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从以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监督管理为主,从根本上扭转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

(二)项目实施概况

1.项目实施的范围和用途

(1)项目实施范围

此次项目的评价对象为2017年度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

务业发展1.2亿专项资金支出的绩效。市经信委根据法律法规和一定的标准将该专项资金下发给开展特定项目的有关企业,涵盖南京市的12个区和开发区。包括雨花台区(其中:中国(南京)软件谷)、江宁区(其中:江苏软件园)、玄武区(其中:徐庄软件园)、鼓楼区(江东软件城)、建邺区(其中:新城科技园)、秦淮区(白下高新园)、高新区(其中:南京软件园)、栖霞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浦口区。

(2)项目主要用途

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促进南京软件产业发展,引导企业、社会对软件服务业的投入,重点支持软件载体建设、企业培育、人才集聚、国际化发展、宣传推介等,具体用途如下:

1、推动重点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2、引进和培育软件企业。包括:软件和互联网大企业培育、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补助、推动软件和互联网企业提升规模;支持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智能装备嵌入式软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重点项目、成长型软件创新项目和新设立软件企业开发项目研发及产业化;推动企业互联网化提升;鼓励企业申请相关国内国际资质认证。

3、支持重点园区、企业国际化发展。包括:推动重点

软件园区设立海外办事机构;鼓励重点软件企业海外并购、设立研发机构及举办国际性重大活动。

4、重大推介及其他活动。包括:软件名城宣传推介;举办南京软博会等重大活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等。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是可行而且必要的,一方面,该项目有利于引导企业规范资金的支出、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另一方面,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可作为以后年度政府进一步优化预算编制的基础,并更好地监督市经信委对专项资金的分配与相关补助的发放情况。

2.项目实施工作的情况

2005年,南京市率先提出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发展战略。2010年9月,工信部正式授予南京国内首个“中国软件名城”称号。2016年8月22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实施方案》(宁委办发〔2016〕53号)。2020年,南京市将形成产业规模领先、载体布局科学、技术水平先进、企业竞争力突出、人才结构合理、国际化程度高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格局。因此,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社会的服务和支撑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

近些年来,得益于政府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日益重视,企业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逐步走向国际

化,南京软件名城的建设成效显著。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第一,软件产业促进城市能级和发展活力提升。按照软件产业增加值率全国平均水平测算(增加值率约33%),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已占全市GDP的10.9%左右,软件产业已成为我市支柱产业。特别是软件谷“十二五”期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36.7%、34.1%和30.6%。

第二,软件产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石化、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作用日益明显。同时,支撑装备制造、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全市工业生产增速总体低位运行的情况下,软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率远高于钢铁等传统工业。软件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低,远低于万元GDP能耗全市平均水平,同时软件企业基本没有“三废”排放。

第三,软件产业促进城市人口结构优化提升。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全市涉软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不断提高到9.6%左右,大大改善了从业人员结构,降低了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软件从业人员作为中高收入人群,购房购车以及休闲娱乐的需

求旺盛,大大增强了城市的消费活力,提升了城市的发展品质。

第四,通过持续投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软件产业具有更新升级快、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广、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国家“智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软件产业正在发生新一轮技术革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软件与制造业和社会经济全面、深度融合,给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为此,政府须有计划、有引导、有目的地对软件产业持续投入,继续保持南京软件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助推传统产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软件名城“五名”建设成效方面:

第一,名园打造。自2010年被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认定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后,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取得了日新月异变化。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一谷两园”等国家级园区为重点,徐庄软件园等省级软件园、互联网产业园为支撑的集聚发展格局。同时,“一谷两园”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对全市软件产业的贡献度近72%。其中,中国(南京)软件谷作为全国首批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产业规模、园区形象、品牌优势已跃居全国软件园区第一方阵,已集聚

软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00家,集聚涉软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达到2210亿元,占全市的40.6%。

第二,名企聚集。2017年,全市新引进涉软企业400家,涉软企业总数超过4500家,经评估认定的软件企业达到1244家。其中,8家企业入围2017年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分别为南瑞、熊猫电子、省通服、国电南自、中兴软创、金智、润和科技、联创科技等8家重点软件企业入围,占全省总数的100%。4家企业入围2017年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分别为苏宁、途牛、满运、三六五,占全省总数的67%。11家企业入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61家企业入围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涉软上市企业(含新三板挂牌)115家。30家世界500强软件企业和36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在南京落户。全市1家企业入选国家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14家企业入选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11家企业入选省两化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企业,21家企业入选省两化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2017年,阿里巴巴江苏总部项目、小米科技华东总部项目、科大讯飞区域中心项目落户南京。目前,全市已有微软、IBM、HP、甲骨文、SAP等30家世界500强软件企业和中兴、华为、东软、中软等37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落户,软件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第三,名品培育。2017年,全市经评估的软件产品有2307项,其中,“中国优秀软件产品”93项。智能电网、通信、智能交通等软件产品占有率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势头良好。

第四,名人引领。2017年累计新增涉软从业人员5.5万人,全市涉软从业人员总数达76万人。同时,大力实施软件企业家培育工程,每年评选一批“南京市软件产业领军人物”和“成长型软件企业家”,2017年新培育领军人物1名、成长型软件企业家2名,累计有36位优秀企业家当选“南京市软件产业年度领军人物”,28位企业家入选成长型软件企业家培育计划名单。

第五,名展推介。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和江苏省经信委承办的南京软博会,展会规模和层次国内领先,已经成为集招商引资、项目合作、人才交流、新品发布和产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行业盛会。第十三届南京软博会展会规模达11万平方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吸引了32个国家和地区的1375家企业参展,达成签约项目86项,总投资额达到337亿元,观众人数超过12万人,争参展企业、签约项目、创新成果创历史新高。

(三)项目绩效目标

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在2017年将引导资金的扶

持项目安排为五个大项,制定了年度绩效目标。

1.重点产业项目

截止至2017年底,通过支持软件产业重点产业化项目,引导企业(单位)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直接投入超过4亿元,并推动产业化重点项目奖补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

2.新设立软件企业、人才主持项目

截止至2017年底,推动软件企业新设立境外研发机构2家;实现新培育软件创新型企业家3人。

3.新培育软件企业项目

截止至2017年底,全市新培育省级以上软件企业技术中心5家,境内外上市挂牌涉软企业(含新三板)12家以上,开展跨国经营软件企业15家。

4.名园打造项目

截止至2017年底,围绕产业短板,在新兴业态领域建设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并推动重点软件园区新设立海外办事机构1家;各区(开发区)、软件园区产业指标完成率达100%,园区建设有所提升。

5.软博会签约项目

截止至2017年底,第十三届南京软博会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过上届的316亿元,且参展企业数超过上届的1237家;通过5家以上中央、省、市主流媒体,60家以上专业媒体进行南京软件产业和软博会宣传推介。

(四)项目资金规模和构成

1.项目资金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会同市财政局围绕企业培育和平台建设、宣传推介及产业服务等几个方面,共预算安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1850万元。

2.项目资金实际支付情况

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促进南京软件产业发展,引导企业、社会对软件服务业的投入。2017年专项资金的拨付主要用于以下4大方面:推动重点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和培育软件企业、引进和培育软件企业和引进和培育软件企业。

2017年,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会同市财政局深入贯彻《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实施方案》(宁委办发〔2016〕53号)的有关要求,全年共使用专项资金11806.6926万元。在奖励和补助类项目方面,组织开展了软件产业化项目、国际化项目、规模软件企业、软件大企业培育项目、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领军人物和成长型软件企业家项目、企业互联网化提升项目等7类项目申报,最终落实各类奖励和补助项目资金8025万元。在一般性补助和考核性奖励类项目方面,组织开展了新设立软件企业开发项目补助和软件企业认定奖励、软件产品登记奖励、ITSS认证奖励、CMMI 认证奖励、软件测试人才ISTQB认证奖励、中国优秀软件产

品奖励等考核性奖励项目申报,共落实项目资金1047.75万元。在宣传推介及专项工作方面,共使用资金1733.9426万元,用于第十三届南京软博会政府补助、产业推介活动补助、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绩效综合评价系统建设、安正软件“一事一议”专项补助(市长批示件)、事务性工作委托、专项审计等内容。

二、评价情况

(一)评价原则

本次评价针对南京市2017年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进行综合考察,评价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如下:

1.系统全面原则:仔细审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文件中的规定,从项目资金投入、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和效益等多个角度全面筛选反映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的指标,力求系统全面反映2018年专项资金支出绩效。

2.科学规范原则:充分考虑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绩效指标的数据特点,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同时,充分考虑绩效目标的可实现性,合理制定各指标打分准则,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

确性。

3.客观公正原则:严格根据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设立的打分准则对2018年专项资金的支出绩效展开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尊重客观事实,在评价结束后主动公开结果,在公众的监督下如实反映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

(二)评价依据

本次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参考国内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文件。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挖掘等信息处理技术,从国内外数据库中搜索相关文献,筛选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具体参考的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文件如下所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江苏省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

3.《南京市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办法》

4.《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实施方案》

5.《关于以打造“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

6.《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发展的工作意见》

7.《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8.《2017年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9.《关于下达2017年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一般性补助和考核性奖励资金计划和做好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10.《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和补助项目(第一批)的通知》

11.《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和补助项目(第二批)的通知》

12.《关于做好2017年南京市小企业创业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认定和复核工作的通知》

13.《关于评选2017年南京市软件产业领军人物和成长型软件企业家的通知》

14.《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和补助项目的通知》

(三)评价过程、方法

1.评价过程

本次项目的评价期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具体安排如下:

(1)前期准备阶段——2018年月7月31日前

①绩效指标设计。接受南京市财政局委托,对项目进行调研(与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沟通)。对工作方案、指标体系、问卷及访谈内容听取意见、进行完善,并提交项目委托方审核后定稿。

②数据填报。项目单位依据项目指标体系的基础信息表填报相关数据

(2)评价实施阶段——2018年8月30日

①数据复核。对项目单位填报的数据进行复核,并出具数据复核说明。

②问卷调查。根据事先确定的问卷调查方案,展开对问卷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并出具问卷调查报告。

③出具绩效评价报告。填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被评价单位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2.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资料检索法、国际对比法、投入产出法、聚类分析法、大数据网络信息挖掘法、社会调查法、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均衡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基础数据填报后复核确认,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散填写、集中回收,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可靠。具体方法如下:

1.资料检索法、国际对比法。通过研究、解读相关政策

文献,了解专项资金的使用规划和相关管理办法;辅以借鉴国内外著名期刊的学术研究成果,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本次专项资金的绩效体系进行整体把握。

2.投入产出法、聚类分析法。在广泛搜集三级指标的基础上,遵循资金的投入产出规律,将相类似的指标归入相同类别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绩效评估体系的逻辑性,提升整体的评价效率。

3.大数据信息挖掘法、社会调查法。通过互联网数据采集软件对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进行抓包检索,辅以及问卷调查、访谈、现场勘查等实地调查方法,获得研究所必要数据,进而为最终的绩效考核提供数据支撑。

4.网络层次分析法。通过将绩效评价指标按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再由方案层向前追溯,求得每个方案层各指标对准则层乃至目标层的影响效果,为最终的绩效考核搭建各级评价框架;

5.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由于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大量定性指标,因而要运用该方法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以保证目标评价的科学性,提升绩效评价的整体可信度。

6.因素分析法、均衡分析法。在获得相关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因素分析的评价方法,找出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指标并进行重点分析。同时结合均衡分析的分析策略,考察

绩效达到理想状态的所需要的各项条件。进而对现有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点面结合的分析,同时为今后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提供相应指导。

2017年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项目设立、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三大部分组成,各项指标和考核目标及其重要程度、评分标准均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利用采集到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绩效指标数据,结合专家评审通过的各指标权重,对2017年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展开评价,经评价,2017年专项资金支出有力促进了南京市、乃至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