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糯米对脾胃的好处

浅谈糯米对脾胃的好处
浅谈糯米对脾胃的好处

浅谈糯米对脾胃的好处

明代医家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说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指人体胃部)自温,力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充分说明了糯米对脾胃的温补作用和养气的功效。《本草纲目>也说糯米能温脾胃,因此脾肺虚寒的人最宜食用糯米。

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脾、胃、肺经,能够温补脾胃、补养人体正气,具有御寒、滋补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对脾胃气虚、常常腹泻的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因气虚所导致的盗汗、妊娠后腰腹坠胀、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除了包粽子、煮粥外,善于烹饪的人还可以将糯米配上腊味、海

味、冬菇等原料做成“腊味糯米圆子”,其形小巧玲珑,吃起来软成鲜可口,香味浓郁,可以当饭吃,也可以当菜吃。

腊味糯米圆子的做法:

原料:糯米1000克,腊肉200克,香菜、冬菇、鱿鱼、虾米、腊肠、

盐、葱、花椒面、生姜各适量,鸡蛋3个

做法:

1.将糯米用温水浸泡2小时后,上笼蒸40分钟做成糯米饭,饭成放凉,待温时打入鸡蛋:腊肉煮熟,切成丁,香菜、冬菇洗净切碎鱿鱼、虾米用水浸泡后切成碎r,腊肠切T,红葱切碎,生姜去皮切成末:将所有配料放入糯米饭中,加花椒面和盐拌匀,手先用水沾湿,取适量糯米饭揉成小丸子:再次上笼蒸10分钟左右至熟即可。

用糯米焖饭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用方法。豌豆糯米炯饭的

做法:

材料:糯米1000克,广式香肠150克,鲜豌豆400克,土豆300 克,花生油、盐适量;

做法: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1小时,滤千水分放入电饭锅中;香肠切成小丁;土豆去皮洗净切成小丁;炒锅加油烧热,下香肠丁炒1分钟,再下豌豆炒3分钟,再加入土豆丁同炒5分钟,最后加盐炒匀调味;炒锅离火,将炒好的香肠丁、土豆丁、豌豆一同倒入电饭锅中同糯米拌匀,加入清水至锅中原料平齐;插上电源煮熟即成。此饭鲜香浓郁,油亮软糯,风味独特,是适合寒冷冬季的滋补佳品。

在冬季,不同病症的人吃糯米宜用不同的方法。因阳虚导致的胃部隐痛,可以用适量糯米、大枣共煮粥食用;脾胃虚弱、腹胀、倦怠、乏力者,可以用糯米、莲子、大枣、山药一起煮粥,粥熟后加适量白砂糖即可食用;而由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消化不良者,则可以用糯米酒煮沸后加鸡蛋煮熟食用。

糯米黏滞、难于消化,不能过量食用,儿童最好少吃。

微量元素铁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微量元素铁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铁是人体造血合成血红蛋白最重要的元素,它是构成血肌红蛋白、红蛋白、细胞色素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下面新稀宝带大家了解一下铁元素具体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微量元素铁对人体的作用 1、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份,参与氧的运输和存储。

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触酶的合成,红细胞的功能是输送氧,每个红细胞含2.8亿个血红蛋白,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又含四个铁离子,而这些铁离子正是一种运输体,有它们,才能真正携带和输送氧。 2、铁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影响。 铁元素在人体内参与着造血,并形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参与氧的携带和运输的整个过程,多种酶的活性中心也是铁。有实验证明,缺铁会让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降低,使得淋巴细胞功能受损,而这些补充铁质之后都会得到改善,特别是免疫系统。 3、铁还直接参与人体能量代谢。 铁在人体内以很多种形式存在,生理功能也很大,如肌红蛋白可贮存氧,血红蛋白可输送氧,细胞色素可转运电子,此外,铁还结合多种酶分解氧化物,解毒抑制细菌,释放能量,而释放能量的多少又与细胞中的铁有关,铁质越多,能量代谢就越好。而且铁还影响蛋白质以及去氧核糖核酸的造血及合成、维生素代谢。 可见,微量元素铁对人体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人体内的铁质要把握好,缺铁对身体的健康会造成危害,但是补铁过量对人体也是不好的,要保持正常含量的铁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缺铁的话,红细胞就不能正常的生成,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但是补铁过量的话,就有可能会诱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为铁可能是肿瘤细胞生长和复制的限制性营养素。体内铁水平高可增加某种肿瘤细胞的生存和生长,成为临床上可检测到的肿瘤。人体内的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也是一种限制性营养素。而铁过多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机体氧化和抗氧化平衡就会失调,直接让DNA受损伤,从而诱发突变。 可见,铁过少或过量都是对身体有害的,保持体内的铁质平衡,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铁对人体的作用。 新稀宝:专注营养保健品20年

中医藏象脾胃的关系

你是不是要考试找答案呀? 我给你一些资料你自己看看总结一些吧,自己动手才有所得。 (二)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 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又称水谷精气);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饮食人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类经,藏象类》)。胃主受纳水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但必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砻,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升,与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致,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医述》引《医参》)。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饮食先人于胃,俟脾胃运化,其精微上输于肺,肺气传布各所当人之脏,浊气下人大小肠,是脾胃为分金炉也”(《医权初编》)。总之,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由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水谷的运化则是由脾所主,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曰:“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但“五味人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人以水谷为本,脾胃为水谷之海,故又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一理论在养生防病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故在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 【摘要】: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两方面分析讨论铁在机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以及铁对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科学地把握铁的摄入量将促进人体的健康。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药学院11级三班戴俊峰 【关键词】:铁血红蛋白健康铁的吸收利用损失铁的代谢缺铁性贫血铁危害易缺铁人群补铁误区缺铁自测铁的补充 【正文快照】: 1 、铁的生理作用 铁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0.004% ,微乎其微。但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员。人体中的铁,有72% 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含铁的复合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液运送氧气的重大使命,就是由血红蛋白承担的。 铁是一种变价元素。当铁从一种价态转变为另一种价态时,需要消耗(或放出)的能量极少,因而是血液中氧的良好载体。当血液进入肺部后,红细胞中的铁与呼吸作用吸进来的新鲜氧气相结合,铁便由低价变为高价;当血液进入到身体其它部位时,红细胞中的铁,由高价被还原为低价,并释放出氧气,供组织进行氧化反应。1 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 个Fe 2+ ,因此可同4 个氧分子可逆结合。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000~67000 ,因此64000~67000g

血红蛋白可结合22.4 ×4=89.6L 氧,即1g 血红蛋白可结合1.34~1.36ml 氧。 如果用符号Hb代表血红蛋白的话,氧的运输过程可表示为: Hb + O 2= HbO 2 (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其实,血红蛋白的功能,并不限于运送氧气,还有运送二氧化碳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这些功能也是与铁分不开的。 2 、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3~5g ,除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外,还有约10% ,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做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 。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做血浆铁,数量约为3mg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 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1/120 。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破坏(或死亡)的红细胞,分离出来的铁,转变成为血浆铁,进入骨髓中后,再次用来生产新的红细胞,肌肉及其它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细胞破裂后,变成血浆铁,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因此,铁与蛋白质、脂肪等其它营养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铁在人体内并无消耗,而是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但仍然有极少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即每天脱落的肠粘膜、皮肤细胞以及毛发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铁元素的生理作用 (1) 运输功能 (2) 造血功能 (2) 参与能量代谢 (2) 铁与酶 (2) 铁和免疫功能 (3) 铁与其他元素的关系 (3) 2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含量及分布 (3) 过量对人体的影响 (4) 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4) 3 铁元素的代谢 (5) 铁元素的补充 (5) 食物补充铁 (5) 药物补充 (6) 铁元素的吸收 (6) 吸收途径 (6) 吸收方式 (6) 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 (6) 铁元素的代谢 (6) 4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摘要:铁元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虽然铁元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人体的生命运动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超出了正常浓度范围将会影响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铁元素的介绍以及对铁元素的生理作用的探讨,让大家对铁元素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有所认识。 关键词:铁元素;铁元素的生理作用;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铁元素的代谢 Iron and human health

Liu xiao q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2008 Grade Instructor: Feng Yi Abstract:The ferrum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plays a positive and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the normal range but it will affect the body's health and even endanger the body that the ferrum,s concentration beyond the normal concentration article let everyone know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errum and human health through introduction of ferrum and discussion about its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Keywords:ferrum; ferrum physiological role; ferrum and the health of human body relations; ferrum metabolism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由于缺乏正 确的营养知识,各种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率大幅上升。因此,帮助人们掌握相关营养知识, 了解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生理功能,对于改善人们铁缺乏状况,提高身体素质具 有重要意义。[1] 在目前已知的115种化学元素中,天然元素有92种。这92种天然元素中已有81种在 人体中被发现,[2]其中60多种与地壳中天然存在的元素相同。这些元素大体可分为必需 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毒元素。必需元素是指健康组织中存在的生物生长和完成生命循 环所必需的元素,它们参与多种生化代谢,对生理功能产生直接影响现在,科学家已经 确定有25种元素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包括11种常量元素和14种微量元素。 [3]某种元素含量超过体重%以上称为常量元素,它们构成人体总重量的%,其中氧、碳、氢、氮、硫、磷占人体总重量的%,在体内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碳、氢、氮、钙、磷、硫、钾、钠、氯、镁。某种元素显示出生物功能,含量小于人类机体质量%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4]这类元素的总和仅占人体质量的%左右,它们含量虽少,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5]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为:锌、铜、铁、碘、硒、铬、钴、锰、钼、钒、氟、镍、锶、锡。这些微量元素只能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从自然界中含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中摄取。[6]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以被低估,它们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下面着重阐述微量元素中的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铁元素的生理作用 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但在人体内的分布非常广,几 乎所有组织都包含铁。人体内约60%-79%[7]的铁以结合蛋白形式存在,形成血红蛋白, 成为血液里输送氧和交换氧的重要元素,同时,铁又是很多酶的组成成分和氧化还原反 应中的酶的活化剂。铁的主要生理作用如下: 运输功能[8]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 班级:09级16 姓名:吕志伟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 铁是一种基本的金属,或者说是一种矿物。但对于人类的身体构成来说,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最重要的是,负责给身体器官和组织输送氧气的红血球里,铁元素是必不可少的组成。 成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4-5g,其中72%以血红蛋白、3%以肌红蛋白、0.2%以其他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余则为储备铁,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于肝脏、脾脏和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约占总铁量的25%。食物中的铁主要以Fe(O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胃酸作用下,还原成亚铁离子,再与肠内容物中的维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络合物,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 铁在体内代谢中可反复被身体利用。一般情况下,除肠道分泌和皮肤、消化道及尿道上皮脱落可损失一定数量外,几乎不存在其它途径损失。

足、青少年偏食、妇女月经量过多/多次妊娠/哺乳及某些病理因素(如胃大部切除、慢性失血、慢性腹泻、萎缩性胃炎和钩虫感染等)等。 发病原因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氏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3.铁丢失过多: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脏人工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它(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发病机制 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于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其表达量与红细胞内Hb合成所需的铁代谢密切相关,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以游离原卟啉(FEP)形式积累在红细胞内或与锌原子结合成为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胞浆少、体积小,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严重时,粒细胞、血小板的生成也受影响。 3.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生长发育和智力;缺铁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贫血表现

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脏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胃主受纳水谷,有“水谷之海”之称,是津液、宗气、糟粕所出之处,是气血的根源,又称“气血之海”;有津液气血才能灌溉五脏六腑而生荣卫,故又称“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但水谷入胃,其精微之气全靠脾的运化,故胃腑同属于脾脏。脏腑学说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内容丰富,是祖国医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一、理论探讨 (一)脾胃学说源流梳理 1、脾胃学说渊源于《内经》 《内经》除对脾胃的解剖有粗略的记述外,对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均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对脾胃病的病因作了多方面的论述: 生理功能:《内经》对脾胃功能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但从总体上肯定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在整体上强调脾胃是一个功能系统主肌肉与四肢,开窍于口,其荣在唇,在志为思,连结的经络为足太阴与足阳明;同时通过脾胃的气、味、声、畜等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具体图示如下: 脾与胃分属一脏一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内经》论运化的过程,大略如下表: 脾 胃

然而《内经》有些论述,看来较难理解,特别是与外界联系的部分。在脏象学说中,的确有其牵强附会的地方,要逐步加以扬弃。但《内经》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脾胃建立在脏腑经络系统中,这个观点已在医疗实践中反复证明确实行之有效。人与自然界的联系,从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来看,也是合于辩证法的。至于其中有不尽不实之处,则可以批判地继承。《内经》论脾胃不止于此,但这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基础。 病因方面,在六淫病因中特别突出风湿二邪伤脾而致病,如《素问·气交变大沦》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又如“湿伤脾,牌恶湿”,“湿胜则濡泄”,“诸湿肿满,皆属于睥”等;七情方面,特别突出“思伤脾”、“怒伤肝”致伤脾胃的病变;饮食方面,特别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甘伤脾”,“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又说:“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肥甘所发也”,“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主张饮食有节,甘淡茹养。劳逸方面,指出“劳则气耗”,“烦劳则张”,“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成,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可致“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外伤方面,击仆造成“恶血留内”,也能伤脾。 辨证方面,脾胃病变的寒热虚实,《内经》也有简明扼要的记载。脾胃的证候,包括有脾病色黄,口味变化,唇舌异常,腹胀、腹痛,肠鸣腹泄,呕吐,呃逆,噫哕,痰涎等。脾胃病的脉象也有不少记载。认为辨别脉象之有无胃气,是诊脉的关键。 治疗方面,《内经》以五行学说为指导,根据药物的气味制胜来指导治疗。如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用甘补之”,“甘入脾”,“淡入胃”,“欲令脾实……宜甘宜淡”,“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出:“诸小(脉)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同时又用针灸进行治疗,提出“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的针刺原则。 2、脾胃学说孕育于仲景 张仲景在《金匱要略》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含有预防思想。又根据传统的五脏相互关系,强调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治未病之脏,重申了《难经·七十七难》治未病的观点,又补充了未病防传的内容,这些观点对后世脾胃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治疗上提出了温补脾胃、滋养胃阴、顾护胃气的治法,并且都创立了相应的方药。温补脾胃方如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等;滋养胃阴方如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等;顾护胃气方如十枣汤中之大枣即是。还有健胃和营之桂枝汤,健中补虚之小建中汤,温脾理中之理中汤,润脾泻胃之麻子仁丸等,均体现了张仲景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有学者研究《伤寒论》中113方,发现用药93味中,有四分之三涉及脾胃,用甘草70方,大枣40方,人参22方、茯苓15方、白术10方;而《金匮要略》方中则用甘草88方、大枣43方、茯苓30方、人参29方、白术25方。

浅析微量元素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浅析微量元素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贡巧卓玛 【摘要】:Fe是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含有铁。它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血液中输送氧与交换氧的重要元素,也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和氧化还原反应酶的激活剂。铁缺乏会导致贫血等疾病,而铁过量也会造成一系列的疾病。 【关键词】:铁的作用;铁缺乏的影响;铁过量与疾病 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18世纪,Menghini用磁铁吸附在干燥血中的颗粒,注意到了血液中含有铁。1892年,Bunge注意到婴幼儿容易缺乏铁。1928年,Mackay最早证明铁缺乏是伦敦东区婴幼儿贫血盛行的原因。她还以为提供铁强化的奶粉可缓解贫血。1932年,Castle及其同事确证无机铁可用于血红蛋白合成。缺铁性贫血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四大营养缺乏症之一。 1.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人体内的铁按其功能可分为必需与非必需两部分。必需铁占体内铁总量的70%,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类、辅助因子等。非必需铁则作为体内的贮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铁在大脑中主要存在于大脑白质,基底核中含量最高,包括苍白球、尾状核、豆状核和黑质,而皮质及小脑中含量较低。、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 3–5g ,除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外,还有约 10% ,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做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 15%~20% 。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做血浆铁,数量约为 3mg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 120 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 1/120 。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破坏(或死亡)的红细胞,分离出来的铁,转变成为血浆铁,进入骨髓中后,再次用来生产新的红细胞,肌肉及其它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细胞破裂后,变成血浆铁,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因此,铁与蛋白质、脂肪等其它营养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铁在人体内并无消耗,而是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但仍然有极少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即每天脱落的肠粘膜、皮肤细胞以及毛发中所含的铁,成年男子约为 0.9mg ,女子约为 0.7mg 。因而每天需要从食物中吸收约 1mg 的铁,以资补充。又因为铁的吸收率因食物而异,通常为 10% 左右,再加上安全系数,从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中,铁的摄取量成年男子为 12mg ,女子为 18mg ,孕妇、乳母为 28mg 。女子、孕妇、乳母因月经出血、胎儿成长和哺乳等原因,故每日应摄取铁的数量较多。 2.铁的作用: 2.1.铁与酶的关系 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触酶的合成,并激活旈基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活性。红细胞的功能是输送氧,每个红细胞含2.8亿个血红蛋白,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又含四个铁离子,正是这些亚铁血红素中的铁离子,才是真正携带和输送氧的重要成分。肌红蛋白是肌肉贮存氧的地方,

罗大伦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罗大伦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一、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脾胃为后天之本,只要脾胃好,不愁没有健康长寿。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可以知道,土生金,脾为土,肺为金。脾胃功能弱的孩子,肺功能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滋养,从而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易患人群。感冒初愈的孩子,被苦寒之药所伤的脾胃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呵护,孩子很容易复感。尤其对于深受哮喘之苦的孩子们,调理脾胃是根治之本。 脾胃除了主消和化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功能,如脾统血,脾统气,脾主肉,脾统水等,只有明晰这些功能,对于脾胃功能弱的孩子身上所发生的各种症状,家长才能了解到其根源,有的放矢地进行调理。(关于脾胃功能在本文中暂不详细介绍) 二、调理脾胃要分阴阳 1. 脾阳虚 (1)脾阳虚的病症原因分析 食物能否被腐熟要靠阳气,阳气不足的话,食物会以原形拉出“完谷不化”;阳气不足,脾的生清功能不足,无力化生气血; 脾阳不足通常和肾阳不足的现象共存,脾肾阳虚最通常的表现是易腹泻,只要喝凉水或受凉,马上腹泻,因为脾肾阳虚无力化解寒凉; 脾阳不足则脾气不足,则正气不足,容易感冒。 (2)脾阳虚的具体表现: 怕冷,尤其是四肢和后背,遇冷则腹泻,吃东西后腹胀,四肢无力,少气懒言,动辄气喘,面色光白(无光),食欲不佳,容易感冒。 (3)调理的方法

八珍糕:太子参6克,茯苓12克,山药12克,莲子肉6克,薏苡仁12克,芡实3克,白扁豆3克。 以上为4~6岁孩子的量,2~3岁减半,熬水喝,服用1~3星期即可,以补足即止为原则,避免形成身体依赖。 2.脾阴虚 (1)原因分析:热伤阴 激素造成内热和躁动 (2)具体表现:吃东西后腹胀,胃口奇好,爱吃肉,不爱吃菜,爱吃甜的东西,大便干燥(或前干后稀),嘴唇鲜红,舌红(薄苔或无苔),手脚心热,性格急躁,多动,易怒,晚上睡眠不宁,想喝凉水,盗汗,地图舌。 (3)调理方法:滋阴 山药9克,莲子肉6克,薏苡仁9克,茯苓6克(湿气重时加),沙参6克,麦冬6克,石斛6克,木瓜6克,甘草3克 以上为5~6岁孩子量,可放一两块冰糖当饮料喝,母乳喂养母亲喝。感冒之后喝1~2星期 脾阳和脾阴都虚的孩子可以先喝滋阴方一周再喝八珍糕一周。 另,上方加生地6克可滋肾阴和心阴,因生地性粘腻所以滋补脾阴时不加入三.积食 积食有可能积在胃,也有可能积在脾。 1、有形积在胃,表现在胃口突然减少,有口气,舌苔中部厚腻,四周薄 调理:焦三仙各6克,炒鸡内金6克 2、积在脾中,表现在胃口好,但全拉出去了,这种情况要振奋脾阳,同时要消食导滞,把过多摄入的东西运化掉。

中医论脾胃

中医论脾胃 水谷的精微细化、之升气血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过于精细、工作压力大、烟酒过度、环境恶化等,导致消化道疾病逐年上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存亡。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脾胃不足,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成因,且脾胃气虚,元气不足,则阳气不能固护体表,故易感受外邪,不任风寒,说明不论外感内伤,皆以脾胃元气的充盛与否有关,“脾胃乃伤,百病由生”由此而来。 因为中医的出发点是整体观,这里讲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理上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范畴。 在五行中,脾属土,而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顾,土能生长以滋养万物。胃与脾,一阳一阴,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再来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是怎样说的,里面讲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作仓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人以水谷为本,而脾胃又是受纳水谷,运化精微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没有出生之前,是由先天之肾精为胎儿生长发育供应营养物质,出生后,所有的

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所供给。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但就算是先天非常好,如果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那就会多病减寿。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是当之无愧的生命之源。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胃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亦因此而失常,故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胃与脾通过经脉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接收食物,脾主运化食物。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程序,必须脾与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相互协调,才能正常发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的运化有赖于胃阳的动力,胃的受纳有赖于脾阴的资助,而且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完成纳运过程。在病理上,脾恶湿故多湿证,胃恶燥故多燥证,所以在治疗上,健脾祛湿,益胃养阴等方法是常用的。 从天地四时的升降运动,联系到脾胃的升降功能,脾主升清,脾气上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输布到全身发挥其营养功能,脾以升为顺;胃主通降,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进入小肠,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故胃以降为和。而且脾胃位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系理论与临床。 一、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与胃以膜相连,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内经》称脾胃为仓廪之官。脾和胃是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机体生命活动的延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二、脾胃的病理变化。 脏象学说的学习脾胃系?水运工程施工规范。 脾胃的功能主要为受纳和运化,所以其致病因素多系饥饱劳倦、七情所伤,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使脾胃之受纳、腐熟、运化、转输等功能失调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脾胃之为病,其症候不外虚实寒热等方面。如脾阳虚衰、中气不足属虚证;寒湿困脾、湿热内蕴属实证,胃病有胃寒、胃热、胃虚、胃实之分。 三、理论阐要与临床应用。 (一)脾运化水谷。 理论阐要。 脏象学说的学习脾胃系?水运工程施工规范。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②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⑧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全身,使全身脏腑组织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饮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吸收和输布,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食欲减退,以至倦怠、消瘦等症状。 临床应用。 脾的运化关系到饮食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所以在临床上遇到消化不良,精微物质不能吸收和输布的患者,可以从健脾入手进行治疗。 (二)脾运化水液。 理论阐要。 脾运化水液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状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因此,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反之,如果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

矿物质在身体中的作用

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矿物质同其他物质一样,由化学元素组成,这些元素一方面作为“建筑材料”构成人体组织,另一方面,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中,除少数如碳、氧、氢等组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外,其他各种元素场均以无机物形式存在,无论他们以哪种形式存在,人们统称他们为矿物质,又叫无机盐. 人体所需要较少但又不可或缺的矿物质成为微量元素,如铁、碘、铜、锌、锰、钴、钼、硒、铬、氟、镍、锡、硅、钒等等.微量元素虽然人体所需要少,但对人体的健康却有很大影响,如人体缺铁可引起铁性贫血;缺锌会导致味觉减退,食欲不振、厌食、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婴幼儿缺锌严重者还会导致性器官畸形等,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人体内铬不足易引起糖尿病、高血脂症,还可引起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由此可见,矿物质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元素,它对人体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作用. 第一、它是构成肌体组织的重要成分.骨骼和牙齿中含有大量的钙、磷、镁,人体内99%的钙和80%的磷存在于骨骼中. 第二、维持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钾和氯是维持肌体电解质和体液平衡的重要离子.它们在细胞和血浆中分布不同,与蛋白质、碳酸盐一起,共同维持个汇总细胞组织的渗透压,使得组织保留一定水分,维持机体水的平衡. 第三、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度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镁、

钾、钙和一些微量元素(如硒)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保持心脏血管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矿物质是构成机体某些功能物质的重要成分.如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系统中的铁,甲状腺中的碘等.缺乏某种矿物质,就会引起某种生理障碍.比如血液凝固时必须有钙的存在,否则血液就凝固不起来.由于铁的吸收率一般只有10%-20%,加之动植物食品一般含铁量较低,而谷物草酸又会抑制人体对铁的吸收.所以人体从动植物食品的吸收的铁很少,人工喂养婴儿易出现缺铁,因为母乳喂养婴儿铁的吸收率为50%,而牛奶仅为10%. 第五、参与人体代谢.磷是能量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过程;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而甲状腺素与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当然,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远远不止我们谈到的这些,而且矿物质种类极其繁多,对人体的作用几乎涵盖肌体所需要的各个方面.

中医论过敏性鼻炎与脾胃的关系

中医论过敏性鼻炎与脾胃的关系 李瑾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 中医体质学认为,过敏性疾病是由于过敏体质造成的。过敏体质的外在表现都是由于其气虚卫表不固,血热易于风动,易受风邪侵袭的内在本质造成的。因此,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平时饮食应清淡、均衡之外,还应多食用些具有补脾肺之气、清热凉血等功能的食物,如百合、山药、大枣,桂圆、莲子等。还要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 老中医李可曾说:所谓种种“过敏性”疾病,皆责其先天不足,亦即自身免疫力低下。从肾论治,可谓治本之道。益气固表,脱敏止痒,隔靴搔痒而已。 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肺主呼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脾气虚,腠理不固,卫外不固,阳虚温化水液不足,寒水上犯清窍。所以会喷嚏频发,清涕长流,遇寒加重,夜晚还有鼻塞的症状。这都被西医认为是过敏性鼻炎。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有三个原因: (1)肺脾虚弱 即鼻窍失于充养,易被风寒异所侵袭,邪正相争,所以鼻眼发痒,喷嚏频发,遇风即发。气虚不能输布津液,则上犯鼻窍以致津液外溢。所以清涕量多。 治疗原则,补益脾肺,袪风利窍。 方药:补中益气丸加减。 人参9克、黄芪24克、白术15克,炙甘草9克、防风12克:用于益气健脾 升麻9克、柴胡9克:用于升举阳气,上达鼻窍 辛夷9克、细辛3克:用于温胃祛风,散寒通窍

五味子9克、诃子9克:用于补肺、敛气、摄津 当归15克、白术15克:用于理气养血。 全方补益脾肺、敛气升阳,袪风通窍。 (2)肺肾虚弱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散寒通窍 方药:右归丸加减 大怀熟地八两,山药(炒)四两,山茱萸(微炒)三两,枸杞(微炒)四两,鹿角胶(炒珠)四两,菟丝子(制)四两,杜仲(姜汤炒)四两,当归三两(便溏勿用),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或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 (3)肺经伏热 这个一般好治疗,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干燥,有黄色、或黄绿分泌物。 治疗原则,以清热为主,有成药,比如辛芹颗粒,辛芳鼻炎胶囊,鼻渊通窍颗粒,千柏鼻炎片,鼻炎康,博科喷鼻剂等。 它们的基本成份均为:蒲公英、黄芩、麻黄、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石昌蒲。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过敏鼻炎的病灶虽在肺,根源其实在肾。调养过敏鼻炎与哮喘重在旺盛肾气以强五脏。 另一个重点是健脾,脾为土,土生金,肺为金。脾胃正常,肺的功能才好。中医称为“培土生金法”。

怎样增强脾胃功能(精)

怎样增强脾胃功能? 脾胃虚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乱用药,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成药较少,可汤药调理。 脾胃虚弱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脾胃虚弱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以仁理气健脾化湿. 脾胃虚弱的饮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 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 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 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铁元素与人体运用

铁元素与人体运用

目录 前言 (3) 第一部分铁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3) 一、铁的研究史 (3) 二、铁在人体中的分布状况 (4) 三、铁的吸收代谢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5) 四、铁的平衡 (8) 五、铁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9) 第二部分铁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10) 一、缺铁性脑功能损伤 (11) 二、缺铁性体能不足 (14) 三、铁缺乏性生长滞后 (16) 四、免疫功能减低 (17) 五、不良妊娠 (19) 六、铁与铅中毒 (20) 七、缺铁性贫血 (21) 第三部分人体铁缺乏的现状 (27) 一、我国铁缺乏(ID)发生的现状 (27) 二、人体缺铁的原因 (27) 三、易缺铁的人群 (32) 四、铁缺乏的表现 (33) 第四部分高危人群铁缺乏的预防与诊治 (35) 一、人体的需铁量 (35) 二、铁缺乏的监测 (35) 三、铁缺乏的防治 (41) 第五部分市场铁剂的选择 (48) 一、补铁剂的研究现状 (48) 二、常见的补铁剂 (49) 第六部分补铁的注意事项 (54) 一、补铁的误区 (54)

二、补铁制剂在服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8) 三、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 (58) 前言 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发育,最大的影响即是缺铁性贫血,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大约有50%的女童、20%的成年女性、40%的孕妇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补铁是通过食物或专用营养剂为人体额外补充必须的、适量的无机铁或有机铁化合物,从而补充铁元素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或辅助治疗疾病目的的过程。补铁是通过食物或药物方法为人体额外补充必须的、适量的无机铁或有机铁化合物,从而补充铁元素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或辅助治疗疾病目的的过程。 第一部分铁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一、铁的研究史

读脾胃论有感

读脾胃论有感 李杲,字明之,号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人,生活于金大定二十年至南宋淳佑十一年,他精研《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深入探讨脾胃与元气的关系,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对诸多疾病从脾胃论治,创立了脾胃学说,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代表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兰室秘藏》等。 他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提出,“元气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 饮食自倍, 则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说明脾胃是元气之本, 元气是健康之本, 脾胃伤则元气衰, 元气衰则疾病生,这是其脾胃学说的基本观点。对于脾胃所以受病, 李东垣提出3种常见原因: 饮食不洁伤胃; 劳倦过度伤脾; 七情所伤。李东垣认为, 造成脾胃虚弱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饮食不节则胃病, 形体劳役则脾病, 喜怒忧恐则损耗元气, 三者在内伤脾胃病中互为因果, 相互交错。饮食先伤胃, 胃伤之后伤及脾; 劳倦先伤脾, 脾伤之后伤及胃; 五志七情太过则影响脾胃阴阳升降, 进而引起气机紊乱, 气血不和而内伤脏腑经络,这是脾胃病的一般发病规律。因此, 无论是饮食伤胃及脾还是劳役伤脾及胃, 抑或七情损耗元气, 均可造成脾胃虚弱的病理状态, 即使是六淫外感致病也多有脾胃气虚、元气不足的内因, 这就是李东垣倡导的升阳益气, 补脾健胃的理论依据。他重视内因在病

变中的作用, 认为无论内伤或外感发病, 均是由于人体气虚。即疾病的形成,乃是气不足的结果, 而气之所以不足, 是因脾胃损伤所致。如《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真气又名元气, 乃先身生之精气也, 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又曰:“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源, 元气又是人身之本, 脾胃伤则元气衰, 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因此, 必须重视脾胃,这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本论点。 可见脾胃健运, 升则上输心肺, 降则下归肝肾与膀胱, 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若脾胃升降失常, 则内而五脏六腑, 外而四肢九窍, 均会发生种种病变。非常重视升发脾之阳气, 在治疗时喜用升麻、柴胡之类药物, 以遂其生升之性。并由此而提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胃虚, 元气不足, 诸病所生等论点, 以强调升发脾胃之气的重要, 从而构成了土为万物之母之说。治疗上虽然主张升发脾胃之气, 但同时也注意潜降阴火, 二者相反相成。李杲认为方剂之中, 每一药物的气味属性对于其在处方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提出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之论。李杲通过升提脾气、和降胃气、清升浊降, 而使阴阳各归其位, 气机运行畅达, 内则五脏之气和顺调达, 外则顺应天地四时之气。 李东垣论治脾胃病治则特点:1首创甘温除热法,甘温除大热是指以味甘性温的药物为主要组成方剂, 治疗因中气不足或气虚血亏而导致的内伤发热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甘温

铁对人体的作用

铁对人体的作用 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是儿童成长必不可缺的元素。儿童缺铁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和发育,所以给儿童补铁是十分重要的,而食补是最安全的方法。 铁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合成血红蛋白比不可少原料。铁进入骨髓后,先吸附在有核红细胞膜上,然后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与卟啉结合成血红素,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当铁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此时DNA的合成正常,对原红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不大,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变化不大,但血红蛋白含量少,红细胞体积缩小,故缺铁可引进缺铁性贫血。 铁在代谢过程中可反复被利用。除了肠道分泌排泄和皮肤、黏膜上皮脱落损失一定数量的铁(1mg/每日),几乎没有其它途径的丢失。缺铁会导致贫血,使人疲劳、虚弱并易怒。铁也会影响到大脑的发育。 孩子缺铁常见表现 营养性贫血是指因缺乏生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D等,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把本病分为小细胞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两种。

小细胞性贫血也叫缺铁性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1岁的婴儿。主要由于婴儿生长发育快,需铁量很多。而人乳和牛乳含铁量都很低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此时若未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也叫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主要是由于小儿饮食中的维生素D2与叶酸的含量不足,或肠道细菌合成量不足,使红细胞成熟的因素缺乏而发病。补铁需要补多少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1~10岁的孩子每天需要12毫克铁。 食物中的最佳铁的来源 100克海带:150毫克。 100克燕麦片:3.8毫克。 100克黄豆:11毫克。 100克牛肝:9毫克。 100克虾米:6.7毫克。 100克木耳:185毫克。 100克豆腐:1.4毫克。 (这里指的是北豆腐或老豆腐的含铁量。) 100克鸡蛋黄:7毫克。 100克鸡腿:6.6毫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