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审定的国审杜仲良种名单

已审定的国审杜仲良种名单
已审定的国审杜仲良种名单

已审定的国审杜仲良种名单

1.‘华仲1号’

良种审定编号:国S-SV-EU-022-2012

品种特性:速生,嫁接苗建园18年树高15.2 m;药材产量高,建园第5年每公顷产皮量4.5吨,18年每公顷产皮量达48.7 吨;雄花呈6 ~ 10枚簇生于当年生枝条基部,雄花量大,建园后5~6年进入雄花盛产期,每公顷鲜雄花产量可达3.2 吨。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苗高2.0 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 2 m ~4 m ×4 m,造林后不定干。干旱地区造林在无法浇水情况下,采用截干造林。栽植后要及时浇水。嫁接苗建园1 ~ 2年对水分要求较高,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植株成活和正常生长。生长季节4 ~ 9月份均可剥皮,但5 ~ 6月效果最好。适宜阴天或晴天下午16点以后剥皮,并最好在剥皮前1周将杜仲树浇透1次水。剥皮后及时用地膜或薄膜包扎剥面,上部要扎紧,防止透水;下部稍松,利于透气,40天后即可解开包扎物。常规栽培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适应多种类型的土壤条件,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抗干旱、寒冷的能力强,在杜仲适生区均可栽培,基本上没有病虫害。

主要用途:适于各产区营建药用速生丰产林和雄花园。

2.‘华仲2号’

良种审定编号:国S-SV-EU-023-2012

品种特性:顶端优势明显,主干通直,便与林间管理,木材加工性能优越;速生、丰产,建园第18年树高14.6 m,胸径16.83 cm,每公顷产皮量达31.88吨;嫁接苗营建杜仲果园或高接换优后第5~6年进入盛果期,每公顷产果量2.2~3.0 吨。

栽培技术要点:建立杜仲药用丰产林,采用苗高2.0 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2 m ~ 3 m ×3 m,造林后不定干;营建杜仲果园,采用苗高1.0 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2 m ~ 4 m × 4 m,造林后定干0.6~0.8 m,配置3%~5%的‘华仲5号’杜仲作为授粉树。栽植后要及时浇水,干旱地区造林在无法浇水情况下,采用截干造林。对上部干枯苗木及时剪干,促进下部萌芽,提高成活率。嫁接苗建园1 ~ 2年对水分要求较高,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植株成活和正常生长。‘华仲2号’杜仲营建果园可采用自然开心形、疏散两层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幼树可适当短截,促发萌条,进入结果期后以疏枝和缓放为主。日常管理中适当增加磷钾肥。

适宜种植范围:耐干旱,特别在在黄土丘陵干旱区生长良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在杜仲适生区均可栽培。

主要用途:适于各产区营建药用速生丰产林和杜仲果园。

3.‘华仲3号’

良种审定编号:国S-SV-EU-024-2012

品种特性:速生,嫁接苗建园后18年树高达14.4 m,胸径18.1 cm,树皮厚1.23 cm;皮产量高,栽植后18年单株产皮量23.88 kg,每公顷产皮量39.4吨;嫁接苗营建果园或高接换种后5~6年进入盛果期,每公顷产果量2.2~2.8 吨。

栽培技术要点:该良种采用嫁接繁殖,砧木采用杜仲本砧,带木质嵌芽接。建立杜仲药用丰产林,采用苗高2.0 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 2 m ~ 3 m ×4 m,造林后不定干;营建杜仲果园,采用苗高1.0 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 3 m ~ 4 m × 4 m,造林后定干0.6~0.8 m,配置3%~5%的‘华仲5号’或‘华仲11号’杜仲作为授粉树。营建果园可采用疏散两层开心形或自然开心形,控制树高2.5~3.5m。

适宜种植范围: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土壤条件,在山区、丘陵和沙区均生长良好。抗干旱、寒冷的能力强,尤其耐盐碱胁迫,在土壤全盐量1.52%,pH 8.4的条件下仍能良好生长。

主要用途:适于各产区营建药用速生丰产林和杜仲果园。

4.‘华仲4号’

良种审定编号:国S-SV-EU-025-2012

品种特性:速生、丰产,建园18年胸径18.4 cm,树高15.10 m,树皮厚1.25 cm,单株产皮量23.60 kg,每公顷产皮量38.94吨;有效成分含量极高,杜仲皮内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为0.40 %;嫁接苗或高接换种后第5~6年进入盛果期,每公顷产果量2.4~3.1吨。

栽培技术要点:建立杜仲药用丰产林,采用苗高2.0 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2 m ~ 3 m ×4 m,造林后不定干;营建杜仲果园,采用苗高1.0 m以上嫁接苗造林,密度2 m×2 m ~ 4 m ×4 m,造林后定干0.6~0.8 m,配置3%~5%的‘华仲11号’杜仲作为授粉树。药用林当胸径达到10cm 以上时,可在生长季节5 ~6月进行主干全剥皮。营建果园可采用自然开心形、疏散两层开心形或自由纺锤形树形。

适宜种植范围: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土壤条件,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抗干旱、寒冷的能力强,在杜仲适生区均可栽培,基本上没有病虫害。

主要用途:适于各产区营建药用速生丰产林和杜仲果园。

5.‘华仲5号’

良种审定编号:国S-SV-EU-026-2012

品种特性:速生、丰产,嫁接苗建园第18年胸径17.6 cm,树高14.80 m,树皮厚1.29 cm。单株产皮量21.35 kg,每公顷产皮量35.23吨;有效成分含量高,杜仲皮内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为0.28 %;嫁接苗建园第4~5年进入雄花盛产期,每公顷产鲜花3.0~4.8 吨。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苗高1.0 m以上嫁接苗造林,建立雄花茶园或叶用林,造林密度采用宽窄行三角定植,宽行1.5m,窄行0.5m,株距0.4~1m,每公顷栽植1.0~2.5万株;或采用株距0.5~1m,行距1~2m,每公顷栽植0.5~2万株。栽植造林后定干0.4~0.6 m。雄花园采用圆柱形树形,每年春节盛花期短截采花,将上年萌条留3~8个芽短截后采花。5~7月份进行主枝环割,控制萌条生长,促进花芽形成;叶用林按照《杜仲叶用林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土壤条件,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抗干旱、寒冷的能力强,在杜仲适生区均可栽培,基本上没有病虫害。

主要用途:适于各产区营建杜仲高产雄花园和药、叶用速生丰产林。

6.‘华仲6号’

审定良种编号:国S-SV-EU-025-2011

品种特性:结果早,结果稳定性好,含胶率、产果量、产胶量高,高产稳产。果皮杜仲橡胶含量16%~19%,种仁粗脂肪含量24%~30%,其中亚麻酸含量57%~60%。嫁接苗建园或高接换雌后2年开花,第5年进入盛果期,建园第8年每公顷年产果量达3.5~4.8吨,杜仲橡胶产量达到520~576kg。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苗高1.2m以上的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2 m~4 m×4 m,造林后定干0.8~1.0m。配置3%~5% 的‘华仲5号’杜仲作为授粉树。日常管理中适当增加磷钾肥。‘华仲6号’杜仲适宜的树形结构为自然开心形和两层疏散开心形。留主枝3~4个,主枝与主干垂直角度50~70°。幼树以拉枝为主,进入结果期后以疏枝和缓放为主。

适宜种植范围:适应性极强,在河南、河北、北京、陕西、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贵州等地基本上没有病虫害侵害。

主要用途:适于各产区营建杜仲高产果园和果药兼用丰产林。

7.‘华仲7号’

审定良种编号:国S-SV-EU-026-2011

品种特性:果皮杜仲橡胶含量16%~17%,种仁粗脂肪含量29%~32%,其中亚麻酸含量58%~61%。早实、高产,嫁接苗建园或高接换雌后2~3年开花,第5年进入盛果期,建园第8年每公顷产果量达到2.8~4.1吨,杜仲橡胶产量达到308~451kg。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苗高1.2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2 m~4 m×4 m,造林后定干0.6~1.0m。配置3%~5% 的‘华仲1号’或‘华仲5号’杜仲作为授粉树。日常管理中适当增加磷钾肥。‘华仲7号杜仲’主要的树形结构为两层疏散开心形。第一层留主枝3~4个,第二层留主枝2~3个,层间距50~70cm,主枝与主干垂直角度50~70°。幼树可适当短截,促发萌条,进入结果期后以疏枝和缓放为主。

适宜种植范围:适应性极强,在国内主要产区都能表现出良好的栽培适应性和丰产稳产性。

主要用途:适于各产区营建杜仲高产果园和果药兼用丰产林。

8.‘华仲8号’

审定良种编号:国S-SV-EU-027-2011

品种特性:果皮杜仲橡胶含量17%~18%,种仁粗脂肪含量28%~30%,其中亚麻酸含量59%~62%。‘华仲8号’杜仲结果早,结果稳定性较好,产果量、产胶量高,高产稳产。嫁接苗建园或高接换雌后2年开花,第5年进入盛果期,建园第8年每公顷产果量达到3.3~4.6 吨,杜仲橡胶产量达到396~552kg。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苗高1.2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3 m或3 m×3 m,造林后定干

0.8~1.0m。配置3%~5% 的‘华仲5号’或‘华仲11号’杜仲作为授粉树。日常管理中适当增加磷钾肥。‘华仲8号’杜仲主要的树形结构为自然开心形或两层疏散开心形。自然开心形留主枝3~4个,两层疏散开心形第二层留主枝2~3个,层间距50~70cm,主枝与主干垂直角度50~70°。幼树适当短截,促发萌条,进入结果期后以疏枝和缓放为主。

适宜种植范围:适应性极强,在河南、河北、北京、陕西、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贵州等地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主要用途:适于各产区营建杜仲高产果园和果药兼用丰产林。

9.‘华仲9号’

审定良种编号:国S-SV-EU-028-2011

品种特性:果皮杜仲橡胶含量16%~18%,种仁粗脂肪含量28%~30%,其中亚麻酸含量59%~62%。早实、丰产,嫁接苗或高接换雌后2~3年开花,第5年进入盛果期,建园第8年每公顷年产果量达2.9~4.3吨,杜仲橡胶产量达到333~495 kg。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苗高1.2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2 m~4 m×4 m,造林后定干0.8 m。配置3%~5% 的‘华仲5号’或‘华仲11号’杜仲作为授粉树。日常管理中适当增加磷钾肥。‘华仲9号’杜仲主要的树形结构为自然开心形或两层疏散开心形。自然开心形留主枝3~4个,两层疏散开心形第二层留主枝2~3个,层间距50~70cm,主枝与主干垂直角度50~70°。幼树可适当短截,促发萌条,进入结果期后以疏枝和缓放为主。

适宜种植范围:适应性极强,在河南、河北、北京、陕西、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贵州等地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主要用途:适于各产区营建杜仲高产果园和果药兼用丰产林。

10.‘华仲10号’

审定良种编号::国S-SV-EU-008-2013

品种特性:果皮杜仲橡胶含量17%~19 %,早实、高产、稳产。栽植后4~5年进入盛果期,结果稳定性好,建园第8年每公顷产果量3.2~3.8 吨,杜仲橡胶产量385~456 kg;粗脂肪中α-亚麻酸含量高,α-亚麻酸含量高达66.4%~67.6 %,为目前发现的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良种。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苗高1.2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2 m~4 m×4 m,造林后定干0.8 m。配置3%~5% 的‘华仲5号’或‘华仲11号’杜仲作为授粉树。‘华仲10号’杜仲树势中庸,树姿开张,侧芽萌芽力和成枝力均较强。适宜的树形结构为自然开心形和两层疏散开心形。留主枝3~4个,主枝与主干垂直角度50~70°。杜仲结果部位在当年生幼枝的基部。幼树强树以拉枝为主,弱树可适当将主枝短截1/3左右;进入结果期后,修剪以疏枝和缓放为主,尽可能少短截,主要疏除重叠枝和过密枝。对树体不平衡的植株,生长势较弱的一侧,可将主枝延长枝和侧枝适当短截。

适宜种植范围:在河南、湖南、陕西、北京等地试验示范,生长结果良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主要用途:适于各产区营建杜仲高产果园和果、药兼用高效丰产林。

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的优化

收稿日期:2013-10- 29基金项目:“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AD21B0502 )作者简介:金晓玲(1963-) ,女,浙江东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繁育技术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E-mail:j xl0716@hotmail.com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的优化 金晓玲1,王 征1,伍江波1,刘雪梅1,杜红岩2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为了建立杜仲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为转基因研究提供平台,以成熟胚诱导的浅黄色愈伤组织和幼胚诱导的乳白色愈伤组织为材料, 研究不同培养基、继代时间、继代次数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浅黄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具有不定芽的分化能力,乳白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褐化死亡;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05mg/L,继代周期为18d;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愈伤组织增殖有显著影响,以继代4次的增殖倍数最高,达2.5;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不定芽的诱导有显著影响,以继代2次的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到66.7%,继代4次的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增殖系数最高,为3.2。关键词: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周期;增殖 中图分类号:S56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268(2014)05-0138- 04Op timization of Subculture Conditions of Eucommia ulmoides CallusJIN Xiao-ling1,WANG Zheng1,WU Jiang-bo1,LIU Xue-mei 1,DU Hong -yan2 (1.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China;2.Paulowni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Zhengzhou 450002,China)Abstract:To establish regeneration sy stem of Eucommia ulmoides callus,the buff callus from matureembryos and cream white callus from young embryo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edium,subculturetime,and subculture times on the g rowth of callus and induction of adventitious bud.The results showedthat buff callus had the ability of differentiation after subculture,the cream white callus from young embryosdied after subculture.The suitable subculture medium for callus was MS+6-BA 1.5mg /L+NAA0.05mg/L and suitable subculture period was 18days.The multiplication of callus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by  the subculture times,the multiplication times was highest with 2.5after the subculture for fourgenerations,the induction of adventitious bud was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ubculture times,theinduction rate of adventitious bud was highest with 66.7%after the subculture for two generations,and themultiplication coefficient was highest with 3.2after the subculture for four g enerations.Key words:Eucommia ulmoides;callus;subculture period;multiplication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为杜仲科杜仲属的第三纪孑遗植物[1],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2] 。近年来,随着杜仲药用价值和杜仲胶功能等研究的 深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杜仲研究的热潮[ 3- 6]。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杜仲新品种的繁殖研究正在展 开[7- 9]。另外,杜仲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合成途径以及 关键合成酶的发现,使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有效成 分含量高的杜仲新品种成为可能[10] 。然而,稳定的 杜仲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是成功进行杜仲转基因技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对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进行筛选,旨在为杜仲转基因分子研究提供技术平台。  河南农业科学,2014,43(5):138- 141 Journal of Henan Ag ricultural Sciences

最终印刷版: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20170912

20162030 国家林业局2016年12月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又名思仲、思仙、仙仲、木棉、丝棉树、玉丝皮等,为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植物,单属单种。它是在第四纪冰期来临后,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相继消失、仅在中国中部存活至今的地质史上残留下来的孑遗植物、是“活化石”植物、也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杜仲橡胶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有效地推动了杜仲产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国家发改委调整项目指南将“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培育列入农林产业支持范围。2014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明确将杜仲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木本油料树种。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启动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与此同时,国内外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科研攻关,选育出了一批高产杜仲橡胶(亚麻酸油、药、雄花)良种,在高效栽培、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加工技术和装备、产品开发等方面,特别

是近几年来在杜仲橡胶提取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杜仲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杜仲产业的科学化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杜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合理开发我国特有的杜仲橡胶资源,有利于扭转我国天然橡胶供应受制于人的状况;杜仲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将在未来形成以杜仲为基础工业原料,直接产值数千亿元、间接关联产业产值达到万亿元的绿色产业集群;杜仲产业的新型化发展,将有利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让百姓切实享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惠。为贯彻落实国家重要决策部署,促进我国杜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06758466.html,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 作者:袁云香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02期 摘要:为了筛选出杜仲(Eucommiaulmoides)组织培养的最优培养条件,主要从外植体的选择、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光照条件、其他理化条件等方面对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及分化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杜仲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为杜仲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杜仲(Eucommiaulmoides);组织培养;诱导;增殖;再分 化 中图分类号:S56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2-0228-04 Research onTissueCultureofEucommia ulmoides YUANYun-xiang (CollegeofChemistryandLifeScience,WeinanTeachersUniversity,Weinan714000,Shaanxi,China) Abstract:InordertoselecttheoptimalcultureconditionofEucommia ulmoidestissueculture,induction,proliferationanddifferentiation conditions for E. ulmoidescalluswerescreenedfromthe the aspects of choiceofexplants,basicmedium,planthormones,lightconditionsandotherphysicalandchemicalconditions.Thesoluti onsofthecommonproblemsduringtheprocedureofE. ulmoidesOlivetissueculturewereanaly

杜仲种植方法

【植物形态】杜仲 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光滑,黄褐色或较淡,具片状髓。皮、枝及叶均含胶质。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7~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幼叶上面疏被柔毛,下面毛较密,老叶上面光滑,下面叶脉处疏被毛;叶柄长1~2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或先叶开放,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内,有花柄;无花被;雄花有雄蕊6~10枚;雌花有一裸露而延长的子房,子房1室,顶端有2叉状花柱。翅果卵状长椭圆形而扁,先端下凹,内有种子1粒。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栽培。【生长习性】:喜阳光充足、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丘陵、平原均可种植,也可利用零星土地或四旁栽培 杜仲种子育苗的方法 一、播前处置 将种子装入塑料编纪念品袋内,悬挂通风凉爽处,于12月下旬直接入畦播种。杜仲种子于10月底采下后,悬挂存置,12月下旬用清水浸1~2天,每天换1次清水,最后一次换水时加少放硫酸铜或代森铵(锌)、多菌灵,以灭病菌捞出滤至以播种时能撒开不粘手,直接入畦播种。 杜促种子寿命为1年,种子发芽率与成熟度、新鲜度关系密切,老熟的种子发芽率低,春播发芽率则更低。 二、入畦播种 1、整地施肥选择沙田或沙壤田,播前反复耕耙2~3遍。在最后一次耕耙前肜复合肥“打茬口”。做成1米畦,掏淆20~25厘米深,沟内施圈肥或撒复合肥及菜饼,也可用人畜尿粪打底,覆土低于畦面1.5~2厘米。 2、种入畦在施有基肥的沟内按5厘米间放1粒种子或稀稀匀匀地撒在沟内,过密者则拣起另摆稀处。覆草木灰混和土或细土1.5~2厘米。畦上顺沟向平铺稻、茅草保温。盖草不必过厚,以免苗齐后掀草时顺势带出幼苗。 3、灭鼠治虫防病稻草盖畦后,招引老鼠极快,老鼠咬吃杜仲籽极为严重。必须即时投药诱杀老鼠。 苗出土的15~20天前,即用1:3的呋喃丹和黄土拌和撒畦面,毒杀地老虎。苗基本出齐即掀去稻草、茅草,再撒一次1:4的寿辰百虫粉和草木灰和细土。 干瘪籽或因杜仲结籽灌浆期遇旱,其籽内肉呈黑色,不要有“铺铺看”的侥幸心理,更不要和壮实籽一块育苗,以防壮实籽出苗后感染上立枯病。 三、苗期管理 1、间苗出苗过密的幼苗间出另行移栽,使其保持株距8~10厘米左右,以苗基本出齐后开出真叶前移栽为佳,未开真叶其根部几乎无须根。在阴天或傍晚用硬竹片轻轻挑出(尽量带泥),随挑(一把)随栽,栽后浇水,7~10天后用极淡人尿粪或尿素点裕浇肥1次。 2、喷药保苗在整个苗期,要喷药防治蝗虫和随后招引来的吉丁虫、天牛等害虫。 波尔多液能防止立枯病,但苗木得了立枯病后再喷波尔多液则无济无事,应采用抗枯灵、多菌灵浇灌。同时,要浅锄地表,以增加地温,多浇淡肥,以增强土壤肥力。 霜霉病叶有黑斑,背面似霜,落叶;菌核病表现是烂根、烂茎。在气温20摄氏度左

杜仲胶医用可塑性夹板和杜仲胶残疾人假肢套开发项目建议书

杜仲胶医用可塑性夹板和杜仲胶 残疾人假肢套开发》 项目建议书 项目单位:地址:电话:联系人: 二O 一五年十月 目录 一、总论????????????????????.3 1、1 项目概述?????????????????3 1、2 项目目标?????????????????6 二、单位情况???????????????????6 三、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8

3.1 技术的可行性????????????????8 3.2 成熟型和可靠性?????????????10 四、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分析????????????13 4、1 产品的主要用途及市场产品分析???????13五.实施方案???????????????????14 5.1 开发计划????????????????14 5.2 营销方案?????????????????15 六、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5 6.1 投资预算?????????????????15 6.2 新增资金的筹集??????????????16七.经济社会效?????????????????16 7.1 经济效益?????????????????16 7.2 社会效益?????????????????16 八、附件?????????????????????17 杜仲胶医用可塑性夹板和杜仲胶残疾人假 肢套开发项目建议书 一、总论 1、1 项目概述 1、1、1 基本概况杜仲胶医用可塑性夹板和杜仲胶残疾人假肢 套开发项目是安康华晔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在促进科技成果转 化,开发杜仲胶系列终端产品的前提下,率先开发的两个市场

Ca2+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效应的影响研究

Ca2+对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效应的影响研究 摘要:以杜仲(Eucommiaulmoides)幼茎为外植体,进行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实验。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2+进行筛选实验,以确定诱导、增殖培养基中的最佳Ca2+浓度。结果表明适度增加Ca2+浓度,可促进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并能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增加愈伤组织增殖生长量。但若Ca2+浓度超过12.0mmol/L,促进效果减弱。 关键词:杜仲(Eucommiaulmoides);Ca2+;愈伤组织;增殖 Abstract:ThestemsofEucommiaulmoidesweretakenasexplantsforcallusinductionandproliferation.DifferentconcentrationofCa2+wasaddedintothemediumtostudyitseffectontheinductionandproliferationofeucommiacallus.Resultsshowedthatproperconcentrationp Keywords:Eucommiaulmoides;Ca2+;callus;proliferation 杜仲(Eucommiaulmoides)是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植物,也是名贵的中药材和提胶工业原料。杜仲的干燥树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补肾、健腰、强筋、壮骨、安胎等功效,可以提高机体缺氧耐力、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平衡调节血压,且久服轻身耐老、延年益寿[1]。但杜仲树生长缓慢、栽培周期长,剥皮对树的生长有影响,限制了杜仲药材的产量。曾黎琼等[2]研究表明,杜仲愈伤组织中含有与叶和皮相同的药用成分。因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次生代谢产物有望成为大规模生产杜仲有效药用成分的主要手段[3]。本实验通过改变培养基中Ca2+浓度,筛选适于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Ca2+浓度,以期进一步提高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增殖率,为大规模生产杜仲次生代谢产物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以渭南师范学院校园栽培一年生杜仲嫩枝条为实验材料。 1.2方法

杜仲胶

烟台大学 科研训练报告 题目:杜仲胶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号:201169502243 姓名:陈浩 指导教师:崔孟忠(教授) 2013年12 月14 日

杜仲胶的性能及应用研究综述 【摘要】杜仲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是天然橡胶的异构体。本文综述了杜仲胶的基本性能以及杜仲胶的改性,杜仲树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和杜肿胶的提取、分离,以及杜肿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新进展;总结了杜仲胶开发的现状。 【关键词】杜仲胶性质提取研究进展发展前景 1.杜仲胶的结构和基本性能 杜仲橡胶是天然橡胶的同分异构体,即反聚异戊二烯天然聚合物(简称TPI)。而天然橡胶是顺式一聚异戊二烯(NR)。 结构上的差异使二者性能迥然不同。天然橡胶具有高弹性,是橡胶工业中最主要的原料;然而天然杜仲胶则是非弹性体的硬性橡胶,由于其熔点低、易于加工,并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主要用作海底电缆、高尔夫球的原料,不像三叶胶树那样得到大规模有计划的发展。 杜仲胶是一种淡黄色聚合物,反式1,4结构含量98%,与巴拉塔胶一致,结晶度高,链规整度高,玻璃化温度是-60~-53℃,熔点为55~60℃,密度0.91g/cm3,拉伸强度极限20~28N/mm2,拉断延伸率≤1000%,硬度(IRHD)50~98,耐油性能良好,允许工作温度-50℃~160℃。它能抗臭氧,对酸或碱、脂肪酸、酮类都很稳定,溶于多数芳烃、醚、二硫化碳、卤代烃等,抗屈挠强度高,加工性、绝缘性、耐水性都好,并有优良的成膜性能。但是杜仲橡胶化学性质活泼,极易氧化成为白色脆性体,因此在研磨、浮选、干燥时,必须及时加入防老剂。杜仲胶在正负50摄氏度时即融化为膏状物,随意切割有很强的可塑性。

杜仲系列产品开发项目

杜仲系列产品开发项目 项目内容 实施杜仲“三级开发”,需要建酒、粉、胶、板四条标准化生产线,为便于生产,杜仲粉、杜仲胶、杜仲板三条生产线将在县城进行建设,杜仲酒生产线在河夹乡新建。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1、项目提出的依据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杜仲系列产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寻求各种保健品,以达到延年益寿,促进健康的目的。这样,医学家就把眼光转向了杜仲;二是随着三叶橡胶资源及供给的日益紧缺,人们期盼着新的胶源物质,特别是温带胶源物质,以期满足用胶需要。这样,化学家也把眼光转向了杜仲;三是随着高科技研究的深入,人们不断探寻着新材料,以期承载新功能,这样,科学家把眼光转向了杜仲……人类需要推动着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其中重点需要的是杜仲的各种制品。 为加快杜仲发展和综合利用步伐,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采用高新技术,在不与中药材争杜仲皮的前提下(现代医学院研究证明:杜仲叶与杜仲皮的成分基本一致,其药理作用大致相同),把无人利用的大量杜仲落叶变废为宝,研制出一系列杜仲新产品,并相继获得专利。为了使各科研单位开发利用杜仲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国务院确定由农业部牵头,成立了中国杜仲开发协会。该协会又根据各科研单位研究的成果,于九十年代初正式向国务院提出了杜仲系列开发的“三级开发”战略,并负责组织实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批准。鉴于郧西杜仲发展已形成规模,郧西县于一九九三年秋特邀了中国杜仲开发协会秘书长陈光友同志到我县实地考察并汇报了杜仲资源的发展情况和开发前的准备情况。回家后,陈主任在协会常务理事会上报告了郧西的杜仲资源情况以及开发加工的条件,认定郧西河夹黑山杜仲基地是全国连片成块种植杜仲面积最大的一块,管理最好的一块。会议决定把郧西列为全国发展与开发杜仲的重点县之一,并行文批准在郧西县新建全国第二家杜仲综合加工厂。 杜仲综合开发,就是利用回收的杜仲落叶进行杜仲“三级开发”,生产系列产品,其开发的思路是: 第一级:生产杜仲粉和杜仲酒 利用回收的杜仲落叶,将其中的益人素提取制成杜仲干粉或利用杜仲落叶与大曲基酒配制杜仲酒,实现一级开发。

杜仲的育苗及栽培技术

杜仲的育苗及栽培技术 来源:沙加2009-9-9 13:42:39 人气:1501 杜仲的繁殖方法较多,常见的有播种育苗法、插枝法、余根培苗法和苗根育苗法。 (1)播种育苗 首先选育优良种子,然后进行播种育苗。从生长发育健壮、树皮光滑、无病虫害和未经剥皮利用的20年生左右的壮年树上采集种子,每公斤种子约7000~20000粒,发芽率一般为60%~80%,采集后的种子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忌用火烘或烈日暴晒,阴干后的种子经过净种后才可贮藏。种子可用沙藏催芽法或水浸催芽法进行催芽处理。于晚秋11月或早春3月均可播种,以条播为主,行距25~30cm,每米播种沟内播种40~50粒,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覆土1.5~2cm,每亩播种量5~10kg,经沙藏催芽的种子,播后15天即可出土,而浸种催芽的干藏种子则需25~30天,每亩产苗量约2~3万株。 (2)插枝法

采用当年春天抽芽并带有嫩叶的枝条,剪成5~6 cm长的插穗,每个插穗留腋芽3个,为减少水分蒸发,需剪去每片叶子的一半,于5月扦插。扦插地上层为沙土,厚2~3cm,下层保持土壤疏松,插穗入土1.5~2cm,株行距4~8cm,扦插后必须注意洒水与遮荫。6~7天后,插穗即可产生愈伤组织,18~30天后即生出小根。 (3)余根培苗法 此法是在春季起苗时,只挖出苗木全部根系的3/5左右,使被挖断的2/5的根仍留在土内,待起苗完毕后,将苗床上的表土取出一层,使断根一端稍微露出土面,萌生新的幼苗,利用这种方法培育苗木,其成活率高,生长也快。 (4)苗根育苗法 利用起苗中修剪下来的较粗的根,一般采用0.5 cm以上,切成5~6 cm 长的根段进行扦插,成活率可达95%以上。另外也可挖取青壮年树的根系进行扦插,成活率也较高,苗木生长粗壮。 (5)苗期管理 在杜仲幼苗期,必须加强管理,及时作好中耕除草、施肥和灌溉排水

杜仲系列产品开发项目

杜仲系列产品开发项目 项目容 实施杜仲“三级开发”,需要建酒、粉、胶、板四条标准化生产线,为便于生产,杜仲粉、杜仲胶、杜仲板三条生产线将在县城进行建设,杜仲酒生产线在河夹乡新建。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1、项目提出的依据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杜仲系列产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寻求各种保健品,以达到延年益寿,促进健康的目的。这样,医学家就把眼光转向了杜仲;二是随着三叶橡胶资源及供给的日益紧缺,人们期盼着新的胶源物质,特别是温带胶源物质,以期满足用胶需要。这样,化学家也把眼光转向了杜仲;三是随着高科技研究的深入,人们不断探寻着新材料,以期承载新功能,这样,科学家把眼光转向了杜仲……人类需要推动着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其中重点需要的是杜仲的各种制品。 为加快杜仲发展和综合利用步伐,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采用高新技术,在不与中药材争杜仲皮的前提下(现代医学院研究证明:杜仲叶与杜仲皮的成分基本一致,其药理作用大致相同),把无人利用的大量杜仲落叶变废为宝,研制出一系列杜仲新产品,并相继获得专利。为了使各科研单位开发利用杜仲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国务院确定由农业部牵头,成立了中国杜仲开发协会。该协会又根据各科研单位研究的成果,于九十年代初正式向国务院提出了杜仲系列开发的“三级开发”战略,并负责组织实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批准。鉴于郧西杜仲发展已形成规模,郧西县于一九九三年秋特邀了中国杜仲开发协会秘书长光友同志到我县实地考察并汇报了杜仲资源的发展情况和开发前的准备情况。回家后,主任在协会常务理事会上报告了郧西的杜仲资源情况以及开发加工的条件,认定郧西河夹黑山杜仲基地是全国连片成块种植杜仲面积最大的一块,管理最好的一块。会议决定把郧西列为全国发展与开发杜仲的重点县之一,并行文批准在郧西县新建全国第二家杜仲综合加工厂。 杜仲综合开发,就是利用回收的杜仲落叶进行杜仲“三级开发”,生产系列产品,其开发的思路是: 第一级:生产杜仲粉和杜仲酒 利用回收的杜仲落叶,将其中的益人素提取制成杜仲干粉或利用杜仲落叶与大曲基酒配制杜仲酒,实现一级开发。

杜仲胶的应用与发展

杜仲胶的开发应用 专业及班级:高材091班姓名:秦时乾坤 学号:40901020107

目录 杜仲胶的应用与发展 (1) 摘要: (1) 关键词: (1) 1. 杜仲胶形态学的研究 (1) 1. 1 含胶细胞形态学的研究 (1) 1. 1. 1 含胶细胞的外部形态 (2) 1. 1. 2 含胶细胞的内部构造 (2) 1. 2 含胶细胞的分布研究 (2) 1. 3 含胶细胞发生发育的研究 (2) 2. 杜仲胶化学组成、改性及应用的研究 (3) 3. 杜仲胶的含量及提高含量技术的研究 (3) 3. 1 通过提高叶中含胶量来增加胶产量 (3) 3. 1. 1 应用化学试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 (3) 3. 1. 2 通过合理施肥增加叶片内的含胶量。 (4) 3. 1. 3 利用有效的栽培措施增加含胶量。采 (4) 3. 2 通过增加产果量而提高胶产量 (4) 3. 3 通过组培技术来增加胶产量 (4) 4. 杜仲胶提取方法的研究 (5) 5. 杜仲胶的产业化及发展方向 (5) 5.1杜仲胶/顺丁胶共混(1:1)胎面3.25-16型摩托车轮胎 (5) 5.2形状记忆接管 (5) 5.3天线密封材料 (5) 5.4医用材料 (5)

5.4.1骨科外固定夹板。 (5) 5.4.3假肢套。 (6) 参考文献: (6)

杜仲胶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 杜仲胶由于易结晶,长期以来仅能做塑料用,但是杜仲胶硫化胶高弹性胶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杜仲胶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杜仲胶在杜仲中含量较高,广泛存在于杜仲皮、叶、果皮内,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与天然橡胶的化学组成完全一样,即(C5H8)n,只是两者分子链的构型不同,天然橡胶是顺式-聚异戊二烯,杜仲胶为反式-聚异戊二烯,两者互为异构体,是易结晶的硬质塑料。此外,杜仲胶具有绝缘性强、耐水湿、抗酸碱、热塑性好和形状记忆等特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新型的医用功能材料。近年来,我国对杜仲胶进行了深入研究,开拓了杜仲胶的新用途。 关键词: 杜仲胶橡胶制品热塑性弹性体 杜仲胶是产自杜仲树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与三叶橡胶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只是微观结构不同.两者是同分异构体。杜仲胶为反式聚异戊二烯,三叶橡胶为顺式聚异戊二烯,杜仲胶国际上又称古塔波胶(gutta-pereha)。世界橡胶工业诞生一百多年来.三叶橡胶因具有弹性,在橡胶界已被习惯称为天然橡胶,并得到广泛应用。而杜仲胶是天然胶的潜在替代品,但由于其在自然条件下只能以固体形式存在,长期以来在化工领域中仅作为塑料代用品。 胎开发,选择翻胎切入,从各方面考虑都是合适的。 杜仲树是我国的特有资源,自然分布在长江、黄河的中下游丘陵地区,现在国内26个省市均有种植,全国种植面积已达三、四百万亩。占全球杜仲资源的95%以上,其中集中连片种植的约100万亩,可以直接开发利用,因此我国在杜仲资源上具有绝对优势。杜仲胶作为非石油橡胶资源,在很多领域能起到特种橡胶的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作为天然胶潜在替代品,将杜仲胶用作稳定充足的后备橡胶,是很有希望的。 1. 杜仲胶形态学的研究 1. 1 含胶细胞形态学的研究

我国杜仲橡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杜仲橡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宋志凌 朱雅雄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橡胶工业的迅猛 发展。从2002年起,我国耗胶量已连续8年居全球第 一,每年以约10%的速度增长,并已成为世界橡胶工 业第一制造大国。而与此相对,我国同时又是橡胶资 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近几年,我国天然胶进口量占其 总消费量的70%以上,进口合成胶也占其总消费量的45%左右。胶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橡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此,开发新的胶源,搞好废橡胶、废轮胎的回收利用是推动我国橡胶工业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一、杜仲胶的发展历史 杜仲胶是产自杜仲树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与三叶橡胶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只是微观结构不同.两者是同分异构体。杜仲胶为反式聚异戊二烯,三叶橡胶为顺式聚异戊二烯,杜仲胶国际上又称古塔波胶(gutta-pereha)。世界橡胶工业诞生一百多年来.三叶橡胶因具有弹性,在橡胶界已被习惯称为天然橡胶,并得到广泛应用。而杜仲胶是天然胶的潜在替代品,但由于其在自然条件下只能以固体形式存在,长期以来在化工领域中仅作为塑料代用品。 为开发第二橡胶资源,早在19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科学家就在研究把杜仲胶制成弹性体。苏联也早在1931年,就在黑海附近和北高加索大面积种植杜仲树,研 究开发杜仲胶,试图解决本国硬质橡胶缺乏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52年接受苏联专家的建议,开始在青 岛橡胶二厂生产杜仲胶。那时,我国有四个万亩杜仲林场,资源丰富, 采用的生产工艺是用高浓度氢氧化钠法提胶,只能提出硬质胶。林业、 化工橡胶等好几个部门也同时抓提胶.橡胶部门还就“把杜仲胶改性成弹性体”进行了重点攻关。但由于提胶成本太高,特别是提胶方法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将杜仲胶改性成弹性体的工作一直未能完成。 1982年,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严瑞芳在西德进修期间,在世界上首次用新的硫化办法将合成杜仲胶制成弹性体,并在德国申请了专利,解决了科技界近百年来一直梦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1983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第一章规划提出背景 白河县位于省东南部,大巴山北麓,北临汉江,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也是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因此我县生物种类繁多,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多种,如木瓜、黄、天麻、二花、杜仲、五味子、根、柴胡、玄参、独活、淫羊藿、五倍子、升麻、丹参、绞股蓝、何首乌等,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也都在十余种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使得白河中药材原产地道,品质上乘。 近年来,白河县将强县富民做为战略部署来抓,发展木瓜、黄、畜牧、林果、蚕桑等为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并以此推动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深入,树下种药、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弃粮种药悠然兴起,使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面积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逐渐实现了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据相关调查,截止2009年12月,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原料药4.5万吨。因此,我县中药材已逐渐成为我县重点发展的后续农村产业之一。 一、中药材种植的意义

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旨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困面貌,但白河地处西北陆偏远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已发展起来的中药材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有销售市场,要卖的出去。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我县无论野生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质优地道,倍受外地药商欢迎,每年都有亳州、、及本省的药商前来采购,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通过培育规模企业生产销售、加大种植大户培养,形成“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加,还能确保财政收入稳固增长,对白河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识。 二、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理由 立足白河,实事,寻求白河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是白河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展望全县优势特色产业,白河中药材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加工生产潜力,具备产业发展的条件。 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 2009年产量鲜药材达4.5万吨,根据白河土地资源状况,结合退耕还林,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0万亩,年产中药材可达15万吨以上,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5万亩,年产亩效益0.24万元以上,产值可达3.6亿元,随着产业链条的延长,工业产值可达10亿元,为此中药材种植将成为白河主导产业的有以下几点:

橡胶技术全解

《橡胶工艺》 绪论 一、橡胶材料的特征 1、橡胶材料的特点 (1)高弹性:弹性模量低,伸长变形大,有可恢复的变形,并能在很宽的温度(-50~150℃)范围内保持弹性。 (2)粘弹性:橡胶材料在产生形变和恢复形变时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表现有明显的应力松弛和蠕变现象,在震动或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滞后损失。 (3)电绝缘性:橡胶和塑料一样是电绝缘材料。 (4)有老化现象 (5)必须进行硫化才能使用,热塑性弹性体除外。 (6)必须加入配合剂。 2、常见概念 (1)橡胶 ASTM-D1566中定义如下: 橡胶是一种材料,它在大的形变下能迅速而有力恢复其形变,能够被改性(硫化)。或弹性高聚物,是未交联和已交联两种状态的总称。 注: 1)橡胶是一种材料,具有特定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属有机高分子材料。 2)橡胶在室温下具有高弹性。 3)橡胶能够被改性是指它能够硫化。 4)改性的橡胶即硫化胶不溶解但能溶胀。 ①生胶——原料橡胶,即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分子呈线型结构。 按形态分固态生胶(干胶)和胶乳或乳胶(指高聚物的粒子分散在水介质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胶体分散体系。) ②混炼胶——生胶与配合剂经加工混合均匀且未被交联的橡胶。 ②硫化胶——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而得到的橡胶。或:生胶经过加工和配合已交联的橡胶。即交联结构的橡胶。 (2)橡胶类似物——指橡胶代用品,可部分代替橡胶来使用。如再生胶、硫化胶粉。 二、橡胶的发展历史 1.天然橡胶的发现和利用 (1)考古发现人类在11世纪就开始使用橡胶。 (2)1493~1496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看到当地民玩耍橡胶球并将其带回欧洲,欧洲人开始认识天 然橡胶。 (3)1735年,法国科学家 Condamine等将当地居民所制橡胶制品带回欧洲,引起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橡胶的兴趣。 (4)1770年宗教家Priestley因发现橡胶能擦去铅笔痕迹,在英语中取印第安的“揩擦物”Rubber为橡胶定了英文名。 (5)1823年在英国建立第一个橡胶工厂,将橡胶溶于苯中制成防水布生产雨衣。此为橡胶工业的开始。(6)1826年Hancock发现了用机械使橡胶获得塑性的方法,这一发现奠定了现代橡胶加工方法的基础。(7)1830年至1876年英国人把橡胶树种和幼苗从伦敦皇家植物园移植到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完成了野生天然橡胶变成人工栽培种植的艰难工作。 (8)1839年,C.Goodyear发明橡胶硫化法:将橡胶和硫磺共热,特别是在铅化合物存在下与硫磺共 热之后,橡胶就会变成坚实而富有弹性的物质,不再因温度的改变而变硬发粘。 (9)1888年英国医生Dunlop发明了充气轮胎。 (10)1904年发现某些金属氧化物有促进硫化作用,但效果不十分明显。1906年发现苯胺有促进硫化 作用,直到1919年才开始大量应用噻唑类促进剂。 (11)1920年炭黑作为橡胶的补强剂大量使用。 2.合成橡胶的工业化和发展 (1)合成橡胶的历史一般认为从1879年布却特发现异戊二烯聚合试验开始,直到1900年人们了解了 天然橡胶分子结构后,合成橡胶才真正成为可能。

杜仲产业化

杜仲产业综合发展呼之欲出 发布时间:2011-03-07 09:00:11 目前我国已在杜仲资源培育、产业化前期研究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杜仲胶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杜仲产业化进程,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于3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杜仲产业化促进工作座谈会。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农经司,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等有关部门的领导,杜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等杜仲种植、研究的高校、研究机构和杜仲胶生产 企业、轮胎和胶带企业等有关人士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我国杜仲种植模式比较,杜仲胶提取、医药及保健品制备等综合利用工艺路线选择,杜仲产业重点技术攻关方向和重点研究项目等方面,探讨、研究我国杜仲产业发展模式。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邓雅俐主持了会议。她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2010年天然胶实际消费量达到300万吨,而国内产量仅在60万吨左右,80%依靠进口,我国天然胶资源受制于人的局面日益严重。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来天然胶价格节节攀高,目前已进入4万元的高价时代,必将严重影响中国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杜仲胶是产自杜仲树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与三叶橡胶(天然胶)是同分异构体,是除三叶橡胶之外具有巨大开发前景的优质天然胶资源,且杜仲在中国具有资源垄断性优势。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和开发,中国已具备了杜仲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基础。此时,召开杜仲产业化促进工作座谈会,研究、探讨杜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将进一步促进杜仲 产业化进程。 会上,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开发中心副主任杜红岩介绍了我国杜仲科学种植模式的研究推广成果,采用果园化、标准化种植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杜仲产果量。目前,由中国林科院牵头已选育出12个杜仲良种,杜仲产果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40倍,每公顷产胶量400千克。如果按照发展杜仲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杜仲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属杜仲科,仅1属1种,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树种。杜仲全身是宝,含有80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传统杜仲药材主要采自树皮,以皮入药,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杜仲雄花与皮含有相类似的有效成分。对杜仲雄花的开发利用,是现代与传统对杜仲认识利用的根本区别。 杜仲树是雌雄异株,分雌树和雄树,其中雄株占20%~30%。通俗的说,杜仲雄花就杜仲雄树的生殖器,花簇生于雄株的当年生枝条基部。杜仲雄花一年开花期只有三到五天,数量稀少,不易采摘,极其珍贵,堪比黄金。中药材蝉花推荐:蝉花怎么吃及金蝉花的功效作用 早在西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杜仲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被列为上品。记载表明,西汉时人们便发现杜仲有独特的强筋、壮骨及安胎的功效。 魏晋时代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杜仲,味甘,温,无毒,主治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一名木绵,生上虞及上党汉中。”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杜仲嫩芽作蔬菜,可祛风毒脚气,久积风冷,肠痔下血等功用”杜仲花清香四溢,杜仲自身多功能的药用价值,使其具有双向调压,调脂的显著功效,同时克服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头晕、头痛、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外围症状及病发症。 中国传统瑰宝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功效 降血压、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气。 适用于: 1.肝肾亏虚:证见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多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2.肾气不固:证见尿频或尿有余沥、阴下湿痒、阳痿、孕妇体弱、胎动不安或腰坠痛等。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 3.用于慢性关节疾病、骨结核、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现肝肾亏虚征候者。 中国传统瑰宝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作用

杜仲的品种选育

杜仲的品种选育 我国对杜仲栽培良种的选育工作从80年代开始起步,有关研究成果远不能满足目前杜仲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是杜仲栽培生产当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尽快改变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造林中种子乱采乱用、植株生长参差不齐、产量低及品质差的现状。这里主要介绍品种选育的三方面的内容:杜仲良种选育的不同方向,优良品种的选育途径,优良栽培品种。 (一)良种选育的不同方向 因为杜仲具有多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所以良种选育有着不同的目标及标准。例如开发杜仲皮药用价值的企业,要求良种产皮多且药用成分含量高;而开发杜仲叶胶的企业则要求良种杜仲产叶量高且叶内杜仲胶含量高等等。良种选育的目标不同,项目及标准也就不同。目前我国对各类杜仲良种的评定项目及评定标准还没有统一制定,各地区及各部门根据生产需要及我国杜仲资源现状,自行制定出一些良种评定项目及标准,以便于良种选育工作的进行。根据杜仲相关生产产业对杜仲栽培的要求,杜仲良种选育工作的着眼点及方向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皮用良种的选育 目前我国对杜仲的开发利用,主要是生产药用的杜仲皮。提高杜仲单株的树皮产量及树皮药用成分的含量,是良种选育的任务和目标。自80年代以来,我国主产区科研部门在此方面先后开展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选出了一部分优良品种,并在当地进行了推广,为杜仲栽培生产良种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从整体来看,选出的这些良种在高产、优质指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良种选育目标应该是,生长速度、树皮厚度、树皮药用成分含量等指标比普通杜仲要高出15%~30%。 2.叶用富胶型良种选育 我国从杜仲叶提取杜仲胶的生产起步较晚,但在全国已建成3家杜仲粗胶生产厂及两家杜仲精胶生产厂。可以预料,大面积发展杜仲富胶型速生丰产采叶园,将是今后杜仲栽培生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种选育目标应该是,树株生长快、产叶量高及叶子含胶量高。其中叶子含胶量(以干叶计)应高于3%。 3.叶用富药型良种选育 由于杜仲叶生产周期短,且产量高,同时叶子药用成分含量与树皮大体相似,所以目前国外对杜仲药用价值的开发主要着眼于叶子,而不用树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各杜仲集中产区已经开始利用杜仲叶提取绿原酸等药用成分,并正在逐渐形成规模。为了满足上述生产原料的需要,在杜仲栽培生产中应大力发展富药型杜仲采叶园,并采用富药型叶用优良品种。该类型良种选育的目标应该是,树株生长速度快、产叶量高及叶内药用成分含量高。其中叶子含主要药用成分——绿原酸含量应在3%以上;叶子产量应高出普通杜仲20%以上。 4.果用型良种选育 杜仲果实中的种仁一般含油量为27%,杜仲油为高级食用油及工业用油,价格昂贵,利用杜仲果实生产杜仲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杜仲油独特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在杜仲栽培中要发展杜仲果实速生丰产园,并大量采用优良品种。良种选育目标应该是,树株生长快,果形大,产果量高及种仁含油量高。其中树木产果量应比普通杜仲高出30%,种仁含油量应高出30%。 5.观赏型良种选育 杜仲树种病虫害很少,是理想的城市园林及庭院观赏树种。良种选育的目标应是树株生长快、干形直,树叶颜色多变(绿、红、紫色)及枝条扭曲等,以增加绿化及观赏价值。综上所述,对杜仲树种开发利用对象不同,相应的良种选育方向和目标也不相同,所以说杜仲良种选育是多类型、多目标的。同时,作为栽培优良品种,应具备多方面的优良性状,即综合性状要好。例如作为生产树皮的良种,也应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及叶子含胶或含药物成分较高的优点,这样的良种可以对其进行综合加工,提高其综合效益。所以在杜仲良种选育中,既要强调所育良种的特色(主要优点),又要照顾到所育良种的综合优良性状。另外,还要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